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东击西
世界宽广,但人们被日常及社交媒体所限制。
那就让作为记者的我们,帮你推开一些意想不到的窗户,触及不一样的信息,激发不一样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对话各种有趣有料,能带来启发的专业人士,也不定期会有神秘嘉宾出现。
我们也时不时做各种和声音有关的尝试,打开一些新体验。
支持我们,请大家移步 https://etw.fm/donation 。
本节目由声动活泼制作播出。
Latest episodes

Mar 24, 2022 • 1h 9min
#206 满世界跑的病毒,和「疏而有漏」的世界
病毒不会因国界而止步,但因国界而树立起的藩篱,却正让世卫组织高呼的「团结一致」成为空谈。
所以在遭遇新冠这场「活久见」的大流行两年后,我们全体人类作为「共同体」是否真的有在协作上有所进步?这两年间又遇到了哪些治理难题,甚至是否创造出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
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请到了清华大学的唐昆老师。他是研究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曾在疫情暴发后在非洲的刚果金做医疗考察,也是世界卫生组织 COVID-19 全球研究路线图社会科学工作组成员。作为全球卫生治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他和我们分享了他所看到的国际卫生协作现状、矛盾和可以期待的未来,并号召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全球公共卫生的事业中。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唐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教授、世界卫生组织 COVID-19全球研究路线图社会科学工作组成员
特别鸣谢
陈若冰
主要话题
[02:21] 疾病控制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12:54] 全球卫生治理的历史与挑战
[21:59] 疫情暴露并加剧了国家间的不平等
[31:17] 「新冠造成大脑萎缩」是基于一定条件的
[33:56] 七零八落的全球治理和全球团结
[43:45] 世界卫生组织面对的尴尬
[51:40] 中国如何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57:01]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成长为「卫生外交官」
延伸阅读
Li Jiang, Kun Tang et al. : COVID-19 and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Christopher J L Murray: COVID-19 will continue but the end of the pandemic is near - The Lancet
全球卫生安全指数 由核威胁倡议组织(NTI)和约翰·霍普金斯卫生安全中心彭博公共卫生学院与《经济学家影响力(Economist Impact)》合作开发,于 2019 年 10 月首次发布。
相关节目
#177 如果极端天气降临我们的城市
#159 担心福岛核废水污染?海洋面临的危机还有更多
#115 人类 vs. 灾难和不确定性|不内卷地成长
#106 历史上的一次次瘟疫教会了我们什么
#104 面对传染病,谁在压制社会的免疫系统
使用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幕后制作
运营:Yao
设计:饭团
监制:Amanda
后期:可特、花生酱
实习编辑:游皓文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 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也许你知道「声动活泼」办公室在北京二环内的胡同里,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个线上的「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社区会员,你可以收到一周不少于三次的来自「声动小邮筒」的邮件,同时还可以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游戏。
点击这里即可了解社区氛围。我们期待你加入这个虚拟胡同社区来支持我们,并和我们一起亲近交流,和有趣的人进行「碰撞」,收获新知、友谊并看见更大的世界。
国内用户(年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海外用户(月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t: 唐昆.

Mar 17, 2022 • 1h 7min
#205 经济学家眼里的算法之蠢和治理难题
「看不见的手」和操纵我们行为的算法有什么关系?拥有那么多数据和算力,「算法之蠢」又蠢在哪里?
