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投圈
一起探索好玩的商业世界
Latest episodes

Sep 27, 2018 • 1h 17min
24. 咖啡战争
随着瑞幸咖啡、连咖啡等互联网基因咖啡企业的涌入,咖啡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星巴克中国的单店同比收入已经略显疲软,未来的咖啡消费市场格局能否破除巨头垄断的现状,这条赛道上的创业公司又将何去何从?
咖啡是少有集「高成瘾性、高频刚需、高毛利」三大特性于一身的消费品,并且具有速溶、咖啡机、咖啡胶囊、外卖等多种消费模式。在发达国家人均咖啡杯数接近 1 杯/日的同时,中国人均咖啡杯数只有 5-7 杯/年,目前市场达到千亿,还有极大成长空间。
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年,星巴克出于种种原因,直到本月才开启外卖服务 (指2018年9月,实际上星巴克外卖业务上线时间点在本期节目录音之后)。因此给了瑞幸咖啡异军突起的机会,填补了咖啡外卖市场的空缺。瑞幸咖啡通过前期大量资本投入,鼓励充值锁定现金流、鼓励群体性消费,迅速获得市场青睐。近期,星巴克终于作出反击,选择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展开外卖物流合作。
疯投圈节目的知识星球(原小密圈),用作节目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延伸,以及主播和听众的互动。加入疯投圈的知识星球:用微信扫二维码 https://crazy.capital/assets/qrcode-zsxq.png 加入。在手机上操作可先保存图片至系统相册,然后点击微信扫一扫右上角扫描相册内二维码。入圈价格¥199/年。

Sep 1, 2018 • 1h 16min
23. 漫谈小米生态链
近期小米在香港正式上市。围观群众不难发现,小米不希望被看作一家手机公司——按照苹果10多倍 P/E 的估值方式,小米的市值想象空间有限。2013 年成立的生态链业务可能是小米手上最有吸引力的其中一张皇牌。生态链业务围绕家庭场景,从小型电器切入并逐步延伸至生活用品。电器统一通过米家 app 进行控制,希望做成智能家庭的入口,除了硬件售卖外还有「IoT 平台」的想象空间。2017 年生态链销售额突破 200 亿,高歌猛进的空间还有多少?
两位主播开设知识星球(小密圈)付费社群,用作节目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延伸,回答提问,以及和听众的互动。加入疯投圈的知识星球:用微信扫二维码 https://crazy.capital/assets/qrcode-zsxq.png 加入。在手机上操作可先保存图片至系统相册,然后点击微信扫一扫右上角扫描相册内二维码。入圈价格 ¥199/年。
Rio 和任宁主播的科技播客《提前怀旧》
Rio 和吴涛主播的科技播客《内核恐慌》

Aug 11, 2018 • 1h 2min
22. 在线旅游三国杀
旅游行业是为数不多未来有长期确定性增长机会的市场。而近年来 VC 投资的在线旅游初创企业少有成功者,市场的主旋律是携程、美团和飞猪三巨头的市场份额战争。携程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垂直电商类公司鲜有独立存在且过得好的,但旅游行业中的垂直巨头携程一直屹立不倒。虽然口碑一直备受诟病,但携程的年交易额(GMV)已经突破 6,000 亿人民币,万亿交易额三五年之内可以期待。美团利用餐饮的高频入口,从二三线城市酒店切入,希望从年轻人市场开始逆袭携程。目前美团声称酒店间夜这一核心数据已经超越携程,成为行业第一。至于阿里巴巴旗下的飞猪,沿用淘宝天猫的平台模式,有别于携程美团的 OTA(Online Travel Agency)模式。平台模式在旅游领域行得通吗?这一期节目,Rio 和黄海一起来分析在线旅游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推出了疯投圈特别季。特别季系列围绕消费升级、新零售、知识付费等领域推出了六期付费节目。数百位听众加入了《疯投圈》的知识星球(原小密圈),与黄海和 Rio 一起讨论节目内容、分享行业见解。新的一年,我们保证疯投圈优质内容不变,同时决定恢复节目的免费更新,同样每月一期。知识星球(小密圈)付费社群保留,用作节目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延伸,以及主播和听众的互动。加入疯投圈的知识星球:用微信扫二维码 https://crazy.capital/assets/qrcode-zsxq.png 加入。在手机上操作可先保存图片至系统相册,然后点击微信扫一扫右上角扫描相册内二维码。入圈价格¥199/年。

