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东击西
世界宽广,但人们被日常及社交媒体所限制。
那就让作为记者的我们,帮你推开一些意想不到的窗户,触及不一样的信息,激发不一样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对话各种有趣有料,能带来启发的专业人士,也不定期会有神秘嘉宾出现。
我们也时不时做各种和声音有关的尝试,打开一些新体验。
支持我们,请大家移步 https://etw.fm/donation 。
本节目由声动活泼制作播出。
Latest episodes

Aug 12, 2021 • 55min
#177 如果极端天气降临我们的城市
气候变化绝不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8 月 9 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最新报告,说未来几十年里,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将加剧。从未来 20 年的平均温度来看,全球温度预计将达到或超过 1.5 摄氏度的升温幅度。
现在我们多少也有了一些体感。今年 7 月的河南暴雨引发的洪灾之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已经从遥远的北极熊和冰川,延伸到了对灾难的切身体会。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两位专业人士——清华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蔡闻佳和绿色和平城市气候风险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君言,一块来聊聊气候变化背后的故事,希望能由此解开我们对极端天气的诸多疑问,例如:
气候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说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它是否可能频繁地发生在我们的城市,对我们的健康会有哪些潜在的威胁?当然还有更重要的部分——从城市管理者和个人的角度,如何积极地去预防和应对。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蔡闻佳,清华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
刘君言,绿色和平城市气候风险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士
▼主要话题
[09:11] 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隐秘
[20:52] 「温水煮青蛙」般的影响:极端降水与蚊虫伤害增多
[25:58] 减少碳排放,学会与剧烈变化共存
[32:42] 求「发展」,而不只是增长
[39:44] 面对极端天气,也要拥抱不确定性
[44:40] 减排没有模版,不同国家可以因地制宜
[47:47] 高温给老年人、户外工作者等人群造成的风险更大
[50:58]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出的那些改变
▼延伸阅读
联合国报告 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
平均气温上升1.4℃意味着什么?|刘君言@TED×Guangzhou
柳叶刀倒计时2020年报告 | 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危害
艾尔·戈尔关于避免气候危机的演讲
2021 夏季避险手册
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呼和浩特、大连等28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加强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和公众意识。
城市热岛效应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城市雨岛效应(Rain Island Effect):指夏天城市中的空调、汽车尾气加重热量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最终导致降水形成。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暴雨之时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城市区域性内涝。
研究 自然—气候变化 :过去 30 年里,全球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中, 37% 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
▼相关节目
#174 当扩张不再是城市唯一的出路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楚樵、迪卡普里鑫
运营^ Yao
实习编辑^ 楚樵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s: 刘君言 and 蔡闻佳.

Aug 5, 2021 • 1h 9min
#176 当「赢」变得如此重要,我们还「输」得起吗?|不内卷地成长
人生不像奥运会,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随着东京奥运会进入尾声,竞技场外所有关于金牌的欢呼与谩骂都将落下帷幕。我们想趁着这个时机,从奥运会的奖牌得失,来聊一聊输赢的话题。 嘉宾Steve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和我们一块讨论对于胜负的理解,会如何在运动、教育、个人成长,甚至创业等维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动。
如果要给人生逆向推导一份说明书,那么失败和犯错就是我们人生校准的一次次机会。当我们可以把输赢跟情绪脱钩,就能让我们看到输赢这个结果背后的过程和经验,甚至有技巧地通过一些失败来找到成功的路径。Fail fast, fail often,只有真正理解失败的积极意义,我们才能借由失败看到世界的复杂性。
关键词:#体育精神 #教育 #心理成长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史秀雄,独立心理咨询师、播客「Steve说」主理人
▼主要话题
[07:48] 体制下的职业运动员:成败在此一举
[18:08] 战胜不了失败的恐惧,可能会误入歧途
[21:00] 失败最大的价值是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复杂性
[33:03] 练习三年,巴西柔术教会我的事
[42:10] 犯错也可以是一门艺术
[49:42] 比起荣誉与奖励,金牌更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
[55:02] 硅谷创新精神:fail fast, fail often
[57:45] 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到什么
▼延伸阅读
每日人物报道:北京奥运冠军的十年,我们统统都猜错
人物:东京奥运赛场的一些「小事」
巴西柔术 (Brazilian Jiu-Jitsu):巴西柔术源于日本柔道,寓意「柔的法则」。一种专攻降伏,以擒技见长,综合格斗竞技与系统自卫于一身的武术。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实习编辑^ 楚樵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史秀雄.

