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横四海
携隐Melody
人类使用说明书。微博:携隐Melody公众号:携隐Melody小红书:纵横四海加入听友群:公众号「携隐Melody」回复「进群」BGM歌单:公众号「携隐Melody」回复「歌单」商务合作:+vx「xymario」回复「合作」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Apr 17, 2023 • 2h 20min
EP18.《潜意识》:颠覆认知的人类出厂设置
小时候听过一句话:人类只利用到了5%的大脑,剩下95%在沉睡。我们现在当然知道没有一寸大脑在沉睡,都勤勤恳恳工作着呢。但,科学家们确实也发现,整个大脑只有5%的认知功能,在我们能觉察到的意识层面,剩下的95%,过去我们并不知晓,到底在忙什么。进化原则告诉我们,大脑变成今天这样,每一个细胞都必然担负着重大职责,浪费资源的部分早被进化淘汰了。但这95%庞大的潜意识,到底都负责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总有时候「直觉」到一些东西,却说不出来呢?我们的行为真的是自主决策的吗?环境因素是怎么控制我们的,偏见和歧视又是根植于什么本能呢?这一期读的《潜意识》,一起来探讨。作者:Leonard Mlodinow(和霍金同著《时间简史》、《大设计》)ISBN: 9787515314921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00:32 作者也是个神人1:30 95%的大脑认知功能,都游离在意识之外4:16 行为:你以为这些选择都是你主动做出的吗?10:41 感受:菜单越详细,菜品越好吃?18:06 看见分三步:接收信号,潜意识处理,提交报告给意识19:36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病例:TN23:49 脑子里有个洞的T少校26:39 潜意识都「看见」了什么?33:00 意识看见的就都是真的吗?论大脑多会脑补38:31 视觉部分小总结39:22 改造你的过滤系统42:10 珍妮案件:你确定罪犯是他?50:54 为什么我们的记忆这么不靠谱59:18 潜意识脚本:人类出厂设置中的社交属性1:04:51 三个潜意识脚本的启示1:18:22 声控是怎么一回事?1:27:06 身体碰触能增加小费?1:32:34 只要一分类,偏见就产生1:41:01 设计一个实验来判别一个人偏见有多深1:45:01 我们 vs 你们1:46:40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偏见呢?1:53:27 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2:02:17 意识马后炮解释遵循一个人类社交数据库的规律2:12:16 人类是最自我膨胀的生物

32 snips
Apr 11, 2023 • 2h 46min
EP17.《分手心理学》:新伤口和旧伤痛的治愈指南
看到今天这本《分手心理学》时,我还没有分手。但书中清晰的五个阶段,具体的应对工具、步骤,都给了我很大的抚慰,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一段痛苦关系的真相。在后来的分手时,也给了我更大的信心,一点点把自己从破碎的状态再拼回来。我觉得大多数人,而不仅限于刚分手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在四层大脑的那一期,我们讨论过,过去的旧伤痛是如何改造了我们的警报系统,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容易平静和快乐。分手,是最常见的旧伤痛,哪怕它已经过去了很久。按照这本书的五步,重新梳理之前的感情经历,重新认识亲密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放下,让未来的路更轻松。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01:42 为什么这本书适合所有人06:05 分手五部曲,以及阶段性看待伤痛的好处09:05 第1步:从崩溃中爬起来14:14 为什么分手后我们想要伤害自己25:51 如何应对分手后的愤怒30:01 如何应对感情「失败」带来的羞耻感40:08 如何应对怨恨和悔恨47:47 我们应该怎么安慰分手的朋友57:55 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让身体先走出来1:10:39 第2步:先要继续生活,如何应对低迷状态1:18:36 分手后害怕独处,有单身压力怎么办?1:33:24 总忍不住关注前任和前任的现任怎么办?1:40:03 想要复合,理智吗?应该如何判断?1:35:30 一直放不下怎么办?2:05:00 第3步:寻找真相。TA爱过我吗?为什么要离开?2:21:03 TA为什么要出轨?2:29:05 远离这几类人2:33:45 第4步:看见受伤的自己,重建自己2:39:11 如何创建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2:43:53 第5步:重新认识亲密关系,重新出发相关阅读:读书笔记 | 爱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一个角度重新出发

