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青年 cover image

问题青年

Latest episodes

undefined
Sep 8, 2022 • 1h 9min

62.自然对我们的回应,是明明要说出口却再也记不得的话语

我们跟随自然写作者苏娅的描述,重温着森林的光线湿度与气息。“薄暮时分,雀鹰总会来到我的身边,像一句明明就要说出口却再也记不得的话语。” ——[英]J.A.贝克《游隼》【本期介绍】在这期节目中,Lisa和她在大理结识的朋友,自然写作者苏娅,一起聊了聊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有了新的理解后,该如何纠正自己的行为与欲望。从她这十年来发现自然、并逐渐加深与自然的链接开始。苏娅是昆明人,十年前辞去了在北京的媒体工作,定居大理。五年前她写了一本书《六:一个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与爱情》(以下简称“六”),记录了一位在大理做自然农耕的日本人的故事,目前她正在进行新的自然写作。在大理,苏娅带着Lisa重新上了一遍自然课,她能识别徒步途中出现的大部分植物、动物的名字、拂过脸上风的走向与方位,也能发现转瞬即逝的风景。当她们穿越山涧时,顺着苏娅的目光,Lisa才看到幽暗树林里,阳光在叶的缝隙中,如碎花般闪烁着。回到北京后,Lisa开始想念和自然的亲近之感,又为这种断链而感到失落。这个夏天,高温、干旱和山火,让更多人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被疫情防控阻隔在家中的人们,也尤为渴望自然。她和苏娅的这次聊天,既是出于对自然的念想,也试图将那种看上去只能在田园和山野践行的实践,重新嫁接于都市生活中。火尾太阳鸟和金色林鴝 摄影:罗欣【本期嘉宾】苏娅,自然写作者。著有《六:一个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与爱情》。【收听指北】07:20 在《六》中,作者描写大理冬天的风,这种描写让人感到心安,因为它为无形的感受予以具体而精确的语言:整个冬天,苍山上的山林和雪线,持续地争夺着领地,每当山下的气温升高几度,夜晚就会刮起大风,风轰鸣一整夜,从山顶直接滚落下来,劈岩穿石,要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盘旋一阵,向着东方的村落呼啸而去。第二天早上,湛蓝天空下树林的顶端,便薄薄的覆盖了一层雪。10:47 苏娅说看到火尾太阳鸟就像奇迹,她是如何慢慢记住大量的气候、花草和鸟类的名字?15:40 法国作家纪德在阿尔卑斯山区行走的时候,看到了灌木丛里的一束花,他便停下来向身边的修士询问花的名字——茉莉。他后来为这束茉莉写了几句话。但如果他不知晓花的名字,那这束花可能是单一、孤立、遥远的。但名字把人跟花的距离拉近了,并带出了它和整个场景的关系:那是一座怎样的山,它身边有什么样的人?23:19 苏娅和六一起干了两年的农活,灌溉、除草、种稻、收割,也因此积攒了对于身边环境的知识,比如,身边这些小溪水渠的水,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从识别自然的姓名到溯源自然的方位,是一个怎样的过程?32:29 自然给人的最好的东西就是让人能感到流动,也感觉得到循环,比如说日月交替,然后四季的轮回,这些东西非常的流畅。但是当代生活中,人是不断被打断、被下一个信息带走的,这种给每个人都来了一种无差别的消耗。36:47 当苏娅系统地学习了博物学之后,和过去相比,她的自然观和写作又有了哪些不同?为什么有了更多的矛盾?43:10 气候危机在今年夏天以具体可感的方式为人所警醒,而作为都市人心中田园典范的大理,在过去这些年,生态方面又经历了哪些看不见的恶化?49:28 过去,大理的菌农采摘松茸,不会收5厘米以下的童茸,要等它完全打开。但近几年由于松茸的市价大涨,需求量变大。无论大小都会一律收掉,导致现在松茸越来越难采。58:24 Lisa从大理回到北京后,感觉自己失去了和自然的链接,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又该如何去保持一种相对有机和流动的生活状态?01:01:40 森林是一个隐喻,好像我们生活的小小的环境,是一个特定的、能够被辨认的,在这个环境里面所有的信息、所有的元素、所有的声音都在交织,都在彼此回应。【本期音乐】Canopée(林冠)—— Polo & Pan【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Sep 1, 2022 • 1h 18min

