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101
硅谷101
失败、背叛、不被理解,硅谷精神领袖一直都不是完美的存在;他们是科学家,创造者,行动派,他们有独立的价值观。《硅谷101》是由媒体人泓君发起的深度访谈节目,是一档分享当下最新鲜的技术、知识与思想的科技播客。
公众账号:硅谷101
联系邮箱:podcast@sv101.net
公众账号:硅谷101
联系邮箱:podcast@sv101.net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Mar 22, 2024 • 1h 6min
E144|与徐梧聊聊Vision Pro:十倍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爆发?
为什么空间计算带来了十倍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了XR领域的天使投资人徐梧来讲一讲他的观点,徐梧曾经投资了VR游戏《Contractors》、《Battle talent》等。同时,在过去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徐梧每天都会花3-5个小时在VisionPro这款设备上。今天我们会聊一聊他的使用体验与他对XR的深度思考。
本期节目参与 Tech PodFest 和 Let's visionOS 开发者大会合作的 「XR系列专题」。如果硅谷101的听众对Let‘s Vision OS的大会感兴趣,欢迎给我们留言,我们将送出一张免费门票。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徐梧,XR天使投资人,猫眼电影创始人,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
【你将听到】
00:40 观点:空间计算时代,将是移动互联网十倍的机会
02:05 Vision Pro两次不同体验:从Vision实验室到家庭使用,更好的显示体验
05:39 从垂直设备到通用设备:每天3-5个小时,但是并不知道在Vision Pro上做了什么
07:40 为更大的屏幕付出溢价:大量平面应用空间升级之后的新体验
12:30 VisionOS的空间操作系统,人机交互的三维革命性创新
14:30 更加注重效率还是拟真?苹果对空间的三层定义
16:59 Puzzling Places拼图游戏,为何在Quest放弃使用但在 Vision Pro上拼完了?
18:14 同是VR会议软件的本质区别: Horizon workrooms vs Persona
21:19 民间智慧如何让Vision Pro减重:移除面罩、使用3D打印配件、人体工程学
24:51 手势交互:当使用手势交互之后很难再退回手柄
28:06 核心吐槽:贵、重、没有内容
28:47 空间应用部门正在快速增长,Vision Pro应用一个月从600快速增长到1200个
36:05 恐龙Demo里的开发机会:能够与现实交互的全新的设计范式
38:05 Vision Pro变成大众设备的六大临界点:三维交互、显示、操作系统、MR、重量、算力
44:17 一个大胆的预测:三年后Vision Pro应用大爆发,创业的傻瓜窗口期消失
50:32 谷歌Meta抱团,苹果与其他硅谷大厂的相爱相杀
53:50 创始人的坚持与远见:内心深处有坚持,看明白了就去做
55:55 投资方法论:投资优秀的产品经理,放下ego关注变量
59:58 行业内认知最厉害的人:苹果、Meta、以及John Carmark、Michael Abrash、前十大排行榜开发者
【后期】
AMEI
【BGM】
Polarity - Sum Wave
Chasing Horizons - Victor Lundberg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Mar 18, 2024 • 1h 6min
E143|亲历者讲述:神秘的长寿乌托邦与疯狂的生物极客运动
从古至今,人类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似乎从未停歇。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对于逆转衰老和永生的实践与思考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这样一个神秘而充满着吸引力的话题。
最近,有一群想法和理念非常超前的生物极客们,他们在世界上谋杀率最高的国家洪都拉斯“盘”下了一个岛,并在上面打造了一个“长寿快闪城市“Vitalia,宣称要将“死亡变成一种选择”,共同探究如何实现人类长寿永生的秘密。大量知名生物保健领域的企业家、投资者、学者都慕名前往Vitalia,其中也包括了以“换血疗法”闻名世界的硅谷富豪Bryan Johnson。
此次,我们也邀请到了两位刚从Vitalia活动结束回来的参与者Boyang和Shina,他们不仅在Vitalia上见到了很多神奇有趣的人和项目,甚至博洋还作为第一位亚洲人亲自接受了一种新型基因疗法。
