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基

面基
undefined
Apr 14, 2023 • 54min

E08. 公积金真相:早点用,谁用谁受益!

这是一期串台节目,我和@知行小酒馆的两位主播组成了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了下公积金制度,结果非常出乎意料——我们仨都是公积金的受益者,看清现状后,却不约而同地认为应该取消公积金。具体理由我们也会在本期节目里详细解释,欢迎大家收听。🎯时间轴:02:06 三位主播都是公积金制度的受益者,但都认为应该取消公积金07:00 公积金的盘子有多大?07:32 大陆房地产的两个老师:新加坡和香港11:15 公积金的由来14:05 公积金和年终奖成了很多打工人的「第一桶金」⭐️15:57 只有40%的就业人口享受到了公积金19:06 作为自己缴纳五险一金的个体户,我就特别不情愿交公积金20:34 为什么我们认为应该取消公积金?因为不公平!⭐️24:57 怎样能把公积金取出来?29:34 公积金贷真的很友好!35:13 公积金可以有效环节房贷的月供压力⭐️36:25 公务员群体也受益于公积金制度⭐️37:45 公积金这东西,谁用,谁受益39:42 网上对公积金的争论46:13 闲置的公积金大幅跑输通胀和房价50:51 总结:公积金能用则用,应取尽取⭐️53:14 彩蛋🥚📁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住房公积金缴费率、各地参保率等相关数据,引用自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于 2017 年发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住房公积金结余等相关数据,引用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于 2017 年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 2021 年年度报告》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普通账户、特殊账户和医疗账户的存贷款利率等相关数据,引用自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局官网 公积金缴存、管理、机构职能等相关事实信息,引用自《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劳动者权益等相关事实信息,引用自《劳动法》《社会保险法》 北京、杭州、重庆、海口等地公积金贷款额度 & 年限 & 存贷利率、租房提取事由 & 方式 & 额度,等相关事实信息,引用自对应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实践:由「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Apr 2, 2023 • 1h 3min

E07. 成长风格?能一直涨吗?

🎤本期嘉宾:华夏基金基金经理张景松⏯️本期简介:我有个小计划,想就「成长」和「价值」两大风格分别找一些基金经理,请教他们在这两大风格下的投资观和方法论。本期的嘉宾是主做成长风格的张景松,我们聊了聊成长是不是时间的朋友?为什么「环比增速」在成长投资中如此重要?聊完我不禁感慨,相比价值策略,成长策略的投研门槛更高,难度更大,需要对企业/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边际变化做出判断。这真不是普通投资者能干好的事,比如我就心安理得地放弃了...🎯时间轴:00:59 嘉宾一年写了四百多篇报告,哈,基金经理果然很卷...05:25 好的报告应该是什么样的?07:20 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之间的关系:一个开车,一个看路10:57 A股里的成长风格,其实是在说这几大行业13:46 成长风格的估值一般都很高,为什么?19:37 研究成长风格,门槛不见得高,但累是真的累21:11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心安理得地放弃了「我也行」的妄念24:07 什么阶段成长会跑赢价值?29:10 没有长赢的赛道,轮动才是成长风格的主题31:35 做成长,二阶导比一阶导重要,环比增速比同比增速重要,增长速度的斜率比增长重要!⭐️32:52 别说二阶导了,预期变差都会抢跑...34:08 成长风格是时间的朋友吗?成长意味着一直成长,其实都是周期成长股。⭐️35:15 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为什么渗透率的早期回报率往往很肥美?40:57 中观框架的四个层次:产业生命周期位置→需求景气度→短期业绩兑现度→估值性价比45:55 冠军基金的魔咒为什么会生效?⭐️49:06 说说今年很火的「数字经济」概念吧58:02 新一轮半导体周期可以入场了吗? 展开讲讲!📁本期内容相关资料:⚠️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Mar 12, 2023 • 1h 31min

