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本讀什麼?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你喜歡閱讀嗎?還是你雖然喜歡,但是又抽不出時間讀呢?又或者,你不知道下一本到底該讀什麼書?這個頻道就是為你而生。 你好,我是「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歡迎來到「下一本讀什麼?」我想回答每個愛書人都曾問過自己的這個問題。我也會和你分享關於閱讀的大小事,還有許多書籍的心得和評論。更重要的是,我如何運用從書裡面學到的東西,開拓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的生活。我希望你在這裡,可以認識更多的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 關於「閱讀前哨站」 部落格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聯絡我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 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 歡迎你用每個月99元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5 snips
Nov 29, 2021 • 31min
EP.114 《聰明思考》讀後心得:掌握心智工具做出更好的決策
你需要一筆錢,必須賣股票。一支表現不佳,賣了會實現虧損。一支表現不錯,一直讓你賺錢。你該賣哪一支?公司來了兩位年資相同的應徵者,應徵者 A 在面試時積極活潑,展現高度企圖心。應徵者 B 比較有經驗,有推薦人大力背書。你該錄取誰?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一套更聰明的思考工具。
《聰明思考》的作者是當代美國心理學名家、現為密西根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的李查.尼茲比(Richard E. Nisbett),他試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經濟、統計、心理、社會學當中的科學理論,如何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當我們能夠把擁有科學基礎的思考工具,套用到生活上的決策,就能讓自己做出愈來愈聰明的思考。
前半部的章節,說明了人類思考的方式以及背後的限制。然後引用行為經濟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如何評估利弊、做出最高效益的決策。中間的章節介紹了統計學的實際應用,以及如何判斷因果關係。最後則介紹了東西方的辯證推理和形式邏輯之差異。
整體來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把科普和生活結合起來的黏著劑。書中充滿了紮實的科學研究,且用簡單和生活化的例子,讓我們更容易理解這兩者的關聯。在每個章節的最後,作者還放上「你可以學到的事」,總結式給出可以讓我們實踐在生活上的建議。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THINK
購書連結: https://bit.ly/3jJs3DG
使用期限:11/28-12/5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聰明思考》讀後心得:掌握心智工具做出更好的決策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思考的框架》最實用的九種思維模型和心得整理
《超級思維》為什麼每個人都該學習「心智模式」?
《思考外包的陷阱》心得重點: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
《失控的群體思維》我們為什麼這麼容易受別人影響?
《知識的假象》如何離開同溫層?你可以從這3件事著手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Nov 25, 2021 • 36min
EP.113 《投資金律》真希望我二十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的十個問題
遙想自己在學生時期,只要聽到「投資理財」四個字,總是敬謝不敏,壓根連碰都不願意碰。怎麼會這樣?我出身台灣後山純樸的公務員家庭,周遭親友長輩總是耳提面命投資很危險,信手捻來滿山滿谷在投資股市跌跤的真實案例,現金為王的概念在我心中不斷成形。因此,以前的我是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認為這種發大財的事情跟我毫無關係。