Jul 29, 2021 • 58min
#175 做数年教育质量评估后,对内卷有何新体悟|不内卷地成长
有没有想过,一个人获得「认知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这个夏天,「双减」政策的正式出台让课外教培市场走进了寒冬,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教育」的契机。作业和补习重负被减掉之后,好的教育应该关注什么?
人的认知发展由记忆力、注意力,情绪觉察和人际交往等多个「积木」组成,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孩子们才能搭建出精巧的语言和数学能力。而柯李的长期观察则告诉我们,认知能力更强的孩子有着更长远的良好发展。
杨轩是本期节目的客座主播,柯李专注于青少年儿童的早期发展研究、并对国内的义务教育质量有一手的调研经历。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从内卷的焦虑说起,谈到了学校教育的现状与困境,并尝试回答真正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快慢班和分层教学不合理,以及如何培养认知能力等话题。
考卷有标准答案,人生却没有。优秀的教育者不应该仅仅关注成绩,而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没有危险的自由探索的原野,支持 TA 们找到合理的个体发展。
关键词:#儿童成长 #教育 #认知能力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杨轩,36氪原创内容总监
▼嘉宾
柯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地方服务平台副主任
▼主要话题
[07:34] 成绩只是外在表现,孩子身体里有各种可能
[13:33] 认知能力更强的孩子长远的发展更好
[25:58] 过于内卷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29:36] 优秀的教育者不是上帝视角,而是给到最适合的支持
[50:23] 棉花糖实验测试与自制力
[53:33] 为什么家长给孩子设计人生路线很扯
[56:27] 教育不是一门低成本、回本快的生意
▼延伸阅读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精细动作能力(Fine motor skill):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西南偏南峰会(South By Southwest):始于 1987 年,每年三月中旬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涉及电影、互动媒体、音乐节和会议的联合活动。
AltSchool : 2013 年创立的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教育和技术公司,专注于为儿童提供个性化、项目制的的教学系统。2021 年已转型成为一家教育公司。
Minerva School:2012 年于美国旧金山成立的新型大学,教学课程是根据人类行为动机、学习方法和记忆模式而研发的。
普莱尔(William Thierry):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每天做系统的观察,整理写成了著作「儿童心理」,被称为儿童心理学奠基人。
▼相关节目
不许内卷,教培行业影响几何
#161 临近毕业季,聊聊职场与不内卷的教育
#167 如果不走独木桥
#44 科学和技术能让家庭教育和过去不同吗
▼音乐
Book Bag - E's Jammy Jams
The Path To Innovation - Airae
Mars Adventure - Brendon Moeller
Fields of Hope - Magnus Ringblom
ES_For the Sake of You - Kikoru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实习编辑^ 楚樵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柯李.

