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想驿 by 产品沉思录
少楠
奇想驿(Mindhub),来自产品沉思录的播客节目,主理人有 Shaonan Fonter Mengna。
主要有两个栏目:
- Give me 🖐🏻,讲述沉思录中有趣的读者
- Shaonan 的瞎逼逼,主要是产品 + 哲学
在驿站里听听有趣的奇想,结识一些有趣的人,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关于产品沉思录:https://index.pmthinking.com
日常还在做:https://flomoapp.com
主要有两个栏目:
- Give me 🖐🏻,讲述沉思录中有趣的读者
- Shaonan 的瞎逼逼,主要是产品 + 哲学
在驿站里听听有趣的奇想,结识一些有趣的人,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关于产品沉思录:https://index.pmthinking.com
日常还在做:https://flomoapp.com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Nov 26, 2022 • 34min
和白光、罗振宇、马想聊聊:小而美的产品及创业
前些日子,应得到 App 的邀请,一起和 @light 参与了他们跨年演讲策划会的第 024 场直播,主要聊了聊,现在是小而美创业的好机会么?因为是直播剪辑,所以线上收音有些小问题,建议公放或带耳机音量调稍小一点收听,切换发言时会有混响,坚持几秒会恢复正常。视频直播地址点此另,「产品沉思录」正在迁移到小报童,顺带有个史无前例的福利升级计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此查看。🗺️ 收听地图罗振宇老师犀利发问 02:10 不带队打仗扩张,要按另外一种方式活,这活法成立吗? 07:09 怎么忍住做一个这么简洁的笔记软件? 13:13 “小而美”是通透选择,还是无奈而为? 16:29 就一个"笔记"产品,会死在哪呢? 18:50 假设“一夜暴富”了,会怎么应对? 21:36 节制和肆意,两种增长模式共存? 31:12 做flomo时实在难忍的“诱惑”,最后还是忍了马想老师问 25:47 如何与大品牌合作?如何让用户自传播?🎵 音乐 洛仃洋 - Vagrant Poet 2 野岸刊 - 回忆如同猛兽,我们手无寸铁🛵 创作者们 嘉宾 / 少楠、白光 主持 / 得到 App 团队 剪辑 / 严格延伸阅读 产品沉思录官网 边听播客边用 flomo 做笔记,欢迎通过奇想驿邀请码注册。

10 snips
Sep 10, 2022 • 1h 6min
和毛远聊聊:若人生是滚雪球之旅,如何找到热爱,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
和毛远认识,大概在两年前有知有行的上一个办公室,一见如故。第二次见面就是在他家附近,早起吃了阳阳中国饭的豆腐脑和油条,在小公园中走了许久(下图,能猜到是哪么),畅谈了许多关于产品的故事。尔后我们就约定,要录一期播客。但一别就将近一年,期间各种情况导致无法去北京见面,直到前些日子终于能走动,才继续在有知有行的第二个办公室中,了却了录播客这个心愿。当然,毛老师温柔的声线下,还有另一面,就是一位可怕的带货狂魔。手边的微信阅读器二代,运动耳机都是拜其所赐 —— 如果不是我没驾照,恐怕早就被他按头买了蔚来 —— 所以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所以每次都要开车送我去机场。而当时为何投奔微信微信阅读器,皆因其循循善诱甚至不惜借我试用成瘾。言归正题,这次主要聊的话题是从投资的视角看产品与生活。或许经历了互联网产品从无到有,从盛极到现在的困顿,而我们也从毛头小子变成了中年大叔,对于时间的敬畏,对于朴素的道理,有了和年轻时不同的看法。以及,毛老师提出了一种新的找到热爱事情的观点很有启发:一旦任何事情你想走捷径了,那么这件事大抵就不是你的热爱。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创作者们 嘉宾 / 毛远,北京互联网产品经理,有知有行课代表,播客「人生是滚雪球」主理人。 