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每周三中午12:00更新,新浪微博@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Episodes
Mentioned books

Aug 16, 2020 • 38min
【红海翻滚的姐姐09】30岁的我们,为何总在原地踏步
经过了上一周的崩溃,本周「红海翻滚的姐姐」迎来了一位嘉宾:因疫情原因被困海外数月、刚刚结束了全国巡演终于返京的单口喜剧演员小鹿。在小鹿的新专场「真娘们儿」北京场演出开始之前,我们见缝插针跟她聊了半个小时,听她分享了在瘟疫这样的人类大悲剧面前,一位快要三十岁的女喜剧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年龄、职业和人生。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小鹿,单立人喜剧签约演员
· 小鹿分享疫情和巡演期间的感受
· 年龄对于女喜剧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 快30岁的我们,为何没有踏入“人生新阶段”?
· 在一个前途并不明朗的行业,我们在坚持什么?
· 小鹿为什么不想上综艺?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差不多姑娘》,by G.E.M. 邓紫棋,from《摩天动物园》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Aug 12, 2020 • 1h 23min
【随机波动021】桌上一堆书,对影成三人
今年对于读书来说是一个有些特殊的年份。我们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外部力量驱动着阅读,试图在阅读中寻找某些认识或思考这个世界的方法。同时,书与书之间也建立起了新的联结,仿佛彼此挽起的手臂,我们行走其上,发现文本与文本、年代与年代、故事与故事、头脑与头脑之间的共性、关联,以及更重要的,对于我们看待当下的一些参考和对照。我们三个近期的一些读书经验也是如此,我们可能从一本书里读到了不同的面向,或者在不同的书里发现了相似的内核,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期对读和分享。
琼·狄迪恩在2000年采访美国选举的时候发现,政治的过程是内卷化的,比两党之分更重要的是政治游戏的内外之分,普通人选择不投票可能不是出于所谓政治冷感,而恰恰是因为愤怒而选择不行动的一种消极表达。在法国哲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人与政治之间的微观互动——为什么工人阶级投向了极右翼政党?工人阶级与左派是天然联结的吗?如果左与右都是统治机器的一部分,如果“被压迫者”的称呼被转换为“边缘群体”,分裂的社会又向何处去?埃里蓬对家庭的叛离不仅仅是政治倾向上的、是性向上的、是阶级上的,他直直切入自我的形成和命运的轨迹,为我们呈现了一次极为私密而震撼、并不以和解作结的深刻反思。同样是知识分子寻找自我的定位与战斗的姿态,孙歌《绝望与希望之外》从《野草》出发对鲁迅的剖析也振聋发聩。鲁迅是传统与现代的中间物,是个体与大众的中间物,也是绝望和希望的中间物。孙歌试图从鲁迅入手,打碎我们对于五四、对于启蒙的一些偏见,而重新回归到一个非中西、新旧二元对立的更亚洲、更流动的视角上来。在这本书中,我们或看到了一个立场日益缩小、进入自戕式反思的鲁迅,或看到了一个更自由广阔的、独自荷戟却与无数的人们有关的鲁迅。
【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2:16]Joan Didion在政治文集Political Fictions中对于美国政治内卷化的观察
[07:36]Joan Didion的《白色相册》让其成为“加州文化代言人”
[13:20]“新新闻主义写作”中作者的位置
[20:40]Joan Didion写作中的极致细节
[23:50]《回归故里》是镜像版的《乡下人的悲歌》
[28:10]研究者如何在结构和个体能动性之间取得平衡
[36:30]走出故土的人如何与故土和亲人和解
[42:10]知识层面的政治立场V.S.经验层面的政治立场
[47:46]面对现实的变化,“工人阶级”是否仍是有效的概念
[52:38]文学如何表现“底层人”的群像
[58:20]孙歌谈鲁迅的理论企图和脉络
[01:10:30]青年人要如何理解斗争
[01:14:10]自我祭献式的、自我否定式的鲁迅辩证法
[01:18:40]鲁迅因不选择立场没有同盟而获得了无限广大的天地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Political Fictions》Joan Didion 著
《White Album》Joan Didion 著
《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们》米歇尔·迪安 著
《乡下人的悲歌》J.D.万斯 著
《回归故里》埃里蓬·迪迪埃 著
《东风》理查德·沃林 著
《离岸》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孙歌 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故乡》by 雷光夏,from 《她的改变》
片尾:《Home》by 蔡徐坤,from 《Home》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访问官网),还可以在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也可以扫描公众号内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Aug 9, 2020 • 36min
【红海翻滚的姐姐08】放弃和坚持不掉队都并非易事