踏入科技業職場一段時間後,開始看到各式各樣的投資管道,有人在選個股、有人在玩選擇權、有人在玩期貨、還有更多人在買房。看到人們透過這些投資方式侃侃而談賺了多少、投報比多高,自己工作領薪水傻傻存定存的心開始動搖。內心的小惡魔開始呼喊:「該不會,我也能發大財?」自此便開始遍尋投資方法,希望能掌握箇中訣竅。
雖然在職場打滾了好幾年,卻滿手現金和儲蓄險。因此開始打聽很多名師和名牌,探詢很多線上、線下課程,都動輒數千數萬元。但身為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自然是半張股票都沒買、半堂課都沒上,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慶幸。最後,我挑了最便宜的方法:先看書。
其中這本《投資金律》屬於難易適中、論述有據,如果在20歲就能接觸到它,對於投資甚至人生的態度必然大幅改觀。我趁著回顧投資的基礎觀念之餘,也記錄自己踏入投資領域的困惑與轉變,也設想如果20歲的我就能懂該有多好的10個問與答。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投資金律》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達成提早退休的3個須知
《一本書學識投資》關於投資你必須知道的4個常識
《投資人宣言》終身受用的7個投資方針
《夠了》當代金融傳奇人物的3堂課
《金錢超思考》9個理財觀念,決定你會為錢所困,還是財務自由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4 snips
Nov 23, 2021 • 34min
EP.112 《給予》讀後心得:施比受更有福,是成就卓越的硬道理
讓我們來思考這個問題:「在職場上面有三種人,給予者、索取者、互利者,『給予者』總是樂於分享;『索取者』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互利者』為了可預期的好處而付出相等的代價。長遠來看,誰,會爬到成就金字塔的最頂端?誰,又會淪落到最底端?」正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給予》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他十四歲時曾經想成為跳水選手,但他發現比起追逐個人的比賽成就,他更喜歡幫助別人達成目標。因此他全心投入心理學的領域,透過科學的和實務的結合,幫助人們找到工作的意義和動機。
根據他的觀察和研究,在商場和職場上表現「最好」和「最差」的,並不是「索取者」(taker),也不是「互利者」(matcher)。真正帶領個人和組織走向長遠成功的卓越人是,往往是「給予者」。但是,在組織裡面表現最墊底、顯得精疲力竭的,也往往是「給予者」(giver)。他透過這本書詳細探討,這個現象背後的差異到底是什麼?
在這本書中,他透過眾多實驗和案例證明「給予者最有力量」,那些樂於奉獻的給予者可以有非凡的成就,因為他們善用四種人際互動的技巧:經營人脈、團隊合作、辨別人才、影響他人。但是給予者也必須避免自己變得精疲力竭,或成為別人眼中的濫好人和墊腳石。書中提供給我們詳細的指引。這篇文章我會整理四種發揮「給予者力量」的技巧,以及兩種修正「給予者缺點」的方法。
Kobo電子書七折代碼:WAKIGANDT
購買連結:https://bit.ly/3bZJlba
使用期限:11/21~11/27
Happy Read 樂讀(Books Review | 分享閱讀心得)
https://happyread.medium.com/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給予》讀後心得:施比受更有福,是成就卓越的硬道理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海豹部隊教我的3個領導管理啟發
《致勝品格》讀後心得:一種值得培養的長期優勢
《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沒有願景的領導者很難成功
《內在原力》讀後心得:與卓越有約,從改變心態做起
《恆毅力》讀後心得:總是練習對自己提出這3個問題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snips
Nov 18, 2021 • 25min
EP.111 《最高學習法》讀後心得:激發學習成效的五個方法
你是不是每天閱聽了大量的資訊,卻覺得沒辦法活用?想不起讀過東西的內容?困惑讀了這麼多卻對生活和工作沒什麼幫助?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牢記吸收到腦袋的資訊,獲得最有效的學習?只要我們能掌握基本的原則,建立起正確的方式,就能夠發揮輸入的最大成效。
《最高學習法》的作者是日本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Shion Kabasawa),這本書談的是「輸入」,剛好接續他的前一本暢銷書《最高學以致用法》談「輸出」。他被稱為日本最擅長輸出的精神科醫師,他驚人的產出量(每日更新文章和影音)讓人很好奇他到底是怎麼吸收資訊的?
