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
这是一档探讨普通人生活、记录自我成长的播客。面对生命的有限、生活的庸碌以及残酷,我们也许束手无策、悲观懊恼,但依然努力寻找方向和力量。未来漫漫,道阻且长,我们能做的是对自己和世界保持真诚与开放。
两位主播是分别生活在美国和澳洲的好朋友。一位在纽约的法律行业卖命,一位在悉尼刚刚回归社畜生活。
新浪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电子邮件:bgshzn@163.com
Latest episodes

Jun 17, 2021 • 1h
EP18 当我们讨厌“矫情“时,我们到底在讨厌什么?
矫情,似乎是一个含义颇多,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令人不舒适的,甚至令人讨厌的行为的负面词汇。我们不仅讨厌那些做作的、不合时宜、缺少自我意识的矫情,也常常害怕自己的某些行为被他人认为是矫情的。
当我们讨厌“矫情“时,我们到底在讨厌什么?是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让我们感到自己生活的窘迫吗?是双向共情的缺失吗?
在讨厌之外,是否存在合理的“矫情”?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些合理的诉求并给予包容?
【悲指小助手wx号】请添加wx好友: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2:02 害怕做鼻拭子,是我太矫情吗?
4:06 日常语境中“矫情”的含义及常见情形
6:10 我们对什么是矫情存在某种共识吗
8:26 矫情的感受可能源自无法接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
11:32 无法接受与他人的差异是一种共情的双向缺失吗
12:04 那些为与自己看似毫不相干的远方与他人发声的行为矫情吗?
14:43 关于什么是为自己发声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16:25 在公共空间害怕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害怕被认为矫情,这也是一种共情的缺失吗
23:07 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的那些时刻,我感到:a. 虚无与不值得;b. 被看见甚至得理不饶人
33:41 关于矫情,我们是否其实在讨论“究竟什么样的事情值得情感的表达”?
34:50 我们讨厌虚假,但真诚不一定等于鲜明的立场与口号
37:00 文青与矫情——知识上的紧迫感、对感知与表达能力的羡慕、自我的投射与冲突
40:52 “贱人就是矫情”——矫情与女性
45:40 “矫情”的英文翻译应该是什么?
47:58 我们应当包容合理的“矫情”并承担相应的成本
【本期商业合作伙伴】
商业赞助可以支持我们的创作设备更新及日常平台运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这一期节目是由我们与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专业的跨境法律科技平台——Trustiics 律小加合作播出。
Trustiics推出了一个“留学加拿大预备营的暑期系列直播讲座”,帮助意向未来两年内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和家长从招生标准、英语能力、社会文化、法律保护、工作面试及移民签证等各方面做好留学的准备!
直播讲座的主讲人有来自于加拿大各大顶尖大学的教授以及优秀学生,他们将会倾情分享加拿大留学的招生流程和标准、申请文书要求、当地学习生活经验以及如何提高语言技能的实用方法。此外,还有加拿大当地一流的律师讲解当地社会规则、工签和移民申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当地经验资源丰富的猎头帮助大家就加拿大求职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
该暑期系列讲座时间为2021年7月7日到8月21日的每周三和每周五晚上9点到10点。有兴趣的小伙伴请记得要在6月28日之前添加悲观生活指南小助手微信(MoreThanAFarce)预约报名,享受限时优惠哦!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Michelle、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微信听友群:添加MoreThanAFarce
微信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Jun 8, 2021 • 52min
EP17 30岁,是什么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急转弯?
美国顶尖法学院毕业、华尔街律所工作、若干年在律师行业的摸爬滚打,要放弃这些好不容易集齐的“成功勋章”,进行人生的急转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要如何面临外界的质疑与30岁人生节点的焦虑?这一期,我们从主播Michelle裸辞这件事,聊起了那些人生选择背后的价值观。
人生可能怎么活都是错的,怎么活也都是对的。
【悲指小助手wx号】请添加wx好友: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2:43 30岁左右,我们都在20岁向往的“成功”道路上“急转弯”
4:57 20多岁时,我们缺少自我意识,很少去质疑“幸福人生”的 标准
8:04 20多岁时,我们认为人生必须“成功”, 没有甘作“普通”人的选项
9:35 积极心理学中的“保护型”既直观与“成长型” 价值观
19:13 30岁左右,过往的对“成功人生”的认知被打破,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安全感与焦虑?
