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一席
undefined
Jun 10, 2018 • 17min

【一席·万象 洛阳铲下的商王朝】第五课 商朝的社会组织结构

介绍: 「万象」第二堂课《洛阳铲下的商王朝》。主讲这门课的老师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安阳殷墟是中国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在考古界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得票数位列第一。中国现代考古学也从上世纪20年代对殷墟的首次调查发掘中诞生,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使人们将信将疑的商王朝第一次有了实物见证。唐际根在殷墟担任考古队长21年,在这次课中,他从甲骨文、人殉与人祭、战争与兵器等六个角度解读殷墟这部精彩的地书。《洛阳铲下的商王朝》节选,共6集。01 龟甲上的文字今天的甲骨发掘还在继续,偶尔还有发现。比方说这一坑甲骨,这是2004年的一次考古发现,是我做考古队长的时候的发现。大家注意这坑甲骨,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甲骨片在一个坑里头出,第二个,都是大片。这一坑,大家看,有牛的肩胛骨,被叠压的那一片是龟甲,是乌龟的腹部。但是你看到的是它腹部的反面,因为蹊跷全在背面,待会儿我会讲到。02 斧钺下的生灵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杀人和不杀人的这一步是西周时候跨越的。我们发现的西周墓葬很少有殉葬人的成批杀戮的,最初有一点点,后来就很少了,或者没有了。但是商朝的时候,我们挖开一个贵族墓葬,经常会看见殉葬人,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墓葬里头躺着好几个人,这个事情对我做考古来讲也是一个很震撼的事情,今天我就讲一讲关于三千年前的杀戮。03 商代的战争那么商朝的仗怎么打呢?我们先看看商朝人打仗有什么兵器。商朝的兵器,首先我们看左上角那个符号,一个人右手拿一把戈,左手拿的是一个盾牌,这是我们图像上看到的。我们看看实物。我们曾经挖过一座墓葬,打开以后,墓道上摆满了青铜器,一部分是炊器,一部分是酒器。但是你要仔细看,上方那一片出土的都是铜矛、铜戈,都是兵器,一堆一堆地出。04 商人的种系与族源我们知道商朝人长什么样、多高、死亡年龄多少,但是不知道商族起源在哪里,这就是考古研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有没有希望呢?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将来的方法应该是文献、考古学、文化的办法一块而儿做,其实还有一个,人骨头要重视,人骨头是有机会的。我讲一个故事。05 商王朝的社会结构早年我们描述商王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希望从马克思史学里头借取几个概念来描述,不管是原始社会后期,还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史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到底适合不适合?实际上从今天的考古材料看,这些概念不足以描述商王朝,不足以说清楚商王朝的社会面貌、社会结构,所以我们需要对三千年前这么一个王朝做更加具体的描述。06 中国的青铜时代当商王朝的青铜文明起来以后,它的一个小动作就引发了整个中国两条大河之间文明的交融,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大的青铜器文化圈,三星堆的、江西的、中原的,形成一个横跨两河之间的巨大地域的文化圈。而这个文化圈就是各种文明因素在一起交融、学习、吸纳,然后发明一些新的东西以后,它又反过来可能对中原有影响,最后形成一个在两河之间南北文化的大融合、青铜文明的多元一体。
undefined
Jun 2, 2018 • 32min

