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在拧紧

吴琦
undefined
Aug 12, 2024 • 1h 18min

Vol.87 奥运结束了,谁还在巴黎做牛马

本期声音|田歌 & 东东,8lithèque 八梨空间创始人、店长主播|吴琦,单读主编奥运会闭幕了,对于巴黎这个第三次举办奥运的城市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轻盈:大多数赛事都在现有的场馆、城市地标旁的临时场地举办,开幕式之后,塞纳河畔又成为市民闲坐聚会的空间,好似巴黎不会为谁改变,却对所有人敞开。这样的轻盈却是遥远的,巴黎作为一个文学或哲学的场域,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都与我们保持着想象的距离。但在欧洲访学期间,主播吴琦在陌生的巴黎街道发现了一家中文书店,让他倍有“家”的感觉——与中国人对谐音的热爱一脉相承,它被起名为“八梨空间”。吴琦很好奇:怎么敢在巴黎开一个简体中文书为主的书店?巴黎,不论是其精神还是其在地的生活,真的是对所有人敞开的吗?所以这期「螺丝在拧紧」,我们邀请八梨空间两位非常年轻的创始人田歌(也是单读的前实习生)和东东,谈谈身处奥运之中的第一手见闻和“头脑一热”的创业史。一方面,她们带来了围绕巴黎奥运的争议、独立经营书店的困难;另一方面,她们谈到邻居免费给书店送来的法语书,来往顾客口中法国文化界的八卦,还有导演朋友留下用来运书的自行车。(勘误:后来确认,是罗兰·巴特经常找克洛索夫斯基的夫人四手联弹,而不是相反。)东东和田歌在自行车上写,“我是知识的牛马”。而八梨空间开业时引用的一句茨威格的话,她们还在辛苦又富有希望地实践着,“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能够获得一种新含义的自由”。|时间线|05:30 田歌 & 东东:从读书到工作,由浅至深的巴黎情08:38 旧地铁、面包、香水......巴黎是什么味道?12:45 中文书店在巴黎,“奥运是我们发财的契机”?15:22 法式冷漠三连:奥运是什么?不看电视直播、不去现场观赛21:06 法国左右翼的奥运之争:“为了招待所有国家,必须驱逐所有已经在这里的人”34:57 东东:巴黎人给我一种特别拧巴(又自洽)的感觉41:20 吴琦:怎么敢在巴黎开一个简体中文书为主的书店?田歌:一时冲动吧。46:03 书店“往来无白丁”,开口都是知识分子的八卦59:38 巴黎私人线路大放送!田歌's pick:黑胶唱片店、掠影奥运圣火与卢浮宫的门洞东东's pick:枫丹白露旁的小森林、市中心的无名公园吴琦's pick:揣着樱桃,走进雷蒙·阿隆所在的公墓1:05:48 八梨空间还在生长,“一时冲动”也值得全力以赴|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起人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1933-2021),法国演员露西·加洛(Lucie Gallo,1984-),法国演员黄荭,法语翻译家,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陈丹笛子,中国青年艺术家菲利普·索莱尔斯(Philippe Sollers,1936-2023),法国作家皮埃尔·克罗索斯基(Pierre Klossowski,1950-2001),法国作家、艺术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阿根廷作家、诗人、翻译家友川和树(友川かずき,1950-),原名及位典司,日本音乐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爱尔兰、法国作家赵亮,中国导演哥斯拉乐队,来自法国翁德尔的重金属乐队,于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谈话中提到的书籍《一种幸福的宿命》,[法] 菲利普·福雷斯特-谈话中提到的电影《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南法撩妹记》(À l'abordage,2020),导演:吉翁·布贺(Guillaume Brac)《飞逝的狮子》(Le lion volatil,2003),导演: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重庆森林》(1994),导演:王家卫《花样年华》(2000),导演:王家卫-谈话中提到的组织贾科梅蒂基金会(Fondation Giacometti),一家旨在保护和推广瑞士雕塑家阿尔伯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作品的非营利性机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由品牌卡地亚支持,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机构-谈话中提到的地点93 省:即位于巴黎东北部的塞纳-圣但尼省,其省份编号为 93蒙帕纳斯:巴黎塞纳河左岸区域,大部分位于 14 区Balades Sonores:位于巴黎蒙马特高地的一家黑胶唱片店蒙马特:巴黎市 18 区的一座高 130 米的山丘枫丹白露:法国中北部市镇蒙帕纳斯公墓:巴黎市三大公墓之一,位于蒙帕纳斯区|本期音乐|少年,Maki Asakawa|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也欢迎人在欧洲以及打算前往巴黎的大家去八梨空间玩耍,详细地址为:3 Rue Victor Considérant 75014。「螺丝在拧紧」将不定期更新,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实习生:张静茜
undefined
Jul 31, 2024 • 1h 27min

