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东击西
世界宽广,但人们被日常及社交媒体所限制。
那就让作为记者的我们,帮你推开一些意想不到的窗户,触及不一样的信息,激发不一样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对话各种有趣有料,能带来启发的专业人士,也不定期会有神秘嘉宾出现。
我们也时不时做各种和声音有关的尝试,打开一些新体验。
支持我们,请大家移步 https://etw.fm/donation 。
本节目由声动活泼制作播出。
Latest episodes

Dec 25, 2019 • 42min
#100 被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总统弹劾案意味着什么?
主播丨 徐涛 嘉宾丨 殷岳
后期制作丨 迪卡普里鑫
12月18日,Trump 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众议院弹劾并通过的总统。
这一事件,又给特朗普在总统任期上的戏剧化加上了一笔,同时也会让人有很多疑问:
一直有呼声要弹劾特朗普,为何民主党派中很多人却一直回避提及弹劾?
为什么弹劾到 2019 下半年才提上日程?
为什么众议员议长佩洛西会要推迟递交给参议院;为何特朗普和共和党对此都特别生气?
特朗普被弹劾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对明年的总统大选会产生什么影响?
本期,我们邀请了央视驻华盛顿记者殷岳来一起进行解读。也祝大家双旦快乐,我们一起迎接超级不确定的2020.
嘉宾简介
殷岳,央视驻华盛顿记者
BGM
Book Bag-E's Jammy JamsSpecial Guest: 殷岳.

Dec 10, 2019 • 52min
#99 硅谷科技媒体群雄风云传
主播丨李蓉慧 嘉宾丨肖旭
后期制作丨 迪卡普里鑫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提到,驻美记者所感知到的环境变化,和中美关系息息相关;但于此同时,美国整体的媒体环境也在发生有趣的变化。
而这期节目,就是聊了聊硅谷科技媒体在过去二十年间的变化。观察这些变化,也提供了察硅谷变迁的另外一种视角。
这期节目首发于「硅谷早知道」,我们请来了两位驻美记者,前第一财经周刊记者李蓉慧,和品玩(PingWest)旗下公众号「硅星人」的负责人肖旭。
你能在这期节目里听到硅谷的科技媒体所经历的四个时期,同样也能观察到科技媒体的兴衰变更和科技行业的变迁紧密相连。
另外,大家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 etw.fm,上面有可以联系到我们的信息。
Enjoy !
主播简介
李蓉慧, 原「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
嘉宾简介
肖旭(Vicky),品玩(PingWest)旗下公众号「硅星人」负责人
相关名词和延伸阅读
硅谷科技媒体群雄风云传 by 李蓉慧
BGM
Book Bag-E's Jammy Jams
新浪微博:声东击西ETW
微信公众号:etwstudioSpecial Guest: 肖旭.

Nov 29, 2019 • 50min
#98 三周年啦~~驻外记者们发生了很多变化,还准备了礼物!
主播丨 徐涛 张晶 嘉宾丨 殷岳
后期制作丨 迪卡普里鑫
「声东击西」其实在一个月前就 3 岁了!
我记得三年前刚开始做「声东击西」时,就意识到坚持更新还是蛮挑战的。所以当时暗暗给自己了一个期限:无论如何,要坚持三年,看看坚持这三年会如何。
三年过去,我制作了三档播客节目,正在制作第四档。同时,我也在前不久辞职,开始了我自己的 podcasts studio。。。也是过去三年的坚持有了成果。
在本期,我和张晶也终于再次一起做节目,并邀请殷岳来一起来聊聊这些年驻外记者所看到的变化,以及对驻外记者这个特殊群体所面临的一些变化。
殷岳是央视驻华盛顿记者,之前驻站巴西。他去年11月也和我们做了一档节目:在戏剧性国家巴西驻外四年半,和另一个自己相遇,大家不妨也可以找来听。
作为三周年的感谢,我们还准备了一份礼物。在Apple Podcasts上为「声东击西」留言,并把截图发到邮 etwstudio@gmail.com ,我们会挑选3个听众送出《阿尔比恩的种子》这本书~
嘉宾简介
殷岳,央视驻华盛顿记者
BGM
Book Bag-E's Jammy Jams
再次感谢各位读者对我们的支持,祝大家感恩节快乐!Special Guest: 殷岳.

