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cover imag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Latest episodes

undefined
Aug 8, 2022 • 1h 3min

【SP】|陶晶瑩x劉軒x詹斯敦「男人最大的痛苦,來自他的自尊」(《超男進化論》發表會現場錄音)

劉軒的全新著作,也是第18本著作《超男進化論》正式上市了。 這本書對於劉軒來說,真的別具意義。將邁入人生第50個年頭的他,早已從叛逆小子轉變為中年大叔,也多了不少對人生的感悟。 在華人社會裡,我們的文化讓男人沒有空間和機會討論自己內心的困惑,導致男人長期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連帶造成生活各層面的困頓。 因此,劉軒與本書的另一位作者詹斯敦Shelton ,希望能透過「人生教練」(life coaching)的方式,來改善華人男性的困境。 《超男進化論》這本書裡,收錄了劉軒與詹斯敦的個人故事,包括那些低潮和無助的時刻。此外,這本書更詳述了他們對於如何成為「超越自己的男人」的看法。 最後,兩人希望可以讓「人生教練」普及化,幫助大家在人生的航程中找到定位和努力的方向,這也就是「超男計畫」! 📻 本集收錄《超男進化論》發表會現場錄音。 (00:00)前言:什麼是《超男進化論》 (03:51)劉軒與Shelton相識、邀請他擔任人生教練的過程 (10:44)劉軒有了人生教練後最大的改變 (12:47)Shelton分享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 (18:43)為什麼我們需要人生教練 (22:45)劉軒分享自己人生中的低潮 (31:47)如何扮演好爸爸/老公的角色 (39:59)什麼是「超男」和「超男計畫」 ▬ ▬ ▬ ▬ ▬ ▬ 現在就可以到各大書店以及以下平台購買《超男進化論:在亂流中找回掌舵力的人生指南》: 博客來 https://pse.is/4duqbx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pse.is/4c6zu4 誠品線上 https://reurl.cc/aGNkNY momo https://pse.is/4d9uph 金石堂 https://pse.is/4dgul7 TAAZE讀冊生活 https://pse.is/4bftrl 想了解更多「超男計畫」,請至 超男ChaoMan 官網:http://chaoman.org ▬ ▬ ▬ ▬ ▬ ▬ 🌟劉軒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i.am.xuan.liu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xuanliu925/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Aug 1, 2022 • 40min

EP142|【劉軒 x Cardin】疫情讓我們一家人更堅強:「面對動盪,更要『順變』」

今年六月份,對於劉軒與Cardin一家人來說有不少動盪、不平靜:在即將展開一個月的美國行前,全家人經歷了確診、女兒在起飛前夕發高燒的驚魂記⋯⋯等等。 但也因為這些動盪,所以這次的美國行也成為一個彌足珍貴的體驗,在這集節目中,劉軒和Cardin就要和大家聊聊:「當一家人面對變動的時候,該如何自我調整、彼此配合,讓變動反而成為凝聚彼此的力量」 🌟節目中提及的美國旅行景點—— Aerial Tramway(棕櫚泉空中纜車): https://pstramway.com/ Palm Springs Art Museum(棕櫚泉美術館)https://www.psmuseum.org/ Gatehouse restaurant (納帕谷用餐) https://www.ciagatehouserestaurant.com/ Hess Persson Estates(納帕谷酒莊)https://www.hessperssonestates.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l 25, 2022 • 40min

EP141|【心情Studio】控制狂的告白:「我也不想讓旁人窒息,但掌控一切能給我安全感」

控制狂,或者有高度控制傾向的人,我們一定不陌生。 可能身邊有些人掌控欲比較強, 也可能我們自己就是需要高度控制才能得到安全感。 在這集【心情Studio】就要來和大家談談,高度控制傾向的特徵、可能形塑一個人高度控制傾向的成長背景,以及當發現自己有高度控制傾向時,可以如何自我調適: (0:15) 開場,本集主題:回應聽眾關於「控制狂」的疑問 (3:36) 控制狂的8種跡象 (8:32) 掌控感可以被視為一種光譜,控制狂則是走到光譜的極端 (12:09) 高度控制的行為真的會帶來快樂嗎? (13:20) 有時放手、順從自然,反而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 idea (15:20) 有強烈控制傾向的人,原生家庭可能有這些特質 (20:05) 覺察到自己或身邊人有控制傾向,該怎麼處理? (21:43) 與有控制傾向的人溝通,需要在話語中讓他感到被同理 (24:36) 身為控制傾向高的那一方,自我調適第一步:「自覺」 (26:59) 控制傾向自我調節第二步:培養合作心態 (30:01) 一段控制關係中,被控制者的挫敗感也需要被同理 (31:08) 控制清項自我調節第三步:了解自己的焦慮來源、自我調適 (33:48) 了解強烈控制傾向性格背後也背負著傷 ▬ ▬ ▬ ▬ ▬ ▬ 🌟節目中提及的電影|Enchanto (台灣片名:【魔法滿屋】) 🌟劉軒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i.am.xuan.liu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xuanliu925/ 🌟軒言文創-最優質的積極心理學教育平台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oundshin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oundshinetw/ Website | https://www.soundshine.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l 18, 2022 • 55min

