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每周三中午12:00更新,新浪微博@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Dec 2, 2020 • 1h 4min
【随机波动033】人生刚需,家如天堂:当家的想象被窄化为房
这个本就寒冷的冬天因为长租公寓暴雷而显得更加寒冷。也是在这个冬天,我们看到了关于房屋的双重逻辑。租房者在市场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被强行驱逐之事时有发生,而这种被驱逐的不安全感反过来强化了占有的逻辑——从租户变房主,从无房者变有产者,似乎成为了规避风险的必经之路。但规避风险的良好愿景可能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或许是举全家之力买的预售房最后变成了烂尾楼,或许是买房后背上房贷变成“房奴”,为之付出更多辛苦或痛苦。
在昆山杜克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教授、人类学学者王梦琪看来,无论是长租公寓,还是和现房相对的商品预售房,体现的都是住房金融工具化这一现实。当住房被异化、工具化和金融化时,当人之为人的基本需求(住所)成为人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时,人的价值也反过来被房子定义和限制,房子进一步和是否成功、能否结婚、可否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画上等号。当我们和家之间的关系被我们和房子之间的关系取代,在我们想象“家”的时候,还是否有可能想象一个除了占有之外的逻辑和方式?我们是否能够勇于不占有?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和王梦琪一起讨论了这一无力、无解并且持续刺痛人们敏感神经的话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王梦琪,昆山杜克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教授
[05:10]长租公寓暴雷风险来自何处?
[08:10]什么是预售房制度?
[11:50]在中国买房不如租房划算,为何大家还要买房?
[15:30]“刚需房”的购买人群、话语以及背后的阶级建构
[19:30]“刚需房”、“投资房”以及住房的金融工具化
[24:20]民众对于房价的理解:为何房价不会跌?
[28:20]租售不同权和买房的附加价值
[30:30]做“房奴”好过被驱逐?
[35:11]我们和家之间的关系被我们和房之间的关系取代
[41:20]花今天的钱,买明天的房
[47:50]政府在租房和买房市场中的角色
[51:50]婚房决策中的男子气概
[57:40]当买房与户口、学籍、婚姻捆绑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城市找猪,by五条人,from一些风景
片尾:Rent,from Rent Soundtrack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Nov 25, 2020 • 1h 20min
【随机波动032】随机热点乱炖:我们距离更深的共情和更丰富的想象还有多远?
本周的随机波动是对近期社交网络热点新闻的一锅乱炖,三位主播交流了在过去一周里对“清华学姐”、杨奇函被骗以及《掬水月在手》编辑维权等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在对“清华学姐”的讨论中,我们谈到了社交网络何以成为性别议题的“绞肉机”、为何只有奇情和反转能够刺激网友的神经、舆论是如何打着无辜男性被“猎巫”的旗号围猎女性的,以及“社会性死亡”究竟能否构成一种真实的约束和惩罚。从杨奇函被骗一事中,我们想到的是“幸灾乐祸”在何种情形下会成为一种“讽刺性正义”,以及当代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单一想象。而在关于出版业劳务纠纷的讨论中,我们延伸开去,聊了聊冲着兴趣和理想选择的工作会不会让我们失望、创意型工作中作品和任务之间的边界该如何界定,以及当我们自己成为雇主,是如何学习面对雇佣关系中的权力关系的。每一件热点事件的内里似乎都如此复杂难解,而最简单的前提或出路——把人当人,最重要的是人——又常常最难以达成共识。
聊到最后我们发现,这些话题与我们作为职业女性的日常密切相关;在谈论这些话题时,我们也在反思和回应着自己与男性、与伴侣、与同事、与彼此之间的关系。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8:11] 实名指控与匿名的树洞
[10:15] 社交网络成为了性别议题的绞肉机
[13:18] 网友对清华学姐的围猎是一种“反向猎巫”
[15:23] 男性的委屈从来都是公共性的
[16:38] 男性无法理解女性在公共空间的恐惧
[20:00] “社会性死亡”能否对人的行为构成真实的约束
[24:00] 幸灾乐祸是一种“讽刺性正义”
[31:30] 男性永远是性的主体,无法理解女性的弱势地位
[38:30] 当代人的爱情、婚姻很生育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44:10] 社会没有给女性提供安全的社交、约会的空间
[48:12] 人们对爱情和工作的想象都是过于单一的
[53:24] 在创意型工作中,作品和工作任务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
[1:04:40] 我们如何面对雇佣关系里的权力关系
[1:11:04] 在雇佣关系之外还要把人当人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No Surprises, by Radiohead, from OK Computer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Nov 18, 2020 • 1h 21min
【随机波动031】对话艺术家曹斐:现实本就魔幻,无需用力装扮
今年一月,艺术家曹斐前往新加坡。由于疫情影响,她和家人在新加坡一待就是8个月。此前曹斐的艺术创作大多和中国情境有关——她捕捉飞速发展的城市和其中时常展露的荒谬景观,也聚焦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繁忙嘈杂的景象,而今年,和很多其他艺术家面临的困境类似,曹斐无法移动,无法向外探索,也无法使用复杂的创作媒介,于是她在新加坡的公寓里回归手机拍摄,和女儿一起创作,反而找到了刚开始搞艺术时那种质朴的快乐——即时,好玩,轻松,没有团队。
曹斐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不安之岛》,上周在上海西岸艺术和设计博览会和观众见面。在她看来,这件作品是对当下不安和不确定状态的即时反应,是速写而非沉思。而这种速写背后的问题是,当不安和不确定性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我们该如何自处?
