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基
面基
情感和读书播客,主播是INFP。
每个话题都希望能请到一线经验者来聊。
Dare to inquire, eager to learn.
请不到嘉宾时,偶尔自己上来嘚嘚一期。
建议您在收听节目时,能找件更有意义的事做,比如:逛公园,骑行,刷碗,擦地,收拾衣柜,洗大澡...
祝听友们更幸福、更富有、更睿智(顺序分先后)。
每个话题都希望能请到一线经验者来聊。
Dare to inquire, eager to learn.
请不到嘉宾时,偶尔自己上来嘚嘚一期。
建议您在收听节目时,能找件更有意义的事做,比如:逛公园,骑行,刷碗,擦地,收拾衣柜,洗大澡...
祝听友们更幸福、更富有、更睿智(顺序分先后)。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Jul 23, 2024 • 55min
E67.90后追问60后:说说你在历史进程下的个人奋斗
🎤本期嘉宾:季凯帆,网名老K,著有《解读基金》,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本期简介:诶...其实这期我都有点犹豫要不要发出来,我和剪辑师商量了好久,还找了朋友提前听了,反复确认:会不会被骂?就,真的很怕大家觉得有说教味道。这期聊什么呢?无论在网上还是看身边朋友,大家都挺丧的。但季老师一直有种我难以理解的乐观,他经常给人一种「干就完了」的感觉。我很好奇,这种想法何来?前阵子他来北京,我就生拉硬拽地半推半就地和他录了这期节目。一个人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受他的经历影响,所以,就请季老师来聊聊,他一个60后,当年都经历过什么?遭遇了怎样的时代?他从新疆出发,走出戈壁,来北京求学,再奔赴昆明,远渡美国,体制内,体制外,象牙塔,研究所,创业,当老师,吃过哪些肉?挨过什么打?这期节目不代表任何人、也无意有任何说教,仅仅是向一位真诚的朋友,问点第一手的经验,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时间轴:00:25季老师是我朋友圈里少见的乐观派02:22季老师面临的时代性:只有10%的同龄人能去参加高考,这是时代红利?06:53以前是包分配啊!大学生,天之骄子,分配到新疆去。09:04钱是指挥棒:以前流行下海,现在流行上岸。12:17以前很苦,但是不觉得苦,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甜的滋味,也因为目力所及大家都差不多,苦得很平均。15:51时代性是个含义很丰富的词,赶上什么样的,都得挨着。16:45不仅包分配,工资还统一呢!17:55季老师对下一代的婚恋看法20:05中国初代基金大V最初的财富梦想:200万,搞定孩子教育和自己养老21:14为什么乐观?因为相信拉长看,未来会比现在更好。24:25现在的中科院博士生,什么精神状态?25:44老钱非常羞于被扣上「卷」的帽子28:4360后和90后互换人生,愿意吗?绝对愿意!30:5290后在收入和财富上超越父母,还是相对容易的。那往后的代际呢?32:35所有对过去的总结,都是后视镜,未来如何并不是确定的,起码对个体而言,是这样的。33:28当年学编程,完全是自发地出于兴趣,没想到后来因此改变命运了35:41季老师:我有个很大的优势,凡是做过的选择,我不后悔。39:53人生的二岔路口,三个选择:向左,左右,别人(命运)替你选一个。42:13乐观是60后的底色吗?42:55季老师人生的巅峰和谷底时刻45:49面对不确定性时什么感受?Exciting!这真的很强者思维!48:01老钱内耗的几件事——怕失去,怕失去手里的救命稻草;需要一次次的从外界寻找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反馈。50:01短期都很平淡,但短期拼凑出的长期,结果往往很惊人51:26选了条职场路,问题是:赚钱少啊!咋办呢?⚠️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Jul 16, 2024 • 54min