【一席·万象 洛阳铲下的商王朝】第四课 商朝人的种系和族源

「万象」第二堂课《洛阳铲下的商王朝》。主讲这门课的老师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安阳殷墟是中国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在考古界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得票数位列第一。中国现代考古学也从上世纪20年代对殷墟的首次调查发掘中诞生,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使人们将信将疑的商王朝第一次有了实物见证。唐际根在殷墟担任考古队长21年,在这次课中,他从甲骨文、人殉与人祭、战争与兵器等六个角度解读殷墟这部精彩的地书。《洛阳铲下的商王朝》节选,共6集。01 龟甲上的文字今天的甲骨发掘还在继续,偶尔还有发现。比方说这一坑甲骨,这是2004年的一次考古发现,是我做考古队长的时候的发现。大家注意这坑甲骨,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甲骨片在一个坑里头出,第二个,都是大片。这一坑,大家看,有牛的肩胛骨,被叠压的那一片是龟甲,是乌龟的腹部。但是你看到的是它腹部的反面,因为蹊跷全在背面,待会儿我会讲到。02 斧钺下的生灵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杀人和不杀人的这一步是西周时候跨越的。我们发现的西周墓葬很少有殉葬人的成批杀戮的,最初有一点点,后来就很少了,或者没有了。但是商朝的时候,我们挖开一个贵族墓葬,经常会看见殉葬人,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墓葬里头躺着好几个人,这个事情对我做考古来讲也是一个很震撼的事情,今天我就讲一讲关于三千年前的杀戮。03 商代的战争那么商朝的仗怎么打呢?我们先看看商朝人打仗有什么兵器。商朝的兵器,首先我们看左上角那个符号,一个人右手拿一把戈,左手拿的是一个盾牌,这是我们图像上看到的。 我们看看实物。我们曾经挖过一座墓葬,打开以后,墓道上摆满了青铜器,一部分是炊器,一部分是酒器。但是你要仔细看,上方那一片出土的都是铜矛、铜戈,都是兵器,一堆一堆地出。04 商人的种系与族源我们知道商朝人长什么样、多高、死亡年龄多少,但是不知道商族起源在哪里,这就是考古研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有没有希望呢?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将来的方法应该是文献、考古学、文化的办法一块而儿做,其实还有一个,人骨头要重视,人骨头是有机会的。我讲一个故事。05 商王朝的社会结构早年我们描述商王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希望从马克思史学里头借取几个概念来描述,不管是原始社会后期,还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史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到底适合不适合?实际上从今天的考古材料看,这些概念不足以描述商王朝,不足以说清楚商王朝的社会面貌、社会结构,所以我们需要对三千年前这么一个王朝做更加具体的描述。06 中国的青铜时代当商王朝的青铜文明起来以后,它的一个小动作就引发了整个中国两条大河之间文明的交融,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大的青铜器文化圈,三星堆的、江西的、中原的,形成一个横跨两河之间的巨大地域的文化圈。而这个文化圈就是各种文明因素在一起交融、学习、吸纳,然后发明一些新的东西以后,它又反过来可能对中原有影响,最后形成一个在两河之间南北文化的大融合、青铜文明的多元一体。
undefined
May 31, 2018 • 17min

