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限

文化有限
undefined
Feb 10, 2025 • 1h 50min

Vol.269 包法利夫人:爱与自由可以兼得吗?

本期节目我们读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作者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于1856年开始连载,是古斯塔夫·福楼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出版时因内容敏感被指控为淫秽之作,要求删除部分片段,但福楼拜坚持不删改,后经法庭判决无罪。小说的故事背景是19世纪资本主义浪潮过后的法国,展示了法国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的社会风貌,这段时期也是浪漫主义终结的年代。小说讲述了包法利夫人,一位接受过贵族教育的女性,由于期望所谓“浪漫主义文学”的爱情范式而选择出轨,先后与两位情人偷情,被欺骗,落得债台高筑的下场,最终选择走上自杀绝路。古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法国文学家。他对作品完美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视文学创作为生命,作品中的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句、每一字,都极尽可能反复修改。代表作《萨朗波》《情感教育》等。你会听到:1、小说故事梗概和时代背景。2、作者福楼拜简介。3、阅读感受分享。这个故事实际上在写什么?4、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对包法利先生和包法利夫人的描写?5、精彩片段分享。6、如何看待和处理“包法利主义”?(包法利主义:“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片头曲:白西片尾曲:Love In The Dark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undefined
Feb 3, 2025 • 1h 29min

Vol.268 双重赔偿:世上存在完美犯罪吗?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双重赔偿》,作者詹姆斯·M·凯恩。《双重赔偿》出版于1943年,故事讲述了一桩经过精心设计和缜密策划的骗保凶杀案,凶手自认为天衣无缝的犯罪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阴谋,牵涉财富、情爱、凶杀、法律和保险制度,错综复杂的案情和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共同交织成一场看似“完美”的犯罪。故事精彩利落、叙述简洁明快、语言克制、风格冷硬,被誉为“黑色浪漫小说”代表作之一。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亦是“黑色电影”代表作之一。詹姆斯·M·凯恩(1892—1977),美国作家、记者。参加过一战,曾任《纽约世界报》《纽约客》等媒体记者、编辑,好莱坞电影编剧。被公认为美国小说中的硬派大师之一。第一部小说《邮差总按两遍铃》被称作“也许是美国出版史上第一部超级畅销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曾声称他的小说《局外人》受该书启发创作。后来出版的《双重赔偿》,再次证明凯恩是“黑色浪漫小说”艺术巨匠。一生共出版过18部作品。你会听到:1、世界上存在完美犯罪吗?完美犯罪的标准是什么?2、小说简介,作者的历史地位和代表作。3、阅读之前有哪些期待,是否得到了满足?4、精彩片段分享。5、如何看待“反转”的作用和意义?片头曲:靛厂片尾曲:Nina Simone - I Put A Spell On You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undefined
Jan 27, 2025 • 1h 54min

Vol.267 康熙的红票:把自己和对方都当人

金蛇狂舞迎新岁,喜气洋洋过大年,给大家拜年啦!愿大家在蛇年里,万事顺意、心想事成、财源滚滚,幸福美满!本期节目我们读历史研究著作《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作者孙立天。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这本书以康熙的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揭开了一段中国与西方深度接触的往事,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部宫斗。作者精读中西文献,详加论证,在许多热点问题上提出了新的原创性观点。同时语言通俗易懂、行文节奏顺畅、分析逻辑清晰,以崭新的视角、鲜活的细节和独特的反思,呈现了一部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高质量历史佳作。孙立天,成都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博士。现为独立学者。2021年出版英文专著Jesuit Mission and Submission:Qing Rulership and The Fate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1644-1735(Brill,2021)对相关领域有开创性贡献。你会听到:1、作品主要内容和作者情况。2、谈谈阅读体验,与以前看过的历史题材作品和改编古装剧有哪些勾连?有何异同?3、精彩片段分享,例举1个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点和1个颠覆原有认知的知识点。4、阅读这样的历史著作,有用吗?有什么用?在当下有哪些启发?优秀的文史哲作品应该什么样?片头曲:金蛇狂舞片尾曲:金蛇狂舞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undefined
Jan 20, 2025 • 1h 33min

Vol.266 重燃文学之火:阅读还有必要吗?