23:08 30岁裸辞放弃光鲜的工作与生活,周围的人认为我的选择很“反常”
27:30 裸辞——回归社畜——裸辞——再社畜——?反反复复的选择与逐渐清晰的内心
29:34 人们能够看到外部的无常,却很少把自己视为无常
30:21 按成功模版走的路和自己去探索一条路同样要经历痛苦与艰辛
33:00 究竟是我们不喜欢职场、想要追求“真我”,还是说这只是我们吃不了苦的借口?
35:36 大家鄙夷“躺平”,可能是对贫穷的鄙夷——裸辞后,我们如何处理财务压力
39:02 在职场摸爬滚打这么久,选择放弃是明智还是草率?
42:54 人生可能不存在那个需要被找到的意义,就在不断试错与寻找的过程中过完
43:28 面对可能没有“结果”的人生,观察与记录这个“过程”,是证明自我存在的方式
45:01 一个人这一生怎么过,很大程度取决于TA人生的“母题”,终其一生都在尝试解决、围绕着这个“母题”
48:07 “母题”可能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而人生却可能没有一件事带我通往永恒的幸福
【本期提到的作品】
(课程)光之来处·赵昱鲲“积极心理学” 课程
(微信公众号文章)押沙龙《所谓躺平,就是穷得理直气壮》
【本期商业合作伙伴】
悲观生活指南接到了第一个广告合作啦。商业赞助可以支持我们的创作设备更新及日常平台运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这一期节目是由我们与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专业的跨境法律科技平台——Trustiics 律小加合作播出。
Trustiics推出了一个“留学加拿大预备营的暑期系列直播讲座”,帮助意向未来两年内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和家长从招生标准、英语能力、社会文化、法律保护、工作面试及移民签证等各方面做好留学的准备!
直播讲座的主讲人有来自于加拿大各大顶尖大学的教授以及优秀学生,他们将会倾情分享加拿大留学的招生流程和标准、申请文书要求、当地学习生活经验以及如何提高语言技能的实用方法。此外,还有加拿大当地一流的律师讲解当地社会规则、工签和移民申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当地经验资源丰富的猎头帮助大家就加拿大求职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
该暑期系列讲座时间为2021年7月7日到8月21日的每周三和每周五晚上9点到10点。有兴趣的小伙伴请记得要在6月28日之前添加悲观生活指南小助手微信(MoreThanAFarce)预约报名,享受限时优惠哦!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Michelle、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微信听友群:添加MoreThanAFarce

May 25, 2021 • 58min
EP16 从好嫁风聊起,公共讨论与具体生活中的穿衣自由 | 悲指*开腔姐妹儿
从微博上开始流行的“好嫁风”致力于从女生的穿衣、社交媒体甚至人生选择的方方面面入手,将女性打造成为符合男性审美的温柔、知性、顺从的可以“嫁得好”的对象。这一期悲指邀请到关注女性生活、女性话题及女性权利的“开腔姐妹儿”的两位主播淇淇与雨水,一同从好嫁风聊起女性的穿衣自由。这一期你可以听到:
“好嫁风”如何规训女性穿衣选择;
“好嫁风”主张帮助女性占男性的“便宜”,但为什么我们认为“好嫁风”与女性主义的主张相悖;
在如今的性别结构下,我们有可能真正的为了取悦自己自由的进行穿衣选择吗;
批判“好嫁风”也是在对女性的穿衣自由进行干涉吗;
无法成为完美的女权主义者的我们——公共讨论与具体生活该如何平衡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36 开腔姐妹儿与悲观生活指南的相识
3:23 “好嫁风”以取悦男性为标准,女性的最终归宿是成为男性的附庸
10:39 女性选择“好嫁风”,有可能是自由选择,为了取悦自己 吗?