除了不安,我们也和曹斐聊到了她作品中其他的主题,比如追星和情感投射,异化状态下的人和灾难时代的人类状况,过去、现在和未来交融汇聚的梦境般的时间性以及虚拟现实的边界和局限。在曹斐看来,如今的现实是复相的,是一个万花筒,它已经复杂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表;这种现实状况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和表达,对她来说,“今天是一个开放的、可编辑的时代,”这个时代中的艺术家也应该是全息的、是打开的。
感谢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对随机波动的邀请。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曹斐,艺术家
[1:50]曹斐在新加坡隔离期间的艺术创作
[5:20]《不安之岛》是疫情期间私密情感的反应
[12:50]疫情期间在家的创作是一种母女传承
[16:30]疫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19:03]人类在末日后的生存状况,对麻木适应以后是什么?
[21:05]曹斐在2012年“世界末日”来临前购入的求生装备
[27:10]之琪适野和曹斐交流喜欢蔡徐坤的心得
[29:03]曹斐展示饭圈“黑话”!
[31:40]偶像的存在是对情感需要的转换
[34:50]曹斐的追星打投经历
[49:50]时间是摊开的,不是线性的
[55:40]曹斐在创作中关注现实中的非现实
[58:40]魔幻现实主义是因为现实中本身就有魔幻力
[1:05:20]对大跨国公司的兴趣构成了曹斐作品的底色
[1:12:40]艺术家是全息的,是打开的
[1:17:04]如今是一个开放的、可编辑的时代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Awakening”,Evgueni Galperine/Sacha Galperine,from The Undoing OST.
片尾:“Photograph”,Arcade Fire,from Her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Nov 9, 2020 • 1h 24min
【随机波动030】特朗普的破坏与拜登的悬置:我们要如何理解2020美国大选?
经过长达五天的紧张计票,2020年美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美国东部时间11月7日上午,美联社宣布,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在选举中战胜了现任总统特朗普,将于明年1月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随机波动在北京时间11月5日下午选情初见明朗之时,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王炎教授一起聊了聊这届——或许是历史上引发最大范围关注的——美国大选。
除了选情本身,我们更加着重探讨的是,2016和2020两次选举暴露出美国社会积重难返的种种问题,以及特朗普四年任期为美国本土和国际局势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王炎老师看来,特朗普的政策回应了美国长久以来的保守呼声,即想要回到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资本主义,反对全球化,也试图抛弃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图景。至于特朗普本人,比起传统的共和党大资本家,他更像是一个黑道头子,与支持他的美国底层白人共享同样的一套文化、价值观和语言;他不相信美国式的民主,只相信权力。在过去的四年里,特朗普非但没有被建制所吸纳,他不断冲击美国的政治规则,这既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重创,也是以奥巴马时代为参考的一笔巨大政治遗产。
除此之外,我们也聊到了少数族裔和女性选民在这次选举中倾向的变化,以及我们究竟该如何去理解这些变化。一些看似反常识的现象——例如许多拉丁裔、华裔支持一个种族歧视、反对移民的总统候选人,例如城郊的富裕白人女性成为民主党的重要票仓——暴露了我们一贯倚靠的分析框架中的盲区。我们对何为“种族主义”的判断标准是否依然是白人中心的?当我们做政治调研时,情感和具身的经验是否被忽视或者边缘化了?在定量研究占据主流的今天,是否应该呼唤质性研究的回归?这也是被诟病不准确的民调和出人意料的选举结果,对媒体和学者提出的新的挑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04:17] 看选情如看球赛,高度紧张也高度娱乐化
[10:48] 从历史上看,锈带州为何由蓝变红?
