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基

面基
undefined
Jul 2, 2024 • 58min

E64.中年,人生的第二座山

⏯️ 本期简介:听完本期,和自己的中年和解。🎯 时间轴:00:01节目初衷 中国式中年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何以至此? 未来又会被哪些慢变量所影响? 在职场和生活上有哪些出路? 又如何在内心层面获得一些意义感?04:0735岁的叹息之墙 太多证据在显示35岁分水岭确实存在06:41为什么?为什么是35岁? 2000年之后发生了什么? 人力资本的影响要素:能力、经验、年限、产业、替代选择 产业快速变化消解了经验的价值 大学扩招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替代选择 替代中年人的年轻人本身也面临着很多不适14:23中年人的出路之一 DCF一下天选打工人的职场总收入(现值) 赚快钱不好吗?未必! 上班是有限游戏 努力就会成功其实是一种傲慢 时代周期一粒灰,个体命运喜与悲17:42中年人的出路之二 服务业是中年人的收容所 服务涨价速度>商品涨价速度 服务业的几大特点 你我皆是平台工人 工人的判断标准和特有灾难 平台是邪恶的吗? 唯手熟尔的肌肉记忆和同理心 服务业大有可为 土地财政和涨价26:01中年人的老板之一 健康26:23中年人的老板之二 人生的第二座山 第一座山关乎构建和定义自我 成功学、经营制度、优绩主义 山亦在凝视你 山谷塑造了一个人 山谷中的why和生活中的how 第二座山关乎放弃自我 不惑是没有困惑,也是不被诱惑36:27中年人的老板之三 家庭代际支出的削峰填谷 重要的放低预期,低预期是韧性来源 重新理解家族和集体主义 从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 反脆弱和可逆 家庭关系比财务规划重要 带动家庭飞轮正向地多运转几个年头 惯性、感性、理性 中年人应该成为一棵树,也应该是种树的人 独行快,众行远🎉本期节目由【泰诺氨酚拉明片】赞助播出!有需要的听友,可在美团搜索「泰诺夜间止痛」,即可购买。点击跳转链接🔗:泰诺夜间止痛另外,这次泰诺联合小宇宙的播客企划「夜间止痛站」也将在上海大学路举行线下快闪活动。泰诺联合老百姓大药房会举行一些有趣的科普互动,大家可以在7月8号至14号前来打卡!📁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感谢@青山资本年度报告@望岳投资南添、何佳对本期节目的智力支持 《35岁,中国式中年》丨青山资本2022年度消费报告 《平台工人》丨青山资本2023年中消费报告 07:24提到的对中国人力资本达峰年龄的研究论文:点击可下载论文原文🔗:《Golden Ages: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Hanming Fang,Xincheng Qiu 26:23提到的《第二座山》戴维·布鲁克斯 37:01提到的@南添早年做的家庭现金流图表:⚠️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Jun 25, 2024 • 1h 21min

