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100 cover image

Ask 100

Latest episodes

undefined
May 9, 2021 • 43min

Epi. 42 一直待在同温层和舒适圈里是可耻的吗?

本期主播:涂色刷 投球手 测量员本期嘉宾:云鹏本期缘起:很久以前,投球手和涂色刷聊过“同温层”“舒适圈”这两个概念。但是测量员说“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只有你们会用这种词”,不禁让我们感到,或许很有必要借此机会反思一下,使用这两个概念是否本身就是一种“同温层行为”?自从建立了读者社群以后,我们决定每过一段时间抛一个选题(投一个球)到群里,如果有想要进一步讨论的群友就可以加入我们的圆桌啦(挽救嘉宾危机)。很开心,这次云鹏接住了我们投出的球。在体制内工作的他最近在考虑是否要跳个槽,进而他反问自己:我是在跳出舒适圈吗?播客提纲:「02:15  什么是“同温层”和“舒适圈”?先定义,再讨论。」「18:35  人是有可能摆脱同温层/舒适圈的吗?」「29:55  同温层和舒适圈能够在精神健康层面庇护我们吗?」
undefined
May 2, 2021 • 1h 28min

Epi. 41 成长过程中没有真正的“正常人”

本期主播:涂色刷 投球手 本期嘉宾:伊南本期缘起:这是伊南第二次做客Ask 100(请点击此处查看上次推送)!上一次,是2019年的秋天,投球手和涂色刷,以“迷茫的大四学生”的身份,来听伊南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然而站在2021年回头看,2019年秋季,好像是这个世界最后的“平静年代”。一年多来,世界的种种动荡和我们人生轨迹的改变,使得我们感到有必要在播客里直面这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个人发展与精神健康。伊南的职业生涯,也是围绕这个领域展开的。她本硕都就读于南大英语系,后来又在英国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在成都的一所高校任教了一段时间,又前往美国攻读了应用心理学硕士。现在伊南定居波士顿,她的工作是“家庭教育指导师”,主要面向青少年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开展辅导。她的客户里也有不少接受远程咨询的中国家庭。播客提纲:「01:42  从英语文学到应用心理学,是什么促成了生涯规划的改变?」「07:17 什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14:21 这份工作与一般的心理咨询有什么异同?」「17:20 “坏孩子”标签,是家长、学校和社会把责任转嫁给了孩子」「28:40 面对还不够完善、进步的社会制度体系,教育指导师可以为具体的家庭做些什么?」「38:22 在工作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45:53 选择学习、运用心理学的人,有什么共同点?」「53:43 对于不了解、不接受心理学理念,抗拒寻求精神健康方面帮助的人,如何能够帮到他们?」「1:04:38 “心理咨询很贵”,那么穷人该怎么办呢?」「1:10:32 在结构性问题面前,积跬步,少焦虑」「1:22:32 “有效利他主义”:要帮助人,还要真正帮到人」
undefined
Apr 4, 2021 • 1h 1min

Epi. 40 审视ASK100:如何做一个独立项目?

本期主播:投球手(制作人) 涂色刷(美编) 测量员(文本)坚决贯彻劳动实名制的百年老字号本期缘起:截至本期节目制作时,我们已经收到不止一条来自听众朋友关于“如何制作播客”的发问。也许许多朋友都曾想过,做一个公众号、播客、个人网页……以某种方式,保存自我并呈现给世界。于是,值此距离 Ask 100 成为百年老字号的98年倒计时还有一个多月之际,我们决定将本期简单生活的主题定为 Ask 100 本身——如何制作一档独立项目?
undefined
Mar 14, 2021 • 36min

圆桌|生活中的形式主义——斗争还是妥协?

本期主播:涂色刷 投球手 测量员本期嘉宾:小方本期缘起:“感官地说,形式主义是一种平常的针线,被织进日常里,构成麻木、自动、不经反思的生活质感。也很像豌豆公主床垫下的豌豆,当你觉得城市正平稳地发展时,总有一两颗豌豆提醒自己的生活不过是莫斯科时代的笑话。”——投球手ASK100编辑部内部对形式主义的看法有些小分歧。投球手和涂色刷作为坚定的“公序良俗编外人士”,一提到“形式主义”就不免愤世嫉俗起来;而测量员似乎并没有太多个人情绪,目标是“在减少能量损耗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麻烦”。近期的高校春季返校政策是开启本次圆桌的导火索之一。离开学还有一周,当投球手接到“必须按时打卡两周才能有返校权限”的通知时,一整个寒假没有打开学校APP的她深感无力。恰好,投球手的朋友小方的父亲就是一名高校决策人员,而他也参与了本次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的制定。从小对高校行政系统较为熟悉的小方,在日常中对形式主义的态度亦较为温和。所以,本期我们邀请到小方来一起聊聊,对于“形式主义”,局内人和局外人的理解有何不同。播客提纲:「02:10 今春高校返校政策——是有效防疫还是形式主义?」「06:39 对局内人的观察:政策制定者的辛酸与忙碌,执行系统的复杂性」「12:47 政策制定者是否意识到了“形式主义危机”?」「18:47 政策制定者,难道曾经不也是接受者吗?」「23:34 制定和接受双方都缺乏对彼此境况的想象力」「28:59 容忍、敷衍还是反抗?形式主义与我们每一个人」「32:07 我们都希望做自己更想做的事」
undefined
Feb 10, 2021 • 33min