E66.可转债: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本期嘉宾:沈潜@私募基金经理,公众号「复利先生」主理人⏯️本期简介:声明:纯纯标题党了,没有讽刺可转债投资者的意思。如有不适,鞠躬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本期我邀请了之前坐客过「面基」的嘉宾沈潜返场,聊聊可转债。因为我们正在经历一轮可转债的债灾,尤其是低价转债的跌幅,相信是很多玩可转债老炮们没见过的。提到可转债,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叫「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但是这轮让大家不禁怀疑,虽然信用风险的暴露,可转债下有保底的信仰,真的还存在吗?红利的宿命是消亡,规律的宿命是失效。一方面,我们要重视那些根据过往经验归纳出的规律,但另一方面,我也要实事求是根据当下的主要矛盾和具体情况重视演绎。从多元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可转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资产,理论上讲,它的预期回报率应该在债之上,股之下,而且每隔几年就有一轮较大的机会。与此同时,它的定价又很复杂,纯债价值、期权价值、下修、回售、强赎,之前市场并未对信用风险充分定价时,它下游保底。小规模转债又很容易被游资盯上,它弹性极高,还能不花钱就申购打新,当小彩票来玩。凡此种种,导致可转债衍生出很多投资方法,并吸引了很多投资老鸟来这个市场里玩。希望本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一切启发,欢迎大家收听。因为本期节目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一些具体标的,所以容我把风险提示放到前面来:⚠️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时间轴:00:17规律多是归纳得出的,但也要重视根据当前情况的演绎02:54快速过一遍可转债的核心概念和条款⭐️ 可转债兼具债性和股性,但本质上还是债 纯债价值 转股价值 到期收益率 溢价率 下修条款 回售条款 强赎条款 下有保底❌ 信用风险一债一议✅12:05一个例子感受投资转债的「安全边际」14:01复盘可转债的一生:牛市几个月,熊市得几年16:41观察可转债的抓手:价格中位数其它指标都有一定迷惑性。17:53想抓住转债的β机会,双低摊饼可能是最普适的抓手,当双低也得重视信用风险!因为很容易陷入价值陷阱。19:55我唯一想承担的就是「利率风险」20:52要看一眼转债的行业属性和质量23:48复盘三轮可转债的三轮跌破票面值浪潮 2018:熊市+资管新规、去杠杆导致的信用收缩 2021:小市值风格结构性熊市+逃废债导致的信用收缩 2024:熊市+事实性违约、新国九条、信用评级下调、监管问询导致的信用收缩总结—要么是股性导致的,要么是债性导致的信用收缩,要么双杀35:05绝大部分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成立都是有前置条件的。不能只对着结论刻舟求剑,却忽视了条件。可转债「下有保底」成立的条件是公司没有违约风险。37:00溢价率和转债价格的四象限图,挨个捋捋:39:01可转债的战略配置四象限,挨个捋捋:40:48可转债有多少种玩法?44:24老说跌破纯债价值,啥意思?45:01转债市场的玩家结构48:46我做投资更相信演绎法,而不是归纳法53:35一些闲聊📁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存量可转债数据列表 🔗已退市可转债数据列表 🔍根据概念查询对应可转债 🔗强赎公告更新 🔗下修公告更新 🔗回售公告更新 06:56处提及转债平均到期收益率 PK 10y国债收益率 14:01提及可转债生命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 14:11提及可转债的生命周期: 16:43提及沈潜最爱用的观察转债市场的抓手: 23:48处提及,可转债市场的三轮大面积跌破票面值的时间段:📣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Jul 9, 2024 • 1h 38min
E65.当一个私募老板决定空仓