主持 / 少楠 剪辑 / mengna 制作 / 奇想驿 by 产品沉思录 特别感谢 / 一知羊、孟岩、有知有行本期主要内容00:01:47 毛远老师的BAT 大厂之旅00:04:18 谈谈如何把投资的理念,应用在生活和产品中?00:07:34 在腾讯亲历的长期主义 —— 如何帮助一个视障人士00:12:48 为何腾讯如此关心用户体验?00:16:53 美团的用户体验和腾讯有何差异?00:21:48 以腾讯为例,讲讲「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内含大量回忆杀)00:27:57 腾讯当年的休闲游戏是如何崛起的00:34:31 如何识别自己的护城河该建在哪里,以及如何打造?00:39:36 抄袭内容为何会丧失一份资产00:46:49 寻找热爱事情的方法:一旦不耐烦想抄捷径,大抵这件事就不是00:57:36 时间是每个人最大的资产00:59:43 尊重自然节律,按时候开花结果音乐 明日晴れるかな by 桑田佳祐延伸阅读: 产品沉思录官网边听播客边用 flomo 做笔记,欢迎通过奇想驿邀请码注册。

Sep 7, 2022 • 1h 2min
与理想屯的球姐聊聊:斯多葛学派、模仿欲望、知识管理以及中国科幻
作为理想屯早期的天使用户,球姐前一阵子发来邀约说一起聊一期播客。由于我们都比较喜欢斯多葛学派,也都研究勒内吉拉德的模仿欲望,甚至都是科幻迷,所以这期主要就围绕这三个话题展开。推荐关注球姐的公众号「理想屯(camelliayyx)」,以及小宇宙同名播客「理想屯」外观多元世界,内修多彩自我。旅居海外的主播一路采访结识到的朋友和有趣的人,分享Ta们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和成长感悟。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少楠和球姐如何相识,以及如何成为球姐社群的天使用户? 法国哲学家勒内·吉拉德(RenéGirard)的模仿和欲望理论如何拯救了少楠? 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把控知识输入? 如何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人类这个操作系统?人的欲望和动机从何而来? 如何找到人生母题? 如何从零开始搭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聊聊Notion这家公司背后的设计和运营理念。 聊聊斯多葛派哲学对我们的影响,为什么每个人读相同的哲学理论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37 聊聊喜欢的科幻作品,以及未来如何利用AI工具辅助创作?延伸阅读: 勒内·吉拉德(René Girard) Peter Thiel's Religion by David Perell 《乌合之众》 《纳瓦尔宝典》 《知识资产:从一张卡片开始积累》 Notion – One workspace. Every team Project Xanadu(上都计划)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Midjourney AI制图工具 《乡村教师》 《流浪地球》 《中国太阳》 《科幻世界》 《天意》 《星际穿越》 姜峯楠 Ted Chiang 《疯狂约会美丽都》 《死亡搁浅》 Zeatuna | Enter the Dark Age音乐 片头曲:Fljótavik by Sigur Rós 片尾曲:Faraway by Apocalyptica延伸阅读: 产品沉思录官网边听播客边用 flomo 做笔记,欢迎通过奇想驿邀请码注册。

115 snips
Aug 29, 2022 • 1h 14min
与雨白聊《倦怠社会》:这个社会让我们过度积极,留白是自处之道
时隔一年,正值 JustRead 夏日书展活动,所以又去「知行小酒馆」串门。和雨白聊了聊哲学家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一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还有对于意义追寻,留白,消费主义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总是感到疲惫?又因为什么我们无法停止剥削自己?关于这些问题,韩炳哲在书中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时隔一年再度做客小酒馆,我也很好奇,少楠又有了哪些成长与变化?希望听完这一期漫谈,可以让你缓解一些焦虑,得到些许启发。另,知道韩炳哲,是在两年前苦闷的时候,@fonter 推荐 @重轻 的「不在场」中「冬天好」这一集,有兴趣的朋友推荐去听一听。