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文道·八分
梁文道
《八分》第四季2022年1月14日起已开始更新,欢迎下载「看理想」App或喜马拉雅独家收听。
「看理想」App,一个陪你成长的知识剧场。
「八分」是由梁文道和看理想团队共同打造的一档全新文化类音频节目。梁文道将和你一起从理想走到现实,重新审视文化现象,社会趋势和热点话题。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和梁文道互动,每集节目中,梁文道会回答一位听众提问。
「看理想」App,一个陪你成长的知识剧场。
「八分」是由梁文道和看理想团队共同打造的一档全新文化类音频节目。梁文道将和你一起从理想走到现实,重新审视文化现象,社会趋势和热点话题。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和梁文道互动,每集节目中,梁文道会回答一位听众提问。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Mar 1, 2020 • 53min
174. 邪教、异端、新兴宗教有什么区别?| 八分特别篇
收听提示
1、韩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新兴宗教?
2、平壤为什么曾被叫做东方的耶路撒冷?
3、新兴宗教、异端、邪教之间有什么区别?
4、为什么主流宗教信仰里,很多都有末日信仰?
本集相关
新天地教会
新天地耶稣教证据帐幕圣殿,简称新天地耶稣教会或新天地,是由李万熙于1984年3月14日在韩国创建的新宗教团体,2014年统计,新天地有超过120,000名信徒,2020年估计,其目前已有超过200,000名信徒。
2019冠状病毒病韩国疫情2020年2月,新世界教会内发生大规模2019冠状病毒病群聚性感染。第一名新天地教会教徒确诊个案“第31号患者”出现于2月18日至2月20日,在大邱和庆北地区出现的30例中有23人也被发现与新天地教会有关。截至2月28日,韩国1766宗病例中高达80%与这个神秘教会有关,社会对教会的恐惧和仇恨亦越来越多。
《信经》
《信经》是基督教的权威性基本信仰纲要。源头可以追溯至教会初期的信仰准则,当时教会对外面临逼迫,对内面对异端的搅扰,特别是诺斯底派。于是当时的辩道士透过“教条神学”发展出信仰摘要,藉之说明信仰原委并澄清信仰内容。信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出来的。简单来说是教条式的信仰摘要。
不过,信经主要表征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对信仰内涵的绝对定义,因此可能出现附加条款的情形。以尼西亚信经为例,原版和修订过的信经是对特定的涉嫌有错误解说的异端学说做出隐含的谴责。当新的学说出现,之后被认定为异端时,这时就会有新附加的语句出现在信经里头,有如宪法或是一般法律条文的附加条款那样。信经附加语句的变动显示出神学在历史上的发展。
末日信仰
末世论或末日论是研究历史终结及其相关方面的哲学或者神学理论,神学上的末世论一般关心人类社会的终结以及如何终结等问题,而哲学上的末世论则可能着眼于人类社会的终结问题,也可能着眼于自然的终结。在末世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科有末世论的历史哲学、自然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等。
弥赛亚
弥赛亚,基督宗教术语,意指受上帝指派,来拯救世人的救世主。基督教主张“拿撒勒人耶稣就是弥赛亚,因为耶稣的出现,应验了许多旧约圣经中的预言”,伊斯兰教也认同耶稣就是弥赛亚,称他为"麦西哈尔撒";而犹太教信徒则予以否认,并仍然期待他们心中的弥赛亚来临。一些被指为异端和普遍认为是邪教的教派,其创办人也常以弥赛亚自居。例如麻原彰晃、文鲜明、又吉耶稣等。
统一教
全名为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会,原名世界基督教统一神灵协会,是由文鲜明创立,根源于基督教的新兴宗教。统一教除了《圣经》之外,亦采纳了文鲜明个人的著作,其教义神学与主流基督教神学部分相左。文鲜明声称在十六岁那年复活节的清晨,见到耶稣基督显现,要求他“继承未完成的救赎工作”。统一教于1954年在韩国宣教成功后,于1968年转赴日本活动,在1972年以后又转移到美国发展。
五旬节
描绘圣灵降临的古代福音书插图
即基督教的圣灵降临日(亦称圣神降临节),源自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七七节。犹太教按犹太历守节期,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五十天,由出埃及记19:1之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及出埃及记19:11之记载:到第三天(指三月的第四天)要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在西奈山上。耶和华在西奈山颁给摩西《十诫》的日子;基督教的圣灵降临节的日期则定在复活节后第50天和耶稣升天节后10天。
*相关资料引自维基百科
本集提问
乡村教师如何看待当下的教育?