在和于洋老师的对话中,我们从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的角度出发,讨论算法如何取代「看不见的手」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并带来新的矛盾。
而解决这些矛盾,许多此前的措施和治理模式都已然失效。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于洋,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
特别鸣谢
姜依依
主要话题
[06:55] 「看不见的手」就是自然存在的算法
[13:30] 推荐出现时,平台开始修改看不见的手
[15:37] 优化算法的两个要素:纳入更多主体、政府调节利益矛盾
[24:43] 为了利益最大化,搜索引擎不得不「作恶」
[35:08] 随意使用权力的平台,需要监管与合法性的认证
[37:34] 监管算法:不可剥离的平台、新的权力分布以及跨学科的视角
[46:08] 发展通识教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算法和互联网
[52:29] 「技术边界」内的不满,需要有效的分析工具
[01:02:17] 真正实用的算法,绝大多数都比较蠢
延伸阅读
Wentao Weng, Yang Yu: Labor-right Protecting Dispatch of Meal Delivery Platforms
Lawrence Lessig: Code Is Law——On Liberty in Cyberspace
布莱恩·克里斯汀,汤姆·格里菲思:算法之美——指导工作与生活的算法
徐恪,李沁:算法统治世界——智能经济的隐形秩序
相关节目
#203 女性骑手:被撬动与被困住的性别观念
#198 反抗平台,与老派传播形式的复兴
#192 平台,现代社会的遥远巫术
#190 当网约车司机决定「逗逗程序员」
#153 算法这只温柔的巨兽
使用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幕后制作
运营:Yao
设计:饭团
监制:Amanda
后期:可特、Jack
实习编辑:游皓文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 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也许你知道「声动活泼」办公室在北京二环内的胡同里,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个线上的「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社区会员,你可以收到一周不少于三次的来自「声动小邮筒」的邮件,同时还可以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游戏。
点击这里即可了解社区氛围。我们期待你加入这个虚拟胡同社区来支持我们,并和我们一起亲近交流,和有趣的人进行「碰撞」,收获新知、友谊并看见更大的世界。
国内用户(年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海外用户(月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t: 于洋.

Mar 10, 2022 • 14min
#204 番外篇|吆喝、柴火、喜话和歌谣
声音能够唤起的情感如此强烈,瞬间就能把我们带到记忆中的世界。
春节前,我们发起了一个 声音收集计划,邀请大家一起收集家乡特有的、快要消失的声音。在收到的许多来稿里,我们听到了很多久远的声音,也听到了一些此前没有听过的旋律。它们来自四面八方,关联着许多古老的画面和记忆。
本期节目,我们想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些有趣的声音,作为我们对这次活动的汇报。
欢迎收听!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Amanda,「声东击西」监制
特别鸣谢
寒、东北小镇女孩、Yuxuan
Sksea、炳叔、若冰
主要话题
[00:57] 一段「常州小调」开启的奇怪计划
[02:42] 东北小镇的「磨剪子,锵菜刀」
[03:35] 改用微信收款的汕头「水粿」
[04:28] 安庆灶台中的秸秆燃烧
[05:07] 长沙「打油诗」里的民间故事
[07:10] 连云港东海县的「喜话」
[10:44] 没落的喜话艺人和远去的「小江湖」
部分使用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A Summer Breeze - Ten Towers
幕后制作
运营:Yao
设计:饭团
监制:Amanda
后期:可特、迪卡普里鑫、游皓文
实习编辑:游皓文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 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也许你知道「声动活泼」办公室在北京二环内的胡同里,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个线上的「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社区会员,你可以收到一周不少于三次的来自「声动小邮筒」的邮件,同时还可以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游戏。
点击这里即可了解社区氛围。我们期待你加入这个虚拟胡同社区来支持我们,并和我们一起亲近交流,和有趣的人进行「碰撞」,收获新知、友谊并看见更大的世界。
国内用户(年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海外用户(月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期待你的加入!

