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電話給你 One Call Away

Wendy & Iphie
undefined
Apr 21, 2022 • 52min

136 我差一點就變成了One of Them - About Turning Points

你的人生轉折點發生在什麼時候?閒來翻起舊同學的朋友圈、臉書,感慨曾經走得那麼近的姐妹,現在的生活和自己大相徑庭。追根溯源,並不是自己沒有過那樣的機會,讓我們漸行漸遠的,都可以歸結至自己在某個時刻的某個不大不小的選擇。 / 如果Iphie沒有出國,如果Wendy沒有來香港,還會有今天的podcast嗎?我們走上的道路是被迫面對的,還是主動選擇的?是我們造就了命運,還是命運造就了我們?Wendy和Iphie久違地閒聊,卻也意外找到關於「我是誰」的究極意義。 / 本期重點: 從申請到面試再到錄取,Iphie出國唸書的每一步 數學成績在及格線徘徊,Wendy選擇用功讀書還是繼續玩樂? 逆境讓我們被動接受人生的轉折,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主動選擇的機會 / 本期主播:禮拜六剛睡醒的Wendy和Iphie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Apr 14, 2022 • 1h 9min

135 原來「失戀」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痛?Falling Out of Love

分手和失戀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簡單。當我們聊起各自的失戀往事才發現,失戀的感覺,可以出現在分手後,也可以出現在分手前,可以被迫失戀,也可以主動失戀。 / 戀愛時越快樂,失戀時越痛苦。聊著聊著,居然更想談戀愛了呢。 祝我們都能談一場,不會失戀的愛。 / 本期重點: 被分手是失戀,主動分手算不算失戀? 小學生純純的愛:Wendy和Iphie的第一次“失戀” 先失戀,再分手。 如何主動選擇失戀? 什麼樣的分手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 / 本期主播:很久沒戀的Wendy和Iphie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Apr 7, 2022 • 48min

134 沒經歷過低潮的人生才是不完美吧?We All Have Experienced Those Up and Downs

想起宋冬野的那句歌詞,你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當我們回頭看一路走過的那些坑坑窪窪就會發現,每一次低潮,特別是每一次從低潮走出來的路,都變成我們值得紀念的“故事”。 / 當然,在低潮來襲的時候,難免會感到害怕、焦慮、迷茫,或不安,甚至懷疑自己這一次能不能走出去。這個時候,或許就是聽這期節目的完美時機;) / 本期重點: 還記得人生的第一次事與願違嗎? 迷茫應該是大學的必修課吧 Iphie在日本麥當勞吸煙區開始懷疑人生 拿到香港永久居民後的Wendy下一步不知去向? 我們是如何走出低潮的? / 本期主播:走過一些大小低潮的Wendy和Iphie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Mar 31, 2022 • 59min

133 青春養成記:媽,13歲就是拿來叛逆的年紀 From Turning Red to Our Thirteenth

31歲的今天,回憶起我們的13歲。皮克斯最新大作《青春養成記》,講述了13歲加籍華裔李美玲的一段成長故事:三好學生、情竇初開、姐妹、追星,當然少不了和媽媽的相愛相殺。 / 電影好看不說,還要牽動起我們對13歲的種種回憶。13歲的你,是乖孩子還是叛逆“壞小孩”?來聽聽Wendy和Iphie的心路歷程吧~ / 本期重點: 讓人又哭又笑,Turning Red最喜歡哪一場戲? Iphie也經歷過在同學面前因為媽媽造成的“社死”時刻? 十三歲的我們都在經歷什麼? 染頭髮改校服翹課談戀愛都是Iphie的叛逆小case? Wendy最叛逆的事蹟是學抽菸? 母女關係為何總是相愛相殺? 媽媽vs.男朋友 / 本期主播:燙頭的Iphie和抽菸的Wendy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Mar 24, 2022 • 1h 15min

132 和百萬粉絲的CKverymuch聊聊人設和自我認同 Chat With Million Followers KOL - CKverymuch

有史以來流量最大的節目來賓!CKverymuch是Wendy的大學同學,跟Iphie的淵源更是要追溯到高中時期。如今作為坐擁百萬粉絲的KOL/網紅/網美,我們決定一起聊聊「人設」和「自我認同」。 / Web3.0的時代,任何在網絡世界活動的人多少都有個人設,同為自媒體從業人員的我們,面對觀眾/聽眾對人設的質疑作何想法?好的評論和不好的評論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自我認同?因為疫情好久沒見面的三個人,不小心說了很多大實話⋯⋯ / 三個女人有些吵,還請大家見諒❤️ / 本期重點: 認識CK的那頓早茶,是Iphie此生最忐忑的飯局 CK認為自己的人設是一個錯誤的方向!? 觀點是流動的,人設和人都是會變的 女性主義不應提倡戀愛?因為新戀情掉粉怎麼說? 中英夾雜和台灣腔的我們錯了嗎?如何應對負面評論? ❕獨家❕CK宣布下一步感情計畫❕❕❕ / 本期主播:理性的浪漫主義者CK和*&⋯⋯%$#@的Wendy、Iphie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Mar 17, 2022 • 52min