Nov 14, 2019 • 58min
#97 这个世界对科研人员有多难
主播丨 徐涛
嘉宾丨 李文勤,薛渊
后期制作丨 迪卡普里鑫
能做科研人员,在大学/科研机构里做研究,曾被认为是完美工作:受人尊敬,还能享受寒暑假。
可现实情况也许已经改变:长期没有科研成就的挫败感,超长工作时间,职业发展的不安全感,社会的浮躁以及周围人的期待,都给科研人员带来了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双重压力。
本期节目的嘉宾正是两位科研人员,他们有着在美国和中国两地做科研的经验。我们在这期节目里,探讨这些压力背后更深层原因,也因此更了解现代科研系统的运作。
当然,我们也希望大家,尤其是从事科研的听众听了本期节目后,能够正确看待身上的压力并平衡好生活。
另外,「声动活泼」正在筹划一档新的播客节目 ——「反潮流俱乐部」。在这档节目里,我们会涉足时尚和潮流圈,并展示背后有趣、深刻的那一面,我们正在向全球征集支持者,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下面三个众筹平台上支持我们,并能解锁收听第一期的demo,同时获得相应的权益。
国内支持→「冲呀 」
国内支持→「爱发电」
国外支持→「patreon」
嘉宾简介
李文勤,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 研究员
薛渊,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
Enjoy!
BGM
1 Book Bag-E's Jammy Jams
2 On Our Merry Way-Dylan SittsSpecial Guests: 李文勤 and 薛渊.

Oct 28, 2019 • 57min
#96 色彩的性格、谎言、权力及魔法
主播丨 徐涛
嘉宾丨 小兽, Django
后期制作丨 迪卡普里鑫
今天的话题和色彩有关。
我觉得我们已经对色彩丰富的这个商业世界习以为常了,但色彩通常依然会起到有魔法的效果。
这期节目里,你能听到颜色是如何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贯穿,并对人类起到魔法一样的作用。
从圣母玛利亚圣袍的蓝色到平民牛仔裤的靛蓝,从福特T形车的黑色到披头士(Beatles) 在 Mini 上所设计的迷幻色,从 iPhone 的白色到 MINI CLUBMAN 的日不落红与八十度黑,颜色的意义也许远不是我们表面理解的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我们还制作了许多和颜色有关的音乐融入对话里,希望带给你更多的参与感。
Enjoy!
嘉宾简介
小兽,互联网行业用户体验设计师
Django,设计师、动画导演和创意人
另外,关注「绝对MINI」微信公众号,你将会看到本节目中片尾提到的「颜色是一首诗」这支短片。Special Guests: Django and 小兽.

Sep 24, 2019 • 56min
#95 那些化妆的男孩子们
主播丨徐涛
嘉宾丨曹蔚 苏姜予 李鑫
本期聊的话题和男生化妆有关。
这个夏天,「光涧实验室」做了一系列有趣的用户调研,主题是男性化妆。所以我们就请来了做用户调研的曹蔚和苏姜予来做这期节目的嘉宾,聊了聊调研中观察到的一些有趣现象,也探讨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去化妆,以及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p.s. 本期节目以漫谈为主,虽然没有定性定量的分析,但其中的一些争论、猜测和得出的结论,也许能对你有些启发~另外,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也尽管丢给我们。
Enjoy!
嘉宾
曹蔚,创业服务机构「光涧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希望通过光涧,让每个向上生长的个体,都可以选择自己成为的样子
苏姜予,光涧实验室聊天专员,不掺水的市场人
李鑫,一个争取不靠后的「声动活泼」后期
相关信息
光涧实验室「化妆的男孩子们」部分报道:
男生化妆,是被周边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
一个 18 岁男孩在「化妆」这件事上的行为路径
舒适和夸张的妆容,表层看是两种审美的不同|用户洞察
助产士( Sage femme):
2017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讲述了助产士克莱尔与神秘女人比阿特丽斯之间展开的故事,imbd网站 。
Special Guests: 曹蔚, 苏姜予, and 迪卡普里鑫.

Sep 5, 2019 • 55min
#94 聊聊记者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
主播丨兆音
嘉宾丨果蕾 张妍
后期制作丨迪卡普里鑫
三位记者与前记者抱团做了一场集体治疗,聊了聊我们少为外人道的心理创伤。我们曾被采访对象和读者霸凌,因报道而遭好友绝交,深陷信息焦虑而失眠,亲眼目睹他人割腕却无能为力,在办公室惊遇枪击警报……
常见于记者群体的情绪困扰,除了目睹重大灾难引发的创伤后遗症(PTSD),还有在日复一日的特殊高压下累积的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职业倦怠(burnout)。
果蕾的研究发现,曾采访汶川大地震等大型灾难的记者之中,有的至今仍难摆脱抑郁的困扰。亦有平时不自知饱受心理压力的记者,在接受她的采访时才意识到长期以来压抑的情绪,突然泪如雨下。
嘉宾信息
果蕾,研究记者心理创伤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前记者
张妍,美国媒体《USA Today》访问学者,记者
相关信息
国际记者网络:新闻编辑室灾难后如何抹平记者心灵创伤
https://ijnet.org/zh-hans/story/%E6%96%B0%E9%97%BB%E7%BC%96%E8%BE%91%E5%AE%A4%E7%81%BE%E9%9A%BE%E5%90%8E%E5%A6%82%E4%BD%95%E6%8A%B9%E5%B9%B3%E8%AE%B0%E8%80%85%E5%BF%83%E7%81%B5%E5%88%9B%E4%BC%A4
Huff Post 关于记者心理健康的系列报道 A Mental-Health Epidemic In The Newsroom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mental-health-journalism-trauma_n_7305460Special Guests: 张妍 and 果蕾.