15:45 法国电影《男人要自爱》,当性别对调,男性成为被凝视的对象
25:15 好嫁风教女性如何控制男性,这是女尊女权的主张吗?
30:29 穿衣自由,在个体与公共层面可能难以完美统一
37:07 不评价、不赞美女性的外貌,是一种获得女性穿衣自由的途径
47:10 具体的生活与女权理想的冲突让我们痛苦,我们愿意拥抱这种良性的痛苦
【本期提到的作品】
(文章)果壳Guokr《女生的软萌“好嫁风”,多半只能求到爹味男》
(电影)《男人要自爱 》
(文章) @川a1234567《停止对女性的外貌的任何评价,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
(播客)开腔姐妹儿
(微博账号)@CatchUp性别公正姐妹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串台主播:淇淇、雨水 (播客“开腔姐妹儿”、微博 @CatchUp性别公正姐妹)
剪辑:涵、Wei、Michelle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May 16, 2021 • 50min
EP15 镣铐与自由:异国生活的苦与乐
这一期我们邀请了我们共同的朋友Chen一起讨论了海外华人在异国生活与“融入”相关的苦恼。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游走在主流的边缘,也让我们获得了戴着“镣铐”的自由。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30 “融入”是大多海外华人常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却似乎难以启齿去聊“融入”
2:43 在异国生活那些让我们感到困惑的、痛苦的、不自由的与“融入”相关的经历
13:17 变得与当地人一样才是“融入”一个新的社会与文化吗
17:05 在美国与香港生活,“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的压力非常不同
22:36 如何看待那些不为“融入”当地而努力的人
28:40 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
36:28 游走在主流之外,反而给了我们一些自由——从Michelle选择裸辞说起
【本期提到的作品】
(电影)《极右青年》(CUCK)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嘉宾:Chen
剪辑:涵、Wei、Michelle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Apr 27, 2021 • 1h 16min
EP14 纪录片《算命》|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这一期是关于一部生猛的让我们感到极度震撼甚至失语的纪录片——《算命》。《算命》讲述了以算命先生厉百程为主轴的一群“边缘人”的故事——小姐、矿工、残障人士,他们游走在城市的边缘,生活在我们眼中的“阴沟”中。观看他们的生活,让我们感到不适、同情、愧疚、反思。我们和他们如此不同,却又根本相同。 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我们。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00 看完《算命》,我们感到当头一棒甚至失语
2:22 《算命》故事梗概及拍摄风格
7:00 究竟谁是边缘人,他们为什么游走在边缘?
10:46 为什么“边缘人”喜欢算命
14:00 “边缘人”“不服命”的方式是通过寄托于某种不可知的力量
16:49 在命运面前,我们和“边缘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18:28 算命先生厉百程讲述自己的xing经历为何让我们感到不适
22:40 纪录片中“边缘人”生活的悲惨,可能只是我们作为外来者的视角/镜头看到的
28:37 除了怜悯和同情,我们在看“边缘人”的生活时,是否同时残忍也无情
34:36 我们可能真正理解他人的生活与感受吗
39:05 如何看待对“边缘人”生活的知识分子式的解读
45:40 我们只是拥有了命名“爱情”的特权,而并不一定拥有了更高尚的情感
48:20 “犀利哥”与丁真的被走红,是我们对“边缘人”生活的想象与消费
52:06 《算命》与《杀马特我爱你》带给我们的不同感觉
56:42 人的命真的有微贱和高贵之分吗
58:00 “边缘人”离死亡的距离之近,活下去就是生命的目的
60:00 为什么“边缘人”更容易看破“天机” ,从《红楼梦》到《她身之欲》
60:06 《算命》中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我们反而不想去谈女性权利——在生命面前,平等是奢侈的
60:10 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我们
【提到的作品】
(纪录片)徐童《算命》
(电影)张艺谋 《红高粱》
(电影)李杨《盲井》
(书)丁瑜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20130610——窦文涛、唐小雁、徐童
(纪录片)徐童《老唐头》
(纪录片)李一凡《杀马特我爱你》
(书)曹雪芹《红楼梦》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Michelle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片头曲:邓丽君《往事只能回味》
声音片段:徐童《算命》

Apr 18, 2021 • 60min
EP13 美颜相机新常态,美的平民化还是焦虑制造器?