那么,Vitalia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它会坐落在洪都拉斯?在这个世界第一座“长寿快闪城市”中,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关于逆转衰老的技术人类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了,又面临着哪些技术、伦理和哲学争议?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两位亲历者的见闻,一起深入到Vitalia里去一探究竟。
本期内容不构成任何营养与医疗建议,嘉宾提到的诸多做法也缺乏实验数据,请大家不要盲目效仿。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Boyang,Project Twelve 的创始人,首位接受MiniCircle基因疗法亚洲人
Shina, 艺术爱好者、设计师,清华区块链协会和College DAO核心成员
【你将听到】
【神秘城市】
03:36 Vitalia:一个以长寿和生物科技为主题的Pop-up City,信条是“让死亡变得有选择”
04:56 洪都拉斯划定了一块名为Prospera的特区,拥有更灵活的监管和更创新的法律
【转基因人、克隆人与生物极客】
06:07 转基因人:接受Follistatin创新基因疗法的亚洲人,给身体进行“升级”
10:22 Follistatin基因疗法:用Plasmid把新的基因加到人的身体里
11:32 美国监管体系遇阻,Minicircle的双国运营方式
13:54 基因疗法带火医疗旅游,目前大约有300个人到洪都拉斯接受该疗法
14:53 Plasmid技术的争议:伦理性争议占60-70%,安全性争议占30-40%
16:58 通过控制基因让“克隆”的老鼠其它方面正常生长,但大脑不发育
17:56 克隆人的作用是让人在受了严重伤害或者衰老之后,把大脑移植到年轻的身体里
22:20 一些Biohacker(生物极客)会在自己身体里做各种实验,比如将磁铁缝入手内
24:13 延缓衰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身体指标严格监控,其中血糖和饮食结构最为重要
28:35 不同的饮食路径:一些人主张餐食要以素食为主,一些人只吃肉
【抗衰届网红Bryan Johnson】
32:40 Bryan Johnson用换血疗法和严格饮食让自己延缓衰老,但极端做法受到争议
35:38 有信仰、偏执的创业者才能生存
36:18 一场人工制造出来的帅:Bryan Johnson像下一代人类,陶瓷娃娃一般的肌肉
39:21 Bryan Johnson的宗旨是把抗衰运动作为一种信仰,从富人阶级开始再逐渐普及化
【投资项目】
41:52 替换身体、重新生长大脑、基因生发,疯狂的抗衰项目并不容易融资
45:28 FDA固有运行机制反而让医药领域创新昂贵、官僚、缓慢?
47:26 那些来到Vitalia的学术圈名人
【关于永生的哲学思考】
50:35 长寿研究的哲学思考:治愈疾病、减少医疗支出、推动生产力、提高文明发展上限等
53:38 长寿技术目前面对跟AGI类似的争议,安全、伦理层面并没有得到充分验证
56:55 当人真的获得了永生的权利、死亡变成一项选择的时候,价值的定义将变得困难
60:50 Vitalia像一个三层金字塔:底层是社区,中层是研讨会,上层是孵化器
63:19 众多硅谷大佬参与的MiniCircle投资与学术圈质疑
【相关信息拓展】
Bryan Johnson:现年45周岁,是美国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写作者。他是Kernel(一家可以监测和记录大脑活动的公司)和OS Fund(一家投资于早期科学和技术公司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他在2021年10月13日宣布了个性化的长寿蓝图(Blue Print)计划,形成了一套衣食住行搭配指标监测的成体系方法论,旨在最大限度地扭转每个器官的生物年龄。
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有广泛组织分布的抑制素相关肽,为单链糖蛋白,具有与抑制素相似的抑制垂体分泌促滤泡激素的功能。能够减少炎症、增加肌肉质量和提高骨密度
Mini circle公司:成立于2019年,Minicircle 开发了一个人类基因增强商业化平台,旨在促进生命延长能力。Mini circle公司纪录片《Gene Therapy Trial Medical Tourism in Honduras's Semi Autonomous Zone》
《Network State》(《网络国家》):Coinbase的前CTO Balaji Srinivasan所著,中文版
Vitalia的两位创始人:
Laurance Iron:Vitadao 的核心成员。Vitadao 专门在去中心化的生态中投关于生命科学和长生永生一类的医学项目
Niklas ANzinger:Infinita 基金创始人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关于Minicircle的报道
【后期】
Amei
【BGM】
BGM:Devils On The Doorstep 1 - Fredrik Ekstrom
Sumerian Paradise - Dew Of Light
【Shownotes】