🗺️ 收听地图03:35 从规训社会到功绩社会,我们和爸妈那一代究竟有什么不同?06:32 功绩社会的鸡娃榜样:风靡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08:24 社交媒体对我们的改变:为什么会有人因为谷爱凌而感到痛苦?16:39 过分积极的社会让我们疲于奔命,越来越卷21:21 「产品沉思录」诞生的真实原因26:37 游戏大作玩不动,电视剧看不进去,在电影院坐不住,我们为何变成这样?32:25 不要把自己加工成商品35:19 整个世界都在刺激我们尽量多地分泌多巴胺40:55 试着给自己的生活制造一些无聊的闲暇时刻45:58 时隔一年回访少楠:为什么他解散了 flomo 的所有微信群?53:11 真正的没有进步,是你在原地思考犹豫、焦虑徘徊而不去付诸行动57:08 既然现在大家都没有共识了,那不如走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60:08 那些埋头在自己专注的事情上的人,可能会是最后获得奖赏的人63:48 消费带来的所有快乐,都没有创造来的持久66:31 给自己制造一个「深度年」📂 好奇心文件夹📚倦怠社会5%的改变行动瑜伽🎧E13 专访 flomo 少楠:这个宇宙希望我们成为普通的人,创造是我们反抗的手段🍶 关于「知行小酒馆」「知行小酒馆」是有知有行出品的一档分享投资与生活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在我们看来,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创作者们嘉宾 / 少楠主持 / 雨白剪辑 / wanying制作 / 有知有行

15 snips
Aug 15, 2022 • 1h 39min
【串台 · 无人知晓】对话孟岩:我们彼此的成长
无数细小的事情叠加,才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 via 未来的未来2020 年冬天,我和 light 应孟岩的邀请,去了北京和他见了一面,彼时有知有行也是刚刚萌芽,flomo 也还是处于襁褓的状态。那时候我们还没有笃定要全职开始做 flomo,只是模糊间感觉到了一些召唤。我依旧记得在有知有行的那个办公室,能看到远处的山峦。冬日午后,孟岩给讲了何谓「奥德赛之旅」,也让我们明白,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场远行,那么无论悲喜,都是命运馈赠的礼物,多年以后,我们会感激它,也感谢自己踏上旅途。这次对谈,我们没有做任何草稿,或许像一部公路片,讲述了这两年来我们在各自的「奥德赛之旅」中看到的各种景色,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对这个词语带来的新的感悟。另,感谢 一知羊(点此关注她即刻) 同学的招待和整理的 Shownotes,享受了一把有知有行专业播客录音房的待遇。🔑 收听地图02:40 孟岩给 flomo 打多少分?少楠给「有知有行」打多少分?10:02 新体悟:不再被「产品」二字束缚,而是以「服务」心态做事17:49 从孟岩刚入手的时髦电动二轮车开始,聊聊什么是价值创造?34:29 人为什么开始寻觅意义并通过消费获得意义?「创造」产生的意义更持久39:52 「规模化服务更多人」与「满足少数人对追求意义的需求」冲突吗?48:35 少楠创业两年后的心态变化——「当你羡慕他人时,就去思考其代价」50:44 是「奥德赛之旅」这五个字推着少楠下定创业的决心?时隔两年,彼此都对这词有了新的理解64:21 嘿 ,放 轻 松 。75:36 如何实现愿景?不以「标准答案」待用户,也不鼓励、不期待用户接受「标准答案」84:16 少楠在 flomo 当客服处理退款时,赚到了最有价值的 99 元92:05 「做服务和产品就像打造一条嵌在人们生命中的大河,真正重要的是从上游着手」📢 声波摘录当你羡慕任何东西的时候,就去思考其代价。有三个问题可以用来检视自己的生活是否让自己满意:当下这个时刻,我是不是全力以赴?我是不是正沉浸在当下这个时刻里?下一个时刻就离开这个世界的话,我现在满不满意?我没有改变别人的妄念。第一,我不确定自己一定是对的,我只是找到了一个自己认可的方式,并且愿意把这个理念传递给很多人。第二,我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是「站在路灯下讲话」,在他们心目中种下一个种子,告诉别人我们憧憬的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希望每个人是有创造力的,他们每个人不需要焦虑。