🎤本期嘉宾:何潇@香橙资本,私募基金经理⏯️本期简介:我第一次知道何潇是看了「远川投资评论」@沈晖老师写的《当一个私募老板决定空仓》,当时就关注了香橙。何潇之前是公募基金经理,在公募想空仓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最低仓位要求。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基金老将们长期收益会向年化10%区间回归的原因。一方面,在熊市里,公募基金也是高仓位的状态下扛过去的,势必承受回撤,过去3年想必大家深有体会。另一方面,时间是长期累计回报率的朋友,却是复合年化回报率的敌人。仓位限制也是何潇最终离开公募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把挑战更高收益率作为投资目标,这是他选择的山。为此,摆脱仓位的硬约束,控制规模等等,都是为了攀登这座山做的准备。空仓听起来是一种很极端的择时,而尤其在「择时无用」「择时往往无法贡献正回报」的主流叙事下,这听起来甚至有点离经叛道。其实在周期性特征极其明显的A股环境下,做大周期的择时,我是完全同意的。但是港股和美股也是香橙的投资范围,这两个市场环境真的奖励择时吗?在聊天时我问何潇:被贴上空仓这个标签,给外界留下这种印象,你不介意吗?他说:这就是我的特征。这次聊天主要也是围绕空仓话题展开,他是怎么形成这种投资思路的?明明是风险厌恶型的性格,却要挑战「更高收益率」这座险峰,要做哪些思考和准备?展示多样性是面基的一大目标,但并不构成投资参考或建议,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另外本期还是把风险提示放到最前面,合规至上,李姐万岁!⚠️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时间轴:00:16因为空仓这个标签,关注何潇02:45公募往事:分散、行业轮动、想择时但碍于仓位限制,自我反思「真的需要如此分散吗?」09:04空仓是我的一个特征10:02对挑战更高收益率的几点思考:斜率、时间、控回撤、规模14:39几段空仓的实践—— 2019年3月~10月 2021年6月~11月 2022年7月 2023年8月~2024年2月16:43满仓时压力小,空仓时压力很大17:30什么经历让何潇重视空仓?25:56先空仓,先加仓,需要连续对两次,这胜率能高?26:58逆向、前瞻32:27看错了咋办?思考是宏观的问题、系统性问题、行业问题、还是个股问题?33:50投资就像期末考试,自上而下 和 自下而上 只是不同科目,都要写答案的35:58所有好股票,最重要的定语其实是前面的时间段——要么是好业绩,要么是好价格。戴维斯双击和矫枉过正。好业绩是选出来的,好价格是等出来的。42:14问何潇:过往你都在哪些行业上赚过钱?43:53目前有哪些行业被矫枉过正了?46:50为什么不少私募基金都在战略性回避A股48:12正视且解决在信息方面的相对劣势50:17主要投港股,小比例地投A股和美股,而且持股集中度大幅提高56:55投资成长股的心得63:32识别判断主要矛盾的心得64:26穷尽式地阅读财报和电话会,聊聊心得体会75:21止盈和止损:因为风险厌恶,很多时候在高频地做止损——当年的投资收益率也影响止损决策,没办法,毕竟要做绝对收益85:31风险收益比很高的机会总是很少87:29业绩归因:主要还是贝塔的钱+部分自下而上的择股阿尔法89:25跑题聊了下房子94:51财富需要复利,复利需要绝对收益95:42牛市熊市震荡市哪个最痛苦?答:牛市后半期📁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沈晖老师的稿子《当一个私募老板决定空仓》,也是本期节目的缘起 @何潇的播客「投资中的变与不变」 《全力挥杆的时刻》2024年5月 29:53提到的,真实世界是个混沌复杂系统,没办法直接观测和度量,大部分时候我们观测到的只是系统在某个维度的投影:📣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Jul 2, 2024 • 58min
E64.中年,人生的第二座山
⏯️ 本期简介:听完本期,和自己的中年和解。🎯 时间轴:00:01节目初衷 中国式中年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何以至此? 未来又会被哪些慢变量所影响? 在职场和生活上有哪些出路? 又如何在内心层面获得一些意义感?04:0735岁的叹息之墙 太多证据在显示35岁分水岭确实存在06:41为什么?为什么是35岁? 2000年之后发生了什么? 人力资本的影响要素:能力、经验、年限、产业、替代选择 产业快速变化消解了经验的价值 大学扩招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替代选择 替代中年人的年轻人本身也面临着很多不适14:23中年人的出路之一 DCF一下天选打工人的职场总收入(现值) 赚快钱不好吗?未必! 