E63.被科普了所谓体制外路线,才明白世上最大的不公是机会不平等

⏯️本期简介:本期嘉宾有点特殊,是我老婆的姐姐和我连襟,两个人做了十来年留学中介,主要服务那些初高中阶段就把家里孩子送出去读私校的有钱家庭。原来我以为,些富裕家庭付出这么高成本把孩子送出去就是冲着欧美光环,有钱烧的。这次被姐姐和姐夫科普了一番才明白过来,有钱人只是有钱,又不是傻。花了这么多钱,肯定有所图。所以我拉上了他们两口子,聊聊出国留学这条拿钱铺就的路上,都有哪些弯弯绕。但是!明人不说暗话,毕竟是自己家人的生意,我必须支持,我个人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有听友认可这条路,感兴趣的,自己实力允许的,可以加微信dd_house101咨询任何问题,会得到耐心的解答。硬广哈!面基背书。节目本身并非广告,都是自己家人,大家说话都很直接,我对这一条被称为「体制外」的路线是相当冷眼旁观的,在节目里也表露得很明显。反正跟出海那期一样,大家当八卦听就好,欢迎收听本期节目。🎯时间轴:02:11先科普下留学费用,英国1年大概要人民币50万左右05:32家长花这么多年把孩子送出去,图啥?说白了,图个能更容易地去读QS排名更靠前的好大学09:43海外著名艺术类院校,根本不考文化课,有作品集就行14:34国内大学只留了高考这一道门,海外大学有好几道门——高考(ALevel)、预科、BTEC、IB21:07一个国内只能上二本的学生,走体制外路线也许能读个比港中文还好的大学23:30著名的QS大学排名,其实是一家商业机构发布的商业产品,而且随着骚操作,其权威性愈发收到质疑27:40海外越好的大学,学费反而越贵。国内是越好的大学,学费反倒很便宜。29:01姐姐家自己也有把孩子送出去的打算,一个孩子至少按照200万来准备32:37教育是阶级军火,当教育高度产业化以后,昂贵的教育费用其实就是一种变相压制36:50一个例子感受下:当好学生想走体制外路线,他的野心有多大39:31200万的房子 VS. 送孩子去海外留学,你怎么选?42:57这世上最大的不公,是机会不平等⭐️45:47县城婆罗门跨城配置,城市婆罗门跨国配置⭐️49:25留学费用降序:英国50万>澳大利亚30万>新加坡20万50:29中产们偏爱的国际学校,在留学圈是个什么生态位?其教育质量也就那样...58:36如果想走体制外路线,应该做哪些准备?62:58聊聊留学行业的信息差,猫腻相当多74:22这几年留学圈断供的多吗?75:36高考是真的公平⭐️78:49彩蛋🥚:海外大学也在扩招📁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中英升学路线对比: 张雪峰在直播间对海外升学的短评(P.S.张老师女儿是走体制外路线的): 最新一期QS排名(TOP20):⚠️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undefined
Jun 21, 2024 • 43min

E62. 一问预期猛如虎,一抠细节小白鼠

🎤本期嘉宾:季凯帆,网名老K,著有《解读基金》,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本期简介:本期是一期串台节目,有知有行和季老师一起搞了个「合格基金持有人」的测试题。季老师本职是天文学家,但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基金科普作者,他 2007 年出版的《解读基金》,咱爸咱妈要是买基金早的话,那肯定知道他的名字,这本书在当时可是人手一本。季老师说过一句话「不求当个聪明投资者,只想做个合格持有人」,「面基」非常认可这一理念,以至于直接把它写进了节目介绍。本期测试题就是想帮大家对什么是「合格的基金持有人」有个更好的体感,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合格基金持有人测评 · 特别场通常,这个测评定时定点开放,每周三晚上八点开考。但,本周不一样!为了让听友们第一时间能体验上,有知有行加开了特别场,从此刻到下周五(6 月 28 号)晚上 8 点,都可以随时进入考场。欢迎下载有知有行 App,点击屏幕右下方「我的」就能看到测试的入口。🎯时间轴:报幕00:03 合格基金持有人测评上线:80 道题、做完平均用时 40 分钟!本期揭晓为啥费这么大劲搞这个?咱做了又能收获什么?第一部分:这套题到底做了有啥用?02:38 出题小组大喜:做完这套题,很多人都发现了「知识的缝隙」,开始关注理财路上必要的细节04:22 回答一个应试考生的惯性提问:考多少分算高分段、考多少分算合格基金持有人?季老师的解读真好,已被出题小组采纳为官方答案05:46 为什么要出 80 道题?我们坚信做 80 分投资者就可以了,更多的努力 ≠ 更多的收益07:20 当我们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职业 or 业余爱好(编注:季老师此处的例子主要是为了阐释职业跟业余爱好的巨大差异,但,众所周知,投资跟普通的业余爱好不一样,这都是咱们的真金白银。代价是很高昂的,所以,更要慎重地区分开)12:28 季老师那么早就开始研究基金投资,真的就没想过搞职业投资吗?「从来没有,但我深知不合格的代价很大」14:41 别怕做错题!点亮这些盲区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真实生活比这些题可难多了,不仅没有单选题,很可能亏损时连问题都不知道出在哪儿)18:15 季老师认证:这个测评确实能反映考生们的真实水平(不愧是严谨的季老师,号召了身边一大群小伙伴一起考试)19:41「市场大跌时,你并不坚信的知识点会一直折磨你」第二部分:测完了?欢迎来跟出题小组对答案27:21 你知道,年化收益率大概要达到多少才能实现「十年十倍」的回报吗?26%30:11 又一道狡猾的数学题:你用 10000 元买了某支基金,买入后下跌了30%。请问这支基金大概涨多少你才能回本?很多朋友都直觉上以为,那再涨 30% 就回本了,其实,需要涨 43%33:44 这道数学题,唉,在「中概互联」上亏损超过 60% 的人都懂36:46 资金进出对收益的影响,很大,相当大!听完这道题你就明白了尾声39:36 搞这么大个工程,只是真心地祝福大家能更有信心地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拿到与认知匹配的收益42:52「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对我影响甚微,但成为一个糟糕的持有人会让我损失巨大」📁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投资第一课 📖 投资ABC 🎧 中国大类资产 2023 年报 🗞 海外投资白皮书 📈 有理有据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undefined
Jun 18, 2024 • 1h 15min