我不奢望他们会因此改变,但我相信这个种子某一天一定会生根发芽。当你做一个服务(产品)的时候,它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不断地拓宽。而当我们想要这条河流水量很丰富的时候,我们会干嘛?我们不会着急地把河道挖宽,而会去确认:上游水土有没有流失?水草是否丰饶?它周边的生态系统是在变好还是在变坏?📜 书摘小纸条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俞军产品方法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悉达多》🐚 书、文章、播客、产品📝 少楠提供的服务:产品沉思录、flomo 浮墨笔记、小报童💰 孟岩提供的产品: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孟岩投资实证、无人知晓、知行小酒馆📚《蓝海战略》《文化战略》《冲浪板上的公司》《建筑的永恒之道》《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悉达多》《千面英雄》《战争论》《The Mindful Athlete》《活出生命的意义》《俞军产品方法论》🎧 音乐片头曲:Of Angels by Masakatsu Tak片尾曲:Curtain Call by Haruka Nakamura🪂 创作者们制作 / 有知有行主播 / 孟岩嘉宾 / 少楠剪辑 / 柯霖

Jul 21, 2022 • 36min
零售的哲学:当我在便利店打工时,我在学什么
这是一个新的尝试,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灵修炼」的主播,毕竟还是做产品的。故事其实横跨了六年,前半截是在便利店打工时候的小故事。后半截是六年后重看铃木敏文的书籍,所受到的启发。所谓的创造新事物,并不是创造了什么,而是从现有世界存在的众多事物中发现某些东西,在此基础上尝试将这些事物与创造联系起来。我曾在 2016 年于 7-Eleven 见习三周(日记上、日记下),因为彼时试图在线下开设实体店,但苦于没有经验,就去报名门店经理见习。对于那时试图改造一切的互联网人来说,这次经历不但打开了视野,接触到了许多从未接触到的概念,也让我对传统行业充满了敬畏之心。虽然不属于一个行业,但是对于做产品启发颇多,因为都是面向大众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和消费趋势的把握,在铃木敏文的书中有大量具体的洞察,其精准性和预见性,远超许多互联网人。而对于消费趋势的把握,则能很早的预见到消费者购买的不再是商品,而是事件。 对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能力,如何生产高标准的自有商品,如何为了能在店内存取款而设立银行。 对于供应链及店铺细致的管理能力,密集开店战略的原因,从多供应商一日单配,变成一日多配。以及如何发挥店铺人员的能动性,让其在没有太多经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单品管理,提高销售额。下面的案例也是基于上述的经验思考的实践。 在经营丁香医生的时候,应用便利店内「价格带」管理来重新改造医生的定价指导体系。 在进行医生运营时,参考便利的许多 SOP 标准制定的方法以及培训体系,提高医生的服务意识和质量。6 年以后,再看铃木文敏的书籍和资料,依旧对当下的创业有颇多的启发。但由于其书籍资料重复度较高,每本书自有其结构,所以在此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对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启发,重新整理如下,不断迭代。观点摘录 「为顾客着想」和「站在客户立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还是站在卖方立场,脱离了消费者的普通生活; 顾客购买的对象是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价格。 现代消费者并非在消费产品本身,而是由自己重视的事情引发了消费行为。 越是美味的东西,顾客越愿意购买,但美味的东西,也是容易生腻的东西。 如果没有实现目标的条件,就自己去思考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不具备必要条件,那么就去改变条件本身。 