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是一档由几位穿梭在不同时区的媒体人共同创立的谈话类播客。它以跨文化的视野和女性的视角,探讨当下中国年轻人最关注的公共议题、文化现象与生活方式。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Apr 25, 2021 • 47min
一位女性外交官和她的中国纪行
【主播的话】90年代中期,20多岁的英国人 Caroline 来中国背包旅行,不会说中文的她,坐火车去了北京、西安、阳朔、广州等地。2020年疫情期间,她以英国历史上第二任女性驻华大使的身份重访中国,开始了她新的中国旅程。她也有了一个中文名:吴若兰。我们和《别任性》的 Alex 邀她录了一期节目,聊了聊她在中国的旅行、从家乡考文垂到剑桥的教育经历、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穿梭的思考,以及身为一名女性外交官,意味着什么。【嘉宾】Alexwood,”BIE的女孩“主理人,播客《别任性》主播吴若兰,英国驻华大使【主播】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1:30 中文名吴若兰的来源2:30 在中国使用社交媒体4:30 90年代第一次来中国做背包客的经历5:30 开始上夜校学汉语7:50 90年代在中国旅行,不会讲中文,就靠 lonely planet?9:45 做外交官之后,还能随意到处旅行吗?12:28 春节在当地人家里过的13:32 法语、德文、俄文,语言学习能力如何来的16:20 关注女性教育权的议题,源于在考文垂长大的经历17:40 母亲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8:40 英国议会30%以上是女性议员20:40 在英国脱欧中,负责“不离开欧洲”部分的谈判21:30 媒体如何呈现女性形象23:10 作为外交官如何设计自己的着装风格和公众形象?30:30 历史上第二位女性驻华大使34:30 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的影响38:30 制定政策时需要更多女性的声音41:30 如果一位女孩想成为外交官【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18, 2021 • 1h 24min
不时夜谈 02|归来与启程
【主播的话】时隔两个多月,不时夜谈终于回归了!这期节目比较特别,它是我们在两个不同的夜晚分别录制完成的,中间相隔了一个月时间。为了让内容听起来更丰富,我们把两期夜谈内容剪辑到了一起,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听起来可能会有某种迅速跨越了时间的奇异感受。本期节目是「不时夜谈」的第二期,我们聊了聊最近状态的变化、未来的计划、春节的大理旅行、对舆论环境的观察以及最近喜欢的电影和书。———————————————————————————「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主播】若含(微博 @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上部4:30 磬从海外回国的过程和难度6:18 若含也要启程去欧洲念书了,但我们不会解散!9:40 工作一段时间去念书会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希望尝试什么17:11 我们重新聊了聊留学这个话题29:00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无依之地》下部40:00 磬已经回来啦!撒花,隔离的感受。51:32 我们对于上期节目“出育率断崖与老龄化”的一些反馈和补充59:32 最近在舆论场上出现的“取消文化”背后是什么导致的?1:09:11 聊完了严肃的,还有一些寄情山水的内容——大理之旅的分享【相关资料】电影:《布鲁克林》约翰·克劳利 《无依之地》赵婷书: 《回归故里》-迪迪埃·埃里蓬【本期音乐】片头:Breakfast in Bed-Jazzinuf 片尾:The Magic Carpet-Jazzinuf【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11, 2021 • 1h 27min
出生率断崖与老龄化,会倒逼一个善待生命的社会吗?
