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席
一席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Sep 1, 2023 • 22min
柳开林:青椒爆炒见手青,想起来就想辞职回家
欢迎收听本期演讲,友情提示:空腹别听,越听越饿🍄柳开林,拾菌“专业户”。柳开林迷上菌子的原动力,都来自于菌子带给他的那些美妙味觉记忆:无论是爆炒见手青、火腿炒干巴菌还是鸡㙡烧汤,菌子都是绝对的主角。楚雄所处的滇中地区,是云南乃至世界野生菌的主产区,那里是柳开林的老家。从云南老家山上的菌子,到北京公园、郊区的惊喜发现,柳开林还在不断探索菌子的那些美味吃法和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一波菌子美图】👇鸡㙡烧汤,根本不够分👇油鸡㙡拌饭拌面🍜 香得嘞!👇干巴菌,“中吃不中看”👇香煎松茸vs松茸刺身👇臧穆手绘《小人国》👇爆炒见手青😋👇剧毒,致死☠️👇烩松茸👇像椭圆的鹅蛋,所以得名👇鸭肉香菌黄金烩饭⚠️⚠️⚠️ 千万不要采食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时间轴】01:00 生在云南楚雄,从小上山捡菌子、吃菌子04:02 鸡㙡做汤极危险,因为你会贪鲜喝到胀死-但我的经验是根本就不够分05:50 云南人的学霸,叫“大鸡㙡”07:00 干巴菌与火腿青椒爆炒,半天说不出话来08:14 香煎、刺身、焖饭、烧汤——松茸怎么做都好吃09:44 以前云南没人吃的松露现在已经快吃不起了10:48 牛肝菌才是云南人的心头好12:55 青椒炒见手青,想起来就想辞职回家13:40 颜色鲜艳与否和是否有毒没有必然联系17:50 划重点⚠️⚠️⚠️鹅膏大部分都有毒,甚至剧毒,没有经验的人不要采!19:28 吃菌子并不是云南人的专利21:00 一顿饭没有菌子,好比天不降甘霖【提及人与作品】-1《食菌记》柳开林著,👉点击购买签名版 食菌记 限量签名版-2 汪曾祺作家、美食家。1939年入西南联大学习,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其广为熟知的名篇,如《受戒》《大淖记事》等。关于云南与菌子的回忆,可见于《昆明的雨》《昆明食菌》等忆旧篇章。-3 阿城作家。代表作“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小说集《遍地风流》等。《思想与蛋白酶》收入文集《常识与通识》中。-4 臧穆真菌学家。因对中国牛肝菌目及中国西南地区真菌生物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而闻名。早年研究隐花植物,创建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隐花植物标本馆,并任首任馆长。他的野外考察日记《山川纪行》已于近两年整理出版。-5 约翰·凯奇(John Milton Cage Jr.)美国先锋音乐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蘑菇专家。【👇课代表总结时间,赠送一点儿菌子小菜单 🍽】

Aug 29, 2023 • 25min
陆乐:黄金4分钟,谁能救你?
欢迎收听本期救命演讲❤️陆乐,「第一反应」创始人兼CEO。当心脏骤停发生,4分钟是黄金救援时间。如果在4分钟内做对了心肺复苏和AED除颤,抢救成功率将超过60%;如果不做,4分钟后大脑开始不可逆的坏死,10分钟后就可能脑死亡。急救就是与死神赛跑。因此,相比于等待医生,掌握急救技能的普通人才是救命的关键。2012年,一次意外之后,陆乐成立了全民互助急救平台“第一反应”。他从马拉松赛事的救援切入,逐步扩展到企业、楼宇和学校,为160多个城市提供急救培训和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图”,更长远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社会互救体系,把它做成一项公共服务。👇心肺复苏(CPR)👇除颤(AED)👇如何快速找到身边的AED【时间轴】01:25 心脏骤停等于猝死吗?02:20 什么是心肺复苏和AED03:15 黄金4分钟,医生来得及救你吗?06:00 想让更多人学急救但四处碰壁07:00 如何战胜“马拉松猝死”12:55 绝大部分猝死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15:08 在大厂做一个AED社会实验20:18 社会应该保护救人的勇气21:40 救人指南:一分钟学心肺复苏【更多一席】叶泰兴:No Problem,Peter远山:民间救援讲者好物:一席商店