不要依附于公司,因为人如果依附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真正的力量。关于铃木敏文铃木敏文 1932 年出生,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曾担任日本 7&I 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日本 7-Eleven 等公司的代表取缔役会长与 CEO,也担任日本中央大学理事长。 其一直以「外行人」自居,却深谙统计学和消费者心理学,在 40 岁的年龄以及总部不看好的情况下,自行筹资一半和 15 名同僚成立了日本 7-Eleven ,并创造了单品管理这个独特的经营方法。Shownotes: 00:01:30 想去打工,但是遭到歧视(大龄 + 高学历) 00:05:26 培训中一些有趣的故事 00:07:32 拉排面,这个排面是什么 00:11:09 真去店里打工时,那些意想不到的启发 00:15:15 为何要研究铃木敏文?对设计产品有何启发? 00:17:40 第一个启发:何谓真正以顾客视角出发 00:20:44 第二个启发:如何了解顾客的心理 00:25:00 第三个启发:不变的立场与可变的素材 00:28:47 第四个启发:避免站在 A 的延长线上思考 00:31:10 人一旦依附某物,就会丧失真正的力量相关资料 去「产品沉思录」查看 《产品人的 100 本非必读书》音乐 Here's To You by Joan Baez

Jul 13, 2022 • 1h 12min
【串台】和刀姐聊聊,积累个人知识资产的意义和方法
本期主要关于如何积累个人知识资产,其中提到了不少做《产品沉思录》内容的心得,好像之前并没有系统的整理过。感谢温柔一刀的主播 @刀姐doris 邀请,@旺仔珂珂糖 策划,@诗雨 剪辑我这边录音回响比较大,请各位多担待。Shownote02:05 flomo——小小工具背后的大大理念05:50 为什么会从丁香医生出来?为什么开始创业做flomo?08:23 你想做多大的公司?或者说,一定要做一个大公司吗?09:30 产品流水过亿也不影响我每天下楼吃沙县12:56 notion 是 flomo 的启蒙老师14:14 成不了什么标杆,那就成为一个小小灯塔20:42 坚持写了5年产品沉思录:只有在一件事上乐此不彼才能超过别人21:48 我们都需要一个“提问机器”23:55 刀姐灵魂三问:怎么建设品牌?怎么做增长?怎么平衡的?26:43 主动挖掘大于被动吸收30:14 你关心 web 3.0 吗?32:26 首度公开:产品沉思录的筛选内容标准是什么?36:42 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内容生产体系而不是靠灵感?44:19 艺术家关注最终结果,工程师关注内在体系47:31 什么是超级品牌?如何找到你的超级用户?51:00 千万不要在b站做学习博主54:57 所有人都适合开专栏吗?57:09 什么样的内容应该付费?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免费?59:25 “个人知识资产的意义和价值”和“打工人的自救之道”01:06:00 flomo的品牌应该怎么做?一些文中提到的项目 flomo 小报童 产品沉思录一些关于刀姐的介绍刀法Digipont创始人兼CEO前互联网平台衣二三CMO、北美支付宝市场运营负责人、纽约MK传播经理、北美联合利华护肤品类品牌经理。同时也是一个营销圈和消费圈的头部KOL,全网百万粉丝。刀法致力于打造全球品牌的营销智库。秉承「成就中国好品牌,带领走向全世界」的核心目标,为中国品牌找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品牌之道」、「效果之术」,以及拥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才及合作伙伴,助力品牌加速。收听渠道: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音乐 片头:Fanfare of Adolescence by 泽野弘之 片尾:Ichijiku by kadan

May 31, 2022 • 1h 8min