Vol.86 对话劳东燕:反脆弱,是互联网时代必须修炼的内功

作为 2020 年诞生于危机之中的播客,「螺丝在拧紧」一直希望成为“地震里的广播”,回应重要的公共议题。而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总有一位更加勇敢、迅速而专业地面对公众提出意见的人,她就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劳东燕教授。从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风险,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意见,再到近期的人民大学性骚扰事件,我们总是忍不住去寻找参照:劳老师说了些什么?所以,今天是「螺丝在拧紧」等待许久的一天,意外地,也是劳东燕老师的播客首秀。主播吴琦和编辑部的大家都很好奇,是什么让她坚守这个泥沙俱下的舆论场?(她说,“想通过辱骂或围攻让我退场,这不可能”。)什么让她保持着与社会现实和国家机构的互动,是能力、性格还是信念?(她说,‘应该不应该’和‘有没有’风险之间,我大多数时候还是觉得‘应该’更重要”。)她不仅肯定新闻与法律的专业价值,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相信个人还有行动的余地,社会还有改变的缝隙。这至少带来了一种坚实的、基础的信心——一段时间的抑郁与倦怠,并不简单地指向绝境;一段时间的表达受阻,也不意味着永远的退场。|时间线|03:52劳东燕:去加拿大,是一次攒了 8 年的“学术休假”07:00公共讨论中的批评、攻击与羞辱,该如何分辨?14:33劳老师重点关注的话题:——个体或群体权利是否被侵犯?——对社会性风险的分配是否公平?——教育、新闻等专业是是否还能履行其社会功能?19:10从人大性骚扰事件说起,反骚扰机制也许会带来隐性的不公?35:45工具性价值之外,法治更重要的内涵是制约公权41:28“死刑起步”?谈谈社会价值的排序与制度化45:06时隔一年,再看《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57:07法律无用?“我从来都没有对自己的专业产生过怀疑”1:02:21“我没有雄心去支配别人,但我也特别反感别人支配我”1:11:25劳东燕:锻炼自己的反脆弱性,直到成为熊熊大火1:14:45如何走出抑郁状态?劳老师的三板斧|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书籍《单读 33 :多谈谈问题》,吴琦主编《恐怖的法官——纳粹时期的司法》,[德]英戈·穆勒-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一次审议稿)》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2023 年 9 月 1 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了一审稿征集社会意见,其中有关“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第 34 条与其他扩大执法范围与力度的法条,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2024 年 6 月 28 日公开的二审稿中,公众关注的法条均有针对性的修改。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 4.0”的概念最早在 2011 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提出,随后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学者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指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生命科学、量子物理、新能源、新材料、虚拟现实等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引领的范式变革。口袋罪,指代界定不清、外延模糊的罪名,是中国刑法学界对于某些构成要件行为具有极大开放性的罪名的俗称。|本期音乐|ReflectionEternal,Nujabes|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劳东燕2004,与主播和嘉宾互动。「螺丝在拧紧」将不定期更新,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欧梦婷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实习生:张静茜
undefined
Jul 17, 2024 • 1h 38min