4 snips
Apr 11, 2023 • 2h 39min
EP16.《周期》: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风险意识和世界运作
巴菲特的「给投资人的信」广受追捧。但你们知道巴菲特本人最喜欢读谁写的「给投资人的信」吗?橡树资本的创始人:Howard Marks。作为一个已经脱离金融圈很久的人,我也喜欢读Howard Marks的书。因为他写的不仅仅是投资,也是人性,是通用于所有领域的规律。尤其是本期读的这本《周期》,不但清晰有力又简洁地一口气解释了多种周期,呈现了各种周期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更是直入人心地讨论了在周期中人的作用。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周期的存在,是因为人类的参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的情绪和心理,是每一种周期中的放大器。它将由几个稳定因素影响的长期经济趋势,放大成永无休止的一波波短经济周期,再经由企业的两种杠杆,放大为盈利周期,然后通过投资人的两极化情绪,放大到股市,再从股市震荡到信贷市场,从信贷传递回企业和整体经济。一波又一波,从无中断,也无法掌控和预测。了解周期,就是了解人性,了解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真正理解风险,树立防范意识,才能安然渡过每个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人生起伏。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2:22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周期?14:51 大多数人真的毫无风险意识,这很糟糕35:21 周期的四个特征45:18 为什么人口出生率对经济影响那么大?58:20 为什么经济会有短周期,而不是符合长期趋势呢?1:04:36 政府调控经济的四个工具1:10:36 企业盈利周期:两个杠杆放大器1:19:24 投资人情绪钟摆:群体只有两极化的情绪1:25:32 风险态度周期:贪婪和恐惧之间的切换1:46:46 信贷周期:最重要的一个周期1:57:11 不良债权周期:为什么这些资产很优质?2:00:22 房地产周期:房子要转三手才赚钱2:06:01 股市为什么注定疯狂?牛市的三阶段是啥?2:28:08 原来这才是价值投资!2:35:11 成功本身也有周期

Apr 11, 2023 • 2h 12min
EP15.《乌合之众》:为什么群体叠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本期读的《乌合之众》是很有争议的一本书。它首次出版于1895年,历经100多年仍在许多国家畅销,被奉为群体心理学开山之作,光在中国就有十来个不同的译本。但也有人觉得作者勒庞只是把当时一些传播大师的思想,全简单总结在一本书中而已,且他本人的视角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我觉得书有缺陷,但就像许多畅销书一样,简化许多重,才能让复杂概念进入千家万户。就算理论并不完整严谨,但在解释一些让我们感到诡异的社会现象方面,它也足够引起关注和讨论。比如,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见过世界的人,观点那么老旧顽固?为什么平时看着很文明的人,却在极端事件中会跑上街砸车抢铺?为什么躲在网暴背后的人会冷漠至此?更简单地说:为什么群体叠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06:49 法国大革命20:03 什么是群体/性格统一律31:04 为什么人会放弃自己的个性而变成群体细胞呢?39:01 为什么有人被群体灵魂缠上,有人却能保持独立?42:57 大脑活动的消失,脊髓活动的统治49:45 关于什么是群体的小总结52:21 群体特点1:情绪和道德的两极化1:11:35 群体特点2:简化的意象1:27:01 碎片的逻辑1:32:50 群体特点3:狂热的宗教信仰1:40:13 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1:48:42 为什么群体总是需要一位领袖1:58:16 本书给我们的实操层面启示2:06:18 顺便讲讲两个改变我世界观的观念