131 成熟的交友世界裡,沒有故意的已讀不回 Read but Hasn't Replied

一個小小的讀取功能,勾起都市人多少中微妙情緒。可我們常常是矛盾的:被已讀不回的時候,胡思亂想讓自己焦躁難耐;收到不想立刻回的信息時,選擇不回又是如釋重負的姿態。 / 即便在以前的曖昧/戀愛/單戀/暗戀史中,被已讀不回給我們的心裡帶來不可抹去的傷疤(誇張..),三十歲出頭的Wendy依然沒有覺得信息有一定要回的必要,一開始這讓Iphie有點摸不著頭腦,但後來她是怎樣看待這種“已讀不回”,Wendy又有什麼辯解的理由呢? / 本期重點: 交友軟體遇到已讀不回怎麼辦? 煩人的不是已讀不回,而是我在乎對方已讀不回的狀態 已讀不回一定是婉拒嗎? 原來Wendy常常已讀不回? 已讀不回已經被妖魔化? 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在意已讀不回? / 本期主播:已讀的Iphie和不回的Wendy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Mar 10, 2022 • 60min

130 《美國女孩》:家、青春、反向文化衝擊和歸屬感 We Watched American Girl on Netflix

聽說大家都喜歡聽我們聊電影,這次來聊Netflix剛上架不久,在金馬拿下包括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新導演、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等五項大獎的電影《美國女孩》。 我們在中國大陸長大,並且都是家裡的獨生女,人物設置上和《美國女孩》並沒有十分吻合。可是另一方面,在東京、紐約留學後回到北京的基督徒Iphie,因為單親而莫名其妙跟美國家庭長大的Wendy,對文化衝突的體會都十分深刻。加上邁入30歲後,對於女人/母親/女兒的身份認同開始產生奇妙的變化,結合與導演年紀相當這種巧合,都讓我們與電影共鳴不斷。 那麼,就讓我們兩個“大陸妹”來聊聊這部喜歡到不行的《美國女孩》吧❤️ / 本期重點: 當我們聊起喜歡的電影,整期節目都是重點;) / 本期主播:被電影折服的Wendy和Iphie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Mar 3, 2022 • 1h 1min

129 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能不焦慮?Information Explosion and Anxiety

你最近焦慮嗎?無論是因為世界另一頭正在發生的事件,還是疫情繼續發展令自己的生活受限,我們每天透過各種不同的渠道攝取著各種不同的信息,常常來到一個即將爆炸的程度。 / 意識到自己原來已經開始焦慮,要怎麼擺脫或減輕這種焦慮感呢?如果你也在感到焦慮,聽我們的這一通電話才幫你分擔一點吧:) / 本期重點: Iphie在深圳小區被隔離,Wendy在香港面對疫情大爆發,我們還好嗎? 什麼樣的信息會帶來焦慮感? 手機響了妳會立刻拿起來看嗎? 從網絡上學到的新知,也是另一種焦慮源頭? 聽Podcast也會製造焦慮? 我們減少焦慮的方式有哪些? / 本期主播:焦慮的Wendy和Iphie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Feb 24, 2022 • 58min

128 我們都為詐騙買了單:創造安娜vs.Tinder大騙徒 We Watched Inventing Anna And The Tinder Swindler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口號我們聽得很多,但當它真正出現的時候,你依然有能力辨別和預防嗎? / 最近大火的Netflix紀錄片《Tinder大騙徒》和劇集《創造安娜》都是以詐騙犯為原型的作品,兩部作品風格不一,如果你還沒看,那麼,不用刻意去看。原因嘛,聽這集節目你就知道了:) / 本期重點: 不推薦觀看《創造安娜》的理由? 我們也遇到過Tinder騙徒? 如何分辨身邊的人是不是騙子? 如果是我們被Simon邀約搭乘私人飛機? Anna其实是空手套白狼失败? 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防騙? / 本期主播:感慨人性的Wendy和Iphie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undefined
Feb 17, 2022 • 48min

127 買房or租房:是物質需求的象徵?Housing: Buying or Renting?

存到首期,就要買房了嗎?努力工作,就是為了還房貸嗎?買房還是租房,是我們這一代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討論的問題。既然少不了住房需求,你選擇付三十年的租,還是付三十年的房貸? 除了自己住,房子在投資市場也一直吃香。當然Wendy和Iphie並不是可以“上車”的有錢人,我們想要一個房子,只是想要一個溫馨的小窩,在外漂泊累了的時候,隨時可以回來停泊的港灣。如果這也是你的願景,歡迎來聽這期節目呀;) / 本期重點: 從什麼時候開始從租房派變成買房派? 房貸會成為賺錢的動力? 如果突然有五百萬,你會買房還是繼續租房? 香港寸土寸金,「三面下床」簡直奢侈! 有房的人在婚戀市場高人一等? / 本期主播:渴望泰國144萬別墅的Iphie和Wendy / 收聽渠道: 可在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Spotify、ApplePodcast等平台搜索「打個電話給你One Call Away」 / 關注我們:
聽眾群:請聯繫接線員微信ID:Onecallawaypodcast Instagram:打個電話給你 one_call_away_podcast https://www.instagram.com/one_call_away_podcast/ 微博:打個電話給你Podcast https://weibo.com/onecallaway 微信公眾號:打个电话给你 / 聯繫我們: 博客:https://www.wegotablog.com/ 郵箱:podcast.onecallaway@gmail.com / 支持我們: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onecallaway 愛發電:https://afdian.net/@onecallaway *目前我們已開通逐字稿(transcripts)的服務,歡迎在這兩個平台上選擇你適合的套餐哦~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