11 snips
Mar 3, 2022 • 1h 14min
#203 女性骑手:被撬动与被困住的性别观念
为什么北京外卖「女骑手」中有不小的比例曾经职业是白领?为什么外卖骑手中,「夫妻档」非常常见?为什么「夫妻档」骑手的家务分配会更平均……
这是中国社科院孙萍老师对外卖「女骑手」进行田野调查后,一些出乎意料的发现。当然,更大一些的发现是,平台作为新经济的一部分,一方面在给女性带来机会,一方面也依然「困住」她们;一边正在打破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但与此同时,也依然将刻板印象写入代码程序中。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也正是新经济中值得我们去观察的有趣变化。在「妇女节」来临、女性话题会被广泛关注的时机,我们想要抛出这样的一个命题:如果说我们现在对性别的认知来源于过去的社会和经济结构;那么现在,新经济新平台会如何撬动性别关系,并带来结构性的变化。而在这样的变化中,有哪些是我们需要留意、防止或推动的。
欢迎收听!
露天演讲台|活动提醒
俄乌冲突升级的大背景下,恶化的全球通胀与动荡的投资市场将走向何方?身处其中的个体,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影响,手中又有哪些选择?3 月 5 日,我们将在声动胡同小社区的 露天演讲台 对话在俄罗斯及海外二级市场有着丰富投资经验的 Aaron,聊聊我们的工资、理财产品和衣食住行,将如何被此次通胀所影响。
活动时间:北京时间 3 月 5 日上午 10 点
活动方式:Zoom 直播
参与者:声动胡同小社区的所有街坊,活动开始前加入社区均可参与本活动
如何参与:点击 这里 加入社区,即可获得一封包含直播链接的邮件通知(已经订阅的朋友,请查阅近期的 newsletter) 期待你的参与!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孙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特别鸣谢
董晨宇
主要话题
[06:30] 女性骑手:「过渡劳动」、供养家庭与维持体面生活
[13:53] 外卖骑手的愿望与「幸存者偏差」
[20:06] 数字化招募方式对性别更包容
[22:08] 外卖劳动是男性化的劳动框架
[31:45] 夫妻档骑手促进了双方对性别和劳动的认知
[45:09] 外卖骑手被广泛关注后,平台的改进措施
[50:44] 「第三类」女性骑手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人生困境
[59:41] 数字化经济会撬动对性别的普遍观念
[01:02:19] 平台和政府能为女性骑手做些什么
[01:12:20] 外卖骑手时刻处在变动当中
延伸阅读
孙萍:「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
孙萍:平台、性别与劳动:「女骑手」的性别展演
赖祐萱: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相关节目
#201 生育问题复杂,但还有更大隐忧
#198 反抗平台,与老派传播形式的复兴
#192 平台,现代社会的遥远巫术
#162 女性,独立女性和成为母亲
#121 觉醒女性主义者的迷茫和纠结
使用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幕后制作
后期:可特
运营:Yao
设计:饭团
监制:Amanda
实习编辑:游皓文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 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也许你知道「声动活泼」办公室在北京二环内的胡同里,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个线上的「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社区会员,你可以收到一周不少于三次的来自「声动小邮筒」的邮件,同时还可以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游戏。
点击这里即可了解社区氛围。我们期待你加入这个虚拟胡同社区来支持我们,并和我们一起亲近交流,和有趣的人进行「碰撞」,收获新知、友谊并看见更大的世界。
国内用户(年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海外用户(月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t: 孙萍.

6 snips
Feb 24, 2022 • 45min
#202 上头又上瘾,我们的大脑在干嘛?
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真的不费脑吗?对某件事情上头时,我们的大脑正在经历什么,背后的大脑的成瘾机制又是怎么回事儿?
