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cover imag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Latest episodes

undefined
Feb 9, 2023 • 46min

EP191|尤虹文:「那些逼迫自己壓抑的情緒,都會在身體留下痕跡」

尤虹文 Mimi,是哈佛高材生,也是茱莉亞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更是交響樂壇中最倍受矚目的大提琴家,與多少世界級大師合作,包括大家最熟悉的馬友友。《紐約時報》還曾盛讚 Mimi 是一位「飛揚的大提琴家」。 只是,有一天,這位「飛揚的大提琴家」發現自己躺在地上起不來,一點動力也沒有。 當時,她受大師帕爾曼(Itzhak Perlman)的邀請,前往以色列參與一場音樂會。對她來說,是一次相當榮幸的演出機會。然而,在起飛的那一天,她卻怎樣也無法踏出那一步。 「我那時覺得,如果我上了飛機,我就會消失了。」 從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到經歷身心的低谷。Mimi 從此走上心靈的療癒之旅,她形容那段時間,就像是重回到「子宮」 一樣,修復自己的身心,再一次重生。 最後,她終於慢慢的,像嬰兒學步般,一步步走出來,學會放下從小習慣的完美主義思維,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 ▬ ▬ ▬ ▬ ▬ 「看似擁有一切,內心卻無比憂鬱。直到我了解,如何讓情緒流動,不再停滯在悲傷、恐懼或憤怒當中,才發現,生命應該是如此美好。」尤虹文將她的療癒之旅,寫成了《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希望能透過這本書,陪伴著每一位走在療癒路上的夥伴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Feb 6, 2023 • 42min

EP190|當「風險趨避」成了人生選擇的準則,那我們還會選擇愛情嗎 ft. 葉揚

「在幸福快樂之前,他想要等,等房子造好、等時機恰巧」 ——人氣作家 葉揚 首部長篇創作《安然與實恩》,細膩刻劃因距離、科技和人性權衡下而催生的親密關係。 ▬ ▬ ▬ ▬ ▬ ▬ 我們這一代的人,因為從小到大所受教育的影響,自然而然地,「選出正確答案」成為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事。 然而這樣的思考習慣,總會讓我們傾向「趨避風險」,沒有把握的事就不要出手。 只是,面對愛情,我們還能「趨避風險」嗎? 這是人氣作家葉揚在她的首部長篇小說《安然與實恩》所想要探索的大哉問。 不同於以往的短篇創作,是想透了結局才下筆,在這次的長篇創作中,葉揚則是跟著故事中的人物,一步步摸索結局的可能性,一同望著讓人徬徨的前方,或跌跌撞撞,或裹足不前。 「世上總有遺憾,但看久了或許也就習慣了。」 《安然與實恩》裡的主角們,就是因為執著於「正確選擇」的理性,寧願壓抑著心底處所感受的遺憾,也遲遲不多跨出那一步,不多說出那一句話。 當我們以全知的角度,看著他們兩人的時候,或許會嘲笑他們怎麼這麼傻呀?懂不懂談戀愛呀? 然而,當深陷其中時,我們自己又有多少把握,能光憑直覺就做出行動呢? 或許這些躊躇和壓抑,往往就是現代愛情最真實的模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8 snips
Feb 2, 2023 • 33min

EP189|「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是知道什麼事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

說到時間管理,很多人都誤會了核心的意義,以為好的時間管理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事。 事實上,真正的時間管理,是要做出選擇和取捨。 如果不先釐清自己想要什麼,我們就會常常沒有意識的,把時間花在一堆不重要的事上。忙了半天,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到頭來卻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這一集的節目來賓:林怡辰老師,是貨真價實的「時間管理大師」,她是一位全職的小學老師,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媽,每天要負責為他們煮三餐。而且,她還經常出席演講、撰寫專欄,並頻繁地在自己的臉書和部落格上分享教學與閱讀心得。除此之外,她更是一位暢銷作家。而她最新的著作《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已經是她的第三本書,就是要跟大家來分享她的時間管理心法。 很多人一定都很好奇,怡辰老師到底怎麼辦到的?到底用了什麼神奇的工具? 不過,怡辰老師在節目中的分享,並不強調她用了什麼番茄鐘或是甘特圖的工具,而是強調「選擇」的重要性。當你真正了解自己,自然而然,你也就會選擇把時間花在對你自己最重要的事上。 *林怡辰老師的部落格:https://yichanlin.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an 30, 2023 • 51min

EP188|【讀書會】總是選擇困難?擊敗4大決策謬誤,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 —《零偏見決斷法》