本集推荐
周轶君、梁文道、李玫瑾等《你好,童年》
上集回顾
计算肺炎模型,美国为什么拼不过中国?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9, 2020 • 37min
173. 计算肺炎模型,美国为什么拼不过中国?| 八分特别篇
收听提示
1、数学在疾病防治里起什么作用?
2、什么是六度分割理论,它真的存在吗?
3、如何计算一个传染病的基本再生率?
4、中国应该利用大数据做什么?
本集相关
重集
重集或多重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的推广。在一个集合中,相同的元素只能出现一次,因此只能显示出有或无的属性。在多重集之中,同一个元素可以出现多次。正式的多重集的概念大约出现在1970年代。
六度分割
六度分隔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互不相识的两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就能够建立起联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1967年根据这个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6步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
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要经过6步才会达到,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但是,超过30年来,此理论仍然有所争议。虽然最初的论文发表后至今,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但该理论仍然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保险及直销业的从业员。
基本再生率
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在流行病学上,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基本传染数通常被写成为R0。 R0的数字愈大,代表流行病的控制愈难。
蜂巢猜想
六角蜂巢猜想(蜂窝猜想)阐述了正六边形网格(蜂巢——是使用最少的总周长将该表面划分成面积相等的区域的最佳方法。该猜想被第一次记录可以追溯到36BC的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但总是被认为是帕普斯提出的。该猜想于1999年被美国数学家托马斯·黑尔斯证明,黑尔斯在他的研究中提到,有理由相信这个猜想可能已经出现在比瓦罗较早的数学家的思想中了。
SIR模型
模型中把传染病流行范围内的人群分成三类:S类,易感者(Susceptible),指未得病者,但缺乏免疫能力,与感病者接触后容易受到感染;I类,感病者(Infective),指染上传染病的人,它可以传播给S类成员;R类,移出者(Removal),指被隔离,或因病愈而具有免疫力的人。
*相关资料引自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本集问答
民族主义会愈演愈烈吗?
上集回顾
那些了不起的媒体人,他们在做什么?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8, 2020 • 44min
172. 那些了不起的媒体人,他们在做什么?| 八分特别篇
收听提示
1、如何看待“青年大院”等集团公众号立场分裂?
2、怎样执行报道中立的媒体守则?
3、什么是应制诗?
4、文章里有错误,就是作者恶意造谣吗?
5、那些了不起的媒体和作者,他们正在做什么?
本集相关
“青年大院”、“野火青年”等公众号惹争议,咪蒙发表声明
2月27日,咪蒙发表《关于一些公众号所有权的声明》称与“青年大院”等公众号没有从属、股权关系。
《青年大院系真的太野了…》作者卢诗翰发表微博更正,称“青年大院主创团队都曾在咪蒙公司实习,所以一直被大家随口成为咪蒙系账号”并向咪蒙和大众道歉。
应制诗
应制诗,也叫“应和诗”,是我国古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内容多为歌功颂德。
本集作家
方方
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生于江苏南京,中国当代女作家。方方以中篇小说《风景》一鸣惊人,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且成为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此后,又著有《祖父在父亲心中》《埋伏》《落日》《方方文集》《乌泥湖年谱》。现居住在武汉,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六神磊磊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 。其曾获 2016 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其是腾讯“大家”专栏作家,2014年开设微信公众号,以独特视角和幽默风格,解读金庸小说中的有趣细节,借武侠人物评说时事热点、社会现象,创立自媒体江湖“一人一派” ,成为有影响力的原创自媒体。2017年开设读唐诗内容公众号,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阅读传播百万次 。
艾晓明
艾晓明,祖籍河南信阳,曾任中国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妇女和公共问题学者,现已退休。曾任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教育重点项目“性别教育论坛”负责人、“妇女与社会性别译丛”项目主持人,同时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2010年1月与郭建梅共同获得西蒙·德·波娃奖。
本集问答
如何看待面对不喜欢的东西“一刀切”?