这是一期几乎流产的节目,随着节目热度和制造话题能力的下降,我们的浪姐系列也陷入了选题枯竭。在找不到满意的选题,并且没有把握能产出有质量保证的内容的情况下,还要不要将自己立的flag坚持到底?这是这期节目适野和之琪想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内容生产者长期需要面对的两难困境。于是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不聊浪姐,聊了聊在播客红海里浮沉的一些感受,发现放弃和坚持不掉队都并非容易的事。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这期节目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情绪外向型的之琪v.s.逃避型人格适野
内容质量和稳定输出之间如何平衡
内容生产者的周期性疲惫
定期打鸡血和“情绪团建”的必要性
今年之琪有什么新变化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沙龙》,by陈奕迅,from H³M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Aug 5, 2020 • 1h 18min
【随机波动020】“上春晚”or“赛女团”,合唱的审美与彩虹的探索
今夏参加了音乐团体竞演节目《炙热的我们》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凭借对“火箭少女101”代表作《卡路里》的颠覆改编再次出圈,也让观众看到了合唱团走上综艺舞台,和乐队、男团女团同台竞技的可能性。本期「随机波动」邀请彩虹合唱团的资深成员碘酒,和我们聊了聊与合唱有关的话题。为什么合唱节目总给人一种“春晚风”的感觉?作为一种西方舶来品,合唱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今天都是哪些人在玩合唱?合唱的商业化、综艺化前景又如何?碘酒结合自身经历和“革命家史”,为我们梳理了合唱一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一种群众艺术的发展和变迁。
【本期主播】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碘酒,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成员
[05:27] 合唱是一件容易自嗨的事
[10:27] 春晚的首要任务是不给任何人添堵
[17:48] 中国合唱发展简史
[27:08] 合唱是西方舶来品
[30:39] 合唱与左翼革命文艺传统
[33:24] 碘酒细数革命家史
[38:44] “二人转”是如何得名的?
[41:02] 中国合唱圈的基本版图
[43:05] 之琪和建国的129(无)合唱经历
[49:30] 合唱团如何挑选和训练团员
[58:50] 合唱的两种主流的审美范式
[1:01:12] 合唱团的商业化困境
[1:05:12] 合唱能综艺化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合唱歌曲】
《乘风破浪》
《春游》
《黄河大合唱》
《游击队歌》
《长恨歌》
《歌唱祖国》
《牧歌》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长征组歌》
《东方红》
《毛主席诗词》
《雨后彩虹》
《把我的奶名儿叫》
《大江东去》
《合唱幻想曲》
《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
《感觉身体被掏空》
《春节自救指南》
《格里高利圣咏》
《欢乐颂》
《布兰诗歌》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死于合唱》,胡发云 著,武汉出版社
《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康凌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片尾:《卡路里》,by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from《炙热的我们第六期》
插曲:
《乘风破浪》,by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from《炙热的我们第七期》
《保卫黄河》,by中央乐团合唱团,from《黄河大合唱》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by上海小荧星合唱团,from《东方绿舟》
《布兰诗歌》,by德国荷尔斯泰因音乐节合唱团,from《2013年第20届北京国际音响展览会》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Aug 2, 2020 • 41min
【红海翻滚的姐姐07】浪姐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
本期《红海翻滚的姐姐》,之琪和适野从浪姐的高开低走,聊到了这个节目乃至整个社会中弥漫的“丛林法则”。节目中呈现的“丛林法则”是对现实生活的准确摹写吗?在节目中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看待个体努力和团队协作之间的张力?你死我活的简单“丛林法则”为何大行其道?为何说媒介形式的改变给这种思想的流行提供了沃土?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 浪姐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
· 慕强看的不是对强者的态度,而是对弱者的态度
· 鄙视链提供了一种虚妄的安全感
· “丛林法则”的万能解释力
· 媒介如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 “爽文化”为何流行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by 五条人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Jul 31, 2020 • 40min
【随机波动019】学院、学术与公众表达:知识的民主意味着什么?