Jul 22, 2021 • 1h 7min
#174 当扩张不再是城市的唯一出路
如果城市不但不扩张,而且还「收缩」了,接下来会怎么样?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们见惯了高楼平地而起,以及城市不断发展的繁华景象。而当大城愈大,城市化的另一面也慢慢显形——有些城市变小了:人口外流,房屋空置,建筑物衰败。或许你想起鹤岗了么?这座有人曾花三万块就买了一套房的东北小城,就是典型的「收缩城市」。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人、空间、社会的影响,未来「收缩城市」的趋势还会持续甚至扩大。龙瀛认为,从规划的角度看收缩城市,管理者们应该考虑「为了增长的规划」之外的策略。收缩不一定等于衰败,「人少了有人少了的办法」。
本期节目中,我们从龙瀛教授对「收缩城市」最初的研究开始说起,从概念到现象,对比了不同国家/地区「收缩城市」的异同,以及城市收缩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想象收缩城市的未来。
欢迎收听!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始人及执行主任
▼主要话题
[04:19]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城镇化的黄金时代
[12:06] 考察收缩城市之后,开始研究如何应对
[25:51] 美国锈带城市用「绿色基础设施」应对荒凉表征
[32:23] 地方治理的智慧:鹤岗也有「绿色基础设施」
[35:22] 规划收缩城市的两种主要空间策略
[42:47] 当我回到童年的石岭小镇
[46:32] 如何应对房屋空置难题
[52:20] 未来城市收缩还会持续
▼延伸阅读
龙瀛发表于澎湃市政厅的文章:石岭小镇窥东北
龙瀛在一席的演讲:收缩城市
首都经贸大学吴康的受访文章:人口减少不等同于城市收缩,城市收缩不等同于城市衰败
吴缚龙:伦敦大学学院的巴特雷特规划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城市的转型与规划。近著有「为增长的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可阅读:中国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为了增长的规划
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最早由德国学者 Häußermann H.and W.Siebel 于 1988 年提出,用来指代受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以及政治体制转轨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城市人口流失乃至局部地区空心化的现象。
空间失序理论(Space Disorder): 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具体指的是能被人感知的混乱的、没有秩序的空间现象。此类感知可能是实体空间里建筑的破败,而相关研究已验证失序的实体空间对于个体行为、情绪、身体机能会产生失控和道德缺失的消极影响。
美国铁锈地带(Rust Belt):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在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相当发达,而从美国步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之后,这些地区的重工业纷纷衰败。工厂里的机器渐渐布满了铁锈,因此那里被称为了铁锈地带。目前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地面临严重的人口流出。
Brent D. Ryan:麻省理工城市学院的城市设计与公共政策副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当代城市设计的美学和政策,特别是关于后工业化和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
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s):指通过电信(尤其是互联网)来工作、生活的方式。
▼往期节目
#146 我们对摄影的那些误解和偏见
#151 American'T :正在下沉的美国梦
▼音乐
Book Bag - E's Jammy Jams
Observations - From Now On
Challenges Ahead - From Now On
Particle Emission - Silver Maple
Superior - Silver Maple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实习编辑^ 楚樵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龙瀛.

Jul 15, 2021 • 51min
#173 我们在消费,我们被消费
似乎没有人能说自己的消费完全不被「网红」所影响。
无论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总有某个领域的 KOL 在引领风潮。当资本看中网红的力量,反过来又批量制造出了更多网红和新鲜流行趋势,令人难以逃遁。
不过请别误会,这不是一期商业分析节目,而是老朋友之间的谈天。在严肃的访谈之外,「声东击西」的两位发起人徐涛和张晶难得地聚在一起,基于各自过去的生活与旅行经历,聊了聊层出不穷的新品牌,以及裹挟其中的生活方式。
我们无意贴标签,无论是选择跟随还是保持距离,独立性与判断力永远保持我们自己手中。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张晶,「声东击西」发起人、前媒体人
▼主要话题
[14:44] 购买力升级,尝鲜心态不分地域
[18:52] 新消费品崛起与网红营销密不可分
[25:12] 「网红」是个骂人的词吗?
[34:06] 比网红同款照片更值得留念的,是旅途中的人与事
[45:25] 营销造势是手段,产品/内容是根本
▼延伸阅读
网红集体撤离北京城
浦东美术馆
上海天文馆
▼往期节目
#171 从越后妻有到浮梁,Tango 眼中的大地艺术节
▼音乐
Book Bag - E's Jammy Jams
If They Do, They Do - Nathan Welch
100 Days of Sunshine - Coffee and Cats
Greyish Regret - Charles Holme
Drones From the Future - Blackout Memories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张晶.