上集回顾
为了美,人可以付出多大代价?|《魂断威尼斯》8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7, 2020 • 45min
171. 为了美,人可以付出多大代价?| 八分特别篇《魂断威尼斯》8
收听提示
1、没有对话的《魂断威尼斯》怎么改编成歌剧?
2、如何理解音乐里的美学?
3、《马勒第五交响曲》背后的公案是什么?
4、为了美,人可以付出多大代价?
本集图书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托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国出版,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描述一位文学家在威尼斯邂逅波兰少年后骤然爆发的激情,他的理性、尊严与知识,在对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击溃。
本集作家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集作品
电影《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一套1971年首映的意大利电影,由卢奇诺·维斯孔蒂执导,狄·保加第及伯恩·安德森等主演。此片亦是是维斯孔蒂“德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故事改编自托马斯·曼的同名小说《威尼斯之死》,描述一位中年作曲家在威尼斯度假时的经历。
本集相关
本杰明·布里顿
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OM,CH(1913年11月22日-1976年12月4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二十世纪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布里顿于1913年生于英国东南沿海萨福克郡小镇洛斯托夫特,父亲是一名牙医,也是一位有才华的业余音乐爱好者,母亲是一位优秀的业余女高音,他曾随母学习钢琴。
布里顿是一个当时在艺术圈比较公开的同性恋者,二战期间与彼得·皮尔斯产生恋情并长期同居。布里顿逝世前把14岁至24岁十年间的日记交给学者整理出版,从中可看到他的一系列男友包括著名诗人威斯坦·休·奥登和作曲家伦诺克斯·伯克利等等。根据一部被BBC2改编为纪录片的传纪《布里顿的男孩》(Britten's Children)叙述,他对13岁左右的男孩怀有特殊的情感。
古斯塔夫·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犹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挥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广而得到复兴,其音乐价值方为人所周知。到如今,马勒的音乐甚为频繁地被演出,亦有无数其作品之录音发行。
维斯康蒂(维斯孔蒂)
卢奇诺·维斯孔蒂·迪·莫德罗内,洛纳泰波佐洛伯爵(意大利语:Luchino Visconti di Modrone, conte di Lonate Pozzolo,1906年11月2日-1976年3月17日),意大利电影与舞台剧导演,出生于米兰,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电影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甘美朗(甘美兰)音乐
甘美兰(Gamelan)是印度尼西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民族音乐,又以巴厘岛及爪哇岛的甘美兰合奏最为著名。主要的乐器有钢片琴类、木琴类、鼓、锣、竹笛、拨弦及拉弦乐器,有些曲目亦可以加上演唱者。甘美兰是整队组合的名称,“甘美”(gamels)在印尼语解作敲击,而字尾“朗”(-an)用来标示名词,合起来即敲击乐的意思。甘美兰除了成为印尼的宫廷和宗教音乐,也对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影响很大。
本集问答
如何看待由于一档播客节目内容,导致音频平台无法使用?
本集推荐
尔雅:包豪斯的革命 | 梁文道 x 陈丹青
上集回顾
什么是德国人的浪漫主义?|《魂断威尼斯》7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5 snips
Feb 26, 2020 • 1h
170. 什么是德国人的浪漫主义?| 八分特别篇《魂断威尼斯》7
收听提示
1、今天的节目超级长。
2、华丽和庸俗的区别是什么?
3、怎么理解德国人的浪漫主义?
4、为什么说用艺术教育青年是危险的?