Jul 12, 2018 • 1h 38min
21. 自由职业是生活的理想状态吗?
本期节目我们与「得到」签约撰稿人张潇雨一起来聊聊「自由职业」趋势及其带来的投资创业机会。除了撰稿人、设计师、独立软件开发者等“传统”自由职位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与不同类型的自由职业者合作,衍生出众多半自由化的岗位。风险投资,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由程度较高的全职工作。
如何定义自由职业?工作时间地点的高自由度、对团队协同和资本支持的低依赖性、产出成品的独立定价性是其三大特征。工业革命后,公司制度的出现和巨头垄断使得自由职业的发展每况愈下,甚至改变了大部分人的职业目标以及学校的教育方向。而信息革命的到来,又再次带给自由职业很大的选择空间。
独立于公司而存在,自由职业一直是不稳定性的代名词,使众多风险抗拒者望而却步。然而拥有专业技能的自由职业者,往往同时具有较高的职业成熟度和不可替代性,即使脱离机构仍然能建立起优秀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在职业道路上,从模糊的个体成长为具象的个人,也是逐渐独立的过程,这种独立不仅仅影响着职业选择,也改变了我们对于「自由」的定义。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推出了疯投圈特别季。特别季系列围绕消费升级、新零售、知识付费等领域推出了六期付费节目。数百位听众加入了《疯投圈》的知识星球(原小密圈),与黄海和 Rio 一起讨论节目内容、分享行业见解。新的一年,我们保证疯投圈优质内容不变,同时决定恢复节目的免费更新,同样每月一期。知识星球(小密圈)付费社群保留,用作节目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延伸,以及主播和听众的互动。加入疯投圈的知识星球:用微信扫二维码 https://crazy.capital/assets/qrcode-zsxq.png 加入。在手机上操作可先保存图片至系统相册,然后点击微信扫一扫右上角扫描相册内二维码。入圈价格¥199/年。

Jun 10, 2018 • 1h 21min
20. 居住市场进入租赁时代
新一期节目,我们聊聊衣食住行当中的「住」。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行业,长期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核心都在于「交易」,也就是房子买卖。租房业务仅仅是买卖以外的 side business。
这一切正在起变化。近两年长租公寓类项目雨后春笋般涌现,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面是对房产买卖的遏制),和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变迁,巨额资本随之涌入。随着社会发展和开发商自持要求的提高,中国所有房子当中用于出租的比例注定会向发达国家靠拢。长期的精细化运营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买卖与资本获利,逐步成为居住市场的主旋律。
在租赁这个迅速增长的万亿市场里,谁能笑到最后?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型如何,核心竞争要素是哪些?新一期节目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加入小密圈,还可获得黄海对居住租赁行业的 PDF 版本研究资料。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推出了疯投圈特别季。特别季系列围绕消费升级、新零售、知识付费等领域推出了六期付费节目。数百位听众加入了《疯投圈》的知识星球(小密圈),与黄海和 Rio 一起讨论节目内容、分享行业见解。新的一年,我们保证疯投圈优质内容不变,同时决定恢复节目的免费更新,同样每月一期。知识星球(小密圈)付费社群保留,用作节目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延伸,以及主播和听众的互动。加入疯投圈的知识星球:用微信扫二维码 https://crazy.capital/assets/qrcode-zsxq.png 加入。在手机上操作可先保存图片至系统相册,然后点击微信扫一扫右上角扫描相册内二维码。入圈价格 ¥199/年。
推荐阅读
长租公寓生与死
长租公寓卡位战
自如获40亿融资,资本热捧下租房市场的融资真相
拆解自如200亿估值背后逻辑:找到品质与规模平衡点再谈赚钱
集中式Vs分散式,细说公寓业态

Apr 24, 2018 • 1h 2min
19. 星巴克轶事
1987 年,星巴克是一家陌陌无闻的卖咖啡豆的企业,创始人舒尔茨决定转型成休闲咖啡厅。之后 30 年间,星巴克从西雅图的几家店发展为市值超过 840 亿美元的国际品牌。如无意外,星巴克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超过 5 万家门店的连锁企业(目前全球接近 3 万家)。随着其在中国门店超过 2000 家,甄选店、上海臻选烘焙坊纷纷开业,星巴克在中国逐渐布局茶饮、面包等细分领域。中国市场的营收也在 2018 年 Q1 猛增 30%,同店销售增幅为 6%。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喝茶的市场,消费者是如何在星巴克的引领下,被咖啡文化渗透和改变?它是如何通过门店设计和会员体系等营销方式俘获消费者的钟爱?这期节目,黄海和 Rio 你分享星巴克的故事和有意思的商业逻辑。
推荐阅读
1987-1997:星巴克咖啡帝国的崛起之路(by 黄海)
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今日开业,我们去试了试什么叫“沉浸式咖啡体验”
进入中国市场近20年的星巴克,是如何持续增长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从380万美元到市值超过840亿,星巴克成功背后的10个原因
Why is Starbucks successful?
3 Reasons Why Starbucks Still Shines, Despite Market Shortcomings