很多人都面臨著選擇困難的困境。尤其現在每天要面臨的選擇這麼多:要選哪一家餐廳、要看哪一部電影、要上哪一門課程⋯⋯ 光是盯著所有琳瑯滿目的選項,就足以耗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 如果是面對更重大的決定,像是換工作、找房子等等,或許就會花上更長的時間猶豫了,深怕自己一做錯決定,就誤了自己一生。 只是,當我們猶豫太久的時候,往往就錯過了最好的時機,機會也在我們眼前消逝了。 有些人做決定雖然快,但也常因為過於魯莽,事後才來後悔莫及。 所以,到底我們應該要如何能夠做出又快又好的決定呢? 在這一集的讀書會分享中,要導讀的書是Chip & Dan Heath兄弟檔的經典之作《零偏見決斷法:如何擊退阻礙工作與生活的四大惡棍,用好決策扭轉人生》。 這書中所提到的「四大惡棍」,就是常影響我們判斷的四大決策謬誤:選項狹隘、確認偏誤、短期情緒干擾,以及過度自信。 Chip Heath和Dan Heath兩個人都擁有相當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專業經歷,他們在書中舉出大量的研究和日常生活與企業經營的實例,來解釋如何進行決策,並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技巧,幫助大家來戰勝這「四大惡棍」,避開偏見與情緒的陷阱,做出更好的決定,不再陷入選擇困難,也不再總是做出後悔的決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an 26, 2023 • 38min

EP187|劉墉:「我不是教你詐,只是要你認清這個世界!」

令人屏息以待的父子對談又來囉!睽違近一年,劉墉老師終於再度來到《How to人生學》的現場,而這一次要談的,就是他最重量級的暢銷著作系列《我不是教你詐》! 聯合文學集結原系列四冊,由劉墉老師親自出馬修訂,全新重裝為兩大卷,一次出版——《我不是教你詐I》日常工商處事卷 &《我不是教你詐II》社會政商處世卷。 曾經在華文市場賣到上千萬冊,被稱為「教父級」處事學經典,《我不是教你詐》在今天讀來,還是依舊辛辣又新鮮。 書中很多故事,讀來一點也沒有時代感,簡直就像在影射最近的新聞事件,或是周遭生活的人事物。或許也可由此印證,不管這世界經歷了多少變化,「人性」的模樣,倒是始終如一。 若能及早看透人性、諒解人性,或許就能及早放下對這世道的忿忿不平。 《我不是教你詐》裡所收錄的,雖然都是看似「人心險惡」的故事,但背面所要探討的,其實是人與人的相處之道。 唯有真正了解與人交涉的箇中奧秘,才能在這亂世當中,不僅明哲保身,更能如魚得水。也因為這樣,《我不是教你詐》並不是一本「厚黑學」,而是一本教你如何好好待人的「成功術」。 就如劉墉老師在書中所說,「我不是教你詐,是教你認清人性。不可因為他們的好,忘了他們的壞;不要因為他們的惡,忘了他們的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an 19, 2023 • 54min

EP186|親情間有太多的愛恨難解,但最終我們都能選擇「慈悲」ft. 楊月娥

在這一集節目中,將會談到親情之間最揪心難解的情感,真的強烈建議聽眾朋友們在按下播放之前,先準備包面紙在身邊! 當然,我們都很愛我們的家人,但無可避免的,與家人之間總多少藏著那些一言難盡的心結。 尤其,當我們年紀越大,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和不同的生命軌跡,之間的距離越遠,也越無法理解彼此的世界。 又如果你生長的家庭,也像大多華人家庭一樣,把話都悶在心底,那些在心底處累積的誤會也就多不勝數了。 本集的來賓是楊月娥。在廣播主持圈內,大家都叫她「阿娥姐」。大家也都知道,阿娥姐是一個特別堅強的女性,過去十幾年來,她的生活真的是不容易,經歷公公中風、媽媽氣切,小女兒得了血癌,大女兒也罹患腦炎⋯⋯她一肩扛起家中這麼多人的照顧責任,度過各種難關,經歷各種情緒風暴。 就是因為深知照顧者面臨的身心壓力,阿娥姐寫出了《不逃跑的陪伴》這本書,希望能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來帶給照顧者們一些信心和療癒。 在訪談之中,阿娥姐既真誠又坦白,光是提到自己的母親,她就有說不完的故事。 她娓娓道來她與母親之間充滿複雜情感的關係,以及在照顧母親過程中,哥哥的種種不諒解和情緒失控。 光是談論母親與哥哥兩人,阿娥姐就說出了好多,而她所說出的,也正是我們大多人其實都能深有同感的,親情那血濃於水卻又充滿糾葛的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an 16, 2023 • 41min