Vol.85 欧行漫记:在垃圾时间里可以不做垃圾吗

在三个月的欧洲访问学习期间,主播吴琦和长期生活在荷兰的王磬有过数次约定,要一起录一期播客。但是……用他们的话来说,在欧洲,“晒太阳比录节目重要 100 倍”。所以,这期「螺丝在拧紧」与「不合时宜」的串台节目,直到两个人都回到国内时才得以成行。乍一听,这期节目好似吴琦对欧洲短期生活的总结、王磬对欧洲旅居生活的介绍,但其实,他们谈论的是文化从业者普遍发愁的问题:个体在大环境中无意识“吃下”的焦虑感,如何能得到缓解?这份要命的工作,在哪里仍然有它的正当与必要性?他们也警告说,“这不是一期欧洲移民广告”。即便美国梦正在衰败,移民想象正在变得多元,欧洲也远远不是所有人的乌托邦。它为一小群人提供的,是一种以放弃为前提的可能性;但欧洲生活对于中国现实的启示,也正存在于这种可能性里。最后,我们也邀请听众们与我们一起庆祝,「螺丝在拧紧」全平台关注人数突破 50 万啦!吴琦说,“我们的专业工作,完全建立在无数次真实的相遇的基础上”,这其中当然包括与听众的相遇。更多感谢与鼓励的话,来节目里听吧 �|时间线|01:01 吴琦:从欧洲回来,没想到首先是感到恐惧03:43 王磬:欧洲的生活,是一种有“偷感”的生活06:11 承认自己遇到了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始10:19 如何消化焦虑、痛苦、愤怒的情绪?(主播的访学感悟 notes)1.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你的罪在其中2. 我是一个有限的自我,只能做有限的工作19:45 王磬:过去几年,我在欧洲没有那么孤独了32:13 对移民生活的想象正在多元化:新型签证的出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与“chosen family”共度的春节……34:12 文化工作是正当的吗?“我们原本就该为这样的可能性而工作”42:52 创作者需要一种远离中心、无所事事的自由47:53 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放心当穷人吗?55:50 从巴黎左岸、瑞士乡村到伊斯坦布尔,重走鲍德温“流亡”路01:21:19 欧洲经验的本土适用:紧紧拥抱那些自在的时刻01:23:37 现在是历史的“垃圾时间”?王磐:不能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来逃避自己认知的责任吴琦:我们需要捍卫个人的快乐,才能在专业中推进自我|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美国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王梆,旅英作家,记者,自由撰稿人,螺丝在拧紧#039期嘉宾卢昌婷,创意制作人,作家,第三届“水手计划”入选者-谈话中提到的书籍那不勒斯四部曲,包括《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意] 埃琳娜·费兰特《文化罢工》,[美] 劳拉·莱科维奇《村子里的陌生人》,[美] 詹姆斯·鲍德温《乔瓦尼的房间》,[美] 詹姆斯·鲍德温《单读 38·第三次启程》,吴琦主编-谈话中提到的机构与品牌Freitag:来自瑞士的环保袋包品牌,以“循环、回收、再利用”为核心理念She Said:一家面向女性与酷儿作家的书店,也是一家位于德国柏林的特色咖啡店蓝书屋:一家位于德国汉诺威的公益基金会兼中文社区图书馆,致力于推广华语教育与中文阅读,同时支持不同地区的文化工作人士,推进不同文化与社会的接触、体验和人文交流|本期音乐|Brahms: Intermezzi, Op.117-1. In E Flat Major|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王磬,与主播和嘉宾互动。「螺丝在拧紧」将不定期更新,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实习生:张静茜
undefined
Jun 12, 2024 • 1h 27min

Vol.84 在欧洲的边缘,从东亚文化中短暂解脱

本期声音|屠思齐,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学者段志鹏,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设计师主播|吴琦,单读主编「螺丝在拧紧」被散养了几个月后,主播吴琦终于要结束欧洲之行了!在德国内陆城市哈勒的访学即将结束,离开前的倒数第二天,他回望在哈勒——这个前东德的工业重镇,萨勒河畔的宁静小城度过的时间,决心录一期“日记”般闲适与私人的播客。于是“小地方”与“愉悦清单”两个专题临时合并,他找来了在马克思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访学期间,亦同事亦朋友的两位研究员,思齐和志鹏,一起聊聊在哈勒的日常愉悦(不意外地,也有很长一段关于德国文化与作风的吐槽)。聊天的最后,吴琦忍不住感叹,从东亚文化的出厂设置中出走,发现在欧洲的边缘也够建立自己的生活的可能性,“给我们这样的人非常大的喘息”。他发来了一张照片,雨后天晴,天空中挂着两道彩虹。“想要把从这两道彩虹中得到的好的信号,带给螺丝的听众。”|时间线|01:01 在德国哈勒的倒数第二天,回望这次“出差”03:43 思齐:从上海来到哈勒,找到了内心的宁静06:11 志鹏:从奥斯陆来到哈勒,怎么还是这么静!10:19  日常就是散步与坐火车,落日与风吹麦浪19:45  吴琦’s pick:不把古玩当古董卖的二手商店思齐’s pick:为夜晚的“黑天使”们开的酒吧志鹏’s pick:堆垒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群32:13 吐槽时间到……34:12“对于以哈问题,对于大屠杀的记忆,德国有一个非常官方的叙事”42:52 官僚感之重,“马克思·韦伯诚不欺我”47:53 表面理性,实则把规则变成暴力55:50 推荐哈勒周边的好去处(并忍不住吐槽)01:21:19“需要反思的人没有反思,过上了一点自己的理想生活的人却要不断反思,我觉得这不公平”01:23:37 在欧洲的边缘,从东亚文化中短暂解脱|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1598-1664),西班牙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穆里罗(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1617-1682),西班牙画家-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粗野主义(Brutalism,又称蛮横主义或粗犷主义),上世纪 50 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种建筑风格,特色为外露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工程。挪威语的两套书写形式,挪威语长期包括新挪威语(Nynorsk,民间挪威语)以及书面挪威语(Bokmål,丹麦统治下的挪威语)。从 20 世纪早期,挪威政府就一直致力于将两种挪威语融合为共同挪威语,并进行数次改革使两者差异缩小。但这些改革激发了双方支持者的强烈反抗。直到 1980 年代,挪威政府放弃了融合政策,并且允许两套挪威语同时存在且被平等承认。-谈话中提到的地点卡塞尔,德国黑森州北部城市埃尔福特,德国图林根州首府德绍,德国东部城市魏玛,德国图林根州的小城市德雷斯顿,德国萨克森州首府瑙姆堡,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南部的著名古城维滕贝格,全称“路德城维滕贝格”,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东部维滕贝格县的县城,马丁路德的故乡奥斯陆,挪威首都,第一大城市莱比锡,德国东部第二大城市安达卢西亚,西班牙最南部的历史地理区卑尔根,挪威霍达兰郡的首府,第二大城市,挪威西海岸最大的港都弗洛姆,挪威的峡湾小镇科尔多瓦,西班牙南部城市,科尔多瓦省首府科尔多瓦清真寺-大教堂(Mosque-Cathedral of Córdoba)格兰纳达,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内格拉纳达省的省会阿尔罕布拉宫,西班牙著名故宫卢瓦尔河谷,法国中部最大的旅游景区塞维利亚,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第四大城市|本期音乐|Blue Bag (Inside Paper),CAN|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实习生:蒋雪妍
undefined
May 12, 2024 • 1h 41min