Daisy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4 snips
Mar 8, 2024 • 37min
E142|投资人视角下的脑机接口与不可忽视的xAI
在不久前的一期节目中,我们从技术的角度解读了脑机接口的最新进展,聊了聊Nurualink的首次人脑芯片植入以及能够帮助盲人恢复光明的视网膜脑机接口技术。本期节目,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用更加商业化的眼光来审视脑机接口的技术应用现状与行业投资前景。
脑机接口的技术研究由来已久,但关于脑机接口的商业化探索从最近10年来才开始逐渐火热起来。市场在早期经历了“非侵入式”还是“侵入式”的路线之争后,最近几年开始逐步向侵入式统一,并出现了类似于Neuralink这样的头部公司。那么,在Neuralink之前,还有哪些公司做过脑机接口的商业化探索?Nerualink的核心优势在哪里?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此次,我们邀请到了硅谷知名投资人、Fusion Fund的创始合伙人张璐,来揭秘其对脑机接口的早期投资经历和战略洞察。
如果你想和硅谷的AI顶尖专家们有更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欢迎参加5月29-31号在旧金山举行的GenAI Summit SF大会。OpenAI旗下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团队核心成员,马斯克的xAI团队创始成员、还有包括OpenAI、Mistral AI、微软、英伟达、谷歌DeepMind、Meta AI、Perplexity、Character.ai的核心成员和研究科学家,也将现场分享他们的前沿发现和见解。
可以访问genaisummit.ai ,或者在这里点击购票。我们也会硅谷101的听友们准备了一些小福利:使用优惠码SV10150购买大会三日门票,可以享受50美元购票优惠;单日门票也可使用优惠码 SV10120购票,享受20美元购票优惠。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张璐,Fusion Fund 创始主管合伙人
【你将听到】
00:03 GenAI大会报名链接
01:29 正片
【脑机接口的商业路线变迁】
02:28 2015年左右开始布局投资脑机接口领域,投资纳米医疗机器人公司Paradromics
03:29 早期脑机接口的路线之争:从非侵入式到侵入式
04:25 非侵入式的信号收集能力有限、持续性不强,路线18-19年向侵入式统一
06:30 Paradromics的早期猪实验数据要比Neuralink更好,马斯克曾经尝试收购该公司
【脑机接口的细分领域】
07:20 脑机接口材料:纳米纤维起家
09:58 验证设备封装的安全性,临床实验长达10-20年时间
12:47 投资与应用周期长,激进做法可能会拖垮行业
14:45 脑机接口的核心环节:CMOS信号翻译、芯片、信息接收处理系统
【Neuralink的优势与技术创新】
18:07 Neuralink的核心优势是有充足的资金,能够支持招募优秀人才和进行不同路线尝试
20:15 Paradromics聚焦在医疗叙事,但Neuralink有更多应用测试
【脑机接口与AI】
24:40 脑部数据的收集对于研究大脑运作和训练人工智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26:14 人类潜意识的运算能力是意识的几十万倍,但人类对于这部分的认知还很浅
27:50 人脑是效能最高、能耗最低的超级计算机器,医疗和AI的投资息息相关
30:30 当Twitter、特斯拉、Nerualink都成为xAI的数据,200亿美元的估值值不值?
33:42 脑机接口对产业带来的影响比想象的更大,但大规模落地应用仍然需要较长时间
34:55 招聘进展更新
【名词解释】
Paradromics公司
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美国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商,公司正在开发的脑机接口技术,旨在让失明、失聪、失语以及瘫痪等全球近6亿严重连通性障碍患者与外界重新建立连接。
CMOS芯片
是一种低功耗、低噪声的集成电路技术,常见于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等电子设备中。CMOS芯片具有功耗低、噪声小、稳定性好等优点,由于CMOS功耗非常低,因此可以轻松实现便携移动的设计。
【后期】
Amei
【BGM】
Seashore - Adriel Fair
Anticipating a New Day - Stationary Sign
Oleka - Franz Gordon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35 snips
Feb 24, 2024 • 1h 14min
E141|我们用了10款AI工具,最后又回到了版权库
在我们录制的当天,恰逢OpenAI发布其视频生成产品Sora。本期节目,我们将结合硅谷101播客与视频的日常工作流,来聊一聊那些在我们工作中会用到的各类AI工具,为何Sora会让人觉得惊艳?
