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cover imag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Latest episodes

undefined
Mar 16, 2023 • 39min

EP201|【劉軒 x 林萃芬】什麼是自欺欺人,什麼是謊言病態?

根據研究,每一個人平均每天就會說謊3次。 陌生人對談時,每3句就有一句謊話,而青少年與爸媽說話時,5句話就有一句是謊話。 這樣看來,其實可以說我們人人是騙子。 但你有想過,我們人說謊的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嗎? Pamela Meyer在她的暢銷書 ”Liespotting” 中,一針見血地提到:「謊言是一座橋樑,連結著理想中、幻想中的自己以及現實的自己」 除去所謂的「善意的謊言」(white lies),一般人會說謊,通常是為了隱藏自己那些羞於啟齒的部分,或是怕被罵。 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人,是為了獲取稱讚,獲取關愛,才選擇說謊。 但當然,也有很多人的欺騙行為已經非屬一般狀況,甚至是不惜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自己。 那這些「自欺欺人」的說謊者,他們的心態又是出現了什麼狀況呢? 在這一集【劉軒 x 林萃芬】系列,諮商經驗豐富的林萃芬心理師,來跟我們談談說謊者的心態,以及她的觀察。。 在她接觸到的個案中,有許多人是慣性說謊,有些甚至已經進入到病態說謊、甚至是妄想的心理狀態。 節目中有許多讓人不禁倒吸一口氣的故事分享,真的很精彩,不容錯過! 👀 推薦影片:How to spot a liar(如何識破說謊者) by Pamela Meyer ▬ ▬ ▬ ▬ ▬ ▬ 林萃芬心理師的洞察人心時間: *在Apple Podcasts上收聽 *在Spotify上收聽 *在MyMusic上收聽 *在TuneIn上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27 snips
Mar 13, 2023 • 52min

EP200|【200特輯】共同的人性,獨特的經驗——「How to人生學」製作秘訣大公開!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邁向第二個大里程碑:第200集上線了! 在這一小時的特輯中,主持人劉軒讓各位忠實的聽眾朋友們用耳朵「一窺幕後」,分享節目的整個幕後製作流程和技巧,包括: How To 準備訪問大綱、找出訪談主軸 How To 讓來賓放鬆、建立互信的氛圍 How To 問出來賓動人的故事 How To 掌握訪談節奏 How To 應付難訪的來賓 How To 做個好的收尾 How To 讓音質聽起來溫暖又清晰 這麼多個How To,聽起來像是一堂課?沒錯,這集毫不藏私,就是一門紮實的訪談節目製作課程! 如果你正在考慮自己錄個podcast,或已經有自己的節目了,我相信這集應該有許多技巧和方法,是你之前在書或其他課程中沒聽過的, 因為今天集結了劉軒自己十幾年的訪談節目主持經驗、上千小時的airtime,所以我們不談理論,只講實戰! 希望能因此鼓勵更多人能開啟自己的節目,讓更多平常無法被聽見的故事也能夠被聽見。 因為在這亂世中,我們可以讓故事感動更多人、給予能量、共鳴與希望。 相信故事的力量,也正是當初開啟《劉軒的How to人生學》的初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4 snips
Mar 9, 2023 • 52min

EP199|男人,別再把自己困在沈默的絕望裡 ft. Shelton 詹斯敦 & Will 黃士豪

當一群男人聚在一起的時候,通常都談些什麼呢? 談車、談運動、談投資、談科技⋯⋯似乎什麼都能談,但就是不「談心」。 19世紀,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就在他的名著《湖濱散記》中,寫下這句名言:”The mass of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意思就是,絕大多數的男人,活在一個沈默的絕望之中。 一直到今天,在這個社會,男人依舊普遍不願意去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因為這樣,當內心充滿挫折和無助時,往往是陷入絕望,卻不懂得如何求助的。 劉軒和好友 Shelton 詹斯敦,合著了《超男進化論》,是一本專為男人所寫的心靈成長書籍,在市面上難得一見,出版前也有很多人並不看好。 但是,半年過後,事實證明,我們的社會真的是太需要這本書了。《超男進化論》的讀書會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台各地舉辦,而第一屆的「超男訓練營」更是一次極大的成功。 在那個夜晚,許多男人們,是人生第一次,願意卸下武裝、卸下防備,毫無畏懼地展現脆弱,與彼此分享內心聲音。 在這集節目中,劉軒與Shelton,以及「超男」的學員 Will 黃士豪,一起來聊聊「超男」對他們所造成的影響。你也會聽到,願意「談心」的男人們,能夠展露出多麽觸動人心的一面。 ▬ ▬ ▬ ▬ ▬ ▬ 【第二屆-超男訓練營】 2023 年 04月 08日 09:00 - 04月 09日 15:00 地點:麻布山林(新竹縣北埔鎮麻布樹排6號) ⎈ 超男訓練營(2天1夜) 船票 x1張 ⎈ 住宿 x 1夜/1床位(雙床間) ⎈ 餐飲 x 3正餐 + 1下午茶+1餐盒 ⎈ 人生掌舵指南/工具 x 1式 ⎈ 未來超男專場優惠資格 ⎈ 超男無限會員席位 x1 ⎈超越自己-早鳥優惠 倒數中⎈ https://lihi3.com/3b1Ux 結帳輸入「超越自己的人生學」 獲HowTo人生學專屬優惠$880元 ▬ ▬ ▬ ▬ ▬ ▬ 如果您認同「How to人生學」的理念,還請您贊助支持,幫助我們製作更多的優質內容! 前往贊助頁面👉 https://bit.ly/supportourshowhow2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11 snips
Mar 6, 2023 • 48min