本期节目我们读《重燃文学之火:在阅读课上思考自我与社会》,作者大卫·丹比。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和电子媒体时代,文学还能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吗?沉迷电子媒体的人还可能爱上阅读吗?人文教育在当下究竟还有没有必要?不读书的人如果开始读书,会发生什么?《纽约客》记者大卫·丹比为了寻觅这些问题的答案,用两年时间,驻扎在3所美国高中的文学课堂上,记录了老师们如何温柔地敲破学生们的保护壳,引领他们进入充满道德困境、意外事件、金钱、亲情、失去和死亡的文学世界。也记录了孩子们如何在尴尬和困惑中逐步进入文学文本,思考世界和人性的复杂,也摸索自己究竟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在文学课上阅读的,是赫胥黎、奥威尔、黑塞、冯内古特、陀思妥耶夫斯基、贝克特的作品,涵盖了自由、身份、权威、技术、娱乐、梦想、死亡、集权、战争等与自我和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呈现出让文学照进生活的诸多可能性。大卫·丹比(1943-),出生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纽约客》特约撰稿人和前影评人。代表作《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你会听到: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简介。2、想要阅读这本书的理由和契机。3、如何看待文学课老师们所做的工作?在当下“重燃文学之火”还有可能吗?4、精彩片段分享。5、做节目至今,对文学、阅读的认识和理解发生过改变吗?“全球文科倒闭潮”会动摇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吗?片头曲:上天桥片尾曲:Avicii - Wake Me Up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undefined
9 snips
Jan 13, 2025 • 1h 32min

Vol.265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因为理想主义者还在

本期节目我们读非虚构作品《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杨素秋。这本书记录了一段真实的经历,作者杨素秋是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2020年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担任副局长,为期一年。挂职期间,她主持了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她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外部身份和视角,与政府机关部门深入接触、参与实践并记录了体制内工作的真实状况。她坚持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的理念,打破常规、亲自参与选书工作,也遭遇了各种潜规则和阻力,在她的努力下,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达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完成了图书馆的建设。杨素秋(1984-),中共党员,苏州大学文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2020—2021年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担任副局长。挂职期间主导建设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被誉为“公共选书人”。你会听到:1、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2、分享阅读感受和作品优缺点,如何看待对这本书“文不对题”的评价?它够格成为豆瓣2024年度图书Top1吗?3、精彩片段分享。4、如何回答“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个问题?图书馆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什么叫理想主义者?片头曲:上天桥片尾曲:Bookends - Simon and Garfunkel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undefined
Jan 6, 2025 • 1h 19min

Vol.264 在春天:幸福是创造,添加之前不存在的东西

本期节目我们读《在春天》,作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在春天》是克瑙斯高四季系列的第三本,与系列中另外3本采用“个人百科全书”式写法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在春天》讲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从日出到日落的完整春天,是克瑙斯高敏锐、诚实、充满思辨风格的又一次展现,是系列中情感最丰沛的作品。他抛弃了一切噱头或设计,以一个父亲的身份记录和审视自己的家庭生活,为刚刚降生的女儿写下她尚且一无所知的世界,充满了回忆与思考,在种种日常的琐碎事物中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重新揭示出爱与生命的意义。卡尔·奥韦·克瑙斯高(1968-),生于挪威奥斯陆。1998年以首部小说《出离世界》获得挪威文学评论奖。2004年第二部小说《万物皆有时》获得北欧文学奖。2009年-2011年,出版代表作六卷本自传小说《我的奋斗》,获得挪威最高文学奖项布拉哥文学奖和耶路撒冷奖。在挪威,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读过《我的奋斗》。2015年—2016年,陆续出版随笔集四季系列:《在秋天》《在冬天》《在春天》《在夏天》。你会听到:1、作品和作者简介。2、这本书写给孩子,但又不是儿童文学,如何理解写作对象的选择?3、书中的两条主线是妻子的病痛和孩子的成长,为什么要这么写?4、精彩片段分享。5、在春天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阅读这本书带来了哪些力量?片头曲:白西片尾曲:Garmarna - "Vårvindar Friska"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undefined
Dec 30, 2024 • 1h 43min

