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一席
undefined
Apr 7, 2023 • 38min

🌟新节目#01 而立计划:失业三年,越来越自信了|席外话

这是一期新节目,演讲之外,随便聊聊!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新节目👉席外话而立计划,视频博主我们和一席的讲者而立计划聊了聊辞职不上班,成为旅行家的三年。这两年流行起一个概念,叫做fire,这一运动兴起于美国,愿望是“财务独立,提早退休”。 而立计划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最接近fire状态的。三年前,他们从互联网大厂辞职,计划在30岁之前完成一趟公路旅行,顺便做一些疯狂的、脑洞大开的计划,比如,通过和陌生人换房,在海南不花一分钱冲浪一个月。比如,用72小时进行了一场横跨全四川省的捉迷藏游戏。比如,把一只贵州的鸡打造成了ins南极第一网红。当然,对于想要辞职旅行的人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收入。在这次聊天中,而立计划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职业旅行家,副业视频博主是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径吗?祝大家都能自由、快乐!【时间轴】01:40 而立计划是做什么的?06:40 FIRE:不上班的三年感觉怎么样?10:44 为什么从大厂辞职?13:28 如果想做职业旅行家有什么方法?14:40 “你在一层快乐的覆盖下,怎么会想起往日的唏嘘呢?”19:05 会跟以前的朋友、同事联系吗?大厂的人活得怎么样?22:27 花多少钱就能穷玩一年?24:32 会因为收入不稳定焦虑吗?而立计划一席演讲:我们把他9年来的朋友圈打包出版,然后卖成一本畅销书而立计划最新视频:我们用自己的出租屋换到了陌生人的海南海景别墅主播:佟通通剪辑:一饼策划:佟通通、一饼、马达、holiday、挠挠设计:四九Bgm:Waterfall - Berliner Freiheit
undefined
Mar 7, 2023 • 34min

张琳:真实生长|一席

2011年,北京十一学校被确定为高中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开始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从2012年起,纪录片《真实生长》开启了对这所学校三名学生的长期跟踪拍摄,记录了他们从高一到大学、再到步入社会的人生故事。三位主人公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周子其,一个喜欢历史、擅长思辨的学霸,但也是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在军训动员会向历史老师质疑规则的合理性,组织学生“内阁”挑战学校的各项制度。陈楚乔,15岁的年纪有着成人都不及的冷静和沉着,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识,热爱电影和文学创作。李文婷,来自山西县城的腼腆女孩,以优异的中考成绩从北京郊区考入十一学校,努力适应学校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那是一段“被扰乱的时光”,在升学压力和改革的夹缝之间,他们被鼓励问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以后想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从一个好学生的视角出发,这十年里,张琳见证了他们对人生意义的寻找,也看到了他们中的一些遭遇挫折、幻灭甚至早早放弃了奋斗的动力。十年后,面对着主人公们的“真实生长”,张琳用手里的镜头提出更多的问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丧失对世界的热情、浪费自己的才华?“四集一共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并不能解决这样宏大的社会问题,但是我可以用手里的镜头去提出一个问题。”【时间轴】01:51一场教育改革的展开02:50三个性格鲜明的十五岁高中生05:48校园里的成长和烦恼10:59从“教育突围”到“真实生长”:纪录片视角的转换18:18关于“教育改革该如何执行”的讨论20:44张琳和项目的“真实生长”24:38十年后长大成人的主人公们28:56好学生的故事值得被讲述吗?
undefined
Mar 1, 2023 • 32min

宁晓红:如果真的要去面对死亡,你知不知道怎么做?|一席

宁晓红,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在医院里,医生总是想给患者“最好的治疗”,这通常意味着最先进的治疗方案、技术和药物。但先进的医疗技术并不总是能把病人从死亡手里抢救回来,在实际治疗中,因为不同的科室划分,一个病人接受到的医疗技术是碎片化的,病人的痛苦总是“被切成一块一块”。作为肿瘤内科医生的宁晓红时常会陷入面对病人的痛苦自己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中。带着这样的困惑,宁晓红从2012年起赴新加坡、英国等地学习安宁缓和医疗,并回到协和医院开始推广。让病人有尊严地面对死亡,这不仅意味着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也意味着即使在病人无法医治、一定会走向死亡的时候依然施以援手,陪着病人与家属一起面对这个过程。在宁晓红看来,当一个病人有权利选择自己面对死亡的方式的时候,医学才能回归它更完整的样子。【时间轴】01:08 “医学就是把最好的技术、药物用到病人身上,尽可能地延长他的生命”03:06 医生的好心建议vs患者的纠结和痛苦06:54 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学习安宁缓和医疗11:09 灵性痛苦:不认、不接受、没有意义13:11 患者的意愿、家人的痛苦17:10 隐瞒到底是保护还是伤害?医患的共同决策18:58 “他的声音被听到了”22:54 客观地、公正、如实地分享知识27:27 技术的尽头不是医学的尽头原文链接:死亡是不好,但是如果真的要面对,你知不知道怎么做?
undefined
Feb 20, 2023 • 40min

