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下载地址
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
第三章问题意识: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
本期问题意识:
礼的出发点和其愿意实现的秩序,应当没有人会怀疑。但这样的价值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如果可能,为何还会有法家呢?
我们对儒家以及其“礼”的主张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不过我想这里有个核心的疑点,就是“礼”真的能够建立生活秩序和政治秩序吗?而不是儒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陈腐陋见”。到战国以后难道不是“百代秦制”么?
即便我们可以认可儒家对“礼”的“应然价值”,但这套想法真的有“实然价值”么?这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1 实然应然:伦理秩序的难问题
从休谟提出休谟之叉,即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后,经验主义便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在休谟和后来的很多经验主义者看来,很多伦理体系之所以无效,就是混淆了应然问题和实然问题,混淆了语法的和实际的问题。这个话题我们在维特根斯坦的部分也大量接触到了。
因此对于儒家的伦理体系,依然需要通过休谟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