本集图书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托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国出版,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描述一位文学家在威尼斯邂逅波兰少年后骤然爆发的激情,他的理性、尊严与知识,在对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击溃。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第一部让歌德在德国几乎一夜成名的小说。本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主人公——他的行为仅仅取决于他的感觉——是感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本集作家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为启蒙时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义务主义等诸多流派。 并且影响后世,诞生了新康德主义。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七,次于第六伟大的音乐家巴赫。
本集相关
戴奥尼索斯(狄俄倪索斯)
狄俄倪索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古罗马人信奉的巴克科斯相对应。狄俄倪索斯是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此外,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
浪漫主义
比利时画家Egide Charles Gustave Wappers所绘的《比利时1830年革命》,以浪漫的角度绘成。
浪漫主义是开始于18世纪德国的艺术、文学及文化运动,发生于1790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浪漫主义是对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贵族和专制政治文化的颠覆,以艺术和文学反抗对于自然的人为理性化。浪漫主义重视民间艺术、自然以及传统,主张一个根基于自然的知识论,以自然的环境来解释人类的活动,包括了语言、传统、习俗。浪漫主义受到了启蒙运动的理念影响,也吸收了中世纪文化复古的艺术成分。
*相关资料引自维基百科、豆瓣
本集问答
如何理解军人的价值观?
上集回顾
文学为什么会带有挑逗意味?|《魂断威尼斯》6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5, 2020 • 36min
169. 文学为什么会带有挑逗意味?| 八分特别篇《魂断威尼斯》6
收听提示
1、强烈的单恋是一种什么感觉?
2、怎么理解柏拉图之恋?
3、文学为什么经常带有挑逗的意味?
4、纳西瑟斯和厄科的典故是什么?
本集图书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托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国出版,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描述一位文学家在威尼斯邂逅波兰少年后骤然爆发的激情,他的理性、尊严与知识,在对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击溃。
本集作家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9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形式纪录,并创办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亚里斯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史称“西方三圣贤”或“希腊三哲”。
本集相关
纳西瑟斯(那耳喀索斯)
厄科与那耳喀索斯,沃特豪斯作,1903年
根据神话,那耳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与水泽神女利里俄珀之子。那耳喀索斯出生后,利里俄珀向著名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询问自己儿子的命运。提瑞西阿斯说,那耳喀索斯只要不看到自己的脸,就能得长寿。因此,尽管那耳喀索斯长大后成为全希腊最俊美的男子,他却从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那耳喀索斯的美貌让全希腊的女性为之倾倒,但他对所有前来求爱的女人都无动于衷。后来掌管赫利孔山的仙女厄科也被他的美貌迷住,陷入对他的爱情无法自拔。那耳喀索斯对厄科的求爱也同样加以拒绝,导致厄科伤心而死,只留下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被他拒绝的女子们都要求复仇女神涅墨西斯惩罚那耳喀索斯。涅墨西斯同意了她们的请求。一次那耳喀索斯打猎归来时,在池水中看见了自己俊美的脸。他于是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无法从池塘边离开,终于憔悴而死。这样就实现了提瑞西阿斯在他幼年时所作出的预言。在那耳喀索斯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水仙花。
保萨尼阿斯提到了那耳喀索斯神话的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中,那耳喀索斯的死与厄科并没有关系,而是与他同样美丽的孪生姐姐有关。那耳喀索斯深爱着姐姐,但后者却早死,令他悲痛异常。当他在水塘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便以为是姐姐,不忍离去,终致死亡。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一个男性青年阿弥尼俄斯爱上了那耳喀索斯,在遭他拒绝后自杀而死。众神惩罚那耳喀索斯,让他爱上了自己的倒影。那耳喀索斯知道不可能和影子结合,于是也自杀了,从他的血中长出了水仙。
希腊神话中一个俊美而自负的少年。
厄科