Vol.83 声援巴勒斯坦,学生为何又走在了最前列

五一前后,美国大学发生了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学生们扎营、占领草坪和大楼、演讲游行,声浪从美国东岸传到西岸。在大洋彼岸的我们,也无法不关注这群“精英”的、“养尊处优”的年轻人的努力——他们正在为千里之外饱受战乱的巴勒斯坦人寻求公正。身处德国的主播吴琦,更感觉自己来到了某种世界的现场。他在街头看见许多支持巴勒斯坦的标语,在笔记里写下:世界的变化不是在你我之外,而是在你我之中。所以,在「螺丝在拧紧」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紧急开张,请来了主播的老朋友、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王炎,请他谈谈这一次学生运动与以往的异同、学生们同情巴勒斯坦的原因,以及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着什么样的政治现实。“在这样重要的政治议题上,我们再一次看到,是学生、是年轻人走到了所有人前面。我很迫切地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和许久未见(听)的主播一起,走入世界的变化。|时间线|04:20 巴以问题上,学生再一次走到了所有人前面12:31 在什么意义上,这是一次“迷你六八”?30:27 为什么这一次,学校迅速地动用国家机器来镇压学生?38:09吴琦:在西方语境里,打击“反犹”几乎是一种教条49:18 王炎:犹太人具有道德免责?以色列年轻人其实不认同59:58 “这块土地事实上能容下两个民族共同生活,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生活?”01:11:08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悬殊,是民族意识与现代化的差距01:15:05 “抗议让缺席已久的基本的国际正义有了实际的形态”01:26:06 受平等教育的年轻人,会找到参与历史的形式01:36:19 21 世纪的青年运动,更多给人一种“情动”01:39:18 从“落后就要挨打”,到“进步但不要打人”|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社会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1949-),以色列总理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美国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社会活动家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1906-1962),纳粹德国高官哈伊姆·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1874-1952),以色列化学家、犹太复国运动政治家,曾任世界锡安主义的组织会长、首任以色列总统(1949-1952)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1929-2004),曾任首任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1922-1995),以色列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任以色列总理(1974-1977,1992-1995)乔治·哈巴什(George Habash,1926-2008),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创始人贾迈勒·阿卜杜尔·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1918-1970),埃及政治家,曾任埃及共和国第二任总统(1956-1970)、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首任总统(1958-1970)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1925-1961),法国马提尼克作家、心理分析学家、反殖民主义活动家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Edward Wadie Said,1935-2003),巴勒斯坦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谈话中提到的书籍《穿越时间的纵深》,王炎《现代巴勒斯坦史》,[以] 艾兰·佩普《虚构的犹太民族》,[以] 施罗默·桑德-谈话中提到的机构与组织“抵制、撤资和制裁”(Boycott,Divestment and Sanctions,BDS),非暴力的、国际性的运动,旨在通过社会压力迫使以色列放弃对巴勒斯坦的占领以及其他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利库德集团(Likud),以色列右翼政党,成立于 1973 年,由赫鲁党(Gahal)和以色列民主党合并而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巴解组织(PLO),是一个由多个巴勒斯坦政治和武装组织组成的联盟,目的是通过武装斗争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法塔赫(Fatah),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Palestine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的简称,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最大的成员组织人阵(Popular Front),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的简称,由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复仇青年组织、归国英雄组织合并而成,后几经分裂哈马斯(Hamas),伊斯兰抵抗运动(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的简称“哈马斯”,是巴勒斯坦的一个伊斯兰运动组织和政党-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锡安主义(Zionism),也称犹太复国主义,是一种犹太民族主义思潮,号召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复兴犹太民族《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是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联合国181 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并在两个月后于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两个国家《戴维营协议》(Camp David Accords),是埃及和以色列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性协议-谈话中提到的事件1968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运动,指反对越战、支持民权运动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占领汉密尔顿楼长达一个星期,在纽约警察实施清场时爆发激烈斗殴的历史事件亚伦·布什内尔(Aaron Bushnell)自焚事件,指隶属于美国空军现役军人的亚伦·布什内尔于以色列驻美使馆门前引火自焚,并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直播以抗议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20 世纪 80 年代抗议南非种族隔离浪潮中的学生运动,指由哥伦比亚大学抗议学生推动学校成为第一所从南非撤资的常春藤盟校,并引发其他高校进入抗议浪潮的历史事件1970 年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枪击事件(Kent State shootings),指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学生抗议美军入侵柬埔寨,国民警卫队在冲突过程中造成学生四死九伤的历史事件导演乔纳森·格雷泽(Jonathan Glazer)奥斯卡发言争议,指犹太裔导演乔纳森·格雷泽在奥斯卡获奖致辞中谈巴以冲突,反对利用犹太身份和大屠杀历史作为道德绑架的手段-谈话中提到的电影《开战》(En guerre, 2018),导演: 史蒂芬·布塞(Stéphane Brizé)《利益区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导演:乔纳森·格雷泽(Jonathan Glazer)|本期音乐|Hush (From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Geek Music|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螺丝在拧紧」将不定期更新,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 翁毓璐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实习生:蒋雪妍
undefined
Mar 27, 2024 • 15min

