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一席
undefined
Feb 16, 2023 • 32min

Vol05.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那几年,它会成为一代人的创伤|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第五课:凯恩斯 下每一代人可能会有每一代人的创伤,每一代人他童年经历的事情可能都会在未来留下深刻的烙印,所以我们对于经济危机的思考,千万不要只局限于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萧条这一刹那或者几个月、一年的冲击,它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Vol04. 为什么说“月光族”不一定是件坏事?那些国家发行货币的决策背后|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14, 2023 • 24min

Vol.04为什么说“月光族”不一定是件坏事?那些国家发行货币的决策背后|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Vol03. 该不该买奶茶、选择什么行业、要不要买房……如何用经济学做决策?第四课:凯恩斯 上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12, 2023 • 30min

Vol.03该不该买奶茶、选择什么行业、要不要买房……如何用经济学做决策?|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Vol02. 只要大家认同,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货币?从比特币的前世今生谈起第三课:马歇尔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11, 2023 • 53min

张永振:未来5年还会不会出现新发突发传染病?可能规模不会像新冠这么大,但出现是必然|一席

张永振,病毒学家过去三年,COVID-19的爆发让全世界陷入了巨大的恐慌,病毒的种类之多、变异之复杂使它们很难被发现甄别,研究起来十分困难。张永振和病毒打交道已经有20年了,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病毒发现体系,在中国各地开展病毒调查和现场采样,在过去的10年间,他和团队在动物身上和环境中发现了5000多种新病毒。2020年1月,张永振和团队及时鉴定并公开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自然界中病毒无处不在,我们如何知道哪些病毒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病原体?下一个病原体是什么,会在什么地方又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生态学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会引起传染病,发现病毒不是为了消灭它们,而是提前了解自然界中更多的未知。【时间轴】02:03 什么是病毒?06:36 病毒的变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09:19 宏转录组技术:用测RNA的办法去找病毒15:21 发现荆门病毒:和所有已知的病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26:09 发现楚病毒:第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环状RNA病毒34:35 我们生活的土壤里、环境中有病毒吗?38:09 新发传染病可以预测吗?41:03 我们能不能在疫情还在很小的范围时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43:56最早测出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图谱
undefined
Feb 8, 2023 • 22min

Vol.02只要大家认同,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货币?从比特币的前世今生谈起|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Vol01. 加班超过一定时长,给多少钱也快乐不起来,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第二课:门格尔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比如比特币、区块链、加密货币。很多讨论比特币的人最初都深受奥地利学派的影响。这节课,我们要讲的经济学家是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的鼻祖。从门格尔到米塞斯、到更有名的哈耶克,奥地利学派一直到今天都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比特币能够“风靡一时”?门格尔在一百年前就给出了答案。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
undefined
Feb 7, 2023 • 33min

Vol.01加班超过一定时长,给多少钱也快乐不起来,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梁捷「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

《变革时代的经济学家》是一门经济学思想史公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共6集。主讲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教师,一位「非典型」经济学家。这门课上,我们会讲述5位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是:杰文斯、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用故事的方式打开经济学。这门课将带你回到动荡的1870-1940年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萧条。那个时代,世界经历了超出许多人想象的巨大变革,经济学家也热切思考着,如何用刚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去回应现实。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也不免“当局者迷”,不妨退后一步,回到一百年前,回到现代经济学的原点,从理解根基开始,重新思考。第一课:杰文斯
undefined
Jan 21, 2023 • 44min

一席年终特辑:我的新年愿望是把所有人都拉下水|台上台下

欢迎收听由一席出品的播客节目「台上台下」,这是一期年终总结特别节目。充满变数的2022年已经结束了,在虎年的尾声,我们邀请了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讲者,聊一聊过去这一年他们的经历和思考。参与问答的讲者:六兽,单口喜剧演员、喜剧编剧我是白,漫画作者林丽霞,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项目主管梁希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许路,海洋技术史研究者钟淑如,菜市场文化、可持续饮食研究者冯军鹤,语文教师罗木散,人类学研究者而立计划,视频博主艾海,三跺脚乐团主唱时间轴:0:31  intro1:49   过去一年你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8:11    你所在的行业发生了什么变化?15:00  聊聊让你感到开心、愉悦或者治愈你的事?23:27  有什么遗憾吗?24:52  哪些事是你想要记录下来并与大家分享的?28:52  最有力量的瞬间是什么?为什么?32:37   你还在坚持的事是什么?37:16   新年有什么愿望或计划吗?支持你回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是什么?音乐:《美好一天》-三跺脚《三跺脚》-三跺脚《lum(with lane king)》chris coleman《优越的嘈杂》-野外合作社《幸运的宝儿》-野外合作社《复活》-野外合作社主播:一饼策划:佟通通、挠挠、马达、holiday剪辑:一饼、佟宇轩、挠挠、马达、holiday设计:挠挠我们也邀请你参与问答,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undefined
Jan 19, 2023 • 29min

