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 cover image

不合时宜

Latest episodes

undefined
Dec 11, 2020 • 1h 10min

《王冠》之下 英国王室的前世今生

【主播的话】大热剧集《王冠》第四季刚刚结束。这一季中讲述了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历史,以及黛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之间的恩怨情仇。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对英国王室非常了解的嘉宾做客。我们一起探讨了这部剧背后的历史史实,以及关于《王冠》这部剧集台前幕后的故事,希望你也能听得过瘾。【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嘉宾】麦教授(微博@麦教授 Max)政治学博士在读安洳谊,影视行业研究员【本期剧透】4:50《王冠》剧集优秀的地方,主创、细节的拿捏8:13 菲利普亲王在真实历史上是一个经常爆雷的角色9:40 《王冠》这部剧中对于王室繁文缛节的还原非常逼真11:35 网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剧集,贯穿了世界历史的故事14:12 英国王室历史介绍,从 13 世纪的《大宪章》聊起。在英国王权一直是比较衰落的状态16:12《大宪章》的一些具体内容16:52 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二世沉迷于听布道18:10 詹姆斯一世,共主邦联时期 19:07 玛丽二世与威廉三世   31:00 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恩怨情仇32:48 撒切尔夫人所在的托利党的历史沿革35:19 “王室特权”究竟是什么?政府和王室之间的关系,在仪式和文字上面必须尊崇王室的地位39:00《权利法案》和《大宪章》构成了目前君主立宪的规则41:50 英国王室如今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和地位44:30 麦教授在英国第一次见到女王的情景和感受47:00 英国王室这几年对于婚姻和传统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改变48:00 英联邦所有大学毕业时会有王权权杖出现,代表君主在场的意义50:00 当伊丽莎白二世退位,王室会面临危机吗?伊丽莎白二世的作风很符合前现代国家的特质。52:00 卡米拉、黛安娜和查尔斯王子之间的轶事61:00 新一代王室成员有哪些变化?/撒切尔夫人的历史争议,这部剧中女性角色是否意味着更宽松的性别观念?68:00 开放式问题:如果让你选择成为王室成员中的一员,你会选择谁?【相关资料】王室历史沿革部分时间线参考:亨利八世(1491-1547) ——因为婚姻问题与天主教决裂,建立英国国教(安立甘宗或圣公会),属于新教的一支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童贞女王”,无子嗣,于是传位于苏格兰的远亲詹姆斯一世(1604-1625)——原本是苏格兰的国王,继承英格兰王位后苏格兰与英格兰形成共主邦联。是天主教徒。查理一世(1625-1649)——与英格兰国会反目成仇,于是英国内战爆发,被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击败,最后被斩首。查理二世(1660-1685)——从小流亡于欧洲大陆,后来克伦威尔死后被迎接回英国继承王位。一生名义上是新教徒,死前皈依了天主教。詹姆斯二世(1685-1688)——查理二世的弟弟,中年放弃新教皈依天主教,遭到国会猜忌,最终引发名为“光荣革命”的政变,流亡法国。玛丽二世(1689-1694)与威廉三世(1689-1702)——玛丽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儿,从小受新教教育,并嫁给新教国家荷兰的执政威廉。在英格兰国会的请求下玛丽与威廉带领军队登陆不列颠,驱逐了自己的父亲/岳父,继承了王位【本期音乐】The Crown Main Title - Hans Zimmer【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Brook、CC【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undefined
Nov 28, 2020 • 1h 31min

未来生活001 | 用消费为一个想要的世界投票?

