翻转台电(翻电)
翻转电台FlipRadio
真理解 • 真感受 • 真实践 翻转电台希望结合哲学知识资源与今日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你的生活带来新的视角和想象力。每周更新两次,主体节目,问答节目,特别节目,还有FF30导演的阐释节目。如果想加入群一起讨论,可以添加:xiangjiejoyshare。 欢迎转发让更多人听到!要记得敢于去相信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6 snips
Dec 5, 2021 • 51min
翻电Special 坏的是鸡汤化哲学?我们依然可以信赖“真哲学”? VOL.70
这是个Special节目《从农民工读哲学,看我们对哲学的危险期待》的后续,上一个节目中,很多同学认为我批判的不是真正的哲学,而是假哲学与鸡汤化的哲学。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真哲学”,只要阅读和接受的是“真哲学”,依然可以给予我们生活巨大的帮助?今天的内容包括:PART1 真哲学?只有更接近哲学家意思的哲学(这是个很大很大的后退,失去了很多看上去的承诺)1 01:19 我们的终极主体想象——“真哲学”(不过是个语法构建)2 03:21 没有真哲学,只有更接近哲学家想法的阐释3 07:23 “接近真理”、“片段真理”,一个很神学的想法PART2 更接近哲学家的意思,就会对生活更有帮助?4 12:47 更接近哲学家本意的,会不会对生活“更有帮助”?5 19:08 “真哲学”可以支撑我们的“良好生活”?6 20:14 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应然命题还是实然命题?7 23:23 良好生活的精神追求,不是点石成金,空手套白狼8 27:02 “真哲学”与良好生活没关系吗?那《何为良好生活》在说什么呢?9 32:47 更接近哲学家本意的对生活更有帮助吗部分小总结PART3 “鸡汤化哲学”,在说服中起作用(因为我们的哲学病)在这个意义上,“鸡汤化哲学”与“真哲学”的提法说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哲学承诺”。10 33:55 有没有帮助的前提,是是否可以起作用11 39:34 为何现在更多的是“鸡汤化哲学”,是因为在公共说服中起了作用PART4 哲学和知识有什么用12 44:20 哲学与知识去伪,在公共说服中起作用(却很难在近距离说服中起作用)大家还要记得敢于去相信。
Nov 30, 2021 • 1h 8min
翻电问答 • 64 | 第二次翻电收听顺序推荐,与问题意识重申
翻电节目数量众多,覆盖的话题和领域也相当大,确实对于新听众的接受门槛较高,因此对于翻电是个什么样的电台,以及可以通过哪些节目入门,专门做一期节目说明。寻找这些节目比较方便是在网易云音乐与翻转电台小程序,因为其有比较清晰的播单功能,本次提到的12期推荐节目,也会稍后制作播单,方便你的收听。今天的内容是:•02:40 翻电面对的基本问题,一种现实关怀•12:39 又一次的礼崩乐坏,有理之事带来恶果•16:22 今日问题的基本背景和当下最大的挑战——互联网•37:08 互联网的问题与生活形式:一种抽象、批判的生活•41:40 在这个背景下翻电的任务和风格•47:52 建议的入门节目收听顺序当下面临的问题:- 翻电SPECIAL56 残忍年代 - 翻电SPECIAL40 暴力,语言的暴力,思考的暴力- 翻电问答41 我的困境是我道德水平太高或别人道德太低吗? - 翻电SPECIAL27 洗去玄思,翻电自己的浪漫主义大反思 - 翻电SPECIAL67 请想象一个不可饶恕必须重罚的人(群) - 翻电SPECIAL69 从农民工读哲学,看我们对哲学的期待翻电的解题风格:- 翻电SPECIAL32 我们必然是”普通人“吗?不然呢? - 翻电SPECIAL25 在恐惧年代聚焦概念“自由主义” - 翻电问答57 后精英教育时代的方向思考 - 翻电问答61 请不断看轻“精神探索”和“精神世界”的价值 - FF30 | 05 柏格曼 爱与以爱之名的绑架 - 翻电问答63 性可以脱离道德判断自由交换吗?•59:10 关于翻电是25禁电台的重申节目中提到的两篇文章:《公正,为何成了自私的遮羞布》 原标题《对公正说不》 https://mp.weixin.qq.com/s/unSfkqdW6NZ4AzxV9Xdgww《“留学生辱骂父亲”事件:当父母子女,陷入“互相枪指”的困境》原标题《留学生因生活费辱骂父亲,虽用力过猛,却还是照着剧本演的》https://mp.weixin.qq.com/s/oDVrxPyVCRu3_4ySqDd6ng节目中提到的另外两期翻电节目:- 翻电问答52 亲密关系为何如此脆弱?这是不可解决的吗?- 翻电SPECIAL37 互联网道理争辩的面相学如果你要提问请将问题邮件发到 ask@flipradio.club 非常感谢提问!