《回声女神与那耳喀索斯》为尼古拉斯·普桑所作的油画。美少年那耳喀索斯生性孤僻,回声女神厄科向她求爱,却被遭到拒绝。爱神便对那耳喀索斯进行惩罚,让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那耳喀索斯死后便化身为水仙花。
厄科(字面意思为“回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掌管赫利孔山的山岳神女。她爱在山林中打猎嬉戏,所以山谷中都在回荡着她的倩影和银铃般的欢笑声。伶牙俐齿的她深得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信,还经常和雅典娜一同出猎和游玩。不过厄科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总爱多嘴多舌,爱接别人的话茬,有时甚至还会挑弄是非。
《变形记》中记载。有一次,天后赫拉发现自己的丈夫宙斯不见了,便到处找也找不到,她便怀疑丈夫肯定在和哪个水泽神女在厮混,便去水泽神女那里找他。厄科便用绵长的闲话牵制住赫拉,而使和宙斯私会的那个水泽女神趁机逃脱。当真相大白后,赫拉便对厄科作出了残酷的判决,使她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并让她永远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直到她遇到心爱的人的出现才能应声。不过厄科遇到的人也不少,但就是没有他喜欢的。所以她一直在等待着,坚信自己喜欢的人一定会出现。
终于有一天,厄科遇到了他所心爱的人那耳喀索斯。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那耳喀索斯,她一见他便倾心于他,但厄科却无法表达对他的爱意,随后则被那耳喀索斯误解而愤愤离开。从此,厄科就在岩洞与峭壁之间徘徊。在伤心之下,她最终耗尽形体,化为了山岩。但她的声音却依然存在。只要有人呼唤,她总会回应。她始终保持着原来应声的习惯,重复着简单的应声。
*相关资料引自维基百科、豆瓣
本集问答
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上集回顾
什么是尼采笔下的“酒神精神”?|《魂断威尼斯》5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4, 2020 • 30min
168. 什么是尼采笔下的"酒神精神"?| 八分特别篇《魂断威尼斯》5
收听提示
1、威尼斯嘉年华为什么今年被“腰斩”?
2、尼采《悲剧的诞生》核心精神是什么?
3、如何理解太阳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它们怎样相互对立?
4、古希腊悲剧里如何崇拜酒神?
5、节目中称温克尔曼是“法国人”为口误,温克尔曼是德国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
本集图书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托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国出版,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描述一位文学家在威尼斯邂逅波兰少年后骤然爆发的激情,他的理性、尊严与知识,在对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击溃。
作家阿申巴赫对于长年刻苦严谨的写作生涯忽生倦怠,一次与旅人的眼神交汇,勾起了他前往威尼斯度假的想法。在那里,他邂逅了俊美如希腊雕像般的十四岁波兰少年达秋,从此深陷恋慕之中,无法自拔。
为了多看这位美少年一眼,他一步也不愿意离开这座被瘟疫笼罩的城市。这种气氛呼应了阿申巴赫内心的秘密,滋长了他的激情。他的理智与疯狂爱恋在矛盾中共存,使他在心中展开对于这种情感的对话和思考。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
《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的思想早已蕴含在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中了。当时他就宣告:“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
本集作家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曼一生都记日记。1933年之前的日记被他焚毁了,只有1918年至1921年的部分幸免遇难,因为里面含有关于小说《浮士德博士》构思。
日记所包含的时间段实际为1918年至1921年和1933年至1955年。根据作者的遗愿,他的日记1975年既他100周年的诞辰日才可已出版。读者的期望很高,但在日记出版以后,却大都十分失望。除了人们现在终于在日记里可以找到关于托马斯·曼同性恋倾向方面所谓“白纸黑字”的证据外,作者很私人的自白也引来了人们对他自恋狂的批评。
不过既然没有规定,什么可写入日记,一个作家如不在日记里,又可以在什么地方显示他的孤芳自赏呢?无论如何,托马斯·曼的日记是重要的见证,它显示了作者私人的一面,有利于人们对他的全面认识。
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在开始研究哲学前,尼采是文字学家。24岁时尼采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
欧里庇得斯
欧里庇得斯(前480年-前406年)与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九十二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十七部。对于欧里庇得斯的评价,古往今来一向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也有人说悲剧在他的手中衰亡,无论这些评价如何反复,无庸置疑的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温克尔曼
温克尔曼(1717年12月9日-1768年6月8日)生于勃兰登堡地区的施滕达尔,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的里雅斯特逝世,德国考古学家与艺术史学家。
他为考古学奠基。温克尔曼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Flavio Biondo的追随者,因此自称意大利人文主义者。Biondo以前为古董收藏者,因此温克尔曼的古物艺术的艺术史学方法也是跟随着Biondo。温克尔曼的艺术评价成为美学的基础。