在這本書裡面,他認為輸入的最基本原則,就是要「專心」,腦袋放空的被動輸入不算是真的輸入,沒有提前設定目標的輸入也不算數。他把輸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閱讀、聆聽、觀看,並強調無論我們在進行哪一個種類的輸入時,一定要以輸出為前提來輸入,才能發揮最好的輸入效果。
作者總共整理了 80 種不同的輸入方法,從閱讀紙本書、有聲書,到聆聽課程和演講,以及電視、電影和網路的輸入,涵蓋了你想像得到所有感官的輸入方式。這是一本適合入門者的百科全書,用最短的時間認識各種輸入的方法。
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很「廣」但是偏「淺」,如果你想深入學習某一種特定的輸入方式,可以把這本書當成起頭,依照關鍵字再去尋找更詳細的其他讀物。以下分享五個我讀完之後的重點筆記。
Kobo電子書七折代碼:WAKIINPUT
購買連結:https://bit.ly/3wvrcvk
使用期限:11/17~11/23
【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
- 對一個內容創作者而言,有了文字的基礎,你能夠再衍伸出無限多種的其他內容。文字是你一本萬利的神兵利器。
- 對一個職場工作者而言,透過文字分享自己的專業,可以磨練敘事的邏輯、提升表達的能力、增加專業的能見度。
用文字進行創作,是一個低成本、高報酬的投資,也是創造獨特價值和累積信任最有效的方式。
如果你對於文字創作很感興趣,想要一次掌握其中的精隨和執行的方法,寫出你個人的影響力與品牌力,推薦給你一門很特別的線上課程「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這門課的涵蓋範圍很廣,所有你需要知道的——關於文字創作的一切——都匯集在這裡了。
- 課程名稱: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 - 寫出個人影響力與品牌力
- 課程頁面:http://go.sat.cool/3tjz4u
- 課程優惠:11/05 - 12/12 使用優惠碼「waki」可以再折扣 300 元!
- 課程特色:
方格子x知識衛星 2021 最大的線上聯合課程
文字是所有創作的根基,一堂可複製的經驗傳承線上課
5 大主題、18 場專講教學,寫出個人影響力與品牌力
16 位業界知名講師,超過15小時的無水分全乾貨精煉內容
一次瞭解!品牌建立、文字創作、讀者經營、內容業務合作到出版/訂閱等內容變現等商業模式解析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 50 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的回憶錄《綠燈》
https://amzn.to/3DHTq9f
透過這篇文章申請 Audible Premium Plus 免費兌換一本有聲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audible-plus-vs-premium/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最高學習法》讀後心得:激發學習成效的五個方法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最高學以致用法》讀後心得:活用知識的五種方法
《讀懂一本書》為什麼說書是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
《雪球速讀法》心得:一張圖學會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心得.閱讀的4個層次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 snips
Nov 15, 2021 • 35min
EP.110 《深度工作力》深度和淺薄的差異、培養深度工作的策略、我的實際應用
你發現自己愈來愈難專注於一項工作任務了嗎?你在工作的時候,會隨時檢查 Email、忙著回覆同事傳來的訊息嗎?還是三不五時就放下手邊的工作,開始滑社群媒體,到處逛新聞網站打發時間呢?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工作模式已經走向這個趨勢,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你絕對不能錯過。
《深度工作力》的作者是專精於個人生產力、同時任職於喬治城大學資工系副教授的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我從他的另外兩本著作獲得許多收穫。首先是透過《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進行了「數位斷捨離」減少不必要的數位工具使用,再透過《沒有Email的世界》重新檢視自己的 Email 使用方式,把工作內容精簡成「工作流」來大幅降低 Email 的使用量。
最近,作者最暢銷的這本舊作《深度工作力》重新再版,他也把許多讀者向他提問的「時間方塊」(time-block)使用方法整理成一個筆記本產品,推出了《深度工作力實作本》。兩本書搭配起來,可以讓我們學會時間方塊的運用策略,進一步打造自己進行「深度工作」的習慣。
前往文末參加《深度工作力實作本》x2本抽書贈獎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ep-work/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DEEP
《深度工作力》購書連結: https://bit.ly/3ajiMgB
使用期限 11/14~11/21
【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
課程正式上架前的最後一波推廣優惠!
活動時間 11/15-12/15,原價 2500 元,優惠價 2000 元
購課連結: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inoutcourse/
感謝學員在募資期間的支持,
在這段期間,收到了大家的期待,
瓦基老師和時書團隊在製課時,依照大家的許願內容,
將每個單元的內容都講得更深、拆解得更完整,
總時數增加到3.5小時,加量不加價,相信可以給大家滿滿收穫!
但我們也因此需要再多一點點時間後製內容,
課程將分成兩批上架:
第一批(12/16 週四):上架Ch.1-Ch.6
第二批 (12/20 週一 ):上架Ch.7-Ch.10
讓我們一起期待課程上線吧!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深度工作力》讀後心得和實際應用 + 實作本使用示範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深度數位大掃除》擺脫手機網路成癮,30天實踐心得範例
《沒有Email的世界》讀後心得:工作會變得更高效嗎?
