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点聊 LateTalk
《晚点聊 LateTalk》是《晚点 LatePost》出品的播客节目
由曼祺和汉洋主持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Latest episodes

Jul 27, 2023 • 1h 10min
40: 通用机器人,AI 的下一个浪潮?
通用人工智能(AGI)更近了,通用机器人还会远吗?
近半年来,对 AI 从比特世界照进物理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特斯拉、OpenAI、英伟达、微软、字节跳动和腾讯都在通过自研或投资,更多探索“一个人能干多种活”的通用机器人趋势。马斯克甚至说,他相信未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是「100 亿」台。
AI 确实正在重塑机器人的进化。不过机器人是个涉及算法、数据、运动控制、机械部件、能源的综合系统,AI 和大模型并不能“阳光普照”。
AI 到底能如何帮我们更接近“终结者”式的通用机器人畅想?本期我们邀请了梅卡曼德创始人兼 CEO 邵天兰来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邵天兰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2016 年底回国创立梅卡曼德。梅卡曼德通过人工智能和 3D 视觉能力,让机器人能处理更多灵活任务。
AI 会如何改造机器人,机器人又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与世界,这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通用机器人近半年热度骤升:
类比计算机普及过程:具备通用能力是机器人普及的条件,而不是反之。
热潮的直接刺激:马斯克的投入与大模型进展。
一些学习范式重被拾起,比如「演示学习」(learning by demonstration)。
今天的机器人实际如何工作,能做什么:
完成一个简单动作,机器人调动了感知、决策和规划等种种能力。
机器人完成任务仍需大量基于规则的编程,深度学习只占小比例。
工厂主为何买了机器人也不用?重新编程适应新 SKU 要两天,两天订单早生产完了!
今天的 AI 能打败围棋高手,但无法取代富士康流水线工人。
大模型能改变的,和改变有限的:
大模型能给机器人常识,让机器人的“大脑”更发达。
但机器人机械部分的进化速率远慢于“大脑”,四肢还很笨拙。
更通用的 AI 本身会加速机械工程的进化:在虚拟世界中缩短工程设计、迭代与试错周期。
AI 来做工业设计,可能会和人有完全不同的方法。
机械部分的大进化,需要等待底层技术突破和新范式出现。
人与机器与世界的交互未来:
通用机器人的最佳形态是人形,因为世界为人打造。
人和机器互相训练,ChatGPT 让人更会沟通。
大量工作被机器取代,更多新工作产生,历史总是如此。
不相信谁能垄断通用机器人技术,开源力量会与之竞争。
未来三年,要是真的能看到通用机器人的雏形就太好了!
相关链接:
《为什么 AI 发展到今天,围棋能下过李世石、柯洁,仍不能完成帮人类洗衣物、做饭这种简单的事?》(邵天兰的知乎回答)
《机器人“应聘”流水线,比下围棋难多了》
《晚点独家 | 字节要造机器人》
《“如果大模型是答案,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登场人物:
邵天兰:梅卡曼德创始人兼 CEO @Mech-Mind
王汉洋:我们中唯一拥有机器狗的人 tw@Hanyangwang
程曼祺:“猫比今天的机器人聪明多了” @momochoqo
剪辑:甜食
封面: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特斯拉人性机器人 Optimus 被围观。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晚点 LatePost,ID:postlate