本集相关
戴奥尼索斯
古罗马时期的狄俄倪索斯雕像
狄俄倪索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古罗马人信奉的巴克科斯相对应。狄俄倪索斯是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
此外,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在奥林匹亚圣山的传说中他是宙斯与塞墨勒之子,又有说是宙斯与普西芬妮。古希腊人对酒神的祭祀是秘密宗教仪式之一,类似对于得墨忒耳与泊瑟芬的厄琉西斯秘仪。在色雷斯人的仪式中,帕身着狐狸皮,据说是象征新生。而专属酒神的狄俄倪索斯狂欢仪式是最秘密的宗教仪式。
阿波罗
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文艺之神,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其希腊名与罗马名相同。又称福玻斯。他是最高神宙斯和黑暗女神勒托的儿子,狩猎与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由姐姐接生而出。
阿波罗的典型形象是右手拿七弦的里拉琴,左手拿象征太阳的金球。他是音乐家、诗人和射手的保护神。他是光明之神,从不说谎,光明磊落,在其身上找不到黑暗,也被称作真理之神。他非常聪明,通晓世事,是预言之神。他把医术传给人类,是医药之神。他还精通箭术,百发百中,从不失手。他同时掌管音乐、医药、医术、预言,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俊美的神祇,也象征着男性之美。
*相关资料引自维基百科、豆瓣
本集问答
不知道选哪本书读,该怎么办?
上集回顾
多读书和细读书,该怎么选?|《魂断威尼斯》4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3, 2020 • 28min
167. 多读书和细读书,该怎么选?| 八分特别篇《魂断威尼斯》4
收听提示
1、多读书和细读书,该怎么选?
2、选择威尼斯旅行,意义有什么不一样?
3、为什么威尼斯代表“情欲的解放”?
4、“美的本质”是什么样子?
本集图书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托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国出版,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描述一位文学家在威尼斯邂逅波兰少年后骤然爆发的激情,他的理性、尊严与知识,在对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击溃。
作家阿申巴赫对于长年刻苦严谨的写作生涯忽生倦怠,一次与旅人的眼神交汇,勾起了他前往威尼斯度假的想法。在那里,他邂逅了俊美如希腊雕像般的十四岁波兰少年达秋,从此深陷恋慕之中,无法自拔。
为了多看这位美少年一眼,他一步也不愿意离开这座被瘟疫笼罩的城市。这种气氛呼应了阿申巴赫内心的秘密,滋长了他的激情。他的理智与疯狂爱恋在矛盾中共存,使他在心中展开对于这种情感的对话和思考。
本集作家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著有长篇小说《魔山》《布登勃洛克一家》和中篇小说《魂断威尼斯》《特利斯坦》等。
奥斯卡·王尔德
王尔德照,拿破仑·萨罗尼摄(1882年)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他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多种形式的作品,其后成为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伦敦最受欢迎的剧作家之一。如今他以其短诗、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及戏剧作品闻名,他的牢狱生涯和早逝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集相关
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并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人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
威尼斯双年展在奇数年(如2013、2015)为艺术双年展,在偶数年(如2014、2016)为建筑双年展,展览一般分为国家馆与主题馆两部分。主要展览的是当代艺术和建筑艺术。威尼斯电影节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
卡萨诺瓦
贾科莫·卡萨诺瓦(1725年4月2日-1798年6月4日),极富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冒险家、作家、“追寻女色的风流才子,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卒于波希米亚的达克斯(现捷克杜赫佐夫)。
有关于卡萨诺瓦许多人都会将其与拜伦的小说/歌剧《唐璜》(Don Juan)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同样在一生中有着不计其数的伴侣。然而唐璜是一个文艺作品,而卡萨诺瓦则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与唐璜中更加不同的是,卡萨诺瓦深爱着他所有的女人,并与她们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太阳神阿波罗
古罗马时代的阿波罗雕像
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文艺之神,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其希腊名与罗马名相同。又称福玻斯(现代希腊语转读为菲比斯)他是最高神宙斯和黑暗女神勒托的儿子,狩猎与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由姐姐接生而出。
本集问答
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弱点吗?