《刻意練習》為什麼一萬小時定律是錯的?我學到的四件事
《極度專注力》戰勝分心的6個技巧,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
《原子時間》心得:善用下班四小時,社畜也能變老虎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與我聯絡: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snips
Nov 11, 2021 • 32min
EP.109 《最高學以致用法》讀後心得:活用知識的五種方法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勤勞的輸出者,直到我讀到一位日本作者的著作,簡直讓我驚呆了。他每天發行電子報,持續 13 年。他每天更新 Facebook,持續 8 年。他每天更新 YouTube,持續 5 年。他每天寫作 3 小時以上,持續 11 年。他每年平均出版 2~3 本書,連續 10 年。他到底怎麼辦到的?
《最高學以致用法》的作者是日本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Shion Kabasawa),同時也是一位出版過二十八本書的作家,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他驚人的輸出能力。我認為他根本是一個「輸出狂人」,活生生地就是這本書的真人實踐版。
他認為,只依靠「輸入」來吸收資訊是不夠的,因為實際上不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任何變化。只有當你動起身來「輸出」,才有辦法對你自己還有這個世界帶來變化和影響。他在這本書中整理了輸出的所有面向,並且把輸出分成三大類型,分別是「說」、「寫」、「做」,總共羅列了 80 個輸出的方式。每個方法他都以 2~4 頁的短小篇幅說明,搭配插畫版的圖表加深讀者的記憶。
這本書的難度屬於「入門篇淺」,適合初學者和想要接觸更多種輸出方法的讀者,讀完之後就可以直接應用(方法都很簡單直接)。但是,如果你想對口語表達和內容寫作要有更「深度」的鑽研,這本書就沒有那麼適合你。以下介紹五個書中主要章節內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觀念和技巧。
Kobo電子書七折代碼:WAKIOUTPUT
購買連結:https://bit.ly/3C3GHM6
使用期限:11/10~11/16
2022造局者知識跨年饗宴
2021年的最後一天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打造專屬「造局者」的知識饗宴
歡迎勇敢突破、承擔責任的朋友共聚一堂
一同以「造局者」姿態 前進2022
-
活動時間:2021-12-31(五) 21:30 ~ 2022-01-01(六) 00:00
活動地點: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購票連結:http://s.accupass.com/4PS5VE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最高學以致用法》讀後心得:活用知識的五種方法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高產出的本事》一張圖學會如何「講重點」的8個訣竅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重讀第二遍的反芻心得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讀後心得和重點整理
《九宮格寫作術》文章寫不出來不是你的錯,你只是沒用對方法
《學得更好》讀後感:我的寫作之旅如何體現書中的6個學習步驟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snips
Nov 8, 2021 • 36min
EP.108 《沒有Email的世界》讀後心得:工作會變得更高效嗎?
