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
这是一档探讨普通人生活、记录自我成长的播客。面对生命的有限、生活的庸碌以及残酷,我们也许束手无策、悲观懊恼,但依然努力寻找方向和力量。未来漫漫,道阻且长,我们能做的是对自己和世界保持真诚与开放。
两位主播是分别生活在美国和澳洲的好朋友。一位在纽约的法律行业卖命,一位在悉尼刚刚回归社畜生活。
新浪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电子邮件:bgshzn@163.com
Latest episodes

Jul 15, 2021 • 1h 22min
EP21 对话徐童唐小雁|无纪录不纪录:真实距离真相,隔着一整个宇宙
继悲指EP14“纪录片《算命》|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到头来五味杂陈奈何天”后,我们有幸和徐童导演以及唐小雁女士坐在一起,面对面交谈,聊了他们对于纪录片拍摄、年轻人生活选择以及未来世界发展的看法及畅想。从十多年前的游民三部曲,到近期的新片《他们是肉做的》,徐童和唐小雁所呈现出的影像世界就像一双粗旷有力的手,将人们的视线“扳到”那些长久被忽略,甚至被鄙夷的人物和场景之上。在凛冽又真实的底层世界,我们看到了徐氏纪录片所特有的人文关怀,及其背后对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终极探索。在真实与真相之间,偏差几何?我们通过肉眼之所见而炮制出的所有逻辑和理论,是否足够支撑肉身找到存在于此世所需要的全部希望和答案?且听徐童唐小雁如何说。
【声音目录】
2:15 悲指EP14从“朝阳区都市丽人”的视角细腻解读《算命》,打动了徐童和唐小雁
5:08 唐小雁对自己真实生活的慷慨展现,很大程度上成就了纪录片,“真实人物奖”实至名归
9:35 镜头之下,纪录片导演能够捕捉到的真实以及人物能够呈现出的真实到底有多大?
14:00 电影为人们搭建了理解世界的模型,在“看”和“被看”之间让人物和观众产生了连接
15:32 真实和真相之间是一段无穷追问的过程,纪录片作为一种语言,试图通过真实来描绘和解释真相
18:30 通过多年跟拍唐家几代人的生活,徐童希望呈现一个“唐氏宇宙”
20:38 拍摄成为纪录片创作者的“肌肉记忆”,与生活融为一体并僭越了生活
24:50 在影像泛滥的全民“UGC”时代,纪录片作为一门表达艺术的独特意义是什么?
29:37 作为一位曾行走江湖的底层女性,唐小雁的独特视角和直觉常常和徐童的视角相互碰撞
34:53 唐小雁为年轻人指点迷津——性别不公的现实之下,个体面临的困境以及随之而来的“躺平”浪潮
46:17 新片《他们是肉做的》对焦养老院:人类肉身在暮年时的疯狂爱恨以及平静离去
53:36 从宇宙的起源出发,徐童再谈真实和真相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纪录片如何纪录真实
59:04 从徐童的“科学命运观”,到唐小雁的“算命解释学”,纪录片里的“答案”如何对应纪录片外的“真实”
60:10 既然宇宙的真相不可解,纪录片是否依然提出终极问题并试图给出答案?
60:13 在未来多维空间,纪录片作为人类现阶段的一种“慰藉”是否会消亡?是否会产生其他形态的艺术?