Aug 29, 2019 • 53min
#93 「北美留学生日报」大战「纽约客」:后真相时代,真相在何处?
主播丨杜晨
嘉宾丨思睿 兆音
美国文化杂志「纽约客」发表了一篇剖析微信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为何走红的文章,形容其为“后真相”媒体,「北留」随即发文回击称「西方歪曲报道中国」。
「后真相」一词诞生于 2016 年美国大选,指的是真相与逻辑往往被忽视,煽动情绪的内容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书评人梁文道写道,「后真相」比「假新闻」要复杂,意味着透过恶意操作某些事实,制造与真相相反的假象。
「北留」为何在海外留学生之中广受欢迎?中文自媒体环境如何造就了「北留」一类的公众号?在信息真假难辨的「后真相」时代,我们如何培养自身媒体素养、当一个更接近真相的新闻读者?
这期节目中,三位分别驻纽约、华盛顿、硅谷的中国媒体人吃了吃「北留vs.纽约客」的瓜,也沉痛地议论了一下我们行业的未来。
Enjoy!
相关信息
The “Post-Truth” Publication Where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Get Their News
西方如何歪曲报道中国?你能从纽约客对留学生日报的报道找到答案
搬运号:中国网络壁垒催生的特殊媒体
TED Talk:What to trust in a "post-truth" world
我们在粪便般的信息环境里生存

Aug 27, 2019 • 1h 6min
#92 这种艺术形式为何在美国流行,在国内却小众
主播丨徐涛
嘉宾丨周黎明 胜伊
人们会调侃印度电影中,演员们演着演着就唱跳了起来。但在美国,你会发现歌舞剧和音乐剧也是流行文化中很受欢迎的一部分。例如大家熟悉的迪士尼影片中,通常会有几首歌成为大多数人都能哼唱起来的歌曲,如「冰雪奇缘」中的「Let it go」;再例如,音乐剧「猫」中的 Memory,或者「歌剧院魅影」中的同名曲目也被广为传唱。
但在中国,歌舞剧和音乐剧却非常的小众。这是为什么?
这期我们邀请到了著名的文化评论人和影评人周黎明老师,以及音乐爱好者胜伊。在讨论中,在热爱音乐方面,各地的观众差别并不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有历史原因,有人才的原因,甚至有一整套系统在背后发挥作用。
那就请大家享用今天的节目。
Enjoy!Special Guest: 周黎明.

Aug 18, 2019 • 49min
#91 宣扬暴力与仇恨,关了这些网站世界就会变好了吗
主播 | 蓉慧 杜晨
如果假新闻、暴力、仇恨与极端情绪从一些网络站点弥散而出,让这些网站看上去像是虚拟世界中的传染源,那谁应该/有权审查或叫停这些网站呢。
上一期徐涛和杜晨聊了发生在德州、芝加哥、俄亥俄州和纽约布鲁克林的枪击案——其中有枪手在作案之前,在一个叫做 8chan 的网站上发布宣言。本期我们接着讨论,像 8chan 这个小众的、散布仇恨言论的社区该不该被关闭?
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应该。
这恰好也体现了这件事的矛盾所在:8chan 的发起人已失去了对网站的控制,而8chan 的运营者不愿意关闭网站。至此,是否关闭网站的矛盾被转嫁给了 Cloudflare——一家为 8chan 提供 CDN 服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的公司。
所以,我们进一步讨论了这些话题
关闭网站是否能阻止恶意言论;
商业公司有没有权利做仲裁者;
法律、行政手段在这里应该起什么作用。
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讨论。
相关信息
《一个亚文化网站,如何「催生」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枪击案?》
作者:杜晨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dmgS_1cg4qIgylrexlpwQ
A Framework for Moderation
作者:Ben Thompson
链接:https://stratechery.com/2019/a-framework-for-moderation/
Terminating Service for 8Chan
作者:Matthew Prince
链接:https://blog.cloudflare.com/terminating-service-for-8chan/
Why Banning 8chan Was So Hard for Cloudflare: ‘No One Should Have That Power’
作者:Kevin Roose
链接:https://www.nytimes.com/2019/08/05/technology/8chan-cloudflare-el-pa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