为了更好理解算法和社交媒体对我们所起的作用,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北大心理与认知学院的王征老师,和我们一起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短视频、购物平台等背后的算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改变。
我们发现,「成瘾」是关涉多个脑区的复杂过程。成瘾行为也与人的记忆、价值感相关。我们熟悉的多巴胺也并不直接等同于快乐,它在大脑的不同部分发挥了不同的功能。此外,王征认为,短视频的推送机制加速了大脑养成观看习惯的过程,从而使人更容易「上头」。
然而,作为成瘾最具代表性的特质,强迫和冲动并不全是坏事儿。在一些情境里,它们与大量重复和尝试探索的行为相关,而这往往是达成卓越或做出改变的关键。在对话的最后,王征也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利用「强化学习」接近目标、对抗焦虑。
欢迎收听!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王征,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 -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
主要话题
[01:48] 「上头」的时候,大脑在干嘛
[06:24] 多巴胺不纯粹等于快乐
[13:57] 成瘾的特质:冲动与强迫
[18:04] 刷短视频时,大脑没有得到休息
[20:46] 算法在训练我们的大脑
[31:13] 厌食症有成瘾的「强迫」特征
[37:15] 成瘾的特质不一定是坏的
[42:35] 当你还不可以躺平的时候,选择每天进步一点点
延伸阅读
王征:当你上瘾时,大脑在想什么
追寻记忆的痕迹
贪婪的多巴胺
相关节目
#198 反抗平台,与老派传播形式的复兴
#192 平台,现代社会的遥远巫术
#153 算法这只温柔的巨兽
使用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幕后制作
后期:可特
运营:Yao
设计:饭团
监制:Amanda
实习编辑:游皓文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 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也许你知道「声动活泼」办公室在北京二环内的胡同里,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个线上的「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社区会员,你可以收到一周不少于三次的来自「声动小邮筒」的邮件,同时还可以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游戏。
点击这里即可了解社区氛围。我们期待你加入这个虚拟胡同社区来支持我们,并和我们一起亲近交流,和有趣的人进行「碰撞」,收获新知、友谊并看见更大的世界。
国内用户(年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海外用户(月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Special Guest: 王征.

8 snips
Feb 17, 2022 • 49min
#201 生育问题复杂,但还有更大隐忧
多生孩子,是改善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的最优解吗?做一天玩三天的「三和大神」、村庄人口的逐渐减少,普遍存在的恐婚恐育,有没有一个线索可以将它们一一串联?
《岂不怀归》的作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田丰认为,身处后工业化时代,比起鼓励「生育」,提升人口素质或许更有意义,而且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极为有限。这场从「人口问题」开始的对话,最后落在了对教育的关切上。
中美精英如何诞生,三和青年与乡土教育的崩溃关系何为,在提升人口质量的转型窗口期内,我们应该期待未来出现什么样的人才?希望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够激发出更多相关的思考。
欢迎收听!
互动话题
欢迎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区留下你对本期节目的任何想法或思考,我们将选出 5 位朋友,分别送出《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一本。活动时间截止到 2 月 28 日。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话题
[10:05] 担忧人口问题的时候,我们在担忧什么
[21:36] 「后工业化时代」需要新的教育逻辑
[24:40] 普职分流的「工业化」痕迹
[26:49] 「三和青年」的生存状态:缺乏技能,不愿被盘剥
[36:18] 中国产生精英的两个模式
[42:51] 乡村教育的「乡土义务」正在消逝
[45:40] 中下社会阶层的教育问题亟需解决
▼相关节目
#175 做数年教育质量评估后,对内卷有何新体悟|不内卷地成长
#167 如果不走独木桥|不内卷地成长
▼延伸阅读
提及的书籍:Our Kids
专访|学者田丰:“三和大神” 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类型
▼声动胡同小社区
「声动胡同小社区」是以声动活泼办公室所在的胡同社区为灵感,以付费 newsletter,即「声动小邮筒」为主要媒介,把听众连结在一起的虚拟胡同社区。点击这里即可参观,除了看到往期内容精选、认识我们的创作者,社区的「露天演讲台」也会不定期举办分享交流活动。欢迎订阅加入我们,#一起声动活泼#地共建属于我们的精神角落。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设计^ 饭团
实习编辑^ 游皓文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田丰.