Nov 26, 2021 • 60min
翻电Special 从农民工读哲学,看我们对哲学的期待 VOL.69
最近农民公读海德格尔的事件持续发酵,其实这件事的诸多争议,都关联着我们如何看待“哲学”的作用。在当下的哲学热与理论热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看待哲学的价值呢?其实啊,如果不能克服对属己之物的执着,读什么都不会有用。今天的内容包括:1 哲学真的有用吗?哲学对谁有用呢?2 07:50 农民工不能追求精神吗?一个过于粗暴的公正诉求3 20:16 粗暴抹平差异,恐怕远离了真正的公正问题,和我们的问题4 25:00 哲学到底如何起作用,哲学不是修仙5 36:49 哲学作用的边界,哲学不能直接满足我们的期待5 47:06 今天大多数人的狭隘,并不是智商和知识的问题,而是对哲学的粗暴期待大家还要记得敢于去相信。
6 snips
Nov 23, 2021 • 2h 24min
FULL 礼非应然:一种实用道德(孔子07)-翻电2.0
讲义下载地址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第三章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本期问题意识:礼的出发点和其愿意实现的秩序,应当没有人会怀疑。但这样的价值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如果可能,为何还会有法家呢?我们对儒家以及其“礼”的主张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不过我想这里有个核心的疑点,就是“礼”真的能够建立生活秩序和政治秩序吗?而不是儒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陈腐陋见”。到战国以后难道不是“百代秦制”么?即便我们可以认可儒家对“礼”的“应然价值”,但这套想法真的有“实然价值”么?这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1 实然应然:伦理秩序的难问题 03:05从休谟提出休谟之叉,即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后,经验主义便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在休谟和后来的很多经验主义者看来,很多伦理体系之所以无效,就是混淆了应然问题和实然问题,混淆了语法的和实际的问题。这个话题我们在维特根斯坦的部分也大量接触到了。因此对于儒家的伦理体系,依然需要通过休谟的检验。2 礼的社会功能 20:12对于儒家来讲,礼不是一种“直达天道”的浪漫情怀,也不是一种固守传统的卫道精神。而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可经验的现实,不仅仅是一种“器”,还指向了最为困扰的社会现实,即“让”的需要。A.《八佾》管仲之器小 20:34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该部分使用关于“器”的论语段落:子曰:“君子不器。”——《论语 • 为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 • 公冶长》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 • 子路》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 • 卫灵公》B.《八佾》居上不宽 48:12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该部分使用关于“观”的论语段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 学而》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 为政》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 里仁》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 阳货》C.《里仁》以礼让国 01:04:0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第一次三句总结 01:26:063 他人非地狱 01:32:17 萨特于其存在主义思想中有云“他人即地狱”,认为在他人的注视中,自我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就遭到了损害,这也与卢梭“自立”观一脉相承。但在经验主义看来,这些斗不过是“语法命题”。儒家之礼,在将他人引入生活后,不仅没有想象中主体性的问题,相反是个体达乎中道的必然视角。A.《雍也》博文约礼 01:34:3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B.《述而》苟有过,人必知之 01:43:08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C.《泰伯》四无礼 01:48:1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第二次三句总结 01:55:58问答部分 02:05:00(今天的问答部分非常精彩)
Nov 23, 2021 • 53min
他人非地狱(礼是一种实用道德 3/3)孔子