上班是有限游戏 努力就会成功其实是一种傲慢 时代周期一粒灰,个体命运喜与悲17:42中年人的出路之二 服务业是中年人的收容所 服务涨价速度>商品涨价速度 服务业的几大特点 你我皆是平台工人 工人的判断标准和特有灾难 平台是邪恶的吗? 唯手熟尔的肌肉记忆和同理心 服务业大有可为 土地财政和涨价26:01中年人的老板之一 健康26:23中年人的老板之二 人生的第二座山 第一座山关乎构建和定义自我 成功学、经营制度、优绩主义 山亦在凝视你 山谷塑造了一个人 山谷中的why和生活中的how 第二座山关乎放弃自我 不惑是没有困惑,也是不被诱惑36:27中年人的老板之三 家庭代际支出的削峰填谷 重要的放低预期,低预期是韧性来源 重新理解家族和集体主义 从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 反脆弱和可逆 家庭关系比财务规划重要 带动家庭飞轮正向地多运转几个年头 惯性、感性、理性 中年人应该成为一棵树,也应该是种树的人 独行快,众行远🎉本期节目由【泰诺氨酚拉明片】赞助播出!有需要的听友,可在美团搜索「泰诺夜间止痛」,即可购买。点击跳转链接🔗:泰诺夜间止痛另外,这次泰诺联合小宇宙的播客企划「夜间止痛站」也将在上海大学路举行线下快闪活动。泰诺联合老百姓大药房会举行一些有趣的科普互动,大家可以在7月8号至14号前来打卡!📁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感谢@青山资本年度报告@望岳投资南添、何佳对本期节目的智力支持 《35岁,中国式中年》丨青山资本2022年度消费报告 《平台工人》丨青山资本2023年中消费报告 07:24提到的对中国人力资本达峰年龄的研究论文:点击可下载论文原文🔗:《Golden Ages: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Hanming Fang,Xincheng Qiu 26:23提到的《第二座山》戴维·布鲁克斯 37:01提到的@南添早年做的家庭现金流图表:⚠️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Jun 25, 2024 • 1h 21min
E63.被科普了所谓体制外路线,才明白世上最大的不公是机会不平等
⏯️本期简介:本期嘉宾有点特殊,是我老婆的姐姐和我连襟,两个人做了十来年留学中介,主要服务那些初高中阶段就把家里孩子送出去读私校的有钱家庭。原来我以为,些富裕家庭付出这么高成本把孩子送出去就是冲着欧美光环,有钱烧的。这次被姐姐和姐夫科普了一番才明白过来,有钱人只是有钱,又不是傻。花了这么多钱,肯定有所图。所以我拉上了他们两口子,聊聊出国留学这条拿钱铺就的路上,都有哪些弯弯绕。但是!明人不说暗话,毕竟是自己家人的生意,我必须支持,我个人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有听友认可这条路,感兴趣的,自己实力允许的,可以加微信dd_house101咨询任何问题,会得到耐心的解答。硬广哈!面基背书。节目本身并非广告,都是自己家人,大家说话都很直接,我对这一条被称为「体制外」的路线是相当冷眼旁观的,在节目里也表露得很明显。反正跟出海那期一样,大家当八卦听就好,欢迎收听本期节目。🎯时间轴:02:11先科普下留学费用,英国1年大概要人民币50万左右05:32家长花这么多年把孩子送出去,图啥?说白了,图个能更容易地去读QS排名更靠前的好大学09:43海外著名艺术类院校,根本不考文化课,有作品集就行14:34国内大学只留了高考这一道门,海外大学有好几道门——高考(ALevel)、预科、BTEC、IB21:07一个国内只能上二本的学生,走体制外路线也许能读个比港中文还好的大学23:30著名的QS大学排名,其实是一家商业机构发布的商业产品,而且随着骚操作,其权威性愈发收到质疑27:40海外越好的大学,学费反而越贵。国内是越好的大学,学费反倒很便宜。29:01姐姐家自己也有把孩子送出去的打算,一个孩子至少按照200万来准备32:37教育是阶级军火,当教育高度产业化以后,昂贵的教育费用其实就是一种变相压制36:50一个例子感受下:当好学生想走体制外路线,他的野心有多大39:31200万的房子 VS. 送孩子去海外留学,你怎么选?42:57这世上最大的不公,是机会不平等⭐️45:47县城婆罗门跨城配置,城市婆罗门跨国配置⭐️49:25留学费用降序:英国50万>澳大利亚30万>新加坡20万50:29中产们偏爱的国际学校,在留学圈是个什么生态位?其教育质量也就那样...58:36如果想走体制外路线,应该做哪些准备?62:58聊聊留学行业的信息差,猫腻相当多74:22这几年留学圈断供的多吗?75:36高考是真的公平⭐️78:49彩蛋🥚:海外大学也在扩招📁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中英升学路线对比: 张雪峰在直播间对海外升学的短评(P.S.张老师女儿是走体制外路线的): 最新一期QS排名(TOP20):⚠️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Jun 21, 2024 • 43min