E06. 拿房子首付买美股,我亏了100万

⏯️本期简介:上周我在小红书看到个帖子,讲的是一位叫@光芒的博主分享了自己重仓「3倍做多纳斯达克ETF」,最后在2022年亏损15.5万美元(合人民币108.5万)的故事。光芒的股票账户截图:而这笔钱其实是他给自己小孩买学区房准备的首付...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了,并很顺利地和光芒约了线下面基,聊得非常开心,很多共鸣,甚至有种互述衷肠的感觉(为什么用这么奇怪的词...)光芒故事的非常精彩,也是很多北漂的缩影——穷小子,教育独木桥,婚姻,互联网,融资创业,房子,股票,十几年的时间,命运彻底改变。🎯时间轴:00:52 嘉宾的故事是我心中的「中国梦」样本03:32 因为iphone4 毅然决定北漂11:49 那时的互联网招聘很友好,英雄不问出处13:53 时代红利就是22-40岁阶段的时代背景14:36 2018年拿了几百万融资下海创业22:02 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归因:原生家庭50%:婚姻20%:工作15%:买房15%25:16 感谢老丈人支持,在大涨前在北京上车了34:10 两个穷小子的爱情体验35:59 十几年时间,从村里狗剩到大厂产品经理37:16 有娃高贷家庭:房贷两万八,日子苦哈哈40:25 西二旗式生活方式的代名词:苦逼!42:33 放养长大的孩子,更容易长出自洽独立的人格46:43 年龄焦虑这个事还是不太好躲掉的50:30 海淀式的教育资本支出:35岁加杠杆买学区房54:05 2020年开始三倍做多纳斯达克,赚嗨了!2022年开始了三倍亏损,又因为买学区房被迫割肉...1:00:46 100万亏损换来的投资教训1:04:09 从此我更关注现金流和粉分红,而非利润1:05:58 知识和经验的区别在于「我信不信?」1:07:59 决策就像一场比赛,一定想尽办法赢!1:10:46 两个中年男人聊起了「提前还贷」1:16:05 接着俩人又聊起了彼此心中的「财务自由」📣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Mar 5, 2023 • 1h 41min

E05.一个技术派买房者的自白

🎤本期嘉宾:Nick@公众号「趋势动物」,全国楼市数据小程序「趋势动物 Pro」主理人⏯️本期简介:Nick是我去年偶然发现的一个异类,他是个很专业的房产投资客,完全把房子当成「资产」或「标的」人很多,但我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框架——其基础是代码、趋势、低杠杆、快进快出。完全理性,对房子没有任何感情,所有决策都构建在不同城市的房价周期之上,而且有一套完整且自洽的操作准则。于是我邀请Nick来《面基》做客,聊聊自成一派的他,到底经历过什么?有何种思想钢印?以及这套框架的逻辑何在?怎么玩?🎯时间轴:00:21 诚恳开场白:到底还要不要参与买房这场游戏?以下是我的观点。04:50 在房企投资部的就业经历让我看到了业内人的视角,也彻底改变了对房子的三观。08:38 数据,数据,大量的数据!09:58 看过了楼市周期的数据后发现,房子是脉冲式涨起来的。13:37 莫谈多空,耽误赚钱,把自住的需求解决干净。16:19 我们正处于新一轮房地产宽松周期的起点17:16 16年地产牛市前无古人,大概率也后无来者17:49 城市的β涨幅,楼盘的α涨幅19:21 一段80%的亏损让我刻上了对「趋势」的思想钢印21:56 其实房产收益都来自5个方面22:51 做趋势的几个好处和难处27:18 别和央妈对着干28:02 房子的流动性问题怎么解决?28:49 时机比价格重要,timing is everything.30:12 每一轮牛市,深圳都是排头兵,但这轮可能是北京。31:23 长三角和珠三角太爱炒房了32:09 贪婪是做趋势的心魔33:25 播客必问的问题:人生的低谷和高峰是啥时候?39:45 多角度论证「为什么现在是地产牛市周期的起点」43:56 识别周期很多时候就是要与大众情绪和共识为敌45:34 如果每个家庭只能持有两套房,应该怎么选?怎么置换?49:12 未来什么样的盘会涨幅更大?54:14 总价约束下,地段和产品的取舍。56:40 如何更高效地踩盘?几个实用的建议1:02:12 越看重房子,越要接受「投住分离」1:08:18 应该什么时候卖房?几点建议1:11:32 我对杠杆率的容忍度很低1:12:34 趋势这套体系适用于两个场景1:14:50 炒房的人,一般死在什么坑里?1:16:21 别把买房当做解决自己焦虑的手段!1:17:21 买房表格,强烈安利大家用起来!1:24:25 刚需和改善,未来谁更好?1:25:37 京沪老破小的价值1:35:40 如何利用好这套房价趋势的工具?📁本期内容相关资料(多图警告): 关于房贷利率的择时 买房自测表格(用来定量分析买房这件事) 小区分析雷达图 过去四轮楼市周期全图 各个城市的楼市全周期划分 全国趋势强度定量分析 楼市beta图 楼市alpha图 单个城市房价趋势图(以北京为例)⚠️风险提示:本期所有内容和资料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居住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Feb 17, 2023 • 1h 27min

E04. 松弛感,值千金!

