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
undefined
Apr 7, 2021 • 1h 21min

【随机波动046】进步者还是保守派?一次与刘擎的双向提问与各自反思

这也许是我们做播客两年多时间里最特殊的一期节目。我们从晚上8点半开始录制,一直聊到深夜11点,在录制前我们就舍弃了提纲,以一种完全不设限的方式开始对话,我们不仅向嘉宾提问,也被嘉宾提问,甚至跟嘉宾展开了辩论。而本期节目的嘉宾就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最新一期《奇葩说》的导师——刘擎。   这是一次艰难而诚恳的聊天,它缘起于又不断回到刘擎老师对自己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作为一名相信并且积极投身于进步主义的学者、知识分子,他近年来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落后了,是不是变得越来越保守了。如果是的话,那么是他变了,还是时代的坐标系变了。   为此,我们几乎聊到了所有可以“检验”一个人是进步还是保守的议题——Black Lives Matter、MeToo运动、政治正确和Cancel Culture。刘擎老师提出了很多非常敏感却也十分重要的问题,比如,在MeToo运动中,我们可不可以也谈受害者的责任;再比如,为了让一部分人不受到冒犯和羞辱,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对另一部分进行言论限制。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很多对他的好奇,比如他是如何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男性的特权的;在结构性的不平等之下,男性可以有不被结构决定的主体性吗;再比如以哲学教授的身份参与综艺节目,是否担心哲学被工具化和鸡汤化。   我们无法确定,在所有这些讨论中双方的共识是否是大于分歧的,如果真的存在一个进步主义的坐标系,经过这次聊天,我们是否对自己的位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或者更坚定的态度。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在努力地倾听对方也表达自己,而在对话结束之后,我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追问和反思也还在继续。 【本期嘉宾】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新浪微博@刘擎ECNU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3:51]刘擎对随机波动的好奇 [07:10]文化政治的凸显,以及刘擎面向公众表达观点时的犹豫 [10:20]再谈Metoo运动 [14:20]倡导”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应然和实然 [21:40]讨论复杂问题时,在立场上维持某种坚定性相当考验人 [26:30]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男性有“原罪”吗 [31:20]奇葩说更像律师型辩论,表演性居多 [37:20]再谈cancel culture:是否一定有人要被禁言 [49:10]平权和女权,区别何在 [54:02]再谈杨笠和被她冒犯的男性 [62:50]是否随着时代进步,曾经的进步派就变成保守派 [65:50]在亲密关系互动中ask for consent,是否会损害“浪漫” [74:50]哲学能否既不工具化也非鸡汤化地走向公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 《2000年以来的西方》 刘擎 著,一頁·当代世界出版社,2021 《纷争的年代》刘擎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Snow View, by林强,from《贾樟柯电影音乐作品集》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surplusvalue@163.com。
undefined
Mar 31, 2021 • 1h 1min

为什么历史上打拳击的女性很少,但21世纪拳馆里的女性很多?| 随机波动 x 天猫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天猫公布了一组消费数据。数据显示,即便是在疫情的影响之下,2020年在天猫上购买拳击手套的女性消费者依然翻了一番。女性拳击热在天猫上演变为新的消费潮流,一批新消费品牌成长起来,传统运动品牌也开始专为女性推出搏击相关的新品。在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到这项历史上由男性主导的运动之中。女性在其中探索身体、挥洒汗水,同时也在重新定义传统的性别气质。从世界冠军到普通人,女性在身体训练中更多是被规训还是被赋权?在男人婆和金刚芭比之外,女拳手能否超越刻板印象和男性凝视?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想要聊一聊消费趋势背后关于女子拳击的文化史。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4:50]社交网络的景观化让拳击这类男性主导的运动更加可见 [06:11]社交网络晒照片中的男性凝视 [08:12]“假装在健身”的话语存在何种问题? [10:50]运动时尚的兴起意味着运动服装进入日常 [13:07]古代西方拳击运动与男性气质的关联 [15:10]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拳击为何遭到禁止? [16:20]从早期女性拳击着装变迁看男性凝视 [19:40]女拳手如何在男性主导的拳击运动中定位自我 [26:20]为什么有职业拳击比赛、篮球比赛,而没有跳房子比赛? [30:32]拳击运动中男性气质的变迁以及文化建构的影响 [33:50]拳击运动中的暴力与快感 [38:20]拳击运动中人对身体的控制 [40:50]《姐姐妹妹的武馆》VS《百万美元宝贝》 [48:20]拳击运动对身体的规训 VS 身体的自主化 [53:07]女性在学拳过程中面临的性别问题 [54:20]也有越来越多女性在参与爬山和越野跑等运动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We Build with Rubber Bands, by Blue Dot Sessions 片尾:Welcome Home Sonny, by Blue Dot Sessions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surplusvalue@163.com。
undefined
Mar 24, 2021 • 1h 39min