Apr 2, 2018 • 1h 5min
18. 拼多多=中国的Costco?
不经意间,家里长辈的手机里充满了各种「拼多多」的拼团链接,从两年前默默无闻的创业公司,到 2017 年末月均 GMV 数百亿的黑马,拼多多是最近几年崛起速度最快的电商企业。消费升级火热的同时,拼多多所代表的消费降级一词也开始频频出现。通过拼团模式销售低价爆款标化商品,依靠微信社交流量的导入,迅速占领三四线地区的真空市场。拼多多能否威胁到淘宝、京东甚至线下零售,在未来的电商版图中会有一席之地呢?本期节目,黄海和 Rio 一起分享了对拼多多模式的理解,以及以拼多多为代表的腾讯系电商对阿里巴巴的进攻——2018 年微信生态电商和淘宝天猫将展开极其激烈的竞争。
推荐阅读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一次性讲明白了两年获取上亿付费用户的秘密
淘宝卧榻之侧,岂容拼多多安睡?
腾讯的干儿子,在挖微信墙角
消费降级巨头拼多多
好市多 (Costco) 是家怎么样的企业?

Feb 27, 2018 • 1h 20min
17. 股权投资 VS 区块链投资
这次我们聊一个轻松的话题:区块链。说轻松,因为 Rio 和黄海并非币圈专家,和以往节目的专业选题不同,本期有种「外行看热闹」的轻松感。
最近区块链概念红火,无数公司争相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还有人声称区块链投资将取代 VC,而 ICO 将取代股权融资。Rio 和黄海从股权投资人的角度,探讨了 ICO 和股权投资的区别,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期节目还邀请了两位主播的好友谢呈加入畅谈。同时,结合推荐阅读文章听节目,效用更佳。
友情推广:谢呈也是付费社群「牛小顿白领投资课」的联合创始人,这是一个开设在知识星球上的面向白领的投资社群,欢迎大家加入。
相关链接
ICOs and Economics of Lemon Markets
18 Blockchain Predictions for 2018
Ten years in, nobody has come up with a use for blockchain
Blockchain Tokens and the dawn of the Decentralized Business Model
Every company will use blockchain by 2027
【重点推荐阅读】Tulips, Myths, and Cryptocurrencies
本期嘉宾
谢呈:多年创业者,现木仓科技(驾考宝典)副总裁。投资老韭菜,投资社群「牛小顿白领投资课」联合创始人。

Jan 17, 2018 • 1h 7min
16. 巨头进击的一年——2017创投领域回顾
2017 年创投领域的核心关键词是巨头对创投领域无孔不入的进击。巨头既是最大的投资机构,又经常跑步下场参与早期创新,很多创业领域例如共享单车到最后,直接变成巨头之间的战争。2017,是巨头全面进击创投圈的一年。
黄海和 Rio 分别讨论了腾讯、阿里、小米等巨头在 2017 年对创投领域的影响。几乎每一个创业方向,巨头都是绕不过的阴影,抱不住大腿,就只能让出巨头关注的赛道。AT 两家公司,作为中国互联网江湖双壁,投资风格泾渭分明。2017 年,腾讯的市值超越 Facebook,成为全球第五大公司。通过流量和资本的优势,腾讯快速进入每一个赛道,扶持现有的优势企业,依托微信生态,推出小程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水电煤。而阿里巴巴回归零售本质,着眼实业做垂直整合,从新零售到数据、物流,建立起一整套面向全球的零售商业基础设施。此外,小米在去年强势复苏,销售额突破 1400 亿,逐步成为罕见的线上线下渠道,软硬件产品,用户粉丝运营全面闭环的公司。
推荐阅读
腾讯投资帝国 VS 阿里实业版图,投资数据背后有何玄机?
阿里巴巴的核心与腾讯的边界
永辉超市:腾讯将入股,并增资超级物种获15%股权
打造腾讯帝国:2017年马化腾平均每月买10家公司
2017年马云花了近900亿,在全球买了这75家公司,合作最多的竟是腾讯

Dec 11, 2017 • 1h 17min
15. 知识服务利用你的焦虑,你还是忍不住持续付费
Rio 和黄海讨论了迅速崛起的知识付费行业。如题,我们认为知识付费是一门成立的好生意,从青少年市场的 STEAM、英语教育,到自我提升市场的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社群等多种内容形式。新常态经济下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感是滋生知识红利的根本原因。碎片化、音频化是知识付费产品的发展趋势。节目中,Rio 和黄海讨论了知乎 Live 与「得到」两大平台在内容制作能力上的差异【两位主播虽是知乎重度用户,但更看好「得到」的商业模式】、PGC 和 UGC 的优劣分析、以及成人职场付费的众多细分领域。
相关阅读
什么是真正的STEAM教育?
TED
好未来市值首超新东方,一线城市K12竞速进行中
1500亿风口探秘:得到、知乎们如何玩转知识付费?
我们研究了28家平台,为你揭开知识付费的现状与未来 | 36氪知识新经济报告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