肖杨:家其实是每个人味觉记忆的最小单位|一席

肖杨,本土饮食记录者与传播者。马上就要过年了!你记忆里的年夜饭又要重现了吗?父亲的汤、爷爷的洋烧排,对一道道家乡美食的记忆让肖杨开始了“1000小食”计划,记录和传播不同地方的本土饮食。肖杨一直在寻找、记录与还原家庭食谱和背后的个体叙事。对离家的人来说,最能重拾家庭味觉记忆的并非“正宗”地方菜或网红小吃,而是自家独有的烹饪方式和家人之间的故事。肖杨还发起了食谱体验项目“在地厨房”,和不同人一起做福州芋泥、手擀面、清明粿、木莲豆腐。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在共同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产生了家人般的理解和默契。在她看来,家庭食谱不仅承载过去关于家的记忆,也帮我们在当下塑造真切的连接和更好的生活。通过“1000小食”计划,肖杨希望为离开家的人建立饭桌上的家。【时间轴】02:11 食物承载着家庭最细腻的情感03:21 父亲的汤与爷爷的洋烧排06:59 越侨阿姨的咖啡摊子12:11 福州芋泥要趁热吃,又要小心被烫到14:19 读者来信:西红柿鸡蛋、干煸豆角、酸菜饺子、茄子把把20:55 家庭食谱成为了“随身携带的故乡”22:55 “在地厨房”食谱体验26:05 为离开家的人在饭桌上建立家【家庭食谱故事】💌 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位家庭食谱记录者,可以给肖杨写信发送到 young@push.zhubai.love视频及文稿:在福州吃芋泥,大家会提醒你要趁热吃,同时又会告诉你小心嘴被烫到|肖杨 一席第 948 位讲者
undefined
Jan 17, 2023 • 37min

Live纯享 - 三跺脚乐团:快过来吧,我们要一起跳舞了|一席live

这期播客的形式很特别。没有演讲,只有音乐。在澜沧江流经的云南,欢聚的最后一定要跳“三跺脚”,即便语言不通,跳动的心意也能把气氛烘托到最高点。当艾海和朋友们在广东组乐队时,“三跺脚”就这样被选中,做了乐队的名字。乐迷形容他们是“比雷鬼还好听的滇鬼”“既在尊重传统又在革新”。快过年了,听着歌一起跳舞吧。【时间轴】00:00 布朗舞曲05:20 山歌11:01 美好一天16:07 撒伊阿卡20:25 三跺脚26:21 安可01:花头巾31:13 安可02:普洱ska如果你听完对三跺脚乐团有了那么一丝好奇,欢迎来看看他们的演讲:舞步飞起即是狂欢的开始,不论男女,不分族群,它是共通的语言|三跺脚乐团 一席第959位讲者
undefined
Jan 13, 2023 • 25min

金毅:对居民而言,棚户区改造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席

金毅,伦敦政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博士。近些年,棚户区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化的核心议程,它既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治理工具。但是,被拆迁真是一件那么好的事吗?政府如何应对居民的抵触?为什么把征收、选房搞这么复杂?它的意义在哪里?金毅试图在研究中回答这些问题。他研究了一个住有近3万居民的社区的拆迁改造过程,所在省最大的棚改项目。金毅发现,为了应对居民的抵触,当地政府创造性地使用了“自治改造”“二阶段征收改造”等新的治理模式,成立由居民组成的自治改造委员会,设计复杂的分房选房方案,以此解决“钉子户”问题。【时间轴】00:23 我的房子怎么就变成棚户区了?03:34 「棚户区」是个筐,什么都能装10:18 被拆迁真是一件那么好的事吗?14:18 政府用了一些新手段17:47 把征收、选房搞这么复杂?19:38 把签约和选房捆绑起来24:06 故事还没有结束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