和刘飞聊聊艾尔登法环设计、故事与启发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应该是希芙拉河)最近和飞哥都在沉迷老头环(艾尔登法环),在上周录制三五环最新一期后不过瘾,单独又聊了一会儿艾尔登法环。纯即兴,索性就一刀不剪,原汁原味呈现(前有有杂音,接下来开心很重要)01:12 开放世界的几种类型,以及吐槽某些产品08:10 尊重玩家智力的设计,死亡作为一种乐趣14:00 一个玩家不重要的世界26:09 感慨宫崎老贼已经当上了社长,不像小岛秀夫那么悲情29:41 飞哥讲述盖利德简史,以及碎星将军的故事51:31 异步联机的惊喜55:37 上价值的部分,为何玩到这样的游戏是幸运配乐: 片头:Limgrave by 齋藤司 插曲:Character Creation by 宫泽翔衣 片尾:Epilogue by 北村友香 / KOKIA

May 21, 2022 • 1h 8min
对话浩翔:我们身份的保质期,到底有多久
马克思说过: 「我是一个异化的机器的零件,我拼命地在把我的生命转化为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工资。得到工资后我不断用工资买我想要的东西。买到我想要的东西后,我的欲望在不断的提升,就会导致我更努力的工作,更像机器的一个零件」本期是我和老朋友「坐井说天阔」的主播浩翔对谈的一期内容,嗯,逼着浩翔剪辑和写Shownotes。缘起是最近杭州每隔48小时就要做一次核酸,我们戏称目前杭州人是48小时保质期。恰巧最近各公司裁员潮,我顺便聊到了可能职场人也就48个月保质期吧。由此,关于自我认知以及与关于我们与外界的认知这个亘古长存的话题娓娓展开。我们不仅深扒了自己不为人知且不靠谱的过往,也十分仁波切的谈论了内生的信念与排除外生噪音的心得。主播:沈浩翔,前大厂员工,播客坐井说天阔 主理人,求是设计会主理人,十倍互联网主理人主播:少楠,flomo/小报童执剑人之一,产品沉思录主理人。播客@奇想驿 主理人!————00:53 少楠&浩翔的自我介绍,两个古典产品经理可能是最容易描述我们俩的身份。01:44 感春悲秋了一下,我们出道时期的一些名人03:50 少楠聊两类身份:我们迫切想割舍掉的身份,以及另一种想拿却拿不稳的身份。浩翔聊了一下自己面对身份过期,早期的惶恐心态少楠聊聊知识的过期,讲了交易平台的操盘与分享的故事。06:03 浩翔反思,我们是否需要抛弃过去的身份,讲了自己的一些过往。少楠 继续聊割离身份的事儿,讲了自己过去的故事。09:10 回归到聊我们为什么要隔离身份和保留身份,我们是否是在迎合这个世界?11:53 回忆我们在作为设计师时代的“辉煌”青春,怀念那个志存高远,天不怕地不怕的日子。我们怀念我们不被定义身份,不给自己设限的日子。14:20 反思追逐身份是否是我们功利的表现?少楠金句:我们需要身份是因为,我们不是设计系统里的人,我们只是这个系统需要的一颗螺丝,螺丝不需要有身份。没有对错,当时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我(浩翔)谈过去面对身份的胆怯和投机主义。浩翔金句:好像身份还要充值的感觉,一旦不充值了,好像就不能作为一个人民币玩家玩这场职场的游戏了。弃游一段时间,再想续费起充量好像还很高的样子。18:11 我(浩翔)享受着身份空档期。少楠点睛:身份有内生的和外标的。少楠主义:“作品即身份”,作品赋予的身份不会过期!职业标签型的身份则会过期。22:39 为什么在大厂中做产品,我们没有归属感?少楠点睛:这涉及到事物意义的链条。(参考播客《螺丝在拧紧》中对项飙的访谈)。这对应到事情的链条,我们对一件事情决策和掌控力。劳动和结果的意义的关联有多强烈!意义缺失,我们就会对身份产生深度怀疑。浩翔聊了一些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28:05 为什么别人认可你的身份?你做的事情与你的身份相符!事情强化身份!28:42 除了内生的身份和外标的身份。内生的身份也分两种,主观的还是客观的!31:40 少楠延伸谈,身份的错配才是我们焦虑烦躁的根源。 我(浩翔)强烈共鸣,以身说法,讨厌被人定义和框死的自己。身份还是要自己掌控35:52 少楠谈身份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是没有自己的,社会主流叙事随波逐流;第二个阶段,叛逆,讨厌被贴标签,但自己不知道要干嘛,但特意给自己找一个标签,把它打磨的很sharp;第三个阶段,撕掉标签,我就是我,接纳自己多样性的身份。40:56 我们身份切换时的迷茫,我们用时间和金钱,向自己生命最重要的两个沙漏互相充值。少楠开解道,马克思思考过: “我是一个异化的机器的零件,我拼命地在把我的生命转化为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工资。