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一席
undefined
Feb 8, 2017 • 36min

【一席】五条人乐队:五条人

有时候你觉得诗意的东西,我觉得有点恶心;我觉得诗意的东西,你说这是什么鬼。
undefined
Feb 6, 2017 • 26min

【一席】花蚀:逛动物园这件正经事

作为一个狂热的动物园爱好者,逛动物园是花蚀@花落成蚀 打开每一个新城市的方法。在去过国内外三四十家动物园以后,这次花蚀将和大家聊聊在动物园里干什么才是正经事。简单来说,我对动物园的看法如下:现在有很多人一提到动物园就是抵制,认为动物园禁锢了动物的自由,非常残忍。我认为,剥夺了动物的自由,的确是动物园的【原罪】。但这在现代社会又是必要之恶,因为现代动物园承担了三个任务:1 公众自然教育;2 珍稀野生动物繁育;3 科学研究。如果一个动物园不能承担这三份任务,是无法面对自身原罪的。如何参观动物园,我认为,核心是去动物园里看动物们的【自然行为】,也就是它们在自然情况下,会展现出的行为。像黑猩猩之间的社交政治、长臂猿的歌声等等行为,都是自然行为。这样的行为,会弥补你在视频、书本资料上所了解的动物知识的不足之处。而要想让动物展示自然行为,动物园的饲养水准必须要高。那么,如何评判一个动物园好不好?我有4个标准:1 丰容做得好不好;2 场馆设计水平高不高;3 自然教育做得怎么样;4 本土物种展示得如何。
undefined
Jan 18, 2017 • 22min

【一席】宁博: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

为了吃得安全,化学硕士@宁博 与一群学霸朋友把一个酒柜改造成了能水培的智能种菜机,几番改良后,每天在家能收半斤蔬菜,为了让更多人在家里享受开心农场,他们创办了一家叫友菜的公司,“当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所有外界条件都跟之前不一样了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去向未来、向技术寻求解决方案。”
undefined
Jan 16, 2017 • 24min

【一席】张达:更大

“有些设计师在最近的几季里设计了非常夸大的衣服的外形,比如巨大的毛衣、很长的袖子、两个加大号甚至三个加大号的西装、庞大的羽绒服……”“表面上看这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关注和凸显自身,那为什么设计师要做这些事情?有没有一个一般性的动机?”服装设计师@张达张达 在一席试着来分析这个原因。
undefined
Jan 13, 2017 • 36min

【一席】张晓林:机器人眼可以超过人眼吗?

兔子眼睛有360度视角,老虎的眼睛能精确测量猎物的距离,鹰可以在1千多米的高空看清猎物,人的眼睛又是所有动物里面综合性能最高的。获得机器人博士学位的张晓林,又花了8年的时间研究眼睛。他进行的仿生眼研究,让机器的视觉能像人的双眼一样配合。“5亿4300万年前的寒武纪时代,由于眼睛的诞生引发生物进化大爆炸,机器人视觉的成熟也将引发‘机器人物种’的大爆发。”“我估计在一二十年内,机器人会有大量的东西出来,人的生活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变化,远远超过互联网或手机对生活的影响。”
undefined
Dec 30, 2016 • 35min

【一席】赵易:四十岁还在成长的烦恼

机械工程博士赵易另起炉灶学动画时,已经三十出头。学动画十年,他独自一人在荷兰出租屋里,做了一部讲述中国人口贩卖的短片《八里沟》,三年半时间创作,一年半时间修改故事,画过六七个版本的分镜头,没有对白,尺度相当大,因为尖锐深刻地反映现实,被人称为动画版的“盲山”。《八里沟》入围了2016年第53届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总之,这么多年过来了,我终于也没有成为一个拥有我妈所理想的那种人格的人。我妈我爸虽然这么多年老是吵吵闹闹,也还是生活在一起,现在关系看着也不比别的老两口差。虽然我没娶着媳妇,不过,我也算终究没忘了娘吧。那一箱子被面也不知道被我妈收到哪去了,我之后再也没见过,也没听她提起过。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我觉得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会很少,就是父母还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这么核心的角色,然后时不时地给我一种成长的阵痛。”
undefined
Dec 26, 2016 • 29min

【一席】胡玮炜:“膜拜”单车

半年前,一辆小橙车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通过APP找到附近可使用的车辆,扫码即可开锁骑车。车身全铝防锈,实心轮胎不怕爆胎,轴传动不用担心掉链条。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公共自行车相比,它摆脱了固定停车桩的束缚,随取随还。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早年是汽车行业的记者,曾创办科技新媒体GeekCar。“我更愿意把摩拜单车当成一个社会运动,或者一场实验。”“很多人可能都会问我,你是怎么决定做摩拜单车的?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我都会沉默很长时间,我觉得我没有办法用一句话来说明它。而且很多时候我认为一个重大的决策反而是凭直觉。后来我也无数次地去追溯过,为什么在那一刻我会那么坚决地去做一件当时身边所有人看起来都不靠谱的事情。”
undefined
Dec 21, 2016 • 24min

【一席】骆以军:旅途中的陌生人

“大概有四五百个年轻的女孩,像深海里的鱼群一样去追掉到水里的饵。”这是骆以军@駱以軍 在一席讲述的两个旅途故事之一。他说如果可以讲两百个故事,那就是《西游记》,或是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是一个漫漫长途上无止境的飘流和冒险”。而在这个旅途中,“你很像隔着一个厚玻璃在看玻璃另一端的人们,他们活生生地活着,可是你看他们却像默片。”
undefined
Dec 19, 2016 • 25min

【一席】谭伯牛:尽心做一个看热闹的人

2003年,@谭伯牛 在饭桌上讲湘军段子,朋友鼓励他写成书。他每天写5000字开始在天涯上连载,引发“千军万马来追牛”。这是他的第一本书《战天京》,后又出版《湘军崛起》《近代史的深沉与明媚》等著作。谭伯牛不是学院派作者,但写作坚持言必有据,力戒“戏说”、厌恶“酷评”。“中国历史有很美的地方,比如诗文、《论语》,可以沉醉在其中。但讲到赤裸、真实的地方,本质的真实还是很吓人,刀上带着温度。”"我看到曾国藩、左宗棠、湘军、洪秀全、李秀成这些人,都是智商情商很高的,他们在一个同样的时间和空间相遇,斗争、妥协。就像走到街头看到一伙人在吵架或者打架,我就喜欢站在边上看,看完之后去调查一下这个人到底是谁,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undefined
Dec 15, 2016 • 24min

【一席】马凯:我就想拍个开朗的恐怖片

第十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一部格外粗糙的伪纪录恐怖片《中邪》得到评审团的赞扬,“影片把大量时下青年人常见的数码设备如电脑、手机、微信、摄像头等引入了电影,成为人物视角的延伸”,最终拿下了最佳艺术探索奖。导演马凯89年出生,在横店做了四五年群演,从小喜欢恐怖片,“我觉得吓人不难,但要高级地被吓,不想很low地被吓。”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