[16:34] 锈带白人支持特朗普,既是无望的希望,也是情感的宣泄
[18:35] 这是一次关乎“美国应该是什么”的选举
[23:02] 特朗普不像传统的共和党人,像黑帮头子
[27:40] 为何许多拉丁裔此次转而支持特朗普
[36:38] 特朗普根本不相信美式民主,只相信权力
[41:25] 民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49:54] 定量研究失准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呼唤质性研究的回归?
[55:51] 为什么美国的男性向右,女性向左?
[1:01:00] 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从何而来?
[1:06:55] 特朗普败选之后,还会出什么幺蛾子?
[1:11:31] 执政四年,特朗普留下了什么政治遗产?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Tell The Falling Sun, by Kail Baxley, from The Light That Never Dies
片尾:The Best Day, by Atmosphere, from To All My Friends, Blood Makes The Blade Holy: the Atmosphere ep's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Nov 4, 2020 • 1h 21min
【随机波动029】如果弈棋如登山,除了顶点还能想象什么?
本周,恢复正常更新的随机波动迎来了两位天才朋友——播客首秀的围棋国手李喆和波友们的老相识李舒萌。我们从大热的国际象棋题材美剧《后翼弃兵》谈起,延伸到棋类竞技的特殊性,棋类教育和赛场中存在已久的性别偏见,人工智能对于棋手、赛事及知识生产方式的影响,天才叙事的暗面和竞争话语垄断带来的后果等诸多话题。
本期节目始于三个棋类“小白”对于职业棋手李喆的不断发问,李喆以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带领我们走入了作为一项竞技与一种艺术的围棋世界,描述可以转译和无法转译的围棋之美,描述在棋盘之上进行的人的对话和直觉错误,也描述AlphaGo诞生之后打破边界又不断重塑边界的过程。他也从自己弈棋的经历出发,与我们分享了在一种没有随机性的完全信息博弈中,围棋输赢全在棋手个人的幽微感受。而在当下以胜者为王为主流的竞技叙事中,围棋似乎已不再是一种崇尚个人修为、强调以自身极限创造无限接近真理的艺术。单一的竞技叙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主流社会的缩影,在这样一个人人渴望成功、在单一赛道拼杀得头破血流的时代,我们能否想象另一种审视自己和成功的方式,在主流评判体系之外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人怎样去通过不管是天赋还是后天习得的东西,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李喆说。无论棋盘内外,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李舒萌,常驻嘉宾
李喆,职业棋手
[02:30]《后翼弃兵》简介:麦瑟尔夫人+美国夫人+梅尔罗斯?
[04:50]剧中的金手指设定:一吃镇静剂就开挂
[06:06]职业棋手如何复盘棋局
[11:20]棋牌类竞技的观赏门槛
[13:30]围棋的博弈过程需要音乐或者文学的转译
[14:20]围棋棋谱的版权问题
[17:50]围棋的“独特”之处:是竞技体育项目还是文化项目?
[20:14]围棋中体现出思维的不可相互理解性
[22:20]围棋竞技模式的建立和商业模式的“尴尬”
[24:20]《后翼弃兵》中的性别维度
[26:01]棋类领域的性别偏见:女性不适合下棋?