60:17 唐小雁发出心灵的呼唤“徐导把我的话都抢了!”;朵拉讲述自己 “瞬时时空切换”的奇妙体验
【联系悲指】
听友群小助手wx号:MoreThanAFarce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电子邮箱:bgshzn@gmail.com
通过爱发电赞助我们:http://afdian.net/@20210106beizhi?tab=home
主播:Michelle
嘉宾:徐童、唐小雁、赵朵拉
剪辑:Michelle、Wei
文案:Michelle
音乐:<a href="https://audionautix.com/">Creative Commons Music by Jason Shaw on Audionautix.com</a>

Jul 11, 2021 • 1h 2min
EP20《你的夏天还好吗?》——你长大后会成为,仅仅是成为我
以前从没关注过韩国文学的我们,被韩国作家金爱烂的《你的夏天还好吗?》这本短篇小说集深深吸引。我们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聊了聊对这本作品的个人感受。
金爱烂用冷静的笔触,描写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她笔下的故事简单而残酷——无法获得救赎的年轻人、孤独的边缘人、被消费裹挟的职场新人、努力想要过普通生活却深陷困境的三十岁大学毕业生......金爱烂好像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自己,说出了我们内心不愿意见光的欲望与情感,道破了没有诺亚方舟的真实生活。
合上书,我们感到自己被书写了,我们就是素材,她的文字捕获了我们,我们感到如此欣喜却又毫无头绪。
【时间目录】
1:34《你的夏天还好吗?》没有书名这般清新,笔触冷静,主题沉重,内容残酷
6:32 作者金爱烂的简介
8:53 印象深刻的短篇之《你的夏天还好吗?》——作为第一篇像是整本小说集故事的预告,让人印象没有那么深刻,却让人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0:03 印象深刻的短篇之《虫子》——死亡与生命的交织、我们深藏心底的欲望与情感
15:57 印象深刻的短篇之《水中的歌利亚》——本应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却没有任何救赎的希望
22:38 印象深刻的短篇之《三十岁》——为了成为普通人,已经拼尽了全力,年轻人还有梦想可以实现吗?
30:05 印象深刻的短篇之《那里是夜,这里有歌》——座位早已设定好,追问“我的座位在哪儿”还有意义吗?
36:32 印象深刻的短篇之《角质层》——自己那些不想被人知道的心理活动被准确地书写,金爱烂好像比我们更了解自己
45:11 如何看待这本书被贴上的“女性”标签?
49:02 金爱烂如何在虚构故事中探讨“社会议题”——社会议题不是房子的结构,而是其中特有的味道
53:51 这是一部没有“外国文学”味道的外国文学
56:44 《你的夏天还好吗?》开启了我们对韩国以及其他日本以外亚洲国家文学的极大兴趣
59:21 主播朗诵小说集中两段精彩的描述,分别来自《水中的歌利亚》与《尼克塔酒店》
【探讨韩国文学的播客节目】
@即兴沉默 【vol.28】即兴沉默|韩国文学大赏
@看理想电台 193. 编辑渣总:因为《82年生的金智英》,我入了韩国文学的坑、205. 韩国有文学(上)
【本期提到的其他作品】
(小说)申京淑《请照顾好我妈妈》
(播客)@跳岛FM 64【自由潜水】好的翻译是不含硅的洗发水何雨珈&黄建树
【联系悲指】
听友群小助手wx号:MoreThanAFarce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电子邮箱:bgshzn@gmail.com
通过爱发电赞助我们:http://afdian.net/@20210106beizhi?tab=home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Michelle、Wei
文案:Wei
音乐:<a href="https://audionautix.com/">Creative Commons Music by Jason Shaw on Audionautix.com</a>
感谢以下听众通过爱发电(http://afdian.net/@20210106beizhi?tab=home)平台请我们喝了悲咖啡,支持我们的内容创作。自上一期节目发布到这一期节目发布,为我们发电的朋友们有:
爱发电用户_STj5
爱发电用户_hNse
爱发电用户_hDMS
郑大钱💰
爱发电用户_wuyK
Mengyu Di
斯羽
ShawnC

Jun 27, 2021 • 1h 2min
EP19 人生若痛苦大于快乐,我还要带一个新的生命来这世上吗?
这可能是悲指截止目前最悲观、最丧的一期了吧。我们对生命敬畏,却又对人生悲观。如果我们感到人生的痛苦大于快乐,还要带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上吗?如果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难以抚平的伤痛,我可以通过创造并抚育新的生命来改写命运吗?还是说,生小孩是我们逃避人生无意义的方式?抑或是,去体验那种独一无二的连结、去爱,才是痛苦人生最大的快乐?