【一席·万象 洛阳铲下的商王朝】第三课 商朝的战争

「万象」第二堂课《洛阳铲下的商王朝》。主讲这门课的老师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安阳殷墟是中国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在考古界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得票数位列第一。中国现代考古学也从上世纪20年代对殷墟的首次调查发掘中诞生,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使人们将信将疑的商王朝第一次有了实物见证。唐际根在殷墟担任考古队长21年,在这次课中,他从甲骨文、人殉与人祭、战争与兵器等六个角度解读殷墟这部精彩的地书。《洛阳铲下的商王朝》节选,共6集。01 龟甲上的文字今天的甲骨发掘还在继续,偶尔还有发现。比方说这一坑甲骨,这是2004年的一次考古发现,是我做考古队长的时候的发现。大家注意这坑甲骨,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甲骨片在一个坑里头出,第二个,都是大片。这一坑,大家看,有牛的肩胛骨,被叠压的那一片是龟甲,是乌龟的腹部。但是你看到的是它腹部的反面,因为蹊跷全在背面,待会儿我会讲到。02 斧钺下的生灵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杀人和不杀人的这一步是西周时候跨越的。我们发现的西周墓葬很少有殉葬人的成批杀戮的,最初有一点点,后来就很少了,或者没有了。但是商朝的时候,我们挖开一个贵族墓葬,经常会看见殉葬人,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墓葬里头躺着好几个人,这个事情对我做考古来讲也是一个很震撼的事情,今天我就讲一讲关于三千年前的杀戮。03 商代的战争那么商朝的仗怎么打呢?我们先看看商朝人打仗有什么兵器。商朝的兵器,首先我们看左上角那个符号,一个人右手拿一把戈,左手拿的是一个盾牌,这是我们图像上看到的。 我们看看实物。我们曾经挖过一座墓葬,打开以后,墓道上摆满了青铜器,一部分是炊器,一部分是酒器。但是你要仔细看,上方那一片出土的都是铜矛、铜戈,都是兵器,一堆一堆地出。04 商人的种系与族源我们知道商朝人长什么样、多高、死亡年龄多少,但是不知道商族起源在哪里,这就是考古研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有没有希望呢?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将来的方法应该是文献、考古学、文化的办法一块而儿做,其实还有一个,人骨头要重视,人骨头是有机会的。我讲一个故事。05 商王朝的社会结构早年我们描述商王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希望从马克思史学里头借取几个概念来描述,不管是原始社会后期,还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史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到底适合不适合?实际上从今天的考古材料看,这些概念不足以描述商王朝,不足以说清楚商王朝的社会面貌、社会结构,所以我们需要对三千年前这么一个王朝做更加具体的描述。06 中国的青铜时代当商王朝的青铜文明起来以后,它的一个小动作就引发了整个中国两条大河之间文明的交融,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大的青铜器文化圈,三星堆的、江西的、中原的,形成一个横跨两河之间的巨大地域的文化圈。而这个文化圈就是各种文明因素在一起交融、学习、吸纳,然后发明一些新的东西以后,它又反过来可能对中原有影响,最后形成一个在两河之间南北文化的大融合、青铜文明的多元一体。
undefined
May 29, 2018 • 33min

【一席·万象 洛阳铲下的商王朝】第二课 斧钺下的生灵

「万象」第二堂课《洛阳铲下的商王朝》。主讲这门课的老师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安阳殷墟是中国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在考古界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得票数位列第一。中国现代考古学也从上世纪20年代对殷墟的首次调查发掘中诞生,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使人们将信将疑的商王朝第一次有了实物见证。唐际根在殷墟担任考古队长21年,在这次课中,他从甲骨文、人殉与人祭、战争与兵器等六个角度解读殷墟这部精彩的地书。《洛阳铲下的商王朝》节选,共6集。01 龟甲上的文字今天的甲骨发掘还在继续,偶尔还有发现。比方说这一坑甲骨,这是2004年的一次考古发现,是我做考古队长的时候的发现。大家注意这坑甲骨,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甲骨片在一个坑里头出,第二个,都是大片。这一坑,大家看,有牛的肩胛骨,被叠压的那一片是龟甲,是乌龟的腹部。但是你看到的是它腹部的反面,因为蹊跷全在背面,待会儿我会讲到。02 斧钺下的生灵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杀人和不杀人的这一步是西周时候跨越的。我们发现的西周墓葬很少有殉葬人的成批杀戮的,最初有一点点,后来就很少了,或者没有了。但是商朝的时候,我们挖开一个贵族墓葬,经常会看见殉葬人,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墓葬里头躺着好几个人,这个事情对我做考古来讲也是一个很震撼的事情,今天我就讲一讲关于三千年前的杀戮。03 商代的战争那么商朝的仗怎么打呢?我们先看看商朝人打仗有什么兵器。商朝的兵器,首先我们看左上角那个符号,一个人右手拿一把戈,左手拿的是一个盾牌,这是我们图像上看到的。 我们看看实物。我们曾经挖过一座墓葬,打开以后,墓道上摆满了青铜器,一部分是炊器,一部分是酒器。但是你要仔细看,上方那一片出土的都是铜矛、铜戈,都是兵器,一堆一堆地出。04 商人的种系与族源我们知道商朝人长什么样、多高、死亡年龄多少,但是不知道商族起源在哪里,这就是考古研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有没有希望呢?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将来的方法应该是文献、考古学、文化的办法一块而儿做,其实还有一个,人骨头要重视,人骨头是有机会的。我讲一个故事。05 商王朝的社会结构早年我们描述商王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希望从马克思史学里头借取几个概念来描述,不管是原始社会后期,还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史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到底适合不适合?实际上从今天的考古材料看,这些概念不足以描述商王朝,不足以说清楚商王朝的社会面貌、社会结构,所以我们需要对三千年前这么一个王朝做更加具体的描述。06 中国的青铜时代当商王朝的青铜文明起来以后,它的一个小动作就引发了整个中国两条大河之间文明的交融,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大的青铜器文化圈,三星堆的、江西的、中原的,形成一个横跨两河之间的巨大地域的文化圈。而这个文化圈就是各种文明因素在一起交融、学习、吸纳,然后发明一些新的东西以后,它又反过来可能对中原有影响,最后形成一个在两河之间南北文化的大融合、青铜文明的多元一体。
undefined
May 25, 2018 • 39min