E62. 一问预期猛如虎,一抠细节小白鼠
🎤本期嘉宾:季凯帆,网名老K,著有《解读基金》,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本期简介:本期是一期串台节目,有知有行和季老师一起搞了个「合格基金持有人」的测试题。季老师本职是天文学家,但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基金科普作者,他 2007 年出版的《解读基金》,咱爸咱妈要是买基金早的话,那肯定知道他的名字,这本书在当时可是人手一本。季老师说过一句话「不求当个聪明投资者,只想做个合格持有人」,「面基」非常认可这一理念,以至于直接把它写进了节目介绍。本期测试题就是想帮大家对什么是「合格的基金持有人」有个更好的体感,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合格基金持有人测评 · 特别场通常,这个测评定时定点开放,每周三晚上八点开考。但,本周不一样!为了让听友们第一时间能体验上,有知有行加开了特别场,从此刻到下周五(6 月 28 号)晚上 8 点,都可以随时进入考场。欢迎下载有知有行 App,点击屏幕右下方「我的」就能看到测试的入口。🎯时间轴:报幕00:03 合格基金持有人测评上线:80 道题、做完平均用时 40 分钟!本期揭晓为啥费这么大劲搞这个?咱做了又能收获什么?第一部分:这套题到底做了有啥用?02:38 出题小组大喜:做完这套题,很多人都发现了「知识的缝隙」,开始关注理财路上必要的细节04:22 回答一个应试考生的惯性提问:考多少分算高分段、考多少分算合格基金持有人?季老师的解读真好,已被出题小组采纳为官方答案05:46 为什么要出 80 道题?我们坚信做 80 分投资者就可以了,更多的努力 ≠ 更多的收益07:20 当我们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职业 or 业余爱好(编注:季老师此处的例子主要是为了阐释职业跟业余爱好的巨大差异,但,众所周知,投资跟普通的业余爱好不一样,这都是咱们的真金白银。代价是很高昂的,所以,更要慎重地区分开)12:28 季老师那么早就开始研究基金投资,真的就没想过搞职业投资吗?「从来没有,但我深知不合格的代价很大」14:41 别怕做错题!点亮这些盲区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真实生活比这些题可难多了,不仅没有单选题,很可能亏损时连问题都不知道出在哪儿)18:15 季老师认证:这个测评确实能反映考生们的真实水平(不愧是严谨的季老师,号召了身边一大群小伙伴一起考试)19:41「市场大跌时,你并不坚信的知识点会一直折磨你」第二部分:测完了?欢迎来跟出题小组对答案27:21 你知道,年化收益率大概要达到多少才能实现「十年十倍」的回报吗?26%30:11 又一道狡猾的数学题:你用 10000 元买了某支基金,买入后下跌了30%。请问这支基金大概涨多少你才能回本?很多朋友都直觉上以为,那再涨 30% 就回本了,其实,需要涨 43%33:44 这道数学题,唉,在「中概互联」上亏损超过 60% 的人都懂36:46 资金进出对收益的影响,很大,相当大!听完这道题你就明白了尾声39:36 搞这么大个工程,只是真心地祝福大家能更有信心地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拿到与认知匹配的收益42:52「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对我影响甚微,但成为一个糟糕的持有人会让我损失巨大」📁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投资第一课 📖 投资ABC 🎧 中国大类资产 2023 年报 🗞 海外投资白皮书 📈 有理有据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Jun 18, 2024 • 1h 15min
E61.旅居见闻,过去几轮地产行情复盘以及卖房小技巧