我们试用了Runway、PikaLabs、Gemini、Midjourney、Adobe Premiere、Eleven Labs、OpenVoice、Music FX、ChatGPT、Claude.ai等至少十款产品,但最后的核心结论是,相比于现阶段的生成式AI产品,我们更愿意用版权库素材。具体发生了什么,来听一听我们的讨论吧。
当然,本期节目也只是我们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如果大家还有哪些好玩的工具或者用法,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留言。
《硅谷101》正在招聘播客监制、视频创意策划总监、视频后期以及运营,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来给我们投放简历,详细情况请在硅谷101公众号上查看。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陈茜,硅谷101联合创始人,视频主理人
Jacob,硅谷101视频后期
Junwu Zhang,硅谷101研究员
【你将听到】
视频生成
03:06 比较Sora、Pika Labs、Runway的视频生成效果:时间越长一致性越差
08:14 Sora解析:东京街头背景保持高度一致有多难?
09:51 硅谷101视频的三类素材:历史素材、图表、动画,AI都很难生成
12:40 仅用语言描述生成视频很难,输入也需要多模态
16:44 AI是创作者还是剪辑师的工具?很难被打败的顶级作品
23:09 算法瓶颈:天马行空式生成反而落入俗套?
平面设计
24:39 为什么说Midjourney还没有颠覆素材库?
26:17 附产品:让人惊艳的AI扩图
声音克隆
30:32 比真人替换效果更好的11Labs:音频替换与复原罗斯福总统的声音
35:06 OpenVoice精准还原普通话音调
37:39 真实录音被当作配音:AI克隆声音界限越来越难区分
AI作曲
39:02 谷歌Music FX作曲 PK 素材库音乐,三曲Demo你更喜欢谁?
45:05 创作者的最大痛点:当音乐长度可以自动调整适配片头
50:17 当小工具遇到大公司:软件学习门槛高,更倾向于做大公司的小插件
内容生成
55:05 ChatGPT如何帮助我们快速查资料:在一本400页的小说中找到代糖的初代焦虑
57:13 溯源ChatGPT的知识性硬伤——令人哭笑不得的关联
59:50 我们的内容制作步骤拆解:ChatGPT并不是一个好的提纲撰写者
68:54 写Shownotes的三个要点,GPT只进化到了第一层
【后期】
Amei
【BGM】
Sushi Master - Sight of Wonders
On a Boat to China - Sight of Wonders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9 snips
Feb 14, 2024 • 55min
E140|让盲人重现光明?聊聊Neuralink和视网膜脑机接口
美国时间1月29日,马斯克在Twitter上宣布Neuralink进行了第一位人体患者的植入手术,目前恢复状况良好。事实上,脑机接口并不算是一个新技术,本期嘉宾的导师Krishna Shenoy也曾帮助一位69岁高位截瘫的患者进行过脑机接口的手术,马斯克的Neuralink有哪些技术进步?
本期嘉宾Pumiao自己也研究视网膜脑机接口的系统设计,目前的视网膜脑机接口研究到哪一步了,让盲人重现光明距离真正应用还有多远?
