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席
一席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Nov 6, 2015 • 22min
【一席】赵丽娜:女生一八八
上海队女足门将赵丽娜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踢球,身高1米88的她数度拒绝模特经纪公司的邀请,走上了职业足球的道路,并在今年代表中国队征战世界杯。24岁的她还热爱摇滚,组过乐队。“单刀球,你觉得你能守住,那它一定进不了。”一席现场,听赵丽娜@叫我比比比巴卜 分享她和足球的故事。“鼓手和门将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守门员可能是全队里面站在最后的一个人,是大家的精神支柱也好,最后一道防线也好,鼓手也是一样的,也是站在整个乐队最后一个位置的,他可以看到你们所有人的背影,那就是信任。”
Nov 2, 2015 • 17min
【一席】(英)益西德成:世界屋脊上的作坊
2004年,益西德成被母亲派去甘南藏族自治州寻找一种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不超过4.5厘米的牦牛绒。4年后她创立的@Norlha 已经成为Hermès、Balmain、Sonia Rykiel和Lanvin等品牌定牌生产商,欧美市场上她们用最传统编织工艺制作的围巾和披肩以500 ~2000欧的价格被出售。一席现场,认识德成一家。
Oct 31, 2015 • 8min
【枝桠】23 止庵:你看得太多了
我在东城区阅览室读的都是文革中间出的小说,这小说现在看起来一点价值都没有。我就觉得这读书是这么个事,老拿读书当粮食形容,其实书真的不是粮食,因为这粮食吧,比方说饿了,你什么都能充饥,但是书真是不是这样,你读完之后,它不仅没有意义,它占你脑子,而且这段时间正好是我小学中学时候,记性还特别好。好多年以后,后来读的书忘了,前面的还记得,而且一点意义也没有。我曾经有一次见过一个俄罗斯人,我就跟他聊我看什么书,他突然跟我讲你看得太多了,因为确实是没有什么用,包括好多那种很拙劣的东西。到文革结束的时候,我已经17岁了,北京夏天发生了地震,我为了躲避即将来的下一次地震,就到南方去了,我爸就带着我到了重庆。在那儿我有一个姑妈,家里有几本书,认认真真地好好读书实际上是从这开始。
Oct 29, 2015 • 28min
【一席】李睿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80后新锐导演@李睿珺film ,代表作《老驴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他的四部电影都在讲述河西走廊地区的老人与小孩、自然与传统的逝去。他说,一部电影究竟是用心做的,还是随意当作挣钱的活,你骗不了观众,观众一看就会知道。一席现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这城市唯一能让我感到亲切的,是下雨的时候,穿过树林,草坪,闻到雨滴跟水、草、泥土产生一种土腥的味道,这让我找回精神上童年的味道,觉得这城市突然还有一丝亲切。乡愁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故乡,失去了每个人心里那个水草丰茂的土地。”
Oct 27, 2015 • 16min
【枝桠】20 鲁大东:禁毁小说
中国美院副教授,"与人乐队"主创,书法和摇滚都玩得有模有样的鲁大东,在「枝桠」聊聊实验音乐与禁毁小说,了解音乐与文学的另一番“重口味”。“那时候你要是看《金瓶梅》,你得有介绍信,你不一定能得到比较好的版本,所以后来在坊间传了一个本子,其实是很值得向大家推荐的,以前王朔也推荐过。被删掉的那个版本叫《洁本》,洁净的洁。有一些人就专门把删掉那部分专门出了一本,这种叫《金瓶梅洁本补遗》,听起来特别高雅的一个名字,但是你看完以后容易倒胃口,因为没有上下文,你还得找原书,去往里插。维多利亚时期,那时候是最压抑的时代,但是黄色小说最多。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些小说,比如说有SM的,SM大家都看,现在《五十度灰》这样的太低级了,比较好的其实是萨德的《朱斯蒂娜》,或者《索多玛一百二十天》,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古典的东西。那些高中的,还有上大学的那些小孩儿,当时让我们特别震惊,他们比我们百无禁忌到一种匪夷所思的程度,彻底把我的三观刷新了。我觉得人家新来的那些孩子都到那个程度了,我没必要跟他再绷着什么的,你自己想着什么就说什么嘛。整个社会上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怎么正视它的,这个很有意思。”