61. 在二十岁,做那个活在「社会时钟」之外的人

我们和两位都曾勇敢「出走」过的年轻人聊了聊在下沉的时代,如何拥有抵抗社会时钟的勇气,如何给自己勇敢的机会?【本期介绍】毫无疑问,我们当下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安全”似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最高价值。上期播客《一次生活里的小小反叛,使得你成为你自己》评论区有读者留言到,“一次辗转各地的远途旅行竟然是对当下生活的最大反叛。”令人不免苦笑,那些寻常之事竟也成为值得惊讶的行动。也有人在评论区提问,“如何区分勇气、鲁莽与固执?”似乎正因经历这一切的年纪,谁也不能未卜先知地给现状下判断,因而时刻需要怀揣着这种犹疑与不安,反复质问自己,反复确认自己走在“想要”的路上,自己的行动是勇敢而不是过度与任性。本期播客,我们和两位同样年轻的朋友聊了聊她们的勇气。一位是去年6月有过一次专访的185同学,她的勇敢是停下来,为了导演系的理想一次次复读,一次次独自远行。另一位是moon,大学读到一半退学,休学两年后赴荷兰念书,计划毕业后从事和平相关的工作。她们的生活里各有烦恼,moon面临留学生活的困难会打“退堂鼓”,185会受到表达阻力与虚无感的困扰。生活拽着她们的理想,她们也在抵抗过程中感觉到了勇气的磨损。但聊着聊着,却仍然能感觉到,她们永远没有停下挣扎与折腾。她们都来自非常普通的家庭,也正因此,她们身上那些小心翼翼与自我怀疑的脆弱,规划无能的摆烂心情,以及那些“虽然辛苦,但是......”的勇气与鲁莽,都显得那么亲切。什么是勇气,什么又是鲁莽?这不见得有那么重要,只要踉踉跄跄也仍在前往就好。【本期问题青年】185同学|b站up主,高考复读三次,现大学在读moon|大学读到一半退学到欧洲求学,在许多NGO搬过砖【本期主播】小曾|「问题青年」主播【收听指北】Part01:求学与失恋,面对脆弱的勇气07:43 旅行过程中被落下,185同学:我有基础的安全感10:16 moon的申请与留学:一边崩溃一边挣扎12:50 信念的崩塌来源于“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叙事幻灭15:40 杯子的故事:亲密关系让人重新面对原生家庭的相似处境22:00 亲密关系与努力叙事的相似性,重新学会爱自己Part2:下沉的时代,摆烂与犹疑25:20 规划与摆烂:这个时代放大了失控感,令人疲惫28:27 越来越谨慎的创作,无法自证立场的表达36:05 充满生命力状态下的表达是否可能不负责?40:10 放弃对生活的预设,反而会收获意外的平静与美好Part3: 抵抗社会时钟,勇气的消磨与重拾46:30 他人的支持与爱,是拥有抵抗社会时钟的勇气53:20 “在挑战社会主流的过程中,那些洪流冲击与磨损了我的勇气。”1:00:21 逆社会时钟的 "停滞"与孤独?185:我的勇气是“难得糊涂”Part4: 莽,还是勇?1:05:51 185同学: 疫情下从北到南的大巴车旅行1:09:51 moon: 也许因为未历真实的残酷,我担心这只是莽1:12:42 莽也好,勇也好,年轻的特权尽情使用就好*特别致谢*本期播客由问题青年和妮维雅品牌联合策划。疫情之下,难以掌控的变数接踵而至,青年身体和精神上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妮维雅作为百年专业护肤品牌,推出#致净新生 敏敢无惧#主题活动,以专为敏感肌打造的新品专研氨基酸洁面,经eurofins皮肤科学测试和中国敏感肌人群认证,从肌肤上给予年轻人支持。并始终关注新生代的发展,从情感上致敬青年,鼓励青年“敢闯”、“敢造”、“敢秀”,在不寻常的时代里保持无惧,开启自我的“新生”。【本期音乐】The Truth - Anno Domini【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Aug 25, 2022 • 1h 8min

