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 cover image

不合时宜

与生命体验直接相关的写作,有一种巨大的势能

Jan 8, 2024
01:34:04

【主播的话】

流动与创作,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今天的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朋友杨潇。他曾是一位知名的记者,做过硬核的调查报道,也写过广为流传的非虚构特稿。在职业的高峰期,他选择转身,离开了新闻业,成为一名作家。从2010年起,他周游世界,尝试创造一种融合时事、历史、智识讨论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 2021年,他发表了非虚构作品《重走》,讲述他亲身徒步重走1938年西南联大西迁之路的经历,问世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疫情期间,他选择离开熟悉的北京,搬到大理。

本期节目就从他旅居大理的体验聊起。我们聊到了大理提供的新想象和仍然存在的局限、记者与作家身份的不同、不同写作主题与生命经验的联系、作家的谋生方式、青年作家的考编现象等等话题。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 Esquire》,2013-2014哈佛尼曼学者

【相关阅读】

-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作者杨潇,202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记录了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作者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记录了作者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

【本期剧透】

00:31 《重走》的写作过程

09:54 在创作和旅行的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城市

17:32 搬去不受打扰的大理,创作的灵感却消失了

21:17 写作一本回溯历史的书,可以回答当下或未来的困扰吗

26:37 杨潇写作的动力是什么?什么算一个好玩的题目?

34:45 作为学者型的记者,杨潇如何进入一个新话题

38:57 追溯巴以历史,可以获得当前政治议程新的理解吗?

47:34 如何理解存在主义危机,以及回答“我到底该干什么”的问题?

48:45 作者如何找到确认的选题?

54:06 职业作家和职业作者,两者有什么交叉与不同?

01:00:52 作为一个不去考编的创作者,怎么搭建自己的生活?

01:10:59 新一代新闻人如何追寻自己的梦想?

01:20:38 保持身体上的流动,克服对陌生的恐惧

【本期音乐】

片头: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

片尾:Ólafur Arnalds - Woven Song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