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们读非虚构作品《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作者吴琪 / 王珊。
吴谢宇弑母案,是2015年发生的刑事案件。2015年7月10日,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在福州杀害自己的母亲谢天琴,将其遗体用多层塑料包裹并加入活性炭吸臭,将遗体留在了案发宿舍内。后吴谢宇向亲友隐瞒谢天琴已被其杀害的真相,虚构谢天琴陪同其出国交流学习,以需要生活费、学费、财力证明等理由骗取亲友144万元。为逃避侦查,吴谢宇购买了10余张身份证件,用于隐匿身份。2019年4月20日,警方在重庆抓获吴谢宇。经查,其一直留在中国大陆境内。2021年8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吴谢宇死刑。被告人吴谢宇不服,提出上诉。2023年5月3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2024年1月31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罪犯吴谢宇执行死刑,终年29岁。
2023年7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发表长篇报道《吴谢宇:人性的深渊》;2025年5月,又基于此报道出版了书籍《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在2016年、2019年、2022年、2023年这几个与吴谢宇案有关的不同时间节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都进行了追踪、采访和调查。《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正是在这组封面报道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记者吴琪、王珊围绕家庭、友人、学校、法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走访、调查,先后联系了上百位采访对象,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借助吴谢宇的狱中自述、书信、法庭供词等,还原了大量细节,完成了这部以吴谢宇案为切入点的深度纪实作品。不仅是对吴谢宇案翔实、深入的全程报道,还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一个家庭、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家族历史,探究案件背后的复杂动因与症结,挖掘悲剧发生的根源,引发读者对人性、伦理与教育的反思,探索在转型年代如何建构理性的社会价值观与生命成长意识。
作者之一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2003年进入三联从事社会调查报道。
作者之一王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2015年开始做调查记者。
你会听到:
1、梳理吴谢宇案的时间线。
2、阅读之前有什么预期?面对被舆论长时间、广泛讨论过的社会重大事件,且当事人无法回应或接受采访时,新闻报道该如何书写与呈现?
3、谈谈事件中的关键人物。
4、书中写道:“中国人不是讲究一代要比一代强吗”,问题到底出在哪?如何理解该案的核心?
5、片段分享。
6、如何“凝视黑暗,而不被黑暗带走”?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Aqua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