60.一次生活里的小小反叛,使得你成为你自己

我们和一些青年朋友聊了聊,在不确定生活中,那些需要被反复重提的勇气。【本期介绍】近年来考公考研人数再创新高,流量明星纷纷涌入体制内,青年群体主动接受“相亲局”,社交媒体上开始崇尚“局里局气”“厅里厅气”,这些转向都反映出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上岸”成为高频词,考研上岸,出国上岸,求职上岸,好像整代人在日复一日的捶打之下都丧失了叛逆的气质,全部想要挤上安全而温暖的岸边,谁也不愿待在冰冷的现实水域里。我们都失去勇气了吗?为什么要在当下重提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和过去我们不断再探讨的勇气又有什么不同?在《我们还能勇敢吗:谈毕业及大学生活》这期播客中,袁长庚老师谈到人需要被浪费和被投入,需要烧过一遍以后,才能够对自己有所确信。让自己去燃烧、去浪费,也是让自己脱离保护膜的勇气。在问题青年的第二期围炉里,我们邀请到一些青年朋友来分享 TA 们在寻常生活里的那些勇敢瞬间。巧合的是,这些分享者正好都处于大学时间轴的不同节点,有人刚刚开始探索大学生活,有人结束本科走入Gap year,也有人马上开启研究生的新生活。如何能在时代的摇晃中找准自己的重心,如何在拥挤的迷惘人群中开辟新的道路,焕发自己微小却足够重要的新生?来听听青年们回答。【本期主播】乌何有 | 青年志前实习生 gap year 中【收听指北】02:35 为什么“重提勇气”?08:15 第一个故事:因为学历焦虑而自我否认,鼓足勇气做家教12:15 第二个故事:从来不逃避内心的渴望:不要假装没有自由,你只是不敢21:35 第三个故事:追求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生培养计划产生巨大割裂,主动退出“内卷”生活32:00 第四个故事:疫情影响下,为出国求学 gap 两年40:50 第五个故事:咖啡店兼职、博物馆志愿、钢管舞,在无法左右的时代里探索自我53:15 第六个故事:缺少和世界直接、真实的对话,我想到田野里去*特别致谢*本期播客由问题青年和妮维雅品牌联合策划。 疫情之下,难以掌控的变数接踵而至,青年身体和精神上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妮维雅作为百年专业护肤品牌,推出#致净新生 敏敢无惧#主题活动,以专为敏感肌打造的新品专研氨基酸洁面,经eurofins皮肤科学测试和中国敏感肌人群认证,从肌肤上给予年轻人支持。并始终关注新生代的发展,从情感上致敬青年,鼓励青年“敢闯”、“敢造”、“敢秀”,在不寻常的时代里保持无惧,开启自我的“新生”。【本期音乐】Modern Attempt-TrackTribeSnowfall Butterflies-Asher Fulero【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Aug 23, 2022 • 1h 25min

59. 令我们恐惧的不是物质贫困,而是不被需要、不被爱与不被关照

我们和《贫穷的质感》作者王梆,联系当下年轻人窘迫的境遇和残酷的现实,聊了聊为什么我们需要看见贫穷?讨论贫穷和我们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以及,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行动与共情?【本期介绍】许多人说,今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隐喻着人们对现实步步紧逼的残酷是真实可感的。“下一个裁员的会是我吗?”“我究竟要存多少钱,才能够感到安全?”“我凭什么要过这样不堪的生活?”“我不想在这生活了,还可以跑到哪里去?”人们从岌岌可危的处境中觉察恐惧,甚至感到愤怒,在行动上也以安稳为准,越来越趋于保守。贫穷并不是一个如此遥远的话题,就如当下,人人与窘迫的情境仅有一线之隔。曾经作为记者的作家王梆,在 2010 年时飞往伦敦。她枕着沉重的行李箱,住在天花板发着霉的廉租房里,顶着贫穷的异馊,开始思忖并琢磨着“贫穷”与“尊严”的问题。在今年出版的新书《贫穷的质感》中,她从这些亲身经历出发,带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在窘境中寻求体面生活的普通人和他们的处境。我们从这本书出发,也聊了聊我们在举步维艰的环境中,可以如何更好地生活、共情与行动。【本期嘉宾】王梆 | 出版有非虚构作品集《贫穷的质感》,电影文集《映城志》和数本绘本集,首部小说集《假装在西贡》已于2022年8月上市。作为自由记者,曾为荷兰在线,英中时报,南方都市报,香港零一等媒体撰写英国时评专栏。【本期主播】Sharon | 青年志编辑,很偶尔兼职「问题青年」主播。【收听指北】02:12 关于王梆与《贫穷的质感》04:05 印象深刻的读者批评:“比惨综合征”——表面上在比惨,实际在比资格12:06 Unwanted, unloved, uncared 是人类最负面的三种情感,物质层面的贫困没有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在物质贫困的层面建立起一个同温层,去摆脱负面的情感23:41 为什么会有“替罪羊”?摆脱替罪羊情结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做民众,而是做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个体32:59 怎么看待大家对特权的反感?会可以反省自身上的特权,是因为认清自己就不会摔得那么难看39:39 “润”是一个被动时态,但从公共意识的角度来说,讨论谁动了我们的移动权?如何争取移动权?会更有意义45:41 怎么看待对贫穷的恐惧?如果你活得非常艰难,唯一让你有心里会好过的方式,可能是跟你的朋友、爱人、家人在一起,跟他们产生一些连接58:39 “共情”受到天生的影响,但幼年的经验、教育背景、社会环境,才是真正对同情心产生决定性的重要元素01:05:10 当我们生活在充斥“共情障碍”环境中,指责一个人没有同情心的做法,是不实用的01:11:53 利他主义是利己主义的一种形式01:17:42 当我们活在一种非常彷徨的、焦躁的情形之下,千万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会给你寄唇膏的人播客中提到的书籍与文章:《贫穷的质感》,王梆著book.douban.com《巴黎伦敦落魄记》,[英] 乔治·奥威尔著book.douban.comZero Degrees of Empathy(零同情心), Simon Baron-Cohenbook.douban.comWhy Preserve the Life of the Other, Judith Butlerwww.youtube.com播客中提到的研究与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又称权力服从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个针对社会心理学非常知名的科学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面对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来源:维基百科)*这个实验出自耶鲁大学,王梆老师有口误,请谅解。斯坦福监狱实验: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权威者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来源:维基百科)【本期音乐】That's life - Frank Sinatra 电影《小丑 Joker》片尾曲【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Aug 23, 2022 • 1h 18min

