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文道·八分
梁文道
《八分》第四季2022年1月14日起已开始更新,欢迎下载「看理想」App或喜马拉雅独家收听。
「看理想」App,一个陪你成长的知识剧场。
「八分」是由梁文道和看理想团队共同打造的一档全新文化类音频节目。梁文道将和你一起从理想走到现实,重新审视文化现象,社会趋势和热点话题。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和梁文道互动,每集节目中,梁文道会回答一位听众提问。
「看理想」App,一个陪你成长的知识剧场。
「八分」是由梁文道和看理想团队共同打造的一档全新文化类音频节目。梁文道将和你一起从理想走到现实,重新审视文化现象,社会趋势和热点话题。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和梁文道互动,每集节目中,梁文道会回答一位听众提问。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Dec 28, 2018 • 29min
46.暴力的肮脏秘密:家暴、虐童、战争……能休止吗?
收听提示
1、家庭暴力如何产生?
2、真实生活中的暴力情境和电影中的有何不同?
3、为什么实施家暴的人,平时看起来根本不像坏人?
本集书目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作者:[美] 兰德尔·柯林斯
内容简介
在社会科学家的常规解释中,暴力往往与贫困、种族或意识形态仇恨、家族疾病等特定情况联系在一起。本书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最后则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
本集提问
风飘零:道长,您是如何看待仇恨的呢?世间那些啃食人心的仇恨最后又都是如何消解的呢?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Dec 26, 2018 • 27min
45. 假新闻消费爱国心:拿破仑的名言是中国创造?
收听提示
1、为什么今天的媒体成为了假消息的温床?
2、虚构外国消息和名人语录有何作用?
3、“千万不要叫醒中国这头睡狮”究竟是如何流传开的?
本集文章
《晚清“睡狮”形象探源》作者:石川祯浩,《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2009(5):87-96
《拿破仑睡狮论: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作者:施爱东,《民族艺术》2010(3):6-16
《自由书·动物谈》作者:梁启超,1899年发表
《中国先睡后醒论》曾纪泽,伦敦《亚洲季刊》1886年
本集书目
《病夫、黃祸与睡狮》作者: 杨瑞松
内容简介
本书以「病夫」、「黄祸」和「睡狮」三项当代所熟知的西方视野之中国形象,研究其在近代中国思想论述的丰富意涵,系统性地了解这些符号对於近代中国思想论述中有关国族建构的影响。本书藉由釐清分梳百年来东西跨文化和跨语境互动过程的错综复杂关系,深入理解与分析中西文化百年来交会过程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价值,其爱憎交杂的纠缠心情;并剖析在公共集体记忆中,国族符号背後的复杂形成历史,因而得以重新反思百年来「病夫」、「黄祸」和「睡狮」,持续作为近代国国族认同符号的深远意涵。
本集书目
《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作者: 单正平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描写、叙述晚清时代最普通也最典型的社会情绪现象,试图由此勾画出那个时代特殊的社会和思想氛围,其次谈到这些情绪所蕴涵的或所导致的更为复杂的思想和观念。下篇则选择了几个较重要的理论问题,略加阐发。希望以民族主义为主轴展开的这个研究,能为认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尤其是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写作,提供一个比较新的视野。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Dec 21, 2018 • 30min
44. 史上最燃学者故事:不惜一切代价救你回来"交作业"
收听提示
1、 教授派雇佣兵救出学生,只为不影响毕业论文?
2、 敢和拳王泰森“叫板”的哲学教授?
3、 “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笛卡尔也骁勇善战?