这一期我们从全民使用美颜相机的常态出发,尝试分析美颜相机风行的原因以及其背后的审美成因。同时也从种族、阶级、女性等多个纬度延展了这个话题。聊完这一期,我们在思考要如何与“屏幕”保持合适的距离,慢慢找回对真实生活的掌控力与感知力。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4:21 自拍是一种自恋与审美的展现
7:12 美颜的标准与白人崇拜
11:06 全民美颜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
14:20 全社会都患上了“体相障碍”吗
15:31 美颜相机是一种美的平民化吗?
17:26 还是说,美颜相机是焦虑制造器与苦恼止痛片?
20:20 美颜相机、消费主义与女性的“终极诉求”——变美
24:47 当虚拟的形象变得比真实的生活更重要,
27:20 屏幕上的世界与真实生活的差异
29:26 当美颜成为常态,真实生活的不完美让我们感到落差
34:03 刘梓晨“行为艺术”一般的美颜与言论像我们的一面镜子
37:45 西方主流审美标准与阶级、种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41:13 对异文化的猎奇、利用或尊重,边界在哪里?
49:19 跳脱出被观看的身份,才能解放更多的精力
51:23 透过镜头去观察事物,我们是否丧失了感知真实细节的能力
55:55 《佛陀传》关于专注吃橘子的故事带来的感悟
【本期提到的作品】
(杂志期刊)The New Yorker “China’s Selfie Obsession” 2017年12月11 by FAN Jiayang
(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第一季Fifteen Million Merits;第二季Be Right Back
(书)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美国佬》(Americanah)
(杂志期刊)波士顿大学医学部《美国医学会杂志•面部整形外科卷》
(书)一行禅师《佛陀传》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Apr 11, 2021 • 1h 11min
EP12 在友情里不断告别,是面对自我成长和价值观变化时无法回避的现实
因对某个社会事件的观点不同,相识十余年的曾经亲密的朋友将我们拉黑,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对待社会事件的观点、立场以及价值观的差异,究竟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友情?随着年纪的增长,价值观的逐渐形成,我们不得不面对过去挚友的疏离,与结交新朋友时面临的重重困难。
此外,我们还在这期节目中讨论了:
什么是讨论不同观点时的“合理差异”及底线;
友情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生活中友情的相对“次要”/“备胎”地位;
女性情谊与男性情谊的差异;
当女性意识觉醒后如何面对身边对这个话题丝毫不感冒的朋友们;以及
我们要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等。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24 回悲指听友问:如何区分我们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讲话听起来不自信
4:56 被相识十余年的朋友拉黑,我们开始思考看待社会议题的观点上的差异对友情的影响
16:23 讨论不同观点时需要一个共同的“底线”
20:55 在西方与国内,在社交场合讨论政*治话题有什么不同
24: 47 在社交媒体发表与主流相宜的观点时感受到的压力
30:43 对于很多儿时的伙伴,为什么我们可以选择包容社会议题上看法的不同
33:04 在社会议题上的关注度和看法不同时,我们要如何维系友情
37:18 爱情与友情:婚礼是两个人庆祝爱情的结果,同时好像也在为友情作别
39:30 虽然我们歌颂友情,却常常将友情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
43:58 女性之间的情谊深厚却被污名;男性之间的情谊常常表面却被歌颂
50:54 女性意识觉醒后,我们如何与那些不理解女权的女性朋友进行沟通
56:12 我们是如何支持彼此在女性议题上越来越坚定与勇敢
60:01 不论我们观点多一致,但彼此的差异也让我们产生差异,却也在互补中共同成长
60:05 友情是自我的外在投射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John Cacioppo: Loneliness: 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Connection
(书)罗宾·邓巴:《你需要多少朋友》
(书)阿米尔·列文:《依恋:成人依恋的新科学及其如何帮助你我找到并保存爱情》
(书) 约瑟夫·墨非:《潜意识的力量》
(新浪微博)@玲玲Peter和四只猫 2021年3月5日 23:32 “一辈子不婚不育单身怎么过?(下)”
(书)上野千鹤子《厌女》
(杂志期刊)《三联生活周刊》第1131期,2021年4月5日出版,“为什么男人和男人不能同床共枕”
(书)高原《潜意识》
(课程)赵昱鲲“积极心理学” (光之来处)
(演讲)Brene Brown: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 TED TALK
(书)布琳·布朗《脆弱的力量》
(书)陈海贤《幸福课》
(采访)Julie Beck 采访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William Rawlins: Friendship in Adulthood (2015年11月5日)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Apr 1, 2021 • 57min
EP11 文青的焦虑|审美鄙视链困局、“假装看懂”及豆瓣打分压力
上集我们讨论了文艺青年对于欣赏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作品时的困惑,这一集我们会继续从文艺青年的视角出发,探讨关于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常出现的焦虑感,包括:究竟什么才叫“看懂”一部作品?审美有舒适区和鄙视链吗?我们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走出审美舒适区?审美有门槛吗?