🎤本期主播: 张小乘 @张小乘的玩转世界 老钱 @老钱日日谈⏯️本期简介:松弛感是当下非常少见的人生状态,不同于佛系躺平,它是一种更积极的内心状态折射:从容、没什么大不了的、允许一切如其所是、自洽、物质上的富裕、内心的自信安定、欲望的可控——这点对理财爱好者而言,尤其困难,因为我们都对钱太感兴趣了,总是不自觉地在其上投入很多不合理的预期。说实话,处于松弛状态的人凤毛麟角,我身边是没看过几个这样的朋友,但本期嘉宾绝对算一个,甚至每次提到松弛感,我都能想到她。一分钟介绍嘉宾:张小乘同学,声音有点像林志玲,抓住过很多时代红利,因为不想上班,大学时问家里要钱买房做日租房,只为兴趣工作,做过房地产编辑,在华尔街见闻做过制作人,写过两本理财书,连锁健房@嘿凤梨股东,买过很多房子又全卖了,通过量化选股的方式把大部分身家压在A股,全国各地刷博物馆和古建筑...🎯时间轴:03:47 一切都要从不想上班说起...05:16 从二房东到房东09:09 男朋友创业,还没我买房赚得多12:06 志不在房子,否则会更有钱18:53 重注押过一阵子黄金,又押中了22:04 因为黄金,又跑去华尔街见闻上班23:21 松弛式上班—我上班比较懒散,所以别给我高工资,不想升职加薪,学不到新东西我就撤28:07 玩嘛!有好奇心有执行力,就是会不自觉地抚摸过很多时代红利30:33 其实女生做财经理财博主远比男性有优势33:08 鹰眼狮心女人手34:50 一段海外买房的经历和教训38:46 我把房子都卖了,现在租房住42:59 因为想健身,尝试着入股了健身房53:16 播客必问:人生中的低谷和巅峰阶段56:13 我现在大部分身家都在股市里56:54 非常硬核地帮爸妈管钱:刚兑+保底1:01:18 为了更具体地感受宏观,所以全国各地跑1:12:00 为什么敢在某类资产上下重注?1:14:40 为了量化选股,新的兴趣是学习数学1:16:07 会玩=好奇心+执行力1:23:06 人生的松弛感何来?1:24:38 好像我们都对低效率很恐惧📁本期内容相关资料:买黄金的一段历史:非常硬核的帮爸妈管钱:📣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Jan 26, 2023 • 1h 9min

E03.都在谈养老,我把话筒递给了老妈

之前在友台「知行小酒馆」录过一期养老话题的播客,结束后我和雨白说:「为啥不请真正在养老的人亲自过来聊聊呢?」于是,趁着这次春节返乡,我邀请自己老妈一起聊了聊她的中年,以及当前自洽的养老生活。一分钟介绍下我老妈:AKA我杨姐,老独立女性,一条中华田园犬的奶奶,做家务爱好者,12年瑜伽老炮,撸铁、芭蕾、徒步爱好者,有马甲线,可徒手倒立,做饭极其难吃,渴望再就业发挥余热,干了一辈子会计,现任我的自媒体运营义工。【时间轴】01:38 老娘像我这么大时,也挺卷呐!04:39 东北大下岗,我躲过去了06:07 买的第一支股票就涨了3倍08:00 那时候真没人愿意在体制内呆着14:09 我家第一套房子花7万买的18:33 我们在一个工作上干一辈子很正常19:51 不必执着于追求人生最优解21:16 人生中的低谷和高潮时期22:32 变老是一种什么体验?23:33 为什么总把去养老院挂在嘴边?26:29 妈,咱能别再找工作了吗?31:10 养老生活典型的一天是这么过的33:00 三个60后儿女给40后老爹养老34:30 每个子女都是模仿父母的天才36:51 我怎么看待亲人离世41:10 儿子丁克我没意见42:52 和谐的母子关系的秘诀49:08 父母为什么一定要为子女而活呢?52:39 老妈炒股:我就喜欢刺激的!56:21 养老省钱的秘诀58:00 老妈自述:体检很重要1:04:17 当初被逼着买保险,买对了1:07:52 为什么中老年男性总是容易过得很惨?【📁本期资料】上图2022年8月,老妈的开销明细,根据记账软件的分类:食品酒水:518.30元,含肉蛋奶及蔬菜水果支出其中有两个月的牛奶和一箱虾、还有一袋木耳,木耳估计可吃半年行车交通:248.16元,加油和月票卡宠物支出:95.8元,含给狗子打疫苗人情费用:70元,为扫墓花销,三儿女AA居家生活:65.5元,水电费购物消费:56元其他杂项:18元,退票手续费📣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Jan 24, 2023 • 1h 26min