51 snips
Apr 11, 2023 • 2h 56min
EP014.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情商和心理治疗都靠睡觉?
地球上已知的所有动物,都要睡觉。从我们的感觉上来说,睡觉时啥也做不了,既不能进食,也不能繁殖,仿佛是对生命的一种侵蚀。但进化显然不会做无用功,几百万年来,所有动物都进化出了睡眠,就说明,睡眠在生命的延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到底是什么作用?为什么睡不好有诸多不可逆的可怕后果?今天一起读的这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就是我读过所有关于睡眠的书中,把这两个问题回答得最详细、最完整、最成体系的。它不但清晰给出了睡眠的功能(至少是目前科学家们所掌握的部分),也认真讨论了各种睡眠不足引起的危害。我们明知睡眠重要,但却很难做出作息改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对睡眠的功能和缺眠的危害了解得太少、太抽象。这本书就打破了这些模糊和抽象,给出了数据和原理。看这本书真的会惊出一身冷汗,立刻放下书去睡觉!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03:45 睡眠的两个机制:是什么让我们想睡觉?36:44 睡着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还有五感吗?42:55 彻底了解每一个不同的睡眠周期55:01 深度/慢波睡眠的诸多功效1:00:54 快速眼动睡眠又是干嘛用的?1:28:12 快波和慢波的小总结1:30:42 你知道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是只睡一半大脑的嘛?1:44:02 通过睡眠来学习:这居然是真的!2:15:06 人每晚能缺眠多久而不受影响?2:27:21 睡眠和阿兹海默症、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关系2:44:13 本期总结相关阅读:读书笔记 | 少睡一小时 = 短命一小时,且不可逆?!

58 snips
Mar 13, 2023 • 2h 54min
EP13.《精力管理》如何从无法抹去的疲惫感中彻底恢复?
时间管理的技巧千千万,最让我们头痛的,并不是学不会这些技巧,而是让它们真正产生效果。我们最大的挑战,也并不是时间,也不是表面上理解的效率,而是:精力。精力充沛,效率自然就高,情绪也很正面,一天能产出的时间很长,会有一种「我今天做了这么多事儿,但感觉很轻松」的美妙感受。反过来,精力不足,半小时的工作就会需要三个小时,脾气会变暴躁,心情变低落,回家精疲力尽,即使还有一整个晚上,都只会刷手机度过,,因为实在没有力气做去更高质量的事了(比如锻炼、读书、学习其他技能、和家人相处等)。精力越足,一天的时间就会显得很长,能做的事情会出乎意料得多,也有余力去追求其他目标;精力越差,一天就会显得很模糊,好像浑浑噩噩一天就又过去了。那精力是能拓宽的池子吗?怎么能让这个池子变大呢?本期我们读的就是《精力管理》,世界500强培训必备,领域圣经,常读常新的一本书。我们不但会讨论到精力的各个维度,更重要的是,理清对精力管理的误解。节目也会给出非常详细的案例和我们自己可以如何改变的实操指南。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节目内容:0:01:52 我和这本书的渊源0:16:35误解1:精力说的就是体力和脑力0:36:50 我和朋友们的四个维度精力分析0:51:24 误解2:所谓的自律、刻苦、直线型高投入是产出最高的1:11:37 投行和创业的精力区别1:14:33 误解3:疲惫是因为使用过度1:25:44 维度1体能如何提升1:33:25 维度2情感如何提升1:56:12 维度3思维如何提升2:10:29 维度4意志如何提升2:33:53 仪式感不是门面功夫哦,对改变至关重要2:42:12 罗杰的故事:结局本期关联阅读:《Give and Take》(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少有人走的路》(第一本)《自卑与超越》《你经历了什么》

6 snips
Mar 3, 2023 • 1h 49min
EP12.《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超好用的职业选择模型
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是主要根据擅长的事来选,还是根据心底热爱来选?这简直是一个百万美金问题。选热爱吧,生怕做的不够好,长期越来越受挫,坚持不下去,做得不够好还很可能养活不了自己;选擅长吧,如果不够喜欢的话,长期也很压抑。想来想去,除了喜欢和擅长正好合而为一的天选,似乎总是难两全?今天这本书就来探讨一下,到底应该怎么选,为什么。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06:15 影响职业成功的三大要素07:00 天赋≠能力,之间还需要长期训练和外部机缘09:48 10项天赋和天赋自测表29:04 9种职业兴趣35:14 RIASEC职业兴趣模式:3字密码的匹配56:47 大五人格Big Five01:14:22 是追求职业成功,还是职业满足感?01:34:22 选择职业的三个步骤相关阅读:�读书笔记|《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内附天赋自测表)�读书笔记 | 《远见》:如何走上人生巅峰?Vol.09《远见》职业生涯45年,你该如何规划?

