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下载地址
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
第三章问题意识: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再次扎入“中国特殊论”。当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特殊是一定的,但这个特殊性到底是什么呢?
本期问题意识:
春秋末期,孔子在各国奔走,门人也在各国出仕。但进入战国时代,儒家一下子似乎失了势,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已经大概理解了孔子所主张的社会秩序,和这套秩序本身的政治哲学观点。
但我们之前也说到,孔子之后,战国时代社会大幅度地变化,让孔子的观念快速失去了现实基础,中国思想进入百家争鸣的年代。
百家争鸣一定有其现实背景,既是思想者的创造冲动,也是现实政治力量的需要,一门思想才可以“成家”。因此从春秋到战国,到底什么发什么如此大的改变?百家争鸣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中?我们来勾勒。
1 残酷之“战” 02:30
此时期得名为“战国时代”,乃是因为汉朝史书《战国策》。但不仅战国打仗,春秋也是战争连绵不觉,所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那么这个时期的名字,一定是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或是战争的烈度开始激烈地决定这个时代的走向。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留下的遗产是苦涩的。
2 疯狂的变法 40:38
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在过去我们总是以进步的眼光看待变法,认为其导致“富国强兵”,这确实是事实,那么诸民在这个时代又是什么样的命运呢?以商鞅变法为疯狂与激进顶峰的诸国变法,到底是应运何种形式,作出何种的改变呢?
A 44:00 变法之父:魏国李悝变法
B 01:10:28 变法的“集大成”:秦国商鞅变法
3 群王的时代 01:35:16
从春秋边地称王,到战国七雄纷纷称王甚至称帝,名号的变化背后既是周天子权威的彻底终结,也是各国外交权谋的交锋。称王作为战国的一个典型现象,从中也可以发现战国时期的一些特征。
问答部分 01: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