Feb 10, 2022 • 1h 3min
#200 群众基础,和那条通往夺冠之路
中国女足和男足的现状,其实是「同一棵树上长出的果实」。女足亚洲杯夺冠的价值,也不应该为了「嘲讽」男足而存在。
在国内,「女足人口」十分匮乏,青训足球运动员还往往面临出路狭窄的难题。然而,体育的意义远不止于竞技,选择体育更不是选择单一的人生道路。于孩子而言,热爱一项运动可以为其成长带来体能、思维、交流等全方面的滋养。真正认识到体育的意义,或许才是形成群众基础与提高竞技水平良性循环的开始。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清华女子足球校友队「乌合之众」主教练、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咏鹏。从朝阳女足到美国青少年联赛,他以足球教练和裁判的视角和我们一起聊了聊中国足球的发展现状、群众基础的培养,以及如何将运动作为成长教育的重要部分。
别让体育的热度只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多运动!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咏鹏,清华女子足球校友队 「乌合之众」主教练、国家一级足球裁判
▼主要话题
[2:00] 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逆转来之不易
[7:11] 北京朝阳女足对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探索
[14:07] 足球训练于孩子而言是全方位的教育
[22:18] 体育不是一条道路,而是全面的「营养基础」
[31:09] 从裁判视角出发,看分工、规则和交流的重要性
[37:12] 如何提高女性在足球项目上的参与度
[42:29] 男足与女足的观赏性之辩:培养多元的审美情趣
[52:54] 重新认识运动的意义,是良性循环的开始
▼相关节目
#176 当「赢」变得如此重要,我们还「输」得起吗?|不内卷地成长
▼延伸阅读
咏鹏的书:《裁判,你到底在想什么?》《奥数是个替死鬼》
▼声动胡同小社区
「声动胡同小社区」是以声动活泼办公室所在的胡同社区为灵感,以付费 newsletter,即「声动小邮筒」为主要媒介,把听众连结在一起的虚拟胡同社区。点击 这里即可参观,除了看到往期内容精选、认识我们的创作者,社区的「露天演讲台」也会不定期举办分享交流活动。欢迎订阅加入我们,#一起声动活泼#地共建属于我们的精神角落。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监制^ Amanda
编辑^ Yihang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设计^ 饭团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咏鹏.

Jan 20, 2022 • 60min
#199 在「不确定」的海洋里,我们面临的选择与焦虑
越来越多焦虑的人想要通过外界抓住一个「确定性」,尤其是在人生规划与职业选择上。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这几年各种「不确定」层出不穷:火山爆发,疫情肆虐 …… 不确定性成了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甚至,惊奇太多,我们都快要对这些事件都感到麻木了。
但是,大厂、体制、编制这些看似坚硬的外壳, 真的能够好好收容你的安全感吗?遵从内心这件事,到底又有多难?
本期节目嘉宾是在一年多前从体制内离开,加入声动活泼的内容制作人 Mengyi。在她看来,「如果那个相对稳定的未来就是你想要的」,也无可厚非。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信息噪声中,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学会与焦虑共处,不断试错,是她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学到的更珍贵的经历。欢迎收听!
#声音收集计划#
声音和气味很像,一首童年歌谣、家乡独有的小调,或者是姥姥讲述的本地故事,总能在偶然的某个瞬间唤醒我们的记忆。这些声音曾经陪伴我们成长,但它们也很可能像气味一样,飘散在历史之中,让人难觅踪影。
为了让这些珍贵或有趣的声音保留下来,我们打算发起一个声音收集计划,邀请你这次回家过春节时,去寻找那些「很可能会被遗忘或消失」的,属于你家乡的声音。它可能是一个小曲儿,现在的年轻人不太会讲的拜年话,也可能,是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内容。如果感兴趣,请接着查看下方的录制指南和截止时间:
声音投稿指南
录制设备可以是手机 ,也可以是录音笔;
把设备的录制模式调到质量最高模式(比如如果你是苹果手机,依次点击「通用」—「语音备忘录」— 「录音质量」— 「无损」 );
麦克风距离声源越近越好(比如,采访一个人,那么需要把手机麦克放在他嘴巴的10cm之内,再比如录制一群人唱民歌,那么手机麦克风距离 TA 们越近越好);如果你要同时录制不同方向的声音,那么别忘了根据声源的方向同时也移动并对准你的麦克风~
录制时候拿稳麦克风,避免摩擦和其他声源的声音干扰,录制效果越清晰越好。如果不太确认,可以录制一小段先自己听一下;
注意!!!手机千万别连着耳机录音,无线有线耳机都不行(因为这样声音会通过耳机的麦克风录入,音质会很糟糕),要通过手机自带麦克风录制。
enjoy!
