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是一档由几位穿梭在不同时区的媒体人共同创立的谈话类播客。它以跨文化的视野和女性的视角,探讨当下中国年轻人最关注的公共议题、文化现象与生活方式。
Latest episodes
Jun 2, 2021 • 1h 2min
一杯咖啡里的生活想象
【主播的话】我们都是咖啡重度爱好者。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一杯咖啡聊起,早晨(或中午?!)睡眼朦胧时的提神,午后跟朋友同事的社交闲聊,或是在家给自己冲煮时的生活仪式感,它一直在。咖啡不只是一杯饮料而已,从巴黎到纽约,它也是公共生活里的重要场所,提供真实的情感连结和思想碰撞。它似乎伴随着都市的精致符号而生,却又如街头巷口的包子豆浆铺一般散发着烟火气。咖啡还见证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把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农跟星巴克等品牌联系在一起。感谢三顿半「返航计划」对本期节目的赞助和支持。【主播】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3:10 第一次线下见面是参加三顿半的“返航计划”7:10 喝咖啡对我们各自意味着:提神、社交和生活里的仪式感12:50 在欧洲疫情隔离中出门买咖啡带来的慰藉16:00 巴黎左岸: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的咖啡馆们20:20 人人都有的“三店理想”:书店、咖啡店和花店23:10 咖啡馆提供了宝贵的线下公共生活场景26:40 咖啡文化和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张史”34:00 咖啡馆在意大利就像巷口的包子油条铺39:00 咖啡和巧克力里的公平贸易视角45:50 在旅行目的地,拜访本地咖啡馆是了解当地文化的途径50:15 在陌生地方找到连锁咖啡店其实也是一种安全感53:20 星巴克常年攻不陷意大利……但还是攻破了56:50 可持续生活 tips:自带杯,去喝咖啡时带上自己的杯子【本期音乐】Limbo Jazz-Duke Elington【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若含【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y 29, 2021 • 1h 24min
不时夜谈03|如何好好当个普通人(以及合体了)
【主播的话】这是不合时宜成立一年多以来,我们三个首次线下合体的录制(撒花)严格来讲它并不是“夜谈”,因为录制时间其实是在中午。但这个初夏的北京中午又是极其特别的,在略略闷热的798录音棚里,坐在麦克风前面的我们三个,没有提纲、没有主题地开始聊天。刚开始时甚至是有些拘谨的,我们可能都还不习惯录节目时可以没有延时地看到彼此,表达赞同时的微微点头、想要发言时嘴角地微微翘起、语流中的短暂沉默然后很快接上前仰后合的大笑...还有朋友,能见到面,能聊上天,真好啊。一个充满戾气、区隔、误解的时代里,我们的存在对彼此都有这样的意义。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聊了老友相聚的感受,重回故里的观察,创作者与居住地的关系,以及在当代做一个普通人的意义。--------------------「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主播】若含(微博 @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2:19 开头 我们终于合体录制了3:27 第一次合体见面录制的感受4:26 很多年的朋友再次见面的感受8:57 三人合体的大型夸夸现场,为什么我们希望在人生不同阶段收到来自朋友的反馈14:40 磬回国之后的体验和感受18:00 孟常忏悔时间20:40 关于“脱北者”的玩笑,我们对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的感受31:20 生活环境对于创作者来说影响到底有多大?35:00 创作者个人的思考,以及关于书写对象的迷思40:00 我们和故乡的关系、矛盾以及情感46:50 要更加了解故乡,了解自己亲近的人应该切断与她们的共情而不是加强53:46 我们聊了聊对普通学的理解,普通学和躺平学有什么区别?56:20 如何好好做个普通人?1:05:00 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1:06:00 真正重要的是,夺回我们对于普通的定义1:10:00 普通可以是一个褒义词1:18:00 最终,我们安生立命的东西是什么?【本期音乐】片头:Odd Ones - 菅野よう子片尾:Sparkle - 山下達郎【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y 19, 2021 • 1h 15min
亲密关系的最高级,除了婚姻还可能是什么