本期嘉宾:Nick@公众号「趋势动物」,全国楼市数据小程序「趋势动物 Pro」主理人⏯️本期简介:时隔半年,面基房产话题的常驻嘉宾@Nick返场,继续更新他对这半年观察到的事实和趋势,表达观点。本期节目录制于4月末,那时nick刚辞职不久,好吧,又一个朋友加入了个体户灵就宫大军。当时他刚跑完几个旅居城市回到上海,正好我也在上海进货,抓住他录了一期。这之后,他又跑去西北开图了,本月底会在新疆呆一周,找时间还会邀请他来录,继续更新见闻。本期我们聊了聊旅居见闻,过去几轮地产周期内部的主线复盘,天资产和地资产,以及关于当前卖房置换的观点。⚠️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时间轴:01:16有了小程序,看到一个楼盘就能查到它的前世今生03:03聊聊辞职后的旅居见闻(资料区有很多图片)成都、昆明、大理、北海、崇左、三亚数字游民社区、旅居、二房东、文旅租售比等等16:34目前趋势好的业态都是低共识甚至反共识的,匪夷所思17:41香港踩盘见闻21:46「趋势动物Pro」小程序可以查到租售比了24:57大家可以投个票:周期决定政策or政策决定周期?⭐️28:10北上广深港的历史最大回撤(图片见资料区)⭐️32:51复盘过去几轮地产行情(图片见资料区)⭐️39:56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交易观43:17天资产业态46:06地资产业态49:17Nick偏好「低共识+强趋势」的组合,说说理由54:102024年不像过往的任何一年57:00房价是货币现象,所以关注M1这个领先指标59:28最近被问到比较多的关于房子的问题60:53在市场最热的时候买房和市场最冷的时候卖房,本质上都是在顺着人性做当前难度最高的交易68:12所有买卖本质上都是机会成本的决策⭐️69:07一个判断卖掉哪套的小方法⭐️👍🏻📁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Nick的踩盘打卡图 随地大小班之三亚太阳湾 随地大小班之大理洱海西: 随地大小班之昆明度假别墅 随地大小班之老家县城 随地大小班之北海阿萨卡: 随地大小班之武威度假公园: 本期录制的地方 2006~2024房地产周期复盘,房价是货币现象 北上广深港最大回撤记录: 北上广深港房价走势 各城市租售比📣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Jun 11, 2024 • 1h 14min
E60.个体出海见闻:钱没多赚到,但增加了对照组,更会生活了
🎤本期嘉宾:Alice@播客「今天被alice骂了没」主播⏯️本期简介:在我们把日本作为对照组,频频一厢情愿对号入座的过程中,发现在内需不足的背景下,出海,对企业和个体而言,都是一条不错的新路。从去年开始,出海主题成了股市的主线之一,大家筛选那些既有品牌和成本优势,又不像新能源汽车这种事关他国经济命脉的非重要性赛道。而个体出海,我个人理解,图两样东西——要么赚到更高的收入,比如程序员,蓝领,占住中外沟通桥梁中某个关键节点,再比如找到一些结构性供需错配或者所谓信息差的机会点。要么,换一个不同参数的环境,感受不同工作伦理,不同风景人文,不同生活方式。我始终认为这东西冷暖自知,相当见仁见智。当然,多个对照组一定是好事!本期的嘉宾alice是是个非常雷厉风行的人,原来在互联网大厂的国际化部门,疫情期间去德国留学读研,工作,换赛道,现在在迪拜工作生活,接下来因为工作原因还要去美国小呆一段时间。这次请她来聊聊个体出海,提桶跑路的见闻和感慨。因为原来在互联网工作,高基数的原因,她出海并没有在收入上比原来赚得更多,甚至还减少了。但是经验和体验都更富了,增加了很多对照组。包括应对生活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这很虚,但它非常重要,以为谁都不知道下一刻我们会跑入怎样的平行宇宙。我问她后悔吗?她说不后悔,而且就算留在国内大厂搬砖,说不定也被裁了几次了。总之,这期大家当八卦听就好,alice是个能量大的人,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能量和新思路吧~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时间轴:00:24引子,聊聊个体出海提桶跑路的见闻和感想02:41内部转岗:争取在公司增速最快的盘子里呆着04:35临阵磨枪3个月练英语冲雅思08:01去德国留学,核心是便宜,德国对国际生不收学费10:01不需要中介,全部自己申请,这个都需要中介帮忙,出去了可能也活不好11:522020年初跑出去,坚定地出去。难是应该的,难才有机会。