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下载地址
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
第三章问题意识: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
本期问题意识:
我们介绍了儒家实用主义的核心视野“礼”,即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概括,什么叫“人与人的关系”呢?该如何去做呢?
《论语》有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我们已经呈现了儒家的核心“关切(约)”,就是礼,人与人的关系。这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视野,即将一切如国家、治理、公正、情感、仪式,都放在“人与人关系”的视野下看待。
但这对我们,尤其是在个人主义、个体权利、个体感受、个体叙事高度敏感和熟练的时代,是个很困难的课题,甚至说,儒家这种“礼”的关注,恰恰是20世纪西化思潮中在克服的东西。
因此如何重拾这种视角,至少做到对儒家思想更深的探入和理解,这是我们接下来的任务。
人当然是手段
儒家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核心。这让我们想到康德所言“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但这句话知易行难,在这个高流动性的城市生活中,人当然是手段。而且我们不禁要问,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手段?互为手段,各取所需的公平生活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