Vol.82 独白时刻:离散是为了重新在场

在疫情时期启程的播客「螺丝在拧紧」,在疫情后的现在决定开启一段(非永久的)睡眠。过去几年里被迫健谈的主播吴琦,最近也去往德国中部萨勒河畔的哈雷(Halle),在新的“小地方”开启访学与工作。吴琦从德国发来“明信片”:他正在重新认识一个城市,过上一种与《单读 37·离散与在场》相当应景的生活。其余的话,就留在这一期独白式的「螺丝在拧紧」里讲吧。 *可移步“单读”公众号查看更多“明信片”本期节目已经上线,听众朋友们可以在Apple Podcasts、小宇宙、喜马拉雅、Spotify、网易云音乐或单读 App 里搜索“螺丝在拧紧”进行收听。欢迎大家在各个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想听什么,也许下一期节目就是你贡献的选题。在这个新阶段,我们也继续开放与热爱对话的伙伴们一起创作的可能性,欢迎联系:dandu@owspace.com。这里是「螺丝在拧紧」,我们下期再见。|本期音乐|Adieu, 17 HippiesChrome, The Vision/Robert Hood|本期封面|摄影:吴琦|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 翁毓璐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
undefined
Jan 31, 2024 • 1h 5min

Vol.81 新年加更:礼物就是我纯粹想要你快乐的心

一把奢华但无用的指甲刀,一盒用剩的牙线,给失意朋友的幸运刀叉,小姐妹们众包叠的1000 只千纸鹤……送礼这件小事,却能衍生出那么多或搞笑或温情的故事。春节、情人节接踵而至,应广大听众强烈的送礼需求,「螺丝在拧紧」特别加更!主播吴琦连线他的“礼物老师”,远在荷兰读书的老朋友刘宽(Kiva),从她发明并形成传统的“交换礼物大会”聊起,追问礼物的意义。他们发现,谈及过往的礼物时,与老友度过的“所有你可以想象的美好回忆”会不断复现;是对具体的人的了解,让他们学会挑礼物、收礼物,以及赞美礼物。那么好礼物究竟是什么样?它最好有闪亮夺目的包装,能修复亲密关系中的伤疤,能指向共同度过的时光……但归根结底,好礼物关乎时间,关乎尊重——“放下教导的姿态”,关乎爱。爱是流动的,是需要不断确认的。怎样将内心里的爱意,变成一种行动,变成一种策划,用一定的时间、巧思和金钱去建立一个爱的具体场景,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操练和学习。本期节目由「螺丝在拧紧」与赫莲娜共同创作。|时间线|03:49 好久不见,重回学生时代的 Kiva08:54 年关将至,回到由爱支持的系统中休整自我10:55 什么最让你感到被爱?13:58 礼物代表彼此分离时,我曾想到过你21:36 吴琦:沿着对具体的人的了解去挑选礼物23:32 送的是礼物,也是附着其上的情感和运气26:46 “花心思”送的指甲刀,却正中雷点?31:55 Kiva:礼物背后,是你在对方身上付出的时间46:15 爱是一种方向,而非状态47:25 亲密关系中的礼物,帮助确认共同的未来?54:51 “礼物就该有礼物的样子”1:01:07 1000 只千纸鹤,是青春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肖海鸥,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工作室出版总监,螺丝在拧紧#080 期嘉宾Alex,《绝对是个妞》频道主理人、创作者STOLEN 秘密行动,乐队孙一钿,艺术家,螺丝在拧紧#066 期嘉宾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犹太人、法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余幼幼,诗人-谈话中提到的书籍《在期待之中》,[法] 西蒙娜·薇依-谈话中提到的电影/戏剧/影视作品繁花(2023),导演:王家卫|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刘宽@Kiva--,与主播互动。|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 陈梓芸剪辑:昂视觉设计:李政坷 翁毓璐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
undefined
Jan 17, 2024 • 1h 19min

Vol.80 2023 年终总结:我们如此勤奋,只为一个正常的世界

