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八分

梁文道
undefined
Oct 30, 2019 • 26min

124. 39名偷渡者之死:这个时代的偷渡,究竟为了什么?

收听提示 1、英国集装箱里偷渡者死亡事件的新闻真相。 2、为什么富庶的福州地区成了输送偷渡移民的大本营? 3、在经济发展非同往昔的今天,偷渡者们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4、偷渡,真的能为他们带来通往幸福之路吗? 本集事件 10月23日,在埃塞克斯郡格雷(Grays,Essex)一个工业区的集装箱卡车上,有人发现了39具尸体。卡车司机罗宾逊通过视频连线出现在法庭。他被控罪名包括过失杀人、串谋贩卖人口、串谋协助非法移民及洗钱等。检察官奥古涅罗纳(Ogheneruona Iguyovwe)称,这些指控“涉及大量协助非法移民进入英国的全球团伙”。法庭没有要求罗宾逊陈词,他将于11月25日再次出庭。越南国内的DNA测试正在帮助识别受害者。 本集书目 《低端的真相: 街头律师眼中的东伦敦华人移工》 1997年到2007年间,英国低阶就业市场的本地劳动人口减少了100多万。这不是产业升级的结果,而是有100多万外籍移工填补了这块劳动市场。他们被剥削、被污名,在不安全的环境下牺牲,他们是各国境管法律歧视下的受害者,却也是全球化的先驱者与经济发展的贡献者。这样的移工市场为何存在?这些离乡背井的华人移工,又是如何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求生存?本书作者透过二十年的街头法律工作经历,描绘东伦敦华工的真实故事,揭开经济全球化糖衣下的难堪真相。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undefined
Sep 25, 2019 • 39min

123. 徐冰x梁文道:艺术家的"胡作非为"都价值连城吗?

收听提示 1、为什么说很多中国艺术家是“技术学校”出来的? 2、我们是否即将进入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 3、未来会不会没有“真正的”好人? 4、当代艺术里,有没有权威? 5、艺术家的“胡作非为”都价值连城吗?   本集人物 徐冰,当代艺术家。 1955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纽约,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1999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5年被美国国务院授予“AIE艺术勋章”。 作品展出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并被广泛收藏。   本集作品 《蜻蜓之眼》(英语:Dragonfly Eyes)是徐冰执导的2017年独立电影,同时这也是徐冰的电影处女作。 影片源自徐冰在2013年的构思,将包括整容、变性、网络直播、性骚扰在内的各类中国社会话题作为主题,以上万小时的监控录像为素材进行剪辑制作而成。《蜻蜓之眼》于2015年12月末发布预告片,2017年8月在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首度面世。其剪辑手法获得了普遍好评、总体被认为从社会边缘题材的角度体现了艺术家对权力的反抗,是一部将影像作品与概念艺术相混合的独特作品。 即日起至10月24日,《蜻蜓之眼》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   温馨提示 你好,我是梁文道。 我们《八分》这个节目,今天是第1季的最后一集,第2季的《八分》会在10月份回归。 接下来这一段时间,我们会用来准备下一季的《八分》节目,到时候,我还会在这里,跟你讨论时事热点,也会和你多分享一些生活方式方面的内容、多讲一些美学和艺术。 如果你对我们之前的节目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希望我们下一季的《八分》做出什么改进,都欢迎你在这里留言,每一条留言我都会仔细阅读,认真考虑。 非常感谢你这一年来的陪伴,希望你继续关注 [看理想] 的微信公众号和看理想app,我们10月份再见。 谢谢。
undefined
Sep 20, 2019 • 29min

122. 犹太民族是被发明出来的?