你對 Email 有什麼看法?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對 Email 的感受是「我討厭自己永遠都無法『離線』」、「我疲憊不堪,只是勉強跟上」、「有了它,我在工作日變得更孤立……我不喜歡這樣」、「我無法克制時常要檢查它,它讓我變得低落、焦慮、沮喪」。這個曾經方便又快速的數位工具,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沒有Email的世界》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專門研究數位時代的理論基礎,也是一位研究個人生產力的專家。我讀完他的前一本書《深度數位大掃除》之後成功實踐「數位斷捨離」,接著我也找了他另一本暢銷作《深度工作力》繼續拜讀。
在這本新書當中,作者延續前作探討的議題,再度提出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如果這個世界沒有 Email 會不會讓我們過得更好?」他觀察到在現代的職場環境當中,充斥著大量混亂、內容缺乏組織、看似急迫但實則不然的 Email 文化。快速、免費的 Email 看似提高了大家的生產力,但同時也衍生了大量的「淺薄的忙碌」,這跟真正能帶來高價值的「深度的工作」正好背道而馳。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者把工作內容拆解成兩種來看待,分別是「工作執行」和「工作流」(workflow),Email 的問題就出在於,它衍伸出來的「工作流」令人容易分心。這本書就是一本對於工作流的改造指引,教我們把傳統 Email 用來「指派、協作、評估」的三件事情,轉換到專門為工作流打造的系統上面。當我們能避免 Email 帶來的淺薄效應,才能邁向更有價值的深度工作。
前往文末參加《沒有Email的世界》x2本抽書贈獎
https://readingoutpost.com/without-email/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專訪瓦基
EP72|《下一本讀什麼》瓦基:從閱讀萃取思維方法,用行動實踐出從容不迫的人生
https://linktr.ee/soundshinetw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沒有Email的世界》讀後心得:工作會變得更高效嗎?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深度數位大掃除》擺脫手機網路成癮,30天實踐心得範例
《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沒有願景的領導者很難成功
《零規則》Netflix混亂邊緣經營法,我的四個心得和啟發
《高產出的本事》一張圖學會如何「講重點」的8個訣竅
《最強工作習慣》你該追求的不是準時下班,而是高產出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8 snips
Nov 4, 2021 • 35min
EP.107 《雜訊》讀後心得:決策判斷的隱形缺陷和解決方法
人類做出判斷時的「缺陷」會造成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像是不同法官對同一個案件有截然不同的判決,不同醫師對同一個病人的診斷有很大的差異,不同面試官對同一個求職者的意見也可能南轅北轍。這些做出判斷的缺陷是怎麼來的?我們可以避免這些缺陷嗎?
《雜訊》的共同作者是三位知名學者,分別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暢銷書《快思慢想》的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巴黎商學院的商業政策教授奧利維.席波尼(Olivier Sibony)、律師暨暢銷書《推出你的影響力》的作者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在這本書裡面他們探討一個鮮為人知的現象:「人類只要做出判斷,就會有雜訊。這些雜訊比我們以為的還多」。
舉凡任何人類做出的決策和判斷,跟正確的答案之間都一定有「誤差」,也就是所謂判斷的缺陷。誤差則是由偏誤和雜訊兩者的總合。「偏誤」比較廣為人知,例如損失趨避、錨定效應和從眾效應…等;「雜訊」則不容易被人察覺,像是不同的專家對同一件事情意見分歧的程度,遠超過人們常理的預測程度。但是,雜訊卻無處不在,影響也不比偏誤小,只有使用統計學來觀察的時候能讓它現形。
這本書就是一本探討「雜訊」的專書。作者們分析造成雜訊背後的原因,以及雜訊的組成成份。我們認識雜訊之後,可以採取一些降低雜訊的方法,作者們稱這套方法叫「決策保健」,用來進一步提升我們做決策判斷時的「準確度」。這些方法將可以帶來更公平的判決、更精準的預算評估、更有效的人才招募,降低雜訊,就能夠提高我們做決策的品質。
這本書是贊助者的「投票選書」,有興趣的聽眾歡迎前往贊助頁面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前往文末參加《雜訊》x2本抽書贈獎
https://readingoutpost.com/noise/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NOISE
購書連結: https://bit.ly/3DRvf7W
使用期限:11/3~11/9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雜訊》讀後心得:決策判斷的隱形缺陷和解決方法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人慈》讀後心得:關於人性,你知道的幾乎都是錯的
《失控的群體思維》我們為什麼這麼容易受別人影響?