Vol.263 北去来辞:所有的离开与到达,也是希望和向往

本期节目我们读长篇小说《北去来辞》,作者林白。《北去来辞》首版于2013年,最先以《北往》为名发表在2012年《十月》第五、六期杂志上,是作家林白历时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主角海红为线索,讲述了两代不同出身背景和知识阶层的女性由南向北打拼的坎坷经历与情感挣扎,并描写了她们的亲人、朋友与家族诸多人物的命运,尤其是在时代浪潮和社会变革冲击下他们的浮沉悲欢、婚姻家庭、人生困境和彷徨坚定。林白(1958-),原名林白薇,生于广西北流,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女性主义文学”重要作家之一。代表作“女性三部曲”《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北去来辞》,中短篇小说《回廊之椅》《长江为何如此远》等,多部诗集、散文集。曾获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奖、老舍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小说家奖等。你会听到:1、作品和作家简介。2、分享阅读感受,《北去来辞》在写什么?3、小说中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4、精彩片段分享。5、2024年的反思。片头曲:香堂片尾曲:香堂主播:超哥 / 大壹 / 星光
undefined
Dec 23, 2024 • 2h 23min

Vol.262 冬日特辑:爱,始于冬季

平安夜,祝你喜乐平安!本期作品清单:书超哥:《爱,始于冬季》-西蒙·范·布伊大壹:《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村上春树星光:《<少爷>的时代》-谷口治郎 / 关川夏央电视剧超哥:《影后》大壹:《豺狼的日子》星光:《政坛旋风》电影超哥:《情书》大壹:《永恒和一日》星光:《里斯本丸沉没》音乐大壹:《eternity》超哥:《梅花三弄》星光:《小兔子乖乖》片头曲:靛厂片尾曲:小兔子乖乖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undefined
Dec 16, 2024 • 1h 48min

Vol.261 飞毡:街不在多,有巷则灵,我们如何描述和理解香港?

本期节目我们读长篇小说《飞毡》,作者西西。《飞毡》出版于1996年,是香港作家西西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了一座美丽的海滨城镇“肥土镇”,以花氏家族的百年兴衰为线,用童话般的讲述,徐徐展开了一幅肥土镇世俗风情画卷。花家三代人的家族往事,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性格,轻盈呈现出香港百年生活史。“肥土镇就像堂堂大国门口的一幅蹭鞋毡------别看轻这小小的毡垫,长期以来,它保护了许多人的脚,保护了这片土地,它也有自己的光辉岁月,机缘巧合,它竟也飞翔。蹭鞋毡会变成飞毡,岂知飞毡不会变回蹭鞋毡?” 西西(1937-2022),香港作家、编辑。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作为香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西西以充满实验性的文字、对写作形式的探索见称,被王安忆称为“香港的说梦人”。2005年,《飞毡》获马来西亚第三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18年,获第六届纽曼华语文学奖,是香港首个获奖作家。2022年,获第十六届香港艺术发展奖之“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我城》《哨鹿》《哀悼乳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石头与桃花》《缝熊志》等。你会听到:1、《飞毡》故事简介和作者生平。2、阅读体验,西西的独特写作风格与作品气质。比较阅读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北岛《城门开》、张北海《侠隐》、林海音《城南旧事》、马尔克斯《百年孤独》。3、精彩片段分享。4、“飞毡”指代什么?片头曲:香堂片尾曲:狮子山下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undefined
Dec 9, 2024 • 2h 9min

Vol.260 团圆记:家是将错就错又不点破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团圆记》,作者杨云苏。《团圆记》是杨云苏的第一部长篇回忆体小说,成书出版前曾以“回潮汕”为名在网络连载。小说故事设定在1999年春节,“我”与当时的男朋友檀生,以及檀生的父母一起回他的外婆家潮汕地区,这也是“我”以准外孙媳妇的身份接触和走近这个庞大家族,受到了热情招待。但在热闹喜庆的阖家团圆背后,却发现并暴露出隐藏于时间岁月和每个人背后的波诡云翳,甚至是一触即发的激烈冲突。杨云苏以一贯细腻入微的笔法,用富有画面感的文字,再现了复杂的中国传统家庭关系。杨云苏,笔名故园风雨前,资深媒体人,作家,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幸得诸君慰平生》《巷里林泉》。你会听到:1、热嘴环节:大家庭团圆中的爱与怕。2、00:26:10 作品和作者介绍。3、阅读感受。印象深刻的角色和家庭冲突场景。4、精彩片段分享。5、《团圆记》的文学性在哪?在小说和影视剧中,“文学性”是否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体现?片头曲:上天桥片尾曲:家和万事兴主播:超哥 / 大壹 / 星光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