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cover image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Latest episodes

undefined
Oct 20, 2023 • 1h 13min

S8EP26 國際名導|蔡明亮:我非常想拍一部講60歲的電影,可能要等李康生60歲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 ▲本集內容 聽到蔡明亮導演,大家想到的會是什麼?拿過多座影展獎項!還是緩慢的長鏡頭、台詞不多的藝術電影導演? 名導蔡明亮將在10月27日上映第11部長片《日子》,而且這次將會是一個電影跨域藝術計畫,除了電影之外,還有一個展覽《蔡明亮的日子》上映同天會在「北師美術館」開展。 我自己是在大學時因課程之故,看了導演的《愛情萬歲》開始接觸其作品,不敢說是鐵粉,但的確對此印象深刻。 蔡明亮,出生馬來西亞,從小喜歡看電影,來到台灣念大學原先念的是戲劇系,之後因緣際會投身電影產業。 蔡導回憶,當時不知道電影產業模樣的他,在大學時期有機會到片場擔任場記,結果發現拍片現場對他來說,是不太友善的工作環境,他曾經在某天收工之後的清晨,看報紙發現自己喜愛的德國導演法斯賓達去世新聞,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要繼續投身這個產業。但其中有一位關鍵人物,也是他口中的恩師王小棣,讓他更深入了解電影,也從電視開始、繼續往電影之路邁進。 我們從導演電影初期的故事聊起,聽他分享早期拍電影的有趣故事,還有他很自豪自己不會超支、也不會延誤拍攝時程的能力。 另外,我也很好奇他這幾十年的創作經驗,有沒有什麼對於電影創作想法的變化過程?而作為一個創作者,他會在劇本沒創作完成下開拍,那他如何決定這個片子已經完整? 後段我們也聊到新片《日子》的拍攝理念,我也分享了我自己觀看的心得和想法,導演則是跟我們分享了他的創作想法和過程,以及這部作品跟他自己的關係。 對了,導演從第五部作品《你那邊幾點》開始,就有了「現場賣票」這直接跟觀眾互動的模式,訪問結束後,他也在我們公司裡賣票,同事非常踴躍。他在節目中也有解釋,他為什麼會開始有現場賣票這件事。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意思! ▲這集我們與蔡明亮聊了: (00:03:04) 蔡導回憶小時候一天看兩部娛樂片電影 (00:06:29) 大學到台灣念戲劇系,接觸電影的2個改變 (00:11:05) 到片場當場記,卻思考真的要做電影嗎? (00:15:05) 與恩師王小棣老師的相遇與啟蒙 (00:20:13) 電影靈感是借重李康生的背景,來反映導演的心態 (00:22:49) 電影結尾非預設,是邊拍邊思考 (00:29:00) 蔡導幸運數字7的緣由 (00:31:11) 蔡導拍攝工作是很有效率的! (00:35:25) 導演親自賣電影票的起源! (00:45:42) 談電影《日子》與展覽《蔡明亮的日子》 (00:50:03) 做影像的日子哩,開始喜歡簡單的東西 (00:56:45) 蔡導自喻為手工型導演的原因 (01:00:52) 3、40歲是創造力最旺盛的時間;想再拍一部講60歲的電影 (01:03:54) 世界越變越快,有天也會疲倦,就會看蔡明亮的電影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Oct 17, 2023 • 49min

工商星期二|2023 TCCF PITCHING—讓一個好故事躍上螢幕的遠征隊,集合!