Aug 28, 2023 • 27min
Katrina Klett: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养过蜜蜂,但根本没见过那么刺激那么了不起的养法
Katrina Klett,养蜂人,ElevatedHoney Co. 云上蜜缘创始人。2009年,Katrina 通过一个助农项目从美国来到云南,向本地蜂农分享养蜂经验。后来她决心留下来养蜂,把本地的养蜂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挑战不仅包括交流和技术,更在于如何让本地高质量的蜂蜜进入市场。她创立了公司,既通过养蜂、产蜜帮蜂农获得更好的生活,也让更多人认识到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现在,Katrina 一边在云南维西养蜂,一边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研究中华蜂。👇在南亚和非洲养蜜蜂👇云南维西,养蜂天堂👇家家养蜂👇不是所有养蜂人都会爬树👇改进取蜜方式👇废旧电线架蜂箱👇大部分蜂场在山里,没有路👇在山里十多年,最快乐的事是认识他们【时间轴】01:50 2008年,我来到中国养蜂04:40 在云南大山里找蜜蜂09:20 不是所有养蜂人都会爬树😭11:03 我想卖蜂蜜,村里人觉得我疯了13:59 他们的本地经验和创造超乎我想象19:25 第一次卖蜂蜜,蜂农用雪碧瓶子装21:45 为什么我们要养中华蜜蜂?【更多一席】上官法智:我的香料魔法穆钧:土生土长讲者好物:一席商店

Aug 25, 2023 • 32min
芮兰馨:他们在回溯自己一生的时候,是用我修了多少条铁路来度量时间的
欢迎收听本期演讲👏芮兰馨,写作者,正在围绕成昆铁路调研与拍摄。成昆铁路修建于三线建设背景下的60年代,穿越了被苏联专家称为铁路禁区的险峻地形,连接起凉山彝族聚居区、西昌卫星城和攀枝花煤矿。芮兰馨成长于一个铁路大院。2019年,为了留下外公当年的铁路记忆,成昆铁路开始进入她的调研视野。她去各地寻访了40多位成昆铁路工人,又顺着铁轨去他们记忆中的凉山和沿线的工人墓园。常年流动使他们与家人疏离,成为口音、饮食习惯皆与当地不同的异乡人。这种漂浮的孤独感对铁路子弟来说非常熟悉,芮兰馨意识到铁路不只是凝固在过去的遗迹,它包含着工人具体的劳动与记忆,也持续地形塑了三代人的状态,在一些细微之处延续至今。👇 广东韶关说四川话的铁路大院👇 正对着铁路的普雄铁路职工陵园和烈士纪念碑👇 沙木拉达隧道全长6.3公里,穿越了大凉山分水岭,是成昆老线最长的隧道👇 沙木拉达墓碑👇“为什么没有成昆呢?”完整音视频图文演讲:芮兰馨 成昆往事目前芮兰馨还在寻找成昆铁路修建的老工人和相关见证者,也在梳理50年代以来中国铁路机制及转型研究,有相关的分享、交流或是有研究交集和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她:lanxinrui1120@gmail.com【时间轴】02:17 寻访成昆铁路工人是因为我的外公04:46 冷战语境下,一条连接成都和昆明的西南要道08:10 最怕进洞子——打隧道12:12 这些工人的记忆在我这里汇聚又相互影响15:20 沿着成昆线北段寻墓19:10 武斗最激烈的时候,半个馒头救了外公的命23:50 过去的辉煌变成了废墟,但还在沉默地向我们说话27:55 被迫流动中永远的异乡人29:22 他们最终居住在自己修建的最后一条铁路旁【更多一席】杨潇:时间的谜语侯丽:一个城市的诞生讲者的作品:一席商店