【随机波动045】今天我们如何教育男孩?性教育也是性别平等教育

从男班长暴打女生到16岁同性恋男孩遭遇欺凌,从厌女言论遍布大学生社交平台到女性卫生用品互助盒受嘲讽,每当看到这类新闻,我们总是不禁要问:现在的男孩怎么了?男孩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于是我们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希望与她聊一聊今天国内的性教育现状,以及“阳刚之气”、儿童欺凌、性别平等观念缺失等问题。 从刘老师读小学的60年代到适野建国在2000年前后接受的学校性教育,其方式都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和进步——男女生分开讲授生理卫生知识,连“月经”一词都说不出口。在刘文利组织的性教育课堂上,男女生有权利学习同样的科学知识,男生也可以触摸和了解卫生巾。他们真诚、坦率而开放地告诉孩子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希望在有关性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孩子建立人和人之间既亲密又负责的关系的重要能力。这也是刘文利一直强调的“全面性教育”,既是知识、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也是让孩子获得健康、福祉和尊严的道路。刘文利教授以儿童发展的角度审视未成年人的厌女言论或暴力行为,认为性别不应成为看待儿童发展问题的单一视角,她从黑暗处和裂缝中看见的是性教育的缺失和机会。她认为,儿童的成长环境一定是开放复杂的,性教育是成年人施加正向力量的难得机会。 在交流中我们也发现,全面性教育不只是知识+价值观的教育,也是对于全社会的教育,童年性教育缺失的家长和老师很多也耻于谈性,一再推迟和回避这一教育过程,甚至无法面对阴茎、阴道这类科学名词。另一方面,作为性教育工作者的刘文利也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不断面对新的挑战——比如,什么是耽美?为什么一些孩子如此喜欢?他们在其中折射了怎样的情感?她希望在开放而安全的课堂环境中与孩子们探讨一切问题,为孩子们搭起“思考的脚手架”。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我们超出了成年人/未成年人、男性/女性的二元对立,去学习如何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看待个体,“我们如何培养人,就如何培养男孩。”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 [05:10]刘文利老师是如何接触到性教育的 [05:40]生理卫生课普遍跳过生殖这一章 [07:20]60年代和90年代未成年人性教育比较:基本没进步 [13:30]如何在教育中对月经去羞耻化 [15:10]性教育不该男女分开,未成年人应该一起接受教育 [18:50]何为“全面性教育” [24:03]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29:38]2020年性教育被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何是一个里程碑 [33:10]基于二元的性别划分方式有何危害 [38:20]“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是一种刻板印象 [42:30]“男孩危机”不但有性别维度,也有青少年发展的维度 [48:50]教育是双向的、互动的,孩子也可以带动父母 [56:20]性器官的去羞耻化在儿童中更容易开展 [1:01:30]性器官和其他身体器官一样,我们需要描述性器官的语言 [1:07:20]性教育是对全社会的性教育 [1:09:32]如何鼓励教育者对性器官和性用品脱敏 [1:16:30]孩子喜欢触碰性器官,家长该如何处理 [1:24:20]孩子喜爱耽美作品,家长和老师要如何面对 [1:30:30]教育的本质:把孩子当人看待,耐心聆听,平等交流 [1:33:20]我们如何教育人,就如何教育男孩 【本期主题插画作品】 Gender Matters?手工书,咚咚(wb: 萝卜咚lobod)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These Kids Don’t Need Me” byThe Newton Brothers,from Detachment OST “Montage of Everyone’s Life” byThe Newton Brothers,from Detachment OST 片尾:Boys Can Cry by Meg&Dia,from Happysad 片头使用的声音素材来自央视新闻《新闻调查》栏目20171216 幼儿园里的性教育课(http://tv.cctv.com/2017/12/16/VIDEXGFv54cALrt0vtl3ljac171216.shtml)以及百度百科刘文利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6%96%87%E5%88%A9/6113775?fr=aladdin)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surplusvalue@163.com。
undefined
Mar 17, 2021 • 1h 30min