除了录制好的音频,你也可以用文字告诉我们声音背后的故事,并将它们一起发送到邮箱 newsletter@shengfm.cn,截止时间是 2 月 7 日。最终的呈现方式,请期待我们春节后的汇报。提前祝你春节快乐!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Mengyi,「声动早咖啡」主播
▼主要话题
[03:10] 年轻时那些被外界定义的「正确」选择
[08:55] 从媒体公司进入体制:重新适应规则
[17:25] 重返校园:全媒体新闻打开叙事表达的新窗户
[24:27] 成为记者,接受被拒绝
[35:57] 好运源于自我创造
[42:32] 重新选择:不在于体制内外,而是体验与成长如何
[51:16] 选择短暂的稳定还是变化的延迟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人力资源负责人」和「内容营销负责人」,查看详细讯息请 点击链接 查看,或者在公号「声动活泼」回复暗号:招聘 。简历接收邮箱为 hr@shengfm.cn 。
▼声动小邮筒
欢迎订阅声动活泼的付费 newsletter,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我们的街坊邻居。为你送上节目之外的思考养料和会员独家内容与福利。点击 一封来自胡同中的邀请 即可了解如何订阅。或者在 声动活泼 公众号菜单栏点击「会员通信」了解更多细节。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设计^ 饭团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mengyi.

8 snips
Jan 13, 2022 • 1h 1min
#198 反抗平台,与老派传播形式的复兴
一种又一种的媒体形式被快速颠覆:网络媒体将纸媒冲击得七零八落;社交媒体又打破了网络媒体的生存之道…… 但为什么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写信,将新闻/信息/分析等内容发送到读者的邮箱(newsletter),反而得到了新的生命力?
这期节目的话题发起者是新闻传播学者方可成,他也是 newsletter「新闻实验室」的创作者。他乐观于 newsletter 能带来的内容生态,也反驳了「newsletter 是另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说法。
我们还回答了有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这种不算新的形式能在最近几年得到新的爆发式增长,甚至足以支撑起数家与之有关的创业公司;现在的 newsletter 只是对过去的重复还是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物种」;newsletter 创作生态的未来又会如何。
此外,节目中我们也推荐了不少值得订阅的内容来源,你可以在节目下方的「延伸阅读」中找到它们。
欢迎收听!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人力资源负责人」和「内容营销负责人」,点击 团建开始后,发现有 2 个人没到齐....| 其实是招聘 即可查看详情,欢迎投递简历或向我们推荐合适人选,简历接收邮箱📮 hr@shengfm.cn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新闻实验室」发起人
▼主要话题
[02:24] newsletter/电子报:群发的 email
[08:44] 算法分发给信息生态带来的问题:碎片化、标题党、隐私侵犯
[13:36] 在美国,Substack 是怎么火起来的
[22:24] 「平台拥有人」的时代或将结束
[30:28] 个体的生动叙述,会有更亲密的内容联结
[37:49] 阅读之外,也来做 newsletter 创作者吧!
[44:59] newsletter 的商业生态会怎么演化
[50:15] 在国内做付费订阅,选好 newsletter 订阅工具有点难
▼相关节目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S5E03|创作者经济为何开始在美受到追捧?