Aug 12, 2023 • 27min
张浅潜:我哑着嗓子唱啊唱,不想荒去我的热情
周末好!欢迎收听本期演讲&演出👏张浅潜,民谣音乐人。1997年,张浅潜签约香港的音乐厂牌“红星生产社”,同厂牌的音乐人有许巍、郑均等摇滚歌手。《倒淌河》就收录在红星制作的摇滚专辑《红星六号》里。在中国摇滚乐的黄金时期,张浅潜选择离开公司,闯入地下摇滚乐,过着吉普赛人般的漂泊生活。“我觉得做艺术家的道义是要为弱者发声,要能做出流传下来的歌,有了这两点你就能一直坚持,你就会觉得曾经的苦难都不算什么。”视频版👉张浅潜:游吟者【时间轴】00:10 《倒淌河》一席现场版05:00 艺校老师来招生,爸爸拉起了小提琴07:50 南下广州,做起了广告模特09:50 到北京,签约红星生产社12:03 《游吟者》一席现场版17:40 就是在那种颠簸中,感受艺术对我的召唤21:30 做艺术家的道义是为弱者发声,要做出流传下来的歌21:48 《旅者》一席现场版张浅潜签名版唱片👉 《灵魂出窍》《星月之河》《心火》三种张浅潜油画👉油画五种

Aug 9, 2023 • 28min
易小荷:在命运重锤之下,他选择闭口不言,甚至躲过亲人伸过去的手臂
欢迎收听本期演讲👏易小荷,作家。2023年初, 易小荷出了本新书《盐镇》。在川西南的小镇仙市,易小荷发现“随便一个人打开话匣,就会掉出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在仙市,易小荷看见了十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普通女性,倾听她们的诉说,记录下她们在婚姻和贫困中的妥协与挣扎,也书写出她们在命运捉弄面前的顽强与不屈。完整演讲图文👉 有的雪在苦苦挣扎限量签名版《盐镇》👉《盐镇》签名版【时间轴】01:18 我们四川人在葬礼03:40 1986年,一个老头从天而降又无声消失08:20 34岁那年,妈妈第一次见到亲生父亲09:53 一个重庆少爷的前半生15:53 采访了那么多人,却再也没有机会向他发问17:36 重庆的小卖部跟酒泉的传达室融合在了一起24:10 她几乎送走了所有跟自己关系最亲的人27:40 有的雪花已经融化,有的还在苦苦挣扎【更多一席】芮兰馨 :成昆往事魏明毅 :受苦的倒影

Aug 6, 2023 • 31min
曲哲: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抗震建筑发展现状
今天凌晨,公司多位同事被地震晃醒,朋友圈哗然。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北京、山东、天津、河北均有震感。地震预警、地震逃生、地震避险等话题被再度热议。除了这些,你一定也要好奇如何让建筑抵抗地震、自己家的房子到底能抗多大地震。这篇演讲录制于去年,主讲人曲哲,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抗震工程研究15年。从探究汶川震后“跪着的城镇”的成因,到东渡日本,研究如何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再到关注隔震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曲哲见证和参与了汶川地震以来建筑抗震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如今,我国的隔震建筑在总数上已经超过日本,但是在芦山地震和泸定地震中,隔震建筑还未能完全经受住强烈地震的检验,更大的挑战来自理论和技术之外。完整演讲图文版👉防震于未然【时间轴】01:30 什么样的房子是抗震建筑03:50 每一次地震都超乎人类想象05:40 汶川地震中“跪着”的房子08:43 抗震:在高楼里加一组随着地震摇摆的墙14:06 抗震:把房子和地震隔开 14:50 方法1:在建筑底部加一个隔震层 16:02 方法2: 加消能件,控制隔震层位移18:57 数量上,我们是世界第一隔震大国20:18 芦山地震是中国隔震建筑第一次经受强地震考验22:58 房子没倒,但“内伤”严重,也不能正常使用25:46 泸定地震:隔震也不是万能的30:23 人也是建筑抗震的不确定性之一【更多一席】王暾:听见这样的警报,记得地震是真的陈宁生:泥石流科学预测与减灾赵杨:不准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Aug 3, 2023 • 43min
何志森:他享受了一个超级明星的待遇,但是笑容被锁头给挡住了
欢迎收听本期演讲👏 由一席前同事lofssn点播。这是何志森的第二次一席演讲。和四年前相比,何志森有了许多名气,也添了很多无奈。工作坊做不成,改行做策展人;菜市场没了,曾经的朋友也都离散。这里有他的几个新作品:在深圳华侨城改造34根墩子,最后被拆的拆,埋的埋;帮快递小哥出谋划策,给他一个超级明星的待遇;和凉茶摊主唱k,最后还办了个「大型」演唱会。这算展览吗,这算艺术吗?也许答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何志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教师,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完整音视频图文演讲👉何志森:城市策展【时间轴】02:10 一个过气网红不得不改行07:45 改造深圳34根墩子14:12 把快递小哥的明星照送遍全城21:30 桥头一枝花激情献唱25:57 领导讲完话就是刘付英的演唱会28:50 这算展览吗,这算艺术吗?34:05 我晾的不是衣服,是一件叫《汗》的作品40:20 我在广州也干过非常牛x的事儿【更多一席】何志森第一次演讲:城市跟踪者欢迎光临👏 一席小店 限量讲者签名作品上架。