▲整集節目由文策院合作播出 了解更多:https://www.inside.com.tw/feature/2023tccf/33048-2023TCCF-PITCHING 今年的TCCF  Pitching提案大會,為優秀影視企劃而誕生。活動分為「Project to Screen」及「Story to Screen」兩大單元——Project to Screen對全球開放提案,無論是長片、影集、動畫、紀錄片⋯⋯,只要是具有國際市場潛力與發展性的優秀企劃都可以報名。而今年首次舉辦的Story to Screen「故事專場」,邀請國內已發行的故事作品參與提案,共有 10 部作品入選,包括4件漫畫、6件出版作品,創意能量驚人。 擔任這次「故事專場」評審的有戲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啟祥以及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王師,對於台灣的影視製作在開發階段有什麼樣的觀察,在擔任評審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想法?一起來看看吧。 📢本集來聊: 📍台灣影視製作開發的現況📍科技與文化互相影響的國際潮流📍2023 TCCF INNOVATIONS展覽核心理念📍臺灣文化內容與科技產生跨域交流並激發全新想像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Oct 13, 2023 • 1h 11min

S8EP25 文學作家|朱宥勳:網路筆戰10多年風格轉溫和,因不想讀者也變得言詞尖銳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 ▲本集內容 朱宥勳,清大人文社會學系、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是新生代台灣文學作家,專長是寫現代小說,還有文學批評。 不過宥勳在臉書上發文風格強烈,也常有一些筆戰,或是他所謂「友善但針鋒相對的討論」,根據一些筆戰經驗,他也在今年8月出版的一本書《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從「文學論戰故事」切入,介紹影響台灣文學的各種文學理論辯論。 我們先從宥勳怎麼接觸文學開始聊起,原來是因為他在國中時,念了嚴格管制課外書的私立中學,所以養成了彼此寫小說給同學看的習慣,高中則是在校刊社開始持續接觸文學和寫作,並一路創作至今。 我問他這些年來的創作和寫作有沒有什麼轉變?他立刻說「他覺得寫起讀者易懂的內容,對他來說反而會比較辛苦」,為什麼呢? 宥勳這本新書《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雖然講的是台灣文學百年論戰,但對我來說就是非常易讀的一本書。我問他為什麼想要寫這樣的書?原來這是一個系列,是他的「台灣文青養成計畫」的第四本,那什麼又是「台灣文青養成計畫」呢? 不少讀者可能對於宥勳的印象就是「很會筆戰」,我們其實也聊了很多這方面的故事和他的經驗,他覺得自己筆戰風格逐漸轉為溫和模式,原因是什麼? 另外他現在除了寫作之外,還有經營一個Youtube頻道,現在也有13萬人訂閱了,他經營Youtube目的很有教育意義,也很感人,但聽他分享原因,跟很多人國高中學習文學的經歷很有關,說不定也會心有戚戚焉~ ▲這集我們與朱宥勳聊了: (00:02:43) 開始接觸文學的起點? (00:08:43) 為何選念台文所? (00:11:11) 寫作風格的轉變 (00:13:11) 寫作較難的地方? (00:18:10) 為何寫《台灣文學百年論戰》? (00:22:57) 朱宥勳談作家好酒量的故事 (00:25:19) 朱宥勳對文學筆戰的觀察 (00:30:00) 筆戰從紙本打到網路的觀察 (00:36:26) 打筆戰的戰術! (00:46:53) 朱宥勳筆戰經驗 (00:51:54) 朱宥勳筆戰風格轉溫和原因? (00:59:16) 面對筆戰攻擊,心理上如何處理面對? (01:03:22) 開YouTube頻道的文學教育意義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Oct 6, 2023 • 1h 20min