【主播的话】双十一过去了,双十二马上到。当买买买变成无意识的狂欢,过度消费已成当代生活的症候。但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完全不消费,消费主义也非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这是反思的现实前提。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找来两位好友,从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物品全生命周期角度,聊了聊「新型消费观」:消费教育、用消费投票、有机棉、减少购买(Buy less)、以及户外爱好者社群如何获得自然教育等等。现代社会罢黜了公共意义,消解了个体的公共责任,人被异化为只剩下生理需求,这是消费社会的思想背景。在一件商品的全生命周期(LCA)中,制造和废弃阶段对消费者隐形而不可见,却产生最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是消费社会的组织形式。本期嘉宾杨致远最后一段话说得太好,分享在这里:“过有态度的城市生活,就是试着建立自己的购买标准,了解自己购买的物品,尽可能长久地使用它,找到生命中一些购物之外的事情去做,那才能带给你更深层的精神上的喜悦。消费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为了生活而消费,而不是为了消费而活着。”这是「未来生活」系列的第一期。【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Eric,户外爱好者,Patagonia品牌负责人杨致远,工业设计师,旧好商店联合创始人【本期剧透】10:30 当代生活决定了我们很难做到不消费11:30 消费主义不是中国特色现象,消费社会的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罢黜了公共意义、人被异化为只剩下生理需求18:45 如何通过消费进行消费教育24:30 Patagonia:做保护地球的商业,是因为一群户外爱好者对自然真切的爱28:00 1994年,Patagonia决定全面使用有机棉30:00 Worn Wear计划,衣服坏了就拿去修补32:00 潜水、冲浪、登山爱好者对环境恶化的感受是直接的、真实的38:00 产品全生命周期(LCA):制造-使用-废弃,但制造和废弃阶段对消费者是不可见的,却产生了最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49:00 最早的摇粒绒衣服55:00 能够频繁在二手商店看到的品牌说明品质过硬,价格稳定65:00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物品最大的礼貌71:00 我们可以用消费投票吗82:00 重建我们对消费的理解【本期音乐】片头曲:Michael Jackson - Heal the World片尾曲:HIB,五六 - 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undefined
Nov 21, 2020 • 58min

万玛才旦:我关注人的孤独、苦难和一些基本的境况|创作者系列

【主播的话】作为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藏地导演,万玛才旦的创作“集中展示了现代藏人精神生活的深层状态”(媒体评论),且持续影响着藏地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们,甚至有论者称他开启了「藏地新浪潮」。万玛才旦最近的三部电影《塔洛》《撞死了一只羊》和《气球》均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在新片《气球》于11月20日公映之前,我们邀请他来节目做客,聊了聊这些年的创作思考。万玛才旦的创作里反复出现轮回主题,他说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只要试图描述藏地生活就无法避开的「现实」。这些年以万玛才旦为代表的藏地电影创作中,都有了去宏大叙事的趋势,而更多呈现藏地真实的生活日常、刻画人物和内心,也邀请更多观众放下前置的“猎奇化”滤镜。万玛才旦说他的创作里一直有种「孤独感」,这跟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万玛才旦既是导演,也是小说家。事实上,《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都改编自他自己的短篇小说,令我好奇的是,这个既会写小说又能拍电影的“文艺青年”是如何炼成的?在这期节目里,他回忆了自己如何受到八十年代文学浪潮的滋养,儿时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岁月,当小学老师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及至开始电影创作时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这是「创作者」系列的第一期。【主播】孟常(微博@孟常)【嘉宾】万玛才旦,导演、编剧、作家(微博@万玛才旦-pematseden)王小笨,北方公园主笔【本期剧透】05:45 创作缘起:从十几年前北京的一只红气球到《气球》09:00 为什么《气球》里有性别意识的觉醒,却构不成反抗:信仰和现实如何抉择?14:30 万玛导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轮回”主题18:00 导演万玛的创作有没有母题?24:45 万玛导演:形式即内容,写小说和拍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互有帮助28:10 电影里对话太重要了30:55 八十年代后藏语的现实主义文学和诗歌有很强的社会意义36:40 又写小说又拍电影,那么文艺青年万玛才旦是如何成长的?42:20 如何看待「藏地新浪潮」和藏地年轻的创作者?45:00 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47:00 藏地题材的创作去宏大叙事,接近日常和内心【本期音乐】片头曲:Michel Legrand - Vivre sa vie片尾曲:Georges Delerue - Les Chevaux du Fer【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undefined
Nov 13, 2020 • 1h 31min