【主播的话】本期是一期串台节目。串台主播是我们的老朋友凉意。熟悉不合时宜的听友们可能会记得,去年我们曾录过一期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节目。凉意本人是一名非暴力沟通培训师。本期节目我们从一个今年以来引发关注的社会现象谈起:出生率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养老的讨论。我们从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聊到对于生育、女性处境、社会政策、养老很多问题。本期节目也可以在凉意的播客《超智游戏》【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串台主播】凉意(公众号:有点凉意;播客:超智游戏)【本期剧透】9:15 2021年初的“离婚冷静期”和关于出生率的一些数据10:34 从我们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为什么会关注养老问题17:41 疫情下各国出生率都在锐减,全球减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2:24 如何理解生育率下滑、进入老龄化这个现象?23:46 凉意为何觉得是掉进了“提问的陷阱”?29:12 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35:00 促使反思:我们生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40:26 不想我的太太因为生育而“坐牢”49:03 能否接受孩子跟我们自己没有基因上的联系?55:07 每个人都活成一个孤岛,缺失了传承的经验58:53 男性人口学者讨论生育和女性,像是农户在讨论牲口1:06:38 女性能够享受生育权利是她们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1:10:36 影视作品里的末日题材,重启社会的渴望是怎么来的1:14:52 你们怎样想象自己的老年生活的?【本期音乐】La Mer (Beyond the Sea) – Avalon Jazz Band【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圆圆【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7, 2021 • 1h 1min
反思性别刻板印象:练瑜伽的男性与打拳击的女性
【主播的话】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地狱。健身作为一种当代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年轻人的青睐,性别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引人关注。传统上人们认为,女性会更偏好柔软型的运动,如瑜伽;而男性会更偏好力量型的运动,如拳击。然而,天猫消费洞察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购买拳击手套、而越来越多的男性正在购买瑜伽垫。男性练瑜伽和女性打拳击的背后,既是跨性别消费的流行,也是中产健身方式的变化。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各自的健身经验聊起,谈到运动里的性别刻板印象与污名化,健身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身体的关系。本集节目由不合时宜与天猫联合出品。【主播】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1:43 我们各自的健身经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健康是一种什么感觉8:19 成长过程中运动意识是如何崛起的 11:53 足球爱好者社群与男性共同体16:04 关于运动的性别刻板印象18:18 孟常的瑜伽体验23:53 会去上瑜伽课的男生很拉好感26:24 不同的瑜伽类型和瑜伽课的“内卷化”32:13 瑜伽的历史:最开始是贵族男性练,但为何后来不被认为是男性运动?34:33 运动作为一种社交货币,联结社群的作用38:22 报告显示,瑜伽又正在变成城市年轻男性的新爱好40:55 打拳击的女性也在越来越多,一个硬币的两面45:42 “不在框架内的自由感”,觉得这个人不受限47:36 我们应该朝去性别化的方向去看待健身这件事50:12 挥拳的时刻,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一种决定感53:54 运动、消费、流行文化与平台的相互影响58:07 运动带给我们心态上的变化:意识到身体潜力的魔盒【延伸阅读】天猫趋势中心联合青年志发布的《打造Z世代下的他品牌》【本期音乐】片头/片尾音乐:Orbiting a single planet by Quantum Jazz【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6, 2021 • 1h 20min
在有性别意识的亲密关系里,重写性别剧本