Jul 10, 2023 • 1h 3min
39: 从美团收购光年之外,聊聊科技公司收并购的操作与故事
6 月底,美团发公告宣布收购大模型创业公司光年之外的全部权益,市场对此有不少解读和讨论,业务的、商业的、创业情谊的……
我们想以这起交易为一个契机,聊一聊收并购交易到底怎么操作,以及中国科技公司的收并购市场现状与发展。
本期的嘉宾是蓝桥资本创始人王超和合伙人邹绍韬。成立两年来,蓝桥完成了 30 起融资、并购等交易。过往并购交易案例包括京东工业品收购工品汇并完成分拆融资、印象笔记分拆中国区业务、百度集团收购私有云企业云途腾科技、360 集团收购东巽科技、奇点云收购 GrowingIO等。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美团收购光年之外
·这起交易的性质;美团实际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收购代价中,美团承担的 3.6 亿元人民币债务为可转债,实际是境内人民币投资投入 VIE 架构公司的投资款。
·王慧文自己投资光年之外的 5000 万美元并不在此次退回给投资机构的款项里。
·美团要把收购价值发挥到最大,关键是接下来能不能留住团队。从公开信息看,光年之外团队的期权价值在此次交易中并未体现。
-科技公司收并购的一般流程和各方策略
·与融资相比,收并购买方有限,信息保密严格,竞争没那么充分,容错率更低。
·收并购不是两家公司的老大拍板就能决定。一位创始人因为在一场谈判中对买方某中层不太客气,引起了一些麻烦。
·一些创始人到最后一刻才发现,原来卖了公司,自己和团队拿不了多少钱,他们对退出条款理解有偏差,或疏忽了了税务筹划。
·投资人也有弱势一面,写好的退出条款,常常不能真正执行。
·各方利益有冲突的交易,最后怎么达成?“面对现实,一起妥协。”
-科技公司收并购市场现状与发展
·现金枯竭,融资衰减,现金收并购减少,战略收并购增多。
·科创板提高上市门槛,两家体量相似的公司合并后一起冲刺上市成为选项。
·合并首先要解决: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过去中国创始人对上市有执念。“上市董事长等于副处”?
·一个美国市场的例子:AppDynamics 在敲钟前一天接受思科 37 亿美元收购邀约。
·中国科技公司收并购市场还在早期阶段,因为一级市场还没有经历过绝对低谷。现在事情有了变化。
相关链接:
风投行业无处安放的 5800 亿美元(2023.07)
本期播客文字整理版(发布于《晚点 LatePost》
晚点独家丨AI 创业潮新公司不断、光年之外估值 10 亿美元寻求融资
登场人物:
程曼祺,晚点科技报道负责人。微信ID:momochoqo
王超,蓝桥资本创始人。微信ID:pku_charles
邹绍韬,蓝桥资本合伙人。微信ID:zoushaotao
剪辑:甜食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晚点 LatePost,ID:postlate

Jun 14, 2023 • 1h 33min
38: 内斗?投资人逼宫?创业 5 年后公司估值超过 20 亿元,他为什么辞任 CEO?
一位 95 年出生的创业者,创业三年就将一家服饰公司销售额做到了 7 亿元,先后拿到 5 亿元融资,为什么突然宣布辞职?这一期我们请到了无性别服饰品牌 bosie 创始人刘光耀,在辞任 CEO 的公开信中,他承认自己是不够称职的 CEO,将「把 CEO 让给更合适的人」,自己则投身公司内部的内容创业项目。
2018 年创立 bosie,是刘光耀正式工作过也是唯一一家工作过的公司,他创业前没有服饰行业经验,也没有大公司工作经验。成立第二年,不甘心只做淘品牌的 bosie 开出了第一家线下店,最大的店面积有 2000 平米。一年完成从 0 到 1.4 亿,创业第三年就做到了 7 亿元的销售额;转折点在 2020 年到来,疫情让大多数店面入不敷出,每个月都在亏损,刘光耀算了算账,到了 2022 年如果不再改变,公司最多只能活 6 个月,于是把员工从 4、500 人裁到了 100 多人,他也开始反思,公司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在这期播客里我们聊了聊:
突然辞任 CEO 之后,身边人都是什么反应?公司下一步怎么办?
为什么会做出辞职的决定?
回望过去几年的创业经历,有什么反思和教训?创业中最后悔的决定是什么?
一个毫无行业经验的人,为什么会走上服装创业的道路?
戴威对你的创业之路有什么影响?怎么看戴威这个人?
新消费投资热过了之后,未来新消费项目应该如何持续经营下去?
登场人物:
刘光耀:无性别服饰品牌 bosie 创始人,正在努力成为一位网红
陈晶:爱听创业血泪史
剪辑:耳目
封面:bosie TVC 截图

Jun 7, 2023 • 47min
37: 热度很高,投资很少?与 42 章经曲凯聊聊 AI 创投水温
本期晚点聊与 42 章经创始人曲凯一起聊了聊中国当下的 AI 热潮,和与舆论热潮不太匹配的投资动作,探究落差来自何处?
曲凯自己做过小十年创投,看过各种各样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自己做过投资,加入过创业团队。近期他本人和 42 章经的重点工作是在服务一批 AI 大模型和 AIGC 相关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他正在感受 AI 创业的一线水温。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GPT-3.5 相比 GPT-3,影响力为何大这么多?做出了直接 to C 的 ChatGPT 是关键。
·投资人看得多,出手少;现阶段,模型层受青睐,应用层被低估,中间层无人问津。
·能做好大模型,不一定能做好应用;做好了应用,反过来可能长出模型能力。就像推荐算法时代,最好的公司是字节跳动,它的核心能力是好产品,技术是做好产品的手段。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本质变化有位置信息、随时随地可拍摄记录等,大模型新应用,具备的 AI Native 特质是什么?
·一批以 Bot(会话机器人)为交互方式的应用出现,但这是最高效的形态吗?
·两个可能的方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成;从大到小,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分析。
·对应用层信心的来源:真的有公司已实现商业闭环,开始赚钱。
·广告商业模式依然有效。
·AI 泡沫还不够:十年前移动互联网大潮,大量机构投天使;现在真正投天使的机构在变少,更多在投 pre-A。
·两个月后,我们会看到更多有趣的应用。
相关链接:
谁到底有没有人在投 AI?AI 赛道第一线实操体感分享 | 42章经
大模型创业潮:狂飙 180 天
我怎样用一周时间调研 ChatGPT 的?
从 AlphaGo 到 GPT,注定坎坷的通用人工智能之路
登场人物:
程曼祺,晚点科技报道负责人。@momochoqo
曲凯,42 章经创始人。@qukai42
剪辑:甜食

