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席
一席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Apr 12, 2017 • 27min
【一席】万丽:盖个土房子
马鞍桥村位于四川攀枝花附近,地震之后传统夯土住宅垮塌严重。集体重建砖房是常规的重建策略,但由于外来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等的引入,往往造成村民沉重负担,村庄的面貌也发生巨大改变。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博士后万丽@ONEONE_arch 和她所在的团队,通过对传统生土建筑进行改良,大大提高夯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并将巩固抗震夯土农宅的技术传授给村民。马鞍桥灾后重建项目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2016国际生土建筑大奖。
Mar 29, 2017 • 25min
【一席】叶泰兴:No Problem Peter
搜救教练叶泰兴拥有30年的救生经验,曾率队一天救溺27人。“不管是从海边、水里、火灾现场、山区,还是空难现场,我们干这行的,就是要去水深火热的地方出生入死的。”救人的故事说不完,在一席,“我希望教大家一些有用的救生知识,比如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救生包。”这个救命的小盒子包含了隐形喷雾、安全套、太空毯、卫生巾……
Mar 27, 2017 • 44min
【一席】张玮玮:松紧琴
“后来我慢慢地想明白了,我和我父亲其实是互为彼此的人生,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人生。我从来没有按照他预期的那样去做音乐,但是他在写字台前抄五线谱的那个身影,却深深地影响了我。每次我一个人在家练习乐器的时候,那个身影就会从我的脑海里面升起来。我相信那个时刻就是属于我们的永恒。”张玮玮在一席,“到目前为止,我给自己的定义就是一个走江湖的艺人。但是我非常认可这个身份,而且我觉得我很快乐。我也希望他能感受到我的这个快乐。就像这首歌里唱的: 可听到鼓声 / 我的心情就快活翻过了一山又一山 / 唱出我用心的歌声”
Mar 25, 2017 • 28min
【一席】苏超:中国美色
“天青色”能不能等来烟雨?皇帝都穿黄袍吗?红配绿是大唐的颜色?《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设计师苏超@苏耷水 找了98种中国传统颜色做成色卡,分享古人眼中的万千色彩。“中国传统颜色,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中国人看待世界的一个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这个语言,它跟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都不一样。”
Mar 20, 2017 • 22min
【一席】扈峻峰:家庭医生
辖区内65%的居民生病以后,不是去大医院,而是到这家社区医院首诊。扈峻峰是杭州凯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2012年,我刚刚调到这个单位。刚开始我们的情况也不乐观,医疗点就在家门口大家也不愿意过来看病。到今年为止,我们每年的门诊量已经达到了30万人。”如何把大医院的病人吸引到基层医院就诊,缓解大医院的看病难问题,他们的努力吸引了刘延东副总理的关注。
Mar 16, 2017 • 30min
【一席】刘岱宗:完整街道
“7亿人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已经堵成这样了,再进3亿人,城市怎么办 ?”刘岱宗在一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公共交通系统案例:从日本东京新宿地铁站的159个出口,到新西兰基督城按照机场标准重建的公交枢纽,再到丹麦哥本哈根逆天的自行车系统……和大家聊了聊“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到底有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把大家邀请回来使用公共交通系统?”
Mar 10, 2017 • 38min
【一席】袁硕:进击的智人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 从北京郊区食人族讲到到上古洪荒格局——“这个世界上非常多的物种是我们祖先在旧石器时代灭绝的。一万两千年前,我们智人祖先无意之中从俄罗斯走到了阿拉斯加,这可完蛋了,美洲生物以属为单位灭绝。北美47个属里灭绝了34个属,南美60个属里灭绝了50个属。仅仅两千年的时间就从北美最北端的阿拉斯加,一路疯狂地血洗到了南美最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岛。”
Feb 28, 2017 • 25min
【一席】仇子龙:基因 人脑 社会
仇子龙,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发表论文,建立了全球首例自闭症基因工程猴模型,希望通过基础研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最终治疗做出贡献。“建立一个转基因猴模型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我们能否把它治好?这个猴子的命运已经被基因决定了,能不能把它改变是我们正想做的事情。”
Feb 17, 2017 • 35min
【一席】陈晓楠:本故事纯属非虚构
当凤凰卫视决定为陈晓楠个人开设一档节目时,她选择了《冷暖人生》,试图探寻“特别大的时代命题落在每个人身上,是怎样的生命进程和个人感受”。十三年来她与团队访问了八百多个普通人,细腻地打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人生故事。“他们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见的有张力的、被撕裂,或是动荡的、有极大转折的人生,你可以看到人性当中非常本真的东西。”“没有什么准确的语言可以为我们描述出人生的况味。在这种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面前,其实所谓的人生,所谓的命运,所谓的人,何其之大,又何其之小。”
Feb 13, 2017 • 26min
【一席】邹子龙:我希望有机种的胡萝卜叫胡萝卜
我希望有机种的胡萝卜叫胡萝卜,农药种的胡萝卜叫农药胡萝卜“我希望当我的儿子说他想做一个农民的时候不再有人会关注他。我们就想用20年的时间去改变这样一个事实。”邹子龙,绿手指份额农园创始人。六年前,还在人民大学念书的他到珠海的一个山头建起了他的第一个有机农场。“现在做有机农场的确实挺多,但是大部分人的经营状况都不好,很多在亏钱,能够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我觉得有几个原因是值得思考的。”更多节目信息请关注“一席”微信公众号:yixi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