58. 我们还能勇敢吗:谈毕业及大学生活

我们和大学教师袁长庚、毕业生袜子,探讨了在这个 “最难毕业季”,年轻人为何感到痛苦,老师、学校以及社会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以及面对一种新的常态,我们应该如何渡过大学生活?【本期问题青年】袁长庚 | 大学教师,人类学青年学者袜子 | 大学毕业生【本期主播】Lisa | 问题青年主播【本期介绍】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同比增加了167万,同时,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伴随着教培、房地产包括互联网行业寒冬的来临,今年的高校毕业季被媒体称作名副其实的最难就业季。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考研、考公考编、找工作还是出国留学,每一条出路似乎都比过去要困难。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当我们从宏观的层面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往往感到无力甚至绝望。因此,出于一种自救的心态,我们选择从个体和微观层面出发,在千差万别的具体处境中挖掘新的可能性,去探讨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是不是还有不退守或不放弃的理由,还有不随波逐流的可能。本期【问题青年】我们将聚焦在今年这个“最难就业季”,谈一谈毕业生在今天面临怎样的问题,他们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的,面对一种新的常态,我们如何渡过大学生活,如何做出选择?【收听指北】05:04 “最难就业季”,毕业生的考研考公热情在恢复。10:10 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年轻人对“工作”的期待比过去变高了16:03 当期待与现实不符,年轻人的反思成为一种切肤之痛27:24 没有人生来勇敢,被要求“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觉醒的契机,他们需要更宽松更多元的环境和更丰富的思想资源36:40 年轻人不需要虚伪的吹捧和消费,而是具体和实际的陪伴以及坚定的支持42:23 年轻人缺乏行动力,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对人的想象出现问题49:37 当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过去,面对新的常态和无解的社会问题,成为不一样的严肃又真诚的声音51:49 人类历史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从来都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年轻人永远都要问怎样过自己的一生,怎样展开自己的一生59:52 拒绝随波逐流,需要好奇心还有一点点叛逆,倾听不一样的声音,看见不一样的大人01:06:03 在云南,我发现主动退却的一代已经出现了,大家在寻找新的方式让自己的一生可以度过1:08:41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度过我们的大学生活?【本期音乐】The Cranberries Dreams【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汽水儿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问题青年wonderers」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Aug 15, 2022 • 57min

