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岛FM
中信出版·大方
跳岛FM(Talking Literature)是一档文学播客,一份可以听的文学杂志。节目每周三更新,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入选“苹果播客2020年度编辑推荐”。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Jan 12, 2021 • 54min
42 颜怡颜悦:在厕所和浴缸里读书,在扮演与反扮演中表达
欢迎收听新的一期「自由潜水」!继上次三位主播的读书分享之后,这期节目请来了两位朋友颜怡颜悦,她们是脱口秀演员也是双胞胎姐妹,和跳岛的主播钟娜一起分享身为创作者的阅读经验。
聊到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时,颜悦说她特别喜欢那种偶像的衰落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如何正确地活着的想法,以及一个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那样活着的内心”。她们喜欢比尔·布莱森吐槽一切的英式幽默,“虽然世界必将发霉,但嘴一定要贱”。从上野千鹤子“罕见的犀利声音”再到公共讨论领域中的对抗,人们是否太缺少读书的时刻,因此容易陷入杠精式的争吵,给自己的生命增加“无聊的空白”?
如果说写段子是一个工具化、技巧化的过程,那么写小说需要不断发掘的是什么?作为脱口秀演员的颜怡颜悦,同时也在进行文学创作,她们如何看待段子与小说、口语与书面语以及自我和虚构之间的“跳跃”?作为脱口秀爱好者的双语写作者钟娜,为什么认为“BM女孩”段子中有“不经意间写下的黑色幽默小说情节”?
听颜怡颜悦说话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两个“相同”的声音此起彼伏:各自表达,互相补充;不停接梗,互相拆台。就像一场读书分享主题的脱口秀。
欢迎关注「跳岛FM」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内容。
【本期潜水队员】
钟娜,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豆瓣ID:阿枣)
颜怡颜悦,脱口秀演员。(微博ID:颜怡颜悦)
【时间轴】
06:04 带有规训意味的黑暗童话,无法掌控人生的主角
08:13 长大后发觉小说虚构性后的“背叛感”与保罗·比第的《背叛》
10:30 乔纳森·弗兰岑《自由》:真诚又复杂,“人生被表达得如此清楚”
16:31 伍迪·艾伦的“扯淡集”《无羽无毛》:把one-liner的技巧用进小说
18:58 比尔·布莱森《全民自黑的英国》:虽然世界必将“发霉”,但嘴一定要贱
24:30 上野千鹤子:上一代日本女性中罕见的“愤怒的声音”
35:36 段子与小说:工具化、技巧化的段子和要求不断发掘新东西的小说
43:26 脱口秀是虚构和真实的结合体:自我与共鸣,可信度与表演性
【节目中提到的书】
《2666》[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自由》[美]乔纳森·弗兰岑 著
《背叛》[美]保罗·比第 著
《无羽无毛》[美]伍迪·艾伦 著
《全民自黑的英国》[美]比尔·布莱森 著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美]格雷格·迪安 著
《厌女》[日]上野千鹤子 著
Fleishman Is in Trouble by Taffy Brodesser-Akner
《冠军早餐》[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著
《时震》[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著
《印度之行》[英]E.M.福斯特 著
《正常人》[爱尔兰]萨莉·鲁尼 著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后期制作】AURA.pot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甘信宇
【片尾音乐】There and Then-上海复兴方案
【文字整理】drunkflea 程程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Jan 5, 2021 • 47min
41 如何通过设计去“读”一本书?| 跳岛FMx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每次踏入书店,面对满架子的书籍,是什么吸引我们将一本书从书架上拿下来?翻开书页,是什么在白纸铅字之外丰富着我们的阅读体验?在进入一本书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接触到的是书的设计:封面、纸张、排版……这些都是书籍设计师试图与读者“对话”的“语言”。不仅在视觉和触觉上“捕获”注意力,好的设计也会让读者对书的内容产生兴趣,甚至可以引发想象和思考。
成为书籍设计师之前首先得成为读者——当设计师在阅读时,他们在看见了什么?他们如何用视觉的方式传达书籍内容?说到从内容到视觉之间的转化,文学书的设计是不是最难的?如何在文学书的封面上“叙事”?在书籍设计这件事上,作者、出版方和设计师之间有着怎样的合作与拉锯?