5 snips
Jul 8, 2021 • 54min
#172 充斥愤怒和假消息的社媒会变好吗?我们去历史中找了找答案
自媒体时代吸眼球的套路,百多年前人类已经经历了一番。
说起以报业巨头普利策命名的新闻奖,大家都知道这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但在一百多年前,普利策领导的「纽约世界报」却是以「拼下限」的煽情主义报道而闻名。
当然也不止是世界报,把目光移回 20 世纪前后,正是美国「黄色新闻」泛滥成灾之时。本期节目中,方可成老师和我们一起回顾了这段历史。美西战争和麦金莱总统遇刺案之后,相关的一些伦理规范才逐渐发展起来。我们想要探索的问题则是,在内容生产更加多元的社交媒体时代,类似的行业规范会生长出来吗?——情形或许并不乐观,但总有希望在前。
欢迎收听!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新闻实验室」发起人
▼主要话题
[05:22] 美国新闻史中的「黄色新闻」最初是怎么来的
[14:06] 100 多年前,报业大亨普利策做新闻也在拼下限
[18:31] 美西战争与麦金莱总统遇刺和标题党有什么关系
[26:39] 如何站着也能把钱挣了
[31:12] 一个大学校长也掺和了进来
[39:06] 内容消费是身份标榜,也是品牌定位
[47:38] 社交媒体时代的伦理规范将会是如何
▼延伸阅读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美国新闻史
黄色新闻: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得名源于19-20世纪之交纽约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所引发的漫画专栏争夺战(普利策与赫斯特之争)。典型特征有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等等。
美西战争:1898 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进而控制加勒比海而发动的战争。
亨利·卢斯:即 Henry Robinson Luce,美国出版商,创办了「时代周刊」(1923 年)、「财富」(1930年)与「生活」三大杂志(1936年),被称为「时代之父」。
哈钦斯委员会:1943 年由亨利·卢斯提议并资助 20 万美元,为调查分析美国报刊自由现状和前景而成立的非官方、临时性新闻研究机构。
全现在:完美世界旗下资讯平台。其介绍为「由一群有理想、专业、有趣的传媒人打造」。
▼往期节目
#153 算法这只温柔的巨兽
#103 不听这期访谈,你或许不知道刷屏爆款正能量的问题所在
▼音乐
Book Bag - E's Jammy Jams
Cuckolds All in a Row - Erasmus Talbot
Eyes of Yours - Edgar Hopp
Probably - Hara Noda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www.shengfm.cn/donation
Special Guest: 方可成.

Jul 1, 2021 • 47min
#171 从越后妻有到浮梁,Tango 眼中的大地艺术节
用艺术振兴乡村,这个想法会过于浪漫了吗?
喜欢艺术的人,可能对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并不陌生。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过后,为了解决越后妻有地区老龄化、房屋空置等社会问题,以「地方重建」为目标的艺术祭为这个偏远雪乡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有世界影响的大地艺术的代表。
如今在国内的某些地区,艺术也和振兴乡村这个时代的主题词连在了一起。今年初夏,北川富朗担任顾问的「大地艺术节」就落地在江西景德镇的浮梁县。二十多个艺术家以当地寒溪村为「素材」,打造了一座融入天地的博物馆。本期节目嘉宾、漫画家 Tango 则把当地一个村民的空房子变成了可以坐下来喝杯黄酒的「泉有米酒酒馆」。
在上海,Tango 和张晶聊起了在浮梁创作的许多细节。比如艺术家们究竟是如何「在地创作」的,村民们对此作何反应,在国内做在地艺术和日本有哪些不同等等。而无论对于创作者或是受众,让艺术与「泥土」结合,让建筑可持续发展,不仅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可能真的让「在地精神」传播开来。
希望你们喜欢这期节目!
【主播】
张晶,「声东击西」发起人、前媒体人
【嘉宾】
Tango,漫画家 @tango2010
【主要话题】
[03:07] 在浮梁做在地创作,只能在 5 公里的现场找灵感
[07:41] 把王泉有的空房间打造成了一间酒馆
[15:20] 艺术家们在浮梁,在地创作与反馈
[23:32] 用艺术振兴乡村,这个想法是不是太浪漫了?