S8EP24 金鐘女伶|范瑞君:我有義務當表演界的乩身,演活別人的故事來感動人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 ▲本集內容 「表演」看似只是演員需要的技能,但這集的來賓認為,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學習表演。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范瑞君,知名演員,活躍於舞台劇、電視和電影,25歲時就以《少年死亡告白》拿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2004年以人間關懷劇場《天使正在對話》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獎。今年再度以《額外旅程》入圍金鐘58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 范瑞君不只演出,也投入教學,曾在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今年則是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專技副教授。她說,「人到了某個階段,就是你有義務要分享,不管你現在在的位置多高多低,都要分享。」所以她開始教課,並也出書。 瑞君把她過往近30年的表演經驗寫成書《表演的魔法:人人都是大表演家,金鐘女伶范瑞君的二十五堂表演課》,希望藉此跟一般大眾分享,表演對於一般生活也能有什麼樣的幫助。 我們先從瑞君如何走上表演這條路開始聊起,她其實是從國中不小心被指派去參加演講比賽,然後加入戲劇社、相聲,後來念藝術學院,就一路走上表演之路。 另外,我們也討論到劇場、電視、電影不同媒介,演員的表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其中想要一秒惹怒劇場演員的一句話「演得很誇張」,來聽聽瑞君怎麼理解劇場與影像間,表演上的差異。 喜歡不斷學習的她,重回了學校,並且選擇進修導演課程,讓她擁有更宏觀的想法,她說「以前只想要自己一個人美麗,但現在懂得讓出自己的世界,讓另一個人美麗。」 另外,今年年初表演工作坊的巨作《如夢之夢》舞台劇,這是一齣長達7小時的史詩大作,結果演出當天,其中一個演員生病,范瑞君演出當天早上接到消息,希望她「當天」就能夠去救場,最後也成功完成演出。這個誇張的事蹟,瑞君說,其實可能就是「想太少」,才敢接下這個可怕的任務。 最後,我們聊到了瑞君說,「表演」對她非常重要,不能沒有表演,現在她把自己當作乩身,希望藉她的身體讓這些角色能夠活過一回,但,演出這麼多角色,她是怎麼看到自己的存在呢? ▲這集我們與范瑞君聊了: (00:02:40) 為何開始投入表演這條路? (00:13:16) 劇場與影像表點的重點與差異? (00:18:30) 演員如何在劇裡與真實生活中切換? (00:21:52) 《如夢之夢》舞台劇救場始末! (00:34:20) 為何唸導演研究所? (00:39:55) 演員底子的導演更在意細節? (00:46:00) 劇場表演誇張嗎? (00:55:57) 表演的魔法 (01:03:00)  看書對學習者是CP值最高 (01:06:33)  演員演活了他人,那自己的存在呢? (01:13:49)  想演卻還沒演過的角色?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Sep 29, 2023 • 26min

S8EP23 馬力歐談管理|信任感低於「信任閾值」溝通會變得費力?如何在團隊管理中建立心理安全感呢?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不過連假總得來點特別的!本集由馬力歐自己談談關於管理經驗中,「信任閾值」與「心理安全感」! ▲本集內容 關於「信任閾值」想法起源,是在公司內部某次我主講的企業文化工作坊,有新同事問了一個問題(有點忘了是什麼問題),但我突然想到,為什麼從某一年開始,努力不斷跟直屬或相關同事做1-1,不管再忙、再累、生病、出差、出國,1-1只有調整時間,但盡可能不跳過一次。 因為我在努力培養信任感 當天我跟新同事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很微妙,不是歸零才沒有信任感,而是有一條線,一旦信任感低於這條線,你會讓溝通變得非常麻煩。 我後來覺得這想法很有趣,我在這幾週不知道為什麼在不同場合一直想到,一直講,然後講到某一次我靈光一閃,決定給它一個名詞:信任閾值。 至於閾值這概念,主要是我這幾年在練跑的時候,讀到一個詞叫做「無氧閾值」,這概念如何移植到信任感上呢?本集節目中有完整說明! 打造一個良好團隊最重要的事:心理安全感 一個好的團隊最重要的是什麼?我自己在看書過程中,獲得一些驗證。至於是哪些閱讀來源,趕快點擊本集收聽完整內容!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Sep 22, 2023 • 1h 5min