本期节目由跳岛FM与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共同呈现。本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特别新增“书籍设计奖”,以此为契机,我们邀请到了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师,也是跳岛FM的视觉设计孙晓曦,以及设计师、出版人周安迪,和大家聊聊书籍设计师的“字外功”和“叙事法”。
【时间轴】
05:03 读屏时代,书籍设计更应该重视封面的视觉冲击力吗?
09:01 除了封面设计,书籍设计还包括什么?
18:57 设计师的“字外功”:好设计师首先得是好的读者
28:37 “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是对设计师的一种打压
32:35 为什么说好的设计师敢于推翻自己方案?
37:28 文学书的封面如何“叙事”?
40:32 科班出身vs半路出家:书籍设计师的养成之路
45:17 市场导向、电脑软件“虚化”下的书籍设计如何回归
【主持】
祝羽捷, 写作者,中英文化社交媒体大使,曾任《时尚芭莎》专题总监。著有《世界从不寂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等作品,翻译作品《哗众取宠》《文艺复兴人》。
【嘉宾】
孙晓曦,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师,Pay2Play联合创始人。
周安迪,设计师,出版人,梯工作室(Telos Books)和Text&Image梯书店负责人。
【节目中提到的书】
《岸萤》陈传兴 著
《红霞(HX)》 曹斐 著
《及格家宣言》 [美]雷·贝内特 著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美]彼得·门德尔桑德 著
《洛丽塔》 [美]纳博科夫 著
《奇普·基德的设计世界》 [美]奇普·基德 著
《薄薄的故乡》 王小帅 著
Cover by Peter Mendelsund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甘信宇
【后期制作】AURA.pote
【音乐】Café’Alpha(Main Theme) - Choro Club
【文字整理】drunkflea 阿索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Dec 30, 2020 • 1h 3min
40 把文学装进耳朵的2020年 | 年度回顾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从3月31日到12月31日,跳岛FM已经上线整整9个月了。这是一期年终特别节目,跳岛FM主理人猫弟也来到幕前,与主播里维奇、跳岛FM资深听众伊夏一起回顾,跳岛FM在2020年里留下的故事。
从一纸项目书到“可以听的文学杂志”,跳岛FM怎样诞生?从苛刻的批评到满屏的表白,播客主播如何“养成”?与文字相比,声音忠实地记录下了什么?用文学的目光关注那些正发生的事,或是连接起看似不相关的作家或作品,跳岛FM对更新谈论文学的方式进行了怎样的尝试?
除了节目花絮和幕后故事,跳岛FM也终于要和大家聊聊天:增加互动设置、举办线下活动、进行播客串台以及更多未来计划。感谢岛民们对跳岛FM的关注与支持,我们挑选了一小部分印象深刻的听众评论,在「跳岛FM」微信公众号中呈现。2021年,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更多有惊喜的节目,也期待与大家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时间轴】
02:26 2020年,我们为何以及如何“跳岛”
10:44 “最喜欢的三期节目”和诸多幕后花絮揭秘
36:54 对听众说:互动设置、线下活动、播客串台和更多未来的计划
47:30 超长致谢:感谢一起跳岛
【本期跳岛选手】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ID:BeulahDong)
猫弟,跳岛FM主理人,豆瓣小组「手机橱窗计划」发起人。(豆瓣ID:猫弟maud)
伊夏,出版社编辑,书评人,播客“西夏酒馆”主播。(豆瓣ID:伊夏)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甘信宇
【后期制作】陆佳杰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文字整理】阿索 drunkflea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Dec 22, 2020 • 54min
39 非虚构写作:生活的面孔、小说的眼睛和天真的心 | 袁凌&金理
近些年,“非虚构”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不仅有聚焦外卖骑手现状的“爆款文”,也有“真实故事计划”等非虚构写作平台上“打动人心的原创真实故事”。无论是引发热议的特稿,还是素人的日常化表达,似乎都与我们切身相关。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著有多部非虚构作品的作家袁凌,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从“非虚构热”说起,聊聊非虚构与虚构两种文类之间的“纠葛”。从新闻和小说“良性竞争”到非虚构“占领上风”,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创作是否真的已经无法回应现实?于是创作者需要转换视角,去寻找非虚构的可能性?