【一席·万象 洛阳铲下的商王朝】第一课 龟甲上的文字

「万象」第二堂课《洛阳铲下的商王朝》。主讲这门课的老师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安阳殷墟是中国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在考古界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得票数位列第一。中国现代考古学也从上世纪20年代对殷墟的首次调查发掘中诞生,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使人们将信将疑的商王朝第一次有了实物见证。唐际根在殷墟担任考古队长21年,在这次课中,他从甲骨文、人殉与人祭、战争与兵器等六个角度解读殷墟这部精彩的地书。《洛阳铲下的商王朝》节选,共6集。01 龟甲上的文字今天的甲骨发掘还在继续,偶尔还有发现。比方说这一坑甲骨,这是2004年的一次考古发现,是我做考古队长的时候的发现。大家注意这坑甲骨,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甲骨片在一个坑里头出,第二个,都是大片。这一坑,大家看,有牛的肩胛骨,被叠压的那一片是龟甲,是乌龟的腹部。但是你看到的是它腹部的反面,因为蹊跷全在背面,待会儿我会讲到。02 斧钺下的生灵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杀人和不杀人的这一步是西周时候跨越的。我们发现的西周墓葬很少有殉葬人的成批杀戮的,最初有一点点,后来就很少了,或者没有了。但是商朝的时候,我们挖开一个贵族墓葬,经常会看见殉葬人,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墓葬里头躺着好几个人,这个事情对我做考古来讲也是一个很震撼的事情,今天我就讲一讲关于三千年前的杀戮。03 商代的战争那么商朝的仗怎么打呢?我们先看看商朝人打仗有什么兵器。商朝的兵器,首先我们看左上角那个符号,一个人右手拿一把戈,左手拿的是一个盾牌,这是我们图像上看到的。 我们看看实物。我们曾经挖过一座墓葬,打开以后,墓道上摆满了青铜器,一部分是炊器,一部分是酒器。但是你要仔细看,上方那一片出土的都是铜矛、铜戈,都是兵器,一堆一堆地出。04 商人的种系与族源我们知道商朝人长什么样、多高、死亡年龄多少,但是不知道商族起源在哪里,这就是考古研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有没有希望呢?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将来的方法应该是文献、考古学、文化的办法一块而儿做,其实还有一个,人骨头要重视,人骨头是有机会的。我讲一个故事。05 商王朝的社会结构早年我们描述商王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希望从马克思史学里头借取几个概念来描述,不管是原始社会后期,还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史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到底适合不适合?实际上从今天的考古材料看,这些概念不足以描述商王朝,不足以说清楚商王朝的社会面貌、社会结构,所以我们需要对三千年前这么一个王朝做更加具体的描述。06 中国的青铜时代当商王朝的青铜文明起来以后,它的一个小动作就引发了整个中国两条大河之间文明的交融,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大的青铜器文化圈,三星堆的、江西的、中原的,形成一个横跨两河之间的巨大地域的文化圈。而这个文化圈就是各种文明因素在一起交融、学习、吸纳,然后发明一些新的东西以后,它又反过来可能对中原有影响,最后形成一个在两河之间南北文化的大融合、青铜文明的多元一体。
undefined
May 17, 2018 • 29min