57. 世界主义的理想,离我们还有多远?| 有点东西 02

我们和政治学者郑非、林垚聊了聊联合国,在趋于保守、封闭的当下,回到人们草创这个国际组织的历史现场,理解它的局限与作出尝试的努力。【本期问题青年】郑非,学术躺平主义者,研究族群政治、比较政治,著有《帝国的技艺》《帝国的失败》林垚,非著名公知,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播客《时差》、《催稿拉黑》主播(个人公号"林三土")【本期主播】郝汉,媒体人,节目策划人【本期介绍】成长于全球化加深、国际合作日益紧密的80、90后,历经了中国加入WTO、奥运会以及世博会等标志性事件,似乎也将越来越稳定和开放的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未来。当时间向前,世界悄然变化。贸易战、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一系列危机事件,戳破了在21世纪头十年的幻觉——在主权国家大获全胜的世界,在现实政治的陡然复杂面前,合作与公赢的人类理想则显得愈加乏力而苍白。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组织——联合国,人们对它的想象,也从“什么都能谈\管”的组织滑向了“啥用都没有”的论坛。在最新出版的《没有魔法宫》一书中,作者马克·马佐尔,通过考察联合国及其前身国际联盟的历史,讲述了一百年前国际主义的政治理想如何付诸实践,又如何掣肘于现实的故事。联合国,这个被认为承载了国际合作理想的国际组织究竟有怎样的历史?它走过的那段曲折而局限的道路又如何能够关照到眼下的世界?而它所蕴含的“国际主义”,究竟作为崇高的道德理想,还只是国际角力中的一种政治修辞?我们如何通过历史之镜,来面对这个趋于保守、封闭的世界?本期节目将围绕帝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这两个关键词,回到联合国以及国联创立时期的历史现场,邀请到政治学者郑非与林垚一起谈谈当“世界”还年轻时的故事。【收听指北】03:08 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从联合国初创到如今这个愈发封闭的世界,走过了充满局限但也有许多尝试的道路07:22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联合国是一个慢慢去魅的过程,一开始觉得它管理全世界,后来发现在现实中它可能什么都做不了。11:41 联合国起源于帝国主义者对国际秩序的妥协与探索,但对于“帝国主义”这四个字,我们长期存在着两大误解。15:46 为什么帝国主义者会想着搞“联合国”?22:12 什么是“自由帝国主义”?它的局限和优势是什么?24:28 当我们在说“自由帝国主义”有合理性的时候,可能需要稍微谨慎一点,因为这个概念里面已经渗透了太多的东西进来,包括那些自命为“自由帝国主义”的人,他们在宣称自己有传播文明、传播教化的使命的时候,实际上是对殖民母国在殖民地建构的那一整套榨取和压迫机制,是睁眼闭眼的。29:21 大英帝国对联合国的创立有何影响?34:38 一个人可以是和平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但同时也是种族主义者,这在19世纪、20世纪的帝国政客身上是常态。甚至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在讲着普世价值的同时透出种族主义倾向。39:52 “国际主义”的实现,需要很好的技术条件,比如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不能够是国际舞台上的威权代表。“国际主义”的设想也不全然就是好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47:49 当世界大战的记忆消退,人们便重新孤立起来;现有国际秩序对主权国家的“过度保护”,也有矫枉过正失之于宽的问题。50:58 一些前殖民地国家的或者说第三世界国家的“失败”,原因并不在自身,而是它们仍在大国的阴影与历史的负债下。在全球化的秩序中,当大国的涟漪波及到更边缘的国家和地区,一定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灾难性的后果。54:23 全球化不是理所当然的,地球村的理想同样不是,而且它们都有其阴暗面,但由于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可能太视之为理所当然,以及过于浪漫化、理想化地去想象与怀念它。【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汽水儿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问题青年wonderers」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Jun 29, 2022 • 1h 12min