然而,广受赞誉的非虚构作品《扫地出门》的作者马修·德斯蒙德认为,自己在写作中受到“观察天才”——小说家们的影响最大。于是我们进一步发问:虚构还能为非虚构提供什么?一方面,“特稿腔”因追求类似小说的写作套路而忽视了对个体的关切;另一方面,带有文学“目光”的人物细节刻画,让特稿中受困于“算法”的外卖骑手更能为大众所感知。不难发现,非虚构与虚构其实在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个时代发言,也面临着相似的表达困境。
【时间轴】
05:20 从新闻和小说“良性竞争”到非虚构“吞噬一切”
09:28《扫地出门》的作者表示其非虚构写作受到“观察天才”——小说家的启发
11:36 “写小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非虚构是虚构的基石
14:30 创作虚构作品可以脱离生活经验?实际上虚构需要更多的经验
21:00 当社会学介入非虚构写作,文学则成为附庸?
24:20 “特稿腔”:追求类似小说写作的套路,忽视对个体的真实关切
26:36 文学还能为非虚构提供什么:爆款文中可被读者感知的外卖骑手
30:57 何伟与《江城》:内化的外来者眼光与“天真的心”
51:30 文本之外的“非虚构作品”:抖音、快手等短视频里生活片段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ID:BeulahDong)
【嘉宾】
袁凌,作家。著有《生死课》《青苔不会消失》《寂静的孩子》等。
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青春梦与文学记忆》等。
【节目中提到的书】
《扫地出门》 [美]马修·德斯蒙德 著
《雾行者》路内 著
《弱者的武器》 [美]詹姆斯·C·斯科特 著
《江城》 [美]彼得·海斯勒 著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金理推荐
《生死课》
袁凌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11
“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他所生活的世界,很符合我对非虚构写作的期待。”
袁凌推荐
《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0.09
“虽然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但是他的小说不像典型意义上的小说,更多是记录了他的通感、记忆和领悟的片段,穿插在一起组成了小说。”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甘信宇
【后期制作】陆佳杰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文字整理】阿索 drunkflea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Dec 15, 2020 • 55min
38 出租屋图鉴:城市漂泊青年的笑与泪 | 张敦&张畅
房东脾气大且过度洁癖,租客被迫连夜搬家,本地住户窥视外来租客……这些戏剧化的场景往往是租房者的日常生活。就算选择了更为便捷的长租公寓,要面对的也可能是合住室友紧闭的房门,与金牌管家隔着屏幕冰冷的对话,以及被卷入“租金贷”的风险。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曾经在小说中“杀死”房东老太太的作家张敦,以及录节目前还在和楼上装修工交涉噪音问题的写作者、节目策划人的张畅,一起打开租房这个潘多拉的魔盒。租房中最尖锐的,莫过于租客与房东之间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张敦在小说里想象的“谋杀房东行为”,真实地反映了怎样的租房困境?如果房东和租客的身份转换,会发生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扭转?租来的房子是家吗?“家”的含义在当代社会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最基本的居住问题摆在眼前时,我们如何安置自己的“理想生活”?