人间|回家的火车经停河北后,我在村里防疫与被防疫的故事

本期主播:涂色刷 投球手本期嘉宾:婷姐后期制作:测量员本期缘起:“回来20天,政府公务人员、公安局、派出所轮番问候我。”“我觉得小题大做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刷朋友圈时,这样一组奇特的动态引起了涂色刷的注意。原来,故事的主角——九乡河文理学院的研究生婷姐——搭乘的北上返乡的列车于1月3日凌晨经停了河北石家庄,这使得她成为了山西N村各级防疫人员关注的重点。最夸张的是,她在1月20日、25日和26日三次被喊去县里做核酸检测——是的,你没有看错,回家17天以后才做了第一次,而随后连续两天又各做了一次。播客提纲 :01:15 硬卧、口罩,封城前夕的石家庄03:39 封路、执勤,安逸的山西小村07:58 “甩锅”vs.“多事”,和河北“画上等号”12:34 20日、25日、26日,接连的核酸检测17:12 “很烦,没有必要”,备受关注的日子19:55 “刁民”vs. 忘本”,基层行政的困境27:41 “危险”vs.“试探”,照常营业的麻将馆30:13 “我行,我上”,(“不行我就下呗”):还是想试试选调生
undefined
Jan 24, 2021 • 49min

简单生活|适应拖延症、抑郁症与强迫症的15 min公开课

听众朋友们好,这一期节目是三个人各自15分钟的独白。录制起因是涂色刷最近发现,做单人播客时对内容有更多掌控感,“想到哪里说哪里”的意识流也更容易向听众朋友们敞开脑子。它就像三个人用日常缠绵的口语即时临摹思维的形状。既像爬进了别人的脑子,偷窥他人的人生;又像别人爬进了你的耳朵,说出你内心的旁白。这期涂色刷、投球手和测量员分别讨论了自己怎么适应拖延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故事。嗯!不是克服,是适应,的故事。因为内容由成千上万有意或者无意的心理细节构成,所以似乎很难总结提纲。不妨直接来听一听吧。
undefined
Jan 19, 2021 • 59min

圆桌|自杀背后,个体生命抉择与社会矛盾表达

告示 WARNING:本期节目可能含有引发负面情绪的内容,如您较为敏感、有相关困扰或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不适,请您向专业人士与机构寻求帮助。本期主播:投球手 涂色刷本期嘉宾:严严从反思大学评价体系,到梳理抑郁症知识,这是老朋友严严第三次来到ASK100了。目前她正在牛津大学精神医学系攻读临床与治疗神经科学硕士。本期缘起:自杀越来越频繁了。准确说,被报道的自杀越来越多了。成都高级官员、大连理工大学生、拼多多员工、江苏快递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过去的一年里,有太多生命自发选择了告别世界。但是,这些着眼于自杀的报道,以及阅读报道的我们——公众,对自杀的认识,似乎还有许多空白和误解。在这期播客里,我们提出了三个“公众对‘自杀’的偏见”,希望以此作为纲领,严肃而多角度地,探讨自杀这件沉重但又非常重要的事。
undefined
Jan 3, 2021 • 51min

ASK 100|不再浪漫想象公益,你我皆凡人

本期主播:涂色刷本期嘉宾:晓 睿本期缘起:1)ASK 100准备重启时,老朋友严严向我们推荐了采访对象晓睿。晓睿目前正在牛津大学攻读中国研究的硕士,也在近两年内深度参与了“启挚学舍”公益教育项目(点击可查看去年暑假结束后,一位舍员对学舍的个人观察),为部分教育欠发达地区县城中学的高三毕业生提供本土化的人文博雅教育。高三毕业的暑假,学员们将在像晓睿这样的导师的引导下,共同深度阅读、广泛讨论人文学科内的经典文本,并和导师成为朋友。2)ASK 100曾经采访过公益组织“行动村”的创始人无囚灵、公众河流环保文化中心的创始人余剑锋(可点击跳转),我们对NGO所秉承的社会理念和实干态度感兴趣,但同时又深感公益事业仍存许多尖锐和刺痛的问题:晓睿将带着她的经验与思考,与我们一同直面它们。
undefined
Dec 27, 2020 • 51min

简单生活|伦敦生活速报、人类学体验、最近的舒压方式

本期是Ask 100中的新内容版块,简单生活。在简单生活中,没有要邀请的嘉宾,只是几个熟识的朋友聊一聊自己最近在学习什么、在各自的领域有哪些浅薄的思考?除了略显硬核的话题外,还想和大家分享疗愈自己的舒压活动。 希望简单生活里的内容,能让大家感到自主、简单、智性、有创造力的生活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维持的。所以,作为简单生活的第一期,投球手和涂色刷两位主播将和大家聊聊这一年的近况以及提振生活的实用妙招。
undefined
Dec 19, 2020 • 53min

ASK100 | 从法语到物理、天文、计算机,多重标签背后那个具体的人

本期主播:投球手 涂色刷本期嘉宾:测量员(此后常驻主创之一,亦是ASK100公众号前身的发起人)本期缘起:1)测量员在本科毕业时,收获了法语语言文学学士、物理学第二专业证书和天文学双学位证书三项文凭,也接受了美国大学的物理学PhD offer;不过由于疫情影响,他计划推迟到明年再前往美国入学,目前在母校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第二专业学位。对于许多人而言,他横跨文理多学科的学习经历非常特殊,于是我们希望请他聊聊自己的学习体验,以及他如何处理庞杂的学习任务。2)作为ASK100前身项目的发起人和此后的主创,测量员借机和大家以声音形式打个招呼,“混个耳熟”。在微信公众号、网易云音乐、小宇宙平台亦可搜索“ASK100”关注订阅,同步更新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