收听提示 1、为什么以色列举行第二次大选? 2、犹太人该怎么来定义? 3、犹太民族是被发明出来的? 4、社会应该如何跟“异端”相处? 本集人物 施罗默·桑德 人物简介 施罗默·桑德(Shlomo Sand),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林茨,是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波兰裔犹太人。1982年获得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学位,致力于民族 与民族主义、法国知识分子历史、电影史等研究领域。 其著作《虚构的犹太民族》《虚构的以色列地》《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被称为“虚构三部曲”,在以色列和西方学界引起轰动与争议。 本集书目 施罗默·桑德《虚构的犹太民族》 作品简介 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认为,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这些分散的不同群体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犹太民族,进而成为一个犹太国家,只可能诉诸被改编过的历史。以色列人强烈排他的民族认同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始自19世纪下半叶,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人类记忆的代言者发明而成。 这是一本批判性民族史,它拆解了犹太人的整套民族记忆架构,极具胆量地批判了广为传布的主导性叙事和史学话语,运用现代民族主义理论澄清了古老的神话。无论是了解以色列的过去、中东的现状,还是解决争端、构想未来,本书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我不认为书籍能够改变世界,但当世界开始改变之时,它会寻求与众不同的书籍。我可能天真幼稚,但我希望眼前这本书会成为那类书籍中的一本。 ——施罗默·桑德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undefined
Sep 18, 2019 • 50min

121. 梁捷×梁文道:经济学可以给所有问题"开药方"吗?

收听提示 1、经济学可以给所有问题“开药方”吗? 2、自由贸易真的对贸易双方都有益吗? 3、理性的实证结论与不理性的现实之间的割裂——以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摩擦为例 4、经济学中经典的“理性人”假设错了吗? 5、经济学界的大转型——实证经济学,用数据说话 6、经济学研究的新工具、新方法 本集相关书籍 《经济学:微观部分》《经济学:宏观部分》 作者: 达龙·阿西莫格鲁 / 戴维·莱布森 / 约翰·A·李斯特 本集相关节目 梁捷《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 内容简介 《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最生活化的经济学节目。 经济学家梁捷带你走出家门,带着田野调查的视角观察、解读、分析、理解这个世界。 经济学不应该只停留在黑板上、公式里,在这档节目里,我们会发现经济学无处不在—— · 深夜麦当劳里的“难民”,他们有什么故事? · 上班摸鱼——是什么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赚更多钱的蓝领vs收入不高的白领——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工作? …… 欢迎你订阅《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培养像经济学家一样的思考能力。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undefined
Sep 13, 2019 • 23min

120. 曹德旺的美国工厂:市场经济发展在镜头下的切片小样

收听提示 1、为什么《美国工厂》能引起那么多不同的讨论? 2、美国工人跟中国工人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是什么? 3、中国企业家的美国工厂更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本集电影 基本介绍 《美国工厂》(英语:American Factory)是2019年纪录片,由史蒂文·博格纳和朱莉娅·莱斯特联袂制片。影片讲述中国玻璃制造商福耀集团到美国俄亥俄州代顿投资,重新启用前通用汽车组装厂做为玻璃工厂的故事。影片于2019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在Netflix上线。该片是贝拉克·奥巴马和米歇尔·奥巴马成立高地制片公司的首部作品。 电影评价 烂番茄新鲜度94%。IndieWire认为影片是“中美企业相克的迷人悲喜剧”。影片上映时期恰逢中美贸易战再度白热化,中国央视新闻认为影片是对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的委婉反击。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undefined
Sep 11, 2019 • 33min

119. 曾美慧孜×梁文道:我有一个奥斯卡梦,越说越当真

收听提示 1.她是怎么认认真真准备拿奥斯卡奖的? 2.成为金像奖影后之后,她为什么选择消失? 3.演员为什么会迷恋“当众孤独”?   本集人物 曾美慧孜,演员,曾出演《苹果》、《冥王星时刻》、《地球最后的夜晚》、《南方车站的聚会》等影片。2018年凭借影片《三夫》入围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2019年获得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本集影片 剧情简介 导演王准前往著名演员高丽的拍摄现场探班,尽管与高丽已经分居,但王准仍希望高丽尽快确认为自己新片拍摄的档期,高丽却反过来讽刺王准剧本遥遥无期。    带着现实的压力,王准结伴丁宏敏、白金铂和度春一行四人,来到湖北深山采风,为拍摄一部关于当地丧歌《黑暗传》的剧情电影做前期的勘景和素材搜集。丁宏敏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她带着年轻的男演员白金铂随行。度春是电影学院大三的学生,也是王准的粉丝。    尽管有当地向导老罗带队,四人却仍在深山中迷路。行住的艰难,使四人的心理备受煎熬,亲疏关系发生了变化,致使他们渐渐模糊了此行的目的。山林中的遭遇,与上海都市的现实犹如梦幻般的呼应,王准内心的黑暗和茫然也显露无遗。他们在暴风雨中偶遇质朴的山民、执着的村妇春苔,并终于聆听到年迈歌师在葬礼上夜唱丧歌《黑暗传》。第二天,王准在凌晨的山谷醒来,这似乎是他一直在追寻的光明。   本次对谈由GQ策划。海报图片出自《时尚芭莎》2019年五月下刊 摄影/梅远贵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undefined
Sep 6, 2019 • 28min

118. "花木兰"其名为何没暴露她的女儿身?