EP198|【讀書會】心理學從此改變的那一刻 ——《Flourish 邁向圓滿》

多年以前,在哈佛大學修讀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劉軒,曾經是對心理學心灰意冷的, 因為當時的心理學,只著重在疾病的治療,卻無法在那些無助的時刻,為人們帶來有效的正面影響。 不過,近10幾年來,心理學迎來了最巨大的改變,那就是「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博士(Dr. Martin E.P. Seligman)的出現。 今天這一集節目,是固定的每月讀書會系列,而這次要介紹的這本書,就是馬汀‧塞利格曼博士所著的《邁向圓滿:掌握幸福的科學方法&練習》,他在書中回顧推動「正向心理學」10年來的經歷和感想,其中不乏曲折離奇的故事,包括當初被一位神秘人士召喚,還獲得一筆巨額的投資,也正是這筆投資,從此帶動了「正向心理學」的興起,永遠改變了心理學的樣貌。 至於當初大方資助塞利格曼博士的那位神秘貴人又是誰呢? 聽完這集節目,你就會知道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Mar 2, 2023 • 35min

EP197|3歲小孩也會愛上的交響樂——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 ft. EJ Arts 總監 沈子傑

當我們是幼兒時,所聞所見的好玩事物、有趣音樂,都將會一輩子深刻地烙印在我們腦海中。 也因為這樣,不少家長,積極讓自己的孩子,提早接受音樂的啟蒙。 只是,常常事與願違,孩子不但坐不住,甚至會大哭大鬧。 20多年前,日本有一群交響樂團首席,在「要讓3歲以下的小孩也能欣賞音樂會」的理念下, 成立了「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穿著燕尾服卻戴上動物頭套,就是要吸引幼兒的目光,為他們演奏古典樂和童謠。 將「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台灣巡演的意傑藝術EJ Arts,其藝術總監沈子傑來到節目上, 談談自己成為一位薩克斯風演奏家的音樂之路,也談談音樂教育,更分享了很多「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成員們的趣味秘辛, 以及自己才2歲大的女兒,又是如何被這些「動物」演奏家的表演深深感動,還因此開始迷上音樂。 ▬ ▬ ▬ ▬ ▬ ▬ 🎺2023【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春季巡演 🎶購票請至年代售票 場次資訊: 4/1 新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14:30・19:30 4/2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 14:30 4/3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14:30 4/5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14: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Feb 27, 2023 • 49min

EP196|當你內心有力量,所有的人都會助你一臂之力 ft. CC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有一句話是這樣的,「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或許很多人也質疑這句話不切實際、過於「雞湯」。 不過,這集節目的來賓CC,絕對可以用她的自身人生故事來告訴你,這句話是真的! 在多年以前,CC就立下了「改變一千萬靈魂」的人生目標。一路以來,她帶著內心的力量,一步步的朝著目標前進。 《我活著我的人生嗎》這本書,正是這宏大目標的其中一步。 從來沒有出版經驗的CC,靠著她的熱情和想法,以及非比尋常的執行力,讓其他4位作者毫不猶豫的欣然參與她的計畫,在這本書中不藏私的分享自身故事,並把所有版稅捐贈給公益團體,盼能為這世界帶來更多的正向影響力。 今天,一起聽聽劉軒與他的好友CC暢談這本書,以及她自己的故事和心靈成長旅程,並一起響應支持《我活著我的人生嗎》。 📖《我活著我的人生嗎》2023年2月24日 正式上市 三采 https://tinyurl.com/2yuypu83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2cohk39d 誠品 https://tinyurl.com/2awv8u2h MOMO https://tinyurl.com/2aumwv5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Feb 23, 2023 • 38min

EP195|【劉軒 x 林萃芬】接納自己的細膩和敏感力——「高敏人,你並不孤單」

「我時不時會想,如果當初爸媽知道我是高敏兒,我的童年是不是就不會那麼孤單了呢?」一位網友來信,向我們傾訴她身為一位高敏人的心境。 高敏人(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有著比一般人更細膩、更敏感的洞察能力以及感受力。 也因為這樣,高敏人非常需要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安撫自己的情緒、尋求內心的平靜,不然就會感到極度的身心疲憊。 只是,在這個偏好外向的社會,高敏人往往不被理解,甚至被認為是「孤僻」、「自傲」。 然而,高敏人也就是因為比一般人更加溫柔細膩,不但能觀察到別人忽略的細節,也懂得如何照顧他人的情緒。 除此之外,高敏人也更有可能具備天賦異稟的創作才華,因為他們所看到的世界,比一般人所見,更加多彩、更加生動。 成為《How to人生學》固定來賓的林萃芬心理師,將在這集節目中一起來談談「高敏人」,以及她又是如何協助她的個案們,用正向的角度,來欣賞自己與眾不同的高敏特質。 這一集,獻給所有的高敏人,希望能讓你們喜歡自己的高敏特質,並明白你們並不孤單。 ▬ ▬ ▬ ▬ ▬ ▬ 林萃芬心理師的洞察人心時間: *在Apple Podcasts上收聽 *在Spotify上收聽 *在MyMusic上收聽 *在TuneIn上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Feb 21, 2023 • 41min