我们一岁啦: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50期

【主播的话】2019年11月7日,在一顿南京大牌档和许多个微信电话之后,《不合时宜》播客成立了。那时我们三个人开玩笑:看看能坚持多久?第一期节目的名字就是《「不合时宜」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100期》。如今一年过去,我们已经做了50期(此处应有掌声)。这一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的喜爱、关注和支持,但也被下过节目、遭过谩骂。我们建立了起数百人的听众群、志愿者群,登上了《经济学人》,还被多个播客平台推荐过首页。我们在节目中披露的个案,带来了一整个公益行业对于性别议题的重视,并作出了系统性的改革。正如我们的名字一样,在节目中我们谈论那些不合时宜的人类、事物与生活方式,也关注社会中那些拨动你我神经的新闻事件和文化议题。 觉得好像已经走了很远,又觉得好像才刚刚出发。11月22日下午,我们将在北京举办一场不合时宜一周年的线下派对,欢迎你来玩。报名方式请详见不合时宜微信公号的最新推送。ps,本期节目结尾处有来自听众的彩蛋。【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05:40 第一期番外是如何录制出来的?07:10 孟常:还没有能力去描述和回忆202008:07 《不合时宜》播客是孟常所有side project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个吗?09:09 若含:听到观众发来的语音留言,关键词是“联结”11:05 若含:2020年把我变成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13:18 若含:在节目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然后发生了什么18:40 磬:通过播客的形式,讲述个体经历,推进公共讨论19:37 孟常:对985相亲局这期节目的补充观察,为什么呈现不同的观点是如此重要27:40 统一回应:几个常见的批评30:00 孟常:为什么大家要喊我常老师?32:47 由一顿南京大排档开启的播客旅程35:40 磬:做播客减小了我对自我暴露的恐惧,克服记者的中立强迫症39:27 用价值观筛选对象是比tinder更好的机制,《不合时宜》要不要搞相亲局?45:54 回顾最初起名的艰难:「不合时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47:12 全球听众发来的语音情书,十个听众与不合时宜的故事【本期音乐】片头曲:I Think of You - Rodriguez 片尾曲:Go west - Pet Shop Boys片中曲: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Louis Armstrong【延展资料】本期cue到的节目:《番外:「不合时宜」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100期》(2019.11.7)《过了6年,我终于说出这个秘密》(2020.4.18)《都市里的相亲焦虑和婚恋观》(2020.10.30)【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undefined
Nov 6, 2020 • 1h 4min

在士绅化的废墟上,重建城市想象

【主播的话】本期我们继续来聊”城市与人“。”士绅化“是都市发展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中产阶级侵入内城,把原本属于底层人群的城市空间占据。由于地价和租金都上涨,旧社区的原住民不得不迁出。在这一期里,我们从创造了”士绅化“概念的英国聊起,聊到柏林与谷歌的纠纷、士绅化带来的伊斯兰化,聊到阿姆斯特丹城市创新的”甜甜圈模式“,还有丹麦的阶层混居。孟常详细回顾了他所亲历的一场士绅化:香港西环。没有了修鞋修钥匙的小门店,只有整齐划一高楼大厦的香港,国际社群与老社区的烟火气,真的无法兼容吗?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士绅化?士绅化在带来隔阂和驱赶的同时,是否也能提供一些新的关于城市的想象?废墟上到底可以/应该建立起些什么?【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03:45 “城市与人”系列的初衷07:45 士绅化的概念09:30 欧美士绅化的发展脉络 15:09 “谷歌滚出柏林”的前因后果17:00 如何科学地看待士绅化?发展视角vs文化视角19:15 孟常亲历的香港西环士绅化27:16 “全球城市”的兴起与柏林难题38:39 国内士绅化与国外有何不同48:12 新的实验:阿姆的“甜甜圈经济“模式57:56 阶级混居的可能:丹麦为什么是个童话国家?【本期音乐】片头曲:Home - Gabrielle Aplin片尾曲:Tony's Letter - Michael Brook【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undefined
Oct 30, 2020 • 1h 46min