Vol.06成功的经济学家不值得羡慕,只有一个到处碰壁的「失败者」才吸引我|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在熊彼特看来,每一种理论都存在着问题,资本主义有它致命的缺陷,社会主义也有它致命的缺陷,民主也并不见得是一套可靠的理论,所有的理论它最后都会出现危机。我们并没有办法一劳永逸地找到一个让所有人能够信服的,然后所有人都遵循的沿着道路往前走就能够解决问题的理论,熊彼特并不觉得存在这样的道路。Vol05.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那几年,它会成为一代人的创伤《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17, 2023 • 42min

曾孝濂:我真的就是为这件事而来,做这件事而去|一席

曾孝濂,画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1958年,高中毕业的曾孝濂成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的第58名成员。不久后《中国植物志》项目启动,他被选中画植物标本,从此踏上了生物科学画的创作旅程,60多年从未间断。如今已经83岁的曾孝濂画起画来总是舍不得停下,他觉得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我还有很多想画的没画,还有很多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想画得更好。只要给我时间,手不抖,眼睛不坏,我至少还想再工作五年,拿出一批更好的作品。”这一次,我们有机会亲耳听一听曾老先生的声音。▲ 寄生花 Sapria himalayana 2000年▲ 网盖牛肝菌 Boletus reticuloceps 2012年▲ 滇山茶 Camellia reticulata L. 2016年(想看节目中提到的更多画作可移步:曾孝濂:我还有很多想画的没画,还有很多想表达的没表达出来 | 一席第952位讲者)【时间轴】00:20 有了归宿:19岁来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05:23 什么是植物科学画?11:39 从“画得准”到“画得活”23:20 画鸟26:32 生物绘画,何去何从?30:37 我真的就是为这件事而来36:36 还有很多想画的没画
undefined
Feb 16, 2023 • 32min

Vol05.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那几年,它会成为一代人的创伤|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第五课:凯恩斯 下每一代人可能会有每一代人的创伤,每一代人他童年经历的事情可能都会在未来留下深刻的烙印,所以我们对于经济危机的思考,千万不要只局限于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萧条这一刹那或者几个月、一年的冲击,它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Vol04. 为什么说“月光族”不一定是件坏事?那些国家发行货币的决策背后|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14, 2023 • 24min

Vol.04为什么说“月光族”不一定是件坏事?那些国家发行货币的决策背后|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Vol03. 该不该买奶茶、选择什么行业、要不要买房……如何用经济学做决策?第四课:凯恩斯 上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12, 2023 • 30min

Vol.03该不该买奶茶、选择什么行业、要不要买房……如何用经济学做决策?|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Vol02. 只要大家认同,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货币?从比特币的前世今生谈起第三课:马歇尔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11, 2023 • 53min

张永振:未来5年还会不会出现新发突发传染病?可能规模不会像新冠这么大,但出现是必然|一席

张永振,病毒学家过去三年,COVID-19的爆发让全世界陷入了巨大的恐慌,病毒的种类之多、变异之复杂使它们很难被发现甄别,研究起来十分困难。张永振和病毒打交道已经有20年了,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病毒发现体系,在中国各地开展病毒调查和现场采样,在过去的10年间,他和团队在动物身上和环境中发现了5000多种新病毒。2020年1月,张永振和团队及时鉴定并公开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自然界中病毒无处不在,我们如何知道哪些病毒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病原体?下一个病原体是什么,会在什么地方又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生态学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会引起传染病,发现病毒不是为了消灭它们,而是提前了解自然界中更多的未知。【时间轴】02:03 什么是病毒?06:36 病毒的变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09:19 宏转录组技术:用测RNA的办法去找病毒15:21 发现荆门病毒:和所有已知的病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26:09 发现楚病毒:第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环状RNA病毒34:35 我们生活的土壤里、环境中有病毒吗?38:09 新发传染病可以预测吗?41:03 我们能不能在疫情还在很小的范围时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43:56最早测出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图谱
undefined
Feb 8, 2023 • 22min

Vol.02只要大家认同,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货币?从比特币的前世今生谈起|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Vol01. 加班超过一定时长,给多少钱也快乐不起来,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第二课:门格尔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比如比特币、区块链、加密货币。很多讨论比特币的人最初都深受奥地利学派的影响。这节课,我们要讲的经济学家是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的鼻祖。从门格尔到米塞斯、到更有名的哈耶克,奥地利学派一直到今天都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比特币能够“风靡一时”?门格尔在一百年前就给出了答案。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