May 24, 2023 • 1h 8min
36: OPPO 突然中止造芯,生不逢时的雄心
本期晚点聊关注 5 月 12 日芯片行业发生的一件大事:OPPO ZEKU 的突然关停。
ZEKU 是 OPPO 在 2019 年底成立的一家手机芯片公司。成立之初就有一个雄心:设计自己的 SoC,即手机主芯片。
ZEKU 一度快速扩张,在不到 4 年里组织起了 3500 多人的团队,过去两年陆续发布了一款 ISP 影像芯片,马里亚纳 X,和一款蓝牙音频芯片,马里亚纳 Y。
今年本来是 ZEKU 拿出关键成果的一年:它刚在 3 月将首款 AP(应用处理器) 芯片送去流片,又在 5 月 10 日,也就是关停前两天,将 Modem(调制解调器)芯片送去流片。AP 和 Modem 是手机 SoC 最核心的部分。但没等到回片,ZEKU 已在 5月 12 日戛然而止。
《晚点》团队接触、采访了数位 ZEKU 员工,芯片与手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人,试图了解更多 ZEKU 关停的信息,和这家公司的发展史。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ZEKU 关停有多突然。前一天还在开校招会,两个月前刚引入新技术高管;关停当天总监层才得知消息。
·OPPO 手机业务内外承压:国内未吃到华为退场留出的市场空缺,又在欧洲陷入与诺基亚的专利纠纷,极有可能失去更愿意为高端手机付费的欧洲市场。
·OPPO 短期确实不缺钱,厚道的 N+3 赔偿方案,一次给出约 10 亿元。由“烧得起”引发的联想:市场关于 ZEKU 关停的更多猜测。
·回顾 ZEKU 四年历史:雄心勃勃的开端,被压缩的过程,难得的顺利流片,太多的产品线,“传说中”的团队内耗,和无法更早开始的悖论。
·行业薪资大涨后回落。ZEKU 的建立与关停,见证了一个热潮的开始与结束。
·中国芯片公司不得不面临的处境:得到超出商业的期待与资源,也受到超出商业的责备。
相关链接:
晚点独家 | OPPO 芯片子公司正研发手机 SoC(2021.09)
国产 GPU 创业潮:热闹与耐心(2022.06)
芯片人才热,最资深的猎头都感到疲惫(2022.09)
登场人物:
程曼祺,晚点科技报道负责人。@momochoqo
张家豪,晚点科技组记者。@erlade0618
邱豪,晚点财经记者,base 上海。@porison
剪辑:甜食
封面:2021 年,OPPO 发布首款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X。

May 17, 2023 • 54min
35: 别做近视手术、干眼症没救、给眼镜多花钱没用:和英国视光医生聊聊天
汉洋的好朋友小谭回国啦,他是一位在英国工作的视光医生(等于我们的验光师+一部分眼科医生)。汉洋作为常年戴眼镜的人,抓了他聊了一个戴眼镜的人想问的几乎全部问题。
另外本期节目已入选豆瓣播客 2024 新春精选推荐活动,欢迎大家到豆瓣收听~各位春节快乐!
本期节目我们聊到了:
你这个验光师和国内的验光师有什么区别?
英国的就诊流程是什么样的?
能不能说一个,大家常见的对你专业领域的误解?
验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更好的验光?
我上一次配眼镜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眼镜这么多说道,能不能简单讲一些戴眼镜的人必备的常识?
眼镜是个很暴利的行业,这让我对眼镜店有一种不信任感。感觉为了多卖钱创造出很多的噱头,比如到现在我都认为防蓝光是扯淡的,但我自己也不确定。所以你能不能告诉我那些属性或者参数是真的有用,哪些纯纯智商税。以及我如何确定我自己的参数。
近视眼手术应该做吗?
隐形眼镜要不要带?
美瞳呢?
有哪些我们需要注意的用眼问题?
快问快答:
为什么你同行不愿意被当作验光师?
挣钱吗这行在英国?
什么情况下你会担医疗事故的责任?
怎么评价国内的验光水平?
你感觉你比他们牛逼吗?
眼镜行业有博览会么?
登场人物:
小谭:不很专业的专业视光医生,业余酒精饮料爱好者,目前主要在英国工作,偶尔回中国生活
汉洋:过去两年半没用过眼睛布(自豪)
最近汉洋开始研究小红书了~准备做些内容,欢迎大家在小红书上搜「直男化妆💄有意思吗」(小红书号:2292372515)关注!要是有小红书大手子欢迎联系:)
剪辑:甜食
封面:小谭展示如何按眼睛

