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青年 cover image

问题青年

81.倦怠、抑郁、妥协…我们的现代病能被韩炳哲治好吗?|有点东西

Mar 30, 2023
01:15:25

我们和青年学者余明锋、诗人胡桑,聊了聊「韩炳哲热」背后的原因,以及在人们对他的追捧中,有哪些思考的可能性被忽略了?

【本期介绍】

从四年前出版的《倦怠社会》中文版开始,韩炳哲在中文世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媒体频繁引用他的书籍,躺平、过劳、“丧”,当代青年对于亲密关系的恐惧,以及人在社媒时代的孤独与迷失,种种现象似乎都能在他的思想中找到对应的诊断。

最新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妥协社会》则是唯一一本他写于疫情之后的书。以这本书为契机,我们同青年学者余明锋和诗人胡桑,聊了聊韩炳哲在中国“走红”的原因,以及用他的思想来解释当今的现实,有哪些精准之处,又有哪些水土不服的地方?

这期节目并不试图提供理解韩炳哲的标准答案(亦不存在),只是在人们愈发渴求用哲学来回答现实经验的今天,该如何从这些思想资源中生发出新的叙事与认知?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命名与判断?如胡桑在节目里所言:(哲学)像一条可以通航的永不枯竭的河流,把我们带向生命之大海。

【本期问题青年】

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政治哲学和艺术哲学

胡桑,诗人、译者,现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赋形者》

郝汉,媒体人,节目策划人

阳少,青年志编辑,问题青年主播

【收听指北】

04:00 两位老师第一次阅读韩炳哲是在什么时候?跟自己彼时的状态有何联系?

11:45 我们真的从「规训社会」过渡到了「功绩社会」吗?为什么说韩炳哲的论断是敏锐但不充分的?他的思想源流又有哪些?

20:11 韩炳哲的思想和我们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断裂。我们也缺少像他那样的思想家来对这个复杂社会做出“社会病理学”式的诊断。

25:47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作为生于江浙的80后,胡桑从小体认的「自由」,为什么在韩炳哲那里成为了「自我剥削」?

30:43 痛苦到底有没有意义?

39:28 一个人通过叙事了解自己,是为了让我们的经验嵌入这个时代,与之发生亲密联系,这是韩炳哲带来的一个巨大刺激点,即使他不能充分回应我们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人们迫切需要新的叙事来理解自己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49:46 现代技术看上去帮人们规避了许多「痛苦」,但反而带来了更大的困境。比如基于“点赞”原则下的网络暴力。

01:01:46 过分追求「自洽」,反而会造成「自欺」。

01:05:19 两位老师都曾经历有抑郁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他们会给出怎样的回应?

【提及书目】

《妥协社会》,韩炳哲 著

《倦怠社会》,同上

《爱欲之死》,同上

《在群中》,同上

《超文化》,同上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著

《会饮篇》,柏拉图 著

《人的境况》,阿伦特 著

《规训与惩罚》,福柯 著

【本期音乐】

片头:O - Coldplay

片尾:Valse Imaginaire II - Oskar Schuster

【后期制作】嘎嘎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