E61.旅居见闻,过去几轮地产行情复盘以及卖房小技巧

本期嘉宾:Nick@公众号「趋势动物」,全国楼市数据小程序「趋势动物 Pro」主理人⏯️本期简介:时隔半年,面基房产话题的常驻嘉宾@Nick返场,继续更新他对这半年观察到的事实和趋势,表达观点。本期节目录制于4月末,那时nick刚辞职不久,好吧,又一个朋友加入了个体户灵就宫大军。当时他刚跑完几个旅居城市回到上海,正好我也在上海进货,抓住他录了一期。这之后,他又跑去西北开图了,本月底会在新疆呆一周,找时间还会邀请他来录,继续更新见闻。本期我们聊了聊旅居见闻,过去几轮地产周期内部的主线复盘,天资产和地资产,以及关于当前卖房置换的观点。⚠️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时间轴:01:16有了小程序,看到一个楼盘就能查到它的前世今生03:03聊聊辞职后的旅居见闻(资料区有很多图片)成都、昆明、大理、北海、崇左、三亚数字游民社区、旅居、二房东、文旅租售比等等16:34目前趋势好的业态都是低共识甚至反共识的,匪夷所思17:41香港踩盘见闻21:46「趋势动物Pro」小程序可以查到租售比了24:57大家可以投个票:周期决定政策or政策决定周期?⭐️28:10北上广深港的历史最大回撤(图片见资料区)⭐️32:51复盘过去几轮地产行情(图片见资料区)⭐️39:56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交易观43:17天资产业态46:06地资产业态49:17Nick偏好「低共识+强趋势」的组合,说说理由54:102024年不像过往的任何一年57:00房价是货币现象,所以关注M1这个领先指标59:28最近被问到比较多的关于房子的问题60:53在市场最热的时候买房和市场最冷的时候卖房,本质上都是在顺着人性做当前难度最高的交易68:12所有买卖本质上都是机会成本的决策⭐️69:07一个判断卖掉哪套的小方法⭐️👍🏻📁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Nick的踩盘打卡图 随地大小班之三亚太阳湾 随地大小班之大理洱海西: 随地大小班之昆明度假别墅 随地大小班之老家县城 随地大小班之北海阿萨卡: 随地大小班之武威度假公园: 本期录制的地方 2006~2024房地产周期复盘,房价是货币现象 北上广深港最大回撤记录: 北上广深港房价走势 各城市租售比📣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Jun 11, 2024 • 1h 14min