这一期,献给所有脆弱又可爱的生命,我们希望这个世界为了你们变得更美好。
【声音目录】
3:05 30岁前后,作为女性,是否生育的选择一直在脑中徘徊
4:26 我在生与不生之间来回摇摆——感性上想生小孩,理性上十分犹豫
7:59 从生育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到现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生育
9:36 我对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好的母亲”感到不自信
11:20 虽然现在无法作出生育的决定,但我们无法斩断自己一生的可能性
21:27 痛苦与挣扎是人生的主要内容,我还要带一个无辜的生 命来经历这些吗?
23:10 生小孩能否给我们一次改写痛苦命运的机会?
27:24 生小孩是寻找自我人生意义的一种逃避的方式吗?
31:43 领养小孩,我们对于生育的担忧会有变化吗?对小孩的爱会有不同吗?
38:49 是否生育的决定,我们如何与伴侣的意愿相互影响
41:20 生育会如何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
45:05 生育与否和我们在原生家庭获得的伤与爱脱不开关系
48:29 选择暂时不生育的我却对密友的小孩产生了不可言说的爱——我希望这个世界可以为新的生命变得更美好
55:56 “无论生育与否,这个选择终究是私人化的。只可感召,无需倡导”
57:00 生育与否,或许感性大于理性,我们都还在等待那个让我们作出决定的节点
60:00 生育是一件百分之百好评的抉择吗?
【本期提到的作品】
大卫·贝纳塔: 《还不如不来:出生的祸害》、 《人类困境》
利维坦:《为什么会有人反对生孩子?》
【联系悲指】
听友群小助手wx号:MoreThanAFarce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电子邮箱:bgshzn@gmail.com
通过爱发电赞助我们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Michelle、Wei、涵
文案:Wei
音乐:<a href="https://audionautix.com/">Creative Commons Music by Jason Shaw on Audionautix.com</a>
感谢以下听众通过爱发电平台请我们喝了悲咖啡,支持我们的内容创作。截止这一期节目发布,为我们发电的朋友们有:
爱发电用户_aQkf
爱发电用户_STj5
Fallin
Windyman
女巫娜娜酱
柏林
爱发电用户_Xwa4
爱发电用户_5Wxv
爱发电用户_dQN8
Fala
粽子(Xxxx西)
爱发电用户_NKk4
倪匡
Kk
言十乙
谢谢大家:)

Jun 17, 2021 • 1h
EP18 当我们讨厌“矫情“时,我们到底在讨厌什么?
矫情,似乎是一个含义颇多,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令人不舒适的,甚至令人讨厌的行为的负面词汇。我们不仅讨厌那些做作的、不合时宜、缺少自我意识的矫情,也常常害怕自己的某些行为被他人认为是矫情的。
当我们讨厌“矫情“时,我们到底在讨厌什么?是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让我们感到自己生活的窘迫吗?是双向共情的缺失吗?
在讨厌之外,是否存在合理的“矫情”?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些合理的诉求并给予包容?
【悲指小助手wx号】请添加wx好友: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2:02 害怕做鼻拭子,是我太矫情吗?
4:06 日常语境中“矫情”的含义及常见情形
6:10 我们对什么是矫情存在某种共识吗
8:26 矫情的感受可能源自无法接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
11:32 无法接受与他人的差异是一种共情的双向缺失吗
12:04 那些为与自己看似毫不相干的远方与他人发声的行为矫情吗?
14:43 关于什么是为自己发声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16:25 在公共空间害怕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害怕被认为矫情,这也是一种共情的缺失吗
23:07 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的那些时刻,我感到:a. 虚无与不值得;b. 被看见甚至得理不饶人
33:41 关于矫情,我们是否其实在讨论“究竟什么样的事情值得情感的表达”?