欢迎关注「跳岛FM」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内容。
【时间轴】
07:25 《杀死房东老太太》里房东死后给“我”托梦:在北京做鬼住得也很拥挤
21:07 “这个社会更偏爱有房产证的人。”
23:50《杨天乐买房记》:当租客成为房东……
25:25 从空间僭越到身体剥削:“以炮换租”现象在疫情期间激增
28:15 日本搬家公司的极致服务vs自己一团乱麻的搬家经历
32:00 居住空间还是情感依托?“家”到底是什么?
44:15 描摹大城市年轻人居住现状的影视剧和现实相距多远?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ID:BeulahDong)
【嘉宾】
张敦,作家、教师。代表作有小说集《兽性大发的兔子》。(豆瓣ID:张敦厚)
张畅,写作者,节目策划人,做过记者、编辑。即将出版短篇小说集《我们的庸常生活》。(豆瓣ID:赫恩曼尼)
【节目中提到的书】
《兽性大发的兔子》 张敦 著
《杨天乐买房记》 杨时旸 著
《扫地出门》 [美]马修·德斯蒙德 著
《不方便,但很幸福》 [韩]洪渊植 编绘
《非法入住》 王威廉 著
【本期嘉宾推荐】
《我在底层的生活》
[美]芭芭拉·艾伦瑞克 著
《醉乡民谣》(2013)
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导演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甘信宇
【后期制作】陆佳杰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文字整理】阿索 drunkflea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Dec 8, 2020 • 60min
37 追星小说:如何呈现“造梦运动”里的新型情感?| 郭爽&堂本栞
在之前的节目里,跳岛FM已经讨论过粉丝文化和同人小说,本期节目我们继续延展这个话题,聊聊那些关于追星的小说。虽然idol和粉丝经常占领社交媒体的头条,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追星这个行为似乎有被娱乐化和污名化的趋势,这是否是文学小说“忽视”追星题材的原因?
在郭爽的中篇小说《拱猪》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罕见的追星描写。在节目中,郭爽与我们分享了她的创作契机。在她看来,追星是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对于作家而言,要写的不只是热门话题,而是那些对于自身来说“非写不可的事”,否则就是简单的“蹭热度”。播客“普通读者”主播堂本栞也向我们推荐了一本日本的追星小说《推し、燃ゆ》。
在资本打造的“造梦运动”中,人与人之间生长出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关系和情感?小说创作如何挖掘和呈现追星过程中那些虚渺、私密的心理?欢迎在这期节目中与我们一起踏入追星这股当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情感暗流。
欢迎关注「跳岛FM」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内容。
【时间轴】
10:15 《拱猪》:追星是少女珊珊走向外部世界的“小径”
13:40 绑架与被绑架:粉丝与偶像的隐形契约
18:23 “追星女孩”的刻板印象形成于媒体对女性的筛选报道
26:40 《推し、燃ゆ》:粉丝在不真实的爱中把自己燃烧殆尽
35:15 偶像本身就是一个拟像,粉丝投射的是自我
40:41 资本运作的“流量”只是一场冷酷的“圈钱行为”吗?
51:20 热门的社会现象不是创作取材的标准,作家要写“非写不可”的事情
【主持】
钟娜,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译有《聊天记录》《正常人》。(豆瓣ID:阿枣)
【嘉宾】
郭爽,作家。著有《正午时踏进光焰》《我愿意学习发抖》。曾获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豆瓣ID:郭爽)
堂本栞,播客“普通读者”主播之一,一个读书很杂的普通读者。(豆瓣ID:堂本栞)
【节目中提到的书】
《正午时踏进光焰》 郭爽 著
《推し、燃ゆ》 [日]宇佐見りん 著
《かか》 [日]宇佐见りん 著
《冷血》 [美]杜鲁门·卡波特 著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拉迪盖之死》[日]三岛由纪夫 著
《哈尔的移动城堡》[英]戴安娜·韦恩·琼斯 著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甘信宇
【后期制作】陆佳杰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文字整理】阿索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Dec 1, 2020 • 1h 9min
36 即兴:这个时代的文化盲盒?| 小老虎&健崔
这是一期在音乐和文学之间来回跳跃的节目,我们请来了独立音乐人小老虎和乐评人、播客Common FM主理人健崔,聊聊不同领域的“即兴”。即兴说唱,脱口秀,不打腹稿的自动写作,和陌生人的偶然对话……即兴是一种自由的流动,它的部分乐趣在于“冒险”,比如尴尬和冒犯的危险。但如今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于追求完美和标准,是否还愿意体验这种冒险中可能产生的微小不同?
