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青年 cover image

问题青年

91. Citywalk,是被包装成中产消费的遛弯吗?

Aug 9, 2023
01:08:17

今年,Citywalk成了最火热的旅行方式之一。小红书上,以“Citywalk”为标签的笔记多达50万+,而浏览量也超过了5亿次。

相比于此前备受热议、压缩时间完成打卡式观光的“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更强调放慢节奏和随兴所至的漫步,以更具有探索性和主动性的方式,来体验城市空间的构造与变化。

火热同时也伴随着争议。一种声音认为,Citywalk不过是用洋气的英文名来归纳人们更为熟悉的散步与遛弯儿,并在标签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带有城市中产趣味的消费行为,随之而来关于“City walk该不该收费”也同样引起了许多讨论。另一种批评则认为,原本带有反消费主义意味、更加深入探索城市肌理的Citywalk被滥用了,小红书的许多笔记里,单纯的打卡、探店、拍照也成了Citywalk。

Citywalk火热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个话题背后,是否存在着重新想象人与城市关系的可能性?以及我们可否通过行走,在城市中成为一个行动和叙事的主体?

带着这些问题,本期问题青年邀请到两位资深的城市漫游者来聊一聊围绕在Citywalk周身的争议。

【本期问题青年】

夏佑至,青年学者。著有《干掉摄影师》、《上街》、《蒙尘记》。

格里董,资深Citywalk领队,城市漫游博主,上海记忆收藏者。

郝汉,媒体人,节目策划人

阳少,青年志编辑

【收听指北】

04:23 一种声音认为City Walk就是遛弯儿,果真如此吗?City Walk又到底该不该收费呢?

10:04 疫情前后,参与City Walk的人群有何不同?

17:53 City Walk讲解员和传统意义上导游的区别在哪里?

22:02 City Walk的火热,展示的不仅是符号性和炫耀性的体验,背后也有大众真实的心理诉求,即在被迫慢下来的三年后,人如何处理感知的盈余,理解自己和周围空间的关系。

28:14 城市空间的功能并不是由设计者和管理者来定的,而是使用者。比如19世纪的巴黎为了防止彼时的一系列示威和暴动而建设了许多放射性道路,但这后来反而强化了城市的可行走性,以控制为目标的空间如今转化民众表达自己诉求的场所。

33:02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更喜欢弯曲狭窄的小路,而不是宽广的大马路?

36:07 从本雅明提出的“漫游者”到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路上观察学”,城市漫游者始终在反思,谁在决定我们的城市生活,又该如何在城市中成为叙事与行动的主体?

40:08 为什么本地人总是对自己的城市视若无睹?只有在拉开距离后,人才会重新对于原本自以为熟知的城市完成对象化的过程,并产生新的好奇。

55:06 一起发生在南京东路的抢劫案,如何让夏佑至思考城市地标与街边小巷的关系?

01:02:46 城市边缘群体和城市空间存在着一种对抗性甚至危险的关系,只有当它变成一种叙事的时候,才会被更多人加以审视和思考,而这也是City Walk的潜力之一。

【本期音乐】

I'd Like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 (In Perfect Harmony)-Gordon Webster

The Air That I Breathe-Maroon 5

【后期制作】Unico

【Logo设计】Sam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 from Podcasts

Save insights instantly, chat with episodes, and build lasting knowledge - all powered by AI.
App store bannerPlay store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