【随机波动044】理解一棵树:人类与荒野之间,存在与阐释之间

在一个不是很美好的春天,我们决定在头脑中出走人类世界,聊一聊美好的树。在对话中我们发现,因为树距离人类历史和社会如此之近,因为树的痕迹——从窗外的绿荫到手头的书纸——遍布我们的生活,因为人类无法克制地将资源观和道德观加诸树上,我们谈的树仿佛不再是纯粹的树,谈树也是在谈自己,每个人从自己的经验和阅读出发,看到不一样的树以及树的不一样的面向。 从卡尔维诺的男爵到刘亮程的村庄,树在他们的书写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北京街边的苹果核到华南植物园的老树桩,树的生命形态启发了怎样一条理解生命的新路径?从救援遭虫害的行道树到面对树葬次年的一树杏花,与植物建立关系如何影响我们对环境的知觉与情感?从东北的林区衰落到俄勒冈的森林再造,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一棵树背后的复杂生态关系?从日本匠人眼中的扁柏柳杉到人类学家笔下的松茸真菌,当我们挣脱出竞争/合作、利己/利他的二元视角重新审视一片森林,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核心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从而真正向一棵树学习如何生活。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4:48]植物会改变我们理解生死的方式 [13:34]树在高度和历史上都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围 [18:59]树既有强大的生命力又对人类毫无威胁 [20:03]森林是介于人类社会和荒野之间的存在 [22:46]树连接了地上和地下,连结了我们和故去的亲人 [27:03]春天的到来会给人复杂的感受 [29:00]植物的母体和生殖隐喻 [32:21]“奉献树”的寓言 [45:55]树如何感知人的存在? [54:07]不把树当做资源,人和树可以共筑“移居的此时此刻” [57:30]建国印象中东北的乱砍滥伐和林业衰落 [1:08:49]资本主义如何异化了人又异化了树 [1:12:29]进化论是19世纪大写的资本主义 [1:17:02]美国自然文学的两条脉络 [1:23:45]植物教会我们如何在充满偶然和不稳定的世界里生活 [1:28:14]“整座森林在旅途中共享着同一份意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文章及电影】 《树之生命木之心》[日]西冈常一/小川三夫/盐野米松 著,英珂 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罗安清 著,张晓佳 译,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日本的树木》[日]馆野正树 著,孔妮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树上的男爵》[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吴正仪 译,译林出版社,2019 《夜莺与玫瑰》[英]奥斯卡·王尔德 著,谈瀛洲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 《光明共和国》[西]安德烈斯·巴尔瓦 著,蔡学娣 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爱心树》(The Giving Tree)[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著,傅惟慈 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 《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 《同时:随笔与演说》[美]苏珊·桑塔格 著,黄灿然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森林、冰河与鲸》[日]星野道夫 著,曹逸冰 译,理想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21 The Social Life of Forests by Ferris Jabr,New York Times 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 A Fascinating Account of the Physic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Rela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Man,by Peter Tompkins Christopher Bird,1976 《树 | 它们孤独地生长,悲惨地死去》结绳志,https://mp.weixin.qq.com/s/M-R02ed-2RSOAeACH88ctA (电影)《女人的碎片》(Pieces of a Woman)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2020 【本期主题插画作品】 《Body, Plants, Apple Core》(身体、植物和苹果核),冯舸(wb:不安定草余)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 森林的声音来自:https://timberfestival.org.uk/soundsoftheforest-soundmap/ ,分别是德国西北部的Schwerin森林和德国法兰克福公墓(Frankfurt Cemetery)的声音 音乐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森林情景》(Waldscenen Op.82)中的《预言鸟》(Vogel als Prophet),由威廉·肯普夫演奏 片尾: The Wind Forest, by 久石让,from《龙猫》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undefined
Mar 9, 2021 • 1h 2min