4、 你以为知识分子都手无缚鸡之力?那是你没见识过他们的勇武。
本集书目
《A.J.艾耶尔:一生》 作者:[美]本·罗杰斯
内容介绍
A.J.艾耶尔是一个复杂得惊人的人:他是一位格外严谨且洞察力极强的哲学家,也是一个彻底的享乐主义者和情圣。他在最迷人的社交圈旅行,但他的朋友们却感觉他出奇的遥远。他的思想改变了西方思想的样貌。这是一本关于A.J.艾耶尔的伟大的传记。
本集书目
《青年笛卡尔》 作者:[美]哈罗德·J·库克
内容简介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留下了“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在《青年笛卡尔》中,哈罗德·库克讲述了一个不打算成为作家或哲学家的故事。笛卡尔直到四十岁才开始出版,相反,在这之前他在欧洲各地进行外交和战争。
本集书目
《风暴中的哲学家》 作者:[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
内容简介
选取六位著名法国当代哲学家:康吉兰、萨特、福柯、阿尔图塞、德勒兹、德里达的理论进行解读,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缅怀他们的荣光,更是为了通过对这六人相互交织碰撞的理论的梳理展现二十世纪后半叶法国学界的生活,并引导读者们创造出不拘泥、盲从于过去,面向未来的新思维。
本集书目
《大师与门徒》 作者:[美] 乔治·斯坦纳
内容简介
本书为乔治·史坦纳教授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座的系列讲题,以六篇在讲座中对于教学方式与典故的内容为蓝本,阐述师生间的冲突与遭遇,对各种教育形式中无数的情结、权力、信任与激情进行深刻的反思。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Dec 19, 2018 • 31min
43. 科技能改变教育不公?一块屏幕背后的社会条件
收听提示
1、新科技能使教育更公平吗?
2、科技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被使用?
3、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技术的需求有所不同。
4、社会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本集文章
“Is technology driving educational inequality?”作者:Joshua Kim
本集书目
《老科技的全球史》作者:[英]大卫•艾杰顿 (David Edgerton)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客观的对20世纪世界科技史的发展进行了经典的技术和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及其广泛,涉及了190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整个的技术与发明,创新及应用的技术历史,他的表述框架式从技术的重要意义,时间,生产,维护修理,民族,战争,杀戮,发明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的每个方面都是由翔实的事例和准确的数据组成。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Dec 14, 2018 • 28min
42.俄国人因康德"打架"原因为何?
收听提示
1、为何俄罗斯一场“机场改名”投票引发当地民众很大争议?
2、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和大哲学家康德有什么渊源?
3、什么是“世界主义”?
本集书目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康德》 作者:托马斯·内梅特
内容简介
这本书全面地研究了从19世纪末到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伊曼努尔·康德的批判哲学在俄罗斯帝国的影响。这本书让人们注意到了年轻的、正在萌芽的俄罗斯新康德运动,它反映了德国在被政治事件取代之前的发展。
本集书目
《康德的法律与和平世界主义理论》 作者:[德] 奥特弗利德·赫费
内容简介
康德因其对理性批判、伦理学和美学的理论而广为人知。然而,学者们常常忽视他在法律哲学和政府哲学方面的成就。他是第一个将和平概念提升为哲学基本概念的思想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这本书完整地考察了康德著作的这个重要但被忽视的方面。
本集问答
【回应化国宇先生】12月12日,《八分》节目"梁文道谈《世界人权宣言》"播出后,我们收到一位留言——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化国宇先生,指出这集节目中,梁文道有很多观点的表述和史料的取舍,与他的专著《国际人权事业的中国贡献: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重合,提出质疑。梁文道在今天节目最后,回应了这个问题,向化国宇先生郑重道歉,并将会在今后的节目中,更详细地标明参考文献及出处。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Dec 12, 2018 • 27min
41.《世界人权宣言》里的中国智慧和温度
收听提示
1、人权话语是西方人的专属,和中国人无关吗?
2、中国代表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包含了哪些中国智慧?
4、《世界人权宣言》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本集文献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内容简介
《世界人权宣言》是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由来自世界各个地区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代表起草,于1948年12月10日在巴黎召开的大会会议上以第217A(III)号决议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的共同成就,第一次规定了基本人权应得到普遍保护。《世界人权宣言》已被翻译成近500种语言。
本集书目
《美丽新世界:〈世界人权宣言〉诞生记》作者:[美]玛丽•安•葛兰顿
内容简介
1947年初,应刚成立不久的联合国的要求,一群杰出人士带着对于两次世界大战记忆犹新的恐惧,共同起草世界上第一份“国际权利法案”。美国战时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遗孀埃莉诺·罗斯福、中国外交家张彭春、法国法学家勒内·卡森、黎巴嫩哲学家查尔斯·马利克以及联合国人权司司长约翰·汉弗莱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引导各国代表群策群力,克服政治、文化、宗教与意识形态上的诸多差异,把握短暂的时代机遇,最终制订出了一份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权标准
本集人物
《世界人权宣言》起草人:张彭春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导演。字仲述,1892年生于天津。1908年毕业于南开学校。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从事外交工作。1946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任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代表。1947年7月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国代表。1948年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1957年7月在美逝世。
本集提问
唸:最近看在看一档很好的记录妇产科日常的国产纪录片《生门》,里面常有为了经济原因或者文化水平低不理解医生而纠结孩子的抢救孕妇的治疗或者是与不配合医生的情况,这时候弹幕会弹出一大片“这种人就不该生孩子”“没钱就不要生孩子将来也养不好”“就是重男轻女”等论调,我就在想是不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度解读“优生优育”论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生儿育女不应该是众生平等的权力吗?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Dec 7, 2018 • 29min
40.夏目漱石《我是猫》:从猫的角度看世界
收听提示
1、梁文道第一次读《我是猫》很失望?
