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下载地址
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
第三章问题意识: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
本期问题意识:
上期阐释了礼的实然价值,为什么礼的价值重要呢?各种现实主义更是立足于实然,那么礼为何不是一种偏颇,或一厢情愿的实然呢?
在上一次我们描述礼是一种“实然道德秩序”,而非仅仅应然后。我们将继续呈现礼作用的方式,我们已经提到礼与NOUS有某种相似之处,因而与中庸位置的达成至关重要。因而礼的传统就与实践智慧与明智建立了关系。
如何从实践智慧的角度理解礼,并以“实践智慧”作为突破口来理解中国思想轴心突破的价值和特点。
相信我,比起真理,我们更需要明智与实践智慧。
2 不可避免的传统与拉扯
我们再次提到人“在世”存在,这样的存在必然在传统中存在。而我们现在很多的烦恼,其实也就是与传统的碰撞。这也是孔子自己真实遭遇的问题。
A.《礼记•檀弓上》孔子崇坟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 曰:“防墓崩。” 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B.《泰伯》诗教、礼教、乐教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C.《子罕》礼的取舍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