「随机波动」首次在周五惊喜加更。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继续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教授王炎老师一起探讨与当代中国知识界相关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术研究的专业化如何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版图?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学院内外的知识生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者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关联?在知识越来越民主化的时代,我们还需要大师吗?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 1990年代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术的专业化
· 网络技术如何重构人文知识
· 80年代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机遇
· 中国大学既不是美国模式也不是苏联模式
· 学院内外的鄙视链是很可笑的
· 民主是我们都心平气和做普通人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Karma Police,by Radiohead,from OK Computer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Jul 29, 2020 • 1h 24min
【随机波动018】知识分子、68遗产与小粉红:历史如何终结?
在今年的许多期节目中,我们都试图探讨一些难以探讨的大的问题,关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时所站立的立场、所拥有的框架、所怀疑的主义,希望在这个话语众多、指涉混乱的当下厘清一些具体的脉络、辩论一些具体的问题、实践一些具体的主张。在这一期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王炎的聊天中,我们终于得以面对和回答一些元问题——这些框架本身来自于哪里?理论与人群是如何分裂又汇聚?中国和西方的革命理论如何相互影响和塑造?这些革命遗产如何界定了我们当下的思考范式?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和俄国获得了怎样的遗产?他们在什么层面上对立战斗,又在什么层面上殊途同归?当20世纪意识形态的斗争远去,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乌托邦的可能而囿于无趣的日常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哪些价值值得追寻和坚守,又如何才能在后意识形态的时代争取社会正义?
王炎老师从1894年法国著名的冤案“德雷福斯案件”说起,“公共知识分子”在这一时刻登上历史舞台。在当时的语境下,知识分子是一个批判者和观察者,他们有道德有良知,始终代表个人,他们反对封建旧制度,致力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与此同时在俄国,知识分子意味着苦行,意味着对民族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意味着和底层之间距离遥远而产生的悲悯与同情,也意味着和权力之间更加难解难分的关联。在精神谱系上,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更能和俄国知识分子共情。而到了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国知识分子不仅经历了身份的转换,也经历了思想和意识的转换。这一运动的激进性被西方误读,成为68风暴中激动人心的信号和火种。当我们如今回看68遗产,会发现它如同历史的分叉口,一方面标志着意识形态分裂的标志,一方面也酝酿了激进自由主义和左翼思想,在中国,这两个派别伴随着90年代的社会巨变而在知识界渐行渐远。
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我们不仅中国见证了公知的衰落和新左派的边缘化,也见证了以启蒙思想为根基的传统自由派和新左派的握手言和,以及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工业党和小粉红的崛起。当世界再度分裂,当20世纪的意识形态之争终结,我们还剩下什么,又还能争取些什么呢?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04:51] 德雷福斯案是世界知识分子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08:45] “知识分子”在法语中最早是一个负面意涵的形容词
[12:57] 公共知识分子在法国诞生的背后,是长期的共和和旧制度之争
[21:19] 知识分子一词在民国时期进入中国
[25:13] 民国知识分子跟底层的距离非常遥远
[30:00] 文革最大的悖论在于反叛者有全权
[35:35] 68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
[44:31] 今天西方学术的基本结构是68奠定的
[49:52] 纯真的1980年代
[56:26] 90年代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发生分裂
[1:01:28] 2000年以后民族主义的崛起
[1:09:24]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新左派和传统自由主义已经可以握手了
[1:17:33] 川普不信灯塔,他是一个反叛者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Modern Kosmology, by Jane Weaver, from Killing Eve Season 2 OST
片尾:Vai Tu Sei Libero, by Dalida, from Killing Eve Season 2 OST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Jul 26, 2020 • 48min
【红海翻滚的姐姐06】谁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欢迎收听新一期「红海翻滚的姐姐」,本周建国再次回归,我们从节目中的几处细节引申出来,聊了聊女性的亲密关系和职场中经常遇到的几个困惑,例如是不是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女性在职场中真的享有“性别红利”吗,以及女性被认为更情绪化是不是一种偏见。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 三位主播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撒娇吗
· 撒娇的意涵是否只在东亚文化中成立
· “撒娇女人”是对女性的粗暴划分
· 教导女性通过撒娇换取资源的情感指南问题何在
· 男性会撒娇吗?