【主播的话】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女权主义者还是「直男」,抛开观念和言语,总是要活在具体的生活日常和生命经验里。所以,ta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ta们结为伴侣、组成家庭后如何实践?当「性别」从舆论场进入最亲密的场域,所谓的”对立“就被隐没、抚平了吗?如果伴侣双方都具备现代性别意识,可以给亲密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期节目邀请了两对伴侣进行对谈:沈老师和商老师,郭导和孟常。孟常和沈老师刚刚合作录制了一个专门聊社会性别的系列播客「在2021年聊性别」,即将在小宇宙上线,所以想趁这个机会邀请各自的伴侣来聊一期番外,看性别意识是否真的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以及为什么在如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有性别意识。【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郭容非 ,导演沈奕斐,复旦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婚姻、爱情和家庭社会学,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主讲人,「沈奕斐的播客」主播商建刚,法律人,「沈奕斐的播客」主播【本期剧透】05:00 到底什么是性别意识?07:14 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是女权主义者是怎样一种体验?12:59 男性女权主义者可能吗?18:04 存在“伪女权”吗?19:40 性别意识可以如何改变男性?25:30 性别意识如何化解亲密关系中的矛盾?26:05 男人不给女人花钱是不够爱?29:00 跳出性别规训让关系更轻松37:30 女性更擅长整理家务,男性不该用化妆品?39:00 没有性别意识的中年男性会很惨50:20 职场中的性别歧视64:00 在亲密关系中女性该起主导作用?68:00 如何用性别意识处理两性差异?74:00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有性别意识?【延伸阅读】如果你对系列播客「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可以在「小宇宙首页」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首发一个月内都可以半价24.9元购买。现在节目已经更新到第6集,接下来每周一会固定更新2-3期,一共13集,提纲在购买页面上,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本期音乐】Mystery Of Love - Sufjan StevensJust Like Honey -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阿澄【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2, 2021 • 1h 14min
创作者003|李静睿:只有日常生活是不够的,人需要公共生活
【主播的话】有八年时间,记者李静睿冲在新闻的一线,报道变幻的大时代;随后十年,作家李静睿“躲”进了虚构的世界,写起小说;在互联网上,她以“阿花”而被人熟知,分享生活,评述世事。本期创作者系列,我们请来了关注已久的“老朋友”阿花,聊聊她这些年从记者到作家的学思历程。阿花还是会羡慕那些还在做记者的朋友,而自己做了“逃兵”,远远地用小说进行表达,她说,作家自有其公共责任,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记者提供事实,人是不能够被日常生活淹没的。【主播】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嘉宾】李静睿,作家,著有《慎余堂》《北方大道》等。(微博:@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本期剧透】03:41 从阿花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慎余堂》的创作聊起15:10 小说创作的周期很长,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惶恐和不确定感的17:00 家乡是滋养和影响作家很重要的因素,作家很难抗拒18:00 全职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22:20 阿花:很怀念做记者的那段日子,08年经历了重大的精神转变28:00 很羡慕和尊重还留在一线的记者朋友34:00 面对复杂的大时代,如何平衡躲进书斋和公共发声?35:00 公共生活需要专业的机构和记者提供事实,只有观点是不够的39:00 写作的公共性44:00 警惕被日常生活淹没,并不是占据主流的生活范式就值得追求46:00 家庭和育儿生活对知识人意味着什么?53:00 阿花如何回应当代生活的现实焦虑55:10 阿花聊如何跟伴侣探讨观念【本期音乐】片头:月-いろのみ片尾:呼吸-いろのみ【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2, 2021 • 1h 30min
看机器猫长大的80后,成为了最焦虑的父母
【主播的话】我们又聊了教育焦虑。一直以为这是离我们三人很遥远的“社会议题”,直到最近才意识到,那些加入”教育军备竞争“的年轻父母中,已经悄然出现了我们同龄人的身影。 而80后们,正处于ta们的30-40岁,全副武装投身在这个时代的苦与乐里。这是一期和播客“问题青年”的串台,我们邀请了「少年大不同」主理人陈瑜,探讨教育在当代的问题和可能性。陈瑜是记者出身,后来长期从事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很多一手的教育观察和家庭案例。一个前来寻求帮助的孩子曾对她说:爸爸妈妈活得不幸福,我不要过那样的生活。如果我们这代为人父母者希望改变“教育”的底层代码,可能在想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之前,需要先问问自己,希望度过怎样的一生。需要持续自我教育和成长的,是每一个成年人。【主播】孟常(微博:@孟常)【嘉宾】Lisa,「问题青年」主播,「青年志」创始人,一个9岁孩子的妈妈。陈瑜,「少年大不同」主理人,去年开始做「少年发声」栏目,亲自采访了20多个孩子。【本期剧透】04:05 今天学历贬值给家长和社会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本质原因是今天“唯分数论”、“唯金钱论”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主导,家长似乎已经被裹挟到无从思考。