讲义下载地址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第三章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本期问题意识:礼的出发点和其愿意实现的秩序,应当没有人会怀疑。但这样的价值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如果可能,为何还会有法家呢?我们对儒家以及其“礼”的主张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不过我想这里有个核心的疑点,就是“礼”真的能够建立生活秩序和政治秩序吗?而不是儒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陈腐陋见”。到战国以后难道不是“百代秦制”么?即便我们可以认可儒家对“礼”的“应然价值”,但这套想法真的有“实然价值”么?这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3 他人非地狱萨特于其存在主义思想中有云“他人即地狱”,认为在他人的注视中,自我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就遭到了损害,这也与卢梭“自立”观一脉相承。但在经验主义看来,这些斗不过是“语法命题”。儒家之礼,在将他人引入生活后,不仅没有想象中主体性的问题,相反是个体达乎中道的必然视角。A.《雍也》博文约礼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B.《述而》苟有过,人必知之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C.《泰伯》四无礼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第二次三句总结问答部分(今天的问答部分非常精彩)
Nov 23, 2021 • 1h 13min
不礼让,则被迫退让(礼是一种实用道德 2/3)孔子
讲义下载地址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第三章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本期问题意识:礼的出发点和其愿意实现的秩序,应当没有人会怀疑。但这样的价值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如果可能,为何还会有法家呢?我们对儒家以及其“礼”的主张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不过我想这里有个核心的疑点,就是“礼”真的能够建立生活秩序和政治秩序吗?而不是儒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陈腐陋见”。到战国以后难道不是“百代秦制”么?即便我们可以认可儒家对“礼”的“应然价值”,但这套想法真的有“实然价值”么?这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2 礼的社会功能对于儒家来讲,礼不是一种“直达天道”的浪漫情怀,也不是一种固守传统的卫道精神。而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可经验的现实,不仅仅是一种“器”,还指向了最为困扰的社会现实,即“让”的需要。A.《八佾》管仲之器小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该部分使用关于“器”的论语段落:子曰:“君子不器。”——《论语 • 为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 • 公冶长》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 • 子路》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 • 卫灵公》B.《八佾》居上不宽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该部分使用关于“观”的论语段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 学而》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 为政》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 里仁》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 阳货》C.《里仁》以礼让国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第一次三句总结
Nov 23, 2021 • 20min
引入休谟的关键诘问(礼是一种实用道德 1/3)孔子
讲义下载地址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第三章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本期问题意识:礼的出发点和其愿意实现的秩序,应当没有人会怀疑。但这样的价值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如果可能,为何还会有法家呢?我们对儒家以及其“礼”的主张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不过我想这里有个核心的疑点,就是“礼”真的能够建立生活秩序和政治秩序吗?而不是儒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陈腐陋见”。到战国以后难道不是“百代秦制”么?即便我们可以认可儒家对“礼”的“应然价值”,但这套想法真的有“实然价值”么?这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1 实然应然:伦理秩序的难问题从休谟提出休谟之叉,即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后,经验主义便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在休谟和后来的很多经验主义者看来,很多伦理体系之所以无效,就是混淆了应然问题和实然问题,混淆了语法的和实际的问题。这个话题我们在维特根斯坦的部分也大量接触到了。因此对于儒家的伦理体系,依然需要通过休谟的检验。
Nov 19, 2021 • 54min
翻电问答 • 63 | 性可以脱离道德判断自由交换吗?