EP140|一年換20份工作不等於有問題,【非我品牌空間設計】創辦人Alpha:「釐清未來方向,從懂得問自己問題開始」

「你有想過:對你來說,『飢餓』的定義是什麼嗎?『飽』的標準又在哪裡?」 當一個苦惱於不知道自己未來方向的20幾歲大學生,諮詢【非我品牌空間設計 UNME Design】創辦人Alpha時,這通常是他的第一個問題。 曾經經手許多知名設計案,包括台北公館的知名餐酒館——厭世會社,VoiceTube和薩泰爾娛樂的辦公空間,並多次拿到美國謬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的Alpha,非常喜歡釐清一件事情的本質,對他來說設計不只是美學呈現,更重要的是精準定義問題,並透過設計解決問題、推動溫柔革命。 而把這樣的設計思維套回人生裡,挖掘本質、看清楚根源問題,才能從根本理解現況的癥結點,定義出屬於你的人生意義。 非我品牌空間設計 UNME Design|https://unmedesign.co/ Alpha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omad_designer/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l 14, 2022 • 1h

EP139|最日常也最錐心的羞辱創傷——周慕姿:羞辱,從不是希望對方變好,而是要他「羞愧地」不再犯錯

「你希望他的不要再犯錯,不是『變好的』不要再犯錯,而是『羞愧的』不要再犯錯」——諮商心理師周慕姿 綜觀過往到現在,「羞辱」、「冷嘲熱諷」、「霸凌」的教養與對話方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少見過。因為常見,所以反而表達出自己不舒服感受的人,反而會被反將一軍:「他們說話就是這樣啊!你幹嘛玻璃心?」 但真是如此嗎?當我們知道羞辱與霸凌會造成的心理傷害,我們是否應該反過來去思考這些行為背後的代價?該翻轉的或許是社會的意識。 而當我們察覺自己因為羞辱而留下的創傷,可以如何開啟自我療癒,告訴自己:「是我們發生了很糟糕的事,而不是我們很糟糕」 (3:49) 與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對談開始 (4:36) 兒時學習鋼琴被體罰的過往,如何成人後的心理 (9:41) 被多次處罰後,面無表情的孩子背後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13:17) 家長同意孩子被他人體罰管教的教養文化從何而來? (17:07) 你希望的不是他「變好的」不要再犯錯,而是「羞愧的」不再犯錯 (18:10) 何謂CPTSD(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1:50) 為什麼我們可能會不斷複製過往的羞辱腳本 (24:37) 「教師霸凌」的創傷如何影響一個人 (29:23) 「權力霸凌者」的故事與其心理狀態分析 (36:13) 羞恥感、羞愧感、罪惡感的不同 (38:01) 犯錯後想做得更好來彌補 vs 犯錯後感到羞恥、錯誤是自己的一部分:兩種思想與「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的相關性 (41:09) 一次性創傷 vs 長期羞辱創傷,會造成的傷害程度有何不同 (44:18) 成人面對霸凌是否有更多的韌性? (46:53) 自我療癒六步驟中,前四步驟解析 (56:34) 結語:在權力不等,容易被羞辱創傷,也容易羞辱別人的世界,我們更需要給人愛和關懷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周慕姿 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528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l 11, 2022 • 38min

EP138|【劉軒 x Cardin】洛杉磯夜聊——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自覺力」ft. Davis & Miranda

人生中總有幾個朋友,每次與他們對話時,都是輕鬆但又深具啟發性。 對於劉軒和Cardin來說,Davis和Miranda夫婦就是這樣的朋友。 這次,兩家人一起旅行到美國洛杉磯,在一個舒適的夜晚,四人在民宿戶外,坐著一組麥克風,將一段輕鬆又不失深度的親子教養對話記錄下來。 Davis是一位科技公司高管,而Miranda則是知名國際HR公司的總經理。兩人如何將平常的職場管理經驗應用到家庭經營中?在親子教養上,他們的核心理念又是如何? 從個人當責(Personal accountability)到做到自己的最好(Personal best),四人探討了面對家庭和職場管理的4A處理法。在親子教養中,伴侶間該合力完成給孩子的機會教育,無論在職場或家庭管理,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希望這一集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發,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生活中,都能從中學到有用的管理和教養理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l 4, 2022 • 33min

EP137|【心情Studio】為什麼「知道自己可能是錯的」心態很重要?