【微信WeChat聽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賬號: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28 焦虑之一:我们真的看懂了那些小众的抽象的文艺作品吗?
2:13 文艺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拓宽我们的生命经验
4:08 看不懂的当代艺术装置与无法言说的共鸣
5:15 欣赏当代艺术是脱离艺术家本意,和欣赏者产生更个人化的经验
8:21 艺术的发展是从具体的临摹到抽象的想象力的发挥
9:51 那些有清晰主题的艺术表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语言去看世界
13:25 艺术要表达的是真实世界的chaos,与简单化的法律规则不同
14:52 不懂乐理知识,我们真的能听“懂”音乐吗?
18:18 大众难以真正知悉艺术家创作某件作品的本意
20:46 明天(不会)更好,悲观生活(没有)指南,悲剧更接近人生本质,伟大喜剧的内核也是悲剧与讽刺
24:34 看过《春潮》我们对于要不要分析电影中出现的“难懂”意向与一位朋友产生了分歧
31:50 不喜欢文艺圈很高赞誉的艺术作品,是我的审美能力不足吗?
36:05 焦虑之二:审美的偏好、舒适圈、盲区与封闭
37:17 我们的审美偏好与个人的性格、成长、需求有关
38:37 我们让对方看到了自己审美的盲区
40:36 昆汀从早期香港武打片汲取灵感,让我对什么是高级什么是低级产生了困惑
41:27 审美有门槛吗?
44:35 审美水平与审美口味
46:56 焦虑之三:审美能力是否有高低?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48:17 艺术鉴赏能力关乎广度而非高度
50:10 审美能力的提升就像积累词汇量,是一种习得新的语言的过程
50:58 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55:17 我们拒绝用审美标签来限制自我
【本期提到的内容】
(小说)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小说)毛姆《异国他乡》
(歌曲)罗大佑《明天会更好》
(电影)《你丫闭嘴》
(电视剧)《 小不列颠》(Little Britain)
(小品)《卖拐》
(电影)《春潮》
(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电影)《蓝丝绒》(Blue Velvet)
(电影)《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
(电影)《电话谋杀案 》(Dial M for Murder)
(播客)《展开讲讲》 20.《甄嬛传》是理解中国权力叙事的一把钥匙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Mar 28, 2021 • 46min
EP10 文青的困惑|金基德的不正确vs奥斯卡的正确——欣赏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作品
你和我们一样,自称“文艺青年”吗?我们从文青的身份出发,讨论了若干在欣赏文艺作品时遇到的困惑:如何欣赏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作品?对于那些抽象的文艺作品,什么才是“看懂”?审美是否也有舒适区和鄙视链?这个话题一共分成两集发布。
【微信WeChat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14 “悲指”有听友群啦,以及一段听友的留言——“无用”却有共鸣的播客
4:50 “文艺青年”这个标签的意义及刻板印象
8:06 在具有女性意识后,重看金基德的电影,我对他的作品表达的价值观感到不适却又被其美感所吸引
9:12 艺术表达与输出价值观的张力常常难以和谐统一
11:10 观众可以从作品中看出艺术家对待现实的个人观点
13:14 艺术创作需要是真诚的,我们无法要求创作者是绝对正确的、是完美的
14:48 艺术家的价值观让我们不适,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局限性
16:00 “正确”的标准是多样的,我们不该用“正确”去限制创作与表达
19:10 《无依之地》只有白人演员政治”不正确“吗?