[28:09] 大地艺术祭来到中国,跟日本有何不同
[36:47] 人来人往,究竟谁到现场观展
【延伸阅读】
Tango 在浮梁的创作:泉有米酒酒馆
北川富朗:1946 年出生于新泻县高田市(现上越市)。自 2000 年举办「大地艺术祭」,从筹备期间到现在一直担任总监,参与相关工作。担任「美术源于大地」的总编。
大地艺术祭官网
艺术家文那在浮梁的创作:签人计划
马岩松:MAD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艺术家向阳的创作:进化中的尘埃—史子园村的记忆
Tango 在一席的采访:极简幽默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One Quiet Day - Heath Cantu
Opa Opa - Nathan Welch
Red Moon Rising - Headlund
Wind Spirit - William Claeson
【Staff】
后期:可特
监制:Amanda
运营:Yao
【关于我们】
网站:etw.fm
社交媒体:@声东击西ETW
邮件:etwstudio@gmail.com
国内/外支持我们:https://www.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Tango.

Jun 24, 2021 • 57min
#170 影视之外的真实高墙:一位学者眼中的规训与惩罚
被监狱囚禁的罪犯,真的能够在重返社会前被成功「改造」吗?
同样是关押犯人,不同国家的监狱模式反映出不同社会的运作模式。八年前,在伦敦学习应用戏剧的张筱叶接触到「监狱戏剧」时不仅感觉新鲜,还试图把它应用到国内,而她对监狱研究的兴趣也从此一发不可收。
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张筱叶对监狱的一手实践与观察;不同社会形态下为何监狱管理也呈现不同状态;犯人们在监狱这个黑盒子里是否会发生改变,以及为什么普通人可能也会对这个话题产生共鸣。
欢迎收听!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即刻@徐涛_AK1x
【嘉宾】
张筱叶,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
【主要话题】
[01:35] 好好地学戏剧,怎么就关注监狱了
[08:25] 第一次进入监狱的观感
[17:01] 国内外监狱差别实在太大了
[36:40] 监狱内的认罪叙事与绩效体系
[44:59] 北欧监狱那么豪华,能算作是惩罚吗
[51:59] 即便不是罪犯,驾驭自由也是很奢侈的
【延伸阅读】
But They All Come Back: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Prisoner Reentry
Gapper访谈10| 张筱叶:「钢铁」扎营康复村
学术专访 | 张筱叶:我的监狱人类学研究
The Fear of Freedom
肖申克的救赎
五个算式:监狱警察“厌战”原因之一
张筱叶的微信公众号:监狱人类学与社会学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后期:陈太太
监制:Amanda
运营:Yao
【关于我们】
网站:etw.fm
社交媒体:@声东击西ETW
邮件:etwstudio@gmail.com
国内/外支持我们:https://www.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张筱叶.

Jun 17, 2021 • 1h 17min
#169 研究了多年传播,热爱综艺的学者一块聊了聊
夏天是属于综艺的,学者们也在看综艺。
本期节目毫不犹豫地请到了不但看综艺,观察综艺,还时不时进入饭圈小小追星一下的学者来聊聊综艺的演化,以及背后丰富的社会含义。
当然这期也是送董晨宇老师 C 位出道的一期节目。他是不是能和这期的另外一期嘉宾周逵成团出道,选择权在各位听众手中。
言归正传。本期节目的嘉宾周逵不仅是传播学学者,更是综艺行业资深的局内人,并持续关注选秀与粉丝文化;同样关注流行文化传播的董晨宇老师是本期节目的 co-host。除了爬梳国内综艺简史,我们也谈到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跨文化比较,以及从秀粉打 call 延伸出的「文本盗猎」等相关话题。
欢迎收听!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节目制作人」、「内容研究员 」、「内容营销负责人」、「业务拓展和合作管理总监/经理」以及「声音设计师」,查看详细讯息请在公号「声动活泼」回复暗号:入场券 。简历接收邮箱📮 admin@sheng.fm 。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即刻@徐涛_AK1x
【嘉宾】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微博@董晨宇RUC;豆瓣@mlln
周逵,大学教授、资深媒体人,微博@五道口奥萨玛
【主要话题】
[00:00] 声动活泼夏季招聘游乐场导览
[05:09] 国内综艺节目的鼻祖
[14:45] 当年的超女为什么能万人空巷
[22:10] 好的综艺节目,一定不是舶来品
[29:10] 「快本」火了二十多年的奥秘
[35:00] 「中国好声音」,引起复制国外综艺模式潮
[43:30] 脑残粉并不脑残:粉丝背负的刻板印象
[59:30] 西装、牛仔裤与反抗
[67:20] 做好一档节目的难度不亚于生产飞行器
【延伸阅读】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
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
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综艺的英文表达:Variety show, also known as variety arts or variety entertainment, is entertainment made up of a variety of acts including musical performances, sketch comedy, magic, acrobatics, juggling, and ventriloquism. It is normally introduced by a compère or host.