E60.个体出海见闻:钱没多赚到,但增加了对照组,更会生活了

🎤本期嘉宾:Alice@播客「今天被alice骂了没」主播⏯️本期简介:在我们把日本作为对照组,频频一厢情愿对号入座的过程中,发现在内需不足的背景下,出海,对企业和个体而言,都是一条不错的新路。从去年开始,出海主题成了股市的主线之一,大家筛选那些既有品牌和成本优势,又不像新能源汽车这种事关他国经济命脉的非重要性赛道。而个体出海,我个人理解,图两样东西——要么赚到更高的收入,比如程序员,蓝领,占住中外沟通桥梁中某个关键节点,再比如找到一些结构性供需错配或者所谓信息差的机会点。要么,换一个不同参数的环境,感受不同工作伦理,不同风景人文,不同生活方式。我始终认为这东西冷暖自知,相当见仁见智。当然,多个对照组一定是好事!本期的嘉宾alice是是个非常雷厉风行的人,原来在互联网大厂的国际化部门,疫情期间去德国留学读研,工作,换赛道,现在在迪拜工作生活,接下来因为工作原因还要去美国小呆一段时间。这次请她来聊聊个体出海,提桶跑路的见闻和感慨。因为原来在互联网工作,高基数的原因,她出海并没有在收入上比原来赚得更多,甚至还减少了。但是经验和体验都更富了,增加了很多对照组。包括应对生活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这很虚,但它非常重要,以为谁都不知道下一刻我们会跑入怎样的平行宇宙。我问她后悔吗?她说不后悔,而且就算留在国内大厂搬砖,说不定也被裁了几次了。总之,这期大家当八卦听就好,alice是个能量大的人,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能量和新思路吧~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时间轴:00:24引子,聊聊个体出海提桶跑路的见闻和感想02:41内部转岗:争取在公司增速最快的盘子里呆着04:35临阵磨枪3个月练英语冲雅思08:01去德国留学,核心是便宜,德国对国际生不收学费10:01不需要中介,全部自己申请,这个都需要中介帮忙,出去了可能也活不好11:522020年初跑出去,坚定地出去。难是应该的,难才有机会。口罩期间都在德国。13:53事前准备了100万,包括给爸妈留的生活费16:12融入不进去,后来想通了,何必强求,在国内也不是主流人群啊。想通了就活开了。20:44农耕文明 VS. 海洋文明21:34在德国不能卷,多劳不多得,环境参数并不鼓励你努力奋斗,比如薪酬体系,税收体系。 理论每周工作时长不能超过8小时,加班需要申请,公司六点半断电断网锁大门。 一个完备的20㎡公寓,月租金小800欧。30:47越走出去,越发现自己真的是东亚人。但alice为这些东亚痕迹感到骄傲,应该展示出来,干嘛藏着掖着,这不是否定过去的自己嘛32:56没有工作签证,在德国找工作很不容易35:41对平权的看法:别跟我扯那些有的没的,我就看重薪资是否平等38:21干了半年被裁员,要了n+3的补偿41:27离开德国放下执念:为了税前5千多欧,我跟这拼什么劲啊!回国后继续去大厂找工作,要么岗位比原来低,要么领导比自己年轻43:19内核稳定的优势:工作不理想?别人有眼无珠,关我什么事?46:23工作原因,再次出海:日本,土耳其,迪拜三选一,最后选了迪拜51:12迪拜见闻,没什么生活,没什么历史文化,一切都死贵死贵的54:36迪拜是出海桥头堡,都是一帮一心搞钱的小年轻,也没是学历门槛57:09聊聊出海的回报:相比之前在大厂,没有超额收益。但现在我过了35岁,也未必有之前赚得多。58:22老了一定要回国61:42alice:我对自己很严格,所以也超爱自己63:17一些寻找海外工作机会的心得68:18一个27寸的箱子+一个手提包,这就是提桶跑路的全部家当70:32这个世界很简单,只要伸出手来告诉世界,我有这个需求,就会找到办法。📁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德国公寓一角: 迪拜的公寓一角:⚠️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undefined
Jun 4, 2024 • 1h 8min