疫后第一年,这个世界仍保持着它的惯性——生活的复苏浮于表面,过往的经验仍然失效;具体到单读所处的出版行业,卖书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如何穿透迷雾,应对寒冬?也许首先要认清,2023 年是一个周期的开始,我们已经身处其中。“大家都要为这个周期做好准备,都要开始全面的调整。”第三季「螺丝在拧紧」的最后一期,主播吴琦请来上海艺文志出版总监肖海鸥,她作为编辑一路陪伴着横跨整个疫情的单读出版工作。她这样总结 2023 年的关键词:“勤恳”,“平淡”,同时思考“如何健康地工作”。当外部标准变得虚弱,他们重新思考以什么来评判工作的价值。比如让书到达它真正的读者手中,追求心底的爱惜之情,“想明白做书挣不了钱后,你会意识到其他价值的浮现”。对海鸥来说,编辑刘天昭的诗集《竟然是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仅仅通过工作,就接近了自己那么欣赏的人,而且是接近她的内核”。而徐泓教授的非虚构作品《燕东园左邻右舍》下厂前,她作为一个“铁石心肠”的老编辑,还在为书中对记忆的挽救“无声而羞涩地流泪”。同时,单读 MOOK 做到了三十多本,《单读 33·多谈谈问题》也悄悄迎来了创纪录的第七次加印。她也在节目里引用雅斯贝尔斯的《论韦伯》,一本她决定今年要“快点把它出了”的书:“难道他(韦伯)象征渐趋式微,但仍然徒然照亮人们精神的光明?既然徒劳无功,他为什么还要兀自汲汲营营地散布这些光亮?”雅斯贝尔斯对韦伯的评述看似是疑问,实则也是对一群同样以韦伯为榜样的人们的鼓舞。在扭曲的大环境中,个人做的事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但它依然是对正常的争夺,依然值得持续,值得肯定。|时间线|06:33 2023 年重要课题:如何健康地工作21:26 海鸥:相信所做之事值得,并向全宇宙散发这一意念25:54 “冬天已经来了,怎么办?”——给书足够的时间,对书抱以正常的期待……39:41 吴琦:正常人做做正常事,朴素的道理也变成了鸡汤?47:00 编辑的恶习,就是把最心爱的书留到最后去做56:43 “我们必须要肯定自己,我们多么辛勤地工作”59:51 “单读的每一本书就是与世界近身肉搏”1:03:01 哪一本书销量虽不起眼,但在编辑心中极有分量?1:14:14 “我们如此勤奋,无非是争取一个正常的世界”1:17:40 可预见的艰难面前,更要为自己搭好挡风遮雨的房子|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张吉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陈嘉映,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江绪林(1975-2016),政治哲学学者马雁,诗人、散文作家丸山真男(1914-1996),政治思想史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杨晓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总编辑涂涂,乐府文化创始人、总编辑周昀,惊奇创始人老王,诚与真书店主理人罗丹妮,编辑,螺丝在拧紧#000、011、023 期嘉宾赵磊,明室副主编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法学家陈直,哲学爱好者,农民工,《海德格尔导论》(待出版)译者王梆,作家,螺丝在拧紧#039 期嘉宾谢希德(1921-2000),物理学家、教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为新中国第一任女大学校长曾昭抡(1899-1967),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谈话中提到的书籍《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项飙/吴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走出唯一真理观》,陈嘉映《本雅明传》,[美] 霍华德·艾兰 / 迈克尔·詹宁斯《T.S.艾略特传》,[英] 林德尔·戈登《生命的厚度:江绪林文集》,江绪林《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美] 保罗·斯塔尔《同窗:妈妈女儿共读书》,林桂芝/杨京京《论韦伯:思与意志》,[德]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导论》,[德] 彼得·特拉夫尼《单读 26·全球真实故事集》,吴琦主编《单读 33·多谈谈问题》,吴琦主编《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王梆《单读 PLUS·漫象集:小地方》,吴琦主编《竟然是真的》,刘天昭《出神》,刘天昭《毫无必要的热情》,刘天昭《燕东园左邻右舍》,徐泓|本期音乐|Comfortably Numb,Pink Floyd|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同时,本期节目已入选豆瓣播客2024 新春精选推荐活动,欢迎大家前往豆瓣club「单读」收听。|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 陈梓芸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 翁毓璐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
undefined
Jan 3, 2024 • 1h 16min