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非常少,但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让我们正在慢慢揭开诸多大脑相关的谜团。本期节目也是我自己学习脑机接口技术的入门,之后我们会上线更多跟脑机接口投资以及创业方向的解读。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Pumiao Yan,斯坦福电子专业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是脑机接口系统设计,合作导师曾为Krishna Shenoy
【你将听到】
02:14 Neuralink与犹他阵列技术的进化:能够跟更多神经细胞交互、封装安全性提升
06:15 脑机接口的三种形式:侵入式、半侵入式与非侵入式
07:38 Neuralink的设备升级:更小更精确,适合批量操作的手术机器人
10:49 人体实验里程碑:看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
11:21 介入式的Synchron:网状电极比Neuralink更少
12:20 不同电极的技术,离神经细胞的距离差别大
14:15 现在大部分脑机接口都是通过控制运动中枢实现的
16:05 读取意念很遥远,不是一个大脑功能区
【视网膜脑机接口】
16:52 人工视觉:视网膜离体48小时内还可以存活,对视网膜了解更精确
18:49 视网膜研究:不是单曲,是指挥交响乐团
20:05 马斯克Neuralink的三个目标:打字、恢复运动能力、重现光明
21:20 Neuralink视觉组全体离职:医疗公司与创业模式巨大不同
24:17 封装技术最关键: 3-4家视网膜创业公司因为封装问题倒闭
25:59 电能是脑机接口长久使用的瓶颈
27:10 Neuralink虐待猴子?关于脑机接口的安全风险
【斯坦福脑机接口】
31:25 Krishna Shenoy早年参与脑机接口时,研究方向很难归类
33:25 斯坦福研究脑机接口:视网膜的研究、语言中枢的研究、电极材料、芯片设计、人工视觉
40:07 “我们要是真的知道神经学的原理,这本书就不会这么厚了”
42:53 从发觉大脑系统到治病,需要一个个疾病去攻克
46:00 关键技术突破:如何设计系统能够采集上千万个数据
49:32 脑机接口是否适合创业——生物医疗器械与硅谷传统创业不同
【后期】
Amei
【BGM】
Fast Forward, Pause - Rebecca Mardal
Cold and Blue - Roy Edwin Williams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Feb 3, 2024 • 1h 5min
E139|对话《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GenAI改变的影视特效业
对技术的探索,影视特效行业一直走在最前列。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国著名的视觉导演、影视制片人,也是《三体》的视觉导演陆贝珂来详细拆解《三体》的特效是如何做成的,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影视特效行业中的作用。
正在生成式AI大范围提升行业效率的同时,苹果Vision Pro这种具有空间计算的3D硬件产品,也让特效行业重新经历一轮新的媒介的转化。传统二维拍摄的影像采集方式,正在被纯3D的影像方案替代。
【主播】
陈茜,硅谷101联合创始人,视频主理人
【嘉宾】
陆贝珂,中国著名的视觉导演、影视制片人;《三体》的视觉导演
【你将听到】
三体古筝行动
01:37 导演编剧转向视觉导演的成长之路
04:13 三体“古筝行动”的特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07:50 还原巴拿马运河学问大
13:50 光的渲染会消耗大量算力,渲染前全靠导演经验
16:14 特效预算不及Netflix十分之一,如何平衡预算与口碑
AI改变的影视特效
17:38 UE Unreal引擎做特效:从十个人缩减到两三个人
21:21 生成式AI影响特效行业:概念设计、合成与动力学特效
23:50 AI逻辑差,适合预告片与空镜头
27:13 AI能做天上的云,却做不了阴影与人手
32:00 视觉工作室使用Stable Diffusion的详细步骤
35:04 看好世界模型的开发,但AI缺乏实际的自我边界
特效技术的进化
38:30 中国特效受限于资金而非技术,资金也会带来艺术创作经验上的不足
41:20 中国图形图像学并不弱,但好莱坞打造的行业标准是有传承的
42:05 《捉妖记》:艺术创作让技术显露出来
43:51 毛发算力要求大,大量空气动力学的运用
47:09 美国CG特效进化:从《大都会》《金刚》《深渊》到《终结者2》
54:14 《阿凡达》:真人影视与动画边界模糊的里程碑
59:40 省钱秘诀:后期制作时间取决于资金与算力
61:35 Vision Pro:影视行业转向纯数字化制作,二维画面正在被3D制作取代
【后期】
Amei
【BGM】
Melting Glass - Eden Avery
Among the Clouds - Helmut Schenker
Supine - Peter Sandberg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34 snips
Jan 26, 2024 • 50min
E138|如何用大模型提升学习效率?来自1100小时的深度使用体验