口罩期间都在德国。13:53事前准备了100万,包括给爸妈留的生活费16:12融入不进去,后来想通了,何必强求,在国内也不是主流人群啊。想通了就活开了。20:44农耕文明 VS. 海洋文明21:34在德国不能卷,多劳不多得,环境参数并不鼓励你努力奋斗,比如薪酬体系,税收体系。 理论每周工作时长不能超过8小时,加班需要申请,公司六点半断电断网锁大门。 一个完备的20㎡公寓,月租金小800欧。30:47越走出去,越发现自己真的是东亚人。但alice为这些东亚痕迹感到骄傲,应该展示出来,干嘛藏着掖着,这不是否定过去的自己嘛32:56没有工作签证,在德国找工作很不容易35:41对平权的看法:别跟我扯那些有的没的,我就看重薪资是否平等38:21干了半年被裁员,要了n+3的补偿41:27离开德国放下执念:为了税前5千多欧,我跟这拼什么劲啊!回国后继续去大厂找工作,要么岗位比原来低,要么领导比自己年轻43:19内核稳定的优势:工作不理想?别人有眼无珠,关我什么事?46:23工作原因,再次出海:日本,土耳其,迪拜三选一,最后选了迪拜51:12迪拜见闻,没什么生活,没什么历史文化,一切都死贵死贵的54:36迪拜是出海桥头堡,都是一帮一心搞钱的小年轻,也没是学历门槛57:09聊聊出海的回报:相比之前在大厂,没有超额收益。但现在我过了35岁,也未必有之前赚得多。58:22老了一定要回国61:42alice:我对自己很严格,所以也超爱自己63:17一些寻找海外工作机会的心得68:18一个27寸的箱子+一个手提包,这就是提桶跑路的全部家当70:32这个世界很简单,只要伸出手来告诉世界,我有这个需求,就会找到办法。📁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德国公寓一角: 迪拜的公寓一角:⚠️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Jun 4, 2024 • 1h 8min
E59.悄然牛了5年的小众资产,无人问津
🎤本期嘉宾:荣膺@华夏基金、吴光静@国泰君安期货⏯️本期简介:今年聊了几期资产配置的话题嘛,我就想找一些小众的,没什么共识的另类资产。出于几点很朴素的判断吧:一是人少的地方好。二来另类资产可能与其它资产的相关性较低,而对资产配置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往组合里多加一些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的资产。三来我觉得播客天然适合小众资产,因为有足够长的时间去把这个事解释清楚,以及如果我能拿到一手资料,可以为后面再写这个话题的人提供很多素材。我说下怎么关注到本期这个话题的,资产置,股、债、商,顺着前面的思路,我就想去找一些商品类资产,除了面基之前做过的黄金,民生牟一凌力推的资源股,还看了一些商品类的ETF比如有色50、上游资源、有色金属期货ETF、豆粕ETF,拉长下过去5年的走势,发现豆粕ETF的长期涨幅是第一的,而且有非常明显的超额。正好豆粕ETF的基金经理荣膺老师之前也坐客过面基,这次又邀请荣膺老师返场,聊聊为啥一个商品期货ETF,能创下5年近20%的复合年化回报,跑赢了偏股混合,更离谱的是最大回撤不到20%,到底咋做到的?这里有没有幸存者偏差?能不能稍微线性外推一下?如果在资产配置的框架里看待它?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另外本期我还是想把风险提示放到最前面,合规至上,李姐万岁!⚠️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时间轴:02:34无心插柳关注到豆粕ETF,结果越看越喜欢,浓眉大眼的业绩03:40如何看待豆粕?大类资产配置→大宗商品→豆粕06:00豆粕的定价:市场化定价,供给端主要在国外,承受价格的也是榨油厂和养殖业,并不在民间流通11:17本想赶上15年底启动的大宗商品牛市,但是错过了,直到19年豆粕ETF才批下来14:57大宗商品自带涨价抗通胀属性18:06为什么豆粕ETF的表现这么好?这让人心里没底啊!22:11豆粕ETF的收益构成:①价格波动(含抗通胀)②换合约的展期收益28:46Contango升水结构和Backwardation贴水结构 Contango,近低远高,升水 Backwardation,近高远低,贴水30:55豆粕ETF大部分时间内都呈现Backwardation贴水结构34:59过去几年,展期收益为豆粕ETF贡献了约16%的年化收益。但是拉长看,豆粕的展期收益在年化7%左右。