56. 从唐山案到广泛的性别暴力,女性的突围与互助

唐山事件后,「性别暴力」一词开始为更多人所知。然而,「性别暴力」真实的广度与严重程度如何?在中国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这20多年里,女性的生存处境有没有改进?推进妇女权益的民间力量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这期「问题青年」我们与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的冯媛老师聊了聊她从事妇女工作多年来的观察与感受。【本期问题青年】冯媛 | 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共同发起人小曾 |「青年志」编辑、女性社群参与者【本期主播】Lisa | 「问题青年」主播【本期介绍】唐山打人事件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关于这个案件究竟是不是一起基于性别暴力的事件,引发了很多论战。有不少女性朋友表示了愤怒,也感受到了在与男性沟通过程中的阻力。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开始认知和反思厌女的结构性压迫,开始摒弃和对抗传统的性别观念。然而,她们的声音常常被当作鼓吹“性别对立”的言论被压制,推动性别观念进步的这些努力,好像进入了原地打转的一个诅咒。那我们今天究竟是不是在原地打转呢?在中国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这20多年里,女性的生存处境有没有改进?在今天如何突围?女性如何保护自己?我们今天想聚焦在性别暴力这一个领域,来谈一谈女性的处境和行动。另外,我们还额外整理了一份女性与性少数社群、公益项目与社会创新组织、关注性别议题的媒体名单。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获取名单。【收听指北】04:40 女性在免于性别暴力上,处境有变好吗?09:29 性别暴力是什么?它又有哪些类型?12:11 “任何数据反映的性别暴力的问题都是冰山一角”14:32 女性从自身经验出发就能体感性别暴力发生的广度25:32 性别暴力不止针对女性,还涉及男性气质的打压32:51 2015 年来,推进女性权益的民间力量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40:35 关注妇女议题的 NGO 组织过去几年有怎样的变化?42:51 反家暴公益机构数量有增加,但仍然不足以满足需求45:35 “提供情感支持非常重要”51:46 面对性别暴力,男性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沟通?58:50 如何教育孩子关注性别暴力?59:56 “我们要教育男孩,你不要做自以为是的事情”61:47 是不是一定要推崇简单的暴力手段去惩治所有施害者?67:28 “唐山事件中的女孩和部分旁观者已经做得很好了”播客中提到的文献:冯媛.《在敏感和脱敏之间前行:中国民间推进妇女人权20年》,2015.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2018反家暴社会组织现状和需求报告》,2018.回声声声声.《十问〈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法律性别平等不止争朝夕》,2022.01.联合国妇女署.《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2018年估计值》,2021.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1995.张踩玲.“这个世界没有天然的文明,只有对惩罚的敬畏”【本期音乐】Beyoncé - Single LadiesAngus & Julia Stone - Horse and Cart【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汽水儿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Jun 23, 2022 • 1h 17min

55. 《万湖会议》背后,第三帝国的混乱与博弈 | 有点东西

我们和国内最早从事纳粹研究的学者郑寅达、历史写作者高林,从电影《万湖会议》出发,探讨第三帝国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和屠犹的步步演进,以及德国价值中的救世情结与国际主义,是如何被纳粹化的?【本期问题青年】郑寅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著有《第三帝国史》。高林,历史写作者,书评人。著有《皇帝圆舞曲:从启蒙到日落的欧洲》,拥有五只猫和一个公号“青年维也纳”,曾获经济观察报年度致敬书评人奖。【本期主播】郝汉,媒体人、节目策划人、利兹大学社会学硕士,曾任职于理想国、《新周刊》。【本期介绍】前段时间,一部德国电影《万湖会议》激起讨论,让纳粹与其治下的德国重回我们的视野。我们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内最早从事纳粹研究的学者郑寅达,与青年历史写作者高林,揭开在这一次冷酷、克制又矛盾重重的会议之中那些为人所忽视的细节,反思第三帝国的崛起与统治。本期节目也是媒体人郝汉在「问题青年」的专栏——“有点东西”的第一期。他将围绕现象与文本,邀请学者介绍、梳理一些“有点东西”的思想同言说,希望它们能够成为青年思考自身-世界、当下-历史的锚点。【收听指北】05:06 我们所熟知的以“第三帝国”为主题的电影大都来自好莱坞,比较强调冲突和戏剧,以达到移情的效果。而德国人自己拍的电影更注重历史的细节。11:03 万湖会议的与会人员其实是第二曾级别的纳粹高层,所以它更加能够充分反映出在第三帝国内部的游戏规则,而第一层的领导人物会体现更为鲜明的个人风格。15:18 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当人们还没有深入进去进行研究的时候,许多西方的学者都觉得纳粹的官僚体系是一团乱麻,根本无法用语言和图表把那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表现出来。27:35 希特勒当初的竞选策略是,不承诺任何具体的纲领,而是等魏玛共和国自己失败,但他并没有一个在掌权后要怎么做的具体图景,因为他清楚,由社会边缘人,失业人士,退伍老兵,地痞无赖,还有一些心怀不满的贵族组成的纳粹党,并没有全面管制国家的能力。33:22 大屠杀是累进式激进,还是蓄谋已久的制度性安排?希特勒在这一过程中,倒底起了怎样具体的影响和作用?44:01 作为历史研究来讲,要非常精确地确定谁在哪一件事情上的责任更大一点,具体又是怎么运作?这对历史细节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但假如潜台词说明希特勒对此没有太大责任,这是说不通的。48:53 与其说大屠杀是累进式激进,不如说是人性被逐渐突破,绝大多数德国人从一开始只是希望把犹太人赶出去,到接受了将他们送进集中营、灭绝营。50:49 纳粹德国的这种官僚主义,像《万湖会议》里体现的,以及让犹太人不断地签字,让人始终感受到秩序感,这里面固然有一种对受害者的欺骗,但也是在掩盖纳粹自己软弱的一面,它要欺骗那些施暴的警察、举报的邻居,告诉他们:我们始终在维持秩序,这都是上面交给你的任务,只是把他们送到指定地点,至于他们后面会遇到什么,这跟你没有关系。55:40 德意志文明中的国际主义与救世情结,如何异化为纳粹主义?01:03:51 19世纪初的德国人一方面在文化上看不起西欧和美国,一方面又有大批德国人攒钱跨过大西洋。01:14:29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人类是怎么发展过来的,照出发展过程里面的经验和教训。但是最怕的是镜子本身变成一面“哈哈镜”。假如我们不把历史搞清楚,只是根据情感上的需求,比如只讲纳粹是恶的,然后把恶放得很大,那么对于人们来讲,也就失去了免疫力。大家会想我们不可能碰到到么恶的事情,那只是前辈们的命运不好罢了。【本期音乐】Khreshchatyk - Dan Bodan坂本龍一 - 朝もやの森~おはようチャトラン【后期制作】unico【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Jun 2, 2022 • 1h 20min