[28:03]中国围棋史的国族、性别和年龄叙事
[29:02]围棋行业内的性别偏见
[34:30]AI的出现促进了围棋的性别平等
[36:20]AlphaGo出现前围棋棋手的“优越感”
[38:38]AlphaGo最新算法可以模拟人类的“直觉”
[40:20]理解AI下法的过程是人类的转译,AI自身的逻辑是黑箱
[42:40]AI时代的来临会让棋手迭代更快吗
[43:15]AI的准确 V.S. 人类的错觉
[48:50]围棋之“美”:创造力和棋子间的空间结构
[54:20]国象和围棋是完全信息博弈,没有随机性
[58:20]《吴清源》V.S. 《后翼弃兵》
[01:01:30]围棋行业的竞争话语及其后果
[01:06:30]“天才叙事”的陷阱
[01:10:40]竞技行业的“内卷化”
[01:14:30]天才的苦工和灵光一现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You’re Gloating” by Carlos Rafael Rivera,from The Queen’s Gambit OST
片尾:“Playing Townes” by Carlos Rafael Rivera,from The Queen’s Gambit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Oct 30, 2020 • 58min
西川:冒着失败的危险写作,诚实地做一个当代人 | 随机波动x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28日揭晓,双雪涛凭短篇小说集《猎人》获得首奖。在颁奖仪式当天深夜,随机波动与本届文学奖评委、诗人西川展开了一场对话。这是西川第一次担任小说奖的评委,他读了许多,感想也不少,我们的聊天于是从文学走向艺术,从哲学走向玄学。
一方面,西川发现,在当下这样一个发生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反而向小处去,文学界长期强调的个人主义结出了一个“文学走文学的逻辑、社会走社会的逻辑”的果实;另一方面,在担任评委的过程中,他也凭借翻译家的阅历和诗人的敏感,察觉了许多作品的来历与背景,在青年作者普遍体现出某种西方文化意识的当下,西川认为,创作者的原创性从哪里获得、语言从哪里生成、文学意识和文学观念从哪里产生,变得相当重要且十分艰难。西川同时站在创作者和评论者的视角上,与我们分享了他所向往和期待的写作——既是瓦雷里所说的有着“精深的功夫”的写作,也是不迎合的、冒着失败危险的写作,更是每个人对于自己当下生活足够诚实的写作。
这是随机波动与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的最后一期节目。在10月份这五期密集且精彩的文学对话中,我们作为读者收获了阅读小说的心动与乐趣,作为主播也感受到了不同领域创作者的智慧和力量。这一系列节目或许会成为随机波动的宝藏,也真诚地希望它们是你的宝藏。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西川,诗人,翻译家
[05:20]西川读年轻小说家作品的诸多感受
[08:09]再谈“苦咖啡”文学
[13:05]为何在中国当下的重大转折时期,文学和艺术的关注点却越来越窄?
[15:37]西川评价入围短名单的五部作品
[23:30]评委看的是作家如何处理故事和驾驭语言,而非写什么样的故事
[27:30]当下中国青年小说家的作品像外国小说
[29:03]何为中国青年作家的原创性?
[34:13]冒着失败的危险写作是有意思的写作
[39:16]同代人以及同代人的诚实和功夫
[43:40]此次评选中的性别和年龄维度
[46:50]天才和时代精神
[50:05]青年作家要全职写作吗?
[53:34]诗意是发现、创造力和打开事物的能力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Harry’s Dream, by Harry Edvino
片尾:Our Only Lark, by Blue Dot Sessions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Oct 27, 2020 • 1h 42min
任晓雯对话马良:我在上海也失去了上海 | 随机波动 x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作家任晓雯出生在上海的凤阳路上,如今她儿时的居住地已经变成了成都路高架上的一个桥墩。艺术家马良小时候“混迹”于华山路附近,他打架缝针的长征医院恰好是任晓雯出生的医院。同为70后,但相差6岁的二人都觉得儿时的上海已经消失了。重现只能靠记忆、靠文字、靠图像。
在马良看来,任晓雯外表甜美,但擅长书写残酷的故事。《浮生二十一章》中充满了被时代大潮裹挟、被命运席卷、被家庭包围的小人物的妥协和无奈,但这些人即便落魄,即便潦倒,也没有放弃尊严、自爱,以及对世界公民的一种想象。在任晓雯看来,马良外表粗犷,“一看就像北方人”。但他的作品细腻温柔,通过老照片探讨记忆与遗忘,生命和死亡,也用摄影模糊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