上集回顾
什么是弱者的英雄主义?|《魂断威尼斯》3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2, 2020 • 37min
166. 什么是弱者的英雄主义?| 八分特别篇《魂断威尼斯》3
收听提示
1、读外国文学搞不清楚人名怎么办?
2、谁是拉奥孔?
3、古希腊雕像的艺术根基是什么?
4、什么是弱者的英雄主义?
本集作品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托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国出版,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描述一位文学家在威尼斯邂逅波兰少年后骤然爆发的激情,他的理性、尊严与知识,在对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击溃。
作家阿申巴赫对于长年刻苦严谨的写作生涯忽生倦怠,一次与旅人的眼神交汇,勾起了他前往威尼斯度假的想法。在那里,他邂逅了俊美如希腊雕像般的十四岁波兰少年达秋,从此深陷恋慕之中,无法自拔。
为了多看这位美少年一眼,他一步也不愿意离开这座被瘟疫笼罩的城市。这种气氛呼应了阿申巴赫内心的秘密,滋长了他的激情。他的理智与疯狂爱恋在矛盾中共存,使他在心中展开对于这种情感的对话和思考。
本集作家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曼自己并不感到吃惊。几年前人们就猜他会得奖,他本人更是于1927年就期盼该奖了。1929年11月12日下午,好消息终于从斯德哥尔摩传到了托马斯曼那里。托马斯曼并不很高兴,因为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几乎只考虑了他的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
这主要是因为委员会中的关键人物,瑞典文学家Fredrik Böök,不但不赞赏《魔山》还在几篇评论文章中痛批了一番。奖金数额达20万马克,比今天的50万欧元还多。
其中一部分被用来偿还由两个孩子Erika和Klaus的多国旅行所造成的高额债务。Klaus Mann曾说,“我们虽然没得到钱,但此事却令我们很高兴”。一部分用来支付托马斯曼的房子。又购置了两辆车,一辆敞篷别克,一辆是Horch(奥迪的前身)。在斯德哥尔摩就有记者提醒托马斯曼一家把钱“留在外面”,他们虽然没理解为什么,但还是将一大部分留在了瑞士。
当他们1933年离开德国时,托马斯曼失去了大部分不动财产。
本集相关
拉奥孔
艺术家 Agesander、Athenodoros及Polydorus,收藏地 梵蒂冈博物馆
拉奥孔与儿子们,亦称为拉奥孔群雕,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该雕像根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所称是由三位来自于罗得岛的雕刻家:Agesander、Athenodoros及Polydorus所创造的,表现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他的儿子Antiphantes和Thymbraeus被海蛇缠绕而死的情景。
20世纪前雕像的复原正视图
发现雕像时,拉奥孔的右臂以及一个儿子的手、另一个儿子的右臂均缺失,导致艺术家与鉴定家们对于缺失部分的原有情形争辩不休。米开朗琪罗认为拉奥孔的右臂是往回折的,这样显得痛苦,而其他人则认为右臂伸展指向天空,更有英雄气概。教皇组织雕塑家们进行评议,拉斐尔作为评判。最终手臂伸展的方案胜出并被安装到雕像上。
温克尔曼
拉斐尔·门斯所绘肖像,1755年之后
温克尔曼(1717年12月9日-1768年6月8日)生于勃兰登堡地区的施滕达尔,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的里雅斯特逝世,德国考古学家与艺术史学家。
他为考古学奠基。温克尔曼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Flavio Biondo的追随者,因此自称意大利人文主义者。Biondo以前为古董收藏者,因此温克尔曼的古物艺术的艺术史学方法也是跟随着Biondo。温克尔曼的艺术评价成为美学的基础。
*相关资料引自维基百科、豆瓣
本集问答
如何处理谦虚和表现自我的矛盾?