34:50 我们讨厌虚假,但真诚不一定等于鲜明的立场与口号
37:00 文青与矫情——知识上的紧迫感、对感知与表达能力的羡慕、自我的投射与冲突
40:52 “贱人就是矫情”——矫情与女性
45:40 “矫情”的英文翻译应该是什么?
47:58 我们应当包容合理的“矫情”并承担相应的成本
【本期商业合作伙伴】
商业赞助可以支持我们的创作设备更新及日常平台运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这一期节目是由我们与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专业的跨境法律科技平台——Trustiics 律小加合作播出。
Trustiics推出了一个“留学加拿大预备营的暑期系列直播讲座”,帮助意向未来两年内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和家长从招生标准、英语能力、社会文化、法律保护、工作面试及移民签证等各方面做好留学的准备!
直播讲座的主讲人有来自于加拿大各大顶尖大学的教授以及优秀学生,他们将会倾情分享加拿大留学的招生流程和标准、申请文书要求、当地学习生活经验以及如何提高语言技能的实用方法。此外,还有加拿大当地一流的律师讲解当地社会规则、工签和移民申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当地经验资源丰富的猎头帮助大家就加拿大求职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
该暑期系列讲座时间为2021年7月7日到8月21日的每周三和每周五晚上9点到10点。有兴趣的小伙伴请记得要在6月28日之前添加悲观生活指南小助手微信(MoreThanAFarce)预约报名,享受限时优惠哦!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Michelle、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微信听友群:添加MoreThanAFarce
微信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Jun 8, 2021 • 52min
EP17 30岁,是什么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急转弯?
美国顶尖法学院毕业、华尔街律所工作、若干年在律师行业的摸爬滚打,要放弃这些好不容易集齐的“成功勋章”,进行人生的急转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要如何面临外界的质疑与30岁人生节点的焦虑?这一期,我们从主播Michelle裸辞这件事,聊起了那些人生选择背后的价值观。
人生可能怎么活都是错的,怎么活也都是对的。
【悲指小助手wx号】请添加wx好友: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2:43 30岁左右,我们都在20岁向往的“成功”道路上“急转弯”
4:57 20多岁时,我们缺少自我意识,很少去质疑“幸福人生”的 标准
8:04 20多岁时,我们认为人生必须“成功”, 没有甘作“普通”人的选项
9:35 积极心理学中的“保护型”既直观与“成长型” 价值观
19:13 30岁左右,过往的对“成功人生”的认知被打破,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安全感与焦虑?
23:08 30岁裸辞放弃光鲜的工作与生活,周围的人认为我的选择很“反常”
27:30 裸辞——回归社畜——裸辞——再社畜——?反反复复的选择与逐渐清晰的内心
29:34 人们能够看到外部的无常,却很少把自己视为无常
30:21 按成功模版走的路和自己去探索一条路同样要经历痛苦与艰辛
33:00 究竟是我们不喜欢职场、想要追求“真我”,还是说这只是我们吃不了苦的借口?
35:36 大家鄙夷“躺平”,可能是对贫穷的鄙夷——裸辞后,我们如何处理财务压力
39:02 在职场摸爬滚打这么久,选择放弃是明智还是草率?
42:54 人生可能不存在那个需要被找到的意义,就在不断试错与寻找的过程中过完
43:28 面对可能没有“结果”的人生,观察与记录这个“过程”,是证明自我存在的方式
45:01 一个人这一生怎么过,很大程度取决于TA人生的“母题”,终其一生都在尝试解决、围绕着这个“母题”
48:07 “母题”可能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而人生却可能没有一件事带我通往永恒的幸福
【本期提到的作品】
(课程)光之来处·赵昱鲲“积极心理学” 课程
(微信公众号文章)押沙龙《所谓躺平,就是穷得理直气壮》
【本期商业合作伙伴】
悲观生活指南接到了第一个广告合作啦。商业赞助可以支持我们的创作设备更新及日常平台运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这一期节目是由我们与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专业的跨境法律科技平台——Trustiics 律小加合作播出。
Trustiics推出了一个“留学加拿大预备营的暑期系列直播讲座”,帮助意向未来两年内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和家长从招生标准、英语能力、社会文化、法律保护、工作面试及移民签证等各方面做好留学的准备!