《零時差攻擊》讀後心得:比核武更致命的終極武器
《知識的假象》如何離開同溫層?你可以從這3件事著手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讀後感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snips
Nov 1, 2021 • 30min
EP.106 《刻意暫停》讀後心得:最忙碌的人其實沒想像中勤勞
你有沒有那種工作到自己「身心俱疲」的狀況?甚至好不容易休假了,也提不起勁出門玩,還時常感到心累?如果你正處於這種倦怠感的狀態,那是時候暫停一下,讓自己重新充電了。人生不是無止無盡的馬拉松,而是由許多次的「短跑和暫停」組合而成。
《刻意暫停》的作者是韓國前三星電子常務理事全玉杓,他曾經被三星員工票選為「最想要效法的前輩」。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後,他開始擔任企業講師,傳授三十年的職場秘訣幫助個人和企業解決困擾。在這本書裡,他指出了一個人如果要跳得更高,就要懂得適時暫停,然後重新啟動再出發。
他指出自己在職場上面的觀察:「許多在相關領域上卓越的人,他們大多屬於工作狂,即使因為一成不變和倦怠而苦苦掙扎,也不願意放下工作。因為他們一旦不忙,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來打發時間,所以總是排滿行程。他們會排滿毫無意義的會議、馬不停蹄地打電話和發送電子郵件,解此來掩蓋自己的不安。」當一個人愈是忙碌不堪,就愈容易陷入疲累跟茫然的困境。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腦中浮出這個想法:「最忙碌的人,其實反而是最懶惰的人」。這種懶惰是指一個人不願意、或不知道該自主思考的情形,忘了該從忙碌當中抽離開來,省思人生和工作真正重要的追求是什麼。在這本書裡,作者提供了「暫停重啟」的六個步驟,讓我們知道暫停的必要性,以及重啟將帶來的好處。
前往文末參加《刻意暫停》x2本抽書贈獎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booting/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PAUSE
購書連結: https://bit.ly/3pL15z6
使用期限:10/31-11/7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刻意暫停》讀後心得:最忙碌的人其實沒想像中勤勞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致勝品格》讀後心得:一種值得培養的長期優勢
《靜下來工作》什麼是正念?未來人才必學7個內在修練
《黑馬思維》讀書心得:尋找熱情前必問自己這6個問題
《彈性習慣》最簡單的目標最有效,五個重點讀後心得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別再被內心小劇場牽著走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 snips
Oct 28, 2021 • 30min
EP.105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重讀第二遍的反芻心得
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持續精進自己,還可以不斷幫助別人,更棒的是,這個方法本身就是一個商業模式,能夠幫你開啟職涯的新章,又能創造多元的收入管道,你想不想學這個方法?想不想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公開寫作」,我想透過一本書帶給我的啟發,跟你聊聊這件事。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的作者是擁有百萬微信訂閱者的知名香港自媒體人陳立飛(Spenser),他辭去體制內的工作後,跑到香港念書,接著在微信公眾號開始寫投資理財的文章,因此爭取到了第一個上門的客戶,然後寫作帶來的的複利就開始滾了起來。他靠著寫作的本領打開了職涯的嶄新道路,實現個人財富和影響力的跳級成長。
在這本書裡他談一種叫做「注意力寫作」的方法,目的是吸引讀者的眼球、提高流量、進而變現。以前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作者談的「方法」有點太過匠氣,好像都在強調「爭奪」注意力的訣竅,因此我讀完之後並沒有馬上採取裡面的技法。我當時認為,寫作就是圖個自己開心就好。
後來,我跟其他部落客聊天時聽到「好酒也怕巷子深」的說法,意思是儘管你有再好的文章內容,如果擺錯位置、不善於包裝,那麼就會像一瓶藏在巷子裡乏人問津的好酒。因此,我又找了這本書讀了第二次,感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原來關於寫作背後的思維,作者也有著墨,只是之前被我忽略了。
這本書的書名,我認為要在最前面加上兩個字:「公開」。作者談的正是「公開寫作」能帶來的各種好處、應該具備的技法、值得培養的心態。如果你認為寫作,只是寫給自己讀「自嗨」就好,別人怎麼看待不重要,那麼這本書你可以跳過不讀,因為「非公開寫作」將不會得到書中的投資報酬。
這集節目裡,我將說明我對這本書的解讀:「公開寫作就是一種利人又利己的商業模式」。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PEN
購書連結: https://bit.ly/3pkEFEC
使用期限:10/28~11/2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重讀第二遍的反芻心得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讀後心得和重點整理
《高產出的本事》一張圖學會如何「講重點」的8個訣竅
《九宮格寫作術》文章寫不出來不是你的錯,你只是沒用對方法
《學得更好》讀後感:我的寫作之旅如何體現書中的6個學習步驟
掌握進入《心流》的5個步驟與3個技巧:以寫作為例
☕歡迎你用單次或每個月,小額支持瓦基持續創作
贊助瓦基: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傳送門: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