S8EP22 飲食文化作家|傅士玲:台灣黑白切價格便宜,但複雜工序是在家煮很難複製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 ▲本集內容 大家點黑白切,喜歡切哪些小菜呢?嘴邊肉?豬舌?豬心?脆腸? 馬力歐的話,早期不太敢切不熟悉的內臟類,多半還是以肉為主,比如嘴邊肉、肝連,後來有次去一家米粉湯,看到很多好像熟客點很多內臟類,像是軟管、脆管、生腸、粉腸、豬肺等,因此嘗試,吃起來風味獨特、口感特殊,才開始習慣去麵攤、米粉攤時,研究該怎麼點黑白切。 我們這集的來賓是傅士玲Ema,她待在媒體出版業超過30年,曾經是壹週刊美食旅遊版採訪主任,寫過非常多各式各樣的美食。 今年她以黑白切為主角,出版一本「台灣豬,黑白切:日以繼夜的庶民美食」,來探索黑白切的歷史淵源、解析到底菜色來自豬的哪個部位?最後精選採訪黑白切店家。 我們從為什麼會寫這本「台灣豬,黑白切」開始聊起,Ema說,她小時候不太被允許吃外食,大了一點才開始嘗試各種不同食物,去了美國唸書,覺得台灣豬的滋味太美妙,也很難在美國尋找複製。 近年來則思考怎麼沒有人來寫一本書,專門針對黑白切這種到處都有、各地不同、每個人可能都有口袋名單的庶民美食。本來提案找人寫,但沒結果,就自己出馬寫了。 我們也談了她去一家不熟悉店家,會如何觀察哪些小菜可以點;另外,如果要跟外國朋友分享,可以從哪些黑白切開始嘗試起。 為了寫這本書,Ema不只是再次實地去很多店家造訪,還去採訪了豬肉的盤商、從半夜跟著老字號涼麵的阿嫲準備一日食材,去環南市場觀察分解豬肉的剁肉師傅,還介紹了「抓豬人」這個之前從沒聽過的職業。 ▲這集我們與傅士玲Ema聊了: (00:02:38) 為何研究並寫出《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 (00:15:08) 黑白切隨年齡變化的不同選擇 (00:16:28) 黑毛豬與白毛豬、混種豬肉質的不同處? (00:17:15) 拍豬人、剁豬人在做什麼? (00:22:06) 黑白切的搭餐酒?! (00:25:04) 從小不外食,但就越好奇外面的美食! (00:30:26) 走進新店家,會選那些黑白切嘗試? (00:32:04) 黑白切職人講究程度,可以開米其林餐廳 (00:36:38) 黑白切的好大家都知,卻沒人寫過書 (00:39:33) 如何帶外國人吃黑白切? (00:46:37) 環南市場印象深刻的採訪 (00:52:47) 80多歲的米粉湯阿嬤老店,為了老客人就算累也持續做下去 ▲本集節目由Nike贊助播出為杭州亞運選手加油,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運動員的成功 超越運動場上的勝利:https://pse.is/nikejustdoit霹靂舞-孫振:https://pse.is/nikequake拳擊-黃筱雯:https://pse.is/nikehuangwen游泳-王冠閎:https://pse.is/nikeeddiewang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Sep 19, 2023 • 45min

工商星期二|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 X 恩蓉媽媽

▲整集節目由伊甸基金會合作播出 ▲本集介紹: 研究指出,身障者老化速度約提早常人20年,因此在許多個案中發現,30歲後身障者就開始出現老化狀況。 本集將邀請到多重障礙者家屬——恩蓉媽媽,與我們聊聊身為照顧者家屬,會遇到的家庭狀況與心路歷程。同時也請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分享伊甸基金會的各項服務支持。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Sep 15, 2023 • 1h 9min