相关推荐
拉奥孔:希腊艺术的浮华 | 王瑞芸《西方艺术三万年》
上集回顾
不伦之恋,为什么能成为文学经典?|《魂断威尼斯》2
《八分》特别篇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

Feb 21, 2020 • 46min
165. 不伦之恋,为什么能成为文学经典?| 八分特别篇《魂断威尼斯》2
收听提示
1、《魂断威尼斯》里重要的隐喻是什么?
2、如何读懂文学作品里的典故?
3、西方文学重要的理解背景是什么?
4、西方艺术史里如何表现痛苦?
本集图书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托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国出版,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描述一位文学家在威尼斯邂逅波兰少年后骤然爆发的激情,他的理性、尊严与知识,在对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击溃。
作家阿申巴赫对于长年刻苦严谨的写作生涯忽生倦怠,一次与旅人的眼神交汇,勾起了他前往威尼斯度假的想法。在那里,他邂逅了俊美如希腊雕像般的十四岁波兰少年达秋,从此深陷恋慕之中,无法自拔。
为了多看这位美少年一眼,他一步也不愿意离开这座被瘟疫笼罩的城市。这种气氛呼应了阿申巴赫内心的秘密,滋长了他的激情。他的理智与疯狂爱恋在矛盾中共存,使他在心中展开对于这种情感的对话和思考。
本集作家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集相关
赫耳墨斯
又译赫密士或荷米斯。他是宙斯与迈亚的儿子,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相对于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法国时装品牌爱马仕的命名取源于和品牌创办者姓氏相同的此神。
他是边界及穿越边界的旅行者之神,亦掌管牧羊人与牧牛人,辩论与灵舌,诗与文字,体育,重量与度量,发明与商业,他也是狡猾的小偷和骗子之神。《荷马诗颂》里描述他是一个“变化多端、圆滑机灵的盗贼,他带给人梦境,是夜里守望者,门外的小偷,在长生不老的众神里最先展示善意的人。”
贡多拉
贡多拉,又译刚朵拉、共渡乐,是意大利威尼斯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划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动。几世纪以来,贡多拉是威尼斯境内主要的交通工具。现今的威尼斯人通常会使用较为经济的水上巴士穿行于市内的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岛,贡多拉已多作旅游业用途。
卡戎
米开朗基罗描绘下的卡戎
希腊神话中,卡戎,又译作卡隆,希腊神话中冥王哈得斯的船夫,负责将死者渡过冥河。天文学上,他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冥王星的冥卫一。
圣塞巴斯蒂安
在精神主题的宏伟画作中,安德里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在同一个名字的不同时期创作了一系列三幅画作 – “圣塞巴斯蒂安”。其中最着名的是 – 1480年的第二部作品,现存于卢浮宫。
圣塞巴斯蒂安(256-288),天主教的圣徒。古罗马禁卫军队长,在教难时期被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下令乱箭射死,奇迹般地,箭没有杀死他。Castulus的寡妇Irene找回他的尸体埋葬时,发现他还活着。她带他回到自己的家,帮他恢复健康。房子的其他居民怀疑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其中一个女孩是眼盲的,塞巴斯蒂安问她“你相信天主?”,在她头上画十字架。“是的”,她回答说,并马上恢复了视力。圣塞巴斯蒂安站在台阶,戴克里先向他走过;皇帝把他打死,把他的尸体扔到厕所。但寡妇找到他的尸体埋葬。
*相关资料引自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本集问答
捐钱是最有效的帮助吗?
上集回顾
隔离岛是怎么建起来的?|《魂断威尼斯》1
《八分》每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和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