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席
一席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Jun 16, 2017 • 37min
【一席】李乾朗:穿墙透壁
上世纪80年代起,李乾朗循着梁思成的足迹在大陆勘察传统建筑,足迹遍及20多个省。他以剖面、掀顶及鸟瞰等透视角度手绘经典古建筑,“穿墙透壁”揭示它们的空间美感与内外玄机。“我觉得让中国人能够了解中国建筑,那是梁先生一辈子的心愿。我当然不如他,但是因为我擅长于画图,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怎么样让这一个建筑物,能够让每一个人像一只蝴蝶或一只鸟一样在里面翱翔。”
Jun 13, 2017 • 34min
【一席】焦兴涛:羊蹬艺术合作社
贵州的小镇羊磴和中国90%的镇子一样,平淡、乏味、没有色彩,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既不悲观也不绝望。5年前,雕塑家@焦兴涛 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去到羊磴,在那儿成立了羊磴艺术合作社,开始和当地的居民、木匠包括加油站老板一起,做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艺术,看似有些无厘头,却又十分有趣。“在今天的中国,有时候无意义就是最大的意义。”
May 29, 2017 • 27min
【一席】张轶超:教育的器量
张轶超从复旦大学毕业之后在上海一家国际学校教书,课余时间也作为志愿者给上海的农民工子女上课。2006年,他创办久牵志愿者服务社,让农民工子女也能接触到更先进的教育体系。除了知识课程外,学生们在这里可以选择绘画、阅读、合唱、园艺等课程。从2010年到现在,这些无法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孩子中有7个申请到奖学金到国外的高中学习。“我那个朋友就跟我说,你有没有想过让他们出国去。我说这怎么可能,让一个农民工子弟去国外留学,他们不可能有这个资金。我那个朋友就说你可以试试看。”
May 25, 2017 • 36min
【一席】陈水华:寻找中华凤头燕鸥
陈水华,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2000年,台湾摄影家在马祖列岛拍摄到一种罕见的鸟类,后经查证,确认这是一种已经消失63年的海鸟——中华凤头燕鸥。两年后,鸟类学家陈水华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推测浙江周边岛屿也有中华凤头燕鸥,由此开始了历时14年、踏勘2000余座岛屿的海上“寻鸟”之旅。台风、捡蛋、经费不足、没有经验……在克服诸多困难的同时,他们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合作,利用社群招引技术成功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到选定岛屿繁殖。目前,这个种群的总量已经从过去的不到50回升到接近100。“从原来大家估测少于50只,到接近100只,看起来好像是不大的一个回升。但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当然不全是我们的努力,已经初步阻止了这么极度濒危的物种滑向灭绝的深渊。”
May 16, 2017 • 49min
【一席】沼泽乐队:古琴、后摇与声音里的秘密
沼泽乐队的四名成员分别生活在广州、开平、茂名三个不同的城市,性格迥异的四个人一同走过了19年。2006年,沼泽开始探索融入古琴。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让沼泽很难单纯被定义为某一流派的乐队,他们希望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听众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沼泽既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地质特点,也寓意了沼泽音乐的方向。”
May 12, 2017 • 43min
【一席】马伯庸:当古人遇到十二星座
“亲王”@马伯庸 ,尤其擅长古今穿越和开脑洞,代表作《古董局中局》。马伯庸这次要分享的是十二星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比如,哪个星座在中国古代被黑得最惨,哪个星座在文人骚客的诗中被频繁提及等等。“我们在读历史小说,其实最终读的并不是历史,而是我们从历史中发觉出来的跟现代人所产生共鸣的点。”“很快,十二星座因为具备了算命的特征,就慢慢进入到了所谓的古代封建迷信的这个领域里面来,它会给这些地方做一一的对应表。比如人马座对应燕地,所以北京那一块的人是人马座。在宋、郑,也就是中原河南一带是天蝎座和天秤座。如果是楚地,就是湖南湖北那一带是处女座。还有对应的大肠小肠心肝脾肺等器官。最惨的是白羊座,对应的是膀胱。”
May 4, 2017 • 34min
【一席】双雪涛:冬天的骨头
作家双雪涛和他的艳粉街:“当时我没有想去写小说。但后来当我去写作的时候,其实我的目的就是想去写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命运。只是一个人的命运,只是一个人的悲喜,只是一个人的上升和坠落。其实你仔细琢磨琢磨,是非常值得写的。”
May 2, 2017 • 26min
【一席】郭玉洁:在想象的城市点亮一盏灯
郭玉洁当了15年记者,从刚创刊的《京华时报》,到《财经》《生活》《单向街》《Lens》,再到界面的招牌栏目之一《正午》。她从不研究如何提高点击量,逆着‘潮流’写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长文章:“当我在写这些人的时候,我就想到我家里那些普通人,想他们给我讲的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忽然觉得我的家乡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地方,它其实充满了故事,它的故事也就是中国的故事。”
Apr 26, 2017 • 33min
【一席】李涵:神,还在路上
“建筑师是把建筑图变成真实的建筑,而我是把已经盖好的建筑再给它画成建筑图。”李涵画过臭名昭著的西直门换乘站,画过清真寺的阿訇与黑桥的艺术家,他将建筑绘画演绎为通俗的绘本、插图和故事。这种看似随意的“压马路”,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路上观察学”。“我准备在一席讲完以后去画下西二旗”。
Apr 16, 2017 • 32min
【一席】李腾:建一座细胞工厂
蓝晶微生物CEO李腾“塑料的讲解需要三到五百年,也就是说,如果人类历史上合成的第一块塑料还没有被烧掉,它还在地球上某一个地方存在,这变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其实生物材料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在新疆艾丁湖边的土壤里找到了在极端嗜盐嗜碱的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可以低成本地生产一些性能很像塑料的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