· 女性的优势可能不是撒娇,而是沟通方式和共情
· 三位主播享受过性别红利吗?
· 之琪分享大学期间女生的性别红利陷阱
· 女性性别红利真的存在吗
· 《三十而已》中的“性别红利”和职场文化
· 一个女权主义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困境
· 独立女性的标准过于经济化
· 女性=情绪化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容易受伤的女人》 by王菲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

Jul 22, 2020 • 1h 30min
【随机波动017】关于政治正确和cancel culture的一次难聊程度试验
本周建国归来,三位主播就美国最近热议的cancel culture话题展开讨论。从153名知识分子和作家在《哈泼斯杂志》发表的公开信,到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被公开抵制,从愈演愈烈的(反)政治正确话语和身份政治,到右派质疑左派越来越不宽容,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其中的话语权霸权和话语模糊性,又该如何在警惕身份本质化的基础上谈论和反思身份?美国语境下身份政治的无效性体现在何处?政治正确究竟是一种矫枉过正还是一种因无力改革结构和制度而在话语和口号上的渐行渐远?在中文语境下,我们又有着哪些相似的困境?我们也从林垚的文章中获得了一些启示,要对个体经验的特殊和远离现场的想象保持警惕,不断学习。
【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8:10]中美公共讨论中的道德化倾向
[11:50]公共讨论比以前更困难还是知识分子的话语垄断权失落了?
[17:50]史蒂芬·平克的进步主义言论有何问题?
[23:59]cancel culture文化溯源:从黑人群体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挪用
[30:24]cancel culture是否是一种法律之外的替代性策略?
[36:10]政治正确话语的模糊性
[40:17]在微博上拉黑一个人是否是cancel culture?
[45:58](反)政治正确的被挪用
[54:57]如何看待身份政治的悖论
[1:03:30]对自身身份的反思是必要的
[1:07:10]“身份政治”愈演愈烈说明基于身份的不平等仍然稳固
[1:11:10]要实现未来的平等,是否要清算过去?
[1:13:50]我们是否对于异见越来越不宽容了?
[1:23:40]在现实生活中,政见不合的人能做朋友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Cancel Culture”,by CHIS
片尾:“Battle Hymn of Women” by Besty Rose/Womansong Chorus,from “Welcome to the circle”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访问官网),还可以在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也可以扫描公众号内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Jul 19, 2020 • 29min
【红海翻滚的姐姐05】《浪姐》是一场不彻底的改良,时而大观园,时而斗兽场
本期「红海翻滚的姐姐」我们请来了我们的好朋友、《人物》杂志的主笔安小庆。小庆去年曾经做客剩余价值,跟我们聊过她多年从事泛娱乐报道的心得,在她来看,好的娱乐报道是一个时代的田野调查。在本期节目中,小庆分享了很多她对于《浪姐》的观察,贡献了难得的行业视角。小庆认为,《浪姐》在节目的立意和策划上,有意识地吸取了一些公共话题的社会思潮,收编了“姐姐”这个概念,但这种改良是不彻底的。节目想要营造一个去除了男性凝视的环境,但镜头背后,依然是资本和文化工业的逻辑在起作用。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 同时展现30位不同风格的成熟艺人的节目很难得
· 节目组和姐姐们的权力关系与练习生选秀节目很不同
· “姐姐”一词在社会文化场域中含义的流变
· 《浪姐》时而是大观园,时而是斗兽场
· 《浪姐》选曲更先锋,但姐姐们不一定理解歌曲的内含
· 不要太过道德化地去评价姐姐们的选择
· 拒绝了第一季邀约的女艺人应该会后悔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咆哮》,by 张旸/小智,from《明日之子乐团季第2期》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zhangzhiqi@symbolicpodcast.com)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surplusval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