Apr 9, 2023 • 57min
34: 开始用上 AIGC 的艺术家:和 Tianxi/轶轩一起聊文生图
「AI 取代不了摄影,因为摄影不挣钱。」
「你这样说会冒犯 AI 神明,它不光要取代你的生活,还要取代你的爱好。」
本期节目汉洋邀请了搞过技术的两位艺术家来聊聊文生图。和上期一样,本期同样是评论为主。Tianxi(你可能知道他的艺名:Tim) 和轶轩都是影像艺术家,照理来说如果 AIGC 能冲击到什么行业,他二位肯定首当其冲。但相反,他们已经开始接受了 AIGC,并用它进行创作。
本期节目我们聊到了:
对主播、嘉宾与听众关系的一点揣测
Tianxi 与轶轩是怎么用 AIGC 的?
南方古猿回头看爆炸与航拍中国山脉
AI 对影像的影响不是从 AIGC 的开始的
「我能让 AI 生成的图和我的想象力是直接相关的」
随机性
摄影师是怎么工作的?
AIGC 是砖头还是摄影术?
从 Stephen Shore 开始,摄影师对摄影的探索
艺术有没有可能把人变成照相机,AI 只是利用人把它做出来?
AI 取代不了摄影,因为摄影不挣钱。
在此刻 AIGC 最大的局限性是什么?
照片的定义在进步:摄影和图像是什么关系?摄影是如何变成图像的?
「烩南北」
摄影是为了追求真实吗?人为什么要去追求真实?
捏造希腊神话
「如果普及真随机......」
相关链接:
Tianxi 著作《匿名的风景》
《再见,谢谢所有的鱼》
再见,谢谢所有的鱼:如何创造一个摄影项目
海拉尔真的存在吗?胶片摄影集 | 翻书视频
人脸识别摄影
美国表面
Uncommon Places
Tianxi 制作《翻书闲聊: A Shimmer Of Possibility》
传统纪实摄影危机是如何发展的?
汉洋提到的东北照片《如果在鹤岗,一个旅人》
登场人物:
Tianxi:OKTim
轶轩:洗澡时唱的歌和放的歌可以不是一首歌
汉洋:手持 Mamiya 7ii 但却一事无成
小广告:汉洋新启动了一个 newsletter,每周多更,欢迎点击订阅汉洋叭叭
剪辑:甜食
BGM:坂本龙一 - Tibetan Dance (Live Version) - 《Year Book 1980-1984》
封面:Tim 用 Disco Diffusion 参与制作的石中草

