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矛矛,全职妈妈、写作者
养育树儿的过程有点像西西弗推巨石,一个刻板行为消除了,另一个刻板行为又出现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树儿的生命都得到了野蛮生长。
朱矛矛有两个身份:她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是一位全职母亲。
女儿树儿五岁时,一纸自闭症诊断书划破了安稳的愿景。曾经像天使一样明媚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可怕的标签——智力障碍、拖油瓶、残次品。面对这样一个女儿,身为母亲要如何去爱?当自己的孩子不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按部就班地上学、就业、成家,又要陪她迈向怎样的未来?
朱矛矛带着女儿参加康复治疗,并且在小学阶段申请陪读。她在普通孩子对树儿的好奇反应中获得了看待女儿的新鲜视角,也在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中感受到难以想象的鸡娃焦虑。
如今树儿成了她最好的朋友,以自己的方式为她分摊情绪与生活上的负担。十年的全职母亲生涯也让朱矛矛学会以平常心看待无常:自闭症不是精神癌症,它不会让生活变得黯淡无光。
【时间轴】
00:07 孩子生来不同,我必须在这个特殊的赛道上陪跑
04:06 为了争取补助,我甚至要表演“精神残疾”
07:02 同学和我说:“树儿最大的问题就是她太快乐了。”
17:47 为了提升数学能力,别人家的孩子挑灯练口算,我们家集体打麻将
21:02 她可能永远不明白孝顺、家庭责任感,但她已经在为这个家做贡献了
23:07 我们之间不仅仅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还是互相帮助的关系
26:03 我是全职妈妈,但我不想以孩子为事业
👇树儿小时候
👇“通过谈判,我争取到了陪读的资格。一年级上学期,树儿被允许在我的陪读下,每天下午来上半天课。”
👇树儿考了4分,班主任还夸她字写得不错。
👇为了提升一点数学能力,树儿爸决定教她打麻将。
👇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树儿学会了扫地、收拾碗筷、洗衣服,下楼取快递、倒垃圾,还有跟着我们一起去买菜。
👇“我们的关系更像两个有缺陷的朋友,合在一起才会功能正常。”
👇树儿的画