Mar 3, 2023 • 1h 39min
EP11.《如何成为优秀的大脑饲养员》:大脑最需要的营养物质居然是它?
营养书不少,专门针对大脑的可不多哦。实际上,大脑和身体对营养的需求,总体上虽然相似,却存在一些非常显著的不同。比如,大脑没有储存脂肪的功能,可不能在能量减少的时候,分解脂肪来用,那饿着的时候大脑咋办呢?再比如,只有那些经过几百万年筛选确认的营养物质,才能进入大脑,那我们今天的饮食中,有多少能满足要求呢?还有,补剂能不能吃?怎么吃?今天这本书,就给大家系统地讲讲大脑营养搭配。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00:54 阿兹海默症跟大脑营养有什么关系?04:19 大脑和身体对营养的要求原来如此不同?12:24 为什么祖先的食谱对我们才最好?17:11 大脑需要的第一样营养物质,你们猜是啥?24:36 构成神经元细胞的:脂肪45:23 合成神经递质的:蛋白质51:16 大脑唯一的能量来源:碳水01:01:24 对大脑特别重要的两类维生素01:04:34 减肥中的这些误区,特别容易伤害大脑!01:09:55 维生素和矿物质01:20:04 世界上最长寿的五个「蓝色地带」,他们都怎么吃?01:34:48 补剂能不能吃?怎么吃?本期延展书单:《长寿:当人类不再衰老》(Life Span) by David Sinclair《你是你吃出来的》1和2 by 夏萌《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Change Your Brain, Change Your Life) by Daniel Amen《让大脑自由》(Brain Rules )by John Medina《精力管理》(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by James Loehr

12 snips
Feb 17, 2023 • 2h 5min
EP010.《毫无意义的工作》:ChatGPT们能让我们脱离996吗?
英国有37%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取消了也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任何影响,甚至可能还会让世界更美好。在剩下63%的非狗屁工作中,一半工作内容也是狗屁化的,比如开无用的会议,和应付各种行政工作,并且大部分工作目前还在快速进一步狗屁化中。这么一算,超过2/3的工作是狗屁工作。把这些工作全取消,我们就进入了凯恩斯在1930年预测的,由于科技进步,20世纪末人们将「每周工作15小时」的美好生活。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把剩余的时间用狗屁工作填满?David Graeber的这本《毫无意义的工作》,提供了犀利而深刻的答案。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我们将讨论:03:11 什么是狗屁工作,黑帮杀手算吗?24:39 狗屁工作的分类:随从、打手、拼接者、打钩者、分派者49:33 为什么事少钱多却让人痛苦?58:09 为什么对自己应不应该痛苦感到困惑这件事也让人痛苦?01:03:04 为什么社会的尊敬、家人的认可,都无法消弭这种痛苦?01:39:00 狗屁工作为什么会激增?01:57:37 作者的解决方案:全民基本收入01:59:37 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启示相关阅读:小故事|小王子

20 snips
Feb 16, 2023 • 1h 55min
EP09.《远见》职业生涯45年,你该如何规划?
从MBA时期,到投行时期,再到现在的工作,很多年来我接触了许许多多的职业问询,发现大多数人的根本问题,是完全没有任何职业规划,尤其是长期职业规划的概念。由于只看眼前,不做未来的安排,很多职业选择就是错误的,很多纠结也就无解。但是未来无法预测,人也在不断成长和变化中,长期职业规划到底要凭借什么标准和方向来做呢?本期读的《远见》就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框架,理论,工具,清单,甚至还有评估自己在规划上处于什么位置的计算表,帮助大家厘清思路。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携隐Melody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纵横四海本期内容:04:17 职业生涯45年,每15年是一个阶段06:29 每个阶段分别的目标是什么?19:10 跟学长、学姐、前辈讨教的时候应该如何问问题?57:58 哪些是可迁移技能?01:08:20 哪些算是「有意义」的经验积累?01:37:20 评估自己职业价值的四大黄金问题01:42:50 100小时测试,合理投资时间01:49:50 如何应对职场危机相关阅读:�读书笔记 | 《远见》: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读书笔记 | 智商超群的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