EP194|你也跟ChatGPT聊天了嗎?AI是人類的朋友還是敵人?

這集節目是久違的單口形式。對AI議題相當感興趣的劉軒,將一個人娓娓道來他與電腦和AI的淵源,以及談談近期在全球掀起浪潮的ChatGPT。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直以來,科技為人類文明帶來長遠的進步,然而另一方面也帶著威脅和破壞。 面對ChatGPT以及AI智能,我們人類真的準備好了嗎? 🔗節目中所提到的相關內容連結: 有關「中文密室思想實驗」: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chinese-room/#ChinNati 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這裡有一篇非常技術性和文章: https://ycc.idv.tw/ml-course-techniques_6.html OpenAI 最早的成立宗旨: https://openai.com/blog/introducing-openai/ 紐約時報記者Kevin Roose試用Bing之後的感想專欄: https://www.nytimes.com/2023/02/16/technology/bing-chatbot-microsoft-chatgpt.html Kevin Roose與Bing / Sydney的實際對話內容: https://www.nytimes.com/2023/02/16/technology/bing-chatbot-transcript.htm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Feb 16, 2023 • 59min

EP193|海苔熊:直到我爸過世之後,看了他寫給朋友的信,我才終於相信他是真的「以我為榮」

父愛,常帶著距離、甚至帶著武裝,讓我們難以理解。 身處在華人社會裡的男性們,大多人提到與父親的關係時,大概多少都帶著那種難以言喻的複雜心情。 唯有等到我們真正去試圖了解我們的父親,甚至去了解父親所承載的家族世代故事,我們或許才有機會能撥開那層重重雲霧,也或許才能真正體諒他們對愛的表達方式。 在今天這集節目,海苔熊再度來到我們的節目上,而這次,他就是來與劉軒一起來談談與父親之間那複雜的情感與關係。 去年,海苔熊都出了一本與以往作品很不一樣的書《因為有黑暗,我們才能在彼此生命裏靠岸》,罕見的不以愛情議題為主,而是更深入的探討原生家題、焦慮、憂鬱等各種人生的黑暗面,比以往的書寫都更溫柔、也更個人,有不少的自我揭露。 在節目中,他也相當真誠的,分享了很多他如何透過爬梳父親的過去、家族的歷史,來一步步認識他的父親,也終於諒解父親過去種種那些在武裝和防衛包裝之下的言語和行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Feb 13, 2023 • 43min

EP192|原來「分心」,可以讓你更開心?——《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 ft. 謝伯讓 教授

根據研究,人一天當中清醒的時間,有高達50%的時間在胡思亂想上。如何專注,或許真的是現代人最大的困擾之一。 不過,在這一集節目,卻要反其道而行,來鼓勵大家,不如就分心一下吧! 因為事實上,適度的分心和胡思亂想,不但能激發我們大腦的創意,甚至會讓我們的心情變好! 而這也是墨實.巴爾博士(Moshe Bar PhD)在他的新書《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哈佛醫學院的「思緒漫遊」講座,如何用分心提升思想的廣度與創造力,還能使心情平靜而愉快》中所要傳達的主旨。 巴爾博士是非常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專家,曾經擔任哈佛醫學院與美國麻省總醫院的「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他對於「mindwandering 思緒漫遊」這件事非常感興趣,他很想知道,到底人在分心和胡思亂想的時候,大腦發生了什麼事呢? 如果分心和做白日夢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為什麼在我們人類大腦的演化過程中,卻沒有被淘汰呢? 因此,巴爾博士做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和實驗,並把集結他的見解為這本書。 他想要跟大家說的是,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喜歡到處神遊,而與其去限制、去壓抑那些神遊,更好的做法是,試著去提升我們神遊的品質,讓自己的神遊更遼闊、更有創意、更開心。如此一來,你會發現,當你神遊回來時、當你想專注的時候,也就更容易了! 而今天與劉軒一起談論這本書的來賓,則是台大心理系的謝伯讓教授,他也跟巴爾博士一樣,是一位認知神經科學和腦科學家。不僅如此,他也認識巴爾博士本人喔! 謝教授對於腦科學相關知識有非常高的熱忱,個人也著有《都是大腦搞的鬼》和《大腦簡史》等書,並常在他個人臉書粉專「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分享相關領域的各種知識。 🔗節目中所提到的相關內容連結: 「大猩猩實驗」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https://youtu.be/vJG698U2Mv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