在本期跨界对谈中,任晓雯和马良探讨了上海人的身份特征以及繁复隐秘充满奥妙的身份鄙视链,探讨了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性格特征以及这些特质如何体现在创作中,也探讨了创作中的方言和地方性。
这是随机波动与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的第四期节目,请大家持续关注这一系列。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任晓雯,作家,著有《好人宋没用》《浮生二十一章》等
马良,艺术家、摄影师
[02:30]任晓雯马良同题问答
[31:40]上海里弄的居住状况:十几平米住四五个人
[36:20]上海人的市民身份及其繁复的鄙视链
[45:12]任晓雯到北京后发现自己是典型上海人
[46:40]北京流水席:席间加人,酒后说话不算数
[56:30]任晓雯的书充满“刺痛感”
[59:20]人在大背景中打滚,像拿着浮板冲浪
[1:01:50]教育如何改变了任晓雯家庭的命运
[1:07:30]上海人对于异邦的想象:往外走,不平行移动
[1:12:40]《浮生二十一章》中的女性生活和欲望
[1:22:40]创作中细节的重要性
[1:26:40]为何关注无名者和小人物
[1:32:03]方言让创作更加鲜活,更加生活化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Harry's Dream, by Harry Edvino(无版权音乐)
April Fools' Day, by Vendla(无版权音乐)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Oct 23, 2020 • 1h 20min
双雪涛对话梁龙:我叫白云我叫黑土,我要孤独我要幸福 | 随机波动·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他们一个来自齐齐哈尔,做过保安,九十年代来到北京登上舞台高喊“大哥你玩摇滚玩它有啥用”;一个来自沈阳铁西,干过银行,带着《平原上的摩西》从东北平原来到了华北平原专职写作。他们一个唱摇滚二十年,化浓妆穿旗袍,踩着高跟鞋炸了场,较劲儿褪去之后试图用音乐唱“皇帝的新装”;一个十个年头写了六本小说,在求生欲之下开始动笔,既是暗夜行车被文字牵引着前行,又是彼此创造,整个人被阅读和书写改变。
这一期双雪涛与梁龙的跨界对话,既是一次处于艺术中心地带的文学和音乐的对话,也是一番关于东北白山黑水和改制浪潮如何作为集体记忆与艺术创作支点的对话,既是一次有关酸菜、有关赵本山、有关仙儿和外星人的对话,也是一次尝试走出过去与东北、在今天思考如何面对文艺本身的对话。
这是随机波动与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的第三期节目,请大家持续关注这一系列。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双雪涛,作家,著有小说《平原上的摩西》《聋哑时代》《猎人》等
梁龙,音乐人,二手玫瑰乐队主唱
[02:20]双雪涛梁龙同题问答
[22:50]梁龙为何说双雪涛是“东北王朔”?
[28:40]和东北有关的暴力和死亡有一种“呼吸感”
[32:30]下岗潮是跨越代际的东北集体记忆
[36:40]《聋哑时代》是国企改制时期沈阳的缩影
[39:05]酸菜——东北人和东北之间关系的隐喻
[43:15]音乐圈子的地域性:来北京“拜码头”
[45:04]二手玫瑰表演中的形式感和双雪涛小说叙事的设计
[50:10]三个东北人的赵本山小品台词背诵比赛
[54:20]中国人对现实比较依附,荒谬和现实这种概念对文学比较危险
[58:10]写作改变了双雪涛,创造物也在创造作者自身
[1:06:50]梁龙希望通过化妆达到“雌雄同体”的状态
[1:10:30]音乐和艺术如何交融?大众化和当代性的平衡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Harry's Dream, by Harry Edvino(无版权音乐)
片尾:《火车快开》,by 二手玫瑰,from专辑《二手玫瑰》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Oct 19, 2020 • 1h 2min
林棹:我像“骗子”一样写作 | 随机波动x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录制这期节目的前一天,“爱哭波娃”之琪为《流溪》的主人公张枣儿洒下了情感复杂的热泪,第二天在和林棹通话时,听到她严厉地将张枣儿称作一个骗子,“最好的骗子是我们会上当的那种骗子,我们以为ta真的动用了深情,”——我们惊觉自己身处一个共情和骗局交织的网络之中,正与长篇小说《流溪》的故事本身一般,失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危险而又迷人。