声东击西:#88 手撕 Big Tech
▼延伸阅读
声动小邮筒付费 newsletter
新闻实验室免费 newsletter
新闻实验室付费 newsletter
中文 newsletter 导航
安溥的 newsletter(左侧菜单 Join-Mailing)
小样的 1000小食报
历史学教授 Heather Cox Richardson 的 newsletter
搜信源的 newsletter
结绳志的 newsletter
主权作者 Sovereign Writers
「纽约客」的文章:Is Substack the Media Future We Want?
▼声动小邮筒
欢迎订阅声动活泼的付费 newsletter,点击 一封来自胡同中的邀请 即可了解如何订阅。或者在 声动活泼 公众号菜单栏点击「会员通信」了解更多细节。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设计^ 饭团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方可成.

Jan 6, 2022 • 57min
#197 从他者视角,重新审视自我和身份认同
2019 年秋季,在记者生涯中起起伏伏了十年后,季天琴在这个后来看起来极为特殊的时间点以尼曼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一年。她原以为自己可以享受一段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生活,却发现面对她的是一段充满多元文化碰撞、身份认同撕裂与自我追寻的,「痛苦的心灵旅程」。
她住在一对自由派白人夫妇的家中,交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穆斯林女友,与拿了美国绿卡的墨西哥移民周末短途旅行;而他们对时代情绪的思考——高度极化的政治、日益强烈的对权力和财富不平等的不满、高涨的社会运动、对权威与专业的质疑、对基本价值观的讨论——也从课堂与讲座延伸到了日常生活。
在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下,个体的参照系变得丰富起来,季天琴也开始用他者的视角审视自己:我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同?我要在他们的眼中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
通过她的讲述,你或许可以感受到,在我们的天地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更丰富的、我们了解不多的世界,或许可以尝试,用「他者」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处境。我们的信息场是开放的吗?我们的文化是包容的吗?我们的价值体系是多元的吗?
「只要世界还对我开放,那就应该去看一看。」季天琴去往美国的初衷与她的经历也呼应了声东击西的原点:用多元的视角看更大的世界。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季天琴,2019~2020 哈佛尼曼学者,资深调查记者,曾任职于财新周刊、南都周刊、新民周刊
▼主要话题
[00:33] 哈佛尼曼奖学金简介
[02:20] 象牙塔不是想象的那样:多元文化冲击与更具体的美国
[09:20] 在美国,每个现象背后都有文化意涵
[12:26] 向国际同学呈现更真实而复杂的中国
[16:38] 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一定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17:51]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Maria Ressa 在尼曼的一次讲座
[24:31] 拥有哥大硕士学位的克什米尔同学:我的第一个穆斯林女友
[29:33] 美国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需要一个「敌人」
[35:31] 从「我为什么在这里」到「中国为什么要国际化」
[47:54] 为无数解读中国的窗口提供我的版本
▼相关节目
#179 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为何难以降临阿富汗
#112 我们无处安放的记者身份
▼延伸阅读
季天琴:我在哈佛这一年(一)
季天琴:我在哈佛这一年(二)
季天琴:中国华信叶简明被查 复杂政商关系网起底
尼曼基金(Nieman Foundation):由美国哈佛大学设立的在职记者进修奖学金项目,于 1938 年成立,每年遴选 24 名资深报人作为尼曼研究员在哈佛大学下设的任何一个学院进修一年,其中 12 名来自美国本土,另 12 名在世界范围内选拔。
▼声动小邮筒
欢迎订阅声动活泼的付费 newsletter,点击 一封来自胡同中的邀请 即可了解如何订阅。或者在 声动活泼 公众号菜单栏点击「会员通信」了解更多细节。
▼音乐
Book Bag-E's Jammy Jams
▼Staff
监制^ Amanda
编辑^ 若冰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设计^ 饭团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VC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打赏支持:https://etw.fm/donation
Special Guest: 季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