NEIWAI内外创始人刘小璐:“女性消费”不是“消费女性”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NEIWAI内外创始人刘小璐:“女性消费”不是“消费女性”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欢迎收听随机波动和NEIWAI内外合作推出的系列播客节目。NEIWAI内外2012年创立于上海,从“做一件让人身心自由的内衣”出发,发展成为一个专注于贴身衣物的生活方式品牌。2020年,NEIWAI内外以「NO BODY IS NOBODY」为slogan,开启真实多元之美的探索之旅。今年,这一项目以「微而足道,无分你我」为新起点,旨在呈现当代亚洲女性的自我认同与集体力量。 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请到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职业女性,讲述她们的身体故事和人生经历,分享当代女性对于职场、家庭、友谊与自我成长的思考。本期节目的嘉宾是NEIWAI内外的品牌创始人刘小璐。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小璐在创业之初也曾受到来自男性的质疑,他们认为“女性创业者走不长久,因为她们随时都有可能回归家庭”。而今年,她已经带领NEIWAI内外走入了第九个年头,在小璐看来,耐心、坚持和内在的感知力都是女性创业者的优势,而常常被认为是所谓“性别红利”的外表,反而可能是一种陷阱:“如果你长得还不错的话,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有实力。” 面对职场中有形无形的Boys’ Club,小璐也形成了自己的Girls’ Club,在她看来,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圈子,女性之间的互相启发和鼓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中也包括她自己团队里的女性,她说她的团队是可以在公司哭的,“当需要表达情绪,或者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流泪是女性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 面对铺天盖地的女性营销,小璐认为“女性消费”和“消费女性”是不同的概念。今天的消费者足够聪明和敏感,能够识别出品牌所讲的故事和所喊的口号,究竟是不是他们发自内心认同并通过产品来践行的。品牌的商业规模越大,它的影响力和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因此更应该实践自己真正相信的价值,不迎合也不放弃。 【本期主播】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刘小璐,NEIWAI内外品牌创始人 [01:40]小璐谈贴身衣物、身材焦虑和职场性别文化 [08:50]小璐的创业经历以及选择内衣品类的原因 [11:52]作为女性创业者的小璐是否曾因性别身份受到限制? [13:20]女性创业者的优势 [16:20]Girls’ Club意味着女性的相互支持和集体成长 [20:40]女性消费者的特点:更注重过程,更乐于分享 [24:03]消费能为女性赋权吗?消费能通向自由吗? [29:20]试图取悦女性消费者的营销为何频频翻车? [32:40]消费者能够一眼识别品牌是否相信自己宣扬的价值 [39:01]消费能否导向女性实际权益的改善? [41:50]商业力量对主流审美和规范的影响 [51:06]是否存在一种不以甲乙方身份进行的平等合作?是否存在一种不以“男性化”方式达到的成功? [56:03]做生活方式品牌,人需要先有生活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arly Morning, by Borrtex(免费版权) Floating Whist, by Blue Dot Sessions(免费版权)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undefined
Mar 5, 2021 • 1h 22min