转眼已经2024年了,这轮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浪潮已经开始了16个月了。我们从各个角度聊过大模型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变化,但是缺了一个视角:普通人是如何使用大模型的,尤其是学生。大概是一年以前的这个时候,在线课程供应商Study.com向1000名18岁以上的学生发起了一项调查,超过89%的学生使用ChatGPT来完成家庭作业,48%的学生用ChatGPT完成小测验,53%的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22%的学生用ChatGPT生成论文大纲。
我就在好奇,大模型是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来学习的。但要找到真正把大模型用的好的学生嘉宾并不容易。直到同事给我推荐了本期嘉宾Siqi,他是从ChatGPT发布就开始使用,知道OpenAI和这些大模型公司的每一次宕机,准确来说他不算学生,但是抱着学生的心态在想学习,马上也要在大公司内部转到大模型的组,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ChatGPT的高阶玩家的。
这期节目我们录制于2023年11月,恰逢OpenAI开发者大会之后。跟他聊完的这两个月里,我种草了很多功能也解锁了很多新用法,有机会我再来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如何在播客和视频产品中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我们做内容,欢迎持续关注我们。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左斯琦,大模型深度使用者
【你将听到】
01:50 学习和使用ChatGPT的五个步骤
05:07 用Rag与API学习哲学:一次下载几百篇文献的问答学习法
10:44 大模型辅助下的数学学习:从被动接受者到老师视角挑错
17:22 ChatGPT证明题正确率是30%,沟通超过5-6轮就会忘掉之前的问题
19:00 挑战一排代码也不写,10个小时做一款小游戏
23:39 Siqi版的Character.ai :十几个小时打造尼采或者黑格尔人格
25:52 ChatGPT与Claude.ai、Bard的区别
29:00 把流程化的事情扔给GPTs
33:17 OpenAI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不是提升它的准确性
33:40 最感兴趣的方向:自我提升的AI Agent
37:42 当GenAI遇上思维导图:无法既宏观又细节
40:06 智商测试只与做智商测试的能力有关,与智商无关
41:52 大模型能解决什么问题比是不是有意识更有意义
44:00 哲学的本质就是Clarify Question
45:54 当奖励系统失效,如何跳脱出成年人的职场阶梯
47:08 聊聊哲学、数学与计算机的共同点与艺术美感
【相关信息】
播客中提到使用大模型学习的五个步骤:
ChatGPT做总结,全局理解,记在spreadsheet上
Audible/speechify听
spreadsheet复习,费曼法自问
用chatgpt提问题,做比较,扩展延伸到相关的问题和领域
用RAG + GPT API做research
播客中提到的小游戏画面
*与黑格尔和尼采的对话截图 *
【后期】
AMEI
【BGM】
Simple Pleasantries - Arthur Benson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Google Podcast|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5 snips
Jan 18, 2024 • 1h 38min
E137|逐帧分析AI Pin,AI硬件挑战苹果的风口来了
在硬件创业领域,已经太久没有小公司挑战苹果了。但最近,苹果的两位设计师 Imran Chaudhri和 Bethany Bongiorno创建的AI硬件公司Humane火了,更多人看到了AI时代智能硬件的创业机会。
2023年11月,Humane发布了一款售价699美元的智能硬件产品AI Pin,这个智能硬件只有手机的一半大小,完全基于语音与手掌投屏来交互。Humane之所以知名,因为它从2019年创建以来,已经接受了超过2.3亿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OpenAI的CEO Sam Altman。另一方面,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AI时代的交互方式是什么,这里面是不是蕴藏着一个苹果级的创业机会,也是非常值得讨论的。
这期播客录制于2023年12月8号,是在Huame的宣传视频发出不久之后,由于它的产品3月份才开始发货,所以这期播客录制时,我们并没有测试到产品。但这集的录制,我们会从技术的角度,来逐帧分析Humane的发布视频,看看AI Pin的交互是如何实现的。当这期节目发出来的时候,我刚刚从CES回来,此时,AI智能硬件创业的赛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卫骁Shaun,RealChar创始人,AI Agent创业者
杨俊睿Jackie,Skywalk创始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AR/VR及人机交互研究者
刘冰雁,Kargo软件负责人
【你将听到】
01:30 Humane爆火的三点原因
05:39 AI PIN的第一印象:语音场景受限、交互方式有待商榷
供电与芯片
12:29 磁吸式供电方式:能效损耗高,但可持续换电池
争论语音模式
16:41 Google Assistant的教训——语音交互找APP难
18:11 可发现性难题与AI Agent调用难题:发现内容vs发现功能
25:41 如何用语音处理复杂问题
重新定义人机交互
29:15 手掌投屏与手势交互模式:是15年前人机交互研究比较多的方式
32:06 VR手柄三维绘画的无可替代性
AI硬件能否替代手机
38:31 过渡性产品的基础信息哪里来?