《流溪》是一本难以概括的书,张枣儿家族史、青春性爱探索、少女杀人始末、亚热带植物一览,无疑都严重压缩了其丰富的层次和复杂的叙事。我们与林棹的这番对话也同样难以概括,姑且可以称之为一次“不断打破的对话”。一方面打破了我们对于作者与角色关系、虚构性与自传性边界的种种假设,另一方面也打破了我们探讨文本议题的一贯方式——当我们聊到《流溪》涉及的家庭暴力、女性欲望、母女关系等等,林棹从母亲和自己的生命经验和真正关切出发,她谈到了上一辈人因童年的家庭缺失而陷入荒漠心灵,做父母之后以他们理解的爱的方式去爱小孩,而时间经过她们,她们也没有机会再来一次;她谈到身体和性的探索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但不足以支撑女性的反叛和进步,“一定要有长久的勇气和行动策略,互相帮助。”此外,这也是一次物种多元、意象丰富的对话,林棹的声音从亚热带的绿植旁边传来,说她觉得自己比较像是蕨类植物,来生考虑做一只雨燕,那是无脚鸟的表弟。
这是随机波动和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的第二期节目,欢迎持续关注。
【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嘉宾】
林棹,作家,著有小说《流溪》
[01:20] 林棹介绍小说处女作《流溪》
[04:40] 快问快答
[09:46] 跨越13年的写作
[13:47] 用卡通的方式来写暴力
[19:16] 林棹:我真正关切的任务是小说里的母亲
[27:03] 性的探索要有,但不是全部
[32:05] 林棹:我是从精神分析的逻辑去设计人物的
[34:36] 纳博科夫笔下的人物是“句号人”
[39:45] 小说的虚构的、无害的,可以在其中尽情做实验
[42:25] 植物、气候和风土让大城市有了特征
[48:20] 不会说粤语的北方小孩在广东会遇到什么?
[53:42] 深圳是一座很奇怪的城市
[56:37] 有些东西从来都是幻觉,还是正在慢慢失真?
[57:48] 林棹的新作主角是一只清朝的女青蛙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免费版权音乐】
Harry’s Dream, by Harry Edvino
Hustle, by Kevin Macleon
By The Pond (Instrumental), by Chad Crouch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Oct 12, 2020 • 1h 44min
沈大成对话葛宇路:小职员作家的人生信条 | 随机波动x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栖息在庞大地铁枢纽吐墨汁袭击乘客的墨鱼人,被永不停歇的“红舞鞋”公司变成工作狂的摸鱼社畜,隐匿于迷宫般的合租公寓与陌生人当室友的电影明星,这是沈大成的异想都市中的主人公。而现实中的她却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小职员,尊重规则,努力地察言观色,永远保持卑微和合作的态度。“小职员作家”是她对自己的定位。
用自己的名字为一条无名路命名,爬上脚手架与监控对视,每天蹬车8小时为自己的展览供电,这是作为艺术家的葛宇路。他用肉身和系统游戏,挑衅、嘲笑规则,质疑主流认知中颠扑不破的价值序列,他更像是幻想小说中的人物,从字缝中穿越回了现实。
在沈大成的设想中,他们会相遇在2057年的老人院,最年轻的老人葛宇路要在老人院开展一个艺术项目,而这里的资深住户、谨小慎微了一辈子的沈大成则向他提出了约法两章:不准制造噪音,不准在公共空间里设置会绊倒老人的障碍物。而现实中,他们的相遇提前了37年,就在下面的这期节目中。
这也是随机波动和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的系列特别节目的第一期,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沈大成,作家、编辑,著有《屡次想起的人》《小行星掉在下午》
葛宇路,艺术家
[02:40] 沈大成葛宇路同题问答
[19:50]沈大成:我是个小职员作家
[30:30]工作中应该有狗屎的部分,就像人身上会长出废物
[38:10]葛宇路:我的工作是怀疑常规的价值序列
[44:40]职业身份穿在外面,能帮我们抵挡很多压力
[52:10]源源不断的新的小孩鼓舞到在世已久的人
[56:07]如何打破以经济主导的爱情观?
[1:05:10]沈大成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观察系统的方式
[1:12:04]艺术家就是无中生有,把简单的事情极度复杂化
[1:19:18]沈大成谈创作:我是个很卑微的人,卑微的人就很想逗笑别人
[1:28:20]沈大成:我主观上不带批判性,如果有,说明细节自带批判性
[1:36:02]我心里还是有英雄情结,想写伟大的人
[1:40:20]小职员信条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无版权音乐】
Harry's Dream, by Harry Edvino
Hustle, by Kevin Macleon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