Vol.79 愉悦清单|小剂量的快乐就很够用了!

在简单勾画的轮廓内涂颜色,观察自己的笔触;相比叠软绵绵的衣服,用热水冲刷油腻碗筷更有成就感;早晨到特定的店吃一盆口味浓烈的米粉,以捍卫对它的尊重……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填满了本期愉悦清单。主播吴琦请来作家陆茵茵,把自己从过分严肃的深渊里拉出来——即使只是短暂相处,她的细腻和敏感总是令人放松。他们还分享对于戏剧共同的喜爱——活生生在眼前的演员,不断重复的台词,随风吹动的道具,这些需要打开所有感官才能接收得到的细节,让剧场,也让看戏的人“活”过来。极其个人化的愉悦清单,也辐射到对创作的理解。陆茵茵的新作《表演者》并不追求波澜起伏的情节,关注“无事发生”时的心理片段,这种“小剂量”的叙事,是她有意识地淡化前因后果之后的造物。“其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未必那么明显地有一个合理的路线。”节目的最后,他们都意识到,其实小剂量的愉悦就很够用。正是这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我们面对宏大的系统的吞噬,还能庆幸自己仍有真正能做主的部分,还有那些个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愉悦感。|时间线|03:42 自认严肃的陆茵茵,却总能使人放松09:00 涂颜色的愉悦在于简单又有创造性10:50 “啊,那你没有纯粹的爱好吗?”13:36 大扫除时,隐隐期待重逢过去的记忆16:20 谁没梦想过当超市收银员或公交车售票员呢?20:13 “灾难性思维”:因为太想要,反而不要了34:57 湘菜推广者:“我心中最理想的米粉是非常浓烈的”39:11 不洗碗是怕碎?42:05 提前准备应急包 VS 不必责备小疏忽58:06 从“活”的戏剧中吸收能量1:02:44 “无事发生”在此刻是奢侈的|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罗丹妮,编辑,螺丝在拧紧#000、011、023 期嘉宾窦文涛,主持人梁捷,经济学博士,现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美国戏剧导演、舞台设计师btr,作家、译者和艺术评论人哈温,韩国童星宋民国,韩国童星-谈话中提到的书籍《表演者》,陆茵茵《台风天》,陆茵茵《秘密花园:一本探索奇境的手绘涂色书》,[英] 乔汉娜·贝斯福-谈话中提到的电影/戏剧/影视作品H-100 秒到午夜("H" 100 seconds to midnight,2022),导演:罗伯特·威尔逊(RobertWilson)相对平静(Relative Calm,2023),导演: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布莱希特的鬼魂(The Brecht's Ghosts,2023),导演:苏瑟·魏西特(Suse Wächter)抱枕人(2020),导演:米立、钟向霖|本期音乐|给奇怪的你,猛虎巧克力|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 陈梓芸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 翁毓璐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
undefined
Dec 20, 2023 • 1h 22min