收听提示 1、“花木兰”的名字从何而来?“木兰”是一种花吗? 2、为什么如此女性化的名字没有暴露她的女儿身? 3、木兰是鲜卑人,那她其实是中国人的敌人吗? 本集人物 花木兰 人物简介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undefined
Sep 4, 2019 • 26min

117.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听文道怎么说?

收听提示 1、什么是明学? 2、大猩猩互相搔痒和我们讨论明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3、一个人的言行表现与他/她是否进行自我观察的相关性是什么? 本集名词 明学 因明星黄晓明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的表现引起广泛讨论,而产生的词汇。现在泛指一切有关黄晓明人物特征的文字、语录、以及相关影视作品所参透出的一门“学问”。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undefined
Aug 30, 2019 • 25min

116. 做痛苦的哲学家还是快乐的猪? | 问答合集

本期回复提问   @阿寻 道长你好,我现在是一名大四理科生,物理学专业,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平时很喜欢读书,但是极少读科学技术类的书,读的书却大都是人文、心理、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所裨益和提升的书籍,这些书让自己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我也很乐意花时间就某个文化现象查阅书籍和文献来弄明白根由。可是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这些书籍已经不只是占据我的课余时间,甚至在上课也会看,已经对我的学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后也会就本专业读取研究生,本科还好,可是研究生之后肯定需要大把的时间在科研上才会有成果,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文献论文专业书籍,必然没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其他书籍。对于科研人员如何平衡这样的一个现象啊?!   @JM  道长您好,从学生时代开始作为您的观众与读者,都已经十多年了。从您开始一千零一夜之后我越发有个困惑:尽管节目给我带来的信息量很大,但我总会觉得意犹未尽,可是一个长时间的聆听后我总是懒惰于去进行更深度的阅读(至少阅读原著),这一点是之前看开卷八分钟时没有的。作为创作者,我相信您的愿景是启发更多人去进行思考和阅读,但如今很多原因让我们只愿意单向接受信息,却缺乏动力去深入探讨,这是否会和您的初衷有所偏离呢。   @Lulu 道长您好,前几日和好友聊到,我和她都是12岁就离家外出念书,于是在此后的几年中,父母的教育是不到位甚至是有些缺失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书本中或者环境中“自我教育”长大,因此和父母的价值观念的分歧越来越大,和父母的关系似乎也没小时候那样亲密,很多时候想改善也觉得无从下手。想请问道长怎么看呢?感谢。   @娟子 道长,你好!最近我因为一个消费纠纷把商家投诉到了消委会,可是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总是感到普通人在金钱与权利面前的无力,这个过程让我心力交瘁。我不知道该继续投诉下去,还是算了吧,因为感觉太累。请问道长,我们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处理面对金钱与权利的强大压迫时该如何消解这种无力与疲惫感?   @姜军 道长,我有个疑问,是做一个烦恼的明白人更好呢还是做一个开心的笨人更好呢?黑客帝国主角吃了药丸看到了真相,谁能保证他不是在另一个母体里坐着另一场梦呢?话说回来,其实我看到的是身边的人人都吃得饱穿的暖有安全的环境成长,你以为你说的这些弊端他们不知道吗?所谓的热爱想象的共同体真的只是洗脑教育的结果吗?老百姓真的挺实际的。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undefined
Aug 28, 2019 • 28min

115. 我忍不住想和你聊"信任"这件事

收听提示 1、“四大发明”说法的起源是什么? 2、今天的我们还要不要维护学术讨论的自由? 3、谁定义了敏感的阈值呢? 4、当打小报告成为流行,你期待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吗?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The AI-powered Podcast Player

Save insights by tapping your headphones, chat with episodes, discover the best highlights - and more!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
Get th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