11 snips
Mar 26, 2023 • 1h 33min
33: 人类本质是不精确的复读机:与李如一和重轻闲聊 ChatGPT
「我依然觉得最大的分野在于 AI 能否开始判断不可量化的东西,产生偏见。所以只要『我是一个大型语言训练集合……』的意识还在就没戏。或者它需要开始意识到其实人类也是大型语言训练集合,只不过我们会犯错。And mistakes are beautiful. 」—— 李如一
「所有的词不达意都是在达某种意」——重轻
本期节目是一期不精确的节目,我们请来了《一天世界》的主播李如一和《不在场》的主理人重轻来一起聊聊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对话式 AI。不过与其说是聊 AI,不如说是在聊人类的语言与错误的美妙。注意,本期节目所有评价基于 2023.3.22 上午的信息。以及【语速快预警】。
本期节目我们聊到了:
如何评价 ChatGPT 以及什么是可以被评价的软件?
用 ChatGPT 学英语的问题在哪里?
很「平」的 ChatGPT 语言与人写文章的感觉
「所有的词不达意都是在达某种意」连着用很久 ChatGPT 的感觉
少数派在新技术前的权力与权利
政治正确无处不在对于 AI 是一种利好
读者和作者的关系,AI 什么时候能成为读者?
「力大砖飞」的 ChatGPT
给人类和 ChatGPT 「喂食数据库」都是在和时间作战
人类的所有信息都在网上了吗?我们是不是扔下车的东西太多了?
工作能分成「脏活累活」与「真正重要的」工作吗?
创造是有机的
如何看待 OpenAI 不再 Open 这件事?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吗?太阳下面有新事吗?
本期节目我们提到了:
徐乐乐的啁啾
Stephen Wolfram: What Is ChatGPT Doing … and Why Does It Work?
Stephen Wolfram: Will AIs Take All Our Jobs and End Human History—or Not? Well, It’s Complicated…
李如一是看了 Sam Altman 这篇觉得写得差的
晚点聊《两个半故事》
ChatGPT 的挑战是网上没有足够多的信息 a.k.a. 互联网搁浅的地方
谷曙光︱文字魔魇:ChatGPT能制造赛博杜甫吗?
OpenAI
connectionism
Symbol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essica Livingston
Ilya Sutskever
戈登·柴尔德《人类创造了自身》
陈胜前《人之追问》
李如一的节目《一天世界》
重轻的节目《不在场》
登场人物:
李如一:《一天世界》《灭茶苦茶》《無次元》作者
重轻:"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汉洋:想醉明天的酒
小广告:汉洋新启动了一个 newsletter,欢迎点击订阅汉洋叭叭
剪辑:甜食
题图:重轻、汉洋春节在东北溜达时,在辽宁班吉塔镇餐厅里看到的纸条。是饭店老板孩子的作业。拍摄经过许可。拍虚了,但这就是人生。能看出来照片里都是谁的,可以留言,汉洋给您点赞!
BGM: Daisy Bell

Mar 16, 2023 • 1h 10min
32: 最怕客户来参观的行业:和谈三圈仔细谈谈芯片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刚从德国一家汽车芯片大厂回国的工程师「谈三圈」,他同时是 B 站的「科普X健身X养鱼」UP主。(B 站 ID:谈三圈)
今天的话题和一个近年来的新现象有关:越来越多中国汽车公司自研芯片。有从功率半导体出发的,如比亚迪、理想;有先做自动驾驶芯片的,如蔚来、小鹏。这和燃油车时代的分工模式非常不同。
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讨论这个现象。三圈作为在欧洲汽车芯片大厂工作数年的从业者,从过去的分工模式,新变化产生的原因,尤其是汽车公司自研芯片的流程、挑战与成本分析出发,和我们分享了这件事的难度与可行性。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为什么一些中国车企开始设计汽车芯片?
·有利条件:汽车芯片整体门槛相对低(相比消费电子),功夫在车规;
·一款汽车芯片诞生的大致过程;
·芯片工厂「令人窒息」,一个喷嚏就可能导致良率下降,一粒灰尘就是「一个炸弹」;
·找工作假设:去蔚来(车企)还是去地平线(专业芯片供应商)?
·汽车芯片,更粗糙也更安全;手机芯片,更精密也更脆弱;
·从头盘一盘:车企自研芯片有哪些成本?
相关链接:
谈三圈的 B 站
蔚小理造芯:谁在激进,谁在谨慎
登场人物:
谈三圈:前一天刚在北京「水土不服」高烧不退(主播:感谢带病光临!
曼祺:一边喝啤酒一边说话,声音好像是好听了点儿?
汉洋:缺芯眼
剪辑:甜食
封面:谈三圈的草缸

Jan 23, 2023 • 35min
31: 中国在水电站方面基本上处于天顶星级别存在:和非洲回来的曹工唠唠
对,曹工(博士)从坦桑尼亚放假回来啦,春节特别节目!去年的《21: 想要发电,要先有电:一个总工在中国和非洲修水电站的故事》是我们播放量最高的一期之一,很可惜因为网络原因,没办法和曹工对谈,只能汉洋单口。这下可算见面了,还不得抓来聊聊?
本期节目我们聊到了:
再谈谈水电站
中国在这个行业什么水平?
为什么没必要所有东西都自己造?
非洲回来什么感觉?在那里做项目困难在哪?
面对何为进步的一些观点
在非洲吃啥?
债务陷阱真的存在吗?
技术扩散的问题在挑战在哪里?
不要把非洲一概而论
非洲人可能和我们不同,但我们作为人的共性更多
相关链接:
想要发电,要先有电:一个总工在中国和非洲修水电站的故事
登场人物:
丰泽:高素质牛马
汉洋:录节目前在七台河吃了勃利地摊
题图:丰泽躺在月亮泡上
剪辑:甜食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