问题:我们饿了就可以去买东西吃,累了就可以租房子睡,冷了就可以买衣服穿,一切在现代社会都显得很自然。依我浅见似乎我们所有的本能都可以用金钱得到满足,唯独性这个事儿好像不行。似乎大多数人都认为性不可以买卖。我一直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这期节目的话题比较成年人,请18岁以下的听众不要收听。性与和性相关的社会约束与规制在逐渐松绑,甚至走向最极端的纯粹自由自主,因为看起来除两人之外,性并没有其他的负外部性,所以为什么这不可以是个纯粹自由的东西呢?今天的内容是:•第一个瓦解道德约束的原因:达尔文路径和男权路径•第二个瓦解道德约束的原因:群婚的神话•性道德约束的基础:Disgust情绪、身体风险与不平均的承担•解放的语境:抽象自由与情境自由•性外谈性:对人际间”额外“东西的取消冲动和危险如果你要提问请将问题邮件发到 ask@flipradio.club 非常感谢提问!
Nov 16, 2021 • 2h 42min
FULL 将人放在一切之前(孔子06)-翻电2.0
讲义下载地址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第三章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本期问题意识:我们介绍了儒家实用主义的核心视野“礼”,即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概括,什么叫“人与人的关系”呢?该如何去做呢?《论语》有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我们已经呈现了儒家的核心“关切(约)”,就是礼,人与人的关系。这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视野,即将一切如国家、治理、公正、情感、仪式,都放在“人与人关系”的视野下看待。但这对我们,尤其是在个人主义、个体权利、个体感受、个体叙事高度敏感和熟练的时代,是个很困难的课题,甚至说,儒家这种“礼”的关注,恰恰是20世纪西化思潮中在克服的东西。因此如何重拾这种视角,至少做到对儒家思想更深的探入和理解,这是我们接下来的任务。1 人当然是手段 04:56儒家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核心。这让我们想到康德所言“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但这句话知易行难,在这个高流动性的城市生活中,人当然是手段。而且我们不禁要问,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手段?互为手段,各取所需的公平生活不好吗?2 无法摆脱的敬的需要 19:24人真的可以将自己完全“手段化”吗?我们通过论语中的两个重要句段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考察,并在其中发现,我们无法摆脱的,对“礼”与“敬”的需要。《为政》诸子问孝 26:20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十世可知 01:03:02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第一次三句总结 01:13:563 礼在人为 01:21:17 我们了解了“礼”与“敬”的重要性与不可获取的价值。那么到底如何进一步理解“礼”,一个个体又如何能够更好地在生活中用感知与理知接近”礼“呢?《八佾》礼之本 01:22:58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绘事后素 01:32:45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礼的保守主义 01:53:29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第二次三句总结 02:13:18问答部分 02:17:43
Nov 16, 2021 • 1h 22min
礼在人为(将人放在一切之前 3/3)孔子
讲义下载地址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第三章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本期问题意识:我们介绍了儒家实用主义的核心视野“礼”,即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概括,什么叫“人与人的关系”呢?该如何去做呢?《论语》有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我们已经呈现了儒家的核心“关切(约)”,就是礼,人与人的关系。这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视野,即将一切如国家、治理、公正、情感、仪式,都放在“人与人关系”的视野下看待。但这对我们,尤其是在个人主义、个体权利、个体感受、个体叙事高度敏感和熟练的时代,是个很困难的课题,甚至说,儒家这种“礼”的关注,恰恰是20世纪西化思潮中在克服的东西。因此如何重拾这种视角,至少做到对儒家思想更深的探入和理解,这是我们接下来的任务。礼在人为我们了解了“礼”与“敬”的重要性与不可获取的价值。那么到底如何进一步理解“礼”,一个个体又如何能够更好地在生活中用感知与理知接近”礼“呢?《八佾》礼之本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绘事后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礼的保守主义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第二次三句总结问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