E59.悄然牛了5年的小众资产,无人问津

🎤本期嘉宾:荣膺@华夏基金、吴光静@国泰君安期货⏯️本期简介:今年聊了几期资产配置的话题嘛,我就想找一些小众的,没什么共识的另类资产。出于几点很朴素的判断吧:一是人少的地方好。二来另类资产可能与其它资产的相关性较低,而对资产配置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往组合里多加一些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的资产。三来我觉得播客天然适合小众资产,因为有足够长的时间去把这个事解释清楚,以及如果我能拿到一手资料,可以为后面再写这个话题的人提供很多素材。我说下怎么关注到本期这个话题的,资产置,股、债、商,顺着前面的思路,我就想去找一些商品类资产,除了面基之前做过的黄金,民生牟一凌力推的资源股,还看了一些商品类的ETF比如有色50、上游资源、有色金属期货ETF、豆粕ETF,拉长下过去5年的走势,发现豆粕ETF的长期涨幅是第一的,而且有非常明显的超额。正好豆粕ETF的基金经理荣膺老师之前也坐客过面基,这次又邀请荣膺老师返场,聊聊为啥一个商品期货ETF,能创下5年近20%的复合年化回报,跑赢了偏股混合,更离谱的是最大回撤不到20%,到底咋做到的?这里有没有幸存者偏差?能不能稍微线性外推一下?如果在资产配置的框架里看待它?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另外本期我还是想把风险提示放到最前面,合规至上,李姐万岁!⚠️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时间轴:02:34无心插柳关注到豆粕ETF,结果越看越喜欢,浓眉大眼的业绩03:40如何看待豆粕?大类资产配置→大宗商品→豆粕06:00豆粕的定价:市场化定价,供给端主要在国外,承受价格的也是榨油厂和养殖业,并不在民间流通11:17本想赶上15年底启动的大宗商品牛市,但是错过了,直到19年豆粕ETF才批下来14:57大宗商品自带涨价抗通胀属性18:06为什么豆粕ETF的表现这么好?这让人心里没底啊!22:11豆粕ETF的收益构成:①价格波动(含抗通胀)②换合约的展期收益28:46Contango升水结构和Backwardation贴水结构 Contango,近低远高,升水 Backwardation,近高远低,贴水30:55豆粕ETF大部分时间内都呈现Backwardation贴水结构34:59过去几年,展期收益为豆粕ETF贡献了约16%的年化收益。但是拉长看,豆粕的展期收益在年化7%左右。38:54豆粕的最大回撤主要是现货价格下跌带来的40:56豆粕与其它大类资产的相关性较低47:28荣膺老师总结发言:豆粕有贴水天然适合配置,但是搞清楚收益来源和风险点,明白为什么涨,为什么跌54:26又请教了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吴光静老师几个问题54:51为什么南北美洲的大豆亩产量比中国高这么多?答:转基因和机械化生产56:36豆粕价格的季节性规律对展期收益的影响59:34交割是打通期货和现货的重要手段,确保二者会收敛61:23豆粕价格的3次最大跌幅记录:-44%、-46%、-33%63:12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65:11美国农业部之于大豆,有点像美联储之于美股📣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undefined
May 28, 2024 • 1h 18min

E58.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真正的阿尔法

🎤本期嘉宾:春晓@「交易门」主理人,私募基金经理,「不觉春晓」主播⏯️本期简介:本期嘉宾是我期待已久的一位前辈,春晓老师16年就开始在交易门上写量化交易的内容,可以说是国内最高一批关注量化的人,后来做了量化私募FOF。春晓老师的老公,品哥,我也非常喜欢,找机会一定邀请来面基坐客。可以说,他们两口子活成了我向往的中年模样——学院派爱情,两人是高中同学,一起考上了北大,然后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生活在成都这种舒服的二线城市。啊,我太羡慕了。我很喜欢他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都是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但是对整个行业都挺冷眼旁观的,有一种很明显的抽离感。我特别喜欢这种做派。包括成都,我觉得作者城市对奋斗可能都挺不感冒的。我绞尽脑汁写了一盘挺长的提纲,问了很多技术细节。结果春晓老师回复我说:「哎呀,我们别聊这些了,干这么多年我就搞人。人,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阿尔法。」总之,这期很真诚,也很轻松,我们主要聊人。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时间轴:00:21嘉宾活成了我羡慕的中年模样04:27一个文艺女青年怎么就开始深耕量化了?财新驻华尔街记者→路透→南华早报→交易门21:32交易门和中国量化行业相逢于微时,大家都很单纯,后来也都一期成长了。23:44看了那么多家里有印钞机的天才们,听了那么多造富故事,如何处理好自己的ego呢?如何消化掉「眼看别人赚大钱」的情绪呢?27:55先是自己有了家庭理财的需求,买了不同团队的量化产品,最后下场做量化FOF方向的私募基金30:02大量家庭财富配置在量化基金上,如何处理过程中的波动呢?30:53真正的阿尔法是人—人品,能力。但量化这行真的太卷了,最聪明最努力的人去拼一个赛道,没有常胜将军。34:03对量化的袪魅时刻:各种专业,各种尽调,最后还是亏钱35:48选量化团队其实很像VC行业,可能人家打算从华尔街回来,就要开始建立联系了,这里其实有很多人情世故。38:54国内量化圈子不大40:22FOF就是渣男,苗头不退就撤40:57量化的胜负手:纯智商,年轻能熬夜,有点运气,渴望赢。做了个梦,马上起来改代码。但是还得有人品!44:24怎么搞人?会为了见一个人等几年时间,然后做自己,坦诚相待。48:51拷问基金经理57:11稳健类产品还是最符合广泛预期的,最适合入门的。58:28什么样的人能从市场上赚到钱?61:03聊聊量化的几个大类策略69:05聊八卦:今年2月的量化危机,亏得最多的其实是一批做DMA的量化大佬75:38在量化领域,努力和回报的相关性高吗?📁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节目开头我说站在黄浦江边矫情了一下,当时还拍了张照片:我就在想啊,到底什么资产才能穿越历史长河,经历各种历史周期,被信用和货币膨胀洗涤而屹立不倒;能作为财富传承的媒介持续成为硬通货;能在新财富崛起的必经之路上卡位;能被new money中的核心购买力所青睐... 时间:理解量化投资的隐秘钥匙 如何理解时间? 问了1000人:什么是量化投资最重要的事? 量化CTA风险剖析与底线思维应对 量化投资的底层逻辑⚠️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undefined
May 21, 2024 • 1h 12min