【主播的话】在520这天,让我们来聊聊亲密关系的多样性。两人在真正成为「我们」之前,会经历各种试探、纠缠、幻想、磨合、诱惑、猜忌等等阶段,才可能成为「我们」。最终的「我们」不一定是美满或者被世俗所认可的结果,但前期的经历足够令人深刻铭记。「成为我们」也有很多种情况,可能是成为恋人、走进婚姻,也可能是其他的形式。在婚恋观念日益开放的今天,亲密关系的多样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期节目中,我们通过各自的体验,希望厘清一些关于亲密关系的基本概念,也提出一些对于亲密关系的新鲜设想。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那些可能没有结果的情感劳动?那些没有导向结婚的亲密关系如何产生意义?亲密关系的最高级,除了婚姻还可能是什么?本期节目由两性健康品牌冈本赞助播出。【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5:21 年幼的时候,你们各自对于亲密关系和婚姻的想象是什么?影视剧里、或者周围人中,有没有让你们觉得是范式的关系?为什么?6:15 小时候对爱情的想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文学作品,特别是三毛的小说。植入浪漫爱的观念,8:56 影视剧一直在传递一种经典的、规训的样本,男女分别应该承担各自的性别角色,男性闯世界、女性守候。11:04 恋爱脑是植入给女性的范式,男性则是要去赢得世界,赢得世界了就可以赢得爱情。13:55 幼年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要不是金庸式的,要不是琼瑶式的。16:50 在自己经历了真正的亲密关系实践之后,对理想的亲密关系是否仍然抱有幻想?在哪一些层面祛魅了、又在哪一些层面仍保留着初心?21:02 仍然相信亲密关系中点亮你的美好部分,是缥缈人生中的一些亮光。祛魅的是,你爱上一个人是本能的,但要维持一段感情是需要智慧和理性的。25:10 没有对亲密关系祛魅,但对婚姻祛魅了:为什么人们一边说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另一边又说“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28:18 常老师的相亲角经历:彻底认清了,中国语境里的婚姻,跟感情和成长基本没有什么关系。33:48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结婚?结社生活的便利、无意识状态下就进入了婚姻。34:55 对于亲密关系可以达到的终极状态,我们的社会很缺乏除了婚姻之外的想象。爱的最高级到底是什么?“我愿意跟你呆着”38:36 心理学上讲的“爱的五种语言”42:57 盖茨跟梅琳达这27年的关系有意义吗?如果只是一对普通夫妇呢?47:23 人在生命过程中那些非结果、非导向性的东西,被否定了。“每一天都是真实的”,本身有意义47:46 我们的文化很难去celebrate一场分手52:29 两个人在暧昧期可能出现试探、纠缠、幻想、磨合、诱惑、猜忌,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情感劳动。如何看待暧昧期(dating)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那些可能没有结果的情感劳动?52:53 当前网络上婚恋的话语为什么趋于保守了?为什么有种泛道德化的倾向?与性别领域里的张力进入情感领域有什么联系?55:24 网络话语在变得保守,但现实中在变得开放。性观念的普及,避孕技术的提升,dating文化其实更加盛行了1:01:34 两性交往的时候,对关系有不同的利理解,怎么处理?灰色地带、暧昧空间怎么处理?1:07:03 女生应该欲拒还迎?男生应该暴力表白?被性别剧本框住之后,很难真诚表达人和人之间的朴素互动。1:09:12 没有最终导向结婚的亲密关系有没有意义、应该怎么产生意义?【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y 17, 2021 • 1h 13min
气候变化、代际正义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主播的话】「气候变化」似乎是只存在于媒体的国际新闻版、全球政经峰会和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危言”,跟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但对于本期嘉宾晓军来说,气候变化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从故乡山西的煤矿到现居地菲律宾的台风天。从「气候变化」到「气候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问题如同一面放大镜,把原有的社会问题或不平等愈加凸显出来:研究表明,社会边缘人群更易受到气候危机的伤害。我们邀请晓军来做客,从他十几年来参与和推动气候变化议题的感受和观察聊起,山西、北京、哥本哈根、马尼拉,他跟世界各地关心气候和未来的年轻人互动、协作,因为对于年轻世代来说,那听上去遥不可及的“盛世危言”,就是自己的未来——在尚无决定权的当下被决定了的未来。气候危机本质上就是人的危机。感谢「艾蔼计划」对本期节目的内容支持。【嘉宾】王晓军,亚洲气候行动者组织创始人和总干事,前媒体人,现居马尼拉【主播】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2:15 晓军从山西老家的煤矿聊起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关注4:00 气候变化不只意味着气温变暖,也是更多极端天气的出现9:00 气候变化的不可见性和公众关注度不高有关系16:20 2021年迎来了气候议题的窗口期吗?18:10 对于很多人来说,气候变化就是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气候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20:15 气候危机是个放大镜,社会既有的边缘人群更易受到气候危机的伤害26:5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31:00 科普环节: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怎么理解?