都市里的相亲焦虑和婚恋观

【主播的话】相亲节目、相亲网站、相亲角、相亲局……相亲并非新鲜话题,却总以各种形式刷屏。人们围绕婚恋所产生的困惑和焦虑,真实地呈现了当代都市生活的图景和心理。文艺作品里都在歌颂爱情,现实生活里却在标签化相亲。相亲局中人试图通过婚恋再次确认或提升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竞争位置,无论这个标签是财富、职业、户口、还是学历。焦虑在蔓延。但我对“985相亲局”这样的现象仍有困惑,更好的教育和更宽裕的资源难道不是该给人带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吗?是怎样的社会现实,把都市男女推向了如同二十年前报纸征婚广告版的「标签化相亲」?过去二十年间,随着性别意识的进步(如果有的话),都市里的婚恋观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请来沈老师和相亲局的组局人,试着把相亲现象背后的观念理一理。【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沈奕斐,复旦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婚姻、爱情和家庭社会学,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主讲人(播客:沈奕斐的播客)月亮,相亲平台创办人【本期剧透】04:00 985相亲局刷屏的背后07:30 都市人群为什么需要相亲13:30 婚恋焦虑是真实的,但相亲的时候为什么要给人贴标签?17:10 相亲局的组织者月亮回应争议:为什么985的标签是有效的22:50 国内的社会焦虑是客观存在的,小镇做题家不希望因为择偶导致自己现有的生活水平下降25:30 沈老师:要对标签化警觉,更好的教育和经济能力理应带多的选择自由35:30 爱情发生的条件是好奇和差异,而非相似,标签门槛阻碍了爱情的发生56:20 相亲局上的景象:男性要高于1米7,女性要低于30岁1:03:40 爱情跟相亲的区别就在于,人还是有感性的、非物质性追求的一面1:12:30 随着社会变迁,相亲现象中的性别意识有了哪些变化?独立现代女性更被接受了吗?1:25:00 社会发展推着男女两个群体往两个方向走了,但性别角色没有变化,因此需求才会错位1:30:00 催婚和生育年龄焦虑【本期音乐】片头曲:Got to Be Real - Cheryl Lynn 片尾曲:Way Back Into Love - Hugh Grant/Drew Barrymor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undefined
Oct 24, 2020 • 1h 30min

重塑敌友:美国大选将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的世界

【主播的话】再过两周,美国就将迎来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这场选举将给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在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又是怎么样看待这场选举的?这期节目里,我跟两位朋友:美国政治观察家Talich和俄罗斯观察家宾路尘聊了聊美国大选的国际影响。本期节目是由不合时宜与《美轮美换》播客联合制作的一期特别节目。欢迎对美国大选感兴趣的听众朋友们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关注《美轮美换》播客,了解最一手的大选观察。【主播】王磬(旅欧媒体人,微博@王磬) Talich(美国文化爱好者)路尘(俄罗斯政治长期爱好者,微博@路尘_把名字改短) 【本期剧透】03:00 欧洲为什么之前不看好拜登?欧洲人的桑德斯情结。12:20 欧洲主要国家对于美国大选的基本看法是怎么样的?三种情况23:50 如果Trump连任,欧洲准备如何迎接接下来的四年?30:45 Trump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42:00 为什么美国频频爆出乌克兰相关丑闻?1:07:15 如果拜登当选,欧美关系还能回到过去吗1:19:50 俄罗斯事务与欧洲事务的媒体、智库推荐【相关资料】Brookings Seminar: Foreign policy and the 2020 election: Implications for EuropeCargenie Moscow CenterMeduzaeuronewsPolitico EuropeFinancial TimesBruegelEuropean Policy Centre【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lich、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undefined
Oct 17, 2020 • 1h 42min