秀粉:指专门追选秀节目的粉丝,对于选秀的一套流程都非常熟悉。
节目中提及的综艺节目:「正大综艺」「综艺大观」「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曲艺杂谈」「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中国好声音」「青歌赛」「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非诚勿扰」「乐队的夏天」「以团之名」「少年之名」「奇葩说」「American Idol」「The Oprah Winfrey Show」「The Jerry Springer Show」「创造101」「跑男」「Running Man」「心动的信号」
【往期节目】
社交媒体时代的「我爱你」
你在追爱豆,但爱豆们在变
我们为什么担忧对大象的围观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后期:陈太太
监制:Amanda
运营:Yao
【关于我们】
网站:etw.fm
社交媒体:@声东击西ETW
邮件:etwstudio@gmail.com
国内/外支持我们:https://www.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s: 周逵 and 董晨宇.

Jun 10, 2021 • 56min
#168 我们为什么担忧对大象的围观
「断鼻家族」北上带来了很多围观的狂欢,但也许大象们需要的并不是这种类型的关注。
四月中旬,从云南普洱迁移到玉溪的象群,因为持续向北走到昆明,于近日引起了全民关注。人们对大象通人性、可爱的印象,也引发了诸如「一路象北」「大象旅行团」的温柔调侃。然而,也有一些视频播主为了满足猎奇心理,一路尾随大象进行拍摄。
很显然,大家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动物凶猛,野象并不温柔。而此次北迁背后还有更多严肃问题:如何引导保护它们;早就存在的「人象冲突」要如何缓解;作为热带雨林的工程师,为什么说此次亚洲象北上是件好事。
本期节目嘉宾姜志诚表示,象群为何北迁尚未有定论,但这是人们认识亚洲象的好时机。除了讨论以上问题,他还给我们分享了一些普通人能够为大象做些什么的 tips。
欢迎收听!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姜志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项目协调员
【主要话题】
[02:24] 野生亚洲象并不温柔,且极具攻击性
[08:52] 「护林员问我要相机还是要命」
[14:37] 麻醉?食诱?电脉冲栅栏?保护工作需要周密考虑
[21:32] 「人象冲突」时时在发生,只是我们没看见
[30:37] 大象是热带雨林的工程师
[43:01] 迁移本身是象群习性,不必夸大
[47:58] 普通人能为大象做些什么
【延伸阅读】
财新周刊 2020 年的报道:大象为什么出走,西双版纳人象之争 | 动物生死劫
书籍 亚洲象行为学研究
2018 年的影像:秘境之眼:亚洲象数量再次增加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象的一种,锡兰象是亚洲象的指名亚种。亚洲象为 IUCN 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之一,也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食源地:人工为动物提供食物的种植地,简称食源地。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后期:陈太太
监制:Amanda
运营:Yao
【关于我们】
网站:etw.fm
社交媒体:@声东击西ETW
邮件:etwstudio@gmail.com
国内/外支持我们:https://www.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姜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