为何要把升温控制在1.5度?39:20 面对气候议题中的代际正义,年轻人如何做出改变42:30 个体能在衣食住行上为气候变化做些什么46:00 欧洲一些可持续和零废弃社群的实践案例1:02:00 人们的观念在变化,是否可能倒逼品牌和行业做出结构性的改变【本期音乐】Armik - Gypsy Flame【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Chuang【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y 8, 2021 • 1h 25min
观念是暂时的,但生活本身是永恒的
【主播的话】经常使用中文互联网的朋友对于“木遥”这个ID应该不会陌生。从早年的BBS到现在的微博,他一直活跃在中文互联网的舆论场中。他身上有着不少标签:北大数学系毕业、在谷歌做过工程师,是根正苗红的理科生,也是货真价实的文艺青年。多年以来,他在社交媒体上日常地、真诚地分享生活、工作、工作之外的许多体验,还有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微博里谈及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美国政治、比特币、冥想、健身、医美...也有不少日常生活的碎碎念。这期节目我们从他近来的一项体验开始聊起。几年前,木遥前往蒙特利尔参加了一场为期十日的冥想内观营,在探索了自己的同时,也罕见地经历了一次濒死的体验。在这场从上海到纽约的连线聊天中,我们谈到了冥想与灵修、科学与宗教、表达与mansplaining、以及在当前的舆论环境里微博表达的私人性与公共性。【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嘉宾】木遥(微博@木遥)【本期剧透】3:23 木遥为什么拒绝了我们最初提议的另一个话题?5:15 我们各自对冥想的了解和体验9:10 冥想跟锻炼身体类似,是一个技能性的事而非观念性的事,内观是另一种形式的视力。10:50 无神论者在剥离了宗教性的部分之后,冥想体验会打折吗13:49 “内观营”的基本介绍17:25 十天的“内官营”里具体发生了什么?23:41 木遥在十天里遭遇的情绪崩溃29:38 感受到濒死的时候有后悔过吗32:44 “我有在mansplaining吗?”36:09 是如何开始意识到男性说教这件事?38:02 男生小时候受到的训练,逞能是会被鼓励的42:56 内观营之后,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佛家为什么把痛、苦分开?50:55 工作以外的这些生命体验和探索是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念书为什么不该是成长的主要方式?59:25 学校里并行的两套价值观:成绩和受欢迎程度1:00:34 冥想在城市中产白领间流行,是否让它拥有了阶级属性和符号意义吗1:04:51 在进入新体验时,怎么平衡自己的既有知识体系和新体验的关系?1:08:54 木遥为什么希望更多谈论生活体验、而非价值观输出?1:19:23 木遥如何看待自己微博的私人性和公共性?【本期音乐】Carpenters - Top of the world【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木七果【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ay 1, 2021 • 1h 19min
创作者004|坚果兄弟:现实荒诞,我想活得有尊严
【主播的话】最近,艺术家坚果兄弟做了一项社会艺术实践——在山东淄博,开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火锅鱼店”。这项艺术行动旨在用幽默的方式来反映当地河流严重污染的现状。在近十年间,类似这样的艺术行动,坚果兄弟做了许许多多。而他最广为人知的艺术项目是在 2015 年所做的《尘埃计划》,那一年坚果兄弟在北京大街小巷行走了 100 天,将收集在吸尘器里的霾制成了一块砖,最后嵌入了正在施工的一面墙体当中,当年获得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如今,坚果已经不太想谈起曾经做过的艺术项目。事实上,如果你关注他的每一个作品,会发现那些艺术项目涵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环境、教育、反战到亲密关系,回答着关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基本问题。与天马行空的艺术点子比起来,坚果在说话的时候显得非常不善言辞。但这期节目依然非常值得一听,他与搭档,同时也是优秀的策展人郑宏彬和我们一起聊了聊做艺术路上的感受、方法以及意义。他说:“反抗是一种权利,而艺术对他来说就是反抗。”【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嘉宾】坚果兄弟,艺术家(微博:@坚果兄弟 公众号:情况有点复杂)郑宏彬,艺术家,策展人。