理智謙遜(Intellectual humility),這個詞彙乍看之下或許有些陌生,似乎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無關,但其實理智謙遜幾乎可以說是每個人在生活中必備的修煉。根據社會和人格心理學家Mark Leary,理智謙遜的定義是:「承認你所相信的事情實際上可能是錯誤的」。 當我們的心態建立在這樣的基石上,會延伸出哪些好處呢? 在這次的心情Studio,我們將深入探討「理智謙遜」的定義,從工作、日常生活和學界角度,理解理智謙遜的重要性,以及培養理智謙遜的關鍵。 希望這一集能夠幫助大家在生活中更好地培養這種重要的心理特質,從而提升個人的溝通和人際關係能力。 🌟 Coursera 理智謙遜相關線上課 https://zh-tw.coursera.org/learn/intellectual-humility-theor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n 30, 2022 • 39min

EP136|談《企業初心》——企業經營核心應是「以人為本」ft. 程世嘉 Sega

如果有人說:「企業的核心不應該是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而是應該「追求所有相關權益者(Stakeholder)的利益最大化,包括整體產業、社會的利益最大化」。甚至企業的核心更應該要「以人為本」,人安頓好了,業務、財務才會好。 或許你會覺得講這句話的人,肯定沒見過「商場如戰場」的畫面吧?! 但事實上這些論點是來自天下文化近期出版的《企業初心 The Heart of Business》一書,這本書的作者就是當年把Best Buy百思買——這個美國最大的電器連鎖店,從谷底救起來的執行長——Hubert Joly所寫的。 把一間被當年被亞馬遜壓著打、幾乎全部業界人都看衰的夕陽企業,成功翻轉,Hubert Joly靠得不是鐵的紀律、金錢為優先的原則,而是另一套顛覆傳統商學的經營模式。在這一集,主持人劉軒就要來和連續創業家——iKala(愛卡拉)的創辦人、執行長程世嘉 Sega 來談談這本獨特、受到各界讚譽的商業書籍。 🌟劉軒的How to選書🌟 《企業初心:未來企業的新領導準則》 Hubert Joly 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3304 ▬ ▬ ▬ ▬ ▬ ▬ 程世嘉 FB|https://www.facebook.com/segachen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n 27, 2022 • 32min

EP135|【劉軒 x Cardin】日常生活中的精準溝通:「著急的時候,話更要慢慢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以為自己已經理解對方的意思,但卻仍會出現掉球、出包的狀況,究竟為什麼會沒對到頻呢?在這一集中,劉軒和Cardin將以自身故事及日常生活中的練習角度出發,和大家聊聊如何做到每天的精準溝通。 Cardin分享了她的精準溝通訓練來源,並回顧了前陣子劉軒與Cardin彼此溝通沒對到頻的故事,探討著急時如何慢慢說話的重要性。 此外,劉軒和Cardin強調在約定計畫有變時,記得與相關人員更新變化,並提出「溝通其實是真正的聆聽」,包括聽情緒、事實和期待。 最後,我們談到如果能重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與自己所知融會貫通,這樣遇到問題也就不算損失了。希望這一集能夠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溝通技巧,做到精準溝通,減少掉球、出包的情況發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un 23, 2022 • 25min

EP134|【心情Studio】職涯迷惘特輯(下)——釐清個人心理價值,用對技巧終止自我質疑

延續上一集《EP133|職涯迷惘特輯(上)——如何面對求職過程中的無力與迷惘》,在這一集的【心情Studio】我們會著重在談論「當我們的內心充滿自我質疑以及負面情緒,或是感到工作失去了熱情和意義時,可以如何自我調整」: (0:12) 不要害怕向這個世界投履歷 (4:38) 迷惘、自我質疑時該如何改變內心語言? (7:47) 工作的意義為何 (8:15) 從個人價值出發,確立人生優先順序 (11:17) 這世界上除了金錢價值,還有一種「心理價值」 (15:12) 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很好,但別讓這個「知道」反過來綑綁自己 (19:23) 只有自己可以調整生活的槓桿點 (21:05) 陷入內心焦慮循環時,可以試試看抽離式自我對話 (22:17) 安撫自己的心理學方法——EFT Tapping therapy(輕敲穴位情緒舒解療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