E57.市场里什么最贵?是价格上涨!谁赢他们帮谁

🎤本期嘉宾:南添@望岳投资,私募基金经理⏯️本期简介:前几天我跑去南京,逮着老南录了两期半播客,还是那句话,好大哥们从不让人失望。本期是第一期,我们聊了聊分红和回购的话题——这两年这成了大家越来越强烈的一种期盼。而「国九条」也在回应和引导A股更加重视分红,在美股,回购和分红早已成了大家默认的规则,所以在美股,真正的回报率公式=EPS+分红+回购+估值乘数的扩张收缩。分红和回购都不复杂,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环境会鼓励这些行为,以及它的代价是什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欢迎收听本期节目。此外,由于我们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一些具体标的,所以容我把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挪到前面。合规至上,李姐万岁!⚠️播客中主持人和嘉宾提到的股票均不构成投资参考或建议,仅作交流之用。提到的基金业绩为三年以上公开数据并且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提到的投资回报来源拆分不等于基金产品实际收益。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时间轴:01:28A股和美股,两种环境,两类审美,两套逻辑A股重视增速,美股重视增速+回购分红增速08:29一个视角来计算美股回购力度:计划全年回购金额/日均成交量11:55灵魂之问:大把的真金白银,为什么要拿去回购注销股票呢?环境的重要性。⭐️16:43回购Plus:尽可能节省资本开支,把自由现金拿去回购。回购Pro:低息融资借钱,然后加大回购力度。17:59以苹果为例去理解回购⭐️19:57系统到底是重视效率还是重视公平?回购重视效率,分红重视公平。22:08上市公司的回购已经成为美股最大的买方流动性来源了。22:53社会是分层的,美股也是分层的,回购也是分层的。一定要分开来看,这点特别重要。24:52日本股市的回购和分红,以及其背后的社会环境28:10马太效应主导的世界下,大部分公司的宿命是价值毁灭,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回购一家注定消亡的公司的股票呢?⭐️34:00人性只有贪婪和恐惧两种状态,并不存在中间态。市场里什么最重要?信心?不!是价格要涨!无论美股还是中房,都同理。38:54从投资的角度,看回购和分红的区别:回购是自住房,分红是收租房。回购刺激贪婪,分红降低恐惧。41:39回购并不会做大蛋糕,只是改变了蛋糕的切法。但是!贪婪会让蛋糕的奶油变得更蓬松了。43:22东亚的底层伦理道德是集体主义,欧美的底层伦理道德是资本的保值增值。48:49不当房东你就输了 VS. 不当股东你就输了52:41老南对红利再投资的看法:分红的现金流很好,但从投资的角度,真正有价值的还是真正有增长的公司,同时还乐意给点分红。65:02聊互联网公司的回购68:36世界是复杂的灰色的,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识别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这是极其重要的抓手。69:19again!市场里什么最重要?是价格要涨!涨了才有信心,涨了才有共识。但回购和分红说到底还是长期慢牛的充分条件,并非必要条件。📁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高盛报告表示,今年美国企业预计将回购9340亿美元的股票,较去年增长13%。回购往往起到“减震器”作用,由于企业囤积了数万亿现金,发生崩溃的可能性非常小。回购也将提供足够推动力,在短期内将股市推至新高。 苹果是无可争议的回购之王。在过去十年中,它已经回购了6250亿美元的股票。这比标准普尔500指数中492家公司的市值还要大。转自@庄逸琪Ricky A股和美股,两种环境,两套审美 各市场全收益指数构成📣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几乎日更。
undefined
May 14, 2024 • 1h 10min