Oct 27, 2015 • 10min
【枝桠】19 鲁大东:声音实验
中国美院副教授,"与人乐队"主创,书法和摇滚都玩得有模有样的鲁大东,在「枝桠」聊聊实验音乐与禁毁小说,了解音乐与文学的另一番“重口味”。“我当时兴趣特别大的就是音乐的时间性的问题。音乐它是有时间性的,我们有很多东西是有时间性的,一件雕塑,或者是说一个绘画,这可能时间性没有那么强,但是我们说的语言,音乐,舞蹈,可能它有一个时间,它是不可逆的。我们以前听东西,年轻时候感触最多的其实不仅仅是对音乐的一种东西,其实它是一种很综合的一种东西。我们有的同学失恋了也会听张学友的歌,把自己锁在柜子里边,这样一直在那哭,他整晚都在听那一首,就觉得那个歌对他来说特别有感触。每个人都无法替代别人的音乐经验。第二层皮,有人管他叫「掉一层皮」。你去他那个现场的话,听超过二十分钟,人就半聋了,因为那个噪声,一是分贝比较大,而且主要都是噪声,即使是经常听的人也受不了,听力会受损的。所以很多人就听个5分钟,捂着耳朵再出去一会儿,然后再回来听,实验噪音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他和日本的有些艺术家也不一样,日本有些艺术家做得特别极端,他其实是有一种很浓的人文情怀,心思有一种特别细腻的部分,他就是有很感人的东西,你在噪音里面也会感到那种感人的东西。”
Oct 25, 2015 • 27min
【一席】徐昂:喜剧的忧伤
2011年,陈道明找到@徐昂xuang 写剧本。徐昂把自己看中的《喜剧的忧伤》推荐给了陈。三年连演三轮,刷新了北京人艺60年的票房纪录。2014年,他导演的《十二公民》斩获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金奖,评委会主席说:“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一席现场,大声说出你的偏见。“我们刚进人艺时,门口的黄牛会来看你的戏,然后跟你讲戏,他说,小伙子你这戏太严肃,观众坐不住的,你要排点喜剧,演员腕儿也可以再大一点。直到我们排了《喜剧的忧伤》,他过来拍着我肩膀说,小伙子十年了,你终于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Oct 13, 2015 • 20min
【一席】方小顿:十二万个漏洞
互联网越方便也就越危险,有一群“白帽子”,他们或公开,或隐蔽地维护着网络安全。网名“剑心”的方小顿就曾发现多个知名底层和脚本安全漏洞,并创建了非盈利组织@乌云-漏洞报告平台,现已聚集了近5000位用户,给互联网公司提供大量漏洞及风险报告,帮助他们防患于未然。一席现场,为理想而战。“发现微信的一个漏洞,我可以一天给自己刷100万,也可以选择把它报告给腾讯,然后修复它。后面这种人,也是在我们平台上玩的这种人,叫白帽子。这些人很特别,他的整个思维,他看问题的角度,全部是黑客角度。”
Oct 7, 2015 • 16min
【枝桠】18 Tango:极简幽默
看看过去的生活,其实你发现智慧都是差不多的。太阳底下无新事,每个年代都重复一些类似的笑话,只不过道具不一样了,内容形式变了,其实核心都是差不多的,人类的思维进程也能看得特别清楚。人喜欢逻辑完整。比如侦探小说有一个悬疑,你特别想知道结果。这个思维完整的需求加上「集体无意识」,就是说你每天共识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你天天拿着杯子,会对它有感情,但是你没有看过任何对杯子创作的东西,一旦有艺术创作跟杯子有关,你会很喜欢,因为你天天在用它,跟它已经有感情了,无意识的感情,有人一调侃,或者画个好玩的跟杯子有关的,你马上就会有共鸣。这个就是人性的一个心理和思维的完整性的东西。我喜欢极简,幽默,简单,我画画也是这样,笔触越来越少,比如我有两个想法,我总是先画最简单的那个,或者把昨天那个再改一改。
Oct 5, 2015 • 21min
【一席】黄印武:从沙溪到沙溪
建筑师黄印武和他的团队花了10多年,以考古式的严谨修复沙溪古建筑,保护每段历史片段,抵御无节制的发展诱惑。“我们修复古建筑不仅仅是为了保留它原来的样子。保护是为了保存,让它更好地存在,保护它价值的延续。”一席现场,黄印武分享沙溪的过去与未来。“我突然发现,我们是不是以前做的这些事情,离老百姓太远了,如果当老百姓真正有兴趣参与的时候,其实很多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