Jul 31, 2023 • 32min
陈婉婧:一开始我觉得老挝的华人中介都是骗子,正应了那句中国人专坑中国人
在老挝有一群万能的华人中介,专门服务形形色色刚到老挝的中国人。他能给你订酒店订机票;还能带你考察各种项目、帮你出谋划策,甚至帮你搞定工商税务。2016-2018年,陈婉婧在万象进行了14个月的田野调查,认识了很多做中介生意的中国人。这些小人物是中国资本快速进入老挝的隐形引擎,他们的参与也深度塑造了中国资本在老挝所呈现的形态。陈婉婧,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时间轴】03:13 中老铁路把老挝变成了一个有商机的地方07:45 在老挝华人中介里当助理09:44 为什么他们喜欢推荐人在老挝买地13:40 “老挝就像中国社会的下水道,汇聚了我这样的废物”17:15 在老挝的风口中起落19:13 万象华人中介如何赚钱23:30 中国人骗不骗中国人?30:30 让一群毫无安全感的人去思考道德几乎是不可能的【推荐阅读】宋念申:在边境理解中国宁卉:在边界,在孤岛欢迎来到【一席小店】

Jul 25, 2023 • 42min
王南:这是唐长安喜剧的制高点,最美丽的时刻
欢迎收听本期【万象】,带你一朝穿越回长安。1924年,鲁迅到西安采风,感叹“连天空都不是唐朝的样子”。长安不见使人愁,唐朝的天空到底是什么样子,恐怕很难有人说清楚,不过借助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我们大致能看一看唐长安的城市格局与帝王宫阙;再加上诗文章句和传世壁画,遥想大唐气度,开元盛世自然令人神往。记住这一刻吧,这是唐长安喜剧的制高点,一座帝都最美丽的时刻。本集是王南「建筑八讲」系列的第1课,完整版请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足利喜六拍摄的西安旧影,天际线处即大小雁塔👇很多人知道长安了不起,不太有人知道它曾是人类古代最大的城市👇莫高窟晚唐壁画中带五个门道的城门唐三彩乐师佣唐开元年间平康坊布局示意图唐三彩住宅院落明器奈良法隆寺梦殿唐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效果图【时间轴】01:08 鲁迅去西安,长安不见使人愁02:48 很多人知道长安了不起,不太有人知道它曾是古代最大的城市06:30 大车扬飞尘,李白也路怒08:53 建墙还是开店,在唐代也是一个问题10:16 李白的夜生活:长安市上酒家眠12:36 郭子仪豪宅,家人三千,互不相识18:50 最有名的正堂在著名歌手李龟年家23:00 长安人的夜生活: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26:56 唐朝是朴素的,搞得太艳反而不对30:19 市民广场的最后欢声33:54 这是唐长安喜剧的制高点,最美丽的时刻38:45 武氏纪念碑,一切坚固的都消失了41:35 至少在建筑规模上,再也没有重现过唐朝的辉煌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王南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