E56.多元资产配置:穿越周期的最优解

🎤本期嘉宾:kevin@凯文投资茶馆主理人,金融行业从业者⏯️本期简介:以下内容来自嘉宾kevin:投资的世界里,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人会跑出来告诉你,他已经预见了未来。所谓言之凿凿,如指诸掌。既有仙人指路,似乎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赶紧上车,然后指望这些预见的未来会成为真正的未来。然而,事实证明投资的世界并不如我们期望的那样易于预测,过去几年,任何一个主流叙事最终都难逃随机性的魔咒。2019-2020 年的核心资产,2021 年的景气度轮动,2022 年的债市,2023 年的微盘与红利,这个市场从不缺故事,也不缺讲故事的人。但我们做投资,并不是为了来听故事,而是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能够更好地保全与增长,是为了在给定风险的条件下获得更好地收益。每个故事都有他合理的地方,但我们也很难避免这些故事在过程中被市场中过度演绎,再好的预见在市场的非理性面前都是无力的。因此,我们可能最需要的知道的是,非此即彼的投资策略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式。因为万物皆周期,世界本身也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多元并存的。刚兑时代,我们只需要比较一个产品的收益、期限与波动等寥寥几个指标就可以做出判断,但这套方法在净值化时代显然并不适用。一方面,净值化背后的直接融资相对刚兑背后的间接融资,面临的波动天然就更大一些;另一方面,无论是短期经济的复苏、中期增长引擎的换挡,还是长期中美新型关系与再平衡这些问题也仍在回答之中;再者,投资者申赎行为的加入,也会使得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复杂性与随机性如影随形,不仅收益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波动的分布同样也不是均匀的。即便未来与预测的一致,也可能仅因为一次预期外的波动,造成本金不可修复的亏损。因此,如何面对波动、应对波动、控制波动某种程度上会比预测未来更重要,而显然单一资产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一切的最后唯有回归配置。唯有依赖更加多元的资产配置,不同资产之间的负相关性与定期再平衡才是控制波动最有效的方法。假设我们将 2019 年作为净值化理财的元年,5 年过去,在风格轮动愈发加剧的当下,显然,每个投资者都应当重新补回资产配置这一课。单一的行业不是资产配置,单一的策略不是资产配置,单一的资产也不是资产配置,多元资产配置必然是跨策略、跨资产、跨国别的。资产配置的源点是识别资产与定义资产,每类资产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敞口。即便单就国内权益资产这一项,除了传统公募重仓、指数、量化与红利等细分策略在各自逻辑的驱动下,也愈发体现出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作为财富管理机构,我们有义务帮助投资者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投资视野,寻找更为分散、多元的收益来源,如此也才是回归财富管理的本意。所幸这两年以 ETF 为代表的工具化品种的极大丰富,也为投资者多元资产配置的落地创造了条件,债券、黄金、红利、海外都应该成为我们为客户提供配置服务的工具箱。与其选择敞口、预测敞口,不如锚定敞口、配置敞口。我们认为,多元资产配置才是帮助投资者应对不可预知的世界的终点与起点。🎯时间轴:00:18为啥说2024年是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的元年①看到了别人的β ②对主流叙事的袪魅03:10本期节目算是SBBI报告那期的续集04:23回顾过去几轮主流叙事的演绎,以及更重要的!为什么主流叙事的保质期总是很短?⭐️16:47我喜欢靠纪律投资的基金经理,有纪律才有复现的可能19:46绝大部分人赚的都是β收益,但β不是每年都有,所以得保证它来之前,本金没有出现不可修复的损失,不能下牌桌。20:31多元资产的几个分层23:36哥!姐!您先买个100块试试嘛!25:49两个例子感受全球多元资产配置,逻辑自洽就好,其实没多复杂29:16组合内资产的低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分析工具32:50风险偏好光谱的两端:干仓梭哈就是干的大爷,买理财强黄金的大妈34:23多元资产配置最后靠什么赢?你没有赢!只是熬到其他人都犯错输了。35:33排名考核机制下的畸形产物38:19资产配置的必答题:应对波动,怎么解?40:13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比⭐️42:53资产配置就像做一盘自己爱吃的菜,但你得先尝过很多菜,才会清楚自己的口味。一上来就知道自己的口味,这不太现实。46:15组合内部:核心资产,卫星资产,释放现金流的收入资产47:47组合内的资产越多越好吗?怎么做跟踪和组合管理呢?55:22新公式!基民真实回报=基金净值损益+个人操作损益+基金公司操作损益别什么屎盆子都往基民身上扣!60:56资产配置中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63:29几大有效的原子:成长、红利、海外、量化、黄金、债⭐️📁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2024多元资产配置报告》 《中国大类资产投资2023年报》 全球主要大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 全球大类资产收益相关性(10年维度) 资产配置流程图 三类资产 多元资产工具箱⚠️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undefined
May 5, 2024 • 1h 5min