直播讲座的主讲人有来自于加拿大各大顶尖大学的教授以及优秀学生,他们将会倾情分享加拿大留学的招生流程和标准、申请文书要求、当地学习生活经验以及如何提高语言技能的实用方法。此外,还有加拿大当地一流的律师讲解当地社会规则、工签和移民申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当地经验资源丰富的猎头帮助大家就加拿大求职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
该暑期系列讲座时间为2021年7月7日到8月21日的每周三和每周五晚上9点到10点。有兴趣的小伙伴请记得要在6月28日之前添加悲观生活指南小助手微信(MoreThanAFarce)预约报名,享受限时优惠哦!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Michelle、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微信听友群:添加MoreThanAFarce

May 25, 2021 • 58min
EP16 从好嫁风聊起,公共讨论与具体生活中的穿衣自由 | 悲指*开腔姐妹儿
从微博上开始流行的“好嫁风”致力于从女生的穿衣、社交媒体甚至人生选择的方方面面入手,将女性打造成为符合男性审美的温柔、知性、顺从的可以“嫁得好”的对象。这一期悲指邀请到关注女性生活、女性话题及女性权利的“开腔姐妹儿”的两位主播淇淇与雨水,一同从好嫁风聊起女性的穿衣自由。这一期你可以听到:
“好嫁风”如何规训女性穿衣选择;
“好嫁风”主张帮助女性占男性的“便宜”,但为什么我们认为“好嫁风”与女性主义的主张相悖;
在如今的性别结构下,我们有可能真正的为了取悦自己自由的进行穿衣选择吗;
批判“好嫁风”也是在对女性的穿衣自由进行干涉吗;
无法成为完美的女权主义者的我们——公共讨论与具体生活该如何平衡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36 开腔姐妹儿与悲观生活指南的相识
3:23 “好嫁风”以取悦男性为标准,女性的最终归宿是成为男性的附庸
10:39 女性选择“好嫁风”,有可能是自由选择,为了取悦自己 吗?
15:45 法国电影《男人要自爱》,当性别对调,男性成为被凝视的对象
25:15 好嫁风教女性如何控制男性,这是女尊女权的主张吗?
30:29 穿衣自由,在个体与公共层面可能难以完美统一
37:07 不评价、不赞美女性的外貌,是一种获得女性穿衣自由的途径
47:10 具体的生活与女权理想的冲突让我们痛苦,我们愿意拥抱这种良性的痛苦
【本期提到的作品】
(文章)果壳Guokr《女生的软萌“好嫁风”,多半只能求到爹味男》
(电影)《男人要自爱 》
(文章) @川a1234567《停止对女性的外貌的任何评价,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
(播客)开腔姐妹儿
(微博账号)@CatchUp性别公正姐妹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串台主播:淇淇、雨水 (播客“开腔姐妹儿”、微博 @CatchUp性别公正姐妹)
剪辑:涵、Wei、Michelle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May 16, 2021 • 50min
EP15 镣铐与自由:异国生活的苦与乐
这一期我们邀请了我们共同的朋友Chen一起讨论了海外华人在异国生活与“融入”相关的苦恼。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游走在主流的边缘,也让我们获得了戴着“镣铐”的自由。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30 “融入”是大多海外华人常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却似乎难以启齿去聊“融入”
2:43 在异国生活那些让我们感到困惑的、痛苦的、不自由的与“融入”相关的经历
13:17 变得与当地人一样才是“融入”一个新的社会与文化吗
17:05 在美国与香港生活,“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的压力非常不同
22:36 如何看待那些不为“融入”当地而努力的人
28:40 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
36:28 游走在主流之外,反而给了我们一些自由——从Michelle选择裸辞说起
【本期提到的作品】
(电影)《极右青年》(CUCK)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嘉宾:Chen
剪辑:涵、Wei、Michelle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Apr 27, 2021 • 1h 16min
EP14 纪录片《算命》|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这一期是关于一部生猛的让我们感到极度震撼甚至失语的纪录片——《算命》。《算命》讲述了以算命先生厉百程为主轴的一群“边缘人”的故事——小姐、矿工、残障人士,他们游走在城市的边缘,生活在我们眼中的“阴沟”中。观看他们的生活,让我们感到不适、同情、愧疚、反思。我们和他们如此不同,却又根本相同。 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我们。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00 看完《算命》,我们感到当头一棒甚至失语
2:22 《算命》故事梗概及拍摄风格
7:00 究竟谁是边缘人,他们为什么游走在边缘?
