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一席
undefined
Sep 20, 2018 • 26min

【一席】匡扶:怎么就突然做起漫画了

去年七夕,两组“回答不了2017”系列的漫画刷屏了朋友圈——《他们谈爱时不讲道理》《他们不谈爱时讲了一堆道理》,创意人匡扶用对话体长条漫画的方式,幽默地讲述了一些情侣和单身者关于爱情的看法和故事。从4A广告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辞职后,由于想做一些创作练习,锻炼自己讲故事的能力,他开设了公众号“匡扶摇”,用漫画+文字的方法讲故事。《老关的理发店》《父母在,一起远游》《人们参差入眠的晚上》,匡扶的漫画里有很多是取材于真实生活的片段,讲一些零散的、不相干的、没有由头的事情,却常常戳中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发现一件事情,一些非常好的作品和一些非常差的作品,它们的梗概其实差不多,几乎是一样的。仔细去想,观众或者读者其实很难被梗概打动,更多的时候是被藏在梗概下丰富的细节打动的。”
undefined
Sep 13, 2018 • 38min

【一席】李治中(菠萝):癌症的真相

“大家总希望有特别简单的防癌、抗癌方法,不愿意花很多精力来系统性调整。叼着烟,希望吃点绿豆、红薯就防癌、抗癌了。明明知道戒烟是最有效的办法,却戒不了。”“事实上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3500万人带癌生存,他们和癌症一起和谐地共存着。为什么我们现在能够‘战胜’癌症,为什么癌症的生存率已经翻番了?是因为我们对癌症的认知发生了革命。”
undefined
Sep 7, 2018 • 35min

【一席】陈英杰:向平凡的生活致敬

陈英杰带领团队,走了三十二座城市,五百多家烧烤摊,拍出了一部以烧烤为题材的纪录片《人生一串》。这部纪录片自带烟火气,拍摄地点不是街边烧烤摊,就是巷子里的小店。它还原了人们最普通的深夜生活:火苗上的烤串,市井里的嬉笑怒骂。每一集结束时,弹幕上会刷屏四个字:多谢款待。陈英杰想表达对平凡人物的敬意,这是生活中最平常也最宝贵的部分。“现在我们可以在家里用互联网浏览世界,用手机点烧烤。那些用锡纸包裹着送来的烧烤,有不输于烧烤摊上的温度,但它代替不了朋友相约相见的感情流动。我们眼神交流,举杯相碰,这种不自觉的仪式感是无法复制的。”
undefined
Aug 15, 2018 • 31min

【一席】刘拓:去中东

“我拍过的很多文物后来都消失了。”刘拓,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到现在我一共去过了150个世界遗产,主要是在中国,中国以外就是在中东地区,其中有12个是因为有战乱风险而评成了濒危世界遗产,这12个遗产去起来相对都很艰难,也是我记录的重点。”
undefined
Aug 12, 2018 • 26min

【一席】李康:儿童为什么撒谎?

“从小孩子的谎言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真理。”李康的研究主要致力于通过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手段,研究儿童在说谎、面孔加工与种族态度等方面的心理与神经机制。儿童为什么会撒谎?儿童撒谎有危害吗?儿童在撒谎的时候有明显的面部特征吗?成年人有多大的几率可以识破儿童的谎言?家长面对儿童的撒谎行为可以采取怎样的对策?……“所以你可以看到小朋友的说谎能力实在是非常强,我们大人实在是不能判断。那么你就问了,为什么判断儿童是不是说谎那么难呢?我以我儿子的例子给你们看一下。”
undefined
Aug 10, 2018 • 26min

【一席】秦绍正:消愁

“左脑负责理性右脑负责感性”算是民众对大脑的十大误解之一了。经过漫长的演化,人类大脑成了世界上最复杂的智能系统之一,它能够思考、推理、传递知识,功率却只有20瓦左右。但人脑系统也相当脆弱,极易受到焦虑、压力等情绪的影响,常常使我们的行为显得有点不可理喻。秦绍正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情绪与认知神经科学,他将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告诉我们压力和焦虑等情绪对人的学习、记忆以及决策功能的影响,以及负面情绪产生时,我们能做点什么来降低不良的影响。“我们这个实验是从2008年开始的,共有5人组成,我们叫压力小团队。整天坐在一起讨论怎么样能够在大学生被放进磁共振里边之后,把他吓得足够紧张,但是又不能违背伦理标准。”
undefined
Aug 8, 2018 • 24min

【一席】邢立达:恐龙足迹

古生物学者邢立达的研究领域是恐龙的脚印。为了这些脚印,他跑了国内100多个恐龙足迹点,在31个省级行政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恐龙足迹经常不如骨骼化石那样引人注目,却包含了重要的恐龙生活和行为信息。他希望通过这些足迹,完善中国版图内的恐龙生态全景图。“中国哪里发现恐龙足迹最多呢?”
undefined
Aug 6, 2018 • 33min

【一席】张珞颖: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张珞颖主要致力于睡眠与生物钟方面的研究,利用人的遗传变异,探索睡眠和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以及它们与精神疾病的关联。睡了很多年的觉,可是我们很可能不清楚如何睡觉。睡眠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时候睡?睡多久?为什么有人是“百灵鸟”而有人是“夜猫子”?为什么有人可以睡得少而有人不能缺觉?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睡觉?“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有一只雄矶鹞连续19天,每天睡不超过1个小时,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认知功能是不下降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睡得越少的雄矶鹞产的后代越多,越有竞争优势,就是说繁殖需求似乎也可以抑制睡眠。”
undefined
Aug 4, 2018 • 39min

【一席】穆钧:土生土长

十几年来,建筑师穆钧一直在研究如何在村镇地区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来建造房子。2016年7月,在法国召开的世界生土建筑大会上,攀枝花马鞍桥村灾后重建项目荣获了TERRA现代生土建筑大奖。站在领奖台上的穆钧说:“李洪元,你们家的夯锤被我带到了法国,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我想告诉你,大家非常喜欢你家的夯锤,也非常喜欢你们的传统。”这个夯锤也被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教席总部。 “生土这个传统建筑材料和传统建造技术在今天还能做什么?在力学层面,不管怎么改良,它不可能比得上钢筋混凝土。但钢筋混凝土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材料的加工高耗能、高污染,所以我们需要用实践不断去拓展新的可能性。”“回过头来回望过去这十几年,我还记得当时我在村里的时候经常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做土房子。后来在2014年,我们出了第一本书,就是在讲新的夯土怎么做之后,我被问到的越来越多是如何来做这个土房子。”
undefined
Aug 2, 2018 • 39min

【一席】猫助:在中国开一家二手书店

多抓鱼是一家开在微信里的二手书店。轻松地扫一下条形码,就能卖掉闲置的书籍。多抓鱼会负责翻新消毒,把你的书流转给下一个读者。通过读者的口口相传,短短一年内,多抓鱼成了数十万纸书爱好者的囤积症解药。而去年的此时,多抓鱼还是一家在民宅里办公,只有六个全职员工的小作坊。那时候没有人确信,在中国经营一家二手书店,会是件能规模化的生意。从一个点子到一家全国都能方便使用的线上二手书店,这是多抓鱼首次公开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安全感不会是你的年薪带给你的,就像曾经的我那样。安全感其实是通过你的创造带给你的。”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