本质上就是不能接受孩子是一个快乐的普通人。06:45 上升渠道流动性的下降带来整个社会分化,传导到了教育领域,导致教育资源进一步集中倾斜和分化。12:44 中上收入和高学历家庭通过激烈的鸡娃竞争,意图完成精英的自我复制。17:39 学历不代表一个家长的格局和眼界。21:02 不同代际的家长是否会呈现出对教育的态度的不同?80后家长的焦虑性是更猛烈的。28:22 如果把孩子当作品来塑造,他们的情绪和心理会有很大压力,因为谁都不能背负另一个人的期待。30:52 但凡有闲暇时间的孩子,都有自我探索的可能,会生发出相应的兴趣,产生“学习动力”。40:32 为什么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学业至上”的观念,家长变成辅导员,亲子关系的疏忽,对孩子情绪关照的缺失,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54:29 爸爸妈妈应尽职责,可能是要去挖掘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资源,最后让他去成为他自己。59:01 作为家长,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如何在未来过上一个好的人生,而不是帮助TA考学和就业的。01:00:50 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一是要培养孩子构建幸福的能力,二是TA的自我实现以及与他人的共建。01:03:28 我们现在聊到关于教育的焦虑,其实都是在对教育进行采购。01:18:01 认识到教育系统中的异化,真正意识到它是不对的,就不会再焦虑是否“比别人强”,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本身,就是有毒的、被异化的。01:20:51 在这条唯一的轨道上恶性竞争,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者。与其花费全部精力拼命奔波,不如接纳孩子做一个“普通人”,培养他的特长,让他有对自己这个人的自信。【延伸阅读】《爱、金钱和孩子》[美] 马赛厄斯·德普克 (Matthias Doepke) / [美]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美] 劳伦·A·里韦拉【本期音乐】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Pink FloydMelancholia - Godmode【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王黎子【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r 26, 2021 • 1h 24min
创作者002 | 彭剑斌:我从来没有准备好要成为一个作家
【主播的话】彭剑斌生于湖南。高中原本是一个成绩优异的理科生,爱上文学后,突然一发不可收拾,果断弃理从文。读大学时,他一直默默写,既不给人看也不发表。毕业后在贵州成为业务员,他的小说集《不检点与倍缠绵书》就诞生在穿梭于不同地点间的路途中。在我们的对谈中,他提到过去从没想过自己的作品会被发表,会成为一个作家。创作最初只是单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在本期节目里,我们与获得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者”提名的彭剑斌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的漫谈。从他的家乡湖南聊到书写对象贵州,从他的文学启蒙谈到作方法,这期节目尝试回答:文学可以为我们关照人类提供一些怎样的想象。【嘉宾】彭剑斌:著有《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不检点与倍缠绵书》【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3:10 从彭剑斌的两部作品《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不检点与倍缠绵书》聊起7:15 在贵州“写诗”是一种很少人尝试,并且也很特别的事情9:50 作者所指的书里的“南方语言?是什么,如何应对语言的欧化问题?13:00 彭剑斌分享自己的文学启蒙经历17:18 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样的意义?21:43 作为一个创作者,作家如何去处理和潜在读者之间的关系?26:20 文学创作的冲动来自于哪里?作者会区分公共表达和私人表达吗?32:00 我们各自的文学启蒙经历,抽屉文学对那一代青年的影响34:00 北大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小说家而是培养文学批判家,评论家40:52 家乡对于创作者的影响是什么?文学上的帮助是什么?50:14 当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你的触觉会变得钝化。流动和漂泊的感觉就不会那么敏锐1:03:00 写作的时候对于不构成重大意义的细节产生感知。“写作遵循生活的动向,语言也是生活世界里的语言”1:17:00 “在 20 多岁时,我在写作上很有优越感,等我到了 30 多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别人写得不好,是因为生活过得比较好。ta 们在生活上是成功的人,而我是失败了的人。”【本期音乐】片头曲:Sonata in E Minor, BWV 1023: Adagio ma non troppo - Davitt Moroney片尾曲:Sonata for Viola da Gamba in G Minor, BWV 1029: II. Adagio - Jordi Savall【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r 19, 2021 • 1h 38min