得到工资后我不断用工资买我想要的东西。买到我想要的东西后,我的欲望在不断的提升,就会导致我更努力的工作,更像机器的一个零件”。44:46 我(浩翔)开启虚无主义话题。 少楠进入深度仁波切状态。我们如何面对那些口号式骗局?“爱她,就送她哈根达斯” “再不XXX就老了”戳穿骗局的关键,就是重视当下,深度享受当下的时光。控制欲望这只寄生虫。49:34 身份与欲望类似,真正的深度绑定,需要实践的捆绑,你做了什么你就是谁。我们不要去抓住一个身份,身份是通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得到的。真正重要的身份,永不过期。51:04 仁波切到底,我们如何处理伟大与平凡的纠结。少楠的以身解惑,由终局反推过程,所有动作不过是让结果来的慢一点或快一点而已,让自己问心无愧即可。做自己的事情,我们积极地摆烂就好了!1:01:26 所谓保质期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因为我们把根丢了。我们的保质期就是我们生命的长度:世寿所许!终极赠语,来自海因莱因:一个人应该能换尿布、杀猪、开船、设计房子、写十四行诗、砌墙、接脱臼的骨头、救濒死的人、服从命令、发送命令、接受合作、独立行动、解数学方程、分析新的问题、铲粪、电脑编程,做出可口的饭菜、善于打架、勇敢的死去,只有昆虫才专业化!——————关于产品沉思录的介绍,点此查看——————你可以在下面这些地方找到浩翔: 公众号/视频号:十倍互联网 个人微信号:gundam215 知乎/即刻:沈浩翔 小报童:坐井说天阔————————音乐: 片头片尾:Red Rock Riviera by Sea Power 插曲一:Dragonfly by Sergio Altamura 插曲二:Space Lion by 菅野よう子Red Rock Riviera 的歌词:I’ll wake up in a new life,我将开启新的生活down by the *suicide*以”自我毁灭“的方式I’ll wake up in a new life,我将醒来,如同新生down by the seaside于恬静海边Down by the suicide于毁灭之际DOWN BY THE *SEASIDE*于灰域之涯

4 snips
Mar 1, 2022 • 30min
好的产品,是让用户成为更好的自己
录音:少楠 | 剪辑:mengna毕加索说,“艺术评论家聚在一起谈论的是形式、结构和意义,而艺术家们在一起讨论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松节油。”「松节油」是我在小报童上开的一个专栏,关于什么是小报童,你可以点此了解背后的创作过程。这一年创业以来,我更喜爱真实的细节胜过宏大的叙事。但深入细节并非意味着没有大局观。相反,要理解一个大局必须了解足够多的细节和细节之间的关系,才能懂的其运作的道理。比如如何经营一家创业公司,比如如何给一只老猫打胰岛素。 如果没有细节只谈宏大的叙事,就容易进入到戏剧性的故事中,只是在重复,无法形成新的洞察。比如国际政治的分析,科技媒体鼓吹的元宇宙等。而拘泥于细节没有大局观,则是因为看到了很多具体的东西,但没有去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无法拼装成一个更大的图景。就像同时在许多张画布上作画,而非像梵高一样在一张画上点彩。这里是我在小报童中部分内容的汇总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如果你想申请小报童专栏,请点此。00:01:02:小报童是什么?00:05:12:我们必须去洞察到非常具体的事情,才能去看到它背后的一些阻力和诉求,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00:09:53:如何避免“知识的诅咒”?00:13:53:不要YY,注意“功夫在诗外”00:16:58:你应该让用户爱上的是因为使用了你的产品而变得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爱上你(的产品)00:21:32:做产品和做业务就是需要不断地切入,切入再切入,而着急的人不切入,他们在外围就下了很多的判断00:22:10:欣赏“通盘无妙手”的状态00:27:24:谨慎“51分的贪婪”音乐: 多巴胺 by 莫非乐队 神官オフィーリアのテーマ by 西木康智边听边用 flomo 记录,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