S8EP21 條通女王|席耶娜:我不是你們定義中的媽媽桑,但我也還在他人眼光與怪咖性格間拉扯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 ▲本集內容 今天的主角跟去年很夯影集《華燈初上》有關,華燈故事是以1988年「條通日式酒店小姐」為主軸發展,那就需要精通「條通日式酒店小姐」專業的顧問指導,也就是這集的來賓,席耶娜。 其實我們在2017年開始做喝一杯,第二季「酒吧文化系列」的第三集,我們就有採訪過席耶娜,那天我們採訪快結束時,突然停電,後來才知道那是一場台灣史上規模非常嚴重的停電事件,也就是八一五全台大停電。 席耶娜一路走來也是人生如戲,13歲開始打工、18歲北漂台北工作、22歲接觸直銷,原先有賺錢,但後來發現產品不實後退款給下線,結果直接負債80萬。25歲進入酒店業,在條通日式酒店當起陪侍小姐,29歲跑去澳洲打工度假,之後回台重回了條通,那席耶娜又是如何成為如今的媽媽桑呢? 另外,訪問中席耶娜提到,小姐都會想花招讓客人記得自己的名字,那她是用什麼方式讓客人記住?她強調自己開的店是「日式酒吧」,這又跟她之前剛開始入行是做的「日式酒店」有何不同?又為什麼說自己是末代日式酒店小姐? 疫情這幾年,除了觀光旅遊業之外,八大行業也是受影響非常大的產業,她是怎麼看待過去這幾年的影響?還有,我問席耶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在條通有安身立命的感覺呢? ▲這集我們與條通女王聊了: (00:02:26) 取名席耶娜的由來 (00:03:18) 如何讓大家記住你的名字 (00:06:10) 為何進入條通? (00:16:30) 從日式酒店小姐,轉成為日式酒吧媽媽桑 (00:22:54) 席耶娜對於媽媽桑的身分認同? (00:27:42) 我不是你們定義中的媽媽桑 (00:31:17) 在店裡最愛問客人問題是? (00:36:39) 如何跟日本客聊天? (00:44:56) 疫情對當時條通的影響? (00:54:25) 酒店有真愛嗎? (00:56:15) 台北市娛樂公關經紀職業工會對八大的幫助? (01:00:40) 擒慾實驗所的下一步!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Sep 8, 2023 • 1h 16min

S8EP20 下一本讀什麼|瓦基:每本書最少獲1啟發聽來很少,但這1%影響可能6、70年的人生思考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 ▲本集內容 本集來賓是PODCAST說書界的熱門節目《下一本讀什麼》的主持人瓦基! 如果有聽說書類節目的聽眾,應該會聽過或是看過他的節目在排行榜上!我們也要同步工商一下,馬力歐也有和一樣愛看書的JuJu攜手主持說書節目《閱讀提案》,大家快訂閱起來~! 回到正題,瓦基,曾是台積電工程師,不只學科強,藝術細胞也很活躍,喜歡畫畫、雕塑、做手工藝,喜歡樂高,也會跳國標!,他說他現在有時間的話,一週還是會去跳個兩三次。 做的風風火火的說書節目《下一本讀什麼》,還有架設「閱讀前哨站」網站的瓦基,其實在30歲前不常閱讀,直到他前輩推薦他閱讀一些理財書籍,還有他在台積電當上主管,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遇到挑戰時,他才開始閱讀相關書籍。 過去採訪過很多喜歡閱讀的人,但多半都是從小就喜歡閱讀,那對一個30歲才開始閱讀的瓦基來說,兩者會有什麼差別嗎?還有閱讀至今,對他來說,閱讀帶來最大的影響,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也聊到,瓦基在台積電的工作其實很不錯,不但薪水福利好,工作也是有挑戰性,但他還是選擇在2021年9月辭職離開,為什麼呢? 另外,他是從2019年開始架設部落格寫起讀書筆記,COVID疫情對於他的辭職創業之產生了影響,促使他決定了離職認真創業!我們也聊到,他的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是怎麼挑選自己下一本要讀什麼呢? ▲這集我們與瓦基聊了: (00:02:24) 創業一年多的變化? (00:09:52) 台積電離職後創業,行程如何安排? (00:15:10) 疫情對職涯改變的影響 (00:17:37) 從台積電離開到創業之間的心路歷程 (00:26:53) 公司內訓與閱讀商管書的差異? (00:31:18) 閱讀體驗中最震撼的一本書? (00:38:46) 30歲後開始閱讀與從小就愛閱讀有差別嗎? (00:44:23) 閱讀能力開始不一樣的時候? (00:48:51) 閱讀過程中,會邊做筆記嗎? (01:02:59) 「微型目標」如何執行? (01:11:14) 閱讀本身 對你來說有什麼樣比較大的改變呢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undefined
Sep 1, 2023 • 1h 3min