43:44 当用户交出所有密码换取便利
同声传译与声音黑科技
46:27 争论:手机为何不能做一个更好的同声传译器
49:35 摆脱耳机,Sound bubble黑科技的实现原理
51:55 超声波扬声器与间谍技术
55:21 智能音箱的相位技术与Meta Ray-ban眼镜的骨传导科技
加入摄像头的设计思维
61:19 同样健康检测,需不需要用户主动输入学问大
63:07 Google Glass一度引发社会抵制思潮,一个类眼镜智能硬件的设计思路
当小公司挑战巨头
66:19 结论:设计高分、每一个Demo都可实现,但交互方式别扭
69:35 太久没有小公司挑战苹果,不同意它的实现方式,但是在帮AI硬件探一条路
73:40 Google Assistant的探索之路:始于语音技术提升,困于语音技术受限
如果Google、苹果、Meta入场
77:58 Google没有产品基因,是一家技术公司
80:10 苹果不收集用户数据反而成为劣势?
80:46 Meta的机会:开源模型+硬件产品综合发力
成本、模型与隐私难题
82:49 24美元背后的成本分析——运营商、大模型如何分
84:26 当大公司开始发力,小公司还有18个月的试错机会
88:33 另一款网红产品Rewind如何解决人声录制与隐私问题
91:24 很多人担心AI毁灭世界,但隐私比安全更现实更急迫
93:57 文字语料已经训练完了,视频语料还没有开始用
95:41 大模型的另一条路:Transformer是否已经到尽头了?
【相关资料】
Humane AI Pin宣传视频:This is the Humane Ai Pin Youtube|B站
【后期】
AMEI
【BGM】
Lazy Art - Martin Landstrom
Melting Glass - Eden Avery
Catching Up Her Story - Magnus Ludvigsson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Google Podcast|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Jan 5, 2024 • 55min
E136|短剧出海:"霸道总裁爱上我"如何风靡全球?
2023年, “短剧出海“爆火。来自中国的网文和短剧公司们,把国内大受欢迎的短剧概念成功带到了海外。其中网文平台中文在线旗下的真人短剧 App ReelShort ,在美国 APP store 排行榜上一路蹿升,吸金千万,甚至被称为下一个 TikTok。中国最大的短剧平台之一九州,也很早就把目光瞄准了海外短剧市场,先后推出了两个短剧平台。不到一年,中国有几十部短网剧成功“出海”,在多个国家人气飙升。
霸道总裁、狼人、吸血鬼.....这些欧美市场的热门题材,加上不到两分钟的单集长度,加上为手机而生的竖屏内容,再加上剧情的不断反转,这样的短剧,为什么在欧美市场也能大行其道?和传统影视剧相比,短剧的制作和宣传有什么秘密?我们邀请到了九州文化海外负责人刘金龙,熙丽泉鸣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Winnie 唐琥珀,大观资本北美合伙人/出海同学会主理人徐瑞呈 Richard Xu,一起聊一聊。
【主播】
陈茜,硅谷101联合创始人,《硅谷101》视频主理人
【嘉宾】
徐瑞呈 Richard Xu,大观资本北美合伙人/出海同学会主理人
刘金龙,九州文化海外负责人
唐琥珀 Winnie,熙丽泉鸣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你将听到】
为什么这个节点,短剧出海爆了
02:53 短剧出海,其实是已经被验证过的网文出海的延续
10:49 只拍冲突高潮,根据反馈实时调整,短剧充分迎合市场的需求、抓住了观众的心
12:45 经济基础决定娱乐需求:东南亚还在流行《一起来看流星雨》
14:11 用户爱上的不是霸总,而是女编剧的灵魂
出海短剧:谁在看、怎么拍?