即兴不仅是一种实际行动,也可以延伸为一种思维方式。如今各种文化艺术媒介的细分市场都做得相当细致,反观文化盛世的年代,主流的艺术门类之间尚未形成明确的界线:“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堡、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都制作了自己的唱片;音乐人鲍勃·迪伦在歌词里疯狂地尝试着文学式的表达……我们作为文化产品爱好者,是不是也已经习惯以“标签”划定边界,选择进入某一本书、某一首歌曲或某一部电影?在即兴中,我们是否可以找回没有边界的创造力?
欢迎关注「跳岛FM」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内容。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ID:BeulahDong)
【嘉宾】
小老虎,独立音乐人。
健崔,乐评人、策展人、电台DJ。曾出版《太阳声》《嘻哈圣经》等乐评专著。曾担任《周末画报》《新视线》《GQ》等媒体的主编及总监工作。现主理音乐播客Common FM。
【时间轴】
02:53 小老虎的说唱从即兴开始:小酒吧里面对面的口沫横飞和互相攻击
13:58 抽象画面下的通感:以海平面的小船、城市建筑和几何图形作乐谱
18:50 即兴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盲盒:在每次细微差别中共同冒险
20:28 没钱才说唱?说唱的魅力在于给予所有人表达的机会
28:37 曾经艺术家们同在一片海里,如今却各自为岛
37:50 艺术创作与“报道”现实:汤姆·威兹述说底层小人物、五条人记录住在烂尾楼里的人
58:19 操着四川方言的男孩,穿睡衣闲逛的上海中年人……方言歌手就像“戴面具的人”
【节目中提到的音乐】
单曲:
A Hard Rain’s Gonna Fall - Bob Dylan
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 Bob Dylan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 Nirvana
Howl - Allen Ginsberg
The Ballad of the Skeletons - Allen Ginsberg
上县城 - 五条人
梦幻丽莎发廊 - 五条人
烂尾楼 - 五条人
Closing Time - Tom Waits
I hope That I Don’t Fall in Love With You - Tom Waits
Ol’55 - Tom Waits
Downtown Train - Tom Waits
成都 - 赵雷
这才是成都 - 谢帝
五彩斑斓的黑 - 回春丹
孔雀 - 蛙池
走过来走过去 - 万晓利
鸟语 - 万晓利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 万晓利
专辑:
Lions For Real - Allen Ginsberg
Closing Time - Tom Waits
【节目中提到的书】
《醉钢琴与地下蓝调》 [美]汤姆·威兹 著
《编年史》 [美]鲍勃·迪伦 著
Miles: The Autobiography by Miles Davis
《嚎叫》 [美]艾伦·金斯堡 著
《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著
《繁花》 金宇澄 著
【本期嘉宾推荐】
《即兴:其本质与音乐实践》[英]德里克·贝利 著
The Bootleg Series, Vol.7: No Direction Home - Bob Dylan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甘信宇
【后期制作】王若弛 佳杰
【音乐】
片头:Public Poet - 上海复兴方案
片尾:Natural Blues - Moby
【文字整理】阿索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Nov 24, 2020 • 57min
35 在现代“罐装”生活里,我们为何必须散步?| 于坚&楚尘
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似乎在“争先恐后”地踏入“过劳时代”。放弃休息时间,“积极上进”地加班,行动的轨迹变成了点与点之间苍白的直线。现代城市建设抹去了花鸟市场、菜市场等闲逛地……漫无目的的散步已经消失了吗?闲散意味着浪费时间吗?散步在如今的意义是什么?