协和张羽:最佳育龄?生育之痛?女性要过无怨无悔的生活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欢迎收听随机波动和NEIWAI内外合作推出的系列播客节目。NEIWAI内外2012年创立于上海,从“做一件让人身心自由的内衣”出发,发展成为一个专注于贴身衣物的生活方式品牌。2020年,NEIWAI内外以「NO BODY IS NOBODY」为slogan,开启真实多元之美的探索之旅。今年,这一项目以「微而足道,无分你我」为新起点,旨在呈现当代亚洲女性的自我认同与集体力量。 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请到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职业女性,讲述她们的身体故事和人生经历,分享当代女性对于职场、家庭、友谊与自我成长的思考。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丛书的作者张羽。 随机波动此前更多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生育等女性话题,在这期节目里,张羽医生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从宏观角度上分析了她在三十年从医道路上所见证的国内社会性观念的变化,更从微观层面上与我们分享了妇产科诊室中的悲喜、互助、联结与成长。我们也坦诚地交流了自己以及许多同龄听众都十分关心的议题,包括最佳生育时间、女性生产与育儿之痛、更年期问题等,它们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张羽医生认为,女性要过自己选择的生活,过无怨无悔的生活,医生对最佳育龄等问题的强调,是希望更多女性在做出生育选择时是自主且知情的,是慎重并且自我认同的。 作为一位科普作家,张羽希望以自己的《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作品免于“同样的伤害总是出现在一轮又一轮女性身上”;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不是生孩子就自动获得了家长这个职称,性教育是方法学;作为曾经两次产后抑郁的母亲,她呼吁产假和育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能够给予女性更多支持;作为一位更年期女性,她希望更多同龄人摆脱认知误区,信任现代医学可以让人更舒服地度过这一阶段;作为一位妇产科医生,张羽说想把医生做好是无止境的,病人参与构建了医生的自我。 【本期主播】 冷建国,媒体人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张羽,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01:43] 快问快答:张羽医生谈贴身衣物、身材焦虑和性教育 [13:21] 张羽医生缘何获得了“姥姥”的昵称? [18:46] 同样的伤害总是重复发生在一代代女性身上 [21:29] 男性读者也读张羽医生的书 [26:08] 从医30年,中国的性观念和性教育有了哪些进步? [32:10] 医生问诊不是八卦,患者要克服耻感、据实以告 [39:20] 医学上的最佳生育期客观存在,但生育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49:24] 上一代女性的生育之痛更残酷但缺乏言说渠道 [56:32] 更年期女性会面临哪些身体变化? [1:04:32] 女性应该先完成自我成长,再考虑生育问题 [1:14:47] 做一个好医生要以病人为中心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arly Morning, by Borrtex(免费版权) Floating Whist, by Blue Dot Sessions(免费版权)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undefined
Mar 1, 2021 • 1h 8min

詹青云:性别意识有了就不会再消失,判断是非需要法律更需要人性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欢迎收听随机波动和NEIWAI内外合作推出的系列播客节目。NEIWAI内外2012年创立于上海,从“做一件让人身心自由的内衣”出发,发展成为一个专注于贴身衣物的生活方式品牌。2020年,NEIWAI内外以「NO BODY IS NOBODY」为slogan,开启真实多元之美的探索之旅。今年,这一项目以「微而足道,无分你我」为新起点,旨在呈现当代亚洲女性的自我认同与集体力量。 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请到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职业女性,讲述她们的身体故事和人生经历,分享当代女性对于职场、家庭、友谊与自我成长的思考。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哈佛大学法律博士、辩手詹青云。 詹青云有几重身份。在《奇葩说》的舞台上,她是叱咤风云的“大魔王”,是妙语连珠的辩手,凭借精彩表现拿到了《奇葩说》第六季的BBking。在日常生活中,刚从法学院毕业不久的她是职场新人,在日本东京一家律所上班。在工作中,她一方面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律师与辩手的相似之处——在捍卫自己立场的同时不惧与对方交流碰撞,最终的胜负则交由第三方评判。 本期节目围绕她的不同身份展开。作为辩手,辩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詹青云的专业选择和人生轨迹。作为法学院学生,詹青云从内部视角出发为法律“祛魅”,指出了寻求真相的理想与实际裁决之间的差距——从司法介入到最后做出判决,其中涉及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作为女性,她性别意识的觉醒发生在一瞬之间,她也时刻进行着自我审视,职场上因为性别而获得的优待是否是性别红利?面对女性前辈的鼓励和女性同辈的帮助,詹青云亦对这种联结和互相守望心怀感激。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詹青云,哈佛大学法律博士、辩手,新浪微博@阿詹Ganglha-Khandro [01:30]詹青云对贴身衣物、身材焦虑和穿衣自由的理解 [10:30]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法学,詹青云专业的选择受到了辩论的影响 [14:02]进入法学院和走出学院时感受到的落差 [16:30]女性榜样的力量:金斯伯格大法官对詹青云的启发 [20:30]法律不是万能的,不应该被指望解决所有问题 [27:40]法律是跟随时代,还是超越时代? [33:30]在私密空间中发生的性侵让通过法律寻求公义变得更加困难 [43:40]在公共平台进行的辩论与律师打官司类似 [48:30]性别刻板印象是性别红利吗? [56:03]詹青云的性别意识觉醒时刻 [62:07]如何看待女性之间的竞争和联结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arly Morning, by Borrtex(免费版权) Floating Whist, by Blue Dot Sessions(免费版权)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undefined
Feb 24, 2021 • 1h 34min