38:54豆粕的最大回撤主要是现货价格下跌带来的40:56豆粕与其它大类资产的相关性较低47:28荣膺老师总结发言:豆粕有贴水天然适合配置,但是搞清楚收益来源和风险点,明白为什么涨,为什么跌54:26又请教了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吴光静老师几个问题54:51为什么南北美洲的大豆亩产量比中国高这么多?答:转基因和机械化生产56:36豆粕价格的季节性规律对展期收益的影响59:34交割是打通期货和现货的重要手段,确保二者会收敛61:23豆粕价格的3次最大跌幅记录:-44%、-46%、-33%63:12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65:11美国农业部之于大豆,有点像美联储之于美股📣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May 28, 2024 • 1h 18min
E58.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真正的阿尔法
🎤本期嘉宾:春晓@「交易门」主理人,私募基金经理,「不觉春晓」主播⏯️本期简介:本期嘉宾是我期待已久的一位前辈,春晓老师16年就开始在交易门上写量化交易的内容,可以说是国内最高一批关注量化的人,后来做了量化私募FOF。春晓老师的老公,品哥,我也非常喜欢,找机会一定邀请来面基坐客。可以说,他们两口子活成了我向往的中年模样——学院派爱情,两人是高中同学,一起考上了北大,然后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生活在成都这种舒服的二线城市。啊,我太羡慕了。我很喜欢他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都是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但是对整个行业都挺冷眼旁观的,有一种很明显的抽离感。我特别喜欢这种做派。包括成都,我觉得作者城市对奋斗可能都挺不感冒的。我绞尽脑汁写了一盘挺长的提纲,问了很多技术细节。结果春晓老师回复我说:「哎呀,我们别聊这些了,干这么多年我就搞人。人,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阿尔法。」总之,这期很真诚,也很轻松,我们主要聊人。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时间轴:00:21嘉宾活成了我羡慕的中年模样04:27一个文艺女青年怎么就开始深耕量化了?财新驻华尔街记者→路透→南华早报→交易门21:32交易门和中国量化行业相逢于微时,大家都很单纯,后来也都一期成长了。23:44看了那么多家里有印钞机的天才们,听了那么多造富故事,如何处理好自己的ego呢?如何消化掉「眼看别人赚大钱」的情绪呢?27:55先是自己有了家庭理财的需求,买了不同团队的量化产品,最后下场做量化FOF方向的私募基金30:02大量家庭财富配置在量化基金上,如何处理过程中的波动呢?30:53真正的阿尔法是人—人品,能力。但量化这行真的太卷了,最聪明最努力的人去拼一个赛道,没有常胜将军。34:03对量化的袪魅时刻:各种专业,各种尽调,最后还是亏钱35:48选量化团队其实很像VC行业,可能人家打算从华尔街回来,就要开始建立联系了,这里其实有很多人情世故。38:54国内量化圈子不大40:22FOF就是渣男,苗头不退就撤40:57量化的胜负手:纯智商,年轻能熬夜,有点运气,渴望赢。做了个梦,马上起来改代码。但是还得有人品!44:24怎么搞人?会为了见一个人等几年时间,然后做自己,坦诚相待。48:51拷问基金经理57:11稳健类产品还是最符合广泛预期的,最适合入门的。58:28什么样的人能从市场上赚到钱?61:03聊聊量化的几个大类策略69:05聊八卦:今年2月的量化危机,亏得最多的其实是一批做DMA的量化大佬75:38在量化领域,努力和回报的相关性高吗?📁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节目开头我说站在黄浦江边矫情了一下,当时还拍了张照片:我就在想啊,到底什么资产才能穿越历史长河,经历各种历史周期,被信用和货币膨胀洗涤而屹立不倒;能作为财富传承的媒介持续成为硬通货;能在新财富崛起的必经之路上卡位;能被new money中的核心购买力所青睐... 时间:理解量化投资的隐秘钥匙 如何理解时间? 问了1000人:什么是量化投资最重要的事? 量化CTA风险剖析与底线思维应对 量化投资的底层逻辑⚠️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