21:24 正确且艺术价值也很高的艺术作品是存在的
27:13 奥斯卡的“正确”无可厚非且有其价值
29:23 艺术家的表达应当离“政治”越远越好吗?
33:04 一些与我们价值观不符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宣扬”“不正确”的价值观
36:55 《包法利夫人》带给我们的困惑、思考和观察
40:36 人们总是想要为复杂的事情寻找一个简单的出口
43:21 下集预告:文青的焦虑 | 什么才是看懂一部作品?审美是否有舒适区/鄙视链?
【本期提到的内容】
(播客)《悲观生活指南》EP01 裸辞可以解救社畜人生吗
(播客)《悲观生活指南》SP1 既已悲观,何必指南?|真诚的表达,共情的力量及创作的快乐
(电影)《弓》
(电影)《坏小子》
(播客)《反向流行》vol23 张悦然:从村上春树到萨丽·鲁尼的写作
(社评)新华网转载光明日报 《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6/17/c_1126124455.htm
(电影 )《无依之地》(Nomadland)
(电影)《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电影)《月光男孩》(Moonlight)
(电影)《82年的金智英》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小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Mar 13, 2021 • 38min
SP1 既已悲观,何必指南?| 真诚的表达,共情的力量及创作的快乐
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自称悲观?我们又何以为生活提供指南?
悲观是我们的起点,而不是目的。直面问题让我们感到巨大的痛苦,却也给予了我们共情的能力与思考的力量,这是我们的勇气。
生活,于悲观的人,或许是一场闹剧。但我们相信闹剧的背后,一定有更宝贵但东西等着我们发现。于是我们审视、质疑、行动、同时保持开放。
也许我们说了谎,因为我们无法提供悲观生活的指南。成功学、社会达尔文主义似乎已经给出了满足现代人的快速高效答案。而我们想做的,却是看见复杂性,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提出问题,质疑规则,探索一种全新的可以由我们掌控的生活。
《悲指》订阅达到1k,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里程碑。感谢大家的聆听,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声音目录】
1:44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向对方袒露了彼此的脆弱,开始感受到共情与连结的力量
5:47 对我们而言重要的议题却似乎很难找到同样感兴趣的朋友
7:41 表达与对话是梳理自己的思路与接纳新信息的重要方式
8:24 播客是我们记录自己与寻找更多高质量连结的方式
14:00 做播客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值得被看到,我们要互相给予力量
16:40 我们喜欢去审视规则,而不喜欢苛责个体
19:00 拒绝粗暴有效的“成功学”,我们想要看到世界的复杂性与个体的多样性
21:34 去个人化的工作的输出与表达自我的创作
24:17 我们为什么悲观,又何以指南?
27:18 你的不幸是因为你不够努力?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强者强加给弱者的规则
29:39 保持真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敢于推翻自己
35:12 《悲指》最被低估的一期与我们聊的最尽兴的一期
【本期提到的内容】
(书)林培源《小镇生活指南》
(播客)得意忘形
(播客)不合时宜
(播客)随机波动
(播客)想·聊天
(播客)悲观生活指南 EP01 裸辞可以解救社畜人生吗
(播客)悲观生活指南 EP06 女上司难相处?|她们虐我千百遍,我为她们忙喊冤
(播客)悲观生活指南 EP03《心灵奇旅》给了我们如何幸福生活的答案吗
(播客)悲观生活指南 EP09 温和无用?极端有罪?|女权主义者的困惑|想·聊天串台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你可以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SoundOn等各大播客平台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并与我们留言互动,同时,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