【随机波动043】荞麦:我在35岁之后才开始与自己的性别和解,感觉很不错

牛年的第一期随机波动,我们请来了期盼已久的嘉宾——作家荞麦。荞麦今年一月出版了新作,一本名为《普通婚姻》的长篇小说。她说自己在这本书里真正想写的,并不是女主角夏玥的婚姻生活,而是80后媒体人所经历的行业和社会的剧烈变动,以及人在其中的浮沉与离散。荞麦也是变动中的一员,在她看来,80后这一代人经历了“集体性的失败”,他们年轻时曾坚信自己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而今步入中年却发现,自己不仅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前人的老路,曾经在他们面前掀开过一角的那个蓬勃而包容的世界,也成了一个缥缈的幻梦。 对于荞麦个人而言,年轻时想要单纯作为一个作家生活的愿景也破灭了,她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另一个身份——网红、大V、私信博主,接受互联网上没那么有尊严感的日常。但在阅读和处理大量网友私信的过程中,她也找到了与自己的性别和解的道路。从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女性的故事中,她终于跳出自己的个人经验,理解和接受了作为一个女性的感受——她说,“在35岁之后找到自己的性别,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在录制即将结束的时候,荞麦的音轨里传来悦耳的鸟鸣和放学回家的孩子的笑声,南京的春天透过声波送来暖意,既像是回望时如梦似幻的青春岁月,又像是女性穿越时间生长出来的温柔。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荞麦,作家,著有《郊游》《普通婚姻》 [05:56] 80后为什么总是喜欢忆当年? [12:55] 80后的集体失败感从何而来? [18:01] 荞麦在微博上找到了专业读者和商业读者中间的读者 [23:59] 80后的媒体人还没老,这个行业却先没了 [28:27] 国产影视剧中的记者形象都是非常符号化和工具化的 [42:38] 要把女性角色从男性的凝视中解放出来 [52:06] 荞麦:我每天要收到100多封私信 [57:26] 回复私信给出最多的建议是“去看心理医生” [1:00:12] 很多年轻女孩对感情、性和婚姻缺乏最基本的认知 [1:07:40] 今天的社会不允许人试错 [1:11:10] 当下父母的控制欲以及控制孩子的经济筹码 [1:18:03] 在35岁以后找到自己的性别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pring Waltz, by Carla Bruni, from《春夜》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undefined
Feb 10, 2021 • 1h 23min

【随机波动042】从字幕组到灵魂拷问: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何还是工业时代的头脑?