记者、女性、异乡人:关于身份认同的一次漫谈
【主播的话】在一个杂草丛生的世界里,成为记者是一个有些偶然又有些必然的事件。在意外成为一名驻外记者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女性榜样。我们在记者的职场上拓荒,在异乡人的挣扎里书写,在女性身份带来的恶意与善意之间反思与寻路。是这些女性同行和女性榜样一直在提醒我世界的广阔,和成为人的广阔。【主播】王磬(微博@王磬)【嘉宾】lulu:某中文媒体的国际版主编,常驻布鲁塞尔,专长跨境的国际报道,“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报道中国”。Indie:某国际媒体的驻美记者,兼有中文报道和英文报道,文字、广播、电视均有涉猎,“给中国解释世界、向世界报道中国”。【本期剧透】5:06 围绕我们共同关心的三个身份:女性、记者、In-Betweener6:27 你们如何对“成为一名记者”产生兴趣,现在所从事的细分工种是什么10:09 新闻是一扇传送门,通过这扇门去接触到不同的人13:46 哪些女性记者对你们产生了榜样式的影响(role model)17:57 如何看待“讲故事”(storytelling)的魔力和吸引力?23:06 成长过程中是在哪些时刻体认到自己的女性身份27:32 来自年长女性的恶意有时候可能是最伤害女性的30:43 出国多年之后,如何弥合与国内家人之间的认知鸿沟33:17 中国与世界的摩擦,驻外记者往往最先感受到水温变化37:14 对中国身份的认同、对出国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44:59 我们各自对于好新闻的定义49:58 中外媒体上存在“时差” 51:29 如何看待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的个性化表达1:00:06 选择出国旅居:在他乡看到的都是给故乡的启示1:07:49 探索去中心化的生存方式,寻找离散现实里共通的人类体验1:09:13 驻外记者 vs 移民作家的角色变化1:11:05 向中文读者解释世界,为世界报道中国,可以不矛盾1:18:38 何伟的报道里很少出现美国,但中国记者似乎都难避免“China obssesion”1:25:29 初心问题:为什么到现在还在做记者?1:33:56 三十岁对你们各自来说意味着什么?【延伸阅读】lulu一席演讲《在边界,在孤岛》【本期音乐】The Newsroom【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r 12, 2021 • 1h 19min
成为母亲:关于育儿、母职和女性生命叙事
【主播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母亲“要么被框定于只属于女性的生命叙事,要么被赋予了过多的社会化阐释。当它与当代生活里的焦虑叙事合流,育儿围城内外的人,态度似乎都变得暧昧起来。过去的观念已然陈旧,新的共识还在路上。真正重要的是,它对于女性自身来说,意味着什么。当一个现代女性决定成为母亲,她会进入怎样的情境:孕期会很难熬吗?会产后抑郁吗?伴侣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陪伴吗?要付出事业上的代价吗?抽象的观念需要具体的生命经验去确认。我们去找年糕妈妈聊了聊,她是最早在互联网上活跃的母婴育儿博主之一,也联结了无数的中国家庭和妈妈群体。糕妈最近刚出了书,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怀孕和育儿的经历,与我们一起反思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父亲的育儿职责,以及一种良性的、父母平等参与的育儿实践。本期节目由不合时宜与年糕妈妈联合推出。【嘉宾】年糕妈妈(微博:年糕妈妈)知名母婴育儿博主,著有《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0:42 开场,年糕妈妈介绍,知名育儿博主,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1:40 为什么我们会关注生育和育儿这个话题,过去的观念是陈旧的3:40 作为一名医学生,为什么会走上育儿博主这条道路?4:43 在育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惑,因此展开了寻证和大量搜索资料的学习过程6:10 当成为一个挑战大众常识的孕妇之后,糕妈收获到的惊喜和遇到的挑战分别是什么?8:10 如今社会上有哪些关于生育的陈旧观念,比如孕期不能喝咖啡,不能有性生活,这是真的吗?10:21 大众对于怀孕母亲的判断和谬误通常来自于哪里?12:10 成为母亲就等于牺牲吗?14:37 糕妈在怀第一胎和第二胎时完全不同的体验和心态16:15 糕妈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也赋能了更多女性20:11 女性如何去抵抗社会的规训,经济独立很重要 28:00 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30:00父亲在育儿当中承担的角色,应该如何与男人共同分担育儿职责33:00 欧洲的制度如何保障父亲承担更多育儿职责 39:00 如何转变伴侣对待育儿的态度48:00 东亚社会丧偶式育儿的现状51:00 女性的第二轮班53:00 年糕妈妈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和抵抗育儿焦虑的方法56:00 生活即教育1:01:00 怀孕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糕妈自己的经历—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设限【本期音乐】片头音乐:Springish by Gillicuddy片尾音乐: Passing Fields by Quantum Jazz【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