曾与坚果共同策划反映小壕兔水污染事件、白石洲被迫拆迁事件等一系列艺术项目 (微博: @郑宏彬-)【本期剧透】8:15 坚果兄弟的艺术形式有点像是用艺术来写社评9:00 宏彬:坚果兄弟希望把艺术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把一些大家已经麻木的议题,重新创造性地激活它11:50 坚果怎么理解自己所使用的艺术媒介?13:00 坚果最近的艺术项目:他们在全世界开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火锅鱼店。14:00 淄博火锅鱼其实是重金属乡村巡演的一个号外项目17:00 每次做艺术项目的一些常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然后有一些奇思妙想的地方也是大家共同群策群力的结果20:05 类似的艺术项目点子是如何诞生的?25:40 以白石洲的艺术项目为例32:00 淄博火锅鱼项目的插曲——被米其林投诉37:00 这些艺术项目最终导向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和艺术家自身的期待有出入吗?41:00 小壕兔水污染事件以及后续的影响——可能不是具体的改变,而是一种朝向的改变55:00 坚果和宏斌分别是如何走上艺术家之路的?1:04:00 做艺术对社会现实本能的关注来自于哪里?1:13:00 艺术家如何养活自己?【相关资料】坚果兄弟官方网站 坚果兄弟:一席演讲—一个年轻人的理想生活【本期音乐】片头:Bobby Timmons - Moanin'片尾:Bobby Timmons - Someone to Watch over Me【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25, 2021 • 47min
一位女性外交官和她的中国纪行
【主播的话】90年代中期,20多岁的英国人 Caroline 来中国背包旅行,不会说中文的她,坐火车去了北京、西安、阳朔、广州等地。2020年疫情期间,她以英国历史上第二任女性驻华大使的身份重访中国,开始了她新的中国旅程。她也有了一个中文名:吴若兰。我们和《别任性》的 Alex 邀她录了一期节目,聊了聊她在中国的旅行、从家乡考文垂到剑桥的教育经历、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穿梭的思考,以及身为一名女性外交官,意味着什么。【嘉宾】Alexwood,”BIE的女孩“主理人,播客《别任性》主播吴若兰,英国驻华大使【主播】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1:30 中文名吴若兰的来源2:30 在中国使用社交媒体4:30 90年代第一次来中国做背包客的经历5:30 开始上夜校学汉语7:50 90年代在中国旅行,不会讲中文,就靠 lonely planet?9:45 做外交官之后,还能随意到处旅行吗?12:28 春节在当地人家里过的13:32 法语、德文、俄文,语言学习能力如何来的16:20 关注女性教育权的议题,源于在考文垂长大的经历17:40 母亲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8:40 英国议会30%以上是女性议员20:40 在英国脱欧中,负责“不离开欧洲”部分的谈判21:30 媒体如何呈现女性形象23:10 作为外交官如何设计自己的着装风格和公众形象?30:30 历史上第二位女性驻华大使34:30 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的影响38:30 制定政策时需要更多女性的声音41:30 如果一位女孩想成为外交官【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18, 2021 • 1h 24min
不时夜谈 02|归来与启程
【主播的话】时隔两个多月,不时夜谈终于回归了!这期节目比较特别,它是我们在两个不同的夜晚分别录制完成的,中间相隔了一个月时间。为了让内容听起来更丰富,我们把两期夜谈内容剪辑到了一起,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听起来可能会有某种迅速跨越了时间的奇异感受。本期节目是「不时夜谈」的第二期,我们聊了聊最近状态的变化、未来的计划、春节的大理旅行、对舆论环境的观察以及最近喜欢的电影和书。———————————————————————————「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主播】若含(微博 @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上部4:30 磬从海外回国的过程和难度6:18 若含也要启程去欧洲念书了,但我们不会解散!9:40 工作一段时间去念书会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希望尝试什么17:11 我们重新聊了聊留学这个话题29:00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无依之地》下部40:00 磬已经回来啦!撒花,隔离的感受。51:32 我们对于上期节目“出育率断崖与老龄化”的一些反馈和补充59:32 最近在舆论场上出现的“取消文化”背后是什么导致的?1:09:11 聊完了严肃的,还有一些寄情山水的内容——大理之旅的分享【相关资料】电影:《布鲁克林》约翰·克劳利 《无依之地》赵婷书: 《回归故里》-迪迪埃·埃里蓬【本期音乐】片头:Breakfast in Bed-Jazzinuf 片尾:The Magic Carpet-Jazzinuf【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11, 2021 • 1h 27min
出生率断崖与老龄化,会倒逼一个善待生命的社会吗?