E02. 这位老哥管着30万人的养老金

这一期我邀请了在华夏基金管理养老FOF的基金经理许利明,我请教了很多问题,比如养老FOF的特点、乐观估计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能攒多少钱、为什么A股现阶段总呈现几年一轮的牛熊周期而非类似美股的慢牛、风格在A股投资中的重要性、投资中的思想钢印等等。【时间轴】03:45 人生中的低谷时刻和巅峰时刻06:14 未来很难再有类似07那种级别的波峰波谷体验08:32 我大概管理了30万人的养老金09:36 中国只有2875万人享受到了企业年金12:35 养老投资,控制回撤的优先级非常高17:07 我管理养老FOF的投资框架22:24 一个31岁的男人至少还要工作1万多天才能退休24:29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几种预期收益率假设26:47 对养老金账户,可以乐观一些28:24 那么多的养老FOF,决定收益率的胜负手是什么?30:26 所谓主动投资,就是做偏离33:40 风格对超额收益的贡献是最大的35:51 为什么风格在A股变得如此重要?38:36 当FOF基金经理看好一个赛道,会如何投资?41:24 基金经理没有能力圈45:12 炒股像股票型基金经理,养基像FOF型基金经理48:49 中美养老投资的重点还是很不一样的50:36 对择时的一些观点51:55 我的择时框架1:05:27 市场不会等业绩增长来消化高估值1:08:56 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1:11:38 好的时候多想想运气,坏的时候多想想自己能力1:13:42 什么样的人适合目标风险型养老FOF1:23:26 彩蛋!🥚【📁本期资料】【📢一个广告】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老钱日日谈】,几乎日更,解闷陪聊。与养老话题相关的文章:《当年轻人工资和父母退休金倒挂》⚠️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undefined
Jan 1, 2023 • 1h 22min

E01.要把基金装账户,总共分几步?

《面基》有两层含义,一是想以此为契机多和新老朋友深度地唠唠正经嗑,二是想多聊聊基金投资方面的内容。第一期我请来了有知有行的投研负责人永靖姐,和她一起聊聊我们在面对单支基金、基金组合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我相信很多人对「基金组合」挺无感的,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因为绝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持有多支基金,如此一来,你的基金账户就已经是个投资组合了——这是很多人的盲区,希望这期节目能帮大家照亮它。【时间轴】01:32 没有以组合视角看待账户是我们的盲区04:26 本期结构:如何看待单支基金→如何管理自己的组合05:25 给基金经理的风格贴标签09:52 不同年份,逐年审视基金经理的表现15:21 发现基金经理漂移了,怎么办?22:14 年化收益率背后的门道27:04 业绩排名背后的含义28:56 给基金经理找到更准确的业绩比较基准30:54 主动型基金经理最大的原罪:菜!32:58 「最大回撤」是持有基金的至暗时刻38:37 规模确实是超额收益的敌人43:58 购买主动型基金前的check list47:48 基金组合的配置思路51:54 持有多少支基金就差不多够了?53:01 关于指数基金的一点心得55:00 主动基金被动投,被动基金主动投1:04:25 投资指数基金的三个重点1:07:59 我又对某支基金一见钟情了,咋办?1:10:54 有没有一个工具能提醒我们不忘初心【📂本期资料】【📣一个小广告】欢迎大家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老钱日日谈」,几乎日更,解闷陪聊。代表性文章:《当长期持有遇上A股》⚠️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