2、为什么夏目漱石养的猫没有名字?
3、夏目漱石为什么能成为深受日本人民喜爱的作家?
4、读《我是猫》为什么要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
本集书目
《我是猫》 作者:[日] 夏目漱石
内容简介
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
本集提问
□F:道长好,我是九零后,我听了很多期。感觉听不懂,感觉是好东西,就是感觉不知道听了能有什么作用,一次听不能足以听明白,二次听也不明白,是属于科普类型吗?还是精神食粮?看待世界的另一种眼光?道长是大咖级的人物,我没资格说话,感觉都很宽泛。看了道长很多的视频,比较有兴趣的是讲生命的问题,讲人如何能让自己越来越好,我是看奇葩说被道长人格魅力所吸引,但是90后比较喜欢的是你可以直接告诉我结果,你讲的这些我完全听不懂,请问怎么破?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道长推荐节目:《明治维新10讲》

Dec 5, 2018 • 22min
39.纪念贝托鲁奇:电影中随大流的不幸者
收听提示
1、解读已逝大导演贝托鲁奇的两部电影杰作。
2、贝托鲁奇为何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来中国拍摄《末代皇帝》?
3、贝托鲁奇擅长运用怎样的电影拍摄和叙事手法?
4、参与在政治风潮中的人,都是真诚信奉某种意识形态的吗?
本集电影
《戏梦巴黎》 作者:[意]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内容简介
1968年法国学运前夕,孪生姐弟伊莎贝拉和雷奥因为电影,与来自美国的留学生马休成为好朋友。姐弟两人将马休带到家中做客时,马休住进他们家中,慢慢地喜欢上伊莎贝拉。
学运开始后大学停课,三个年轻人因无所事事在房间里玩起有关电影导演和台词的游戏,游戏进行中,三人开始了如伊甸园般的日子,马休也慢慢发现伊莎贝拉和雷奥有不伦恋情,三人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外面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学运,似乎与他们无关。
本集电影
《同流者》 作者:[意]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内容简介
马塞洛是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一员,他的新任务是到巴黎除掉他以前大学时候的教授卢克·夸德里,一个反法西斯组织的成员。在教授家,马塞洛被教授的年轻妻子安娜深深吸引。马塞洛的同伴曼加涅略不断催促他除掉教授,然而他迟迟不愿下手。曼加涅略得知了教授和他的妻子将到野外去,于是准备独自进行刺杀任务。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Nov 30, 2018 • 29min
38."基因编辑"究竟违反了什么伦理问题?
收听提示
1、全世界声讨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背后的伦理问题究竟是什么?
2、如果基因改造技术成熟了,使用这种技术是否就合理?
3、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和想通过基因技术使孩子更完美,是矛盾的吗?
本集书目
《反对完美》 作者:[美] 迈克尔·桑德尔
内容简介
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正在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究竟会带来个体的彻底解放,还是社会的无限混乱?桑德尔指出,人类利用科技追求完美,貌似是大众的狂欢,实则蕴藏着深深的危机——维系人类社会的道德基础很可能坍塌,人类在宇宙间的地位也会错乱。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Nov 28, 2018 • 27min
37.公投的学问:少数服从多数就是正义吗?
收听提示
1、如何看待台湾11月24日的十大“公投”?
2、为什么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很少公投?
3、瑞士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公投?
欢迎分享今日八分·图签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