54. 编辑部聊天:失序的、勒紧的、与我们所坚持的

编辑部的朋友们从最近在各地居家的状态聊起,分享了对“触底”和“定格”的感受。我们回顾了过去五个月以来印象深刻的受访者和选题,反思在糟糕的状况下,还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些力量?【本期问题青年】小曾|日啖荔枝三百颗青豆|西瓜能吃一整窝Sharon|芒果连核舔两遍阳少|三点几饮茶先Lisa|看到上面的 title 感到迷茫的「问题青年」主播【本期介绍】编辑部的朋友们已经许久没有见面了。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线上会议成了我们唯一能听到对方声音的机会。大家四散各地,Lisa 看到家附近的铁皮围挡后“润”去了大理,青豆离开北京快要到期的出租屋回家,阳少为了猫猫选择留守,在北京寻找自己能做之事,Sharon 滞留上海,和每天盯着窗外的小猫为伴,小曾很早回了重庆的家,但却依然受到很多疫情带来的纷扰。大家很像广场上见了人扑棱翅膀飞走的鸽子,颇有一种各自逃难的飘零感。太多的事在发生,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两个月的时间都有了绵长的感受,温水煮青蛙式的下沉吞噬着每一点呼吸的空间。作为身处其中的个体,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长久地感受着疯长的焦虑、恐惧、无望以至麻木。我们不知道在触底的世界里,更坏的事会何时到来?生命可以依存在什么之上?我们该怎么活?直到得知公众号“定格”的那个晚上,我们有了一些简单的答案:继续做、继续说呗。当我们打开会议软件的视频,感到安心的是大家的面孔依然熟悉,而只要我们还聚在一起,就能持续地跑起来。这期播客我们从最近的状态聊起,分享了大家对“触底”和“定格”的感受。我们回顾了过去五个月以来印象深刻的受访者和选题,反思在糟糕的状况下,还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些力量?持续在发声的同行,和具体的人对话,都让我们感受到联结。既然从很多地方汲取到了能量,那么我们也希望继续成为这个力量传递链条中的一部分。【收听指北】04:32 Lisa:坐上去大理的火车,女儿问这是旅游,冒险,还是逃跑?06:57 青豆:准备离开北京。疫情地图上的红点好像扫雷游戏,不知道按到哪一下,周围就全部炸开了08:54 阳少:选择留下。离开是不是只是从一个比较小的牢房去到一个更大的?10:21小曾:在家乡重庆。在医院门口把盒饭举过头顶给妈妈送饭14:40Sharon:滞留上海。想做一只什么都不知道的猫17:57聊聊“触底反弹”:“触底”是一种平缓的、延宕的下沉21:33在我们已经知道未来可能不会更好的情况下,该怎么样去生活?该把怎么样的生活作为自己的一种信念?29:55不管是号还是小区的封锁,都会造成你的恐惧,这是一种外部的压力,把错误转移到你自己身上,让你审视自己是不是做错了31:44不是绳子越来越紧,而是绳子快把你勒窒息了37:47《贫穷的质感》:真实地付诸实践,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我拯救39:14《要敢于去相信》:愚蠢的理想主义的力量有一种传递性41:00随机波动和反派影评波米的聊天:记录的价值在于只要被看到就会影响别人。我们需要爬书和存档记录下这种影响的脉络,也可以成为这个脉络中的一份子。50:21小曾分享和公务员受访者的聊天和做选题的过程55:34青豆分享五四围炉的感受:在更加真实、具体、广大的同温层之间互动01:04:17小曾:最重要的支持是作为一个年轻人想要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的好奇心,还带着一点为同龄人正名的小小愤慨01:15:22我们有时候可以自负一点地说,那些我们所带来的变化改变了社会。为了一小部分人,我们可以继续做。*由于录制原因,经处理本期内容在部分地方可能仍存在一些电流声,感谢理解。【本期播客提及的内容】书籍:王梆《贫穷的质感》黄灯《我的二本学生》播客:随机波动:【随机波动091】从戛纳到我们的生活:与波米聊天问题青年:41. 年终策划·成都 | 女性社群是当下时代里难得的同温层(文字稿:女性社群是这个时代里难得的同温层)问题青年:52. 「五四围炉」回声:各种各样的生活,都被容纳在一个春天里(文字稿:各种各样的生活,春天不是那个春天)文章:端:方可成:中国「自媒体」十年——流量生意,一地鸡毛早见hayami:要敢于去相信|hayami's blogThe New Yorker:A Teacher in China Learns the Limits of Free Expression青年志Youthology:转瞬即逝的“女足热”:那些无法用夺冠回答的问题青年志Youthology:考公的未来,逼仄的自由青年志Youthology:小花梅们的命运背后,是现实织成的「恶」之网青年志Youthology:困在大学宿舍里的春天【本期音乐】坂本龍一、Brussels Philharmonic-Bibo No Aozora (From _Babel_)大貫妙子、坂本龍一-四季 (Shiki)【后期制作】嘎嘎【Logo设计】Sam【关于我们】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undefined
Jun 1, 2022 • 2min