【一席】金士博:中国缺水吗

中国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1%,却要维持全国近70%的人口饮用和40%的农田灌溉。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超采区面积达62万平方公里,严重超采城市近60个。 金士博(Wolfgang Kinzelbach)来自瑞士,在世界多个国家研究地下水问题超过40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他开始在中国参与水资源管理研究。 “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来引导农民节约地下水,但光做好这些就能停止超采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要看清超采问题的本质。”“但在现实中,地下水问题是看不到的,像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我们马上能感觉到,但是地下水在哪里?地不是透明的,我们看不到。”
undefined
May 15, 2018 • 25min

【一席】钱岳:大家真的都结婚了吗

“你在25到29岁之间吗?你是本科毕业生吗?你还没结婚吗?那么告诉你父母吧,差不多一半的小伙伴都跟你一样。让他们放宽心吧。”社会学者钱岳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她的研究方向是家庭、婚姻和性别。 近几十年来,中西方的婚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婚年龄上升、只同居不结婚现象日益普遍、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未婚生育增加……这一切,都是因为社会的变迁导致了婚姻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结婚选我爱的还是爱我的?剩女是怎么回事?如何让婚姻更美满?未来的婚姻又会是什么样的?“简单来说,由于想要登到山顶本来就是越来越难的,但是我们反而越来越难认真地去呼吸,所以我们现在在婚姻里常常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怎么样才能够减少这种在婚姻中的窒息感呢?”
undefined
May 4, 2018 • 31min

【一席】桓世彤:史上最成功的传染病

作为最古老的传染病,结核病一直是世界各国抗争的对象。多年来,诊断、药品、技术都在更新,但结核病依然是排在艾滋病之后的十大致死原因之一。耐药性结核更是被称为“会传染的癌症”。中国每年新发病的结核病患者人数位列全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印尼。桓世彤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从事了5年临床工作。这家医院是国内闻名的结核病治疗中心,在那里,他对公共卫生产生了兴趣,并于2003年加入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做与结核病和禽流感相关的项目。9年前,他加入盖茨基金会,负责其在中国的结核病工作。“大家可能想说结核病好像是在一些老少边穷的地方比较多,在北京、上海好像周围也没有听说过,我们是不是蛮安全的?我们只要良心上、道义上支持一下就好了。我给大家做一个思想实验吧。”
undefined
May 2, 2018 • 41min

【一席】赵牧阳:中卫道琴

他是中国摇滚乐黄金时代的参与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被人称作“西北鼓王”。巅峰时期,《中国火》 、窦唯的《黑梦》、许巍的《在别处》,这些中国摇滚的经典专辑里都出现了他的名字。在参与的最后一个摇滚乐队鲍家街43号解散后,赵牧阳选择了另一条路,背着三弦,行走各地,远离故乡,歌唱故乡。他的歌里都是宁夏的影子。“我到处游荡,简直跟一个候鸟一样。”
undefined
Apr 30, 2018 • 30min

【一席】杨晓洋:水果猎人

在过去的十年里,杨晓洋一直在跟着植物的脚步探索、记录,哪里植物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而植物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炒南瓜籽味的红肉榴莲、毛线团一样的香菠萝蜜;穿山甲一样的野生蛇皮果、传说能让人放屁都是紫罗兰香味的香波果;能化酸味为甜味的仙蜜果、甜度是蔗糖三千倍的翅果竹芋;水中的孑遗物种水椰子……“大家可能会比较好奇我为什么要当一个水果猎人,其实我的专业是数码与精密制造工程。”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