同性恋的污名、想象,以及现实

【主播的话】这期我们从“成都MC” 事件引发的舆论争议,系统聊了聊性少数群体在国内被审视、消费和污名化的复杂处境。一方面,性少数群体现实中的生存和权益空间在收缩,另一方面,公众对TA们的想象又带着猎奇、美化或误解的滤镜。那些更符合主流文化审美、迎合异性恋生活方式的“阳光中产好gay”赢得了赞美,可另一方面,很多同性恋也被这种内部的审美霸权压制和伤害。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诚恳地回应了围绕性少数群体那些流行的争议和误读,也梳理了几十年来同志权益运动在国内的变迁与发展。【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Alexwood,「BIE别的女孩」主理人(微博@BIE别的女孩 ) 杨一,忽左忽右、去现场主播(微博@杨一1)小铁,北京同志中心主任【本期剧透】03:50 网称成都 MC 事件梳理:文章剽窃、同志狂欢季、HIV 传播、性少数性空间的(再一次)压缩11:10 这次曝光透露出的两面性:一方面性少数的可见度在网络上受到控制和压制,另一方面,猎奇的目光也更加强烈,“为什么同样性质的大部分异性恋场所却被保护得很好?”13:10 同志群体对性行为接受度更高,这是一个迷思吗?“同志群体可能被所谓的公序良俗约束更少,而对性爱的表达更接近性爱本身,但是异性恋之间的玩法一点都不少,但是因为同性的关系,让性行为在大众眼中显得特别而已”,这其实就是一种性的霸权17:10 关于性等级和学者 Gayle Rubin 提出的 Charmed Circle:处于内环的性行为是 “好” 的 sex,外环是 “坏” 的 sex(具体请自行查找这个概念);而曾经被视为 “坏” 的 sex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在这个等级上发生变化,比如婚前性行为的接受度在变高,以及一些好 gay 们虽然是同性恋,但是性实践上因为很 “乖”,在这个性秩序上也可以 “提高地位”20:10 迎合异性恋生活方式和审美的同性恋们:阳光中产同性恋(阳光积极正直好gay,简称阳积正),以及 heteronormativity 和相对的概念 homonormativity;事实上很多同性恋也被这种内部的审美霸权压制和伤害,比如 “娘” 的、不够健美的、不符合 “主流” 形象标准的 —— 而这可能恰恰是异性恋主导社会的同化结果27:50 异性恋想象中的同志都是绝美和妖娆的?“你长得这么平凡,怎么可能是 gay”;“gay 都很有品味,都好看” 这个迷思是一个双刃剑,在 “正面化“ gay 的同时,也会边缘化不符合 “标准” 的 gay —— 这种过度的(自我)美化或许正是性少数群体不够被接纳的信号34:30 同理,lean in 式的 “女权主义” 也可能导向同样的等级:这么艰难的环境,我可以克服还可以成功,为什么你不可以?37:10 “gay蜜” 这个称呼的背后,可能是边缘身份的 “姐妹” 同盟感,但也可能只是一种社交货币41:50 性少数和女权运动之间的互动和张力42:50 本国同志运动权益进步一览1:苏联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变迁 50:00 关于同志的线下场所的重要性:关于东单公园、“渔场”、“干点”、“湿点“、前 app 时代,“彼此识别” 和 MC 之类的线下空间56:50 可男同性恋之外,拉拉和跨性别又有什么线下空间呢?这其中的性别差异在哪里?(强行插播一下,我们的月份派对 “鸡兔同笼” 正是给女孩及性少数打造的社区空间,本月派对就是10月22日下周四!详情请看今日次条推送!)61:10 对于性少数来说,“本来就没有几个(能够彼此识别的)安全空间,现在还越来越少”,尤其对于年长的同性恋65:50 本国同志运动权益进步一览2:去罪化,95年民营互联网发展和世妇会,民间组织的发展,2000年后的同志社群,2010年后组织的专业化,2014年后空间的进一步紧缩以及机构的进一步垂直化;性少数至今仍处于 “政治贫困”,但是同时,已经有很多案例推动了法律公正的进程71:50 关于 “扭转治疗”,在本国仍非常普遍,在 “西方” 也没有断绝75:30 “身份认同要好”(即自我认同自己的性少数身份且出柜),为什么这一点对于很多性少数公益从业者在伴侣的选择上很必要? 76:50 但是 “出柜” 这件事尤其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更加复杂:一定要踹开柜门吗?“你想要达到的并不是改变老一辈对于 lgbtq 的认知,而是让 ta 们接受你这段(同性)关系”;“出柜出不好,也是对家人的伤害”85:10 形婚和骗婚的区别,以及形婚和多元成家的关系86:00 出柜的重要性和迂回可能(提及吉野贤治的著作《掩饰》,由朱静姝翻译);各种失败的出柜经验95:20 “一个足够接受自己身份的性少数 个体,是绝对不会选择骗婚的”96:50 安全性行为和自我认同程度是相关的,“身份认同低的性少数个体,抗击社会压力能力会相对低,自我效能感也会比较差,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 ta 对安全性行为的实践”99:00 “HIV 尤其在中国不是一个同性恋的问题,异性恋感染人数也非常多”;以及关于 PrEP(HIV 暴露前预防) 【本期音乐】片头曲:Setting Sail - Various Artists,Gary Clark,John Carney 片尾曲:People Talking - Robert John Ardiff【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undefined
Oct 9, 2020 • 58min