10:46 为什么“边缘人”喜欢算命
14:00 “边缘人”“不服命”的方式是通过寄托于某种不可知的力量
16:49 在命运面前,我们和“边缘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18:28 算命先生厉百程讲述自己的xing经历为何让我们感到不适
22:40 纪录片中“边缘人”生活的悲惨,可能只是我们作为外来者的视角/镜头看到的
28:37 除了怜悯和同情,我们在看“边缘人”的生活时,是否同时残忍也无情
34:36 我们可能真正理解他人的生活与感受吗
39:05 如何看待对“边缘人”生活的知识分子式的解读
45:40 我们只是拥有了命名“爱情”的特权,而并不一定拥有了更高尚的情感
48:20 “犀利哥”与丁真的被走红,是我们对“边缘人”生活的想象与消费
52:06 《算命》与《杀马特我爱你》带给我们的不同感觉
56:42 人的命真的有微贱和高贵之分吗
58:00 “边缘人”离死亡的距离之近,活下去就是生命的目的
60:00 为什么“边缘人”更容易看破“天机” ,从《红楼梦》到《她身之欲》
60:06 《算命》中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我们反而不想去谈女性权利——在生命面前,平等是奢侈的
60:10 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我们
【提到的作品】
(纪录片)徐童《算命》
(电影)张艺谋 《红高粱》
(电影)李杨《盲井》
(书)丁瑜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20130610——窦文涛、唐小雁、徐童
(纪录片)徐童《老唐头》
(纪录片)李一凡《杀马特我爱你》
(书)曹雪芹《红楼梦》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Michelle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片头曲:邓丽君《往事只能回味》
声音片段:徐童《算命》

Apr 18, 2021 • 60min
EP13 美颜相机新常态,美的平民化还是焦虑制造器?
这一期我们从全民使用美颜相机的常态出发,尝试分析美颜相机风行的原因以及其背后的审美成因。同时也从种族、阶级、女性等多个纬度延展了这个话题。聊完这一期,我们在思考要如何与“屏幕”保持合适的距离,慢慢找回对真实生活的掌控力与感知力。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4:21 自拍是一种自恋与审美的展现
7:12 美颜的标准与白人崇拜
11:06 全民美颜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
14:20 全社会都患上了“体相障碍”吗
15:31 美颜相机是一种美的平民化吗?
17:26 还是说,美颜相机是焦虑制造器与苦恼止痛片?
20:20 美颜相机、消费主义与女性的“终极诉求”——变美
24:47 当虚拟的形象变得比真实的生活更重要,
27:20 屏幕上的世界与真实生活的差异
29:26 当美颜成为常态,真实生活的不完美让我们感到落差
34:03 刘梓晨“行为艺术”一般的美颜与言论像我们的一面镜子
37:45 西方主流审美标准与阶级、种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41:13 对异文化的猎奇、利用或尊重,边界在哪里?