Vol.78 直击 COP28 迪拜现场:人类能够拖延末日到来吗

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 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召开,迎来史上最多参会人数——近十万人。「螺丝在拧紧」也趁着重返世界的当口,成为其中一员。第一次在境外录制的机会,不仅得益于出境旅行难度降低,也建立在单读与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起“再生”创作征选,继续积累气候传播经验的基础之上。吴琦受 WWF 邀请作为观察员前往 COP28,找到老朋友,“再生”导师、科幻作家陈楸帆,与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汲川传播联合创始人、气候传播领域资深研究者沈晓宁,分享从会场奋力打捞的信息,也分享对气候议题的疑问:气候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如何能够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要推动气候问题的对话,我们还有什么努力的可能?COP28 上最受关注的人与事是什么?COP 作为一个聚集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公益机构、企业和社群等等的庞然大物,也有它复杂的面相。吴琦在观察员笔记里分享他在 COP 两周间的见闻:“看到野心家、技术官僚和他们的反对者如何具体地编织政治,看到岛国居民紧急的眼泪,也看到环境问题被商业社会装扮成新的奇观。还好,最终残酷的真相和怀疑没有淹没人,参与和批判依然给予我支撑。”节目的最后,嘉宾们不得不大胆展望这一具有乌托邦性质的“气候行动”的未来——对于拯救人类,我们有乐观的理由吗?气候变化,与“我”有什么具体的关系?不论乐观的方向是去达成“破坏性的共识”,还是“拖延也是有价值的”,每一个个体仍然需要摆脱对公共事务的冷感,让气候议题在生活中占据分量。本期节目由「螺丝在拧紧」和 WWF 共同创作。|时间线|08:00 气候变化,与我有什么关系?11:21 沈晓宁:在安静的北极,听见冰川消融19:26 陈楸帆:孩子是未来的主人翁,也是后果的承受者20:26 吴琦:媒体同行正在从气候议题中慢慢撤出22:12 COP 大会中,反对抗议的声音在哪里?32:08 损失损害基金设立,巴西总统受关注,原住民代表现身……——宏大的全球议程由每个螺丝具体地拧动47:31 这个世界不需要更多词语了 VS 词语的工作也重要55:19 “下次再来一定要穿上民族服饰”56:17 家丑不可外扬 VS 让自己成为气候问题的一部分1:01:05 COP28 还有哪些议题值得关注?1:09:54 “再生”创作征选就像 COP 的小型预演1:12:30 拯救人类,你乐观吗?沈晓宁:让崩溃的那一天晚点到来陈楸帆:我们需要一种破坏性的共识|工具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巴西左翼政治家、第 35 任及现任总统,巴西劳工党创始成员王梆,作家,螺丝在拧紧#039 期嘉宾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美国科幻小说作家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谈话中提到的书籍《荒潮》,陈楸帆《零碳中国》,陈楸帆《三体:“地球往事”三部曲》,刘慈欣《三体Ⅱ:黑暗森林》,刘慈欣《The Ministry for the Future》,[美] 金·斯坦利·罗宾逊-谈话中提到的其他内容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 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 5 次缔约方会议,于 2009 年 12 月 7 日—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损失与损害基金(Loss and Damages Fund):损失和损害是指气候变化造成的危害,尤其是那些无法通过减缓(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预防或通过适应战略(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方法)来减轻的危害。该基金旨在向最脆弱和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 OPEC,是由 13 个发展中石油生产国组成的常设政府间组织,负责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于2007 年成立,专注于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希望通过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示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和方法。云山保护: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长臂猿保护的保护机构,目前主要的保护对象是天行长臂猿,关注它们的栖息地恢复以及食性和取食行为,致力于通过野外调查、科学研究、自然教育和保护行动,抢救性地保护中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99 公益日:是腾讯公益自 2015 年起联合公益慈善类组织、知名企业、明星名人、爱心媒体和用户,在中央网信办、民政部指导下,响应国家中华慈善日(每年 9 月 5 日)的号召,发起的一年一度全民公益活动。《面向中国公众的气候叙事:六类公众与叙事原则》: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发布,基于8077 份公共问卷数据及访谈等材料,指出当下中国公众的气候认知呈现出“高支持度,低行动力”的特点;而想要解决这一症结,需要对公众进行细分、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叙事策略与传播方案。|本期封面|摄影:吴琦|来互动|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陈楸帆@陳楸帆,WWF@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大家互动。|关于「螺丝在拧紧」|监制:彭倩媛制作人:胡亚萍编辑:菜市场陈梓芸剪辑:椋生视觉设计:李政坷节目运营:刘雨萱原创音乐:徐逍潇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