【主播的话】本期是一期串台节目。串台主播是我们的老朋友凉意。熟悉不合时宜的听友们可能会记得,去年我们曾录过一期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节目。凉意本人是一名非暴力沟通培训师。本期节目我们从一个今年以来引发关注的社会现象谈起:出生率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养老的讨论。我们从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聊到对于生育、女性处境、社会政策、养老很多问题。本期节目也可以在凉意的播客《超智游戏》【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串台主播】凉意(公众号:有点凉意;播客:超智游戏)【本期剧透】9:15 2021年初的“离婚冷静期”和关于出生率的一些数据10:34 从我们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为什么会关注养老问题17:41 疫情下各国出生率都在锐减,全球减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2:24 如何理解生育率下滑、进入老龄化这个现象?23:46 凉意为何觉得是掉进了“提问的陷阱”?29:12 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35:00 促使反思:我们生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40:26 不想我的太太因为生育而“坐牢”49:03 能否接受孩子跟我们自己没有基因上的联系?55:07 每个人都活成一个孤岛,缺失了传承的经验58:53 男性人口学者讨论生育和女性,像是农户在讨论牲口1:06:38 女性能够享受生育权利是她们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1:10:36 影视作品里的末日题材,重启社会的渴望是怎么来的1:14:52 你们怎样想象自己的老年生活的?【本期音乐】La Mer (Beyond the Sea) – Avalon Jazz Band【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圆圆【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Apr 7, 2021 • 1h 1min
反思性别刻板印象:练瑜伽的男性与打拳击的女性
【主播的话】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地狱。健身作为一种当代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年轻人的青睐,性别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引人关注。传统上人们认为,女性会更偏好柔软型的运动,如瑜伽;而男性会更偏好力量型的运动,如拳击。然而,天猫消费洞察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购买拳击手套、而越来越多的男性正在购买瑜伽垫。男性练瑜伽和女性打拳击的背后,既是跨性别消费的流行,也是中产健身方式的变化。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各自的健身经验聊起,谈到运动里的性别刻板印象与污名化,健身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身体的关系。本集节目由不合时宜与天猫联合出品。【主播】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1:43 我们各自的健身经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健康是一种什么感觉8:19 成长过程中运动意识是如何崛起的 11:53 足球爱好者社群与男性共同体16:04 关于运动的性别刻板印象18:18 孟常的瑜伽体验23:53 会去上瑜伽课的男生很拉好感26:24 不同的瑜伽类型和瑜伽课的“内卷化”32:13 瑜伽的历史:最开始是贵族男性练,但为何后来不被认为是男性运动?34:33 运动作为一种社交货币,联结社群的作用38:22 报告显示,瑜伽又正在变成城市年轻男性的新爱好40:55 打拳击的女性也在越来越多,一个硬币的两面45:42 “不在框架内的自由感”,觉得这个人不受限47:36 我们应该朝去性别化的方向去看待健身这件事50:12 挥拳的时刻,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一种决定感53:54 运动、消费、流行文化与平台的相互影响58:07 运动带给我们心态上的变化:意识到身体潜力的魔盒【延伸阅读】天猫趋势中心联合青年志发布的《打造Z世代下的他品牌》【本期音乐】片头/片尾音乐:Orbiting a single planet by Quantum Jazz【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