2月3日,人人影视字幕组因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被上海警方查处,新闻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唤起了看着字幕组“资源”长大的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也引发了人们对数字时代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请到了随机波动的老朋友、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王炎教授,请他从电影研究学者和资深影迷的角度出发,聊了聊盗版与知识经济时代占有与分享的辩证法。 王炎老师认为,过去40年的盗版资源对于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中国形成了自己的影迷文化,不仅为今天的票房成就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大批非学院派的人才。同时,从实物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型,也让过去资本主义的版权运营方式不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知识生产的产品不再属物,而是属人,资本无法直接干预知识生产的产品,更难以买断人的创造力。免费分享带来交流、进步和流量,这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精神,却无法直接转化为创作者的收益。正如王炎老师所说,这是一个充满悖论至今仍然无解的问题,但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问题,更是对于随机波动的一次灵魂拷问。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03:43] 复盘人人字幕组事件 [08:25] 40年的盗版对中国人精神生活影响巨大 [12:59] 影迷文化让今天中国的“文化人”与过去不同 [16:39] 西方电影进入中国的路径:从免费赠予到票房分账 [22:08] 从VCD、DVD到种子:盗版的数字化过程 [26:03] 数字时代美剧字幕的全球化生产链 [32:09] 年轻人对字幕组的感情与老影迷对配音演员的感情一样 [36:48] 从实物经济到知识经济 [45:22] 对随机波动如何营利的灵魂拷问 [53:06] 政府对于文化的资助是有倾向性的 [58:23] 盗版对于第六代以后的中国电影人的滋养 [1:05:20] 知识经济是一种生命政治 [1:07:32] 在数字时代,源代码是一种生产工具 [1:17:57] 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哪个更有价值?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和电影素材】 片头:The World Open, by林强, from《贾樟柯电影音乐作品集》 《排骨》,高鸣导演,2005 《龙在江湖》,王晶导演,1998 片尾:Une Vie D’Amour, by Georges Garvarentz, from Teheran 43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undefined
Feb 3, 2021 • 58min

【随机波动041】与大鹏谈《吉祥如意》:不是一起过个年就成为一家人,漫长生活编织出中国家庭

《吉祥如意》戳中了我们身上最疼痛的一部分,悲痛记忆和内心矛盾被揭开,残酷地暴露出来。《吉祥如意》也击中了中国家庭最平常的现实,向我们展现了家庭内部面对重担是如何在纠结与争吵之中获得韧性,“一奶同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个家庭里都出现过类似的对话。 2016年冬天,导演大鹏决定拍摄“天意”。他找来演员刘陆扮演女版的自己。她将在过年期间回到大鹏的东北老家,和姥姥度过春节,影片中的两代女性发生互动碰撞。而“天意”降临得猝不及防。在电影筹拍过程中,大鹏的姥姥生病、入院、去世、入土。电影从拍摄姥姥变成拍摄大鹏因生病而失智的三舅王吉祥,由刘陆扮演的王吉祥十年未归的女儿丽丽。在现实生活中,丽丽也回来了。她和扮演自己的演员同框的画面尤为震撼,不仅模糊了《吉祥如意》剧情片与纪录片的界线,也让表演的尺度与生活的尺度碰撞得格外剧烈。 从2016年到2021年电影上映,大鹏一直在和自己搏斗。作为外孙的他,咒骂作为导演的他:如果不是当初执意要拍“天意”,姥姥是不是不会离世?一次次打开88个小时的拍摄素材又合上电脑的他,看不起姥姥出殡时爬在地上却心有杂念的他:为何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未能投入哀悼是否是永久的遗憾?因短片《吉祥》拿到金马奖最佳短片的他,质问2016年决定拍这部电影时运筹帷幄的他:这个奖杯奖励的究竟是什么?是痛苦吗,是遗憾吗,是残酷吗? 1月29日,这部记录“天意”和“天意”拍摄过程的电影《吉祥如意》上映了。“可这一切如了谁的意呢?”大鹏没有答案。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大鹏,导演、演员,新浪微博@大鹏董成鹏 [04:01]三位主播分享观影感受 [08:20]《吉祥如意》的拍摄缘起 [13:06]《吉祥如意》就是拍天意 [15:40]演员和真实原型的关系,戏剧逻辑和生活场景的关系 [25:02]如何处理创作者和亲历者的身份冲突 [32:45]哭崩预警,请大家自备纸巾 [40:20]回看电影制作过程,大鹏如何理解“天意” [50:20]何为中国家庭的韧性 [52:50]三舅王吉祥近况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尾:“Song Without Words,Op. 109” by Yo-yo Ma/Kathryn Stott,from Songs of Comfort and Hope 片头来自《吉祥如意》团原版预告片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