S8EP19 優人神鼓|黃誌群:萬事不離「當下」,擊鼓當下一棒,能生千變萬化,千變萬化,不離當下一棒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第七年製作,回歸喝一杯經典「人物故事訪談」 ▲本集內容 一提到《優人神鼓》腦海裡的畫面可能會浮現表演者打鼓,展現著力與美震撼人心的表演景象。 優人神鼓如果從1988年的前身「優劇場」算起,今年是成立35年,過去的經典之作有《聽海之心》,這部是讓優人神鼓閃耀國際的重要作品,其他還包括:《墨具五色》《時間之外》《金剛心》等作品。 這集我們邀請優人神鼓的靈魂人物,藝術總監黃誌群,人稱「阿襌師父」。他6歲習鼓,10歲拜師,學習中國武術,曾加入台北民族舞團及雲門舞集。 1993年,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邀請黃誌群加入優劇團,擔任「擊鼓指導」,黃誌群就以「先學靜坐,再學擊鼓」的方式,改變劇團體質,奠定了優人神鼓以「擊鼓和武術」為基底的表演形式!創辦人劉若瑀就是阿襌師父在節目中常提到的「劉老師」。 這集一開始,馬力歐問阿襌師父的「襌」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從阿襌師父加入優劇場後,是先學「靜坐」、再學擊鼓。 阿襌師父在節目中不斷提到的「道藝一體」是什麼意思呢?在修行過程中,他常提到的「活在當下」,一開始聽起來好像很理所當然,但你知道其實這並不容易嗎? ▲這集我們與黃誌群aka.阿襌師父聊了: (00:02:19) 阿襌師父的名字由來 (00:03:25) 何謂「行者」? (00:07:59) 藝術到底是「表現」還是「表達」? (00:10:18) 觀眾能接收到藝術表演者所想傳達的內容嗎? (00:12:59) 阿襌師父習鼓的起點 (00:14:56) 為何開始打鼓打出熱情? (00:18:14) 「靜坐」對習鼓的影響力? (00:22:32) 阿襌師父介紹優人神鼓 (00:24:33) 阿襌師父如何創作? (00:27:49) 阿襌師父如何「放鬆」秘訣 (00:29:50) 創作作品過程,何時感到「差不多了」 (00:34:36) 優人神鼓《墨具五色》介紹 (00:42:22) 阿襌師父下一步創作? (00:45:00) 優人神鼓訓練方式之一「雲腳」和徒步環島的差異? (00:48:27) 「活在當下」與最大的放鬆是在「覺知時」 (00:52:38) 阿襌師父如何把創作溝通讓團員也能理解其傳達? (00:57:03) 「無念」的狀態 (00:58:05)  疫情對優人神鼓的影響與改變 ▲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Get the Snipd
podcast app

Unlock the knowledge in podcasts with the podcast player of the futu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Listen to all your favourite podcasts with AI-powered features

Discover
highlights

Listen to the best highlights from the podcasts you love and dive into the full episode

Save any
moment

Hear something you like? Tap your headphones to save it with AI-generated key takeaways

Share
& Export

Send highlights to Twitter, WhatsApp or export them to Notion, Readwise & mor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Listen to all your favourite podcasts with AI-powered features

Discover
highlights

Listen to the best highlights from the podcasts you love and dive into the full epis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