本期跳岛,我们请来了诗人、作家于坚和文学出版人楚尘,从于坚漫步巴黎的观察聊开去。于坚在关于“巴黎漫步”的散文集《巴黎记》中这样形容这个城市:“仿佛一头顽固守旧的大象,趴在世界之夜中”。现如今,“新的就是好的”已经成为普遍的常识,但在巴黎,你可以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逛古老的教堂、跳蚤市场和二手书店,看新的事物在古老的时间里发生化学反应。巴黎还是一座有“闲逛的诗意”的城市,于坚认为巴黎本身就是一座可以体验的《追忆似水年华》——“如果以积极进取的世界观来评估,《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完全是浪费时间的无聊文人。世界日新月异,谁有工夫去读这些令人昏昏欲睡的段落。”
那么,于坚在散步中观察到怎样的巴黎?闲逛是否存在正当性?当城市里可以闲逛的地点一点点消失,我们还能在哪儿漫步?世界变得越来越乏味,我们如何对抗奔忙与单调?在这期节目中,于坚将会带领我们从巴黎跳跃到昆明,从青年时代阅读法国文学的经历,漫步至他所现实世界中的巴黎。一起在无法停止“向上走”的忙碌日常中,重新发现生活的细节,找回与地面的联系。
欢迎关注「跳岛FM」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内容。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BeulahDong)
【嘉宾】
于坚,字之白。文人。70年代初开始写作。出版有著作50多种。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朱自清散文奖,吕梁文学奖等。
楚尘,楚尘文化创始人。著有小说集《有限的交往》,诗集《地面上的在空中》等。2000年开始致力于出版业。
【时间轴】
08:39 藏在牛皮纸袋中的法国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青年时代在书中想象巴黎
10:10 于坚的巴黎“流浪”记:“我一个人站在车站,提着箱子,不会法语,也没有认识的人。”
17:26 摄影也是一种写作的文本:“我的写作是看见的写作。”
24:34 “要了解巴黎人的生活,就要去跳蚤市场。”
33:00 流浪汉、狗与公开的文学梦:在旅馆门口乞讨的流浪汉也许是一个诗人
34:59 金窝vs狗窝:五星级宾馆也好,小旅馆也好,重要的是选择真正热爱的生活
41:34 下水道的小草、摩天大楼后的残阳:散步的细节包裹着生活的意义
49:05 以散步远离高速列车的“罐装”生活:人不能失去与“地面”的联系
51:22 《巴黎记》是“散步”传统在中国文学中的复活
【节目中提到的书】
《巴黎记》 于坚 著
《印度记》 于坚 著
《昆明记》 于坚 著
《建水记》 于坚 著
《九三年》 [法]雨果 著
《悲惨世界》 [法]雨果 著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 著
《恶之花》 [法]夏尔·波德莱尔 著
《流动的盛宴》 [美]海明威 著
《追忆似水年华》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于坚推荐
《世说新语》
刘义庆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08
“这是一本古代典籍,一本诗人传,中国古典时代诗人的波西米亚式的生活。这是一本穿越时间的书,也是为这个时代而写的——生命形式不只有一种,也可选择嵇康、阮籍式的生命。”
楚尘推荐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法]让-雅克·卢梭 著 余中先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9.06
“如果试图在纸上散步,这本书是最好的去处。”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王若弛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文字整理】阿索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Nov 17, 2020 • 1h 1min
34 【自由潜水】不是我们在挑选书,是书在挑选我们
这是跳岛FM的新栏目——「自由潜水」,一个主播们分享读书(轻松聊天)的节目!本期节目,我们的三位主播里维奇、钟娜和肖一之带领大家潜入水中,探索作为生活组成部分的读书。
“不读书明天就没法教课”的肖一之老师需要不断重读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尽管是带着教学任务的阅读,却每次都能发掘新“矿藏”。里维奇大学时把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推销员威利还房贷的抱怨当做笑料去读,而目前也在还贷的她似乎不得不对这场“骗局”产生强烈共鸣。钟娜工作日午休时会去公司附近的MUJI读40分钟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在一点点啃下这本大部头的同时,与“世界”保持着友好距离。