EP185|吳東軒:「當生命盡頭就近在眼前,我希望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

當你身體裡面有一個不定時炸彈時,你會怎麼樣去度過你的每一天呢? 我們每一個人,最終都將走到一樣的盡頭。只是,當我們在過每一天的時候,往往卻不會去意識到生命盡頭的存在。 這一集的來賓吳東軒,在他20多歲時,確診罹患率只有四萬分之一的 NF2 (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第二型),也就是他的身體會不定時的有大小腫瘤到處生長,目前沒有任何根治的方法。 突然間被迫直視生命盡頭的吳東軒,因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經歷多次反覆折磨的療程手術,也曾經跟剛求婚的女友在手術前交待好幾次遺言,但同一時間,他也領悟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並以平實而真性情的文字紀錄了下來,寫出了這本自傳《人生很難,就想活成喜歡的樣子》。 與罕見疾病共處的生活,依舊是生活,一切都是過程,總有痛苦和難關,也總會有過去的時候。 吳東軒認為,事實上,每一個人都一樣得面對人生無常,既然生命盡頭無可避免,那就更要活成我們喜歡的樣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an 12, 2023 • 42min

EP184|把教學變成遊戲,就沒有人不愛學習 ft.《遊戲化教學的技術》王永福

根據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的調查研究,台灣學生在各種學習項目都在全球前20名。但同時,台灣學生也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 我們的大環境良好,素質普遍優秀,但卻教出全球最害怕失敗的學生,這點真的需要我們好好探究原因。 我們是否能夠「遊戲化」我們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們的參與度、內在動力、以及不怕失敗的精神? 這一集節目的來賓,是業界知名企業講師和簡報教練王永福老師。「福哥」的客戶橫跨國內外頂尖企業,包括台積電、鴻海、Google都爭相邀他擔任講師。 福哥所發展出的高互動、遊戲化、「讓學生絕對不會睡著」的教學方法,也讓他在教育界闖出一片天,被稱為「老師們的老師」。 福哥過去的著作本本暢銷:《上台的技術》、《工作與生活的技術》、《教學的技術》、《線上教學的技術》,都被教育人士封為寶典。 而這次,福哥再度推出含金量極高的《遊戲化教學的技術》,為大家介紹「遊戲化教學」的各種技巧,以及背後的理論基礎。 而到底什麼是「遊戲化」?遊戲化教學要能夠貫徹,必備的三大元素是什麼?五大關鍵機制又是什麼? 歡迎大家從這集節目中,聽聽福哥對教學的活力和熱情,尤其如果你自己也從事教學、演講、工作坊或帶領團體活動,一定能從這集的分享獲得靈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Jan 9, 2023 • 50min

EP183|排除宿命的木馬程式,開展多維人生,活出天命版的自己 ft. 李欣頻

李欣頻老師上一次來到《How to人生學》時,暢談了關於旅行和天命的議題。 在事隔近兩年後,她再度來到節目現場,帶著她最近的另一部大作《原生家庭木馬快篩:三步驟 解鎖 並拋棄繼承家族負向印記》,來探討原生家庭的課題。 在書中,李欣頻老師指出,我們所面對的人生問題,其實都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而且這些「負向印記」的根源還不僅止於上一代,甚至可以追溯到三代,就像是木馬程式般,深藏在我們的意識裡。 如果我們一直沒有去試著察覺和破解「木馬」,我們終將卡在同一個困境、重蹈覆徹,脫離不了宿命, 而《原生家庭木馬快篩》就是要帶大家用高效的方式,快速找出問題根源,消除阻礙我們前進的木馬程式,活出真正的自己。 另外,欣頻也在去年底推出一堂全新的線上課程:《多維人生創造課》, 在多重宇宙、平行世界的概念下,鼓勵大家開發各版本的人生,活出最豐富最完整的自己、擺脫宿命,成就天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undefined
12 snips
Jan 5, 2023 • 42min

EP182|「新年新計劃」為何撐不過20天?如何養成習慣,改變人生 ft. 《習慣紅利》艾爾文

有關「新年期許」,與各位分享一個悲觀的數據: 研究統計,高達1/4的人,在新年的第一週內就會放棄自己的新年期許,而大部分的人,也撐不過2月。 最後,能夠持續一整年執行新年期許,養成習慣的人:不到10%。 我們當然要成為那關鍵的少數呀!但要如何做到呢? 在今天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暢銷作家艾爾文來談談他的新書《習慣紅利》。 艾爾文不僅是一位成功的知識內容創作者,更是一位理財達人。 不過,艾爾文也是一路以來不停摸索,找到培養出好習慣的方法,才逐步構成他的夢想生活。 而他也發現,所有巨大的人生改變,其實都是由看似微小且無形的習慣所累積而來的, 就如美國的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所說:「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個習慣的總和。」 從他的個人經驗,以及過去所閱讀的文獻,艾爾文將自身所學,集結成他的新書《習慣紅利》。這是一本結合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但更著重生活應用的習慣養成書。 2023,讓我們一起建立好習慣、成為成功貫徹目標的那10%「天選之人」吧! ▬ ▬ ▬ ▬ ▬ ▬ 《習慣紅利:從工作管理到人生管理,從微小改變到人生蛻變》艾爾文 著 由此購書,展開你的新年新習慣👉 https://bit.ly/3GFndm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