49:19 跳脱出被观看的身份,才能解放更多的精力
51:23 透过镜头去观察事物,我们是否丧失了感知真实细节的能力
55:55 《佛陀传》关于专注吃橘子的故事带来的感悟
【本期提到的作品】
(杂志期刊)The New Yorker “China’s Selfie Obsession” 2017年12月11 by FAN Jiayang
(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第一季Fifteen Million Merits;第二季Be Right Back
(书)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美国佬》(Americanah)
(杂志期刊)波士顿大学医学部《美国医学会杂志•面部整形外科卷》
(书)一行禅师《佛陀传》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

Apr 11, 2021 • 1h 11min
EP12 在友情里不断告别,是面对自我成长和价值观变化时无法回避的现实
因对某个社会事件的观点不同,相识十余年的曾经亲密的朋友将我们拉黑,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对待社会事件的观点、立场以及价值观的差异,究竟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友情?随着年纪的增长,价值观的逐渐形成,我们不得不面对过去挚友的疏离,与结交新朋友时面临的重重困难。
此外,我们还在这期节目中讨论了:
什么是讨论不同观点时的“合理差异”及底线;
友情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生活中友情的相对“次要”/“备胎”地位;
女性情谊与男性情谊的差异;
当女性意识觉醒后如何面对身边对这个话题丝毫不感冒的朋友们;以及
我们要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等。
【悲指微信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账号:MoreThanAFarce
【声音目录】
1:24 回悲指听友问:如何区分我们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讲话听起来不自信
4:56 被相识十余年的朋友拉黑,我们开始思考看待社会议题的观点上的差异对友情的影响
16:23 讨论不同观点时需要一个共同的“底线”
20:55 在西方与国内,在社交场合讨论政*治话题有什么不同
24: 47 在社交媒体发表与主流相宜的观点时感受到的压力
30:43 对于很多儿时的伙伴,为什么我们可以选择包容社会议题上看法的不同
33:04 在社会议题上的关注度和看法不同时,我们要如何维系友情
37:18 爱情与友情:婚礼是两个人庆祝爱情的结果,同时好像也在为友情作别
39:30 虽然我们歌颂友情,却常常将友情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
43:58 女性之间的情谊深厚却被污名;男性之间的情谊常常表面却被歌颂
50:54 女性意识觉醒后,我们如何与那些不理解女权的女性朋友进行沟通
56:12 我们是如何支持彼此在女性议题上越来越坚定与勇敢
60:01 不论我们观点多一致,但彼此的差异也让我们产生差异,却也在互补中共同成长
60:05 友情是自我的外在投射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John Cacioppo: Loneliness: 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Connection
(书)罗宾·邓巴:《你需要多少朋友》
(书)阿米尔·列文:《依恋:成人依恋的新科学及其如何帮助你我找到并保存爱情》
(书) 约瑟夫·墨非:《潜意识的力量》
(新浪微博)@玲玲Peter和四只猫 2021年3月5日 23:32 “一辈子不婚不育单身怎么过?(下)”
(书)上野千鹤子《厌女》
(杂志期刊)《三联生活周刊》第1131期,2021年4月5日出版,“为什么男人和男人不能同床共枕”
(书)高原《潜意识》
(课程)赵昱鲲“积极心理学” (光之来处)
(演讲)Brene Brown: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 TED TALK
(书)布琳·布朗《脆弱的力量》
(书)陈海贤《幸福课》
(采访)Julie Beck 采访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William Rawlins: Friendship in Adulthood (2015年11月5日)
你想要和其他听众及两位主播继续探讨我们在播客中讨论的话题吗?你对悲观生活指南有什么建议吗?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添加方式可以在播客单集信息shownotes中找到哦。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悲观生活指南 找到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五星好评,转发分享,与我们一同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连结。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涵、Wei
文案:Wei
联系方式:bgshz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