欢迎关注「跳岛FM」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内容。
【本期潜水队员】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ID:BeulahDong)
钟娜,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豆瓣ID:阿枣)
肖一之,文学研究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豆瓣ID:#ArtfulDodger#)
【时间轴】
04:10 真正的经典作品是“每次重读都会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08:00 阅读是一处庇护所:工作日午休的抽离、通勤时的“隐身”、图书馆中的流连
11:20 汤姆·威兹《地下蓝调和醉钢琴》也可以通向五条人的世界
18:55 乔治·斯坦纳《漫长的星期六》:在不确定的等待中拥抱星期天终将到来的希望
20:50 长大后才明白奥维德《变形记》中被遮掩的女性痛苦
23:25 蕾拉·斯利玛尼《温柔之歌》是上野千鹤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文学阐释
36:59 从杜甫《百忧集行》到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的“缺钱生活”
53:51 “默读”是现代阅读的方式,回归公共朗诵的“讲故事”传统是可能的吗?
【节目中提到的书】
《蝇王》[英]威廉·戈尔丁 著
《楼兰》[日]井上靖 著
《杜甫》洪业 著
《为什么读经典》[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在西方目光下》[英]约瑟夫·康拉德 著
《却将谈笑洗苍凉》姜鸣 著
《追忆似水年华》[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日]上野千鹤子 著
《变形记》[古罗马]奥维德 著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醉钢琴和地下蓝调》[美]汤姆·威兹 著
《漫长的星期六》[美]乔治•斯坦纳,[法]洛尔•阿德勒 著
《语言与沉默》[美]斯坦纳 著
《推销员之死》[美]阿瑟·米勒 著
《温柔之歌》[法]蕾拉·斯利玛尼 著
《我爱美元》朱文
《王考》童伟格
《美元硬过人民币》韩东
《伊凡·伊里奇之死》[俄]列夫·托尔斯泰
《米德尔马契》[英]乔治·艾略特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加拿大]扬·马特尔 著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片尾音乐】There and Then-上海复兴方案
【文字整理】阿索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Nov 10, 2020 • 1h 11min
33 小说开始于历史停笔的地方 |王占黑&东来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小说源自于历史的缺陷”。历史往往止步于难以被人们知晓的情感和体验,而小说作为这种“历史缺陷”的补充,也许最应该记录下那些站在“胜利者”阴影下的“失败者”们。有一位小说家,她一生的创作都着墨于那些“被生活打得七零八落”的“失败者”:住在船上的“逃避者”,在不需要书店的小镇开书店的“疯女人”……这位作家从不遮掩“不靠谱的人”身上的缺陷,也总是记得让“被打败的人”幸存下来。
这是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她的父亲是英国《潘趣》杂志主编,母亲是牛津萨默维尔学院校友会的主席,继母是著名插画师谢泼德的女儿,叔叔是在布雷奇利庄园破译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项目的负责人。C·S刘易斯和托尔金是她的老师,蒂尔达·斯温顿和安娜·温特曾是她的学生。虽年近六十才动笔写作,但她第二本书《离岸》就获得了布克奖,去世后被评为“英国战后最好的作家之一”。曾出身显赫、少年得志的佩内洛普,后来却“跌落”到泰晤士河上的破驳船上——就像她在《离岸》中写的那些住在船上的人们。人生经历的强烈落差也许造成了她对“失败”的敏感,她甚至把人分成消灭者(exterminators)和被消灭者(exterminatees),并且主动选择站在被消灭者一方。
我们如何看待所谓的“失败者文学”?佩内洛普的人生经历与她的“失败者写作”有怎样的关联?晚年才开始写作,一度被认为是“打毛衣、做果酱的业余作家”,她是什么样的文坛“意外”?