一则公告|在动荡中打捞彼此,与青年志重聚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关注了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可能会发现这个公众号定格在了 5 月 18 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将暂别这个公众号。我们无法进入后台,不能再与它对话,它仿佛一枚纪念碑,已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却还忠实地记录着过往。它还在,这是值得庆幸的,过往的文章仍然可以反复查看,也可以转发公众号文章和公众号名片给朋友。当失去的时候,我们分明地感受到自己曾经发出过一个声音,也接收到了回响。我们相信,这样的记录、写作与表达并不依赖于某个账号、渠道、平台,而在于具体的人和笔下通过文字拼凑的真实。我们会持续向这个世界坚定地发问与探寻,它困难而易逝,琐碎却宽阔,而一个人、一个编辑部、一个账号的禁言并不会是结局。我们的公众号转战到了「问题青年Wonderers」,我们将持续接收来自青年的发问,并带着这些问题去探寻,即便没有答案,一个人怎么能压制住自己去“纳闷”的自然天性呢?我们的Newsletter也上线了,期待你的订阅,让我们在动荡的时代与你一同持续连接,持续交流,持续发问下去。下面是一份方便随时找到我们的通讯手册,请收好。【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你可以在微信订阅号搜索我们的新号「问题青年Wonderers」(请输入完整名称,包括“wonderers”,否则将无法搜索到准确的账号)并关注,我们将在该公众号上持续更新我们的文章以及问题青年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更多我们想跟你说的话:我们是青年志,接下来的日子请在这里相见【「青年志Youthology」 Newsletter】编辑部的大家将会轮流值班在Newsletter与大家见面和分享,我们希望能以更具体的人的状态和大家建立连接,分享我们的处境、状态、情绪、反思以及其他推荐的内容。订阅指北:步骤一:请手动输入网址前往: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youthology步骤二:在显示页面的空格中填写常用的完整邮箱地址,点击右下角“Subscribe now”按钮。步骤三:登录邮箱,查看青年志Youthology发送的确认邮件,点击“确认订阅(Confirm subscription now)”。【重要!如果未进行确认步骤,订阅将仍未完成】注意:如果邮箱没有接收到确认函,请先检查是否该邮件被自动分类在“垃圾箱”或被当作 SPAM 阻拦。如果仍找不到确认邮件,可以手动在你的邮箱收件人中将以下邮箱地址同时添加为收件人,再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一次。playground@chinayouthology.comyouthology@getrevue.com步骤四:确认后,请手动在邮箱收件人中把上述两个邮箱同时列为收件人,以保证能在正常收件箱中接收到我们的 Newsletter。如果以上步骤均无法订阅成功,欢迎在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稍后手动添加你的邮箱地址,为你完成订阅。【青年志读者交流群】如果感兴趣与我们实时对话,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编辑部的主编、编辑们和读者朋友们都在群里。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