往期回顾 | 在旅行的未知里 重新确认自我

【主播的话】本期节目首发于2020年4月11日。在不能旅行的日子里,我们怀念可以满世界跑的日子。过去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世界当今的面貌却让人意识到,这些理所当然让人想念,也值得珍惜。这期节目我们从记忆中的意大利出发,聊到了这些年中印象深刻的旅行记忆和我们对旅行本质的思考。去过几十个国家的@孟常 聊了聊自己在过去十年间发生变化的旅行观。刘子超在《午夜降临前抵达》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希望这期节目能为无法出行的听众们,带去美好的想象和自由的清风。【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02:40-11:42  我们对于意大利的记忆和印象11:42-15:47  身处欧洲的 Qing 聊了聊欧洲目前的交通现状17:08-21:11  去过的旅行地和你是否有意思是不能划等号的22:00-24:00  旅行最迷人的部分是丢入那些未知的经验之中24:00-27:14  为什么我们说 Tinder 是最好的旅行 App 27:14-30:10  Qing 印象深刻的旅行——拜访齐泽克之外收获的友谊之旅30:10-34:27  Ruohan 印象深刻的旅行——和一群天南海北的同龄人游学34:48-43:24  与人同行和独自出发43:24-结尾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为什么我们钟爱记者式的旅行【延伸资料】《午夜降临前抵达》 刘子超《旅行的艺术》 阿兰·德波顿现代主义绘画大师 爱德华·霍普【本期音乐】Amerigo - Patti SmithStay Alive - Jose Gonzalez【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undefined
Oct 2, 2020 • 1h 14min

关于女性处境,自由生活的一次漫谈

【主播的话】这次节目算是一次关于哲学、文学与现实生活的漫谈。我和胡桑老师从最近读过的一本名为《送奶工》的女性主义作品聊起。这本书是 2018 年的库克奖获奖作品,由北爱尔兰作家安娜·伯恩斯创作。讲述的是一个 18 岁的女孩,仅仅是因为她喜欢边走路边读书,而被一个代号叫做“送奶工”的人跟踪。结果在整个社区被人们诋毁。那些原本应该拯救她的亲人却熟视无睹。这两天,在微博上看到拉姆的新闻以及和女性有关的一系列暴力事件,深感这背后隐秘的联系,只是现实比小说还要残酷无数倍。我们在节目中谈到小说中的一句话:“如果没有人对你的身体施加暴力,没有人用赤裸裸的语言公开侮辱你,没有人露出嘲弄你的表情,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发生,你又怎么可能遭到什么也没有的攻击呢?” 这几天让我感到无比讽刺的是,在现实中,即使是遭遇了严重的身体暴力,也可能等于什么也没发生。女性的处境需要不断被提及、被反思。每个人都应当大声疾呼,否则我们每个人都会持续不断地身处在所有或隐形,或显性的暴力之中。【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嘉宾】胡桑,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译者、诗人。作品有《惶然书》《赋形者》(微博@胡桑)【本期剧透】03:00 《送奶工》的创作背景及作品介绍07:30 书中几个有趣的主题:为什么书中的人物都没有名字?为什么女性在社区中无法被拯救?11:20 女主和准男友之间真挚的感情,在整个社区看来反而是出格的12:39 分享我们各自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和现实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16:44 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是几千年来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前我们没有渠道在网络上集中的讨论和展示出来20:15 若含分享自己作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压抑瞬间24:10 胡桑老师在成长经历中目睹到的对于女性个体的压迫25:50 胡桑老师的学思经历,以及他对于女性主义身份的思考33:37 Trevor Noah 的故事,母亲在培养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孩子上所发挥的作用35:47 意识形态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男性也同样被男权社会的法则所压抑36:29 北爱尔兰是整个英国最保守的地方,作家所处的环境和他们作品内容间的联系37:32 传统力量对于现代人的束缚无处不在,但在具体历史成因上还是有所不同41:37 爱尔兰岛上为什么能诞生如此之多的文学巨匠?46:19 为什么欧洲文学让我们感到洗敬?46:48 作为哲学老师,胡桑老师如何看待年轻人是否自由的问题?48:26 曾经是一个美学时代,现在是一个伦理时代51:00 享乐主义在年轻人中渗透得很快,正因为单纯所以困惑52:27 若含补充:困惑还来源于可能性不断在变少的一种现状55:00 我们曾经许诺的自由的未来没有实现,而且加剧了困境55:31 从哲学眼光来寻找人的自由可能在哪里?61:35 我们需要更久远的、更绵延的力量——1)一个更自由的人需要学习经典:心智训练 2)不要孤独地活着,力量在连接中形成 3)谦逊,不要动用权力的力量63:11 亚里士多德:沉思的生活67:08 写诗也会让人更自由【相关资料】安娜·伯恩斯《送奶工》特雷弗·诺亚《天生有罪》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丹尼尔·克莱恩《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本期音乐】片头曲:This Feeling - Alabama Shakes 片尾曲:Che m'importa del mondo - Rita Pavone【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韩韩【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