E55.红利风格:保守时代的投资公约数

🎤本期嘉宾:莽叔@券业星球主理人,金融行业从业者⏯️本期简介:在短时间内,红利资产的表现取决于市场情绪处于进攻还是防御。在防御阶段,红利资产往往表现较好,而在市场反弹阶段,红利资产则表现偏弱;在中长期维度,10年期国债利率,无风险收益率,社会回报率的升降,以及大家对资产回报的预期,这些锚都与红利有较强的比价效应,不管大家是否愿意承认。而在更长期的维度,稳定分红和回购成了大家越来越强烈的期待——对于优秀的企业,通过这两种方式回报股东也是应有之义,而不是不断地从股东手中索取资本。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我们自己的投资预期非常重要,嫌弃红利的弹性转而压注成长无可厚非,想通过长期持有红利收租也知易行难,最终是我们自己的预期决定了对一项投资的满意程度,而如果我们老是想和其他资产进行比较的话,确实很难满意。高股息策略长期回报偏贝塔,市场曾经高估过成长风格的持续性,同样的A股经验告诉我,也许我们也容易高估红利的长期稳定性。希望这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利的启发,观迎收听。🎯时间轴:00:17关于红利的小风险提示02:22身在金融机构,其实并没有很多时间打理自己的投资。很多金融从业者收到工资会先去买债券型基金,最开始被红利吸引也只是因为胜率较高。05:59阶段性地看,红利现在的关注度和热度有点过高了。07:56老钱关注红利,主要是让自己老妈买了不少09:15很多主动型基金经理相对红利指数还是能跑出较明显超额,大多赢在择股上11:19风险偏好降低,人们决策是会本能地渴望近端的现金流,追求一鸟在手,而不是两鸟在林12:01观察红利的两个维度:股息支付率+股息率14:18高分红的企业是股票市场里的现金资产20:04红利早晚会跑输的,这点请大家一定有个预期!只要成长风格开始反弹,红利的相对收益一定落后。22:11红利是一种超越主题的主题,更像是一种长期的投资逻辑25:28分散买几个不同的红利指数的做法跟更适合大家,它可以让行业分布更加均衡,包括一些偏红利风格的主动型基金经理,也是值得分散配置的。28:33股息的上一层决定因素是自由现金流和分红意愿31:29红利会在什么市场环境下跑输?⭐️35:50当前市场对红利的几个普遍质疑,莽叔怎么看? ①红利过去几年涨得太好了 ②抱团PTSD,现在红利的共识是不是太强了?连「红马股」的外号都出来了 ③红利的行业暴露太明显 ④红利未来会跑输41:51把红利看成是资产配置的工具之一,不必all in43:22红利会是养老的一个辅助工具吗?老钱正在实践尝试47:42也许未来市面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月度分红策略的基金——这也是老龄化时代的产物53:05大盘因子、低波因子与红利相结合,会更适合普通投资者。⭐️55:45在流动性稀缺的环境里,也许股息率才是真正有效的左侧指标59:49经过驯化的行业,才会具有长期稳定分红的特征。这种循环的手段,就是供给侧改革。60:48感兴趣的资产,可以买一点,建立一个观察仓,买了才愿意看。📁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理解红利,超越红利》 04:11处提及对冲自己的人力资本特性 11:29处提及的投资光谱的右移 持有红利低波是一种什么体验? 主要红利低波指数走势 43:43处提及人生三件大事的价格 51:11处提及《老后破产》、《老后两代破产》 居民部门财富储存器的变迁:⚠️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