15:43三种不同的分发模式:
中国短剧翻译和配音:推广到每一个人口过亿市场
海外创作、海外拍摄:主流市场更受欢迎
中国拍摄、欧美演员:成本优势
20:06 戏剧化的剧情,吸引观众“重金”看完,一部剧比奈飞月费还贵
22:30 半个月能拍完一部短剧,但源头剧本花最多时间
25:30 好演员完胜“花瓶”,人才库也就几百个
28:53 海外拍摄会成为趋势:成本虽高,但是转化也高
打造爆款,投流成新“神器”
29:51 短剧没有明星和流量加持,内容和剧本反而更重要,投流占比20%
31:37 短剧在海外的票房大于 100 万美金,就爆了,爆率能达1/5
33:58 短视频平台有新的投流推广方式:碎片推广
激烈竞争下短剧的未来
36:31 好莱坞擅长内容,但短剧更偏中国创业者擅长的流量模式
38:01竞争激烈,短剧公司的优势和护城河还是在于生态
40:50 行业开卷:从演员到内容到制作,都开始精细化
46:18 短剧行业,会诞生下一个“TikTok”
50:04 生成式AI的应用:不止是配音、换脸、剧本,还有反向创作
51:45喜欢的剧大推荐
【后期】
Amei
【BGM】
Cold and Blue - Roy Edwin Williams
Lazy Art - Martin Landstrom
Norman - Boone River
【Shownotes】
Vicky
【监制】
泓君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Google Podcast|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Dec 27, 2023 • 60min
E135|大模型带火的下一个风口:向量数据库
过去十年,产生了类似于Snowflake这样的基于云原生业务的SaaS巨头;在AI时代,向量数据库领域会不会诞生AI时代的“Snowflake”,一个新的历史性机会正在产生。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亚马逊云科技与向量数据库Zilliz来聊一聊AI Native的企业级应用。Zilliz成立于2017年,主要研发AI场景的向量数据库,在2019年开源了全球首个向量数据库产品Milvus,并且把这个产品捐赠给Linux基金会,在GitHub上获得了2.5万颗星,拥有超过5000家企业客户,目前累计融资超过1.13亿美元。
本期节目是亚马逊云科技赞助播出的出海特辑的第三期,我们会联合出海企业的案例,探讨不同行业的出海策略与方法论。在这段访谈里,我们将分析大模型时代,为什么向量数据库尤其重要,到底什么是AI时代AI native的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出海特辑的案例之一,Zilliz也会分享他们出海遇到的挑战,以及开源社区与商业化的平衡。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栾小凡,Zilliz技术合伙人,Linux Foundation AI & Data 基金会技术咨询委员成员
吴万涛,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
【你将听到】
02:19 向量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基于关键词去匹配vs上下文与语义相似度的匹配
05:53 大模型时代,向量数据库为什么这么重要?
07:47 非结构化数据占人类数据80%,从巨头没有盯上的领域启动
10:26 向量数据库的挑战与护城河:好的模型与算法、性能与推理成本
12:34应用场景:电商提高长尾搜索; 企业私有数据提升精度
16:41 衡量向量准确度:99%的召回率
19:00 OpenAI并不是最好的Embeding模型,开发者需要自己去试
20:34 Zilliz的商业模式:从开源到基于云的商业化
23:28 当巨头跟创业公司竞争: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27:00 行业过于早期,云巨头入场正在帮助行业成长
28:57 未来应用:适合电商、医疗、法律等数据密集型应用
29:50 AI时代的安全隐私:合规、产品、应用三个层面
33:26 安全问题打脸:向量数据经过精心设计后,可能会还原用户信息
37:38 移位更加保护隐私,但却让准确性更难
出海挑战
37:35 Zilliz全球业务分布:美国营收占整体收入70%以上
38:47 SaaS产业布局的全球化考量:受美国头部用户影响大
40:16 中美SAAS产品的使用态度区别
45:00 美国市场策略:HackerNews与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
开源社区
49:16 公司主导的开源项目,开源协议有可能被修改
51:17 公司主导与基金会主导,开源项目两种方式的思考
54:38 开源与商业化的代码考量:三层结构的差异化竞争
57:25 当公司发展方向与社区发生分歧,如何解决?
【相关单集】
E133|开源打法的秘诀与AI重塑的数据库行业
E130|聊聊智能硬件出海的全球版图:大模型、 新爆款与合规陷阱
【后期】
加菲
【BGM】
Cold and Blue - Roy Edwin Williams
Lazy Art - Martin Landstrom
Norman - Boone River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Google Podcast|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