这期节目由专业安利佩内洛普的跳岛FM老朋友肖一之主持,还有王占黑、东来两位青年作家一起对话(捧哏)。从对佩内洛普和“失败者文学”的讨论中我们也引发思考:文学不可能存在胜利者的姿态?必然诞生于失败之中?
【主持】
肖一之,文学研究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嘉宾】
王占黑,青年作家,最近出版新书《小花旦》。
东来,青年作家,出版有小说集《大河深处》。
【时间轴】
08:20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把把人分成“消灭者”和“被消灭者”,自己主动站在“被消灭”的一边
10:50 失败者与成功者二元对立背后的多层面:《离岸》中的人住在下沉、潮湿的破船上,他们自成一统,有自己的尊严
12:00 船屋上的边缘人、开书店的“疯女人”:佩内洛普笔下不遮掩缺陷的普通人
16:10 文学杂志停办、可能房租未缴清就匆忙从文学中心伦敦搬到海边小镇,佩内洛普的人生开始转折
22:16 书写“失败者”的佩内洛普:出身显赫、牛津毕业的她“跌落”到泰晤士河上的一艘破驳船
23:50 “失败者”的勇敢、希望和幸存:现实中自杀的男模,在《离岸》里最终冲进风浪
27:39 《书店》等作品中的“小大人们”:似乎未受贫困环境的影响,没有任何自怨自艾,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
31:45 碰到不喜欢的采访提问时,佩内洛普就开始打毛衣:“大家都会原谅一个打毛衣的老太太”
39:08 “小说源自于历史的缺陷”:以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为蓝本的《蓝花》,佩内洛普认为自己写的都是历史小说
40:40 佩内洛普小说里浅浅的幽默笔调也许与家族遗传有关:在二战的炮火中饭桌上的香槟塞子被震开,全家人没有一个跑开,还说“要是每次都能这样开香槟就方便了”
42:00 佩内洛普有意把自己的生活与写作拉开距离,连她指定的传记作者都“无法靠近”
49:40 面对“业余作家”的评价,佩内洛普说“我到底要写多少本书,才算是一个职业作家”
51:40 文坛的“意外”、《离岸》获布克奖的争议:晚年才开始写作、被认可的佩内洛普说“我是一个从来没有年轻过的老作家”
【节目中提到的书】
《离岸》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书店》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无辜》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蓝花》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天使之门》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早春》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The Golden Child by Penelope Fitzgerald
Human Voices by Penelope Fitzgerald
At Freddie's by Penelope Fitzgerald
Penelope Fitzgerald: A Life by Hermione Lee
《斯通纳》 [美] 约翰·威廉斯 著
《帕特里克·梅尔罗斯五部曲》 [英] 爱德华·圣奥宾 著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王占黑推荐
《儿子的大玩偶》
黄春明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10
“这本小说的主角是一个穿戴成小丑的样子讲广告的人,赚钱非常辛苦吃力,却被镇上的人讨厌。书里的很多人物也是乡土意义上的小人物,或者说失败者,每个人都在苦苦挣扎。”
东来推荐
《弦理论》
[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著 林晓筱 译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07
“这是一本讲网球的书。作者是一个天分和缺陷都非常明显的人,个人的悲剧感也特别强。但这本书写得很潇洒、明亮,在书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有神性的人,以及他为事物所赋予的价值感。”
【主理人】猫弟
【统筹&监制】Bake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王若弛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